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五 詩二十四 内容: ○依韻和正仲賦楊兵部吳興亭雨過見虹明,長橋欲映城,窗間晴氣入,空際晝涼生。 有扇徒看畫,無冰自覺清,人知太守姓,不減漢公名。 ○清風樓在昔有佳句,故人如遠來,競生吳客衽,不上楚王台。 稍拂清樽動,時吹翠帟開,長安在何處? 水鳥望中回。 ○明月樓霅霅前溪白,蒼蒼後嶺巍,人疑查上客,星合蚌中暉。 影轉闌干迥,杯行漏鼓稀,只知誇粉黛,不向桂邊歸。 ○碧瀾堂虛雲臨滉漾,橋勢對隆穹,環佩佳人去,汀洲翠帶空。 橘船過砌下,蘭棟起雲中,欲問芳菲地,吳王一廢宮。 ○逍遙堂江東有賢守,好客似春申,自構杏梁地,不生珠履塵。 樂章思季子,後俊得吳均,寢臥在其下,知君學至人。 ○依韻和行之都官芭蕉詩看取有心常不展,亦知隨分坼佳葩,無端大葉映蓮幕,卻笑菖蒲罕見花。 ○促織劄劄草間鳴,促促機上聲,織女夜中起,明河簷外橫。 一絲不入杼,疏密工未精,豈知天孫巧,衣脫六銖輕。 人間唯貴重,暗蟲休催成。 ○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衝之、馬仲塗唱和詩六篇,邀予次韻焉△次韻被命出城共汎三驄忽出乘楚艘,直氣突兀如吳濤,大都智勇皆世豪,橫身破浪親戰舠。 回舷受箭誰畏曹,猛士心伏寒生毛,風聲鶴唳傳九皋,何用寶刀稱孟勞! 右持酒杯左持螯,功成各慕前人高,不言大享烹太牢,下與尺鷃翔於蒿。 △依韻遊陳留禪寺後池共逢香刹住,萬景筆頭堆。 池水蛟龍盡,汀洲雁鵠來。 遠遊情莫落,去國意徘徊。 舟子休(廉攴)鼓,王程不爾催。 △次韻晚泊睢陽日下繡衣客,江南燕尾艎,跡雖同璟退,心不假犀涼。 舊國旌旄去,包原苑囿荒,臨堤一懷古,柳上見微陽。 △汴渠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 聞歌汴渠勞,謾綴汴渠詩。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枝。 濁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天王居大梁,龍舉雲必隨。 設無通舟航,百貨當陸馳。 人間牛騾驢,定應無完皮。 苟欲東南蘇,要省聚斂為。 兵衛詎能削,乃須雄京師。 今來雖太平,盡罷未是時。 願循祖宗規,勿益群息之。 譬竭兩川賦,豈由此水施? 縱有三峽下,率皆粗冗資。 慎莫尤汴渠,非渠取膏脂。 △次韻臨淮感事楚舸高帆未可開,滿帆風暴作陰雷,聖文亹傷漂溺,世路紛紛自往來。 浮磬猶聞傳激越,沈妖不見鎖淵回,連陂蛙黽鳴無數,安得周官為灑灰? △次韻夜過新開湖,憶二御共泛出舟湖渺渺,月白絕纖氛,已見水如鑒,莫生波上雲。 獨征何慕侶,冷酌不知醺,露下清吟久,同心本愛君。 ○答宣城張主簿遺雅山茶,次其韻昔觀唐人詩,茶詠雅山嘉,雅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雅。 重以初槍旗,采之穿煙霞,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 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競收青蒻焙,不重漉酒紗。 顧渚亦頗近,蒙頂來以遐,雙井鷹掇爪,建溪春剝葩,日鑄弄香美,天目猶稻麻,吳人與越人,各各相鬥誇。 傳買費金帛,愛貪無夷華,甘苦不一致,精粗還有差。 至珍非貴多,為贈勿言些,如何煩縣僚,忽遺及我家。 雪貯雙砂罌,詩琢無玉瑕,文字搜怪奇,難於抱長蛇。 明珠滿紙上,剩畜不為奢,玩久手生胝,窺久眼生花。 嘗聞茗消肉,應亦可破瘕,飲啜氣覺清,賞重歎復嗟。 