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續日本後紀卷第十五 内容: 〈起承和十二年正月、盡十二月。〉」太政大臣從一位臣藤原良房等奉勅撰十二年春正月戊申朔。 廢朝賀。 大雪也。 天皇御紫宸殿。 宴侍從已上。 賜御被。 辛亥。 從四位上藤原朝臣濱主卒。 濱主。 贈左大臣正一位園人朝臣之長子也。 弘仁元年十一月叙從五位下。 累加至正五位下。 補侍從。 尋叙從四位下。 拜神祇伯。 天長四年授從四位上。 除阿波守。 濱主身長六尺。 容儀可觀。 但託以濱。 罕有朝謁。 名家之胤而餘烈不聞。 是可恨者也。 卒時年六十一。 甲寅。 天皇御豊樂院。 宴于群臣。 詔授正三位橘朝臣氏公從二位。 從五位上石作王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安宗王從五位上。 正六位上豊井王。 仲嗣王並從五位下。 從四位上南淵朝臣永河正四位下。 從四位下坂上大宿祢清野。 无位源朝臣安並從四位上。 正五位下小野朝臣篁。 伴宿祢成益。 藤原朝臣富士麿並從四位下。 從五位上清岑宿祢門繼。 藤原朝臣岳守。 佐伯宿祢利世並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笠朝臣數道。 百濟王慶世。 橘朝臣千枝。 久賀朝臣三夏。 惟良宿祢貞道並從五位上。 外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梶吉。 百濟宿祢河成。 无位源朝臣興。 正六位上橘朝臣清蔭。 藤原朝臣直世。 良岑朝臣宗貞。 紀朝臣最弟。 菅野朝臣高年。 藤原朝臣雄瀧。 橘朝臣友雄。 紀朝臣眞主。 和氣朝臣齊之。 紀朝臣道茂。 橘朝臣岑範。 吉備朝臣全繼。 中臣丸朝臣氏成。 石川朝臣宗我繼。 高橋朝臣清野。 伴宿祢益雄並從五位下。 正六位上善友朝臣穎主。 津宿祢良友。 氷宿祢繼麿並外從五位下。 日暮賜祿有差。 乙夘。 授无位順子女王。 正五位下藤原朝臣潔子並從四位下。 從五位上伴宿祢友子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家子。 无位橘朝臣潔子。 田口朝臣繼子並從五位上。 外從五位下飯高朝臣永刀自。 從六位上甘南備眞人伊勢子。 无位笠朝臣兄笠並從五位下。 從八位下朝宗宿祢厨子外從五位下。』於大極殿修最勝會之初也。』▼是日。 外從五位下尾張連濱主於龍尾道上舞和風長壽樂。 觀者以千數。 初謂。 ■背之老。 不能起居。 及于垂袖赴曲。 宛如少年。 四座僉曰。 近代未有如此者。 濱主本是伶人也。 時年一百十三。 自作此舞。 上表請舞長壽樂。 表中載和歌。 其詞曰。 那々都義乃。 美与尓万和倍留。 毛々知万利。 止遠乃於支奈能。 万飛多天萬川流。 丁巳。 天皇召尾張連濱主於清凉殿前。 令舞長壽樂。 舞畢。 濱主即奏和歌曰。 於岐那度天。 和飛夜波遠良无。 久左母支毛。 散可由留登岐尓。 伊天弖万毘天牟。 天皇賞歎。 左右垂涙。 賜御衣一襲。 令罷退。 戊午。 天皇御紫宸殿。 以正五位下藤原朝臣岳守爲左近衛少將。 從五位下良岑朝臣宗貞爲左兵衛佐。 參議正四位下源朝臣弘爲兼尾張守。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雄瀧爲參河守。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氏主爲遠江守。 