标题:蓦山溪·梅 内容: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赏花抒情译文/注释译文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 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 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 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 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注释①蓦山溪:词牌名。 又名《上阳春》、《蓦溪山》。 《清真集》入“大石调”。 双片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 亦有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者,列为别格。 ②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 铅花御:用脂粉化妆。 铅华:脂粉。 御:用。 此处作涂抹、修饰讲。 ③竹外一枝斜: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 ”④天寒日暮: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无处”句:意谓无人欣赏。 ⑥“风细细”三句:意谓在风雪之中江边的梅花更没有人来挹其清香。 ⑦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 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问蚯蚓鸣。 ”⑧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 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 ⑨东阳:指南朝梁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 因不得志瘦损之事,此处喻作者自己。 全文赏析这首咏梅词,上片写梅花品格之高洁,下片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开头“洗妆真态,不假铅华御。 ”说明作者意在直接写梅,而不用铺排衬托。 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说:“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 ”第二句,接着写梅花的:“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一连化用苏轼、杜甫诗句:“竹外一枝斜更好。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接着,写黄昏院落,处处“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一幅梅风雪景图,展示在读者面前。 李攀龙在《草堂诗余集》中说:“白玉为骨冰为魂,耿耿独与参黄昏。 其国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 ”下片抒情,写赏梅人即作者本人的抑郁心情。 用月下“疏影”、“梦魂”、“细雨”,造成了一种令人抑郁的气氛。 末四句,作者将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约。 沈约为文学家、史学家,曾为东阳太守,参与萧衍代机密,后为衍所嫉忌,忧郁而死。 作者将自己与梅花、沈约视为一体:认为自己“孤芳一世”,唯有花知,而故以问花作结,词笔十分生动。 正如沈飞际在《草堂诗余正集》中所说:“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清俊脱尘。 ”写作背景孙惟信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 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 此词写于词人一直无人赏识,内心愁闷悲伤恰好看到白雪茫茫中的梅花之时。 发布时间:2025-05-07 12:07:2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