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續日本後紀卷第十七 内容: 〈起承和十四年正月、盡十二月。〉」太政大臣從一位臣藤原良房等奉勅撰四年春正月戊戌朔。 廢朝賀。 大雪也。 天皇御紫震殿。 宴侍從已上。 賜御被。 庚子。 天皇朝覲太皇大后於冷然院。 宴五位已上。 賜祿有差。 甲辰。 天皇御紫震殿。 宴于群臣。 詔授三品仲野親王二品。 正四位下源朝臣弘從三位。 從四位下橘朝臣岑繼從四位上。 正五位下長田王從四位下。 從五位上有雄王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豊前王從五位上。 无位礒江王。 正六位上高叡王並從五位下。 无位源朝臣勤從四位上。 正五位下興世朝臣書主從四位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氏雄。 永原朝臣末繼。 藤原朝臣仲統。 伴宿祢善男並從五位上。 外從五位下物部首廣泉。 正六位上南淵朝臣穎守。 橘朝臣安吉雄。 伴宿祢直統。 紀朝臣眞丘。 坂上大宿祢貞守。 橘朝臣直繼。 紀朝臣全吉。 藤原朝臣冬緒。 紀朝臣好雄。 高橋朝臣祖繼。 藤原朝臣安雄。 笠朝臣出羽麻呂。 安部朝臣忠雄。 百濟王安宗。 藤原朝臣潔雄。 大中臣朝臣眞主。 淡海朝臣豊庭。 丹・眞人善雄。 石川朝臣貞成。 佐伯宿祢屋代並從五位下。 正六位上豊住朝臣永貞。 伴良田連宗。 春日部雄繼。 三統宿祢眞淨。 讃岐朝臣高作並外從五位下。 宴竟賜祿有差。 乙巳。 於大極殿修最勝會。 己酉。 從三位源朝臣定。 從四位下小野朝臣篁並爲參議〈云々〉。 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嗣宗爲左中弁。 從五位上伴宿祢善男爲右中弁。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冬緒爲右少弁〈云々〉。 正四位下源朝臣融爲近江守。 參議從四位上藤原朝臣助爲兼下野守。 治部卿如故〈云々〉。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並藤爲兼加賀守。 陰陽頭如故〈云々〉。 正四位下源朝臣明爲兼越中守。 刑部卿如故〈云々〉。 辛亥。 最勝會竟。 更引名僧十餘人於禁中。 令論義。 訖施御被。 癸丑。 天皇御紫震殿。 宴侍從已上。 覽踏歌。 訖賜祿有差。 甲寅。 天皇御豊樂殿觀射。 丁巳。 天皇内宴於仁壽殿。 教坊奏態。 公卿献詩如常。 竟賜祿有差。 二月丁夘朔丙子。 有勅。 召配流人前駿河國權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高直。 前越後國權守從五位上藤原朝臣貞守。 前伯耆國權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近主。 前安藝國權介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正世。 并諸國六位以下人等六十二人令入京。 丁丑。 正四位下田口朝臣佐波主爲神祇伯〈云々〉。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春岡爲少納言。 從五位下橘朝臣海雄爲左少弁。 從五位下紀朝臣筑紫麻呂爲大監物。 從五位下菅野朝臣高年爲内匠頭。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忠雄爲圖書頭。 外從五位下善友朝臣穎主爲大學博士。 從四位下時宗王爲治部大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貞敏爲雅樂頭。 