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七•五言律二 内容: 入舟同姚君佐昔來冰未泮,今去露初殘。 往反非前路,舟車共此寒。 圖書閑處得,侶伴眾中難。 一水秋冬色,同君累月看。 泊潞河,九月二十四日逢立冬,示君佐水行亦云逸,野泊乃生愁。 北土寒無樹,南人孤似舟。 一身猶共子,九月已非秋。 安得移茲日,前途佳處留。 舟曉久泊非無曉,今朝如此天。 鴉鳴半樹日,蟲亂一汀煙。 物役疏星後,孤情寒水邊。 客舟離故處,不遠亦欣然。 舟晚〈(九月二十七夜)〉水天夜無色,所有者蒼蒼。 細火沾林露,遙鍾過浦霜。 離秋猶未遠,向晚隻微涼。 此外還堪著,清寒月一方。 欲泊所見平平岸,舟移未覺非。 汙萊何以別? 井灶大都稀。 是物皆冬氣,群情似夕暉。 今宵家尚遠,有夢不遑歸。 泊天津流向南初豁,舟將晚始多。 魚鹽商異路,涇渭水分波〈(同流異色,清濁如畫)〉。 孔道行裝雜,虛名應接苛。 北途車馬客,未信此洪河。 天津早發蠕蠕群動起,冉冉五更窮。 去岸何由記,歸帆不約同。 舟行星影下,人夢水聲中。 計日從流上,朝朝仗順風。 舟雨昨宵猶自霽,今雨似非宜。 積晦來無候,高雲動未知。 渚花昏岸岸,煙鳥白時時。 頗訝添衣驟,舟寒水所為。 雨泊二首其一水程元有準,舟雨若為增。 去市猶三里,依村隻一燈。 屠沽崖戶少,豆麥野人矜。 靜海容刀路,經旬到未能。 其二既雨兼之晚,孤帆莫適從。 閉門煙際寺,篝火水邊春。 稻蟹舟人夜,風濤客子冬。 暫將鄉思放,動息亦從容。 舟雪稍厭終宵雨,今辰雪反奇。 晚寒聊一變,朝爽遂如斯。 洲白沙相似,煙青鳥不知。 千帆同此泊,片笠去何之? 舟月〈(十月初五夜)〉每旬無不見,每見輒云新。 耳目何曾異,形神但覺真。 入舟如好友,在水更宜人。 別我更初半,孤燈又一身。 靜海縣此縣已名海,我行將近齊。 兩旬三百里,八口一舟棲。 積水天同側,晴冬野亦迷。 前途正歲暮,霜雪莫淒淒。 見月得起句,因而成篇寒月照歡怨,清川流盛衰。 眾形各自取,真宰亦何知。 鍾應山摧後,渠成水到時。 此中機彀幻,未易使人思。 晝泊岸曲風難順,沙寒日易昏。 樹無黃一葉,雲有白孤村。 酒脯遠趨市,漁樵閑閉門。 睛天有如此,雨雪不須論。 風止如此風猶定,披衣驚所聞。 霜村晴一半,煙水曉平分。 天遠雁無字,波閑鷗不群。 江湖陰霽事,行止屬紛紜。 滄州發夕掛帆猶不息,天水去安窮? 寒月歸鴉外,生煙閉戶中。 孤情前路惑,群力此時同。 可補經旬泊,其功比快風。 暖〈(十月十一日)〉今朝寒似止,昨夜月先明。 風省千夫力,舟兼兩日程。 地晴生物色,冬暖見人情。 但覺同聲處,征帆一路輕。 德州戲題地曰平原嶺,行愁十日淹。 主人出有故,驛路進能兼。 庖廩隨前例,魚蔬存小廉。 雖云聊復爾,童僕不無沾。 夜〈(十月十五夜,舟已過德州,泊柿林作)〉天寒無不深,不獨夜沈沈。 難道潮非水,何因風過林? 戲拈生滅候,靜閱寂喧音。 到眼沙邊月,幽人忽會心。 十月十六夜離都三十日,行路未千餘。 