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二 詩二十一 内容: ○送范景仁學士歸蜀焚黃蒼山過秦梁,山盡見川陸,下馬古成都,訪壟得喬木。 掃籜開奠席,隕淚濕俎肉,當時相如歸,徒自盛車轂。 不聞有是為,事乃今古獨,還因問耆舊,亦莫遺隱卜。 荒祠古柏下,殘月杜鵑哭,憑君約史筆,書作西來目。 ○送宋中道鄭州拜掃酣酣道傍杏,戢戢壟上柏,不知煙火禁,但感風露易。 開關掃墓隧,向樹繫車軛,灑淚有餘悲,麒麟高幾尺。 ○送韓子華歸許昌不值風雨暴,杏過梨已開,社後清明前,燕與人歸來。 湖中水方漫,誰共泛其隈? 儻有問憔悴,憔悴未忘杯。 ○燕涎涎隻來燕,飛飛自舞空,輕如漢家後,斜避楚台風。 鬥折撩沙嘴,相高接草蟲,向人全不畏,切莫入吳宮。 ○送周衍長官知遼州二月遼陽去,遼陽草未生,春風吹胡沙,卷起黃雲平。 土人耕耨晚,種黍何時成? 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輕。 ○寒食墳塚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來路已荒,今迷問樵牧。 涉水到雲林,隔岡聞近哭,沃酒白楊下,悲風何颯颯,雨止梨園殘,鳩聲在茅屋。 ○依韻和太祝,同諸君遊園湖見寄陽春何處來? 客自商丘至,一唱新詞工,始見故人意。 園林誰與遊? 卉木欣已媚,花上有微陰,水邊無近思。 遙憐數觴豆,何必親歌吹,牧馬憶當時,招延遺舊地。 不逢浮沼雁,但見銜魚翠,日予謬詞律,答句嗟蕪累。 安能接賢彥,樂事聯輕騎,獨不負春風,塵纓此懷愧。 ○聞學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交交鳴穀鳥,粲粲熟荊桃,寢廟此先薦,離宮將以遨。 既同羞俎實,且異獻溪毛,露顆明朝日,朱光逼赭袍。 《戴經》傳自久,漢令著方高,天子從茲食,群臣賜亦叨。 ○韓子華約遊園,上馬後雨作,遂歸誰約玩春物,狂風雲驟開,擺叢多落蕊,蔽路足昏埃,逆水燕迎雨,將生鵝怕雷,嵇康今轉懶,騎馬半塗回。 ○大風夜風晝不止,天理何可常,正當春木榮,擺磨枝葉傷。 東皇務長養,乃值此物狂,曷不訴於帝,斥之出遠方。 風伯有罪五,孰肯進皂囊? 往時歲苦旱,救熱雨欲滂,吹之不使下,雲雷遂深藏;復搖江海波,白日沉舟航;又卷關塞沙,千里填河隍;拔木與退璟,書傳言已詳。 今者天柔和,煦煦皆敷芳,獨爾何不仁? 號怒事雄強。 既其背天時,誅殛固所當,鳶鳴兼虎嘯,助惡黨亦昌。 ○春風常愁春雲低,誰料春風惡,搖扇無定響,折幹時聞落。 吹花擁細草,送雨來高閣,江燕倚身輕,逆飛前復卻。 ○送侯寺丞知鞏縣(侯,洛人)伊洛合河流,正臨歸鞏路,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長固。 山回邑郭見,馬入雲煙暮,宰茲雖所淹,況與鄉黨附。 ○宋次道家摘寶相花歸清平里往歲見此花開遲,手擷群芳因醉嗅,今來須約爛熳看,及過風雨又已後。 主人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密枝陰蔓不爭開,薄紅細葉尖相鬥。 先時已落已掃除,最晚堪憐子所厚,呼童歸遺不可緩,金盤付與急奔驟。 