外從五位下神服連清繼爲伊豆守。 從五位下紀朝臣眞高爲相摸介。 正五位下佐伯宿祢利世爲武藏守。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菅雄爲常陸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有貞爲權介。 正四位下南淵朝臣永河爲近江守。 從五位下秋篠朝臣氏永爲出羽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直世爲越後守。 參議從四位上藤原朝臣助爲兼加賀守。 治部卿如故。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甥麻呂爲兼越後介。 主計頭如故。 從五位上滋野朝臣貞雄爲丹波守。 從五位下吉備朝臣全嗣爲石見守。 從四位上源朝臣生爲備後守從五位下高橋朝臣清野爲長門守。 從五位上路眞人永名爲土左守。 參議從四位上正躬王爲兼讃岐守。 左大弁如故。 從五位下仲嗣王爲豊前守。 外從五位下津宿祢良友爲介。 四品宗康親王爲大宰帥。 癸亥。 天皇御紫宸殿。 觀踏歌。 宴侍從已上。 訖賜祿有差。 甲子。 天皇御建礼門。 觀射也。 。丁夘天皇内宴於仁壽殿。 公卿之外。 文人恩昇者不過五六人。 同賦香出衣之題。 宴畢賜祿。』▼是日。 有勅。 授内教坊倡女完人朝臣貞刀自從五位下。 壬申。 美濃國言。 凡上下諸使。 隨其位階。 乘用人馬。 灼立條章。 而貢御鹿尾熊膏昆布并沙金藥草等使。 或以遷替之國司。 便充綱領。 或差浮遊之輩。 令得公乘。 而公物有限。 私荷無數。 使等偏假威勢。 不憚憲法。 驛子無由告訴。 運送山谷。 人馬斃亡職此之由。 望請。 除非貢御鷹馬并四度使之外諸使等。 以初位已下子弟。 被差充之者。 勅。 依請。 宜仰陸奧出羽兩國及東山道諸國。 令知此制。 甲戌。 右大臣從二位橘朝臣氏公上表。 請返食封一千戸。 天皇賜勅書聽之。 事具公卿傅。 乙亥。 山城國公田一町二段賜亮子内親王。 二月戊寅朔。 天皇御紫宸殿。 賜侍臣酒。 於是。 攀殿前之梅花。 挿皇太子及侍臣等頭。 以爲宴樂。 令近衛少將録親王以下侍從以上見參。 賜御被襖子等。』河内國讃良郡人相摸權掾從六位下廣江連乙枚賜姓大枝朝臣。 貫右京一條四坊。 乙枚者從五位下大枝朝臣永山之子也。 未編籍帳。 其父死亡。 由是冐母氏姓。 貫河内國。 父族憐之。 依實上請。 乃蒙歸本。 己夘。 和泉國日根郡人戸主正六位上春世宿祢嶋公。 兄左坊城主典從七位上春世宿祢嶋人。 弟主税大允正六位上春世宿祢嶋長等。 賜姓榎并朝臣。 貫右京二條一坊。 辛巳。 山城國言。 停置讀師。 許之。 壬午。 大納言正三位兼行民部卿右近衛大將陸奧出羽按察使藤原朝臣良房上表。 請解民部卿右近衛大將陸奧出羽按察使等職。 天皇不許之。 事具公卿傅。 丁亥。 釋奠也。 公卿就大學行事。 辛夘。 天皇幸水成瀬野。 攝津國司獻御贄。 賜扈從臣及國司等祿。 日暮乘輿還宮。 癸巳。 天皇喚時康。 人康親王等於清凉殿。 令加元服。 此日。 至于非侍從及未得解由大夫等。 預宴賜祿。 丁酉。 散位從四位下善道朝臣眞貞卒「也」。 眞貞。 右京人也。 故伊賀守從五位下伊与部連家守之男也。 年十五入學。 數年之間。 諸儒共推其才行。 補得業生。 大同四年課試登科。 任山城國少目。 尋遷播磨少目。 