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廿二 内容: 日本後紀卷第廿二《起弘仁三年正月、尽四年二月。》左大臣正二位兼行左近衛大将臣藤原朝臣冬嗣等奉勅撰▼太上天皇《嵯峨》三年春正月庚申朔。 皇帝御大極殿。 受朝賀。 宴侍臣於前殿。 賜御被。 甲子。 勅。 大宰府去十二月廿八日奏云。 對馬嶋言。 今月六日新羅船三艘浮□西海。 俄而一艘之船著於下縣郡佐須浦。 船中有十人。 言語不通。 消息難知。 其二艘者。 闇夜流去。 未知所到。 七日船廿餘艘在嶋西海中。 燭火相連。 於是遂知賊船。 仍殺先着者五人。 五人迯走。 後日捕獲四人。 即衛兵庫。 且發軍士。 又遥望新羅。 毎夜有火光數處。 由茲疑懼不止。 仍申送者。 爲問其事。 差新羅譯語并軍毅等發遣已訖。 且准舊例應護要害之状。 告管内并長門。 石見。 出雲等国訖者。 所奏消息。 既是大事。 虚實之状。 續須言上。 而久移年月。 遂無所申。 又要害之国。 必發人兵。 應疲警備。 解却之事。 期於何日。 宜言其由。 不得更怠。 又量事勢。 不足爲虞。 宜令停出雲。 石見。 長門等国護要害事。 丙寅。 无品佐味親王授四品。 正五位下多賀王正五位上。 无位石野王。 正六位上原王從五位下。 從四位上文室朝臣眞屋麻呂正四位下。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今川從四位上。 正五位下百濟王教徳。 小野朝臣野主從四位下。 從五位上紀朝臣百繼正五位上。 從五位上池田朝臣春野。 佐伯宿祢清岑。 安倍朝臣眞勝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紀朝臣南麻呂。 藤原朝臣世嗣。 大原眞人眞福從五位上。 正六位上文室眞人末嗣。 藤原朝臣櫻麻呂。 和朝臣繩繼。 橘朝臣淨野。 石川朝臣水長。 藤原朝臣豊彦。 大伴宿祢雄堅魚。 粟田朝臣鯨。 巨勢朝巨清野。 三嶋眞人助成。 從六位下安倍朝臣豊柄。 粟田朝臣飽田麻呂。 石川朝臣淨道。 秋篠朝臣男足。 從七位下八多朝臣桑田麻呂。 正七位上布勢朝臣全繼從五位下。 正六位上高丘宿祢弟越。 滋野宿祢家譯。 林忌寸眞永。 勇山連家繼外從五位下。』宴五位已上。 賜祿有差。 丁卯。 正五位上紀朝臣百繼授從四位下。 正六位上布勢朝臣勝成從五位下。 正六位上簀奏恵師笠麻呂外從五位下。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緒夏從四位下。』▼是日。 詔贈故下野介外從五位上高原連源從五位下。 以其善政傳于後代也。 辛未。 右京人正六位上飛鳥戸造善宗。 河内国人正六位上飛鳥戸造名繼。 賜姓百濟宿祢。』式部卿三品葛原親王爲兼大宰帥。 從三位巨勢朝臣野足爲中納言。 右近衛大將如故。 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藤嗣爲參議。 參議從三位藤原朝臣繩主爲兵部卿。 從五位下紀朝臣長田麻呂爲玄蕃頭。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弟主爲大判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福當麻呂爲典藥頭。 左中辨從四位下小野朝臣野主爲兼攝津守。 外從五位下高丘宿祢弟越山城介。 從五位下秋篠朝臣男足爲伊賀守。 齋宮頭從五位下小野朝臣眞野爲兼伊勢權介。 外從五位下滋野宿祢家譯爲屋張介。 左馬頭從五位上安倍朝臣男笠爲兼參河守。 從五位下淡海眞人有成爲介。 少納言從五位下宇治王爲兼遠江守。 從五位下永上眞人河繼爲伊豆守。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眞川爲甲斐守。 參議右衛門督正四位下藤原朝臣緒嗣爲兼近江守。 從五位下朝野宿祢鹿取爲介。 式部少輔從五位下小野朝臣岑守爲兼美濃守。 内藏頭如故。 