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五言律三 内容: 正月初二日大雪,同王永啟、林茂之集雨花臺〈(是歲元日立春)〉雪既負花名,非時諒不榮。 恰逢春次日,用紀歲王正。 期過偏能暢,光深如欲晴。 誤驚梅放遍,先往近郊行。 靈谷寺看梅〈(正月二十八日,同王永啟、林茂之)〉好春無一日,花事有難言。 至此始成朵,從前宜閉門。 雪霜非在地,香色欲為村。 不盡關新霽,精神寒亦存。 看梅送何玉長入楚今年梅後期,君去及花時。 鄉信正煩寄,行舟莫又遲。 春風柔有待,江水駛相宜。 計聽樓邊笛,還當存幾枝? 長生館詩〈(有引)〉〈(佛家戒殺,厥念惟悲;儒者好生,其原在樂。 然不引之樂處,於以預達其生機;即徒發乎悲心,何能逆折其殺趣。 長生館者,湖惟玄武,山則蔣陵,焦漪園先生倡眾置館於其中焉。 每於月之八日,與客遊棲,聽僧禮誦。 漁獵何曾厲禁,不過寄意於湖山;天淵共觸慈心,業已移情於魚鳥。 聞荷香而斷罟,蔭樹影以投弓。 事不相蒙,緣有交湊。 惺幸與茲會,喜而為詩。)〉湖山於此積,魚鳥欲成圍。 是物皆生趣,何人無善機。 來惟言眺詠,久乃共歸依。 頗悟因緣事,其中導引微。 十月十三夜步月〈(同胡彭舉、許無念、林子丘、茂之)〉別自為清夜,非惟晴使然。 與秋同一靜,未望欲先圓。 積氣歸孤月,深光作遠天。 此時無不息,閑者反遲眠。 十月二十日往花山,雨宿途中〈(同吳康虞、林茂之)〉其一有約愧頻止,猶賢竟不行。 冬方雲久霽,月許到深更。 風雨臨時事,江山一歲情。 從來遊者理,貴勿預期程。 又屢失清和日,因言雨亦佳。 良辰猶可待,靜侶最難偕。 有此秋冬感,彌深遊止懷。 安知山澤候,妙不在陰霾。 寓白門寄朱叔熙比部此地去君近,彌令消息難。 始知思往日,卻悔別長安。 輿步情辭接,圖書職務寬。 天涯良友聚,未免藉為官。 夜過胡彭舉良夜即相過,況今將盡年。 冬晴非可必,月好莫徒然。 杖履人眠後,琴尊客到先。 看君安性命,一石懶如前。 范漫翁復自東郊移至城居故處其一殘客誠為累,離群亦寡歡。 寂喧無可出,去住已更端。 豈必謀皆是,姑從意所安。 琴書能戀主,不道屢遷難。 又總不離郊郭,回環得故棲。 鄰皆無改井,樹未暇成蹊。 畫每私良友,齋常聽逸妻。 存茲人外意,動定理應齊。 臘月二十三日伯倫招集木末亭是時能共到,可不謂閑人? 候雪翻愁霽,探梅似貴春。 煙高江欲動,風遠樹初勻。 遊事年周始,亭臺識此身。 除夕喜雪雪期爭一夕,要以臘為功。 幸不過春後,非專報歲終。 新茶泉脈至,宿麥土膏通。 無限天人事,災祥在此中。 元日雪,過康虞彭舉茂之不值誰不憐新雪,能無各往看? 以予到門早,知爾在家難。 天地何其近,風煙但一寬。 晤時矜所得,肯道向來寒! 雨後靈谷看梅花〈(同康虞、漫翁、子丘、茂之、袁公寥,在二月初八日)〉其一花時同所惜,各有看花情。 念我三年客,於茲兩度行。 孤心多在雨,眾意但言晴。 水雪成香國,知從何樹生? 又曰為梅花至,松陰先看山。 此懷難以喻,其事自相關。 共在香光內,分行澗壑間。 卻思人散後,寒月守潺湲。 二月二十四日雪後,沈宗伯招集高座寺〈(同許伯倫、胡仲修)〉一雪送寒梅,梅殘無可摧。 似將花五出,移向樹重開。 風物均調事,江山眺詠才。 新晴春欲始,日日好亭臺。 夏梅〈(和董崇相)〉花葉不相見,代為終歲榮。 誰能將素質,還以敵朱明? 坐臥已無暑,色香如尚清。 始知幽豔物,不獨雪霜情。 秋海棠牆壁固吾分,煙霜亦是恩。 光輕偏到蒂,命薄幸餘根。 笑泣誰能喻? 榮衰不敢論。 年年秋色下,幽獨自相存。 喜鄒彥吉先生至白門,惺以八月十五夜要同李本寧先生及諸詞人集俞園〈(並序)〉〈(以此清秋,於焉嘉客。 