弘仁年兼任大學助教。 十年授外從五位下。 轉任博士。 十一年以明經。 改授從五位下。 兼任越前大掾相摸權介等。 天長之初。 遷大學助。 歴陰陽頭。 尋授從五位上。 五年上表。 賜姓善道朝臣。 七年授正五位下。 八年遷阿波守。 是時有識公卿一兩人依詔旨。 与諸儒等修撰令義解。 眞貞參其事。 不赴任所。 承和五年授正五位上。 明年授從四位下。 眞貞以三傅三禮爲業。 兼能談論。 但舊來不學漢音。 不辨字之四聲。 至於教授。 惣用世俗訛之音耳。 情在進取。 不能沈寥。 比及懸車。 被拜東宮學士。 遭皇太子廢。 出爲備後權守。 十一年聖主憐其國老。 喚令入京。 諸儒言。 當代讀公羊傅者。 只眞貞而已。 恐斯學墜焉。 廼命眞貞。 於大學講之。 後卒于家。 時年七十八。 庚子。 皇太子於禁中射塲。 有奉献之設。 縁是折紫宸殿前梅花也。 承和錢廿貫以爲御賭物。 庸布三百段以爲群臣料。 壬寅。 行幸河陽宮遊獵。 兵部卿四品忠良親王及百濟王等獻御贄。 賜扈從侍從以上祿。 日暮乘輿廻宮。 甲辰。 從五位上路眞人永名爲少納言。 從五位下橘朝臣眞直爲中務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松影爲式部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行道爲刑部大輔。 從五位上丹・眞人門成爲宮内大輔。 從五位下小野朝臣千株爲彈正少弼。 從五位下飯高朝臣永雄爲左京亮。 從五位下紀朝臣道成爲左衛門佐。 從五位上清瀧眞人河根爲近江介。 三月丁未朔辛亥。 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是善爲文章博士。 從五位下文室朝臣海田麻呂爲彈正少弼。 從五位下小野朝臣千株爲土左守。 壬子。 請名僧百口。 限以五箇日。 於紫震清凉常寧等殿及眞言院。 轉讀大般若經。 兼修陀羅尼法。 以有物恠也。 丁巳。 讀經事竟。 衆僧却歸。 勅施度者各一人并物。 己巳。 武藏國言。 國公寺七層塔一基。 以去承和二年爲神火所燒。 于今未搆立也。 前男衾郡大領外從八位上壬生吉志福正申云。 奉爲聖朝欲造彼塔。 望請言上。 殊蒙處分者。 依請許之。 辛未。 有勅。 召大宰員外帥正三位藤原朝臣吉野。 遷配山城國。 但不聽入京。 癸酉。 駿河國言。 官牧牛百頭。 放飼多煩。 望請。 依數賣却。 其直者混合正税。 永爲出擧。 以其息利。 年料御牛買備民間。 依例貢上者。 許之。 乙亥。 火仁壽殿東廂。 人衆撲滅。 夏四月丁丑朔辛巳。 近江國荒廢田十四町爲後院開田。 癸夘。 奉幣於畿内名神祈雨。 五月丁未朔。 請百僧於大極殿。 限以三箇日。 轉讀大般若經。 以祈甘雨。 己酉。 縁雨未降。 更延讀經二箇日。 辛亥。 停五日節。 亦更延讀經二箇日。 壬子。 ■雨快降。 癸丑。 雨猶不休。 讀經事畢。 衆僧却廻。 布施有差。 乙夘。 山城國言。 綴憙相樂兩郡境内。 始自去三月上旬。 虻虫殊多。 身赤首黒。 大如蜜蜂。 好咬牛馬。 咬處即腫。 相樂郡牛斃盡無餘。 綴憙郡病死相尋。 郡司百姓求之龜筮。 就于佛神隨分祓攘。 曾無止息。 移染之氣于今北行者。 令卜其由。 綴憙郡樺井社及道路鬼更爲祟。 即遣使祈謝之。 兼賜治牛疫方并祭料物。 丙辰。 勅。 比者渉旬不雨。 新苗將。 時當播殖。 恐妨農業。 而今嘉雨稍降。 井邑考赴農。 不知畿外之國。 如渥潤何。 宜仰五畿内七道諸國。 