正五位下藤原朝臣道繼爲下野守。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豊柄爲介。 正五位下佐伯宿祢耳麻呂爲陸奧守。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鷹養爲越中守。 外從五位下秦宿祢智奈理爲越後介。 右近衛中將從四位下大野朝臣直雄爲兼丹波守。 從五位下尾張連粟人爲丹後守。 大外記從五位上上毛野朝臣穎人爲兼因幡介。 鑄錢長官從五位上大枝朝臣繼吉爲兼伯耆守。 從五位下石川朝臣清道爲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清繩爲出雲守。 從五位下三国眞人氏人爲美作介。 參議從四位上秋篠朝臣安人爲兼備前守。 左大辨左兵衛督如故。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廣敏爲備中守。 外從五位下廣井宿祢眞成爲介。 從五位下御井王爲安藝守。 外從五位下當宗忌寸家主爲阿波介。 參議從四位上藤原朝臣藤繼爲大宰大貳。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葛成爲少貳。 從五位上大枝朝臣永山爲肥後守。 大内記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清人爲兼大掾。 諸陵頭從五位上永原朝臣最弟麻呂爲兼豊前守。 從四位下紀朝臣百繼爲右近衛中將。 從五位下坂上大宿祢廣野爲少將。 從五位下布勢朝臣全繼爲左衛門佐。 從五位下巨勢朝臣清野爲右兵衛佐。 乙亥。 宴侍臣。 賜祿有差。 甲申。 遊獵栗前野。 五位已上及山城国掾已上賜衣被。 乙酉。 制。 陸奧出羽按察使正五位上官。 今改爲從四位下官。』夷外從五位上宇漢米公色男。 外從五位下爾散南公獨伎。 播磨国印南郡權少領外從五位下浦田臣山人等三人。 特聽節會入京。 丙戌。 正四位下春原朝臣五百枝授從三位。 二月辛卯。 陸奧国言。 慶雲三年格云。 身役十日以上免庸。 廿日以上庸調倶免者。 今征夷軍士役□日以上也。 伏請准格并延暦廿一年例。 免除去年調庸者。 許之。 壬辰。 屏風一帖、障子□六枚、施入東寺。 障子□六枚、施入西寺。 己亥。 從五位下和朝臣繩繼爲散位助。 正五位下田口朝臣息繼爲民部大輔。 阿波守如故。 從五位下紀朝臣和氣麻呂爲主計頭。 從五位下石川朝臣弟道爲木工頭。 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繼益爲正親正。 從四位上藤原朝臣今川爲左京大夫。 越前守如故。 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清公爲亮。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貞嗣爲右京大夫。 外從五位上物部匝蹉連足繼爲鎭守將軍。 辛丑。 幸神泉苑。 覽花樹。 命文人賦詩。 賜綿有差。 花宴之節始於此矣。 癸卯。 遊獵水生野。 甲辰。 遊獵交野。 山城。 攝津。 河内等国獻物。 賜侍從以上及国宰掾已上衣被。 庚戌。 復采女司。 辛亥。 山城国乙訓郡荒地賜大外記從五位上上毛野朝臣穎人。 左大史正六位上朝原宿祢諸坂。 左少史從七位下佐太忌寸豊長各一町。』左京人從五位下阿倍長田朝臣節麻呂。 從七位上阿倍長田朝臣高繼等八人賜姓阿倍朝臣。 壬子。 從五位下小野朝臣諸野爲大膳亮。 外從五位下縵連家繼爲典藥助。 三月己未朔。 諸司要劇。 停米充錢焉。』新羅人清漢波等流來。 依願放還。 丙寅。 封一百戸施入秋篠寺。 丁卯。 異能之兵衛毎府四人。 准近衛給別祿月粮。 癸酉。 御大極殿。 出雲国造外從五位下出雲臣旅人奏神賀辞。 并有獻物。 賜祿如常。 丁丑。 從五位下百濟王教勝爲刑部少輔。 外從五位下林忌寸眞永爲大炊助。 從五位下多治比眞人船主爲右京亮。 戊寅。 勅。 大同之初。 令畿内講師。 