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十七 詩四十六 内容: ○送葛都官南歸不羨新為赤縣尹,惟羨暫向江南歸。 江南冪冪梅雨時,風帆差差並鳥飛。 罾竿夾岸長若桅,水籠畜魚鮮且肥。 家在千山古溪上,先應喜鵲噪門扉。 ○楊樂道留飲,席上客置黃紅絲頭芍藥洛陽賣牡丹,江都買芍藥。 賣與富人歡,買為遊子樂。 萬絲必同心,千葉必同萼。 五色相淺深,百金相厚薄。 栽培動經年,風雨便成昨。 蕭條洛陽城,索寞江都郭。 賴有一春花,能無十千酌。 朝看門擁車,暮見門羅雀。 嘗聞月底人,欲把月桂斫。 要使清光多,四海意開廓。 我亦愛明月,常滿不願落。 上弦過楊侯,乃值寒雨作。 共飲三四人,不覺傳鳴柝。 持葩金穀豪,朱黃何灼爍。 還思溱洧上,士與女相謔。 實此香草芳,請我賦其略。 酒闌為追詠,思拙筆屢閣。 ○項羽羽以匹夫勇,起於隴畝中。 遂將五諸侯,三年成霸功。 天下欲滅秦,無不慕強雄。 秦滅責以德,豁達歸沛公。 自矜奮私智,奔亡竟無終。 ○送陳郎中知和州藹藹尚書郎,出為二千石。 伯父歷將相,兄弟皆烜赫。 前罷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獨將海松歸,誇與都下客。 今去烏江邊,寂寞空舊跡。 當求虞姬草,無風舞隨拍。 城頭可曠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歡,平時遣吏責。 ○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萬兵。 少尹曾為五府辟,將軍況有舊家聲。 桑麻故已知風俗,丘隴何須訪姓名。 聞說至今猶好馬,試求安穩眾中行。 ○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張侯歸靜居,堂宇結四隅。 堂中何所有? 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 夷心與會真,內以道德娛。 清白及金蘭,外為子孫模。 西南夜落蟾,東北朝生烏。 天門風相通,盛衰理可無。 舊爾松檜樹,間之花石株。 雨晴氣候佳,鄰里或來俱。 遣摘班林筍,共持香粳盂。 飯畢循徑行,不使僮僕扶。 所至舊衣坐,遍歷日過晡。 時遇園果熟,甘漿而粉膚。 就枝掇鮮美,咀味銷冰酥。 以此樂歲月,豈是忘形軀! 禮法不我棄,勞吝不我紆。 上不愧二疏,下不泛五湖。 自有逍遙趣,幸世遭唐虞。 ○送洪秘丞知太寧監三峽蠻溪上,千山楚俗兼。 婦人樵入市,官井貨專鹽。 魑魅或為患,獼猴常可嫌。 君能厚風化,男子使腰鐮。 ○送江西轉運馮廣淵學士五月江南行,南風江惡溯。 乘潮雖有信,不過湓城去。 船經香爐峰,峰前須暫住。 三年少尹勞,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閑,舉察憂財賦。 回思廬山傍,塵土已生慮。 尚存滕王閣,無忘一登顧。 ○依韻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翰林文字本雄強,況復齋祠向靜坊。 高樹黃鸝無去意,深廊朱幕動微涼。 不嗟門外塵沙苦,只覺壺中歲月長。 庭下陰苔未教掃,榴花紅落點青蒼。 ○雜言送當世待制知揚州(馮)廣陵老人爭持壺酒,朝言送少年使君,暮言迎少年太守。 少年俱是玉墀人,文章快利生銅吼。 莫作《蕪城賦》,事往復何有? 莫聽嵇康琴,商聲豈堪久! 今當太平非不偶,星宿煌煌羅北斗,揚州古富變荒涼,萬俗一心依父母。 地包淮海江湖寬,貨走荊吳楚越厚,開釀刲羊願遇賓,天下沄沄不輕口。 ○送蘇公佐屯田知單州柏上有群烏,一烏飛向東。 方棲城頭與人司吉凶。 八月禾已獲,九月黍已舂。 竟持美酒相慶樂年豐。 借問何能爾,時平無困窮? ○王平甫惠畫水臥屏臨流別君時,羨君觀吳潮。 君行識我意,遣畫一幅綃。 畫作繞床屏,滔滔隨驚飆。 前浪雪花卷,後浪白馬跳。 宛然千萬重,不似筆墨描。 窊亞亂我目,坐臥疑動搖。 夜燈照河漢,如有織女招。 朝日下天窗,東海無秦橋。 秦橋不可度,織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誦唐堯。 嘗聞挾柘彈,意必在食鴞。 終當五湖上,歸去學漁樵。 ○送萬州武寧段尉(希元)相見三十載,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綠,白髮憎鑒明。 臨水必觀魚,獨傷魚命輕。 朝為淵底遊,暮為釜中烹。 彼方路艱遠,其民亦天氓。 餒之則為盜,非是惡厥生。 捕多勿誇能,能在不犯兵。 ○次韻答黃介夫七十韻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自取眾律和,黍穀動華英。 可以薦祖廟,可以陳帝庭。 良將統萬卒,所向若驚霆。 戰鬥眾益勇,號令夜益明。 破敵必拉朽,不見堅陣橫。 我觀欲物際,亦在農力興。 我觀合奏時,亦在考擊並。 我觀成功日,亦在間得情。 草木有美惡,造化無喜憎。 五聲有高下,一致不可評。 三軍用貔虎,不較蚊睫螟。 大君設時網,廣海無漏鯨。 磊落黃夫子,為學不自輕。 四十登賢科,良賈售百朋。 得志豈計晚,成名等眾榮。 舊交半存歿,新知慕徒傾。 老鶴晴一唳,隨風無近聲。 好論古今詩,品藻笑鍾嶸。 欲掃李杜壇,未審誰主盟? 我衰百事倦,白首聊窮經。 兩目生昏花,猶勝張籍盲。 讀書愛日永,秉扇自驅蠅。 但惡亂我思,非與小物勍。 清飆颯然來,喜得如弟兄。 散帙空堂上,垂冠發星星。 載誦堯舜篇,幸今時太平。 不學遁世士,投竿泛東溟。 不襲貪生人,煉氣谿日精。 不羨富貴翁,歌吹滿重城。 獨守螢火光,莫攬蟾蜍晶。 人生轉頭間,未免一銘旌。 區區逐甘鮮,鼎鼎誇佩纓。 安知西山餓,熟識綿上耕。 彼勿歎鳳衰,此正歌鴻冥。 分合歿窮巷,跡澀蹈高閎。 妻子易為飽,粟帛不足營。 豈乏一器飯,豈乏一杯羹? 肯為濁河濁,願作清濟清。 韓愈嘗有言,百物皆能鳴。 特稱孟東野,貧篋文字盈。 到死只凍餒,何異埋秦阬? 今我已過甚,日醉希步兵。 神仙多羽翼,一一飛蓬瀛。 乃知無道氣,難可強留形。 鄙性實樸鈍,曾非傲公卿。 昔隨眾一往,或值謗議騰。 曰我非親舊,曰我非門生。 又固非賢豪,安得知爾名? 是時聞此言,舌直目且瞠。 俄然我有答,賢相持權衡。 喜士同周公,其德莫與京。 我去豈不送,我往豈不迎? 自為筋力寡,路遠艱於行。 未若歸教子,遺金徒滿。 歲月苦易得,顏貌日可驚。 身雖厭役役,心亦遠硜硜。 歸思吳州橘,夢憶楚江萍。 試看兩圍棋,白黑何所爭。 朝脫泥塗困,暮失雲衢亨。 物理既難常,達生重飛觥。 曾以文豹章,遠喻子懷能。 曩者恃貴勢,悔說烏鳥靈。 烏靈反見怒,終恨屈此誠。 當時語頗錯,盍呼為大鵬。 於茲儻遇之,應解頸頰巘。 韻盡意未盡,且用此報瓊。 ○永叔內翰見索謝公遊嵩書,感歎希深、師魯、子聰、幾道皆為異物,獨公與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敘之昔在洛陽時,共遊銅駝陌。 尋花不見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鎖塵埃,空壁鬥蜥蜴。 楸陰布苔綠,野蔓纏石碧。 池魚有偷釣,林鳥有巧射。 園隸見我來,朱門暫開辟。 園婦見我還,便掃車馬跡。 何以掃馬跡,實亦畏他客。 我輩唯適情,一葉未嘗摘。 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憶遊嵩山,勝趣無不索。 各具一壺酒,各蠟一雙屐。 登危相扶牽,遇平相笑噱。 石搗雲衣輕,岩裂天窗窄。 上飲醒心泉,高巔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廣甸飛甘澤。 夜宿嶽頂寺,明月入戶白。 分吟露氣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歸塗,兩脛痛若刺。 日旰就馬乘,香草路迫阨。 卻望峻極居,已與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幘。 碑觀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將新詠章,燈前互詆摘。 楊生護己短,一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陽,簿書日堆積。 忽得謝公書,大誇遊覽劇。 自嵩曆石堂,蘚花題洞額。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筆畫。 乃知二公貴,逆告意可賾。 遂由龍門歸,裏堠環數驛。 我時詩已答,或歌或辨責。 責我不喜僧,性實未所獲。 凡今三十年,累塚拱松柏。 唯與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壯,今且異肥瘠。 昔日同微祿,今且異烜赫。 昔同騎破韉,今控銀轡革。 昔同自謳歌,今執樂指百。 死者誠可悲,存者獨窮厄。 但比死者優,貧存何所益? ○送謝師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張和叔河湟宿兵地,勁勇天下聞。 