歎嗟既不足,吟誦又豈加? 我今實強為,君莫笑我邪。 ○送寧國軍宰崔寺丞移臨安六月畏嶺險,乃陟川程迂,遙看雲中雁,不亂江上鳧。 魚網離飛鴻,我邑望何殊,鱗方懷其剖,鳥反值以刳。 為言等王民,豈限楚與吳! 是維見戀慕,作詩贈路隅。 ○辨疑贈獻甫一客逢吠狗,無棰制狗狂,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豈妄吠? 好言已莫詳,言乃仁之趨,叱乃義所當。 趨仁不顧義,非是助狗猖,吾今不疑仁,仁義嗟何妨! ○盜儒其衣乃儒服,其說乃墨夷,天生物一本,今爾二本為。 爾忍不葬親,委以飽狐狸,吾心則孟子,不聽爾矢辭。 ○宣城宰郭仲文遺林檎右軍好佳果,墨帖求林檎,君今忽持贈,知有逸少心。 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 ○自和陶公種五柳,華氏戲五禽,達性與養生,共得古人心。 佳果能禦暑,致之意何深,河朔存故事,助飲莫憚斟。 ○送王克憲奉職之彭澤折柳贈子行,況聞彭澤去,將過五株下,可與青青助。 渭城人唱罷,羌管愁吹處,江上定多閑,疏陰就箕鋸。 ○寄潘歙州伯恭我貧性愛酒,有酒無錢沽,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廬。 手中持尺題,肩上擔瓦壺,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腸枯。 開之聊傾樽,渴肺如澆酥,醉來欲學李白騎鯨魚,又思阮籍跨蹇驢。 上溪無健鱗,下嶺無壯駒,憶君南望空長籲。 ○再寄歙州潘伯恭青山截天去,古路蔽雲中,不有行人至,安知與郡通。 高樓雖窈窕,遠樹已溟蒙,今日勞君問,衡門一老翁。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退之昔負天下才,掃掩眾說猶除埃,張籍盧仝鬪新怪,最稱東野為奇瑰,當時辭人固不少,漫費紙劄磨松煤。 歐陽今與韓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石君蘇君比盧籍,以我擬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實扶助,更復有力誰論哉,禁林晚入接俊彥,一出古紙還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識,昔嘗吟唱同樽罍,因之作詩答原甫,文字駛穩如刀裁,怪其有紙不寄我,如此出語亦善詼。 往年公贈兩大軸,於今愛惜不輒開,是時有詩述本末,值公再入居蘭台,崇文庫書作《總目》,未暇綴韻酬草萊。 前者京師競分買,罄竭舊府歸鄒枚,自慚把筆粗成字,安可遠與鍾王陪? 文高墨妙公第一,宜用此紙傳將來。 ○依韻酬永叔示餘銀杏去年我何有! 鴨腳贈遠人,人將比鵝毛,貴多不貴珍,雖少未為貴,亦以知我貧。 至交不變舊,佳果幸及新,窮坑我易滿,分餉猶奉親。 計料失廣大,瑣屑且沉淪, 用報珠玉,千里來殷勤? ○依韻酬永叔再示前歲守廩京城西,有如勾踐巢會稽,引杯嚐膽未雪恥,怒蛙起揖當涔蹄。 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靂一過收雲霓,九皋澄明鶴翅濕,欲暮刷羽聲嘶嘶。 客來東方美鬢鬛,夜光出袖行無迷,授予照眼已希世,自顧臭辣猶萍齏。 文章製作比善塑,物象變怪一以泥,泥雖各用有巧拙,巧之高絕非由梯。 又聞東夷蹈水底,騎頸直踞通天犀,曼卿子美摟入室,似使二嫂治朕棲。 舜歸在床不可得,此實素分非能齊,而今我獨向田里,秋稼已熟烹黃雞。 自傾白酒坐溪上,誰念往日無粱稊,鄰邦或有寄嘉釀,瓦罌土缶盛玻璃。 