專預講説。 令演眞諦。 其諸寺雜事并補三綱等。 暫預僧綱。 但国分寺者。 国司講師相共検校者。 自令以後。 部内諸寺。 宜令講師永加検校。 其国分二寺。 国司亦相共検。 其造寺用度者。 講師別亦勘録。 毎年申送於僧綱。 遷替之日。 令依舊例。 責其解由。 諸国亦宜准之。 己卯。 山城国乙訓郡陸田一町九段賜春日内親王。』外從五位下雁高宿祢氏成爲近江權大目。 壬子。 右京人弓削宿祢立麻呂獻連理木。 丙戌。 雨雹。 夏四月己丑。 定鎭守官員。 將軍一員。 軍監一員。 軍曹二員。 醫師弩師各一員也。 癸巳。 幸神泉苑。 賜四位已上衾。 庚子。 出羽国田夷置井出公呰麻呂等十五人賜姓上毛野緑野直。 壬寅。 右京人從七位上阿倍小殿朝臣大家賜姓阿倍朝臣。 癸卯。 勅。 僧尼之制。 事明令條。 男女之別。 非無禮法。 頃者諸寺僧尼。 其數寔繁。 外託勝因。 内虧戒律。 精進之行無顯。 淫犯之徒屡聞。 僧綱顏面。 不加捉搦。 官司寛容。 無心糺正。 又法會之時。 懴悔之日。 男女混雜。 彼此無別。 非礼之行。 不可勝論。 敗道傷俗莫甚於斯。 永言其弊。 理合懲肅。 宜令京職并諸国。 □示部内諸寺及所有道塲等。 令加禁斷。 若不遵承。 輙容受一人已上者。 三綱并入者等。 並科違勅罪。 所司不糺。 亦與同罪。 其病者可就寺治疾及請僧看病者。 經僧綱若講師。 聽其處分。 檀越有可勾當寺内雜事者。 聽令暫入。 不得因此經宿留連。 但寺家奴婢及尼寺鎭等不在禁限。 丙午。 大外記從五位下豊宗宿祢廣人爲兼安藝介。 大内記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清人爲兼肥後介。 丁未。 廢紀伊国名草驛。 更置萩原驛。 五月庚申。 勅。 諸国司。 公廨田之外營水陸田。 特立嚴制。 而諸国不率朝憲。 専求私利。 百端姦欺。 一無懲革。 或假他人名。 多買墾田。 或託言王臣。 競占腴地。 民之失業。 莫不由此。 若亦有違犯者。 解却見任。 科違勅罪。 一如先勅。 買田占地。 並亦沒官。』從四位下小野朝臣石子。 永原朝臣恵子授正四位下。 正五位下秋篠朝臣諸主。 藤原朝臣松子。 從五位上笠朝臣道成從四位下。 從六位上安倍朝臣堅魚。 大伴宿祢全刀自。 秋篠朝臣室成。 安都宿祢吉子從五位下。 无位秦忌寸廣刀自外從五位下。』▼是日。 制。 有封神社者神戸修造。 於無封社無人修理。 自今以後。 宜令祢宜祝等修造。 毎有小破。 隨即修作。 不得延怠使致大破。 国司屡加巡検。 若祢宜祝等。 不勤修理。 令致破壞者。 並從解却。 其有位者即追位記。 白身者决杖一百。 国吏不検閲。 有致破損者。 遷替之日。 拘其解由。 但遭風火非常等損。 不甚修作者。 言上聽裁。 辛酉。 勅。 伊勢国多氣度會及飯高飯野等七郡神戸百姓等。 縁徴正税。 必加刑罸。 已乱齋事。 或致逃散。 是以昔年停出擧。 自茲以後。 借求富民。 至于報償。 加利數倍。 擧者有罪。 償者受弊。 宜始自明年。 神税之外。 擧正税十三萬三千束。 以其息利。 充齋宮用。 壬戌。 御馬埓殿。 觀馬射。 乙丑。 伊勢国言。 傳馬之設。 唯送新任之司。 自外無所乘用。 今自桑名郡榎撫驛。 達尾張国。 既是水路。 而徒置傳馬。 久成民勞。 伏請一從停止。 永息煩勞。 許之。 丁卯。 始賜大膳職印。 己巳。 幸神泉苑。 木工寮獻物。 雅樂寮奏樂。 飮宴終日。 賜五位已上衣衾。 癸酉。 妃二品朝原内親王辞職。 許之。 乙亥。 賑給京中飢民。 丁丑。 遣使問玄賓法師。 兼施法服并布卅端。 戊寅。 勅。 經国治家。 莫善於文。 立身揚名。 莫尚於學。 是以大同之初。 令諸王及五位已上子孫十歳已上。 皆入大學。 分業教習。 庶使拾芥磨玉之彦。 霧集於環林。 呑鳥雕蟲之髦。 風馳乎璧沼。 而朽木難琢。 愚心不移。 徒積多年。 未成一業。 自今以後。 宜改前勅。 任其所好。 稍合物情。 癸未。 妃四品大宅内親王辞職。 許之。』▼是日。 公卿奏曰。 臣聞。 垂範訓人。 事歸濟世。 改制易俗。 理會適時。 寔知道尚沿革。 