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唐文选 二 内容: 王绩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大业末,曾任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见劾,去官归里,隐河渚间。 唐武德中,以前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四年(630),托疾罢归。 后复以家贫赴选,任太乐丞。 未二年,又弃官回乡。 贞观十八年卒。 绩赋性高简,嗜酒放任,不谐世俗。 其文学创作,上承六朝阮籍、陶渊明传统,多藉饮酒及田园题材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诗文俱清新质朴,以不染梁陈浮靡之习而在初唐文坛独树一帜。 两《唐书》有传。 著有《会心高士传》、《酒经》、《酒谱》等,又曾注《老子》,俱佚。 有《王无功文集》传世,今人整理本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答刺史杜之松书[1]月日,博士陈龛至[2],奉处分借《家礼》[3],并帙封送至[4],请领也。 又承欲相招讲礼,闻命惊笑,不能已已[5]。 岂明公前眷或徒与下走相知不熟也[6]。 下走意疏体放,性有由然,兼弃俗遗名,为日已久。 渊明对酒,非复礼义能拘[7];叔夜携琴,唯以烟霞自适[8]。 登山临水,邈矣忘归[9];谈虚语玄,忽焉终夜。 僻居南渚,时来北山[10],兄弟以俗外相期[11],乡闾以狂生见待[12]。 歌《去来》之作[13],不觉情亲;咏《招隐》之诗[14],唯忧句尽。 帷天席地,友月交风,新年则柏叶为樽[15],仲秋则菊花盈把[16]。 罗含宅内,自有幽兰数丛[17];孙绰庭前,空对长松一树[18]。 高吟朗啸,挈榼携壶[19],直与同志者为群,不知老之将至[20]。 欲令复整理簪屦,修束精神[21],揖让邦君之门,低昂刺史之坐[22],远谈糟粕,近弃醇醪[23],必不能矣! 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24],去矣君侯,无落吾事[25]。 《全唐文》卷一三一五斗先生传[26]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27]。 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 醒则复起饮也。 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 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28]。 忽焉而去,倏然而来[29]。 其动也天,其静也地[30]。 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 生何足养? 而嵇康著论[31];途何为穷? 而阮籍恸哭[32]。 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33]。 遂行其志,不知所如[34]。 《全唐文》卷一三二* * *[1] 吕才《东皋子集序》云:贞观中,京兆杜之松、清河崔善继为本州刺史,皆请与相见。 君曰:奈何悉欲坐召严君平? 竟不见。 崔、杜高君调趣,卒不敢屈,但岁时赠以美酒鹿脯,诗书往来不绝。 考王绩为绛州龙门人,则此文当是杜之松任绛州刺史时,王绩对杜邀见并请讲礼的答书。 文中作者声言自己赋性疏放、弃俗遗名,不愿受世俗礼仪的约束,因谢绝杜的邀请,可见其迈世独立、自然率真的个性。 [2] 博士:唐时博士甚多,如太常博士、经学博士、医学博士、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律学博士、书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其中太常博士为礼官,属太常寺;经学博士与医学博士为都督府及州府县之学官与医官(县无医学博士);其馀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诸博士,俱属国子监,为学官。 本文乃王绩给刺史的复函,文中之博士陈龛或为州之经学或医学博士,其人事迹未详。 [3] 奉处分句:处分,吩咐。 《家礼》,王绩《重答杜使君书》有云:垂问《家礼丧服新义》五道,度情振理,探幽洞微,诚非野人所敢酬析。 但先人遗旨,颇曾恭习。 又云:自秦汉以来,家国道废。 虽有其礼,将安所行? 逮乎晋宋,中原大乱,国内至亲,尚不相保。 祖祢之序,知何以明? 故仆先君献公,因事起义,欲使无逆于古,且令可行于今。 则《家礼》为王绩之祖所著。 杜淹《文中子世家》:同州刺史彦,生济州刺史,一曰安康献公,安康献公生铜川府君,讳隆,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 文中子即王绩之兄王通。 据此,安康献公也即王绩之祖父。 [4] 并帙封送至:连同书的函套一同缄封送上。 帙,用来保护书的外面的函套。 [5] 已已:休止,停息。 [6] 岂明公句:意谓是否因为您以前所亲信的人或衙中所役使的人与我不太熟悉的缘故? 明公,古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此指杜之松。 徒,指官府供驱使的吏役。 下走,本指供奔走役使的人,此为自称之谦辞。 《汉书萧望之传》: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 颜师古注:下走者,自谦言趋走之役也。 [7] 渊明句:谓陶渊明嗜酒好饮,不拘于礼仪。 《宋书隐逸传》载,陶潜字渊明,性嗜酒,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8] 叔夜句:谓嵇康弹琴赋诗,只以怡情山水自适。 《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为怀。 又,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返。 [9] 邈矣忘归:长久流连而忘记归去。 邈,时间长久。 [10] 僻居二句:南渚、北山,俱为王绩隐居处地名。 王绩《游北山赋》:独居南渚,时游北山。 [11] 兄弟句:兄弟,据现有文献,知王绩有兄度、通、凝及弟静。 俗外,指世俗之外。 相期,犹相待。 [12] 乡闾句:乡闾,乡亲、同乡。 狂生,狂放之人。 《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13] 《去来》之作: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宋书陶渊明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14] 《招隐》之诗:西晋时左思、陆机俱有同题之作,其中以左思所作名最著。 [15] 柏叶为樽:即饮椒柏酒。 旧时新年以之祭祀祖先,或献于家中长辈以为祝贺。 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16] 仲秋句:檀道鸾《续晋阳秋》云:陶潜无酒,坐宅边菊丛中,采摘盈把。 见《艺文类聚》草部引。 [17] 罗含句:《晋书文苑传》: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也。 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18] 孙绰句:《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绰字兴公。 博学善属文,少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 绰答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邪? 按,自《去来》至孙绰数典,皆所谓以栖隐为尚者,作者连用之,意在高尚其事。 [19] 挈榼(qi kē惬科)携壶:携带酒具。 榼,盛酒的器具。 [20] 不知句:《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语本之。 [21] 欲令句:谓使自己放弃疏散的状态,穿戴整齐,并在精神上接受世俗礼仪规范的束缚。 