侵疆古甚熾,薄伐詩所云。 往今勢且異,利害理頗分。 遠以塘設險,遂輕甲屯雲。 昔傳嘗膽國,能破怒蛙軍。 越雖隔大江,吳遭若枯焚。 實由恃阻懈,抉目悲伍員。 夫子負美才,議論高不群。 況有令兄弟,今亦貳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張侯為刺史,大族獨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飾以文。 ○送白秀才福州省親士憂行不修,不憂祿不及。 之子久好學,何患名未立。 聖時開賢科,子獨不肯入。 固非遠仕進,服期難赴集。 南歸慰親顏,道路正暑濕。 悠悠幾千里,赤日薄行笠。 暫憩青林下,賴有寒泉汲。 漱齒去塵埃,土風須漸襲。 ○送溫州楚屯田雁蕩山頭雁,如隨太守來。 秋風既與至,春日定同回。 上宰無忘舊,明時必用才。 白於章句老,經冊向螢開。 ○送僧在己歸秀州前歲嘉興火,僧居化劫灰。 四方持缽去,千里渡江來。 心向王城講,緣從海客回。 水天聞唳鶴,不復有塵埃。 ○送祖印大師顯忠黃紙賜祖印,鑄名不鑄金。 力笑蘇季子,責望小人深。 渡江見海月,秋光上遙林。 團團冰玉盤,瑩然如禪心。 ○題譯經院同文軒有書無異文,有車無異軌。 貝多得旁行,白馬來萬里。 清軒延高僧,一歲譯幾紙? 譯罷坐焚香,庭草灑寒水。 ○和江鄰幾學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軸昔見雷子之小篆,今見雷子之墨竹。 節瘦已似蛟龍孫,葉暗曾無鳳皇宿。 江翁得之尤愛憐,作詩寫意酬雙軸。 掛在空堂坐臥看,如玩蕭蕭岩畔綠。 莫疑昏黑眼生花,松煤濃色切寒鴉。 不問主人兼客至,明朝騎馬到君家。 ○永叔內翰見過我居城東隅,地僻車馬少。 忽聞大尹來,僮僕若驚鳥。 入門且坐笑,豐頰光皎皎。 問我餐若何,依舊抱糜麨。 問我詩若何,亦未離纏繞。 我庭有藜莧,不堪秣褭。 我壺無醪醴,不能犒介紹。 乃喜百事稀,來此與世矯。 固非傲不往,心實厭擾擾。 ○韓子華內翰見過但見公軒過,未見我馬去。 我懶宜我嫌,公曾不我惡。 秋雨天街涼,蕭蕭入槐樹。 遙聽高車聲,騶導門前駐。 僕夫驚入扉,遽曰能來顧。 度量何其宏! 始終不改遇。 索以新詩章,遍覽日欲暮。 誠慚兜離音,唐突韶與。 明朝當負荊,人莫譏貴附。 ○送董察推赴江寧金陵從事去,不歎食無魚。 尺鯉日登俎,故鄉時得書。 衰荷摘短袂,秋蘚曳長裾。 若見府公問,年來懶更疏。 ○次韻和司馬君實,同錢君倚二學士見過棲棲太學官,日厭塵坌積。 朋遊絕經過,都未昧相識。 幸得養疏慵,不能事役役。 天京二賢佐,向晚忽來覿。 笑我似盧仝,環然空四壁。 只欠長鬚奴,訴尹惡少摘。 移榻近簷楹,談詩俄至夕。 回車閭巷隘,跛馬愁所歷。 平明看蒼苔,已覺生轍跡。 ○次韻和錢君倚,同司馬君實二學士見過府僚忽方駕,乃知決訟餘。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牽拘。 嘗稱二三賢,助治無偏隅。 新晴乘此涼,行行過我居。 何以延君子? 唯有滿床書。 何以解君頤? 淡句無足娛。 何以留君久? 燈燭已照途。 登車莫言遠,騶從美且都。 夾道行人止,按轡寧馳驅。 我老焉所羨,送子立躊躇。 ○送閬州駐泊荊供奉青天不可上,蜀道未嘗行。 每說褒斜險,唯聞猿鳥聲。 去為千里客,自握一方兵。 所重恩威立,無將遠戍輕。 ○江鄰幾、沈文通二學士見過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喜言雨後涼,早暮脫炎熱。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不唯清耳目,亦粗養愚拙。 江碑讀頭陀,沈賦賞雌霓。 固知世德高,學問冠時哲。 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垤。 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抉。 ○送壽州司理張元輿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烏啼女牆。 月明不掩斗與氣,鳥啼未歸雲點霜。 霜寒月冷古時獄,下有苔蠹之雄铓。 水方軒眉大靈智,見我西北天門傍。 自言昔有切玉寶,嗟今非後百煉鋼。 用之補履亦何益,穎脫未如錐處囊。 誰能為封華陰土,背負七星生焜煌。 君去味我書此意,莫歎淮水來湯湯。 发布时间:2025-05-08 12:30: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