政必裁成。 苟或未弘。 豈肯膠柱。 今此刪定令條。 是去神護景雲三年議請刪定。 而事有不允。 寢而莫行。 數十年後。 乃始頒下。 自爾以降。 訴訟逾繁。 事不便人。 理難取則。 今故謹詳可不。 輙請刊改。 冀合機宜。 用遵可久。 庶望景化風行而革弊。 群生日用而沐義。 俗弭姦邪。 家全緒業者。 許之。 文多不載。 乙酉。 令河内国講師便検校和泉国部内之定額諸寺。 又上總国検校安房国之諸寺。 越中国検校能登国之諸寺。 爲元來不置講師也。 六月戊子。 勅。 諸国夷俘等。 不遵朝制。 多犯法禁。 雖彼野性難化。 抑此教喩之未明。 宜擇其同類之中。 心性了事。 衆所推服者一人。 置爲之長。 令加捉搦。』▼是日。 始令參議從四位下紀朝臣廣濱。 陰陽頭正五位下阿倍朝臣眞勝等十餘人讀日本紀。 散位從五位下多朝臣人長執講。 己丑。 遣使造攝津国長柄橋。 庚寅。 賑給京中飢民。 辛卯。 薩摩国蝗。 免逋負稻五千束。』遣使修大輪田泊。』神祇官言。 住吉香取鹿嶋三神社。 隔廿箇年。 一皆改作。 積習爲常。 其弊不少。 今須除正殿外。 隨破修理。 永爲恒例。 許之。 戊戌。 左京人從五位下出雲連廣貞賜姓宿祢。 河内国人外從五位下林忌寸眞永。 右京人正六位上山口忌寸諸足。 内藏忌寸帶足等賜姓宿祢。 辛丑。 大和国人故正六位上忍海原連鷹取追賜姓朝野宿祢。 鷹取之子從五位下朝野宿祢鹿取言。 去延歴十一年詐爲叔父正六位上朝野宿祢道長之子。 既得出身并改姓。 今道長自有繼嗣。 伏請還付本生。 得承家門者。 許之。 住依鹿取請。 追改鷹取姓。 壬寅。 京中米貴。 出官倉米。 以減價糶貧民。 己酉。 勅。 頃者。 緇徒之間。 多犯法禁。 所司寛縱。 專任律教。 不加推勘。 朝憲稍弛。 爲弊良深。 自令以後。 僧尼犯罪。 不論輕重。 一依僧尼令糺之。 庚戌。 幸於大堰。 山城国獻物。 賜五位以上衣被。 壬子。 勅。 甘澤不降。 稍渉旬日。 眷彼南畝。 深軫于懷。 所冀神靈垂祐。 早致嘉雨。 宜走幣畿内。 祈於名神。』大納言正三位兼皇太子傅民部卿勳五等藤原朝臣園人上表曰。 臣昔歳不揆庸菲。 頻歴外任。 自西及東。 惣十有八年。 黎民疾苦。 政治得失。 耳聞目見。 頗無相錯。 夫銜綸出宰。 概持綱紀。 親民検察。 良在郡領。 今依去年二月十四日詔旨。 譜第之事。 已復舊例。 况乎終身之任得其人。 則遷替之吏。 高枕而治。 奕世之胤非其器。 則見任之司。 還招罪責。 是以精選堪務。 沙汰言上。 而在京他人。 爭第競甲。 抑退国選。 越舊被任。 試之政事。 未克宣風。 訪之民間。 誰有推服。 国吏月教而不覺。 郡内年弊而無興。 不治之責。 還及牧宰。 外官之歎。 前後不殊。 方今仁風遠覃。 徳政屡降。 然彫殘之餘。 百姓猶困。 實由撫養之失人也。 伏請自今已後。 銓擬郡司。 一依言上。 若選非其人。 政績無驗。 則署帳之官。 咸解見任。 永不叙用。 以懲將來。 天恩垂鑒。 儻允臣請。 則今年擬帳。 悉從返却。 一定改張。 明春始行。 庶令理治之聲起於當年。 富康之謠流於後代。 不任犬馬懷主之懇。 謹奉表冐死以聞。 詔可。』左京人從五位下秋篠朝臣上子。 秋篠朝臣清子。 右京人從五位下秋篠朝臣室成。 從七位上秋篠朝臣成等賜姓御井朝臣。 癸丑。 小鳥生大鳥。 丙辰。 左京人美作眞人豊庭等三人賜姓淡海朝臣。 秋七月丁巳朔。 勅。 頃者疫旱並行。 生民未安。 靜言于此。 情切納隍。 但神明之道。 轉禍爲福。 庶馮祐助。 除此災禍。 宜走幣於天下名神。 戊午。 御大極殿。 奉幣於伊勢大神宮。 爲救疫旱也。 辛酉。 有野狐見朝堂院。 壬戌。 從四位下伊勢朝臣繼子卒。 贈從三位。 喪事所須。 令官給焉。 從四位下老人之女也。 天推国高彦天皇在儲宮納之。 生親王二男三女。 卒時年□一。 癸亥。 幸神泉苑。 觀相撲。 命文人賦七夕詩。 己巳。 封五十戸施入招提寺。 癸酉。 陸奧国言。 屯田元二百町。 伏望定一百町。 爲鎭守儲者。 許之。 庚辰。 幸神泉苑。 賜陪侍者錢有差。 壬午。 賜山城。 攝津。 河内三国新錢各二百卅貫。 