從此夜難永,如今冬匪初。 韓婆風幸免〈(是日風,楚俗謂之「韓婆風」)〉,楚客水能居。 已是還家候,斯時止得書。 有所示僅僅知文字,時時自晦沈。 全身群婢口,事主五湖心。 筆劄師予便,箕裘托爾深。 肅征安厥命,且莫怨裯衾。 深夜舟進可以維舟處,舟人不肯安。 今宵晴景好,數日上流難。 寸進賢於已,群心勇亦寬。 月明無睡理,乘此盡情看。 月暖霜天非不晴,晴亦自淒清。 茲夕維舟罷,猶堪出戶行。 水明如夜氣,月暖是冬情。 似覺頻頻曉,關雞凡屢鳴。 將之青州,由東昌登陸,呈馮羽明年丈既水復之陸,多寒惟少暄。 山川此生事,舟馬數年魂。 清世王人簡,窮途地主尊。 從君借風力,六轡始周爰。 經聊城魯連射書處火牛難再出,嵎虎已垂窮。 危矣強弓末,微哉一矢中。 城亡終去殺,將死亦成忠。 所以為排難,非他策士同。 金嶺驛與王帶如年丈夜談久思今夜話,斯意想同然。 屏騎予宜往,攜尊子肯先。 見聞生一別,師友異三年。 促膝驚心事,茫茫秉燭前。 沂水道中風北野樹無枝,風過處不知。 衣裳前日盡,舟楫異途疑。 八口冰霜外,三冬水陸時。 宿遷雖有約,未易遠如期。 沂州王右軍故宅,今為普照寺,有洗硯池〈(其地無右軍書)〉江左君家巷,琅琊復有廬。 不聞天下士,定認此中居。 舍宅翻留跡,臨池未見書。 古人少年筆,晚節自刪除。 彭城入舟後候淺三首〈(自十一月初七日至二十三日)〉其一河水未生處,煙帆仍泊身。 斷籬冬觱篥,方響夜蕤賓。 計晚尤官吏,情危聽鬼神。 巫言明日濟,聊欲慰吾人。 又氷腹寒猶解,河身下反高。 所爭惟尺水,厥利在千艘。 委壑金錢易,篝燈畚鍤勞。 舟航今日慮,未暇及風濤。 又瓠子偏難決,桑田恐易成。 道傍朝暮議,舟外喜憂情。 有盡薪兼土,無靈璧與牲。 運艘猶未過,官舶莫先行。 過淺〈(十一月二十三日)〉寂然舟共水,中夜忽同聲。 里鼓不遑報,岸燈無故生。 半旬群策屈,一間萬夫爭。 前後終當濟,先人自物情。 舟泊雲龍山下群情仍一寂,舟與水俱寧。 兩岸冬惟野,千帆夜共星。 鍾聲收廣莫,人語警空冥。 喜就佳山泊,重來放鶴亭。 彭城開船〈(二十五日)〉泊久舟重發,翻如始入舟。 後時偏過望,前路不遑憂。 雁喜人南去,鷗從我下流。 低回獨何係? 未易別黃樓。 舟至呂梁洪〈(二十六日)〉半月徐州住,今朝下此灘。 初暘波一分,積氣野無端。 人涉何其便,魚游似不難。 變遷川谷理,天險亦安瀾。 經下邳圯上受書處〈(有序)〉〈(未托素交,先呼孺子;以僕役而加國士,若子弟之應父兄;亦倨亦親,非真非戲。 蓋語盡於投書之後者淺,意藏於受履之先者深;行徑頓殊,機鋒相逗;業已道存於目擊,豈惟氣折而心開! 乃云強忍相從,初尚愕然欲歐。 夫乃以市中年少之腹,而窺圯上英雄之心乎! 淺哉太史之言,未免文人之見。 經途感事,懷人賦詩,用抒斯衷,兼訂昔惑云爾。)〉警蹕秦皇帝,溪橋老禿翁。 奮椎群力外,進履眾人中。 智勇皆何往,天人有所通。 英雄關運數,授受不相同。 射陽湖清深流數日,俱是射陽湖。 潮響亂如一,漁燈遠不無。 寒逾知水月,天漸入菰蘆。 此去邗溝後,東南舊日途。 