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谏议集 内容: 賦洞簫賦原夫簫幹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㠧,誠可悲乎其不安也! 彌望儻莽,聯延曠盪,又足樂乎其敞閑也。 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 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風蕭蕭而逕其末兮,迴江流川而溉其山。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磕磕而澍淵。 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 秋蜩不食,抱樸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 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𤡻猭。 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諠。 幸得謚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 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 於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 帶以象牙,掍其會合。 鎪鏤離灑,絳脣錯雜。 鄰菌繚糾,羅鱗捷獵。 膠緻理比,挹抐㩎㩶。 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闇於白黑之貌形。 憤伊鬱而酷𦓖,愍眸子之喪精。 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 故吻吮值夫宮商兮,龢紛離其匹溢。 形旖旎以順吹兮,瞋㖤㗅以紆鬱。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輟律。 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或渾沌而潺湲兮。 獵若枚折。 或漫衍而駱驛兮,沛焉競溢。 惏慄密率,掩以絕滅。 㘊霵曄踕,跳然復出。 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啾咇㘉而將吟兮,行鍖銋以龢囉。 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 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為他。 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龢。 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聲,則清靜厭㥷,順敘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 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㥜。 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或雜遝以聚斂兮,或拔摋以奮棄。 悲愴怳以惻惐兮,時恬淡以綏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 剛毅彊𧇭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 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 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 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顇。 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 時奏狡弄,則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瀾漫,亡耦失疇。 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故聞其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撆涕抆淚。 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 螻蟻蝘蜒,蠅蠅翊翊。 遷延徙迤,魚瞰雞睨。 垂喙䖤轉,瞪瞢忘食。 況感陰陽之龢,而化風俗之倫哉! 亂曰:狀若捷武,超騰踰曳,迅漂巧兮。 又似流波,泡溲汎𣶏,趨巇道兮。 哮呷呟喚,躋躓連絕,淈殄沌兮。 攪搜㶅捎,逍遙踊躍,若壞頹兮。 優游流離,躊躇稽詣,亦足耽兮。 頹唐遂往,長辭遠逝,漂不還兮。 賴蒙聖化,從容中道,樂不淫兮。 條暢洞達,中節操兮。 終詩卒曲,尚餘音兮。 吟氣遺響,聯綿漂撇,生微風兮。 連延駱驛,變無窮兮。 騷《九懷》者,諫議大夫王襃之所作也。 懷者,思也,言屈原雖見放逐,猶思念其君,憂國傾危而不能忘也。 