簪,古人将头发束于头顶,加以固定,簪即为固定束发的长针。 屦(j具),麻、葛等制成的草底鞋。 [22] 低昂:周旋。 [23] 远谈二句:糟粕,《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释文》:魄,本又作粕。 醇醪,味厚的美酒。 《汉书袁盎传》:乃悉以其赍置二石醇醪。 颜师古注:醇者不杂,言其醲也,醪汁滓合之酒也,音牢。 这里作者巧用庄子典故,将入刺史府讲礼比做谈论糟粕,又与自己隐居嗜酒、喜饮醇醪巧成妙对,充满谐趣。 [24] 亦将恐句:刍狗贻梦,《三国志魏书方伎传》载,周宣善占梦,多灵验。 云: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何占也? 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 有顷,出行,果遇丰膳。 后又问宣曰: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 宣曰:君欲堕车折脚。 顷之,果如宣言。 后又问宣,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 宣曰:君家欲失火,当善护之。 俄遂火起,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 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馀食也。 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 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栎社见嘲,《庄子人间世》有云,匠石到齐地,至曲辕,见栎社树,其大可以荫蔽数千牛,其径约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尚有枝,若制舟可多至十数个。 观者如市,而匠石不顾。 弟子问其因,答云:散木也,以之为舟则沉,以之为棺椁则速腐,以之为器则速毁,以之为门户则液樠,以之为柱则蠹,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才能这样长寿。 匠石归去后,栎社托梦称,果木之属,因其有能而中道夭折,不能终其天年,我求无所可用已很久了。 在我看来,无所可用,才得济生之大用。 如果使我有那些果木之用,就不会有此大用了。 你和我都是造化之一物,你岂能了解我? 在你看来,我无用为散木;而在我看来,有才能乃无用,这样的话,你就是散人。 你这个近死的散人,又怎能懂得我这个散木呢? 作者这里用此事,意在说明自己乐于做一个闲散的人。 [25] 无落吾事:犹言不要耽搁了我的事。 《庄子天地》载,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 至禹,伯成子高辞诸侯之位而耕。 禹问其故,子高说,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畏。 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夫子阖行邪? 无落吾事! 落,废、耽误。 [26] 王绩的个性,深受晋刘伶及陶渊明等名士影响。 刘伶嗜酒,曾著《酒德颂》以示蔑弃世俗礼法;陶渊明真率脱俗,尝撰《五柳先生传》以见其性情志趣。 王绩嗜酒似刘伶,真率与渊明类。 此文精神与《酒德颂》相通,命意却与《五柳先生传》为近。 吕才《王无功集序》云:(绩)大业末,应孝悌廉洁举,射策高第,除秘书正字。 性简傲,饮酒及数斗不醉。 尝云:恨不逢刘伶,与闭户轰饮。 因著《醉乡记》及《五斗先生传》,以类《酒德颂》则此文当作于大业末;而《新唐书王绩传》载绩弃太乐丞归里隐居后,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则似为贞观中退隐后所作。 其确切作年尚未能定。 [27] 酒德:饮酒的旨趣与品德。 颜延之《陶徵士诔》:心好异书,性乐酒德。 [28] 厚薄:亲疏。 [29] 倏然:迅疾貌。 [30] 其动二句,谓其举止自然,皆法天地之动静。 [31] 生何足养二句:养生为魏晋玄学所讨论的命题之一,时嵇康曾著《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等,以为神仙出之自然,养生可以学得,影响很大,故作者有此句。 [32] 途何为二句:《晋书阮籍传》载:(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魏晋名士,以任诞著称。 [33] 故昏昏句:《庄子在宥》云:黄帝问广成子治身之道,广成子曰:善哉问乎! 来! 吾语女至道。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昏昏默默,无视无听的状态。 又,《老子》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所居,所安。 [34] 所如:所往。 杜之松杜之松(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一说为博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贞观中,曾任许州、绛州刺史。 与王绩有交往,并有书信往来。 事迹散见于唐林宝《元和姓纂》、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及《新唐书王绩传》。 原有《杜之松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今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答王绩书[1]辱书,知不降顾,叹恨何已[2]。 仆幸恃故情,庶回高躅[3]。 岂意康成道重,不许太守称官[4];老莱家居,羞与诸侯为友[5]。 延伫不获,如何如何[6];奇迹独全,幸甚幸甚! 敬想结庐人境[7],植杖山阿[8],林壑地之所丰,烟霞性之所适,荫丹桂[9],藉白茅[10],浊酒一杯,清琴数弄[11],诚足乐也。 此真高士,何谓狂生? 仆凭藉国恩,滥尸贵部[12],官守有限,就学无因,延颈下风[13],我劳何极。 前因行县[14],实欲祗寻[15]。 诚恐敦煌孝廉,守琴书而不出[16];酒泉太守,列钟鼓而空还[17]。 所以迟回[18],遂揽辔也[19]。 仆虽不敏,颇识前言。 道既知尊,荣何足恃? 岂不能正平公之坐,敬养亥唐[20];屈文侯之膝,恭师子夏[21]? 虽齐桓德薄,五行无疑[22],眭夸故人,一来何损[23]? 蒙借《家礼》,今见披寻[24],微而精,简而备,诚经传之典略,闺庭之要训也。 其丧礼新义,颇有所疑,谨用条问,具如别帖[25],想荒宴之馀[26],为诠释也,迟更知闻[27]。 杜之松白[28]。 《全唐文》卷一三四* * *[1] 杜之松派人向王绩借《家礼》,并邀其讲礼,王绩曾遗书作答,此为杜之松对王绩答书的回复。 文中称道王绩顺性隐逸之高尚,同时仍冀其谅己诚邀之情而下顾,并就《家礼》中《丧礼新义》之疑惑,请王绩作解。 杜之松为地方郡守,而王绩则以隐士自居,作者答书行文,措词得体,意态闲雅,既见礼请之诚意,又无尊者之倨傲,人谓其气体殊佳,诚然。 [2] 辱书三句:谓承蒙你给我写信,知道你不肯屈尊而来,叹息遗憾不已。 辱书,让对方写信而使其屈辱。 降顾,屈尊顾临。 均为作者谦词。 [3] 高躅(zhu卓):谓归隐。 [4] 岂意二句:以郑玄(玄字康成)重学轻官比喻王绩之谢绝邀请。 袁绍据冀州,遣使邀郑玄。 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郑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郑玄一一辩对,咸出意表,皆得其所未闻,众人莫不嗟服。 时汝南应劭亦归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劭字中远),北面称弟子如何? 郑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应劭因有惭色。 事见《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127200),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受《礼记》、《左传》、《古文尚书》,后师事扶风马融多年。 