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續日本後紀卷第六 内容: 〈起承和四年正月、盡十二月。〉」太政大臣從一位臣藤原良房等奉勅撰四年春正月乙丑朔。 天皇御大極殿。 受群臣朝賀。 畢宴侍從已上於紫宸殿。 賜御被。 丁夘。 天皇朝覲先太上天皇及大皇大后於嵯峨院。 日暮賜扈從者祿。 車駕還宮。 戊辰。 淳和院皇太后所誕皇子殤焉。 庚午。 恒例。 内記今日預設明日可叙五位已上位記。 而此般停之。 應無叙位事也。』▼是日。 勅遣參議民部卿朝野宿祢鹿取於淳和院。 奉弔皇子殤。 辛未。 天皇御豊樂院。 宴于群臣。 賜祿有差。 壬申。 天皇御大極殿。 聽講最勝王經。 皇太子侍焉。 崇道之講竟而鑾輿還宮。 癸酉。 伊豫國人典藥權允物部首廣宗。 其弟眞宗等改本居貫附左京二條四坊。 丙子。 以從五位上良岑朝臣木連爲右衛門佐。 從五位下惟良宿祢春道爲伊勢介。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助爲兼尾張守。 右近衛中將如故〈云云〉。 戊寅。 大極殿最勝會竟。 引其講師及智徳僧於仁壽殿。 遞令論義。 訖施御被。 庚辰。 天皇御紫宸殿。 觀踏歌。 皇太子侍焉。 賜侍從已上祿。 辛巳。 天皇御豊樂殿觀射。 壬午。 亦欲御同殿。 殿上所設御座縁邊。 忽有物恠。 因停降臨。 遣大臣閲視六衛府射昨日之餘。 甲申。 天皇内宴於仁壽殿。 令賦花欄聞鴬之題。 賜献詩大臣以下綿有差。 丙戌。 河内國荒廢田卅町賜本康親王。 辛夘。 在石見國五ケ郡中神惣十五社。 始預官社。 以能應吏民之祷。 久救旱疫之災也。 〈其神名具在神祇官帳。〉二月甲午朔。 遣唐使祠天神地祇於當國愛宕郡家門前。 諸司爲之廢務。 乙未。 勅曰。 令人主安穩。 黎庶和樂。 不如十一面大悲者秘密神咒之力。 宜普告五畿内七道諸國。 請淨行僧七口於國分寺。 一七日夜薫修十一面之法。 戊戌。 伯耆國川村郡无位伯耆神。 會見郡大山神。 久米郡國坂神。 及對馬嶋上縣郡无位和多都美神。 胡・御子神。 下縣郡无位高御魂神。 住吉神。 和多都美神。 多久都神。 太祝詞神並奉授從五位下。 辛丑。 陸奧國言。 劔戟者交戰之利器。 弓弩者致遠之勁機。 故知五兵更用。 廢一不可。 况復弓馬戰鬪。 夷■之生習。 平民之十不能敵其一。 然至于弩戰。 雖有万方之■賊。 不得對一弩之飛鏃。 是即威狄之至尤者也。 今見庫中弩。 或大體不調。 或機牙差誤。 又雖有生徒。 無人督習。 是不置其主司之費也。 望請准鎭守府置弩師。 其公廨不更加擧。 分所有准一分給。 許之。 癸夘。 以從五位上藤原朝臣貞雄爲左兵衛佐。』▼是日。 勅聽大春日。 布瑠。 粟田三氏。 五位已上。 准小野氏。 春秋二祠時。 不待官符。 向在近江國滋賀郡氏神社。 甲辰。 任官。』▼是日。 散位從四位下和氣朝臣繩繼卒。 丙午。 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高扶從五位上。 以遣唐大使參議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常嗣爲兼大宰權帥。 左大弁如故〈云云〉。 庚戌。 近江國人散位永野忌寸石友。 散位同姓賀古麿等改本居貫附左京五條三坊。 石友之先。 後漢獻帝苗裔也。 癸丑。 備前國飢。 