出擧取利。 充堤防用。 八月丙戌朔。 正五位下田口朝臣息繼爲右中辨。 阿波守如故。 正五位下藤原朝臣綱繼爲民部大輔。 從五位下大伴宿祢小堅魚爲兵部少輔。 從四位上大庭王爲刑部卿。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伊勢人爲因幡守。 從五位下石上朝臣美奈麻呂爲周防守。 戊子。 從五位上安倍朝臣眞直爲權左少辨。 豊後守如故。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清本爲侍從。 正五位下御室朝臣今嗣爲圖書頭。 越後守如故。 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清公爲大學頭。 從五位下弟村王爲玄蕃頭。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文山爲宮内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清人爲主殿頭。 肥後介如故。 從五位下紀朝臣貞成爲左京亮。 庚寅。 上野国介從五位下息長眞人家成。 大掾正六位上酒人眞人人上等免。 以令郡司私役百姓也。 辛卯。 无品布勢内親王薨。 詔贈四品。 遣從五位下弟村王。 從五位下文室眞人末嗣等。 監護喪事。 親王者。 皇統彌照天皇第五女也。 母丸朝臣氏。 親王資性婉順。 貞操殊勵。 延暦十六年爲伊勢齋。 癸巳。 流僧良勝於多□嶋。 以與女同車也。 辛丑。 勅。 検承前格。 有燒亡官物。 以国司公廨填。 事乖弘恕。 自今以後。 必據法推决。 以懲將來。 俾夫監臨之官勤肅所部。 守掌之人愼其防衛者。 而頃者国司不勤肅清。 屡致失火。 爲避其責。 恒稱神災。 官物之損。 不可勝計。 救弊之道。 事資改張。 自今以後。 宜依前格。 不問神災人火。 令国郡司及税長等。 依數填備。 其被差使出境之官。 不在此限。 但国司者。 以任中公廨填之。 若當遷替年有失火者。 只奪其年料填之。 戊申。 傳燈大法師善議卒。 本姓恵賀連。 河内国錦部郡人也。 法師、入唐學問道慈大徳之入室也。 少捐塵事。 早結道遊。 天資秀異。 氣禀冲和。 能持梵甲。 志願傳燈。 是以三論之家。 許號法將。 中道之理。 流布国家。 則伊人之力也。 才位不□。 桃李成蹊。 千歳之名。 是謂不朽。 道極如休。 忽歸大暮。 人之云亡。 衆生不幸矣。 時年八十四。 辛亥。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濱主爲近江權介。 癸丑。 勅。 在攝津国□獨田一百五十町。 宜令国司耕種。 所獲苗子。 毎年申官。 待被處分。 然後用之。 □獨田者。 故大僧正行基法師爲矜孤獨所置也。 乙卯。 從四位下安倍朝臣枚麻呂卒。 九月戊午。 陸奧国遠田郡人勳七等竹城公金弓等三百九十六人言。 己等 未脱田夷之姓。 永貽子孫之耻。 伏請改本姓爲公民。 被停祿。 永奉課役者。 勅可。 唯卒從課役。 輸勸遺類。 宜免一身之役。 仍賜勳七等竹城公金弓。 勳八等黒田竹城公繼足。 勳九等白石公眞山等男女一百廿二人陸奧磐井臣。 勳八等竹城公多知麻呂。 勳八等荒山花麻呂等八十八人陸奧高城連。 勳九等小倉公眞祢麻呂等十七人陸奧小倉連。 勳八等石原公多氣志等十五人陸奧石原連。 勳八等柏原公廣足等十三人椋椅連。 遠田公五月等六十九人遠田連。 勳八等意薩公持麻呂等六人意薩連。 小田郡人意薩公繼麻呂。 遠田公淨繼等六十六人陸奧意薩連。 辛酉。 遊獵北野。 五位已上賜衣被。 甲子。 新羅人劉清等十人賜粮放還。』幸神泉苑。 宴侍從已上。 奏妓。 命文人賦詩。 五位已上及文人賜祿有差。 乙丑。 右大臣從二位兼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内麻呂。 中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從三位勳三等巨勢朝臣野足等上表曰。 