入江〈(十二月初九日)〉所歷皆河海,今朝乃見江。 天淵同積氣,風日變寒瀧。 魚影真堪數,鷗群不易雙。 三山雖伯仲,意總未相降。 〈(金、焦、北固)〉登金山同君佐兩度遊皆略,猶賢於未看。 見聞江四面,行坐石更端。 薄晚風煙亂,深冬水府寒。 妙高臺上月,共待亦非難。 郭景純墓〈(在金山江中)〉奇人萬古宅,不肯不崚嶒。 以此江中月,為君地下燈。 山川因爪發,神鬼守緘縢。 危石恁誰力,飛流未敢崩。 北固夜歸遊遲畏晚天,晚際反淒妍。 好月下山路,順風歸浦船。 雲濤孤棹外,市塢半燈邊。 回首蒼蒼處,金焦在亂煙。 至金陵,過林茂之宅畜意在相見,既來無所為。 風波登岸處,雨雪到門時。 地自一茅宇,門多數柳枝。 細觀此情事,昔別若先知。 〈(壬子,茂之別予楚中,有「明歲重銜命,江南儻路中」之句。)〉雪集茂之館〈(同胡彭舉、吳康虞、王相如、黃九洛)〉白門三度雪,皆以待幽人。 閑理閉門事,堪遲見客身。 淡然相語默,別自有宵晨。 竹石殘冬裏,清寒見遠神。 過胡彭舉五載未曾到,庭中如昔閑。 所添惟一石,何異在深山。 懷值秋冬際,大來冰雪間。 自然費幽意,永夜不能還。 立春日,同商孟和弟居易集子丘茂之宅〈(十二月二十七日)〉良辰復佳晤,皆值此寒天。 雪與冬終始,春居雨後先。 新詩茶酒內,密意燭燈前。 共待梅花霽,歸舟又隔年。 除夕守歲子丘茂之宅,時子丘與孟和居易至自吳門好住雖君宅,終為客子身。 所欣來遠道,各自有周親。 盡室廡邊夕,明年江上人。 秣陵才到曉,便已歷冬春。 元日集雞鳴寺塔下亭發春雖一日,萬象不能扃。 汨汨風煙動,冥冥草樹靈。 餘寒一以素,欲霽自然青。 百步城中地,湖山積此亭。 攝山道中〈(甲寅正月二日,同吳康虞、商孟和、林茂之)〉出郭心誠暇,俄焉應接分。 湖山春格韻,草木晝情文。 半壁深留雪,千林遠共雲。 齋鍾不知處,隨意示聲聞。 白鹿泉半嶺尋源上,寒泉閉戶中。 餘飛難作雨,輕吹不關風。 梅影過橋立,苔文與石同。 早春流尚細,澗脈未能通。 疊浪岩尋傘山和尚不值,遂登山頂山僧下山去,終亦不離山。 客到縣岩半,身如亂水間。 輕裾雲氣共,孤杖澗聲還。 歸路君當在,愁君閉竹關。 天開岩初不容思議,中天忽削成。 寒松通石魄,幽竹覆泉聲。 蘿蘚多無緒,冰霜別有情。 高深岩洞理,潛玩長靈明。 攝山頂即論茲山絕,登茲者亦稀。 定須尋磴遍,肯不見江歸? 遠色何由正,群形妙在微。 下看岩塔處,來路似皆非。 贈凡公〈(公年五十六,出家未三年)〉猶是新披剃,頭顱已颯然。 悲歡興願日,五十拜師年。 地若曾來後,機縣未到先。 遊棲關志氣,相待不無緣。 贈蒼麓老僧逢君亦不遲,已是再來期。 猿鶴曾無怪,巾裾有所疑。 人天中國老,須發外真師。 好記今年夕,空山初月時。 攝山歸過靈谷歸途即靈谷,同日往非難。 客在梅前到,春當雪後看。 澗回流水邃,野淨夕陽寬。 物色晴爭起,深松不肯寒。 舟發金陵,留別諸友四年中北邸,一月內長干。 再見如初至,新知及故歡。 無能頻幾席,未免為衣冠。 又問春江楫,垂楊不可看。 