賑給之。 庚申。 從五位下菅野朝臣永岑言。 亡父參議從三位眞道朝臣。 奉爲桓武天皇。 所建立道塲院一區。 在山城國愛宕郡八坂郷。 雖其疆界接八坂寺。 而其形勢猶宜別院。 由是。 道俗号曰八坂東院。 伏望。 限以四至。 別爲一院。 置僧一口。 永俾護持。 許之。 癸亥。 近江國野洲郡公田并荒廢田二百八十五町。 賜親子内親王。 三月甲子朔丁夘。 彗星見于東南。 其光芒東至天涯。 戊辰。 天皇御内裏射塲。 有右大臣從二位兼行左近衛大將清原眞人夏野奉献之設。 因賜侍臣酒。』▼是日。 右大臣上表。 請褫宿衛職言。 臣再陳款心。 兩隔天■。 祈請無驗。 精爽有迷。 臣聞。 秉權兼二者。 永難倶存。 量力處一者。 終得能全。 臣文非專業。 武非折衝。 忝帶二官。 恭奉三主。 剛柔遞生。 歳月稍深。 夫近衛者。 帝王之爪牙。 國家之扞城。 守備不虞。 義在禦侮。 夙夜靡■。 老臣難任者也。 所以去夏瀝款。 乞脱斯任。 陛下特降渥恩。 逾錫寵命。 於是。 感戴昌運。 猶冀終身。 而頽齡行邁。 眼眸暗朦。 霜華雙鬢。 風嚴兩耳。 瞻聽之智。 猶非先聰。 侍衛之勤。 亦異昔力。 夫疲驂畏路。 夕鳥懷歸。 况臣・腰帶劔。 有煩歩趨。 弱手撫弓。 無力弛張。 揆己三省。 無其一可。 伏乞。 幸免警衛之任。 避鋭兵於賢將。 專守宰衡之職。 餌醫藥于公隙。 若天鑒廻照。 特賜稱力之矜。 微臣知足。 則免負乘之嘖。 不許。』右京人遣唐知乘船事槻本連良棟。 民部少録同姓豊額等。 賜姓安・宿祢。 其先。 出自後漢献帝後也。 己巳。 任官。 庚午。 詔。 尾張國課口三分之一。 特從優復。 河流漲溢。 民多病水。 故降此恩。 辛未。 和泉淡路兩國飢。 振給之。 壬申。 彗星猶見。 但爲月光所奪。 其光芒微少耳。 癸酉。 美作國飢。 振給之。 甲戌。 賜餞入唐大使參議常嗣。 副使篁。 命五位以上賦春晩陪餞入唐使之題。 日暮群臣献詩。 副使同亦献之。 但大使醉而退出。 丙子。 遣唐使朝拜。』豊後國人外從五位下吉弥侯龍麻呂賜姓貞道連。』授内舍人正六位上和朝臣豊永從五位下。 戊寅。 賜入唐使節刀。 大臣口宣。 詞同去年。 大使進賜節刀。 ■當于左肩退出。 副使趨在大使前。 相連而退。 壬午。 遣唐大使藤原朝臣常嗣出自鴻臚。 發向大宰府。 癸未。 美濃國言。 二月廿五日兵庫自鳴。 至三月十五日亦鳴同前。』丹波國人右近衛府將曹和邇臣龍人改本居。 貫附左京五條二坊。 甲申。 近江國蒲生郡荒廢田■三町爲勅旨後院田。 乙酉。 依遣唐使進發。 差内匠頭正五位下楠野王等。 奉幣帛於伊勢大神宮。 ▼是日。 天皇不御大極殿。 雨也。 權中納言從三位兼行左兵衛督藤原朝臣良房率諸司行事也。 丙戌。 以參議從四以下和氣朝臣眞綱爲兼左近衛權中將。 右大弁如故〈云云〉。 丁亥。 遣唐副使小野朝臣篁發自鴻臚。 向大宰府。 戊子。 常陸國新治郡佐志能神。 眞壁郡大國玉神。 並預官社。 以比年特有靈驗也。 夏四月癸巳朔。 天皇御紫宸殿。 皇太子侍焉。 賜群臣酒。 酒罷賜祿。 丁酉。 大和國人内藏史生大俣連福山賜姓大貞連。 戊申。 陸奧國言。 玉造塞温泉石神。 雷響振動。 晝夜不止。 温泉流河。 其色如漿。 加以山燒谷塞。 石崩折木。 更作新沼。 沸聲如雷。 如此奇恠不可勝計。 仍仰國司。 鎭謝災異。 教誘夷狄。 癸丑。 陸奧出羽按察使從四位下坂上大宿祢淨野馳傳奏言。 得鎭守將軍匝瑳宿祢末守牒稱。 自去年春。 