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十八 詩四十七 内容: ○吳長文紫微見過豈敢以貧賤,而輒傲賢貴? 但恨門闌遙,赫日去可畏。 瘦馬汗常流,寸步出無謂。 是以逾十旬,景慕腸欲沸。 近因秋雨來,纖纖有涼氣。 九陌可以行,輕服可以衣。 方將事請見,瘡足痛若(足非)。 忽枉騶騎過,顏厚言莫既。 尚期新醪熟,還往襲經緯。 乃知君子德,曩分替則未。 ○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朝遊翔鳳池,暮直中書省。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請。 高閎一何新! 未歸閭巷靜。 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軒屏。 驅馬返我廬,道逢騶從整。 斂轡莫敢行,顧望立俄頃。 還家稚子言,有車來炳炳。 傳是紫微人,將回猶引領。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風高,緩步時往省。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 車前陳曲蓋,車後建朱旗。 金鼓鳴兩旁,壺漿擁通逵。 所付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景亳實巨屏,往俾國相之。 國相稱疾還,正值民阻饑。 朝廷急恤養,選守莫與宜。 君嘗典海陵,政績為眾推。 今授輒辭命,大夫多飛綏。 屢上不得請,飭馭俄輕齎。 既體堯舜仁,又答稷卨知。 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 郊原棗已剝,場圃黍可治。 必期寬賦斂,無乃息疲羸。 何當過苦縣,肯暇觀舊碑? ○和江鄰幾學士畫鬼拔河篇蒲中古寺壁畫古,畫者隋代展子虔。 分明八鬼拔河戲,中建二旗觀卻前。 東廂四鬼苦用力,索尾拽斷一鬼顛。 西廂四鬼來背挽,雙手搥下抵以肩。 龍頭魚身霹靂使,持鉞植立旗左偏。 拔山夜叉右握斧,各司勝負如爭先。 兩旁撾鼓鼓四面,聲勢助勇努眼圓。 臂梟張拳擊捧首,似與暴謔意態全。 當正大鬼按膝坐,三鬼帶韣一執旃。 操刀擐囊力指督,怒髮上直筋舊纏。 虎尾人身又踣顧,蒺藜短挺金鎚堅。 高下尊卑二十四,二十四鬼無黃泉。 角雄競強欲何睹,曷不各各還荒埏? ○送制置發運唐子方學士本以諫諍稱,今以財賦用。 所為各有能,何必於茲重? 東南周萬里,海陸竭煮種。 斂之為公上,豈是與民共? 民方苦久弊,將缺太平頌。 有利得設施,無不可抑縱。 大都守繩墨,曷異虱處縫。 從來許國心,曾未苟祿俸。 願無輸羨餘,終亦歸侍從。 ○次韻和司馬學士慮囚縲囚往慮問,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阱,挑尾尚求食。 常憂有詿誤,非罪罹暴迫。 藹藹萬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纖微,鑒垢莫磨拭。 是以大君心,惟恐橫抵摘。 前法著以律,後法編以冊。 每當炎蒸時,獄器用刷滌。 應無古冤血,地下化為碧。 我今因牽吟,聊以肝膽瀝。 刑人皆得辜,不似尤地脈。 間歸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魚,必先溉釜鬲。 願言保兢慎,切勿厭此役。 夜月可留玩,清尊可獨適。 一榻寬且平,群動都已寂。 可用休其勞,不休庶終夕。 ○和吳衝卿、江鄰幾二學士、王景彝舍人秋興我謂蓬瀛客,清切不畏炎。 及觀秋興篇,無遠此窮閻。 乃知天地大,節候無愛嫌。 寒不為富減,暑不為貧添。 向者遭蒸炊,靡不同炮撝。 西風吹雨至,涼氣何纖纖。 霈然沃萬物,不更畢宿占。 紈扇捉苦倦,盤冰得仍厭。 蠅癡驅又來,蚊嚵喙猶尖。 絺衣不復浹,醅醪壓初甜。 客有憎壁蠍(吳詩),客有困靴襜(江詩),一以磔為喜,一以懶自謙。 唯有螭頭人,朝立宮殿簷。 盛誇樓觀高,又極星斗瞻(王詩),予慚異群公,歸意如陶潛。 自念菊將坼,復思禾可鐮。 春禾作釀熟,獨邀影與蟾。 此樂雖易有,彼榮安得兼? ○送覺上人歸湖州(富相國與紫衣)古寺一盂飯,弊衣三歲塵。 相應維帝祝,子已得袍新。 范叔復何望,原生甘自貧。 歸看五湖上,終有泛舟人。 ○送閔郎中知池州一送池陽守,頗懷當日遊。 青山臨岸盡,翠水入江流。 楚舊茅為貢,燕來雁報秋。 牧之登覽處,故事待君修。 ○和吳衝卿學士省中植菊園果未熟實未墜,野卉已老葉未瘁。 菊叢是時方發榮,潭上籬邊俱有為。 一從潭島輔長年,一自籬根圖暫醉。 今將移近省中蘭,壅培早與陶潛異。 黃土肥濃沃井泉,朱欄屈曲侵階地。 勁風不到何動搖,清露能沾誰著意? 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滿頭無所忌。 及此頻邀同舍歡,向來莫羨鍾繇賜。 我家蓬藋不足云,強對嘉章顏起愧。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伊川山斷瀉伊流,灘聲朝暮急。 東渡馬將登,西堤人已立。 日看東西舟,爭途如不及。 誰見捕魚郎,寒蓑雨中濕。 △洛州上陽宮樹影,不隨寒波流。 天津橋下石,激響無時休。 至清自照物,遇險豈能柔? 東過白馬去,凡經幾千秋? △潛溪寒溪隨山回,修竹隱深寺。 頗逢老僧談,能憶先到事。 白栝聖君憐,緋花土人蒔。 不到三十秋,依稀猶可記(真宗嘗駐蹕白栝樹下,《花譜》有潛溪緋一品)。 △石樓山腰古石樓,杳藹石梯上。 低窺岩際樹,對見龕中像。 簷中嵩雲飛,檻逼伊湍響。 同遊已零落,歲月成俯仰。 △大字寺庭中兩大樹,池上千竿竹。 竹有紅淚斑,樹無眾鳥宿。 昔日白傅歸,愛吟裴令續。 閑流水西園,翻然入他族。 △蘄竹腮肥節腦瘦,蘄水長笛材,洛陽袁氏塢,此竹舊移來。 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 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梅。 ○次韻任屯田感子飛內翰舊詩二十四年君日哦,翰林風韻郢中歌。 歲華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沈亦苦多。 燕國駿蹄猶待樂,荊山美寶已逢和。 剩求海內多何用,爛醉人間理莫過。 歷覽昔賢皆泯泯,尋思魯叟自波波。 我今不敢希高躅,蹇步年來任跌跎。 ○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愜若獲貺。 朝聽已孤高,暮聽轉幽曠。 何多燕雀群,聲跡不相傍。 始聞汾陽生,文行眾所諒。 獨哦青山間,悼古或悲愴。 棄官不屈人,頗學陶元亮。 是時予愛之,顏采莫得望。 倏然能見過,遠涉丹湖浪。 袖攜一卷詩,行橐更無長。 固與俗人殊,於焉識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駭子發論高,萬仞聳孤嶂。 又如決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歎壞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騏驥駒,誰用伯樂相。 自從昔還朝,汩汩走俗狀。 未嘗寄子書,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閌。 把筆誠不勤,強意乃為妄。 茲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辭猶瀑布,敢挹不知量。 ○送李師錫太博通判懷州洛陽古道登北邙,河內碧山橫太行。 朝騎快馬暮可到,風物人心皆故鄉。 竹林無蹤懷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別乘差同二千石,教民唯在親耕桑。 ○送潘士方建昌軍壘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靈運詩亦存,魯公記可讀。 幸時無寇攘,閑日望雲木。 儻見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來尋鳥爪人,神光生石屋。 無念癢背搔,還恐罹怒撲。 學道我未成,煉氣不飽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黃鵠。 送君想君遊,星斗壇邊竹。 ○次韻和吳仲庶舍人送德化郭尉蒲葉高帆十二幅,秋風逆水滿檣開。 是時不畏浪頭起,到日定將船尾堆。 用舍東方言虎鼠,賤疏梅福比蒿萊。 少年才辨無如美,廬嶽峰前莫滯回。 ○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太守東平來,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驢,太守整佩纓。 