一生专注于经学,著述达百馀万言。 自西汉以来,儒生大多专治一经,至郑玄乃意主博通,并遍注五经,一扫今古文经学的藩篱,为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 其所著今唯存《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注,《易》注及《春秋》之《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乃后人所辑佚书,已残缺不全。 [5] 老莱二句:《列女传贤明传》: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人或言之楚王,楚王驾至老莱子之门曰:愿先生幸临之。 老莱子曰:诺。 其妻载畚挟薪樵而来曰:何车迹之众也? 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 妻曰:妾闻之,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钺,能免于患乎? 投其畚而去,至江南,老莱子随其妻而居之。 此用以喻王绩不愿接受邀请入州府。 [6] 延伫二句:引颈期待而未有结果。 延贮,引颈而立。 形容殷切期盼之态。 如何如何,感叹之词。 下句幸甚幸甚同。 [7] 结庐人境: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此用以指王绩之隐居。 [8] 植杖山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林乃避地上党,耕种山阿。 此处两句融而化之,用以写王绩之隐逸生活。 [9] 丹桂:桂树之一。 嵇含《南方草木状》: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 [10] 白茅: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穗上生白色柔毛,故名。 [11] 浊酒二句: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浊酒,以糯米、黄米酿成的酒,因未经过滤,故称。 [12] 滥尸贵部:犹言在你们这里聊且充数。 是作者的谦辞。 [13] 延颈下风:意谓殷切期盼。 下风,喻指处于下位、卑位。 [14] 行县:古时官员巡行所主之县。 《后汉书崔骃传》:(崔篆)乃遂单车到官,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 李贤注引《续汉志》:郡国常以春行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绝。 [15] 祗寻:恭敬地寻访。 祗,敬。 [16] 诚恐二句:用晋氾腾事。 《晋书隐逸传》:氾腾字无忌,敦煌人也。 举孝廉,除郎中。 属天下兵乱,去官还家。 太守张造之,闭门不见,礼遗一无所受。 叹曰:生于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 散家财五十万,以施宗族,柴门灌园,琴书自适。 张轨征之为司马,腾曰:门一杜,其可开乎! 固辞。 [17] 酒泉二句:用晋宋纤事。 《晋书隐逸传》:宋纤字令艾,敦煌效榖人也。 少有远操,沉靖不与世交,隐居于酒泉南山。 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 纤高楼重阁,距而不见。 芨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龙也。 [18] 迟回:犹豫。 [19] 揽辔:犹言停止不前。 [20] 岂不能二句:《孟子万章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赵岐《孟子章句》:亥唐,晋贤人也。 隐居陋巷者。 平公尝往造之,亥唐言入,平公乃入,言坐乃坐,言食乃食也。 蔬食,粝食也。 不敢不饱,敬贤也。 此以平公之敬亥唐,喻自己之敬王绩,冀其能接受邀请而来顾。 [21] 屈文侯二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河西教授,为魏文侯师。 张守节正义:文侯都安邑。 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谘问国政焉。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二岁。 此以文侯师事子夏喻自己虚心向王绩问礼。 [22] 虽齐桓二句:《韩非子难一》: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 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 于是五往乃得见之。 此自谦自己虽然德薄,但却一片诚心。 [23] 眭(suī虽)夸二句:《魏书眭夸传》载:眭夸,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 浩为司徒,奏征为其中郎,辞疾不赴。 州郡逼遣,不得已入京师与浩相见,延留数日,惟欲饮酒谈叙平生,不及世利。 浩每欲论屈之,竟不能发言,其见敬惮如此。 此借眭夸喻王绩,犹冀其能受邀而下顾。 [24] 披寻:犹阅览。 [25] 别帖:另外的纸页。 [26] 荒宴:沉溺于宴饮。 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 此盖以刘伶沉饮喻王绩之嗜酒。 [27] 迟:犹待。 [28] 白:禀告、陈述。 古人写信时常用的套语,或在书信开头,或置书信末尾。 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孙。 早慧好学,六岁解属文。 高宗乾封元年(666),应幽素科举,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署为王府修撰。 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恶之,被斥出府,因客游巴蜀。 后补虢州参军。 咸亨中,以匿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畤为其所累,自雍州司户参军贬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勃渡海探父,自交趾返归时溺水而卒。 勃才思敏捷,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诗文俱有名于时,杨炯曾称其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王勃集序》)。 文以骈体见长,句绘章,典丽精工,《滕王阁序》尤负盛名。 两《唐书》有传。 原集有二十卷、三十卷本,俱佚。 明张溥辑有十六卷本,清蒋清翊撰《王子安集注》,编为二十卷,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排出版。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 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 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9]。 台隍枕夷夏之交[10],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11],棨戟遥临[12];宇文新州之懿范[13],襜帷暂驻[14]。 十旬休暇[15],胜友如云[16];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7];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8]。 家君作宰[19],路出名区[20];童子何知,躬逢胜饯[21]!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2]。 潦水尽而寒潭清[23],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24],访风景于崇阿[25]。 