臣聞。 鈎陳六位。 環北極以分輝。 衛尉八屯。 居西京而警夜。 誠以紫宮清切。 周衛無虧。 黄屋尊嚴。 不虞是備。 夫左近衛。 元是依數長直。 職掌既重。 儀式亦殊。 晝夜警護。 不離禁中。 常見宮省之事。 悉知出入之人。 大同之年。 爲左右府。 即停長直。 一從番上。 自茲上番下番。 遥去遥來。 苟守當番之直。 不願長久之法。 坐作進退。 稍忘其儀。 伏惟皇帝陛下。 道高萬古。 功邁百王。 漢光之懸制戎規。 何能語美。 魏武之切言兵略。 未足称奇。 臣等猥以庸虚。 得預簪□。 職司宿衛。 身統禁兵。 伏望左右近衛府。 府別簡其驍勇者五十人。 依舊長直。 自餘相副。 亦令番上。 許之。 壬申。 從五位下息長丹生眞人文繼爲右京亮。』无位大宅水取臣繼主授從五位下。 甲戌。 正六位上城部公小野麻呂授外從五位下。 乙亥。 勅。 依天平勝寳格。 東大寺四面二里之内。 不聽殺生。 今年序稍遠。 禁防弥薄。 宜令便經国司。 新立標□。 如有国師不検。 即以違勅論者。 而今无識之徒。 不畏朝憲。 国司講師。 禁制亦緩。 遂使奈苑之邊。 還作漁獵之地。 梵宇之下。 不異屠宰之塲。 宜更禁止。 有犯科罪。 丙子。 右大臣從二位兼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内麻呂縁病上表辞職曰。 臣聞。 無徳而進。 聖人誡其履危。 不才而尊。 有識陋其非據。 臣之虚薄。 久冐殊私。 懼切□原。 荷重岱岳。 臣頼先緒。 忝齒朝端。 寵藉時來。 恩叨封邑。 誠當上調和四時。 下遂理萬物。 竭節投命。 報効絲豪。 空消日月。 無益聖朝。 尸素之譏。 臣爲其首。 禮記曰。 爲人臣者。 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 至如臣者。 進不能統理衆務以擧持綱維。 退不聞薦拔賢能而補裨時闕。 陛下垂乾巛育物之徳。 體江海含容之大。 假臣光照之榮。 優臣不貲之分。 况復時属昇平。 世返淳朴。 感恩勵力。 竊期懸車。 頃來渇病弥積。 兼暗眼精。 兩脚強疼。 行歩失便。 内自省量。 既知不可。 在於物議。 更亦何疑。 若猶事□愚。 都迷止足。 恐□不堪任。 遂致覆□。 伏願辞罷官職。 養疾私第。 遥同葵□。 朝夕傾心。 仰乞曲留宸暉。 即垂矜許。 然則陛下爵不失實。 愚臣免不避賢。 無任懇款靦懼之至。 謹詣朝堂。 奉表以聞。 遣中納言正三位藤原朝臣葛野麻呂就第。 優詔不許。』▼是日。 從四位下石川朝臣浄直卒。 丁丑。 曲宴。 奏樂。 賜侍臣祿有差。 庚辰。 遊獵於大原野。 右大臣從二位藤原朝臣内麻呂獻物。 侍從已上。 山城国司。 及右大臣子弟賜衣被。 辛巳。 勅。 恠異之事。 聖人不語。 妖言之罪。 法制非輕。 而諸国信民狂言。 言上寔繁。 或言及国家。 或妄陳禍福。 敗法乱紀。 莫甚於斯。 自今以後。 有百姓輙称託宣者。 不論男女。 隨事科决。 但有神宣灼然。 其驗尤著者。 国司検察。 定實言上。 壬午。 從五位上大枝朝臣永山爲刑部大輔。 從五位上紀朝臣咋麻呂爲肥後守。 冬十月戊子。 令諸国神社神主。 相替之日與解由。 辛卯。 右大臣從二位藤原朝臣内麻呂薨。 詔贈從一位左大臣。 遣從三位藤原朝臣繩主。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貞嗣等監護喪事。 内麻呂者。 贈太政大臣正一位房前之孫。 大納言正二位眞楯之子也。 奕世相家。 少有令望。 徳量温雅。 士庶悦服。 大同初拜大納言。 兼近衛大將。 其年轉右大臣。 近衛大將如故。 任兼相將。 經事三主。 皆被信重。 上有所問。 不希指 苟合。 如或不從。 不敢犯顏。 凡典樞機。 十有餘年。 靡有愆失。 昔日庶人他戸爲皇太子時。 桀跖之性。 好害名流。 有一惡馬。 馭必□囓。 太子令内麻呂乘。 快見傷損。 惡馬低頭不動。 被鞭廻旋。 時人以爲非常之器。 薨于位。 時年五十七。 乙巳。 式部省書生員定卅人。 省試手跡。 令得出身。 癸丑。 