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七 詩二十六 内容: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 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萬木陰古殿,一燈明象筵。 長廊顏頵碑,字體家法傳,空堂裴相真,白髯垂過咽,名跡兩不滅,豈獨畫與鐫。 高僧鑿崖腹,建閣將雲連,秘此龍鸞跡,足使臣僕虔。 修竹間長松,森衛若被堅,是必神物護,禹穴空歲年。 飯訖過山後,井傍攜茗煎,探幽偶轉谷,忽視昭亭巔。 蔓草不識名,步側時得牽。 幽禽聲各異,可辨唯杜鵑,似驚俗客來,聒聒兩耳邊。 弊廬隔城堞,畏暮遽言還,道逢張羅歸,鳥媒兼死懸,遂同山梁雉,令我復喟然。 聊追一日事,書以為短篇。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少客兩京間,熟遊嵩與華,歸來宛溪上,厭往昭亭下。 何以厭昭亭? 衰遲倦驅駕,況復慚詠歌,嘉辭前有謝,咀嚼在人口,甘美如食蔗。 方同陶淵明,苦語近田舍,節行固不變,出處亦多怕,常防惡少年,豪橫使出跨。 譬如故將軍,尚被亭長罵,不若守弊廬,讀書至中夜。 ○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山僧邀我輩,置酒比陶潛,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 野蜂時入座,岩鳥或窺簷,薄暮未能去,前溪月似鐮。 ○至廣教因尋古石盆寺古寺近田家,山尋石盎差,化蟲懸縊女,啼鸌響繅車。 僧坐樹間石,馬行溪畔沙,野香無處辨,歸路傍城斜。 (郡人不知古石盆寺在此山之傍,舊基存焉。 山中有井,相去可一里,豈《圖經》所傳裴休井歟,近城有石盆寺,其側亦雲裴相井者,恐非是。 何則? 杜牧有《石盆山詩》,是寺因山名也,從近城,莫究其由,呼盎為盆,必風俗訛也。)○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吾年將五十,尚未暇讀《易》,一聞蒙亭說,乃見適所適。 維時明進退,豈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雞蹠,床頭龍唇琴,案上科鬥籍,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況以兄為郎,仕也人豈迫,重之愛之深,自匪逢時客。 ○亢陽和欲行舟者春秋書閔雨,乃見先王制,有意在黎民,山川無不祭。 今者望雲霓,青天絕纖翳,為壇割舒雁,盤血陳水汭。 於時頗精虔,奠爵必親,向夕有微陰,掃然還復霽。 吾聞先儒言,陽驕不能閉,此時繫穹旻,己力安所詣。 宣王《雲漢》詩,曾不鑒上帝,恨無奡蕩舟,空自思躍蜧。 ○黃鶯二首內家初上翠微宮,樹裏窺人在半空,笑語漸高無約束,侍臣偷望向雲中。 西鄰少年今出遊,東家女兒未識羞,門前烏臼葉已暗,日暮問誰牆上頭。 ○送懷賢上人歸隱靜,兼寄達觀禪師適從山中來,復向山中去,為報山中人,莫厭山中住。 近城塵土多,亂爾煙霞趣,野蜂銜漆汁,尚欲為蒂固,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諭? ○送瑞竹長老歸當塗,因寄徐著作謝傅青山路,春來蔓草生,樵蘇猶不入,瓶錫莫能行。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鳴,多應見康樂,曾重遠公名。 (和師承嗣達觀,觀徐君頗稱之。)○鶯桑間小婦好聲音,映葉穿枝意已深,盡日呼郎郎不應,蕭蕭風雨到前林。 ○守宮嘗聞漢武帝,偶問東方朔,臣擬作龍呼,慚無頭上角。 ○夏園夏園甘果熟,日覺樹林稀,休笑道傍李,無人摘自肥。 ○孔子廟震(宣城)霹靂下虛殿,破楹非夢凶,昔嘗瞻畫袞,今實見升龍。 隱隱雷聲散,疏疏霧氣從,予知仲尼廟,不是蓄乖慵。 ○寄酬睦州晏殿丞渚潭吐明月,杳杳及吾廬,流彩滿懷袖,托情非鳥魚。 朝因南澗雨,暮入北畦鋤,豈不藉餘潤,況茲方飯蔬。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嚐何如耳。 因條而答之忽有西山使,始遺七品茶。 末品無水暈,六品無沈柤,五品散雲腳,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瓊乳,二品罕所加,絕品不可議,甘香焉等差。 一日嚐一甌,六腑無昏邪,夜枕不得寐,月樹聞啼鴉。 憂來唯覺衰,可驗唯齒牙,動搖有三四,妨咀連左車。 發亦足驚疏,疏疏點霜華,乃思平生遊,但恨江路賒,安得一見之,煮泉相與誇? ○送闞令之潭州寧鄉秋風逆水急,掛席飛鳥輕,三江去雖遠,一日行幾程。 朝辭洞庭岸,暮抵巴陵城,長沙古建國,地狹賦薄征。 邑宰愛民者,選薦豈非精,既曰處民上,固當知民情。 民居篁竹間,山獠相雜並,教道苟未至,毫髮心起爭。 太剛易斷折,太柔難支撐,貴在得中道,於焉無近名。 聞多不祥鳥,似鴞何足驚,遠方此為常,慎勿心屏營。 賈誼度湘水,為文吊屈平,因君寄杯酒,為我酹賈生。 ○乾明院碧鮮亭壞衣削髮遠塵垢,蛇祖龍孫生屋後,不等渭川千戶侯,尺椽片瓦何嘗有? 方丈東頭一畝餘,中軒四面無窗牖,青瓊作枝鈿為葉,丹鳳未食蒼鼠走。 細藤織榻白晝眠,寢濃鼻息如雷吼,世間百事不歷心,門外寒流徹溪口。 ○得餘幹李尉書,錄示唐人於越亭詩,因以寄題餘水之幹越之鄙,築基相對琵琶尾,琵琶日日有秋聲,雁過洞庭風入葦。 南斗戛湖波不起,長刀剡峰碧耳耳,誇娥夜出在寒溪,青銅瑩磨光幾里。 朝因吳客幅蒲輕,滿紙如蠶書可喜。 ○南軒盆植重台蓮移種池彤雲赤霧生緒房,朝霞變蕊朱粉光,白玉入泥不滿盎,羽蓋裛露明月璫。 濁水一石亂蛙黽,鑿池五丈如斗方,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朝天行大車高蓋徐方來,天子雙日延英開,犀靴踏玉升東陛,從臣賜對論宮市。 諫官御史如指排,捧土未能障濁水,大夫言斡天關回,黃門白望顏色死。 始時暴奪何縱橫,有貨晝日不敢行,他時五方蛇當酒,誰道張郎臨井口? ○會勝院沃洲亭前溪夾洲後溪闊,風吹細浪龍鱗活,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葛花葛蔓無斷時,女蘿莫剪連古枝,當年吾叔讀書處,夜夜濕螢來復去。 ○江南雜感樹頭巧婦棲,樹下秋蟲織,壞衣遊子心,千里嘗相憶。 蕩子腳出門,便作浮萍根,憂來憑五兆,拜樹賽黃豚。 ○依韻和達觀師山中見寄豶豕在塗龍在澤,豺狼食肉麝食柏,蹄毛與角不對齒,啄嘴兩足副以翮。 既能閑閑住深谷,豈使於於佩鳴玉,水邊看虹山雨霽,夜與明月歸獨宿。 門前重嶺後群峰,石樓朱殿藏林中,銅絲緊轉轆轤響,絡緯秋老號西風。 榮利澹薄無易此,彼飲甘醲茲飲水,暫將分別向喉舌,何異聲色亂眼耳。 孔孟久沒言可師,千古布散葉與枝,今來閉戶自有趣,世上沄沄非我為。 ○送萬諤昌秀才志士不戀家,安能坐父咀? 儒冠難徒行,馬骨瘦可數。 