临帝子之长洲[26],得仙人之旧馆[27]。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28]。 鹤汀凫渚[29],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30],俯雕甍[31]。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2]。 闾阎扑地[33],钟鸣鼎食之家[34];舸舰弥津[35],青雀黄龙之舳[36]。 虹消雨霁,彩彻区明[3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8]。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39];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0]。 遥吟俯畅[41],逸兴遄飞[42]。 爽籁发而清风生[43],纤歌凝而白云遏[44]。 睢园绿竹[45],气凌彭泽之樽[46];邺水朱华[47],光照临川之笔[48]。 四美具,二难并[49]。 穷睇眄于中天[50],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51]。 望长安于日下[52],指吴会于云间[53]。 地势极而南溟深[54],天柱高而北辰远[55]。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56]? 萍水相逢[57],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58],奉宣室以何年[59]?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60]。 冯唐易老[61],李广难封[62]。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63];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64]? 所赖君子见几[65],达人知命[66]。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67]。 酌贪泉而觉爽[68],处涸辙而犹欢[69]。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7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71]。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7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73]? 勃三尺微命[74],一介书生[75]。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76];有怀投笔[77],慕宗悫之长风[78]。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79]。 非谢家之宝树[80],接孟氏之芳邻[81]。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82];今辰捧袂,喜托龙门[83]。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8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85]?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86]。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87]。 登高作赋[88],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89]。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90]。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91]。 《王子安集注》卷八* * *[1] 滕王阁,故址在唐江南道洪州(今江西南昌),为唐高祖李渊二十二子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贞观十三年(639)元婴受封为滕王,后世遂称滕王阁。 高宗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某于此大宴宾客,王勃因赴交趾省父,道出洪州,适逢盛会,因撰此作。 文中作者以精工富赡而又清新流丽的笔墨,描写南昌之地理形胜、滕王阁周围之美景以及宴会宾朋之盛况;又从盛宴难再,兴尽悲来,转写自己羁旅穷途,命途多艰的牢愁,但却感伤而不流于颓唐,于慨叹中充满希望。 全篇结构谨严,层次分明,前半以描写见长,间以叙事,后半以抒情为主,又辅以议论,可谓将描写、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又能做到文随意转,兴到笔随,极为自然。 在体式上,作者以骈体行文,文辞华美,对仗工整,典雅畅达,声韵谐和,使人诵读之际,每有弹丸流转之感。 关于此文作年,或云是王勃十四岁时往六合县(今属江苏)省父(时父任六合令)道出洪州所作,或云是高宗上元二年(675)赴交趾(今越南河内附近)省父(时父谪交趾令)途经洪州时所作。 据王勃生平,以后说较近是。 [2] 豫章二句:豫章郡汉时置,隋平陈,尝改置洪州总管府,寻又复之,唐时改洪州都督府,故郡、新府之谓缘此。 豫章,又作南昌,南昌本为豫章郡治所,至五代南唐时始改郡名,故当以豫章为是。 [3] 星分翼轸(zhěn诊):翼、轸,星宿名。 古人将地面的某一区域与天上的星宿所在位置相对应,称为分野。 据《越绝书》,楚地属翼、轸分野,豫章郡古属楚地,故云。 [4] 地接衡庐:谓洪州在地理上与衡、江二州相接。 衡,衡山;庐,庐山。 此以衡、庐二山分别代指其所在的衡州与江州。 [5] 襟三江句:三江,顾夷《吴地记》云: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 五湖,所指旧说多异。 《文选》郭璞《江赋》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周行五百里。 《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则云: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按,此三江五湖,泛指长江中下游之江河湖泊,加襟、带以称之,盖写洪州之地理形胜。 [6] 控蛮荆句:谓洪州西接两湖、东连江浙。 控,引。 蛮荆,古时对楚地的称呼。 其地约今湖南、湖北一带。 瓯越,古东越王都东瓯(今浙江永嘉),后因称东越所属之地为瓯越。 约当今浙江一带。 [7] 物华二句:用张华、雷焕丰城宝剑事。 西晋初,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照射,以豫章人雷焕妙达象纬,因以问之,焕曰,此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在豫章丰城。 华因补焕为丰城令。 焕到任,掘狱屋基,得双剑,题曰龙泉、太阿。 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 后二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 事见《晋书张华传》。 句谓洪州所产物之精华,焕发为天上宝气,映现于牛斗之分野。 龙光,剑光。 墟,区域。 [8] 人杰二句:用东汉徐穉(zh 稚)、陈蕃事。 《后汉书徐穉列传》: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待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此以徐穉、陈蕃雅事,写洪州人物之美。 榻,一种狭长的矮床,可坐可卧。 [9] 雄州二句:谓洪州雄伟的州城如云雾般紧凑排列,英俊的人物像流星一样来往奔驰。 雄州,指洪州。 俊采,指人才。 采,通寀。 《尔雅释诂》:寀,寮,官也。 [10] 台隍句:谓洪州地处中原与少数民族的交界处。 台,台阁。 隍,城河。 或云护城河无水曰隍。 [11] 都督句:都督阎公,当是阎姓的洪州都督,具体事迹未详。 或以为是阎伯屿,疑误。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云: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谓是阎伯屿,未知何据。 《新唐书王勃传》有起居舍人阎伯屿之名,殆因此而误耶? 都督,唐时于重要地区置大都督,各州按等级分别置上、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 雅望,美好的声望。 [12] 棨(qǐ起)戟:有赤黑色缯为套或经过油漆的木戟,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仪仗。 [13] 宇文新州:指复姓为宇文的新州刺史,其人事迹不详。 新州,唐属岭南道,治新兴(今属广东)。 懿范:美好的风范。 [14] 襜(chān 搀)帷,车上四周的帐幔。 此代指车。 大约宇文刺史乃赴任途中经过洪州,受邀参加宴会,故云暂驻。 [15] 十旬休暇:即旬日休假。 唐制,十日为旬,官员逢旬日休沐,称为旬休。 暇,又作假,假、暇字通。 [16] 胜友:才德出众的朋友。 [17] 腾蛟二句:腾蛟起凤,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 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此喻指文采不凡。 孟学士,其人不详。 王定保《唐摭言》卷五谓孟学士为阎公之婿,阎公尝以此序属意于彼,并已宿构矣。 未知其说确否。 二句谓孟学士文才出众,写出的文章可与董仲舒、扬雄媲美。 [18] 紫电二句:崔豹《古今注》卷上: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曰紫电。 葛洪《西京杂记》卷一: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此以紫电青霜代指精良的兵器。 王将军,其人不详,当是参加宴会的贵宾之一。 武库,本指储藏武器的仓库,此用以赞扬王将军精通用兵韬略。 [19] 家君作宰:家君,向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作宰,任县令。 时王勃之父王福畤任交趾令。 [20] 名区:此指洪州。 [21] 童子句:童子,王勃自称。 或以为此为王勃十四岁探父时参加滕王阁宴会所作,故自称童子。 据近人高步瀛考订,古人三四十岁乃至四五十岁,亦有称童子者。 见其《唐宋文举要》乙编卷一。 [22] 序属三秋:古人称七、八、九三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23] 潦水:雨后的积水。 [24] 俨骖:整顿车马。 俨,整理,整顿。 骖,车驾两边的马。 《礼记曲礼上》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句孔颖达疏云:车有一辕,而四马驾之,中央两马夹辕者名服马,两边名马,亦曰骖马。 此指车马。 [25] 崇阿(ē婀):崇,高,大。 阿,大的丘陵。 [26]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其为皇帝(高祖李渊)之子,故称。 下句之仙人同。 长洲,指阁下之沙洲。 [27] 旧馆:指滕王阁。 [28] 层台四句:分别从仰观与俯视角度写滕王阁之气势与景色。 南齐王屮(ch彻)《头陀寺碑》有句: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王勃四句当由此化出。 [29] 鹤汀凫渚: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凫,野鸭。 渚,水中的小洲。 [30] 披:推开。 绣闼:雕有花纹的阁门。 [31] 雕甍(mnɡ 萌):雕有花纹或禽兽样装饰物的屋脊。 甍,屋脊。 [32] 骇瞩:谓注目所见令人惊异。 骇,惊诧。 瞩,注目。 [33] 闾阎:本义为里门与里中门,此代指房屋。 扑地:犹遍地。 此句形容人口稠密。 [34] 钟鸣鼎食:钟,一种乐器。 鼎,一种三足器皿。 古代贵族用餐,常演奏音乐,列鼎而食。 钟鸣鼎食因成为贵族之家的象征。 此代指富贵人家。 [35] 舸舰弥津:形容船舶之多。 舸,大船。 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舰,有屋的船。 《玉篇》:舰,版屋舟。 [36] 青雀黄龙之舳:指以鸟雀和龙为形状的船。 《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郭璞注: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今吴之青雀舫,此其遗制。 舳(zh 逐),船后部把舵处。 《方言》卷九:船后曰舳,舳,制水也。 此代指船。 [37] 彩彻区明:谓彩虹照彻整个天空。 区明,天空晴朗。 区,指天衢,即宇宙。 [38] 落霞二句:庾信《马射赋》有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一七谓王勃二句仿之。 [39] 彭蠡:古泽名。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四》:彭蠡湖,在(都昌)县西六十里。 [40] 雁阵惊寒二句:谓暮秋时节,天气渐冷,北雁南飞至衡阳一带而止,水边不断传来阵阵群雁惊寒的叫声。 衡阳,在今湖南境内。 其境内之衡山有回雁峰,相传雁南飞至此而止。 [41] 遥吟俯畅:一作遥襟甫畅,遥吟俯畅词义滞碍难通,疑以遥襟甫畅为是,意谓开阔的胸怀刚刚舒畅。 [42] 逸兴遄飞:超逸豪放的兴致勃发飞扬。 遄,疾速。 [43] 爽籁:参差不齐的排箫。 《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注:《尔雅》曰:爽,差也。 箫管非一,故言爽焉。 《庄子》,南郭子綦谓子游曰:汝闻地籁。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 郭象曰:人籁,箫也。 夫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 [44] 白云遏:谓歌声响亮,能阻滞白云的流动。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终身不敢言归。 [45] 睢园绿竹:睢(suī 虽)园,即西汉梁孝王刘武的菟园,中多修竹,俗亦称竹园。 《史记梁孝王世家》: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 广睢阳城七十里。 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兔园在宋州宋城县东南十里。 葛洪《西京杂记》云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州、凫岛。 诸宫观相连,奇果嘉树,珍禽异兽,靡不毕备。 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 枚乘《梁王菟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临广衍,长冗故。 这里云睢园绿竹,乃以其园中修竹特别著名故。 [46] 气凌句: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 因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这里以之代陶渊明。 樽,酒杯。 陶渊明好酒,其《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句。 梁孝王在菟园常与宾客宴饮作赋,此句以梁孝王睢园宴饮喻今日滕王阁聚会之盛况,谓其远胜于陶渊明之独饮。 [47] 邺水朱华:邺,邺县,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 汉末曹操父子与建安文人尝宴饮酬唱于此。 曹操封魏王,邺为魏之都城。 朱华,即莲花。 