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唯美的文言文 内容: 1、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4、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7、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8、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9、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 1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11、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12、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 13、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1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15、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1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17、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8、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19、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2、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2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4、友者、所以相有也。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25、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6、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27、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 28、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29、量入以为出。 3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1、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32、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33、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34、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35、哀莫大于心死。 36、人之所助者,信也。 3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41、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42、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4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4、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45、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 此爱民之道也。 46、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 4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8、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4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0、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51、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52、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 53、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4、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55、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6、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5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8、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 5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2、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6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64、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65、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66、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67、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68、经一失长一智。 6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0、不可同日而语。 71、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 72、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73、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74、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 75、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发布时间:2025-05-17 09:51:0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