昨喜得書書滿紙,官尊職大憐我睽,怪我書亂苦簡略,疲駑豈敢攀駿驪? 貴賤交情古來有,胸中不欲置畛畦,世間百事厭著意,但願無病年壽躋。 田園未多亦粗給,兒女況足資提攜,終當去問綿上叟,自與野老月下犁。 ○池州蕭相樓(復所建)樓中九華峰,天削水蒼玉,公圭何參差,來雲自聯續。 我思唐蕭家,八人居宰錄(瑀、嵩、華、復、俛、傲、真、遘),朱欄幾廢興,下視寒江曲。 吳侯來為邦,百事無窘束,新之以登臨,風月詠玩足。 安得黃鵠翼,一舉遺世俗? ○雜興苦楝樹,青鵓鴣,啄鹽土,鳴嗚嗚。 老雅銜茶子,爭噪落嶺隅,不覺茶滿山,漁利入江湖。 鹽由鵓鴣起,茶由老雅趨,誘以觸禁網,二鳥誰與誅。 東家月吐明,西家犬爭吠,玉兔在中天,曾何競窺穢! 姮娥雖夜行,莫比淫奔廢,呶呶籬下音,胡不鈐其喙? ○夢後寄歐陽永叔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是,浮生理可齊,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送王著作赴西京壽安(翔向)去作西畿令,當趨大尹庭,閑尋前代跡,淨掃古槐廳。 未慣餐周粟,還應憶楚萍,但逢花木處,知我昔常經。 ==○答了素上人用其韻予心每澹泊,世路多變詐,梟鳴與鵩怪,何用思彈射,空山雖夜行,猛虎終不怕。 功名未逢時,壯士且出跨,七尺無競軀,市人應亦訝。 有香知害身,抉臍見窮麝,一朝珠出淵,百金未酬價。 爾尋遠公去,挈缽廬峰下,我趨仁義急,不解如陶謝。 ○送通判黃國博入浙西風半空鳴且號,吳天點破吳鴻高,東溪車馬走送客,白露衰蘭輕若毛。 客當西歸乃東去為何? 欲及八月十五夜觀洪濤,洗蕩生前邑邑不平氣,付與滄海之水隨滔滔。 卻來廣陵願相見,拍手大笑傾新醪,一飲一石無一錢,莫管寒近脫弊袍。 脫袍準酒不惜醉,天意未必凍我曹。 ○烏啄棗樹頭陽烏饑啄棗,破紅繞地青蠅老,青蠅雨濕驚不飛,殘棗入泥人不掃。 西風落盡鳥亦歸,晉客齒黃終懊惱。 ○真上人因送毛令傷足復傷冷二首陶令歸時遠公送,石苔秋雨步遲遲,淩霄花在古松上,也笑向人人不知。 聞道山中出入稀,偶來溪上坐談微,野雲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潘歙州怪予遂行,與黃君同路,黃先遊浙矣,依韻酬寄未識潘嶽貌,已知潘嶽名。 去年改藩屏,暫此解佩纓。 一見意已合,談笑僕屢更。 豈唯文學富,況亦論事精。 溪邊昔欲罷,屑屑秋雨零。 於今又聞蟬,重起悲涼情。 作詩遠見招,值我將西行。 譬彼矯翼鳥,革然顧侶鳴。 蒼山不可陟,空入江上舲。 黃君雖云約同泛,明日自訪柳惲汀。 寒儒所向多不成,或西或東車馬驚。 高樓登望酸目睛,欲觀弄濤仍膾鯨。 新安太守空相迎,舉手謝君江水清。 ○潘歙州寄紙三百番、石硯一枚永叔新詩笑原父,不將澄心紙寄予,澄心紙出新安郡,臘月敲冰滑有餘。 潘侯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墨花磨碧涵鼠鬚,玉方舞盤蛇與虺,其紙如彼硯如此,窮儒有之應瞰鬼。 ○八月七日始見白髭一莖昔見白髭驚,今見白髭喜,人將拔去之,我獨不然耳。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恥,白日儻日拔,日拔詎能已。 黑壯不為貴,白衰不為鄙,道德保於中,任從髭髮齒。 ○送僧了素遊廬山平生愛廬山,夢寢不可去,江上饒賈船,偶來看已飫。 釋子言南遊,徘徊瞻瀑布,月飛金熨斗,光展千尺素。 嫦娥呼織女,機杼勿復措,必虞山鬼笑,皎潔無纖汙。 爾若見遠公,贈之為坐具。 发布时间:2025-05-07 16:54: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