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十二·五言排律 内容: 觀象臺銅渾天儀刻漏製出何人手,年標異代君。 篆存科斗跡,班上鷓鴣紋。 古瓦棲朝露,孤楹抱宿雲。 九金來禹牧,七政準堯文。 候較吹葭審,躔從累黍分。 當時甘石輩,心目太精勤。 送湯去執從程。 時鳴明府之鞏縣應其館聘,兼柬時鳴不忍舍君去,胡為復勸行? 暫緣俯仰計,強割別離情。 所賴賢明府,伊予舊友生。 依人占識鑒,食力見幽貞。 明發即千里,今宵坐幾更。 不知書記外,暇日亦何營? 北郭十方庵有荷數陂,列樹垂蔭,日中移坐,月出始歸稍入清泠國,身心濯眾香。 野穠魂欲醉,池靜影堪涼。 葉際窺千佛,花前對六郎。 好風微報月,空水薄如霜。 湖晚收殘暑,林秋戀夕陽。 淨居非郭外,歸路不深防。 溪晚浩渺秋難望,平林但遠煙。 山楓紅隔寺,溪水碧迎船。 寒犬喧疏店,驚鴉亂晚天。 僧歸殘雨外,笛散夕陽邊。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 不知吟眺後,何事亦淒然? 送龍君御觀察再之湟中戎馬湟中地,如君往詎宜? 從來要害處,特用老成為。 天欲優文士,途方喙屬夷。 輕車原熟路,緩帶且荒陲。 簡練屯田議,悲涼出塞詩。 朝廷倚充國,枕席過王師。 晴積陰時亦豁,敢作喜晴詩。 秋雨愁人慣,朝暾恐我欺。 嵐收皆有漸,山霽或無疑。 稍聽雲安近,尤宜日出遲。 垤暄行蟻逸,江暖浴鳧知。 半月成都路,從茲諒可期。 舟晚舟棲頻易處,水宿偶依岑。 岸暝江逾遠,天寒谷自深。 隔墟煙似曉,近峽氣先陰。 初月難離霧,疏燈稍著林。 漁樵昏後語,山水靜中音。 莫數歸鴉翼,徒驚倦客心。 夔門即事十韻井邑經夔府,川途盡蜀徼。 山容皆鐵石,民事止漁樵。 竹柏岩喧寂,雲煙壁晦昭。 江流天欲去,舟過峽相招。 岸遠猿投礫,枝危鳥構橋。 菑畬穿石隙,籬舍係峰腰。 積磧居難定,頹沙土易嶢。 冬衣資野葛,晚爨就山條。 燒圃蔬為果,烹泉茗雜椒。 惜哉形勝地,風物亦蕭蕭。 入邑往還,宿徐乾之北庵,皆不值此地經來去,空庭廢送迎。 三人猶共宿〈(時與劉、艾二生偕)〉,一月再經行。 主客皆無意,眠餐較有情。 蛙喧終不俗,鶴病自然清。 感寂幽人性,中邊靜夜聲。 向時初吐月,重見或殘更。 〈(前宿以五月初七夜,今為二十六夜)〉夜泛始來驚晦靄,久乃快森沈。 月迥頻生浦,霜輕未滿林。 孤光澹何止,萬象窈然深。 煙水開人意,秋冬警我心。 滅明波異狀,喧寂夜同音。 但見扁舟入,無由識所尋。 課除後園草,屋客孟和茂之二首其一園荒吾且廢,君曰可幽居。 愛此山川意,兼為朋友廬。 才因稱賞後,稍事掃除初。 竹樹行將乞,榛蕪以次鋤。 繁宜先去甚,淨亦自成虛。 到處有衡泌,遊棲常晏如。 其二為此已雲晚,從今漸亦清。 重編籬有法,頗去草無名。 居僻交宜恕,朋來趣共生。 床移庭最淨,杖就樹初晴。 疏密因時取,縱橫各意成。 閉門幽豁處,山月不難明。 臨潁署中和商孟和看含胎牡丹之作。 商,閩人。 〈(閩鮮此種)〉國色多珍重,尋常不入閩。 洛中生長慣,炎服見聞新。 忍豔過寒月,留香與晚春。 避藏含意處,矜慎待年身。 幸爾相逢日,當他未嫁辰。 韶華雖少小,情貌已清真。 有似南君子,驚看北婦人。 