須濡口阻茂之別二首其一題詩似別我,我且未之看。 莫道同行樂,即今相送殘。 家無好山水,友有夙交歡。 以爾閉門日,往還殊不難。 又舉家聞欲去,數日不能言。 知我獨還里,無君難杜門。 豈茲僅存骨,尚有可銷魂。 暫省斯時別,形神且勿煩。 賦得不貪夜識金銀氣〈(少陵此語,蓋聞道之言,讀者以為不可解,解則失之,而實有至理。 語固有不必解而至理存者,此類是也。 知此乃可與言詩。 予既賦此以通其意,並示友夏及弟叔靜同作焉)〉奇光深夜中,志氣若為通。 不覺川原秘,森然星月同。 居心無欲惡,觸物自清空。 山鬼窺幽獨,欽茲靜者衷。 途中新月馬上路殘處,山中月出初。 方將行未至,豈可照無餘? 光作長宵始,消惟新水如。 家居人不覺,寒火半扉虛。 紅葉蕭蕭猶未落,在樹幸能紅。 薄暮初霜進,近山寒燒同。 光輝翻寓殺,幽豔屬成功。 秋色兼春事,含情並此中。 夜觀蒙、惠二泉水從天一生,到地二泉並。 深夜積秋氣,初寒流月明。 幽靈如不隔,聲影敢相輕。 燈燭散空迥,中含風雨情。 群山萬壑赴荊門茲為楚蜀門,喉舌古今存。 陵谷於焉始,高低相向奔。 眾靈難自住,三峽爾何尊。 也學江流下,滔滔歸一源。 贈劉玄度孝廉〈(為雷太史同年好友)〉精神堪警俗,耳目不知喧。 就此機鋒裏,窺君靜慧根。 敏皆從好學,中豈厭多言! 益見交非泛,吾師卓識存。 磁州雨長路惟愁此,暑行殊不然。 濕光崖草動,涼信笥衣傳。 蟲亂水煙上,畦喧風雨先。 北方農候晚,物土幸無愆。 選蔡敬夫詩訖寄示三律其一君庸不自知,必待我商之。 要以古人眼,深看今日詩。 直期於見道,汙豈至阿私。 亦自關吾識,安容苟爾為! 又自處不能恕,於君敢二焉? 即今予所舍,猶使世堪傳。 甲乙何關俗,春秋頗責賢。 細觀新舊作,損益有由然。 又去取了無忌,惟君知我誠。 匪徒文字理,要自友朋情。 藏亦何妨出,多當不易精。 留茲嚴冷意,事事與相成。 丙辰初春寄張金銘其一椒盤壬子歲,寒燠四回新。 別後無除夕,筵中少此人。 雪霜頻犯暖,梅柳不知春。 負爾非他事,緇衣京洛塵。 又自君今不至,予罷水邊行。 花月何顏色,禽魚寡性情。 乘閑猶有日,選勝頗無名。 軟草垂楊路,重來恐漸生。 十二月十九日雪,是立春次日其一臘去人思暖,如茲亦快哉! 寒為春事始,雪作歲光來。 累日無遺憾,空齋行幾回。 不知花五六,一月內誰裁? 又又雪敢言寒? 今年有此難。 何知天意在,要取物情安。 野潤全非濕,煙新隻似殘。 若無沿路餓,也好出門看。 秋夜與茂之閑坐同君閱搖落,今又在燕山。 月與秋俱淺,雲當晚亦閑。 蟲鳴惡可已,鶴警復何關? 已是聽觀外,猶然庭戶間。 贈陳荊生吾子自稱詩,人皆曰畫師。 此中深有寄,其意莫能知。 筆墨非徒爾,親朋隨所之。 古來負絕技,隱德類如斯。 泊〈(九月一日)〉動止姑從眾,安危未敢言。 居人歸有處,旅泊近何門? 寒日能紅樹,淒風欲白村。 野稀舟幸接,擊柝共相存。 发布时间:2025-05-09 15:55:4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