襃讀屈原之文,嘉其温雅,藻采敷衍,執握金玉,委之污瀆,遭世溷濁,莫之能識。 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禆其詞。 史官錄第,遂列于篇。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 余深愍兮慘怛,願一列兮無從。 乘日月兮上征,顧遊心兮鄗酆。 彌覽兮九隅,彷徨兮蘭宮。 芷閭兮葯房,奮摇兮衆芳。 菌閣兮蕙樓,觀道兮從橫。 寶金兮委積,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揚流兮洋洋。 蓍蔡兮踊躍,孔鶴兮回翔。 撫檻兮遠望,念君兮不忘。 怫鬱兮莫陳,永懷兮内傷。 匡機天門兮𡒰戶,孰由兮賢者? 無正兮溷厠,懷徳兮何覩? 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 痛鳳兮遠逝,畜鴳兮近處。 鯨鱏兮幽潛,從蝦兮遊陼。 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朝發兮葱嶺,夕至兮明光。 北飲兮飛泉,南采兮芝英。 宣遊兮列宿,順極兮彷徉。 紅采兮騂衣,翠縹兮爲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劒兮干將。 騰蛇兮後從,飛駏兮步旁。 微觀兮玄圃,覽察兮瑶光。 啓匱兮探筴,悲命兮相當。 紉蕙兮永詞,將離兮所思。 浮雲兮容與,道余兮何之? 遠望兮仟眠,聞䨓兮闐闐。 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通路林不容兮鳴蜩,余何留兮中州? 陶嘉月兮緫駕,搴玉英兮自脩。 結榮茝兮逶逝,將去烝兮遠遊。 徑岱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 聊假日兮相佯,遺光燿兮周流。 望太一兮淹息,紆余轡兮自休。 晞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 顧列孛兮縹縹,觀幽雲兮陳浮。 鉅寶遷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懤懤。 步余馬兮飛柱,覽可與兮匹儔。 卒莫有兮纖介,永余思兮怞怞。 危俊世溷兮冥昏,違君兮歸真。 乘龍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襲英衣兮緹䌌,披華裳兮芳芬。 登羊角兮扶輿,浮雲漠兮自娛。 握神精兮雍容,與神人兮相胥。 流星墜兮成雨,進瞵盼兮上丘墟。 覽舊邦兮滃鬱,余安能兮久居? 志懷逝兮心懰慄,紆余轡兮躊躇。 聞素女兮微歌,聽王后兮吹竽。 魂悽愴兮感哀,腸回回兮盤紆。 撫余佩兮繽紛,高太息兮自憐。 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開門。 馳六蛟兮上征,竦余駕兮入冥。 歷九州兮索合,誰可與兮終生? 忽反顧兮西囿,覩軫丘兮崎傾。 橫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靈。 昭世季春兮陽陽,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蘭生,委積兮從橫。 江離兮遺捐,辛夷兮擠臧。 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沈湘。 運余兮念兹,心内兮懷傷。 望淮兮沛沛,濱流兮則逝。 榜舫兮下流,東注兮礚礚。 蛟龍兮導引,文魚兮上瀨。 抽蒲兮陳坐,援芙蕖兮爲蓋。 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 雲旗兮電騖,儵忽兮容裔。 河伯兮開門,迎余兮歡欣。 顧念兮舊都,懷恨兮艱難。 竊哀兮浮萍,汎淫兮無根。 尊嘉秋風兮蕭蕭,舒芳兮振條。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鳴蜩。 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 望谿兮滃鬱,熊羆兮呴嗥。 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 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 修余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椉雲兮回回,亹亹兮自強。 將息兮蘭皋,失志兮悠悠。 蒶藴兮黴黧,思君兮無聊。 身去兮意存,愴恨兮懷愁。 蓄英登九靈兮遊神,靜女歌兮微晨。 悲皇丘兮積葛,衆體錯兮交紛。 貞枝抑兮枯槁,枉車登兮慶雲。 感余志兮慘慄,心愴愴兮自憐。 駕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葱嶺。 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歷廣漠兮馳騖,覽中國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 登華蓋兮乘陽,聊逍遥兮播光。 抽庫婁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糧。 畢休息兮遠逝,發玉軔兮西行。 惟時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内傷。 思忠覽杳杳兮世惟,余惆悵兮何歸? 