至今年春百姓妖言。 騷擾不止。 奧邑之民。 去居逃出。 事須加添戍兵。 靜騷赴農。 又栗原賀美兩郡百姓逃出者多。 不得抑留者。 臣淨野商量。 防禍靜騷。 須愼未然。 加以。 栗原桃生以北俘囚。 控弦巨多。 似從皇化。 反覆不定。 四五月所謂馬肥虜驕之時也。 儻有非常。 難可支禦。 伏望差發援兵一千人。 四五月間。 結般上下。 暫候事變。 其粮料者。 用當處穀。 依例支給。 但上奏待報。 恐失機事。 仍且發且奏者。』丁巳賜勅符曰。 事縁愼機。 依請許之。 唯克制權變。 威惠兼施。 丁巳。 僧綱奏言。 出家入道。 爲保護國家。 設寺供僧。 爲滅禍致福。 頃者天地災異。 處處間奏。 今須毎月三旬。 三ケ日間。 輪轉諸寺。 晝讀大般若經。 夜讃藥師寳号。 以此奉答國恩。 勅報曰。 佛旨冲奧。 大悲爲先。 攘災致祥。 諒在妙典。 今省來奏。 自叶心期。 宜令梵釋。 崇福。 東西兩寺。 東大寺。 興福。 新藥。 元興。 大安。 藥師。 西大寺。 招提。 本元興。 弘福。 法隆。 四天王。 延暦。 神護。 聖神。 常住等廿ケ寺。 毎旬輪轉。 自五月上旬。 迄八月上旬。 誓願薫修。 戊午。 天皇於成凉殿曲宴。 奏音樂。 侍臣具醉。 賜祿有差。 庚申。 天皇御武徳殿。 閲覽左右馬寮駒。 後太上天皇附參議源朝臣定。 貢御馬二疋於天皇。 五月癸亥朔丁夘。 天皇御武徳殿。 觀馬射。 己巳。 近城諸寺。 住持寂絶。 淫濫屡聞。 詔定別當。 令其糺正。 以文武官五位中明察■直者充之。 授遣唐第一舶其号大平良從五位下。 癸未。 上野國言。 御馬疫死。 遣使監察。』伊豫國飢。 賑給之。 丁亥。 贈正五位上伴宿祢益立本位從四位下。 益立。 寳龜十一年爲征夷持節副使。 發入之日。 叙從四位下。 厥後遭讒奪爵。 其男越後大掾野繼。 上書訴寃久矣。 遂辨明得雪父耻。 庚寅。 大宰大貳從四位上藤原朝臣廣敏卒。 六月壬辰朔己亥。 右大臣夏野上表。 詔。 唯停大將之任。 不令還食封。 甲辰。 六虹一時見于内裏。 丁未。 賜人康親王山城國葛野郡空閑地一町。 庚戌。 地震。 壬子。 勅。 如聞。 疫癘間發。 疾苦者衆。 夫銷殃未然。 不如般若之力。 宜令五畿内七道諸國内行者。 廿口已下十口已上。 於國分僧寺始自七月八日。 三箇日。 晝讀金剛般若。 夜修藥師悔過迄于事竟。 禁斷殺生。 癸丑。 遣使山城。 大和。 河内。 攝津。 近江。 伊賀。 丹波等七國。 鎭祭彼疆界。 以禦時氣。 甲寅。 宮内卿三品阿保親王爲兼兵部卿。 上野太守如故。 左衛門督從四位上百濟王勝義爲兼宮内卿。 相摸守如故。 中納言正三位源朝臣常爲兼左近衛大將。 權中將從四位下和氣朝臣眞綱爲兼中將。 右大弁如故。 正三位源朝臣信爲兼左衛門督。 近江守如故。 戊午。 散位正四位上小野朝臣野主卒。 己未。 勅云云。 宜遣使山城大和等。 奉幣名山。 以祈甘雨。』又勅令五畿内七道諸國奉幣名神。 豫防風雨。 莫損年穀。』正三位行中納言兼左近衛大將源朝臣常上表請解左大將職曰〈云云〉。』右京人左京亮從五位上吉田宿祢書主。 越中介從五位下同姓高世等。 賜姓興世朝臣。 始祖塩乘津。 大倭人也。 後順國命。 往居三己地。 其地遂隷百濟。 塩乘津八世孫。 達率吉大尚。 其弟少尚等。 有懷土心。 相尋來朝。 世傳醫術。 兼通文藝。 子孫家奈良京田村里。 仍元賜姓吉田連。』備後國飢。 賑給之。 辛酉。 從四位下紀朝臣善岑卒。 