暮還已見映雲髻,初拈尚覺香在袖,官橋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賞莫待晝。 ○送南京僉判寇中舍東風莫迎船,船下黃流急,送車猶未動,顧棹已不及。 離宮佳氣盤,賓幕平時入,因君報親舊,將去江南邑。 ○送韓奉禮隨侍之許昌岸之側,多菖蒲,蒲之下多乳魚。 乳魚可以饌,菖蒲可以菹,羨君調膳去且樂,因使無忘寄我書。 ○金明池遊三月天池上,都人袨服多,水明搖碧玉,岸響集靈鼉。 畫舸龍延尾,長橋霓(入聲)飲波,苑花光粲粲,女齒笑差々。 行袂相朋接,遊肩與賤摩,津樓金間采,幄殿錦文窠。 挈榼車傍綴,歸郎馬上歌,川魚應望幸,幾日翠華過? ○和應之還邑道中見寄向老思舊交,欲見恨無翅,前時君來都,欣喜乃一至。 亦既勤我懷,酌酒去拘忌,自從離洛陽,此會無三四。 謝尹最賢豪,已嗟存沒異,因酬馬上篇,遂寫相逢意。 ○送韓仲文知許州孰不為太守,所榮歸故鄉,僚官詫舊識,邸吏窺新章。 前去別馬上,今仰立道傍,野老拜車塵,里人持壺漿。 至家塤篪美,謁壟雲日光,盛事難盡書,且舉國門觴。 ○送薛殿丞知達州遠郡古通川,雲煙秀重疊,江從巴蜀來,山與岷峨接。 啼鳥異方音,青林四時葉,使君當問俗,市賈皆紅頰。 ○依韻朱學士廉叔,憶潁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且將有宛丘之命物景有先後,春工無舊新,追歡成杳藹,寄詠苦逡巡。 湖水與濠接,岸亭將寺鄰,豔花舞髻,弱藻罥垂緡。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惲蒨,何嘗煩幾案,自得去埃塵,縱語曾忘倦,從遊未覺頻,賦詩高壓古,下筆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終知夢是因,廣《騷》常慕屈,《感遇》亦希陳。 借問摛詞者,當時別乘人,喜公移幕府,連賞二州春。 ○集英殿賜百官宴,以雨放春來無點雨,三日始聞雷,曉殿鳴簷急,群公罷食回。 燕迎風翅健,馬踏霧泥開,晚覺微陽透,飛光上綠槐。 ○送陳太祝歸河陽羸馬度關去,夜向河橋歸,水風來何急,吹裂遊子衣! 到家莫久留,速書赴禮闈,大對必有蘊,時哉無闊稀。 ○送祖擇之秘丞知海州驥有千里足,不使千里馳,人有抱長才,亦復不得施。 去去作守長,政化尚可為,勿云海濱陋,豈無彼黔黎。 事舉訟必簡,安能忘酒卮,水物錯在俎,鹹腥應自宜。 朐山日相對,亦莫厭其卑,蒼翠入畫戟,濃澹若秀眉。 但向此中樂,用舍乃係時。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傷,我行豈有虧,汝命何不長? 雅雛春滿窠,蜂子夏滿房,毒螫與惡噪,所生遂飛揚。 理固不可詰,泣淚向蒼蒼。 蓓蕾樹上花,瑩絜昔嬰女,春風不長久,吹落便歸土。 嬌愛命亦然,蒼天不知苦,慈母眼中血,未乾同兩乳。 高廣五寸棺,埋此千歲恨,至愛割難斷,剛性銼以鈍。 淚傷染衣斑,花惜落蒂嫩,天地既許生,生之何遽困! ○與用文師師名學佛者,何乃愛吾詩? 吾方嗟世人,各各事奔馳,蒼鷹絕海至,不異攫鼠鴟。 所趨有遠近,所向皆餒饑,漱水對無語,風動庭樹枝。 ○小女稱稱磚銘(吾小女稱稱,慶曆七年十月七日生,至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死。 嗚呼! 鳥獸螻蟻猶有歲時之命,汝不然也。 汝稟氣血為人,豐然皙然,其目瞭然,耳鼻眉口手足備好,其喜也,笑不知其樂,其怒也,啼不知其悲,動舌而未能言,無口過;動股而未能行,無蹈;危飲乳無犯舌之禁,愛惡無有情之繫,若是則得天真與保和,何病夭之遽乎! 得不推之於偶然而生,偶然而化,偶然而壽,偶然而夭,何可必也? 吾將衣汝衣,斂汝棺,葬汝於野,亦人道之常分。 汝之魂其散而為大空,其復托為人,不可知也。 其質朽而為土,不疑矣。 富貴百年者尚不免此,汝又何冤! 瘞之日,父母之情未能忘,故書之磚,非欲傳之久,且以誌其悲云。 銘曰:)母孕而夢,夢維虺蛇,古占女祥,夫其豈然邪! 復占我夢,我遺我稱,我名命汝,平禦妾媵。 既厲而乖,胡然乎靡應! ○送吳衝卿學士歸蔡州孟夏日南歸,馬耳豎迎風,急雨不及避,斷霓明向東。 古城汝水傍,化俗寄我公,君今去拜慶,酥酪美將同。 ○下土橋送刁景純,忽大風,韓子華先歸,遺其小方巾。 明日持還,副以此詩昨日汴水頭,共餞東去人,暴風吹黃沙,對面不相親。 歸來乘大馬,誤擲小方巾,平明持奴還,偷樣古逼真。 ○刁景純期水門再別,以風雨不往餞客客未至,明朝當更來,風雨尋船懶,車馬向城回。 烏帽吹覺重,清尊想誰開,終期江上見,俗禮聊損裁。 ○韓子華訪石昌言不遇,石有詩,韓邀和答嘗聞載酒者,去訪子雲居,仍值徒御出,遂令談笑虛。 為黍寧乏具,題鳳豈有諸,一聽負荊語,還想藺相如。 ○舟中夜聽汴河水聲夏雨漲黃流,夜鳴鄰船舵,乘危冒險人,不識西山餓。 ○逢王公慥太博駑馬不惜蹄,出門莫畏泥,泥中逢故友,十載相乖睽。 但怪蒼鬢色,斑斑俯鐵驪,少立不及語,交策或東西。 向晚我還舟,君來訪長堤,對論出處跡,存沒生悲啼。 勿言少壯日,志意吐虹霓,而今七不堪,懶又甚於嵇。 ○寄題洪州慈濟師西軒西軒無落暉,所賴西庭竹,竹間有古葉,竹上有繁綠。 夜雨一洗梢,朝陽似晞沐,焚香愛此心,自不同諸俗。 ○送謝著作歸陳州騏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終當至高衢,尚苦泥行恥。 今歸雨蒙蒙,嘶鳴欲何止,乃念彼名駒,近在清川涘。 他日見騰驤,駑櫪此垂耳。 ○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病竹水邊移得已傷根,枝葉如枯生意少,主人不使荒穢侵,遂長琅玕勝凡草。 △石榴花春花開盡見深紅,夏葉始繁明淺綠,秪知結子熟秋霖,不識來時有筇竹。 △薏苡葉如華黍實如珠,移種官庭特蔥蒨,但蠲病渴付相如,勿恤謗言歸馬援。 △石蘭言石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療屙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 △萱草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若言憂及此能忘,乃是人心為物易。 △葵花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眾草能蘙之,真似節旄思屬國,向來零落誰能持? △蔬畦手自除荒手自鋤,蔥針已插壅薤本,朝芸夕灌豈不勤,比食剪苗閑且穩。 △水紅江天澹澹江水平,江岸有花紅作穗,今日特向都城開,晝時只合銜魚翠。 △甘菊世言此解制頹齡,便當園蔬春競種,到秋猶得泛其英,爛醉莫辭官有俸。 △蘭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襲衣美。 ○勉致仕李秘監淵明歸柴桑,家貧食不足,當其勇去時,不待秫稻熟。 借問何以然? 實恥暫屈辱。 公嘗為近臣,曾不輒媚曲,一緣府舍災,遂使還秩祿。 祿仕四十年,內乏釜鍾粟,歸來托四鄰,淒淒無片屋。 去就異前人,其義已介獨,譬之食嗟來,應自甘退縮。 當營負郭田,漸可事水竹。 ○送施景仁太博提點江南坑冶楚山豈無銅,楚匠豈不工,大爐常乏鑄,碧井那得充,積弊在鄉縣,孰肯以利籠。 君今承詔行,諭民當得中,苟能使之發,亦莫取之窮。 此乃事可久,山深山自通。 ○夜泊虹縣,同施景仁太博河上納涼書事與君愛清風,移榻就明月,月落見星繁,星繁如晝熱。 沾衣輕露墜,響岸崩湍齧,坐思都城時,誰許腳不襪。 ○施景仁邀詠泗州普照王寺古檜來尋淮上寺,老檜莫知年,劫火已熔像,樛枝寧改煙,根怪石入,節駁蒼苔堅,欲問浮波箭,空嗟此獨傳。 ○送王判官同提點坑冶地雖不愛寶,利在與民共,務國不務民,儻有安得用。 孟氏美王囿,其說久已誦,聊此陳薄言,忉怛不能重。 ○淮雨雨脚射淮鳴萬鏃,跳㸃起漚魚亂目,濕帆遠遠來未收,雲漏斜陽生半幅。 ○舟次山陽呈王宗說寺丞遠客雖有樂,莫如逢故人,夜懷夷門時,月照楚水濵。 自居扁舟上,隨處與船鄰,宜將到此日,因使報朋親。 ○送崔黄臣寺丞宰臨海補官桐廬時,巳飽嚴陵釣,進吏六百石,又得臨海嶠。 因之論出處,足以見風調,洪潮可登觀,萬里漲川竅。 收縮尚何歸,由來人莫料,憑君能賦才,庶或窮其妙。 ○楚童楚童能捕魚,乃在水邊居,手取眼不顧,情知獺未如。 鬢上浮萍草,㸃㸃緑有餘,既挈不暇理,歸来莫取渠。 ○雜詩絶句十七首(自此寶應道中起慶歴七年夏)蛙行動萍葉,誤觀作游魚,稍稍引兩股,巳變科斗書。 青草生水中,日日隨水長,水落何所依,撩亂為宿莽。 有蟲託斷葑,斷葑日夕流,不知止息處,隨天非自由。 荒水浸籬根,籬上蜻蜓立,魚網挂遶籬,野船籬外入。 茸茸翦熟絲,雨染臙脂暈,滿樹斂黄昬,槿花無此分。 青青老鏡葉,下有緐實尖,浪頭撥船女,刺手終不嫌。 岸傍草樹密,往往不知名,其間有啼鳥,似與船相迎。 青蠅何處來,聚集滿盤間,誰知腹中物,變化如循環。 水上賣瓜女,摘瓜陂上田,長麻已不識,滿把青銅錢。 買魚問水客,始得鯽與魴,操刀欲割鱗,跳怒鬐鬛張。 沙頭風雨來,帖水野雲黑,如觀曹公營,萬弩射船側。 前時雙鴛鴦,失雌鳴不已,今更作雙來,還悲舊流水。 度水紅蜻蜓,傍人飛款款,但知隨船輕,不知船去遠。 塘上挽船人,塘泥深及脛,落日望前邨,心將道塗競。 燕立茅屋脊,燕銜芹岸泥,巢成同養子,薄暮亦同棲。 鵲銜髙樹蟬,危脇繰車響,露腹不曽肥,殺之嗟已枉。 河畔有釣翁,團泥為甕缶,坐想秦人聲,思傾杜陵酒。 发布时间:2025-05-07 16:40: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