傷時俗兮溷亂,將奮翼兮高飛。 駕八龍兮連蜷,建虹旌兮威夷。 觀中宇兮浩浩,紛翼翼兮上躋。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車兮索友,覩皇公兮問師。 道莫貴兮歸真,羨余術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萬里,過萬首兮㠜㠜。 濟江海兮蟬蛻,絕北梁兮永辭。 浮雲鬱兮晝昏,霾土忽兮塺塺。 息陽城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曉陽兮燎寤,乃自𧦽兮在兹。 思堯舜兮襲興,幸咎繇兮獲謀。 悲九州兮靡君,撫軾歎兮作詩。 陶壅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欵冬而生兮,凋彼葉柯。 瓦礫進寶兮,捐弃隨和。 鈆刀厲御兮,頓弃太阿。 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 蹇驢服駕兮,無用日多。 修潔處幽兮,貴寵沙劘。 鳳皇不翔兮,鶉鴳飛揚。 乘虹驂蜺兮,載雲變化。 鷦䳟開路兮,後屬青蛇。 步驟桂林兮,超驤卷阿。 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神章靈篇兮,赴曲相和。 余私娛兹兮,孰哉復加。 還顧世俗兮,壞敗罔羅。 卷佩將逝兮,涕流滂沲。 株昭亂曰:皇門開兮照下土,株穢除兮蘭芷覩。 四佞放兮後得禹,聖舜攝兮昭堯緒,孰能若兮願爲輔。 論四子講德論褒既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樂職宣布之詩,又作傳,名曰四子講德,以明其意焉。 微斯文學問於虛儀夫子曰:「蓋聞國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幸遭聖主平世,而久懷寶,是伯牙去鍾期,而舜、禹遁帝堯也。 於是欲顯名號,建功業,不亦難乎?」夫子曰:「然,有是言也。 夫蚊虻終日經營,不能越階序,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 僕雖嚚頑,願從足下。 雖然,何由而自達哉?」文學曰:「陳懇誠於本朝之上,行話談於公卿之門。」夫子曰:「無介紹之道,安從行乎公卿?」文學曰:「何為其然也? 昔寗戚商歌以干齊桓,越石負芻而寤晏嬰,非有積素累舊之歡,皆塗覯卒遇,而以為親者也。 故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姆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醜。 苟有至道,何必介紹?」夫子曰:「咨,夫特達而相知者,千載之一遇也。 招賢而處友者,衆士之常路也。 是以空柯無刃,公輸不能以斲;但懸曼矰,蒲苴不能以射。 故膺騰撇波而濟水,不如乘舟之逸也;衝蒙涉田而能致遠,未若遵塗之疾也。 才蔽於無人,行衰於寡黨,此古今之患,唯文學慮之。」文學曰:「唯唯,敬聞命矣。」於是相與結侶,攜手俱遊,求賢索友,歷于西州。 有二人焉,乘輅而歌。 倚輗而聽之:詠歎中雅,轉運中律,嘽緩舒繹,曲折不失節。 問歌者為誰? 則所謂浮遊先生陳丘子者也。 於是以士相見之禮友焉。 禮文既集,文學、夫子降席而稱曰:「俚人不識,寡見尠聞,曩從末路,望聽玉音,竊動心焉。 敢問所歌何詩? 請聞其說。」浮遊先生陳丘子曰:「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益州刺史之所作也。 刺史見太上聖明,股肱竭力,德澤洪茂,黎庶和睦,天人並應,屢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詩以歌詠之也。」文學曰:「君子動作有應,從容得度,南容三復白珪,孔子睹其慎戒;太子擊誦晨風,文侯諭其指意。 今吾子何樂此詩而詠之也?」先生曰:「夫樂者感人密深,而風移俗易。 吾所以詠歌之者,美其君術明而臣道得也。 君者中心,臣者外體。 外體作,然後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後知君之節趨。 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節趨不立,則功名不宣。 故美玉蘊於碔砆,凡人視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後知其和寶也。 精練藏於鑛朴,庸人視之忽焉,巧冶鑄之,然後知其幹也。 況乎聖德巍巍蕩蕩,民氓所不能命哉! 是以刺史推而詠之,揚君德美,深乎洋洋,罔不覆載,紛紜天地,寂寥宇宙。 明君之惠顯,忠臣之節究。 皇唐之世,何以加茲! 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將至也。」文學曰:「書云:迪一人使四方若卜筮。 夫忠賢之臣,導主志,承君惠,攄盛德而化洪,天下安瀾,比屋可封,何必歌詠詩賦可以揚君哉? 愚竊惑焉。」浮遊先生色勃眥溢,曰:「是何言與? 昔周公詠文王之德而作清廟,建為頌首;吉甫歎宣王穆如清風,列于大雅。 夫世衰道微,偽臣虛稱者,殆也。 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 鄙殆之累,傷乎王道。 故自刺史之來也,宣布詔書,勞來不怠,令百姓遍曉聖德,莫不霑濡。 厖眉耆耇之老,咸愛惜朝夕,願濟須臾,且觀大化之淳流。 於是皇澤豐沛,主恩滿溢,百姓歡欣,中和感發,是以作歌而詠之也。 