白露蒼葭,新染芰荷衣上;歌童舞豎,半攜書畫船中。 愧時一相思,惟小子之戒行太晚;雖禮無往教,在先生之乘興何妨。 以賓主而易師生,懷斯盡矣;由合離而成壯老,感亦因之。 眷焉興念,勉爾為歡。 裏寡新聲入耳,就絳紗名部之音;地無勝跡娛心,發金谷故園之想。 積數十年之緒,以永今宵;合幾千里之人,而同明月。 如茲三五,豈作尋常! 履簪雜遝,高人自領孤情;絲肉喧闐,靜者能通妙理。 各稱詩以言志,用體物而書時。)〉其一講席兼陳樂,年年此願慳。 自攜供帳遠,暫寄客亭閑。 月靜星辰內,秋深煙水間。 從公無小大,皆不自言還。 又中秋時地有,今夕主賓稀。 歌舞原非借,林亭隻似歸。 浮涼池鳥醉,空影砌蟲依。 頗悟歡場裏,高人有靜機。 又夜與水相得,秋惟月最親。 留都清絕地,祭酒老成人。 道廣周旋恕,情深領察真。 典刑欽在坐,遊謔荷陶甄。 送商孟和秋試後歸閩數千里就試,卻向榜前歸。 率爾為來去,看君無是非。 江花揖酒近,堤柳泊舟稀。 不敢便言別,回帆紅葉飛。 杪秋宿牛首,次日歷祖堂獻花岩其一閑隨新霽出,風日到牛頭。 松作山中夜,月留泉上秋。 心魂凡屢止,人我幸同幽。 引客棲尋熟,予今是後遊。 又山光領其一,又復及他岑。 回見雲煙變,彌增丘壑深。 昨宵有明月,必照此疏林。 一片融公石,弘慈古佛心。 早冬遊攝山其一每來生節物,又值早冬時。 澗石峰巒具,岩花冰雪為。 空林行有得,靜夜坐方知。 一宿聽晴雨,皆於遊事宜。 又地非難一往,客未易同遊。 每以須良友,因之失好秋。 山寒晴不重,林氣月彌幽。 慚負歸常早,頻來當久留。 臘月十五葛震父要集齊王孫山居〈(同郭聖僕、林子丘、茂之)〉頗怪知幽徑,今年到已三。 竹寒猶可借,梅早不須探。 雪月時皆是,冬春情未堪。 半窗人事後,燈火照深談。 春事春事盡於雨,遊期多在天。 聲香能幾日,花柳已今年。 塵務況居半,勝情寧得全? 我生將五十,所感有由然。 仲春,程仲秩要泛赤石磯〈(同王永啟、王太古、彥倫、林子丘、茂之)〉城中今可泛,君愛出城閑。 春物沿洄外,煙光動止間。 逢花頻步岸,返棹亦看山。 共計陰晴日,各憐遊事艱。 雨中柬茂之病不出畏佳日,卻雲風雨宜。 君雖私藥物,眾亦負花時。 臥只如高士,愁偏及靜思。 留春應有待,清霽故遲遲。 問茂之病君病年年事,尋常漸不憂。 神明安可恃,朋友代相謀。 藥價貧偏貴,花時好未酬。 因思南郭外,不易是同遊。 又代秦淮五日賦得投詩贈汨羅是君臨命日,不敢賦牢愁。 緩舞迎神保,新聲托蹇修。 淮流何澹澹,湘水共悠悠。 似見來酬答,風生杜若洲。 在白門喜譚友夏至,相見有詩,感答其意勿曰生同地,相離即異鄉。 六年人倏忽,千里意尋常。 述作交為慰,聲華不敢當。 清淮明月下,暇豫荷恩光。 出通濟門訪郭聖僕,與友夏同往不告君幽處,到來心始遐。 未離城以外,相導水之涯。 僕妾道人侶,敦彝貧士家。 清齋微識卻,坐久進茶瓜。 過王永啟小閣,同友夏,時永啟病後亦自登斯閣,今朝懷共開。 鶯花當病起,風日有朋來。 如入城中舫,兼臨江上臺。 佳情原未廢,戶內可徘徊。 和友夏拜客觸暑、就茂之舍休焉、忽伯敬亦至之作君能嘲熱客,自出果何心? 難免逢迎事,彌慚剝啄吟。 望廬圖一憩,解屨見同尋。 況得主人靜,閑言生夕陰。 月夜王太古要泛秦淮,同友夏盛饌煩高士,幽懷就好天。 舟移山色內,燈起浦歌先。 月冷因三夏,河深在眾煙。 各無言路晚,賓主一橋邊。 送五弟快還楚迎家尊赴吳中教職數往慚吾弟,微官累老親。 公私言浩蕩,俯仰事酸辛。 壯齒輕諸役,全家就一貧。 孤舟兼孝友,勉矣服勞人。 歸舟月上欲雨偏生月,熊熊日出初。 秋移三夏裏,涼借一光餘。 待爾歸常晚,驚人見似疏。 舍舟情事始,竟夕有盈虛。 