官家功徳封物。 停收東大寺。 收造東西二寺諸司。 出納充用之色。 一依前例。』廢常陸国安侯。 河内。 石橋。 助川。 藻嶋。 棚嶋六驛。 更建小田。 雄薩。 田後等三驛。 十一月戊辰。 制。 與解由日。 受領 之官。 署名已畢。 任用之人。 依假不署。 如此之類。 式兵兩省。 依例勘返。 判官主典。 或假或病。 不加署名。 推量其理。 公私無妨。 自今以後。 勿更返却。 庚午。 制。 出羽国史生并弩師歴同国司。 イ乙亥。 從五位下百濟王教俊授從五位上爲出羽守。 庚辰。 於豊樂院宴五位已上。 賜祿有差。 壬午。 贈四品布勢内親王墾田七百七十二町施入東西二寺。 癸未。 起從四位上藤原朝臣冬嗣。 從五位下福當麻呂。 櫻麻呂等復本官。 十二月丙戌。 調綿一萬五百屯施七大寺常住僧并内供奉十禪師。 戊子。 攝津国河邊郡空地□町賜某親王諱《今上》。』▼是日。 賜玄賓法師書。 兼施綿布等物。 己丑。 從四位上藤原朝臣冬嗣授正四位下。 從五位上良岑朝臣安世正五位下。』正三位藤原朝臣園人爲右大臣。 從三位藤原朝臣繩主爲中納言。 兵部卿如故。 從五位下粟田朝臣飽田麻呂爲諸陵頭。 中納言正三位藤原朝臣葛野麻呂爲兼民部卿。 外從五位下山田造大庭爲主税□。 從五位下布勢朝臣全嗣爲左近衛少將。 參議從三位文室朝臣綿麻呂爲左衛門督。 大藏卿陸奧出羽按察使如故。 左少辨正五位下良岑朝臣安世爲兼佐。 但馬介如故。 壬辰。 渤海国人高多仏賜姓名高庭高雄。 甲午。 起正四位下藤原朝臣眞夏復本官。 乙未。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衛門督兼近江守藤原朝臣緒嗣賜度二人。 丁酉。 參議左近衛大將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冬嗣賜度二人。 乙巳。 遊獵於芹川野。 侍從已上并山城攝津兩国司賜衣被。 己酉。 加木工寮史生六員。 癸丑。 制。 春宮坊舍人六百人。 就中入色五百人。 白丁一百人也。 而入色者無心仕官。 白丁者唯在一身。 是以數年之後。 駈使乏人。 宜五百内取外位一百人。 隨闕補之。 四年春正月乙卯朔。 皇帝御大極殿。 受朝賀。 丁巳。 少僧都傳燈大法師位永忠請老。 優詔不許之。 己未。 參河国人外從五位下物部敏久賜姓物部中原宿祢。 辛酉。 宴五位已上於豊樂院。 奏樂。 賜祿有差。』正四位下吉備朝臣泉授正四位上。 從四位上秋篠朝臣安人正四位下。 正五位下石川朝臣河主。 藤原朝臣道繼。 從五位上安倍朝臣男笠從四位下。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三守。 大枝朝臣繼吉。 坂上大宿祢鷹養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百濟王忠宗。 安倍朝臣犬養。 安倍朝臣益成。 佐伯宿祢長繼。 小野朝臣岑守從五位上。 外從五位上物部匝瑳連足繼。 正六位上高階眞人淨階。 藤原朝臣弟河。 紀朝臣興道。 從六位上巨勢朝臣河繼。 正六位上安倍朝臣益人。 從六位上藤原朝臣柄繼。 正六位上秋篠朝臣祖繼。 大伴宿祢国道。 坂田宿祢永河從五位下。 正六位上文忌寸山守外從五位下。 壬戌。 從三位五百井女王授正三位。 正四位下永原朝臣惠子。 小野朝臣石子從三位。 從五位上大原眞人清子正五位下。 无位橘朝臣綱子從五位下。 甲子。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弟川爲伊勢介。 從五位上和朝臣建男爲遠江守。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弟雄爲駿河守。 正五位下坂上大宿祢鷹養爲武藏守。 侍從從五位上藤原朝臣世嗣爲兼下總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福當麻呂爲常陸介。 少納言從五位下宇智王爲兼信濃守。 左少辨正五位下良岑朝臣安世爲兼但馬守。 