傳曰:『詩人感而後思,思而後積,積而後滿,滿而後作,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厭,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臣子於君父之常義,古今一也。 今子執分寸而罔億度,處把握而卻寥廓,乃欲圖大人之樞機。 道方伯之失得,不亦遠乎?」陳丘子見先生言切,恐二客慚,膝步而前曰:「先生詳之:行潦暴集,江海不以為多;鰌鱓並逃,九罭不以為虛。 是以許由匿堯而深隱,唐氏不以衰;夷齊恥周而遠餓,文武不以卑。 夫青蠅不能穢垂棘,邪論不能惑孔墨。 今刺史質敏以流惠,舒化以揚名,采詩以顯至德,歌詠以董其文,受命如絲,明之如緍,甘棠之風,可倚而俟也。 二客雖窒計沮議,何傷?」顧謂文學夫子曰:「先生微矜於談道,又不讓乎當仁,亦未巨過也。 願二子措意焉。」夫子曰:「否。 夫雷霆必發,而潛底震動,枹鼓鏗鏘,而介士奮竦。 故物不震不發,士不激不勇。 今文學之言,欲以議愚感敵,舒先生之憤,願二生亦勿疑。」於是文繹復集,及始講德。 文學夫子曰:「昔成康之世,君之德與? 臣之力也?」先生曰:「非有聖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 故虎嘯而風寥戾,龍起而致雲氣,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 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鳴聲相應,仇偶相從。 人由意合,物以類同。 是以聖主不遍窺望而視以明,不殫傾耳而聽以聰。 何則? 淑人君子,人就者衆也。 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大廈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 「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 有君而無臣,春秋刺焉。 三代以上,皆有師傅;五伯以下,各自取友。 齊桓有管鮑隰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晉文公有咎犯趙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 秦穆有王由五羖,攘卻西戎,始開帝緒。 楚莊有叔孫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諸夏。 勾踐有種蠡渫庸,剋滅彊吳,雪會稽之恥。 魏文有段干田翟,秦人寢兵,折衝萬里。 燕昭有郭隗樂毅,夷破彊齊,困閔於莒。 夫以諸侯之細,功名猶尚若此,而況帝王選於四海,羽翼百姓哉! 「故有賢聖之君,必有明智之臣。 欲以積德,則天下不足平也。 欲以立威,則百蠻不足攘也。 今聖主冠道德,履純仁,被六藝,佩禮文,屢下明詔,舉賢良,求術士,招異倫,拔俊茂。 是以海內歡慕,莫不風馳雨集,襲雜並至,填庭溢闕。 含淳詠德之聲盈耳,登降揖讓之禮極目,進者樂其條暢,怠者欲罷不能。 偃息匍匐乎詩書之門,遊觀乎道德之域,咸絜身修思,吐情素而披心腹,各悉精銳以貢忠誠,允願推主上,弘風俗而騁太平,濟濟乎多士,文王所以寧也。 「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潤,不可究陳。 舉孝以篤行,崇能以招賢,去煩蠲苛以綏百姓,祿勤增奉以厲貞廉。 減膳食,卑宮觀,省田官,損諸苑,疏繇役,振乏困,恤民災害,不遑遊宴。 閔耄老之逢辜,憐縗絰之服事,側隱身死之腐人,悽愴子弟之縲匿。 恩及飛鳥,惠加走獸,胎卵得以成育,草木遂其零茂。 愷悌君子,民之父母,豈不然哉? 「先生獨不聞秦之時耶? 違三王,背五帝,滅詩書,壞禮義;信任群小,憎惡仁智,詐偽者進達,佞諂者容入。 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處位而任政者,皆短於仁義,長於酷虐,狼摯虎攫,懷殘秉賊。 其所臨蒞,莫不肌栗慴伏,吹毛求疵,並施螫毒。 百姓征彸,無所措其手足。 嗷嗷愁怨,遂亡秦族。 是以養雞者不畜貍,牧獸者不育豺,樹木者憂其蠹,保民者除其賊。 故大漢之為政也,崇簡易,尚寬柔,進淳仁,舉賢才,上下無怨,民用和睦。 「今海內樂業,朝廷淑清。 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品物咸亨,山川降靈。 神光燿暉,洪洞朗天。 鳳皇來儀,翼翼邕邕。 群鳥並從,舞德垂容。 神雀仍集,麒麟自至。 甘靈滋液,嘉禾櫛比。 大化隆洽,男女條暢。 家給年豐,咸則三壤。 豈不盛哉! 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武王獲白魚而諸侯同辭,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賓。 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 今南郡獲白虎,亦偃武興文之應也。 獲之者張武,武張而猛服也。 是以北狄賓洽,邊不恤寇,甲士寢而旌旗仆也。」文學夫子曰:「天符既聞命矣,敢問人瑞。」先生曰:「夫匈奴者,百蠻之最彊者也。 天性憍蹇,習俗傑暴,賤老貴壯,氣力相高。 業在攻伐,事在獵射,兒能騎羊,走箭飛鏃,逐水隨畜,都無常處。 鳥集獸散,往來馳騖,周流曠野,以濟嗜欲。 其耒耜則弓矢鞍馬,播種則扞弦掌拊,收秋則奔狐馳兔,穫刈則顛倒殪仆。 追之則奔遁,釋之則為寇。 