奉幣於名神。 兼朝社。 令祈甘雨。 若有雨降過度。 應致淫害。 復須奉幣祈止如初儀。 戊午。 聖躬不豫。 皇太子及群臣皆侍衛。 遣使七寺誦經。 以綿爲布施。 壬戌。 聖躬平復。 己巳。 授正六位上伴宿祢全成從五位下。 庚午。 奉授從四位上勳二等松尾神正四位下。 餘如故。 六月丙子朔壬午。 大宰府言。 検案内。 去弘仁六年七月廿五日格云。 博士醫師。 教授之勞。 良有殊別。 遷代成選。 并以六考爲期。 今前壹伎嶋醫師外大初位下蕨野勝眞吉辞状云。 謹案格式。 内番上者。 以六考爲選限。 外番上者。 以八考爲選限。 眞吉在任之日。 全得六考。 至于叙位被賜外階。 准據格式。 恐有訛舛者。 府加覆審。 非唯眞吉。 以往之人。 亦尚然也。 望請。 眞吉位記。 換賜内位。 自今以後。 大隅。 薩摩。 日向。 壹岐。 對馬等國嶋博士醫師同准此例者。 聽之。 癸未。 勅。 令齋宮寮頭并助検校大神宮并多氣度會兩神郡雜務。 自今以後。 立爲恒例。』此日。 從五位下丹・眞人門成爲武藏權守。 丙戌。 神今食也。 天皇熱悶。 御神嘉殿。 所司行事。 庚寅。 丑刻。 月輪半虧。 質明稍滿。 秋七月丙午朔。 日有蝕之。 戊申。 從四位下基兄王爲宮内大輔。 從五位上惟良宿祢貞道爲兼武藏介。 圖書頭如故。 從四位上坂上大宿祢淨野爲兼因幡守。 右兵衛督如故。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豊仲爲右朝衛少將。 己酉。 山城國飢。 賑給之。』神祇伯正四位下橘朝臣氏人卒。 己未。 右京人中務少録正七位下巫部宿祢公成。 大和國山邊郡人散位從六位下巫部宿祢諸成。 和泉國大鳥郡人正六位上巫部連繼麻呂。 從七位下巫部連繼足。 白丁巫部連吉繼等。 賜姓當世宿祢。 公成者。 神饒速日命苗裔也。 昔属大長谷稚武天皇時。 公成始祖眞椋大連奏迎筑紫之奇巫。 奉救御病之膏肓。 天皇寵之。 賜姓巫部。 後世疑謂巫覡之種。 故今申改之。 辛酉。 丹波國桑田郡无位出雲神。 但馬國出石郡无位出石神。 養父郡无位養父神。 朝來郡无位粟鹿神。 美濃國厚見郡无位伊奈波神等並奉授從五位下。 依國司等解状也。 甲子。 有勅。 召配流人石見權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秋常。 薩摩權掾正六位上丹・眞人繩足。 尾張權掾正六位上紀朝臣貞繼。 又配京外人從四位上橘朝臣永名等同聽入京。 丙寅。 大宰府言。 謹案去神龜五年八月九日格云。 博士者。 惣三四國一人。 醫師者毎國一人。 又賓龜十年六月七日格云。 去閏五月廿七日奏稱。 博士醫師兼國者。 學生勞於齎粮。 病人困於救療。 望情。 毎國各一人。 並以六考遷替。 立爲恒式。 畫聞已訖者。 夫醫師無兼國之任者。 爲有救療之急也。 今筑後。 肥前。 肥後。 豊前。 豊後等五ケ國。 去府之程。 二日以上。 七日以下。 雲山重疊。 途路艱澁。 吏民之中有頓病者。 遥著府下。 營受醫藥。 命在呼吸。 旦不及夕。 往還之間。 既致夭殞。 是則無醫師之所致也。 望請。 國別減史生一人。 置醫師一人。 加以。 元來此府有得業生四人。 准大隅。 薩摩。 日向。 壹岐。 對馬國嶋之例。 監試得業及第之輩。 以將充補一切不任他人。 然則巷無短折之愁。 國有戸口之益者。 勅。 宜停減史生。 以典藥學生及第者補之。 丁夘。 常陸國言。 依去年二月廿七日符。 補任鹿嶋大神宮權宮司。 庶務之勤。 不異正任。 