等閑籬壁物,易作魏姚論。 宿固城店同孟和作可緩今宵發,無多二日程。 一眠安苟且,有友不淒清。 雪曙先於月,霜繁後必晴。 餘寒浮欲出,積氣靜初平。 僕馬勞堪息,興居簡自輕。 縱非前路暮,吾意詰朝行。 癸丑春晤別同門諸年丈感贈〈(時在都者為陶不退、鄒臣虎、葉讓卿與予,入計者為何昆謀、喬君求、文天瑞、張爾荷、史敬勝)〉蘆溝師友別,二十一人全。 列職俄中外,浮蹤輒後先。 蓬飄不必論,木折獨淒然。 重晤非今夕,難同是此筵。 昔遊無半與,相去隻三年。 又復紛紛往,天涯若個邊? 五月十六日集十方庵水邊〈(同尹孔昭、魏士為、謝耳伯、繆當時、羅玉檢、陸君啟、王貞含)〉一回來憩此,景事一回加。 園果閑中子,池蓮意外花。 茶瓜僧地主,煙火寺人家。 蒲葦風皆去,鷗鳧浪與斜。 坐頻過好鳥,歸定準昏鴉。 山雨殘陽後,幽香發水涯。 秋後五日題柬長安諸友立秋在六月,是以不知秋。 似見木微脫,才驚火欲流。 辭家為客幾,半載四時周。 一鶴唳幽獨,亂蟬鳴旅愁。 良朋偏易別,薄宦亦何求? 積雨涼無漸,空階潦未收。 高寒燕地改,卑濕楚人憂。 故國方雞黍,胡為各滯留? 檣山〈(在浮渡山前,如舟之檣。 一曰天柱峰)〉一柱何其幻,分形應眾岩。 身經千正側,峰隻此巉岩。 但自離金谷,皆能睹石函。 居中人笏立,忽斷鬼斤劖。 山以浮而渡,檣如動欲攙。 蜿蜒龍作纜〈(山有石龍峰)〉,瞻顧屢回帆。 小孤山是峰瘦而特,名曰小孤宜。 石筍何曾蒂,盆蓮只一枝。 禽魚殊所視,形影共為疑。 水與之周始,煙無可蔽虧。 登焉堪四面,過者不多時。 流峙相持處,舟航未敢遲。 九日至玉泉,與友夏居易登覽,宿於寺人生重九日,幾度集高深。 下馬登臨事,出門山水心。 再來同節物,善息就森沈。 積鐵存文質,寒鍾臥古今。 月遲終一照,源幻異初尋。 澗晚多精感,林秋寡近音。 遊人皆此賞,靜者自然欽。 幽聽虛無盡,岩星響碧陰。 友夏見過與予,檢校詩歸訖還家子有子當務,安能禁子歸? 茲來真不苟,所得頗皆微。 孤意相今古,虛懷即是非。 周之東可反,檜以下無譏。 刪讚心如此,風騷事庶幾。 一辭才許共,眾慮始知依。 暫別尤交勉,新聞幸勿違。 何如日相對,心目發天機。 黔闈事竣示同事者勿云黔士少,相士者何如? 寡昧叨衡鑒,公勤答簡書。 百靈燈燭後,一字腎腸餘。 心力猶堪共,恩私不自居。 每於經目處,各念致身初。 掛漏吾知免,諸公遠勝予。 贈楊太公父子孫三世,文章富貴仙。 唯其無物累,乃可謂天年。 理數俱逢獨,神人特與全。 落花隨所值,修竹至今然。 濟勝寧須杖,尋幽屢舍船。 翻嫌天上苦,長乞住桃川。 十二月十一日雪長安雪無候,昨夜月方明。 所見倏而異,終然同此清。 沾沾動植喜,汨汨水泉生。 天地別為色,冬春才有情。 尚期能累日,莫遽報新睛。 驢上橋邊事,難言不出城。 二月十五日出郭集慈壽寺若是南方地,鶯花事欲闌。 今年暄最晚,隻作早春看。 新水分冰半,孤煙出樹難。 堤楊黃可必,池草碧無端。 務寡客談永,道高僧步安。 遊期從此數,節物為人寬。 夏冰清泠不必論,所貴在虛明。 大火同時事,重陰隔歲情。 啟藏王政備,愆伏帝心平。 冬夏中何物,風霜外有精。 水應無此靜,雪固讓其貞。 祭韭誠為重,浮瓜隻益輕。 一寒誰所護? 六月儼初成。 似與暑相得,翻嫌秋早生。 戲題燕姬新入舟蘭舫攜初入,堪憐未解驚。 