是以三王不能懷,五伯不能綏,驚邊扤士,屢犯芻蕘,詩人所歌,自古患之。 今聖德隆盛,威靈外覆,日逐舉國而歸德,單于稱臣而朝賀。 乾坤之所開,陰陽之所接,編結沮顏,燋齒梟瞯,翦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婆娑嘔吟,鼓掖而笑。 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 飛鳥翕翼,泉魚奮躍。 是以刺史感懣舒音,而詠至德。 鄙人黭淺,不能究識,敬遵所聞,未剋殫焉。」於是二客醉于仁義,飽于盛德,終日仰歎,怡懌而悅服。 頌聖主得賢臣頌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羹藜唅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 今臣僻在西蜀,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 雖然,敢不略陳愚心,而杼情素! 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 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 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衆。 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及至巧冶鑄干將之璞,清水淬其鋒,越砥歛其鍔,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氾畫塗。 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臺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弊筴而不進於行,胸喘膚汗,人極馬倦。 及至駕齧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縱騁馳騖,忽如影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 何其遼哉! 人馬相得也。 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燠;襲狐貉之煖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何則? 有其具者易其備。 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 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夫竭智附賢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 昔周公躬吐握之勞,故有圄空之隆;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 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得人。 人臣亦然。 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 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 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寗戚飯牛,離此患也。 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蔬釋蹻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 故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 虎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 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乂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雖伯牙操𥳠鐘,蓬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故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 上下俱欲,懽然交欣,千載一會,論說無疑。 翼乎如鴻毛遇順風,沛乎若巨魚縱大壑。 其得意如此,則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橫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必臻。 是以聖主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殫傾耳而聽已聰。 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游,太平之責塞,優游之望得。 遵游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 休徵自至,壽考無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 何必偃仰詘信若彭祖,呴噓呼吸如喬松,眇然絕俗離世哉! 