事物既已遺,駕車出東城。 園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荊。 地僻人馬入,草間狐兔驚。 舊池堙猶窳,遺址巋不平。 窳者使之浚,巋者使之營。 博野高榭起,陳漁危台成。 榭前東山秀,台下盧泉清。 傍塢梧竹密,翳水芹藻並。 渠渠有深堂,燕賓飛玉觥。 芍藥廣陵美,謔贈鄭女情。 公子莫言歸,古人未以輕。 欲知學山簡,倒載去欹傾(其敘及詩注略云:出東城門,得故時遊樂廢園,葺之為堂於終曰燕譽,為台曰陳漁,在其後,為榭曰博野,在其左。 博野之側皆紋筿楸梧,命曰梧竹塢。 陳漁之下引廬泉水注,命之曰芹藻池。 燕譽之北為亭曰玩芳,所種花皆廣陵芍藥之類,頗得觀覽之勝。 命其地曰樂郊)。 ○送張聖民學士知登州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又作千里遙,依然復懷想。 昔聞之罘山,秦碑元有兩。 一存東頂中,一在西頂上。 篆實丞相斯,缺剝不可仿。 願言試歷覽,聞見欲以廣。 海晴望石橋,神仙事惝恍。 始皇安得長,陰怪役罔象。 橋斷水無涯,焉知有方丈。 邇者地出金,發掘壞沃壤。 良民皆逐末,茲事誰用長。 凡為二千石,唯在勸耕紡。 幸君經術高,教化人所仰。 ○送王言秀才歸建昌來時槐開花,去日木隕葉。 作賦未得薦,著書已盈篋。 舊居近仙壇,獨往遇農饁。 莫問鳥爪人,欲取月桂捷。 ○次韻和劉原甫遊樂郊贈同遊積歲阻顏色,何以慰我思? 聞初遊樂郊,頗慕登望詩。 下車未幾日,倏見白露滋。 月弦不常滿,星畢屢已離。 幸無風雨晦,時從寮采嬉。 大喜酒客難,莫顧尚書期。 獨守詩書愚,未悟朝夕疲。 引領君子風,東首自忘移。 但當觀魚鳥,辟去旄與麾。 優悠民亦康,何必苦吏為! ○次韻和王尚書答贈宣城花木瓜十韻百果各甘酸,或由人所植。 木瓜聞衛詩,贈好非玉色。 投此瓊玖報,蓋重車馬飾。 貴賤今既殊,淩紙字翕。 一一如明珠,自得見安格。 復何備國風,庶亦見王澤。 捧之為重賜,誦已乃忘食。 幸資藥品用,少助宣調力。 南土加文章,中州異肥瘠。 公將和鼎軿,微意願尋繹。 ○九月晦日,謁韓子華,遂留,邀江鄰幾同飲。 是夕值其內宿,不終席。 明日有詩,予次其韻乘興驅車偶一來,旋呼江老舊遊陪。 驚風送雨寒初動,舉酒浮蛆撥不開。 騏驥韝時聞內宿,琵琶彈急怨虛催。 接籬帶去令傳樣,自此逢歡未便回(予假接籬於子華)。 ○送王省副寶臣北使紫服黃金帶,銀鞍翠錦韉。 犯寒辭漢省,持禮入胡天。 左衽通華語,名王接右賢。 舊山回可記,碣石與燕然。 ○送李學士公達北使萬里使窮域,山川入馬蹄。 駝鳴沙水凍,雕擊雪雲低。 食飲羊兼酪,供迎虜雜奚。 禮成回近日,喜聽早朝雞。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燕山常苦寒,漢使涉窮臘。 路長人馬愁,風急沙霰雜。 宿造氈廬開,行逢獵騎合。 獻鮮禿發馳,問譯華言答。 每食冰生盤,欲飲酒凍榼。 見其酋長時,國禮何勤納。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乃知日月光,照必蠻夷匝。 歸來易輕裘,賜對延英閣。 ○送許璋監簿歸泰州木枯鳥不巢,泉涸魚不遊。 我非魚鳥情,貧縛路阻修。 高陽有令子,嗣世學已優。 前日來京城,問恤忍涕流。 今失王府薦,命奇言非讎。 家聲喜未墜,辭我還海陬。 為酌一壺酒,敘懷心如抽。 子之伯父歿,遣奠固莫由。 豈欲寡恩義,力薄難置郵。 因寄緣睫淚,灑向君衣裘。 ○送棣州唐虞部人持左符去,馬逆北風行。 古路草初白,大河冰未成。 暖科桑柘美,寒織杼梭鳴。 風俗已如此,憩棠無訟爭。 ○金陵有美堂李白愛山如洛陽,三杯為歌愁日長。 廢基台殿不可識,玉燕舊棲王謝堂。 公來碧瓦起棟宇,羅列圖畫牙作床。 池頭古月城下江,照見萬里冰雪光。 江流不盡月不死,寒浪素影東西翔。 願公樂此殊未央,慎勿區區思故鄉。 ○送張中樂屯田知永州畏向瀟湘行,不入洞庭去。 鞍馬踏關山,衣裘冒霜露。 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 王澤久已覃,國刑亦當措。 皆聞柳宗元,山水尋不飫。 其記若丹青,因來問潭步。 石燕飛有無,香草生觸處。 仙姑異麻姑,歲月樓中度。 不食顏渥赭,言語神靈預。 莫將車騎喧,獨往探幽趣。 有信報我知,惡欲驅塵慮。 发布时间:2025-05-08 12:33:4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