己巳。 散位正六位上八多眞人清雄言。 姓氏録所載始祖。 錯謬非實。 私門之大患也。 詔令刊改之。 丁酉。 依從五位下勳六等小野朝臣宗成請。 勅聽出羽國最上郡建立濟苦院一處。 又宗成所司國分二寺奉造佛菩薩像。 并寫得雜經四千餘卷。 並令附官帳不紛失。 事具官符。 秋七月壬戌朔甲子。 延十五口僧於常寧殿。 晝則讀經。 夜便悔過。 以内裏有物恠也。 己巳。 天皇御紫宸殿。 觀相撲節。 丁丑。 地震。』式部省言。 大學寮言。 去天平二年三月格。 文章生廿人。 簡取雜任及白丁聰慧者。 今諸生等器少岐嶷。 才多晩成。 至應文章之選。 皆及二毛之初。 而人雖賢良。 未必位蔭。 望請。 白丁文章生預之出身。 勅許之。 庚辰。 除目〈云云〉。 以從四位上南淵朝臣永河爲大宰大貳。 癸未。 大宰府馳傳言。 遣唐三ケ舶。 共指松浦郡旻樂埼發行。 第一第四舶。 忽遇逆風。 流着壹伎嶋。 第二舶左右方便漂着値賀嶋。』▼是日。 先太上天皇皇子從四位上源朝臣鎭。 攀陟神護寺。 剃頭入道。 城中聞者爲之隕涙。 丙戌。 天皇御後庭。 命左近衛府。 奏音聲。 令弄玉及刀子。 庚寅。 先太上天皇奉還源朝臣鎭位記於内裏。』▼是日。 勅。 以宮城北園池司地卅二町内荒廢地二町。 充典藥寮。 辛夘。 加賀國石川郡荒廢田・九町。 賜三品彈正尹秀良親王。 近江國荒田六十四町。 勅充太皇大后後院。 八月壬辰朔。 日向國子湯郡子都濃神。 妻神。 宮埼郡江田神。 諸縣郡霧嶋岑神。 並預官社。 丙申。 勅曰。 頃年眞言法教。 雖流傳京城。 而未遍邊境。 宜選彼宗僧堪講讀及修法者。 毎年任諸國講讀師。 依法薫修。 其僧不限年臘。 唯選堪之者。 戊戌。 伊豫國從四位下大山積神。 從五位下野間神。 並預名神。 辛亥。 大宰府奏遣唐使三ケ舶漂廻之状。 并上使等奏状。 癸巳。 勅使〈云云〉。 丁巳。 无位正道王於殿上冠焉。 即叙從四位下。 正道王者。 故中務卿三品恒世親王之子。 而後太上天皇之孫也。 後太上天皇殊鍾愛。 令天皇爲子。 毎陪殿上。 因有此叙。 庚申。 勅。 陸奧國課丁三千二百六十九人給復五年。 安慰其情。 以國司言也。 九月辛酉朔壬戌。 地震。 甲子。 聖躬不豫。 羞之御藥。 頒遣中使。 誦經於七ケ寺。 戊辰。 勅。 令式部少輔良岑朝臣木連。 齎幣帛。 向八幡大神宮。 天皇元有所祷。 今以奉賽也。 己巳。 天皇御紫宸殿。 宴重陽節。 命文人。 同賦露重菊花鮮之題。 宴了賜祿有差。 甲戌。 攝津國人右衛門醫師辟秦眞身。 武散位同姓仲主等三烟。 改本姓賜秦勝。 辛巳。 以從五位上藤原朝臣當道爲河内守。 右少弁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丹・眞人石雄爲伯耆守。 豊前守從五位上石川朝臣橋繼爲修理舶使長官。 筑前權守從五位下小野朝臣末嗣。 遣唐判官從五位下長岑宿祢高名並爲次官。』自從今月一日。 至于卅日。 五畿内七道。 豫申損者。 惣三十一國。 己丑。 聖躰平復。』金銀長上工正六位上丹波直廣主。 年老還郷。 勅給正税穀五十碩。 冬十月辛夘朔。 天皇御紫宸殿賜群臣酒。』▼是日。 喚左右京亮。 左右衛門。 検非違使佐并四人。 於殿前宣勅。 遣勘録東西兩京飢病百姓。 特加賑恤。 以陰霖經日。 穀價踊貴也。 丁酉。 右大臣從二位清原眞人夏野薨。 遣使監護葬事。 有賻物。 天皇不聽朝三日。 夏野。 正三位御原王孫。 