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蓋信乎其以寧也! 甘泉宮頌甘泉山,天下顯敞之名處也。 前接大荊,後臨北極,左撫仁鄉,右望素域。 其宮室也,仍嶻嶭而為觀,攘抗岸以為階,壅波瀾而鱗坻,馳道列以曲遠。 覽除閣之麗靡,覺堂殿之巍巍。 徑落莫以差錯,編玳瑁之文㮰。 鏤螭龍以造牖,采雲氣以為楣。 神星羅於題鄂,虹蜺往往而繞榱。 縵倏忽其無垠,意能了之者誰? 竊想聖主之優遊,時娛神而款縱。 坐鳳皇之堂,聽和鸞之弄。 臨麒麟之域,驗符瑞之貢。 詠中和之歌,讀太平之頌。 移文移金馬碧雞文持節使王襃謹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馬縹碧之鷄,〈《水經注》作縹縹碧雞,《文選》注作剽剽碧雞。〉處南之荒。 深谿回谷,非土之鄉。 歸來歸來,漢德無疆。 廉乎唐虞,澤配三皇。 黃龍見兮白虎仁,歸來可以為倫。 歸來翔兮,何事南荒? 〈《後漢書‧西南夷傳》注、《水經注‧淹水》、《文選‧劉峻廣絕交論》注。〉約僮約蜀郡王子淵,以事到湔,止寡婦楊惠舍。 惠有夫時奴,名便了。 子淵倩奴行酤酒,便了拽大杖,上夫冢嶺曰:「大夫買便了時,但要守家,不要為他人男子酤酒。」 子淵大怒曰:「奴寧欲賣耶?」 惠曰:「奴大忤人,人無欲者。」子淵即決買券云云。 奴復曰:「欲使,皆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為也。」子淵曰:「諾。」券文曰: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資中男子王子淵,從成都安志里女子楊惠買亡夫時戶下髯奴便了,決賈萬五千。 奴當從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晨起早掃,食了洗滌。 居當穿臼縛箒,截竿鑿斗,浚渠縛落,鉏園斫陌,杜埤地,刻大枷,屈竹作杷,削治鹿盧。 出入不得騎馬載車,踑坐大呶,下牀振頭。 捶鉤刈芻,結葦躐纑,汲水絡,佐䣯𨢢,織履作麤。 黏雀張烏,結網捕魚,繳雁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捕龜。 後園縱養雁騖百餘,驅逐鴟鳥。 持梢牧豬,種薑養芋,長育豚駒,糞除堂廡,餧食馬牛。 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二月春分,被隄杜疆,落桑皮椶,種瓜作瓠。 別落披葱,焚槎發芋,壟集破封。 日中早熭,雞鳴起舂。 調治馬戶,兼落三重。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 滌杯整桉,園中拔蒜,斷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鱉,烹茶盡具。 已而蓋藏,關門塞竇。 餧豬縱犬,勿與鄰里爭鬭。 奴但當飯豆飲水,不得嗜酒。 欲飲美酒,唯得染脣漬口,不得傾盂覆斗。 不得辰出夜入,交關侔偶。 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湔主,為府掾求用錢。 推訪堊販椶索。 緜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 牽犬販鵝,武都買荼,楊氏擔荷,往市聚,慎護姧偷。 入市不得夷蹲旁臥,惡言醜罵。 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貨易羊牛。 奴自教精慧,不得癡愚。 持斧入山,斷輮裁轅。 若有餘殘,當作俎几、木屐及犬彘盤。 焚薪作炭,礨石薄岸。 治舍蓋屋,削書代牘。 日暮欲歸,當送乾柴兩三束。 四月當披,九月當穫,十月收豆,[木龠]麥窖芋。 南安拾栗采橘。 持車載輳。 多取蒲苧,益作繩索。 雨墮無所為,當編蔣織簿。 種植桃李、梨柿柘桑。 三丈一樹,八尺為行。 果類相從,縱橫相當。 果熟收斂,不得吮嘗。 犬吠當起,驚告鄰里。 棖門柱戶,上樓擊鼓。 荷盾曳矛,還落三周。 勤心疾作,不得遨遊。 奴老力索,種莞織席。 事訖休息,當舂一石。 夜半無事,浣衣當白。 若有私錢,主給賓客。 奴不得有姧私,事事當關白。 奴不聽教,當笞一百。 讀券文適訖,詞窮咋索,仡仡叩頭,兩手自搏,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審如王大夫言,不如早歸黃土陌,丘蚓鑽額。 早知當爾,為王大夫酤酒,真不敢作惡。」文青髯奴文〈《古文宛》作黃香,今從《藝文》作王褒。〉我觀人鬚,長而復黑。 冉弱而調,離離若緣坡之竹,鬱鬱若春田之苗,因風披靡,隨風飄颻。 爾乃附以豐頤,表以蛾眉,發以素顏,呈以妍姿。 約之以紲綫,潤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綏綏。 振之發曜,黝若玄珪之垂。 於是搖奮髭,則論說虞唐,鼓䰇動鬣,則妍覈否臧。 內有環形,外闡宮商,相如以之都雅,顓孫以之堂堂。 豈若子髯,既亂且赭,枯槁禿瘁,劬勞辛苦,汗垢流離,污穢泥土,傖囁穰擩,與塵為侶。 無素顏可依,無豐頤可怙。 動則困於總滅,靜則窘於囚虜。 薄命為髭,正著子頤。 為身不能疵其四體,為智不能御其形骸。 獺鬚瘦面,常如死灰,曾不如犬羊之毛尾,狐狸之毫氂。 為子鬚者,不亦難哉。 发布时间:2025-05-08 18:35: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