而奉幣朝使。 只給正任當色。 不給權任。 祭祀之塲。 同官異色。 望請。 准據正任。 將預給例者。 聽之。 立爲恒例。 辛未。 奉授常陸國无位大國玉神從五位下。 壬申。 遣民部大輔正五位下長田王等。 奉幣於伊勢大神宮。 令祈止雨也。 〈此月。 雨降。 數々難晴。 故有此祈也。〉八月乙亥朔丙子。 有勅。 召配流人從五位下橘朝臣田舍麻呂。 正六位上清原眞人岑越。 正六位上三善宿祢氏吉。 從七位上橘朝臣忠宗。 御船宿祢蓑繼。 下野權掾正六位上紀朝臣春常。 丹後權掾正七位下藤原朝臣安成。 伊豫權掾正六位上紀朝臣永直。 豊前權掾從六位下丹・眞人時永等。 令入京。 丁丑。 釋奠也。 公卿就大學行事。 戊寅。 天皇御紫震殿。 召大學博士學生等令論義。 了賜祿有差。』此夜。 地震。 辛巳。 淡路國石屋濱與播磨國明石濱。 始置船并渡子。 以備往還。』從五位安棟王爲中務大輔。 正五位下興世朝臣書主爲木工頭。 從五位下並山王爲内膳正。 從五位下文室朝臣助雄爲齋宮頭。 從五位下御長眞人爲右衛門佐。 從五位下豊井王爲肥前守。 從五位■淡海眞人淨爲日向守。 辛夘。 從四位上源朝臣寛爲兼神祈伯。 阿波守如故〈云々〉。 癸巳。 毀外從五位下中臣丸朝臣氏成位記。 授從五位下。 先是氏成録先祖之閥閲。 愁履外之告身。 故改之。 己亥。 正五位下佐伯宿祢利世爲但馬守。』▼是日地震。 庚子。 攝津國請停廢讀師只置講師。 聽之。 九月乙巳朔。 奉授越中國婦負郡從五位下鵜坂神從五位上。 新川郡无位日置神從五位下。 癸丑。 是日重陽節也。 天皇御紫震殿賜宴。 令賦九日洗蘭之題。 宴竟賜祿有差。 甲寅。 相摸國言。 依承和九年六月九日格。 勘造青苗簿帳。 毎年進上。 今商量。 有損之年。 有用勘會。 無損之歳。 未見其用。 望請。 當有損年。 勘造進上。 自此之外。 將從停止者。 依請。 自餘諸國亦准此者。 乙夘。 天皇御大極殿。 遣使奉幣於伊勢大神宮。 例也。 癸亥。 仰河内攝津兩國令苅掃難波堀川所生草木。 爲引石川竜田兩河洪流令通西海也。 乙丑。 暴雨大風。 抜樹發屋。』▼是日始定検五畿内七道諸國損田不堪佃田使等限。 事在別紙。 庚午。 筑前國宗形郡人權主工從八位上難波部主足。 改本姓賜美努宿祢。 貫河内國若江郡。』請五十僧於紫宸殿讀經。 爲息災也。 辛未。 事竟。 布施有差。 壬申。 下野國芳賀郡人大麻續部総持。 男足利郡少領外從八位下大麻續部嗣吉。 改本姓賜下毛野公姓。 冬十月乙亥朔。 天皇御紫宸殿。 賜宴群臣。 日暮賜祿有差。 戊子。 聖軆不豫也。 親王公卿皆候陣頭。 十一月甲辰朔乙巳。 毀越前守從四位下岑成王四位々記。 縁有犯罪也。 丁巳。 勅。 鴨河悲田預僧賢儀所養孤兒。 清繼。 清成。 清人。 清雄等十八人。 並賜新生連姓。 貫左京九條三坊。 即以清繼爲戸主。 辛酉。 參議正四位下三原朝臣春上卒。 丁夘。 新甞會也。 天皇御神嘉殿。 曉後廻本宮也。 戊辰。 天皇御紫宸殿。 宴于百官。 日暮賜祿有差〈云々〉。 十二月甲戌朔戊寅。 大宰府馳驛言。 新羅人齎康州牒二通。 押領本國漂蕩人五十餘人來著。』此日。 外從五位下物部首廣泉爲兼内藥正。 侍醫如故。 從五位下橘朝臣枝主爲左京亮。 從五位下清原眞人澤雄爲豊後守。 庚辰。 從四位下稻荷神預名神例。 戊子。 月有蝕之。 发布时间:2025-05-19 17:50:3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