後僕隔山陂,前林遇風雨,寒村夜宿時,寂默誰對語? ○訪石子澗外兄林亭前日秋水漲,昨日秋水落,偶來尋隱居,曾未乖宿諾。 竹底除舊徑,藤蔓繫新彴,馬留岸傍樹,風掃林下籜。 既能置魯酒,又復餉楚飵,誰知北南澗,照影似清洛? 平生愛幽曠,斂跡誠非錯。 ○和端式上人十詠△幽谷泉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岩趾,但無箕潁人,曾不令洗耳。 △古木陰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千重葉薈翳,誰願憩日永? △寒溪石翠聳寒溪上,半隱寒松下,水鳥立棱角,淵魚遊穴罅,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孤汀蘋瀟湘歸去人,正值江南春,始願逢拾羽,今乃見采蒨,寄語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雲際鍾煙昏青櫟道,風急隔溪鍾,征馬未及息,猛虎前有蹤,尋聲欲投宿,僮僕畏所逢。 △垂崖鞭崖竹出石壁,根瘦懸青蛇,磔髯露老節,斫骨點寒花,少年莫剪去,騎殺白鼻騧。 △天外峰天外一尺峰,國中千仞嶽,重雲不掩蔽,萬里見頭角,世人看遠碧,誰識產美璞? △秋原菊不為潭上英,不助籬邊醉,獨占蘭杞鄰,原頭自榮悴,陶令與太鑿,逢人豈無意! △漁舟火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春溪冰春水冰欲開,傍岸已微釋,魚寒未動鱗,獸渡時有跡,篙師畏割舟,敲拉碎圭壁。 ○十月二十一日得許昌晏相公書哀憂向二年,朋戚誰與書? 敢意大丞相,尺題傳義廬。 從來鳳凰鳴,不厭寒竹疏,茂林多翔鳥,要路盛高車。 窮巷一如此,江深無鯉魚。 ○訪施八評事施兄今七十,近郭隱茅廬,懶問齊民術,喜看莊叟書。 竹間鳴澗水,原際見村墟,識盡窮通理,超然樂有餘。 ○贈陳無逸秀才良犬不取鼠,其人苦尤之,近識固未辨,善相又能知。 在鹿忘守穴,挃足乃焉而,士有志功名,局縮秉書詩。 憔悴未得展,磬折忽言卑,舉酒一以贈,願無羞爾為。 ○題陳宰戲彩亭仕宦固已美,及親此其難,況慕五彩戲,而奉興居安。 翁喜君亦喜,翁餐君亦餐,嗷嗷園中禽,口哺心違丸。 邑大歲幸稔,眾賴仁政寬,還思彼赤子,如恐君不歡。 ○永慶僧舍松風亭誰按黃金徽,滿指清風度,但聽松上聲,不知松間趣。 野僧何所樂,樂此數株樹,寧邀俗客來,草綠澗西路。 ○寄松林長老大松五丈百歲餘,小松五尺前時種,俱有堅完不朽心,莫以今輕古為重。 東溪一片寒玉光,夜掛高枝何所用? ○題松林院靜邃無塵地,青熒續焰燈,木魚傳飯鼓,山衲見歸僧。 野色寒多霧,溪痕夜閣冰,吾非謝康樂,獨往亦何能。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說萬石亭也。 因為二百言以答,願當留詠天地磨今古,賢愚為埃塵,草樹易變改,山川無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髮駕朱輪,間來問遺老,俯跡哀昔人。 昔人者誰歟? 元和前放臣,下上窮幽荒,憔悴楚水濱。 試觀當此記,圖寫未必真,最苦來黃溪,坐石數遊鱗,有鳥大如鵠,東向立不踆。 始買鈷鉧潭,鄠杜難計緡,冉溪袁家洞,亂石多磷磷,深里與沸白,若盡無窮津。 石渠連岩泓,菖蒲被其垠,窮勝得其詭,眾美誰齊均? 西澗石為底,豈無芹與蘋! 澗崖如堂席,澗響如龍唇。 折竹掃陳葉,羅榻同眾賓,其言粲星斗,百歲猶比晨。 萬石乃淺近,尚可資覆巾,而況前所說,但恐煩鐫瑉。 ○潘樂二君對雪寄聲,似欲予賦,適方知之走筆奉呈南方今見雪,北客定思家,任凍不欺酒,競春先著花。 樓高休厭上,山近未應遮,誰問窮居日,西窗壓竹斜。 ○過永慶院荒涼舊蘭若,古屋兩三重,庭下已無柏,澗邊唯有松。 石階生薜荔,香座缺芙蓉,化俗似禪衲,破來縫不縫。 ○雪中廖宣城寄酒輕舟泛泛昭亭灣,春雪漫漫昭亭山,寒沙曲渚杳不辨,素鷗翔鷺空中還。 宣城太守閔窮旅,雙壺貯醞兵吏頒,任從六花壅船戶,滿酌春色生衰顏。 醒時但愛雲水好,醉後但與天地閑,世間取樂各有分,何必舞娥高髻鬟! ○翠竹亭種竹幾千個,結亭三四椽,遊人多寂靜,啼鳥亦留連。 酒有陶公愛,林希阮氏賢,我來歸路遠,躍馬古城邊。 ○彩霓亭高出嶺頭樹,俯窺城下溪,半山飛急雨,舉手弄晴霓。 曠望已無極,萬縁都與齊,自嗟來獨晩,征櫂苦言西。 ○留别樂和之雪消潭水緑,輕舸下灘時,漸轉青山去,還將故國辭。 野林看欲動,江燕欲逢遲,吾語隨州體,余慙晚始知。 ○松風亭冉冉竹連澗,森森松蔭崖,始聞清吹度,似欲緑琴諧。 莫識主人意,休論髙士懷,春城百花發,薜荔上陰階。 ○雪中懷廣教真上人蒼山闕不遠,日日起寒雲,堂上㸔飛雪,水邊思練裙。 銅缾生薄凍,桂火壓殘薰,欲往有餘興,林幽路不分。 ○下赤山嶺過渡至石子澗别施八評事三嵗守廬次,兩廻來澗邊,臨塘愛魚樂,近竹見人賢。 今我西歸日,逢君小隱年,重將車馬去,驚起野鷗眠。 ○春日拜壟經田家田家春作日日近,丹杏破纇場圃頭,南嶺禽過北嶺叫,髙田水入低田流。 桑芽將綻霧露裛,蠶子未浴箱篚收,今我還朝固不遠,紫宸已夢瞻珠旒。 ○將行賽昭亭祠喜雨未生潭上雲,空望山中雨,湛湛陳桂樽,坎坎奏鼉鼓。 蕭蕭靈風來,蹲蹲祝郎舞,莫言春作遲,但念寒灘阻。 何當發泉源,緑水浸沙渚,不與農者期,自將舟人語。 定作榜歌行,暮投丹湖浦,瞻祠草樹失,認嶺煙霞吐。 平吞東南吳,遠帯西北楚,川澤見坡陁,龍蛇蹙鱗膂。 人經興寤歎,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驗今,塗馬立空廡。 余知骨相貧,豈敢望冥許,願乗溪流深,滂沛隨徹俎。 ○若訥上人彈琴祥哀已踰月,遇子彈鳴琴,安得不成聲,子心異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先王禮有節,不可過於今。 莫作風入松,懷壟情未任,一聞流水曲,歸思在溪陰。 此焉吾所樂,目極送歸禽。 ○發昭亭(二月十三日)春泥深一尺,車馬重重迹,親舊各還城,山川空向夕。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礙磧,始隨湍漲發,已入青蒼壁。 落日未逢人,孤邨望來客,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壟麥。 欲霽鳩亂嗚,將耕杏先白,我無農畝懃,千里事行役。 寄謝昭亭神,果不吝深澤。 ○乗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我從溪口來,正值山前雨,濕衣逢梵宮,有僧善吳語。 天寒蜜巳空,軒靜竹可數,歸楫難久留,汀鷗自飛舞。 ○過鴈洲(六言)船從鴈洲北去,鴈背春風亦歸,但見平沙緑水,䕡蒿荻筍方肥。 ○别達觀文鑒二大士雲衲山中來,畫橈江上發,何日到山中,山花應未歇。 ○依韻和文鑒師贈來見寒沙鳥,長隨上下波,乃知游宦跡,不似施松蘿。 子語馬喻馬,吾吟柯伐柯,清江挂帆去,奈憶故山何。 发布时间:2025-05-07 17:03: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