正五位下小倉王之第五子也。 薨時年五十六。 癸丑。 左京人從七位上佐伯直長人。 正八位上同姓眞持等賜姓佐伯宿祢。 乙夘。 授正六位上清科朝臣弟主從五位下。 丙辰。 聽齋院司私養鷹二聯。 戊午。 授從五位上百濟王慶仲正五位下。 正六位上百濟王忠誠從五位下。 先太上天皇自交野遊獵處有諷旨。 因所叙也。 冬十一月辛酉朔。 天皇御紫宸殿。 賜侍臣酒。 皇太子朝覲。 戊辰。 天皇於神泉苑放隼。 丁丑。 加賀國言。 管能美郡人財部造繼麿。 父母存日。 定省之礼。 無失其節。 歿後操行不變。 朝夕哀慕。 隣里郷邑莫不推服。 可謂孝子。 勅宜叙三階。 終身免其戸租。 旌表門閭。 令衆庶知。 甲申。 山城國人造酒司史生秦忌寸伊勢麻呂等改本居。 貫附右京九條四坊。 丁亥。 天皇於神泉苑放隼。 十二月庚寅朔。 日有蝕之。 辛夘。 是夜。 盜開春興殿。 偸取絹五十餘疋。 宿衛之人不得見着。』右兵衛督從四位下百濟王安義卒。 癸巳。 近江國人左兵衛權少志志賀史常繼。 左衛門少志錦部村主藥麻呂。 越中少目錦部主寸人勝。 太政官史生大友村主弟繼等賜姓春良宿祢。 常繼之先。 後漢献帝苗裔也。 甲子。 夜分。 女盜二人昇入清凉殿。 天皇愕然。 命藏人等。 告宿衛人。 逐捕之。 纔獲一人。 其一人脱亡。 。勅令造轆轤木壷一合。 銅壷釦鏤者一合。 備于奉納天王寺聖靈御髮。 〈事由未詳。 但口傳曰。 聖徳太子御髮四把。 深藏于四天王寺塔心底下。 去年冬。 霹靂彼寺塔心時。 遣使監察。 而其使私偸靈髮。 与之己妻。 由是後日成崇。 因更搜索。 還藏本處云云。〉』▼是日。 左大臣正二位藤原朝臣緒嗣上表言。 臣年老病重。 出入絶望。 疾床引日。 既過一紀。 臣竊見。 天下官庫空■。 國用闕乏。 况今年不稔。 衣食共損。 倉廩不實。 何知礼節。 臣前以此義。 去天長之初。 上意見之日奏言。 省不要之官。 斷文華之費。 而臣久沈■疾。 空積星霜。 曠官之責。 可謂其首。 其文章者。 歴代不朽也。 豈口奏其言。 久居其職哉。 加以。 陰陽不調。 責在臣子。 伏望。 停不當之號。 開賢徳之進。 然則天道無災。 自作中興。 非敢逃天澤之榮。 名餝之利。』内侍宣〈久〉。 國老〈止志弖波〉獨〈能美許會〉坐〈世〉。 朝夕政〈波〉不申給〈阿礼止毛〉。 國家事〈波〉定申任〈尓止志弖〉。 前前〈尓〉辞申事〈尓〉附〈弖〉。 自今以後。 如此〈久〉辞申事不得〈止〉宣〈岐〉。 今〈毛〉又志賀奈毛思行〈須〉。 然今進〈礼留〉辞書非御意〈止志弖〉。 左近衛中將從四位下和氣朝臣眞綱〈乎〉差使返給〈止〉宣。 庚子。 自旭旦至戌時大風。 京中屋舍往々破壞。』大宰府言。 管豊前國田河郡香春岑神。 辛國息長大姫大目命。 忍骨命。 豊比・命。 惣是三社。 元來是石山。 而上木惣無。 至延暦年中。 遣唐請益僧最澄躬到此山祈云。 願縁神力。 平得渡海。 即於山下。 爲神造寺讀經。 尓來草木蓊鬱。 神驗如在。 毎有水旱疾疫之災。 郡司百姓就之祈祷。 必蒙感應。 年登人壽。 異於他郡。 望預官社。 以表崇祠。 許之。 庚戌。 是夜。 盜穿大藏省東長殿壁。 竊取・布等。 不知幾匹端。 辛亥。 遣六衛府。 大索城中。 丙辰。 以從四位下橘朝臣永名爲兼右兵衛督。 播磨守如故。 发布时间:2025-05-19 17:11:2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