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鹧鸪天·桂花 内容: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宋词精选咏物写花抒怀译文/注释译文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 “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全文赏析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前句重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咏怀,突出“香”字。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 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 “暗淡”、“轻黄”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禾农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发布时间:2025-05-08 10:56: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