依然形性習,漸爾見聞生。 侶伴曾無改,房櫳似宿成。 問人沙外影,觸類夜中聲。 憨豈知津妒,嬉偏厭水平。 所矜非有異,相誤謬推誠。 岸已移今處,村仍指舊名。 乍聽鄰鼓動,始悟共川行。 以此為閑緒,因之緩旅情。 蕩舟舟自若,私亦羨身輕。 舟次喜康虞先寄載酒醯諸口物到戲為六韻行行望意氣,果以庶珍從。 許我分三月,知君計一冬。 倉曹方步送,驛使有舟容。 制蓄功非易,緘題禮必恭。 挈瓶親檢校,染鼎快遭逢。 朝飽誰能待? 今宵試佐饔。 恭謁闕里聖道求斯在,人情敬所居。 瞻依專有屬,登覽又其餘。 夷夏爭相效,賢愚恥自疏。 面顏開嶽瀆,衣履示圖書。 檜楷知何已,風霜想厥初。 山頹翻更壽,宅壞竟難墟。 帝力司嗬護,神工職掃除。 威儀王備物,請問素焉如? 吉祥寺有梅一株,次日往看〈(同焦弱侯、黃貞父)〉秣陵梅最著,靈谷近千株。 物以多為貴,神雖清不孤。 我聞生也異,所處自無徒。 松檜高嚴骨,冰霜綽約膚。 寒偏開向暖,豔不累其臒。 各作花思理,初無繁簡殊。 墜蟬〈(有群蟻共持之,茂之解焉)〉神潔誠難辱,居高未免危。 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嘯能無廢,堤防似亦遲。 幸災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蛻,心猶惜此緌。 結纓懷鄙誌,捎網荷弘慈。 弓餌煩相警,環珠恥見遺。 寒宵深抱葉,賤子報恩時。 再至棲霞寺〈(前遊在甲寅正月二日)〉卻記曾遊處,於今又四年。 經行才及半,聲跡已如前。 存沒僧皆去,登臨伴不全。 水風諸感集,岩澗六時然。 青入無窮內,紅爭未落先。 昔來春物淺,翻讓早冬天。 姬人刳朱橘作燈,懸臘梅花下,詠以新句其一以意為重焰,多情照一香。 夜生溟海日,寒帶洞庭霜。 何惜燒微質,貪持暖薄妝。 精神無可譬,形影暫相當。 素欲成酡靨,丹原具熱腸。 不離花實外,別自作奇光。 又霜質生寒火,圓明見寸靈。 中邊歸了了,香色藉星星。 花有神相感,珠當夢乍醒。 於茲垂末照,知子惜微馨。 薄命非因熱,幽懷恥向冥。 過淮終勿改,遲暮鑒娉婷。 章晦叔至白門,題其行卷衣帶金陵水,君行豈易哉! 精神隨處始,願力有生來。 以此縱心往,不然中路回。 度人諸祖事,入世列仙才。 師友交由命,山川去藉財。 雪中貧杖履,幾見近郊梅。 拜林初文先生墓〈(先生諱章,閩之福清人。 詩文有異骨,不為嘉、隆人聲習,讀之知為豪傑。 亦恥作文士,好倜儻之畫策,竟以奇為異己者所中,齎憤而沒,葬金陵牛首山之高村。 有子二人:曰楙,曰古度,皆以詩世其業。 楙即子丘,古度即茂之。 蓋先生沒十年,而惺獲交其子;又十年,為萬曆戊午三月十一日,乃拜其墓,贈以詩。 今墓道稱林初文孝廉者,以先生曾舉萬曆癸酉鄉試也。)〉亦是閩中窄,終難有此人。 異鄉三尺土,在日四方身。 嬴博從吾好,要離不苟鄰。 文為生性命,俠作死精神。 直以聲相友,非緣子拜親。 骨埋良有故,膝屈豈無因! 炯炯今堪古,存存夜向晨。 眼光猶未落,屍視最為真。 郭聖僕五十詩〈(在五月五日)〉世多同面目,子獨具精神。 癖貴居心淨,癡多舉體真。 每觀三代物,用養百年身。 長豈嫌齊戶,孤難在卜鄰。 無生方是壽,與我自相親。 