左衛門佐如故。 從五位下坂田宿祢永河爲介。 從五位上大中臣朝臣智治麻呂爲備中守。 左近衛少將從五位上佐伯宿祢長繼爲兼阿波守。 春宮亮從五位下清原眞人夏野爲兼讃岐介。 左近衛少將從五位下布勢朝臣全繼爲兼伊豫介。 侍從從四位下平野王爲兼豊前守。 從五位下笠朝臣梁麻呂爲豊後守。 右衛門佐從五位下安倍朝臣雄能麻呂爲兼介。 少納言從五位上百濟王忠宗爲兼左兵衛佐。 戊辰。 最勝王經講畢。 延高學僧十一人於殿上論義。 施御被。』傳燈大法師位勤操爲律師。 庚午。 左京人從八位下竹田臣門繼等六人賜姓清岑宿祢。』宴侍從以上。 賜祿有差。 辛未。 於南庭觀射。 癸酉。 於東西二寺始行坐夏。 其布施供養准諸大寺例。 丙子。 曲宴後殿。 命文人賦詩。 賜祿有差。 丁丑。 制。 令伊勢国壹志郡。 尾張国愛智郡。 常陸国信太郎。 但馬国養父郡。 貢郡司子妹年十六已上廿已下。 容貌端正。 堪爲采女者各一人。 戊寅。 大和国人從六位下物部福麻呂賜姓廣澄宿祢。 己卯。 正五位下佐伯宿祢清岑爲右少辨。 從五位下文室眞人末嗣爲内匠助。 從五位下紀朝臣興道爲雅樂頭。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節麻呂爲大炊助。 外從五位下林宿祢眞永爲鑄錢次官。』正六位上林忌寸稻主授外從五位下。 庚辰。 遊獵於栗前野。 五位已上賜衣被。 二月丙戌。 治部省言。 承前之例。 僧尼出家之時。 授之度縁。 受戒之日。 重給公驗。 據勘灼然。 眞僞易辨。 勝寳以來。 受戒之日。 毀度縁停公驗。 只授十師戒牒。 此之爲驗。 於事有疑。 如不改張。 恐致姦僞。 伏望不毀度縁。 永爲公驗者。 許之。 但其度縁。 自今以後。 僧者請太政官印。 尼者用所司之印。 至于受戒之時。 省並於度縁末。 注受戒年月并官人署名。 即以省印印之。 其尼於外国受戒者。 當所之官。 准此行之。 承前所授僧戒牒者。 惣進僧綱。 即送所司。 所司計曾。 明知不詐。 署印其末。 然後還授。 進盡之期。 斟量立限。 限内不進。 後齎白牒者。 不得爲驗。 一同私度。 若有身亡并還俗者。 其度縁戒牒。 早令進省。 省即年終申官毀之。 庶令姦人屏跡。 源流自澄。 甲午。 改門部釼帶色。 左門部着淺縹。 右門部淺縹纈。』令石見国營乘田卅町。 以其所獲。 填故年未納。 營功種子。 借充正税。 限以三年。 地子依例輸之。 乙未。 河内国人從八位上難波忌寸氏主。 攝津国人正六位上輸波忌寸船人。 正六位上日下部忌寸阿良多加等賜姓宿祢。 丙申。 外從五位下勇山連家繼爲大學博士。 正五位下大中臣朝臣魚取爲民部少輔。 外從五位下物部中原宿祢敏久爲大判事。 外從五位下日下部連高道爲大炊助。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節麻呂爲造酒正。 從五位上高階眞人遠成爲大和介。 從五位上三原朝臣弟平爲尾張守。 外從五位下縵連家繼爲越中權介。 丁酉。 上野国甘樂郡大領外從七位下勳六等壬生公郡守特授外從六位下。 以戸口増益。 爲民所懷也。 己亥。 遊獵於交野。 以山埼驛爲行宮。 ▼是日。 津頭失火。 延燒卅一家。 給米綿有差。 又駕輿丁并左右衛士等。 賜綿有差。 辛丑。 遊獵水生野。 山城国奉獻。 五位已上并山城。 河内。 攝津等国司賜衣被。 史生郡司賜綿有差。 是夕還宮。 甲辰。 從五位上紀朝臣咋麻呂爲刑部大輔。 從五位上大枝朝臣永山爲肥後守。』賜伊豫国人勳六等吉弥侯部勝麻呂。 吉弥侯部佐奈布留二人姓野原。 乙巳。 大和国平群郡田卅二町賜某親王諱《今上》。 戊申。 制。 損稼之年。 土民俘囚。 咸被其災。 而賑給之日。 不及俘囚。 飢饉之苦。 彼此應同。 救急之恩。 華蠻何限。 自今以後。 宜准平民。 預賑給例。 但勳位村長及給粮之類。 不在此限。 壬子。 宴神泉苑。 命文人賦詩。 奏樂賜綿有差。 发布时间:2025-05-18 14:45: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