送王永啟歸省,兼示董崇相已俱忘是客,先別我還閩。 直倘能存道,貧今可見親。 非無逢世術,難作負心人。 有友知君孝,全歸不失身。 沈雨若自常熟過訪,九月七日要集敝止,有虞山看紅葉之約〈(時喜得錢受之書)〉見君疑舊識,不必故人書。 所念久離別,欣聞近起居。 朋來鴻雁後,雨止菊花初。 得問虞山樹,寒紅三月如。 至毗陵訪鄒臣虎年丈此行雖定省,過訪約先時。 門徑欽孤性,圖書寄獨知。 親能安善養,友不至阿私。 抗疏言方中,彌深感事悲。 贈鄒太公臣虎尊人以子識其父,於翁殊不然。 在家羞教讇,去國幸歸全。 一命心忘卻,三牲世有焉。 未知忠孝事,論定果誰賢? 譚友夏自越歸,晤別於錫山衣邊秋未去,霜氣自湖陰。 凡子吟能及,皆予夢所尋。 分風來往路,計日聚離心。 各指梁溪水,寒煙共一深。 訪王德操居士,曾晤於鄒彥吉先生莊居以爾知音者,猶存人外蹤。 溪聲當薄暮,門徑似深冬。 雙檜自今識,孤舟非乍逢。 讓鄉前夜語,有約許相從。 泛吳興碧浪湖夾山草蕩漾〈(韓求仲具舟,同林茂之、夏長卿諸子賦)〉其一眾妙從流去,層巒著處生。 入天湖有漸,浮地漾何輕。 蘆渚如秋夜,桑村在晚晴。 一舟空曲後,寒火落分明。 又湖山深更深,導引主人心。 以爾能無倦,同予得再尋。 煙寬鷗失侶,天靜雁留音。 往返虛靈內,形神有所欽。 又林巒同作水,風日不離煙。 清照難留物,寒遊頗用天。 飛潛終日竟,心目一隅全。 返棹憐閑石,冰霜影默然。 舟泊吳江,步尋周安期安仁停舟非夙約,信步即君家。 沿岸攜初月,登庭及暮鴉。 燭燈如有待,蔬茗自無加。 也說明朝去,晨星在戶斜。 婁東訪尹惺麓先生其一進退稱維谷,人皆怪一官。 機緣無此妙,遊訪得相寬。 建業天初霽,婁江月未寒。 三冬來往路,風日最為難。 又即論金陵別,於今歲又除。 苦無多聚散,銷得幾居諸。 約在歸衙後,來當退食初。 一燈師友話,壯老十年餘。 又無友無家者,因官寄白門。 時情多可慮,客意自難言。 文武公為憲,安危國有藩。 放情圖史外,樂事拜餘恩。 弇園憶贈王元美先生四首其一道廣無邊幅,為園亦復然。 一鄉千里近,萬卷百城專。 稍冷簪裾地,彌高木石年。 徘徊尋履跡,緩步惜寒煙。 又天生人與地,用貴稱其宜。 文獻非俱乏,刪修或可為。 有詩滋異議,無史答明時。 賴此千秋後,猶存未竟思。 又文章姑無論,交道達神明。 至性能風世,餘因不愧名。 死生千里路,七十兩番行。 竹徑留遺跡,堪思命駕情。 〈(吳明卿兩過此園)〉又承響誠無怪,皈心亦有因。 吾聞公長者,眾謂世文人。 大度推揚急,虛懷吐握真。 茲園如散處,四海少孤貧。 贈徐元晦雖復未相見,十年知有君。 端居偏致客,任俠況能文。 難與今人道,嘗聞我友云。 昨逢賢訪使,首問爾殷殷。 又題畫蘭日日弄香色,靈明爪指生。 近來添竹石,益以助幽貞。 熟後翻新譜,閑中換妙情。 讀書諸務輟,筆墨亦輸卿。 贈程彥之歲歲君如此,相憐何日休! 置身時地少,失職友朋羞。 窮豈皆詩罪? 饑仍為醉謀。 贈錢聊儉用,前路不堪遊。 過文文起孝廉藥圃賦贈〈(君與啟美為徵仲先生曾孫)〉賢者後如此,何如親炙情。 況非資祖德,自不愧時名。 一語足文獻,二園難弟兄。 扁舟吳越路,似復為君生。 虎丘贈別徐元歎出城不言送,猶隻作閑行。 寒月虎丘路,孤燈明夜情。 真文關世運,幽賞略時名。 吾子尚良食,前途勿自輕。 毗陵雪夜別茂之還金陵出在三秋末,歸當再雪餘。 一寒分去住,明日念舟車。 此別時無幾,相逢歲又初。 中途情事異,聯步有離居。 〈(沈刻《隱秀軒集》詩黃集五言律三止此) 发布时间:2025-05-09 16:02: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