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此以当年邺下唱和才藻之美喻今日滕王阁预宴宾客文才之超卓。 [48] 光照句:谓参与宴会宾客的文采可与谢灵运相媲美。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的诗才。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抚州。 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其诗为当时文人所称。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49] 四美具二句:四美,《文选》刘琨《答卢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 文以明言,言以畅神。 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 以音、味、文、言为四美。 而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则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为四美。 二难,《世说新语箴规》:何晏、邓飏令管辂作卦,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 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 或说指贤主、嘉宾难得。 二句前者写宴会之盛况,后者写宾主之相得。 [50] 睇眄(d miǎn第冕):极目纵观。 [51] 识盈虚句:谓懂得命运的穷通变化。 盈,指富贵、显达、兴盛等。 虚,指穷窘、失意、衰落等。 数,命运。 [52] 望长安句:《世说新语夙慧》: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边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此以长安、日下喻朝廷,谓自己远赴南荒,回望京城,如在天边。 [53] 吴会(ɡu贵):吴郡与会稽郡。 在今江苏苏州、浙江绍兴一带。 [54] 地势句:谓海南地势极远,是天之尽头。 南溟,南海。 [55] 天柱:《艺文类聚》卷七《山部》引《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 《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 此以天柱之高、北辰之远,暗喻朝廷之难以企及。 [56] 失路之人:王勃自谓。 [57]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流,聚散无定,后以之比喻人生之偶然聚会离散。 萍水,一作沟水,亦通。 乐府《白头吟》有句: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58]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 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王逸《楚辞章句》:帝,谓天帝也;阍,主门者也。 此以帝阍喻指朝廷。 [59] 奉宣室句:谓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帝王的召见。 奉,侍奉。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 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回长安,文帝召见于宣室。 此以贾谊自比,冀望得到帝王的垂顾。 [60] 舛(chuǎn喘):不顺利,不幸。 [61] 冯唐易老:冯唐,西汉人,颇有才识而遭遇不偶。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62] 李广难封:李广,西汉名将。 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屡立军功,但却始终未得封侯。 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63] 屈贾谊二句: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事汉文帝,颇得赏识。 文帝召为博士,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议以为公卿,以遭权贵嫉,文帝因贬其为长沙王太傅。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明主,指汉文帝。 [64] 窜梁鸿二句:梁鸿,汉章帝时高士,字伯鸾。 初隐霸陵山中,后因事出关过京师洛阳,作《五噫歌》,讥刺皇帝、权贵宫室华丽奢靡,同情百姓劳苦困顿,章帝闻之不悦,梁鸿惧问罪,易姓名,与妻居齐鲁间,复逃至吴,为人佣工。 事见《后汉书遗民列传》。 窜,这里指逃隐。 海曲,海滨偏僻之地。 明时,章帝号称贤明,故称其时为明时。 [65] 君子见几:谓君子能够根据事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作为。 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 几,事物的征象,征兆。 [66] 达人知命:意谓通达之人能深知命运之变化。 语本《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达人,指超脱豁达的人。 [67] 老当四句:《后汉书马援列传》载,马援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四句本马援语而化之。 [68] 酌贪泉句:用晋人吴隐之事。 隐之字处默,有清操,为广州刺史,附近之石门有水曰贪泉,凡饮者即怀无厌之贪。 隐之至,饮其泉水,并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在任始终保持其廉洁之操。 事见《晋书吴隐之传》。 [69] 涸辙:《庄子外物》有涸辙鲋鱼的故事,云庄周告贷于监河侯,监河侯矫言辞之,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后因以涸辙喻困窘的境遇。 涸,无水曰涸。 辙,车碾压之痕。 [70] 北海二句:《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事本此。 赊,远。 扶摇,风名,一名飚。 《尔雅释天》:扶摇谓之飚。 [71] 东隅二句:《后汉书冯异列传》载:冯异与赤眉军战,曾先败于回溪阪,后又于崤底大破之,光武帝玺书劳之,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言其先受挫败而终能胜之。 东隅,日出之处,此喻人之青年;桑榆,日落之处,此喻人之老年。 二句意谓早年虽然失意,晚年犹可以有所作为。 [72] 孟尝二句: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称。 后因病隐居,深得吏民爱戴。 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表荐,而终不见用,卒于家。 事见《后汉书循吏列传》。 [73] 阮籍二句:阮籍猖狂,指阮籍任诞放纵。 穷途之哭,见前王绩《五斗先生传》注〔7〕。 [74] 三尺微命:三尺,或言指童子。 古人谓成年男子为七尺男儿,而称不大懂事的小孩为三尺童儿。 按,勃为此文已过冠年,似无自称其为三尺童儿之理。 高步瀛谓,《礼记玉藻》曰:绅制士三尺。 《周礼春官典命》郑玄注:王之下士一命。 王勃曾为虢州参军,故自比一命之士,曰三尺微命也。 可备参考。 说见《唐宋文举要》乙编卷一。 微命,指地位卑微。 [75] 一介书生:犹言微不足道的书生。 乃作者自谦之词。 介,同芥,小草。 [76] 无路二句:用汉终军请缨事。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辩博能属文。 