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木兰花慢·游虎丘》原文及赏析 内容: ●木兰花慢吴文英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重吊吴魂。 岚翠冷,洗微醺。 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鉴赏】这是一首饯别词。 吴文英曾在苏州仓幕任职,同僚魏益斋离开苏州,前往京城杭州之前,同事们为他饯行,同游虎丘,梦窗写了这篇记录游宴,抒惜别之情的词,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和兴亡之叹。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开篇就通过景物描写点明这次游宴的时令和气氛,并暗示分别。 天空中一陰一云密布,虎丘也好象双眉紧皱。 锁字点明没有一点一陽一光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 马嘶、冻草、云锁、岫眉颦几个意象奠定了全篇凄凉的基调。 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翠真真。 三句凭吊真娘。 这里用蕙来形容雪,并和下面凭吊美人相应。 松腰二句用憔悴的美人来形容松树枝干之瘦,又把它和楚宫细腰纤细的名妓真娘联系起来,立意颇为新颖。 实际上这二句也是一笔双写,既是描写虎丘前的松树,又是凭吊真娘(真娘墓就在进山门不远外)。 并借以寄托对亡妾的怀恋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这是写登虎丘的过程。 轻藜指很轻的藜杖,意指梦窗等人扶杖而攀登虎丘。 这个穿字,意在表明虎丘道上林木浓密。 瘗花痕指埋葬美好事物的痕迹。 借指词人在险磴荒苔之间辨认过去的繁华遗迹。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这是词人在辨明了过去美好繁华遗迹后发出的感慨。 阖闾振兴了吴国,最后在与越国一交一 战中身亡。 其子夫差,为父报仇,灭了越国,但最后却因一念之差放走了越王勾践,日夕滋意于酒色,最终又被卧薪尝胆的勾践灭国杀身。 千古兴亡旧恨一句,喻意深刻,既有夫差如何励一精一图治,兴邦雪耻;也有夫差如何被胜利冲昏头脑,沉溺于享乐而最终导致亡国杀身。 半丘残日孤云是写吊古的环境,把兴亡旧恨融入到半丘残照孤云的苍桑当中,不仅写出吊古在词人心中引起的凄凉之感,而且这个凄凉的画面也正是南宋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 过片紧承下片而来。 说重吊,如果步荒苔之时只是由于繁华遗迹所触发的一时惆怅的话,那末此时便有开尊细论之意。 吴魂是包括了吴地的英雄美人的,如阖庐、夫差、伍子胥、西施等。 岚翠即指山岚,山间雾气因绿树映衬而呈翠色,而这种翠色往往日暮时分最浓。 此与上残日呼应。 湿润的山雾如寒水浸面,使得微有醉意的人们顿然清醒,所以他们才能重吊吴魂。 接下来,是借吊古抒发自己的怀抱。 传说阖闾死葬虎丘之时曾以扁诸、鱼肠(均为名剑)三千殉葬,阖闾墓外有一个水池环绕,名曰剑池。 古代传说宝剑沉埋于地下,剑气可以上冲斗牛之间,于夜晚可以看到。 因此吊吴魂,必然说到剑池之下的宝剑,谈到宝剑沉埋,又必然要说到夜间可以在此看到剑气上冲的斗牛的奇妙景观。 其中有感叹自已和同事们久沉下僚不甚得志之意。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二句写送别魏益斋。 言登临之后魏就要离吴进京了。 软红喻指繁华的京师,意思是说魏被亲擢,到杭州后一定春风得意,有如先去探花寻芳的使者,这既切合当时节令,又有祝贺魏进京和预祝即将离开苏州仓幕的陈芬窟、李方庵之意。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二句以写景总结了全篇,其表达的情感是相当复杂的。 故苑即长洲苑,汉吴王林苑,此处借指苏州。 亦有吊古意,所以称故苑。 站在虎丘上回望苏州,在一片迷茫浩渺的烟雨沧波中,黄昏来临了,梅花也已为风雨所败。 但梅花的飘落也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已为时不远。 这幅画面所蕴涵的感情是极复杂的,既有吊古伤今、惜别怀人所产生的怅惘情绪,也有因友被拔擢而产生的希望之情。 这首按时间顺序写的记游词,从早晨到虎丘,一直写到傍晚宴会结束。 但词人在选材和结构上颇具匠心。 开篇即干净利落地点明游,并用紫骝嘶冻草五个字分别一交一 待了出游,时气和离别时的气氛。 结尾处用景语收,溶情入景,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通篇读来,在叙写中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亦极严谨。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5-18 11:44:0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