法界留君住,寥寥予數人。 秦淮隔舟情事良非一,層層向此生。 重陰藏晤語,亂火照歌聲。 傍願波常定,窺嫌月太明。 香光成密感,心耳效微誠。 人以遙斯貴,時因暫不輕。 沿洄雖易遇,歡惜反難平。 投佩申他夕,留衫到五更。 寄言同坐者,漫道意相傾。 送董崇相予告還閩,兼柬曹能始見君來歲暮,今又道歸閩。 終始須明旨,行藏匪小臣。 一腔憂國念,半載杜門人。 自有施於政,非無著此身。 閑尋岩洞舊,靜閱奕棋新。 寄問東山伴,沈冥意果真? 秦淮五日賦得投詩贈汨羅湘累千古去,意氣久當平。 所以懷沙賦,無煩激楚聲。 佳時神易下,幽感目先成。 舊俗猶歌舞,新詩即杜蘅。 思君心窈窕,臨水聽分明。 欲共滄浪語,休為澤畔行。 形魂常夢寐,酬對若平生。 因想岷山事,悲歡亦此情。 訪友夏不值,自朝坐至暮,始歸名士身難靜,幽居事漸稀。 約曾煩折柬,到尚喜留扉。 敢以偕來眾,而疑先去非。 階庭如有待,筆墨得相依。 熱客尋聲返,寒吟抱影微。 勞生分暇日,舉體在清機。 乍雨陂塘氣,浮涼草樹暉。 此時堅坐意,不為遲君歸。 送雷實先以京兆司李遷滇中郡丞還楚一身三作令,十載兩為丞。 直以投荒去,猶將晉秩稱。 留錢諸叟記,載石後人懲。 盜止輕張敞,威伸忌李膺。 孤舟辭建業,初服在江陵。 時論何須定,君心本不競。 送南大司馬黃公移督戎政,時有遼警治極思軍旅,才難見老成。 主憂臣子辱,師吉丈人貞。 箸在前籌近,車從熟路輕。 據鞍今壯誌,橫槊舊閑情。 堪豈仍言讓,聞宜即戒行。 臨秋方肅殺,會日可清明。 戎以何為政? 京徒尚有營。 守攻須早計,調募忍相爭。 體國寧推命,安邊恥得名。 勇謀疆吏事,廟筭仗精誠。 訪鄒彥吉先生於惠山園青衿稱弟子,白首拜吾師。 隔歲雖相見,登庭亦太遲。 煙霞身羽翼,松菊地威儀。 鶴引舟尋勝,花因客展期。 選聲窮靜理,結構換清思。 泉響寒無著,山情月所私。 遊棲非偶爾,緣願或先之。 福德衡門在,頻來自有時。 詠求仲家紅鸚鵡兼有所贈毛羽自成族,聰明且勿論。 氣堪銷朔雪,光久沐朝暾。 照水常愁指,離鄉況斷魂。 朱衣官幾命,紅粒主深恩。 因熱心無著,藏身舌尚存。 歸依惟念佛,清淨火中言。 遊天平山范長倩園居始吾來此地,隻作范家園。 是日登臨半,茲山本末存。 天將全物與,人許夙懷敦。 徑借廊分合,岩隨樹吐吞。 會心頻拜石,尋響或逢源。 孤月照登閣,千峰生閉門。 高深如一氣,墜倚互為根。 自幸遊皆靜,秋冬事不煩。 喜錢受之就晤婁江,先待予吳門不值不敢要君至,既來彌解顏。 友朋相見意,形跡亦何關! 兩度來迎候,孤舟費往還。 可知心過望,正以事多艱。 學道身初健,憂時神頗孱。 浮沈十載內,毀譽眾人間。 試看予流寓,何殊子入山? 機緣如互湊,述作有餘閑。 吳門悼王亦房三度吳門路,而猶不在茲。 地曾煩屢約,主反問新知。 未及交其父〈(君百谷先生第五子)〉,云胡奪此兒? 匪予來太晚,是子去先期。 漸近詩方始,無前意所之。 驢鳴聞與否,麟死獲何為? 賤夭仍艱嗣,圖書又付誰? 遺文人泛惜,衰戶婦難持。 酒色藏孤憤,英雄受眾疑。 傷心湯氏餒〈(謂湯因)〉,歸骨范生悲〈(謂范汭)〉。 发布时间:2025-05-09 16:20:5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