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相思令·吴山青 内容: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词精选婉约送别译文/注释译文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 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注释①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 越山,钱塘江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越国。 ②争忍:怎忍。 ③罗带句:古代结婚或定情时以香罗带打成菱形结子,以示同心相怜。 南朝《苏小小歌》:“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④江边句:通过潮涨暗示船将启航。 全文赏析这首小词这首词用复沓语,离情于山水物态之中,流畅可歌而又含思婉转,具有很浓的民歌风味。 上阕写景,景中衬情。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开篇用语复沓,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钱塘江两岸青山相对迎客,渲染出钱塘江两岸优美的风光,借以托物寄怀。 接下来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写两岸青山相送迎,但它却并不能真正理解情人离别的痛苦,“离情”二字,既点明主题,又转入人间离别愁苦。 下阕抒情,以情托景。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承上片离别,写情人离别难舍难分,无语凝噎,泪眼相视。 离别之时总易睹物生情,难以自已,而此处写到离别时的表现是泪水盈眶,却不是哭泣,显示出了双方都是在有意地压抑自己的悲痛,以免给对方造成更大的悲痛和感伤。 一方面要承受着分别的痛苦.一方面却要假意宽慰,不要过多牵挂,可见双方相互体贴入微,相爱之深。 古代民间男女定情,常用香罗带打成心状结,送给对方作为信物,表示双方同心,永远相爱,但这对男女分手在际却“结未成”,暗喻未能定下终身。 末句“江头潮已平”,以景作结,写江潮涨满,船儿正该启航了,景中寄情,蕴藉深厚。 发布时间:2025-05-09 11:51:5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