武帝尝擢为谏议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武帝遣终军使越,欲使说其王入朝同于内诸侯,终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因南越王相为乱,杀王及汉使,终军遇害而亡,时年二十馀。 事见《汉书终军传》。 弱冠,见前魏徵《十渐疏》注〔8〕。 [77] 有怀投笔:用东汉班超投笔从戎事。 《后汉书班超列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78] 慕宗悫(qu确)句: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叔父宗炳曾问其志向,答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事见《宋书宗悫传》。 [79] 舍簪笏二句:谓自己舍弃一生之官职,去万里之外侍奉父亲。 簪,古人用以固冠的长针;笏,以竹木或象牙所制成的长条板,为上朝奏事条记备忘之用。 二者皆仕宦服用之物,此以代官职。 百龄,指一生。 奉晨昏,谓侍奉父母。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 [80] 非谢家句:《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后以谢家宝(玉)树,比喻佳子弟。 [81] 接孟氏句:据说孟轲之母为教育儿子,曾三迁其居而择善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事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 此喻指自己有幸得以与群贤相接。 [82] 他日二句:《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子)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鲤,孔鲤,孔子之子。 后以趋庭代指接受父亲教诲。 此句谓自己将赴南海接受父亲的指教。 [83] 今辰二句:今辰,犹言今日。 辰,一作兹,亦通。 捧袂(mi妹),见长者举袖行礼,表示恭敬。 托龙门,也即登龙门的意思。 龙门,为黄河险滩之一,在今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对峙如阙,地势极为险峻,相传鱼能跳过龙门,即变化为龙。 又,东汉李膺,享有盛名,为士人所宗尚,时以得李膺接纳为荣,称为登龙门。 此二句谓自己能参加今日之盛会,犹如登龙门一样。 [84] 杨意二句:杨意,即杨得意(因对仗而省一字,下句钟子期同),西汉时蜀人,为武帝狗监。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武帝读《子虚赋》而善之,叹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杨得意因答云是其同乡司马相如所作,相如因得武帝赏识。 又载,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二句以司马相如事,慨叹自己未得荐举之人,只能空抚凌云之赋而自惜。 [85] 钟期二句:钟期,即钟子期。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此以奏流水比自己作此赋,谓既遇知音,于宴会赋此文就不以为愧了。 [86] 兰亭二句:言昔日的胜地难免于荒芜。 兰亭,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孙统、孙绰等四十馀人宴集于此,行祓禊之礼,王羲之作《兰亭序》记其事。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晋书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87] 临别二句:谓承蒙宴会主人款待,在分别之际,希望在座者能以言相赠。 刘向《说苑杂言》:子路将行,辞于仲尼。 曰:赠汝以车乎? 以言乎? 子路曰:请以言。 后临别赠人以言,渐成古人常礼。 伟饯,盛宴。 [88] 登高作赋:古代文人、士大夫登高常赋诗作文。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汉书艺文志》: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89] 敢竭二句:鄙怀,一作鄙诚,作者自谦之词。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这篇短序。 疏,条录,书写。 短引,即短序。 [90] 一言二句:谓与会的人,各分一言(字)为韵,成四韵(八句)之诗。 赋,分。 四韵,即四韵八句的诗。 [91] 请洒二句:请各位尽显自己如潘岳、陆机那样江海般的才华。 潘,指潘岳;陆,指陆机。 二人皆西晋著名文学家。 钟嵘《诗品》: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杨炯杨炯(650693?),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幼聪敏博学,善属文。 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 后以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 又为太子李显府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 则天垂拱初,坐从父弟神让预徐敬业起兵事,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迁盈川令,卒于任。 炯为初唐四杰之一,诗文皆工。 其文曾得张说称道,谓其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杨炯传》。 两《唐书》有传。 原有集三十卷,已佚。 明童珮业辑有《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 今人有点校本,与卢照邻集合为一册,名《卢照邻集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1]若夫太华千仞[2],长河万里[3],则吾土之山泽,壮于域中;西汉十轮[4],东京四代[5],则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 乃有浑金璞玉,凤戢龙蟠[6]。 方圆作其舆盖,日月为其扃牖[7]。 天光下烛,悬少微之一星[8];地气上腾,发大云之五色[9]。 以不贪为宝,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于粪土[10]。 诸侯不敢以交游相得,三府不敢以辟命相期[11]。 与夫形在江海,心游魏阙[12],迹混朝市,名为大隐[13],可得同年而语哉? 天子巡于下都[14],望于中岳[15]。 轩皇驻跸,将寻大隗之居[16];尧帝省方,终全颍阳之节[17]。 群贤以公私有暇,休沐多闲[18]。 忽乎将行,指林壑而非远;莞尔而笑[19],览烟霞而在瞩。 登坱轧[20],践莓苔。 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21];卢敖之逢高士,讵识鸢肩[22]? 忆桑海而无时[23],问桃源之易失[24]。 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 诛茅作室,挂席为门。 石隐磷而环阶[25],水潺湲而匝砌[26]。 乃相与旁求胜境,遍窥灵迹。 论其八洞,实惟明月之宫[27];相其五山,即是交风之地[28]。 仙台可望[29],石室犹存[30]。 极人生之胜践,得林野之奇趣。 浮杯若圣[31],已蔑松乔[32];清论凝神,坐惊河汉[33]。 游仙可致,无劳郭璞之言[34];招隐成文,敢嗣刘安之作[35]。 《杨炯集》卷三* * *[1] 杨隐居,名字、事迹不详,据文中所叙,当是隐于中岳嵩山的杨姓隐士。 按,文中云:天子巡于下都,望于中岳。 轩皇驻跸,将寻大隗之居;尧帝省方,终全颍阳之节。 据《旧唐书高宗纪》载:调露二年二月丁巳,至大室山,又幸田游岩所居。 己未,幸嵩阳观。 则文或当作于高宗调露二年(680)。 序,古代文体之一,有文集序、宴集序及赠序等之不同。 本文属宴集序。 [2] 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境内,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为太华。 仞,古代度量单位,七尺(一说八尺)为一仞。 [3] 长河:此指黄河。 [4] 西汉十轮:《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云: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李善注:二千石皆得乘朱轮。 此处作者借以称道其杨氏家族声名之显赫。 [5] 东京:指东汉。 四代:四世。 东汉时杨震曾官太尉,后杨震子秉,秉子赐,赐子彪,均任太尉之职。 所谓东京四代指此。 事见《后汉书杨震传》。 [6] 凤戢:凤凰收敛翅羽。 龙蟠:龙盘曲隐伏。 此以凤戢、龙蟠比喻隐逸不仕。 [7] 方圆二句:谓以地为车、天为(车)盖,日月为门、窗。 方圆,指天地。 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 扃牖,门窗。 刘伶《酒德颂》: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8] 天光二句:意谓杨隐居与天上处士星相应。 下烛,下照。 少微,星座名,共四星。 《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张守节正义: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士大夫也。 此以少微第一星喻杨隐居。 [9] 地气二句:《太平御览天部八》引京房《易飞候》曰: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其下贤人隐也。 此谓杨隐居以隐为高,天上已见相应的云象。 [10] 旂常:旂与常均为王侯的旗帜,旂画交龙,常画日月。 此以之代指王侯。 [11] 三府:汉代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之。 相期,犹相待。 [12] 与夫二句:谓身居于江湖,而心中却恋念富贵。 《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 后亦代指朝廷。 [13] 迹混二句:谓以大隐为名而混迹于朝市。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14] 下都:古代以陪都为下都(相对于首都而言),此指唐东都洛阳。 唐以长安为首都,又称西京,高宗显庆二年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 从文中看,作者是以长安为上都,指洛阳为下都。 [15] 望:祭名。 祭日月、星辰、山川谓之望。 中岳: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境内。 [16] 轩皇二句:轩皇,即黄帝轩辕氏。 此代指高宗。 驻跸,帝王出行中途停留。 大隗,即庄子所谓大道,一说为至人。 《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成玄英疏:大隗,大道广大而隗然空寂也。 亦言:大隗,古之至人也。 此借其意,谓高宗于祭祀中岳途中停留寻访杨隐居这样的高士。 [17] 尧帝二句:省方,巡视四方。 《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孔颖达疏:(先王)以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以设于教。 终全颍阳之节,用尧让天下于许由事。 《史记伯夷列传》: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张守节《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 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 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此谓高宗成全杨隐居隐逸山林的操守。 [18] 休沐:休假。 《初学记》卷二〇:休假亦曰休沐。 《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 言休息以洗沐也。 [19] 莞尔:微笑貌。 [20] 坱轧(yǎnɡ y养讶):高低不平貌。 [21] 阮籍二句:《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22] 卢敖二句:《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榖之上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 高诱注:卢敖,燕人。 秦始皇召以为博士,使求神仙,亡而不返也。 以上用阮籍、卢敖事,皆意在说明杨隐居乃遁隐遗俗之高士。 [23] 忆桑海句: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即将复还为陵陆乎? 此谓时光变化很快。 [24] 问桃源句: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武陵渔人尝入桃花源,被款待数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道,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此用桃花源事以喻杨隐居隐所之不易找到。 [25] 隐磷:险峻不平貌。 [26] 水潺湲句:潺湲,水流貌。 匝,环绕。 [27] 论其二句:八洞,道教谓神仙所居住的洞府,有所谓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之说。 上八洞为天仙所居,中八洞为神仙所居,下八洞为地仙所居。 后世以八洞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居所。 明月之宫,《艺文类聚山部》引《仙经》曰:太室高三十馀丈,自然明烛相见,如日月无异,中有十六仙人。 此用以比喻杨隐居所居如仙人的居处。 [28] 相其二句:意谓杨隐居所隐的中岳嵩山,居于天地之中,又与帝都相近。 五山,五岳,此指嵩山。 《初学记地部上》:嵩高山者,五岳中中岳也。 张衡《东京赋》: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29] 仙台:《太平御览地部四》引《嵩高山记》:又有三台山,汉武东巡过此山,见三学仙女,遂以为名。 仙台或指此。 [30] 石室:神仙所居的洞府。 此处特指嵩山石室。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篇》引《嵩高山记》:山下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然饮食。 [31] 浮杯若圣:指饮酒。 圣,此指酒。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后世因以中圣为酒醉之隐语。 [32] 松乔:指仙人赤松子、王乔。 [33] 清论二句:《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成玄英疏:所闻接舆之言,(怖)[恢]弘而无的当,一往而陈梗概,曾无反覆可寻。 吾窃闻之,惊疑怖恐,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 此处乃称道杨隐居言谈之玄妙。 [34] 游仙二句:谓杨隐居所居犹如仙境,无须郭璞《游仙诗》来赞美。 郭璞(276324),字景纯,两晋之际著名诗人,以《游仙诗》著称。 [35] 招隐二句:谓自己此文,堪继刘安(门客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按,《招隐士》的作者,王逸《楚辞章句》以为是淮南小山,可能因淮南小山为刘安门客,作者这里遂以刘安代之。 嗣,继。 发布时间:2025-05-08 15:18: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