從四位下基兄王爲民部大輔。 從五位下丹・眞人貞岑爲少輔。 外從五位下都宿祢貞嗣爲主計頭。 外從五位下清内宿祢園繼爲主税頭。 從五位下大和眞人吉直爲兵部少輔。 從五位下和氣朝臣齊之爲刑部少輔。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貞本爲大藏大輔。 從五位下文室朝臣助雄爲少輔。 從五位上坂上大宿祢正野爲宮内大輔。 從五位下滋野朝臣善蔭爲掃部頭。 從五位下清原眞人清海爲典藥頭。 外從五位下出雲宿祢全繼爲造酒正。 從四位上源朝臣寛爲右京大夫。 從五位下安倍朝臣甥麿爲兼鑄錢司長官。 周防守如故。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氏宗爲兼右衛門權佐。 式部少輔如故。 外從五位下山代宿祢氏益爲山城介。 從五位上路眞人永名爲備前守。 戊寅。 无品時子内親王薨。 遣兵部大輔從四位下豊江王。 彈正大弼從四位上橘朝臣永名。 兵部少輔從五位下大和眞人吉直。 左京亮從五位下飯高朝臣永雄等。 監護喪事。 親王者。 天皇之皇女也〈云々〉。 壬午。 春宮坊言。 内外考舍人一百人。 隨闕補替。 歴代行來。 而去承和十年四月十九日符稱。 外考補坊舍人。 同舍人遷他色。 及依理解却之類。 毎年■人。 特聽出入。 被拘此格不得補替。 望請・人之内。 因循舊例。 隨闕遞補者。 勅許之。 庚申。 擇有智行者。 於延暦寺。 始置定心院十禪師。 勅曰。 僧等毎日各轉大般若經二卷。 共盡一部。 終而復始。 六時亦如法修行。 其預宮中最勝會并臨時公請者。 廻到之後。 隨日追填轉經之數。 十禪師若有闕。 擇才行共備。 人衆所推者。 申官補之。 乙未。 周防國鑄錢司言。 遷立司家東方瀉上山者。 許之。 逐伐樹木也。 三月丙申朔。 肥後國飽田郡人從三位大藏卿平朝臣高棟家令正七位上建部公弟益男女等五人。 賜姓長統朝臣。 貫附左京三條。 丙午。 請僧六十四口沙弥六十四口於清凉殿。 轉讀大般若經。 分僧十七口沙弥廿一口於常寧殿。 修眞言法。 爲鎭物氣也。 戊申。 雄雉自東方飛來。 集主殿直廬前。 從渠西走入閤門中。 右近衛六人接得視之。 體中無傷。 羽毛全・矣。 己酉。 放恠雉於北野。 高飛遠去〈云々〉。 辛亥。 讀經畢。 施度者各一人及御被。 甲寅。 阿波國言。 停讀師者。 聽之。 己夘。 天皇御八省院。 奉遣幣於伊勢太神宮〈云々〉。 閏三月丙寅朔己巳。 天有鳴聲。 餘響殷々。 良久而止。 戊寅。 群鳥億萬。 繞日上下。 自日中到黄昏。 仰看空中。 不知何鳥。 庚辰。 請僧八百口於城中。 講仁王經。 其咒願文曰。 夫識之所識。 曷甞非識。 知之所知。 未始不知。 是故。 能行而所行兼空。 則攝受之理廢。 自性而無性不異。 則執取之念忘。 唯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者。 施慈敷愛之奇法。 避難安利之神符。 頒之有用。 則人鬼調和。 廢而不行。 則龍神怨怒者矣。 聖朝罪身尅己。 常慮天下不召之災。 憂國思民。 猶恐四海莫來之咎。 即會百官。 先申齋禁。 高座開百。 僧徒及千。 一日二時。 於王城中。 演説此大乘。 擡■紫極。 ■爲香花之四廬。 灑掃青宮。 更作凉燠之三殿。 上林羽獵之苑。 今惟歡喜。 昆明漁釣之池。 皆是阿耨。 徽音漸振。 如象化之今日新來。 妙義初披。 似龍宮之昔時未秘。 伏願。 十方諸聖。 八部靈祇。 向仁王之寳鏡。 以護國爲身謀。 推梵帝之金輪。 以除災爲己任。 縱有含寃衆鬼。 不義群神。 變風雨而爲逆。 起木石而作恠。 而猶感此汪々之化。 從彼浩々之權。 反咎爲休。 應時草靡。 然則宸階絶秋毫之警。 玄廡無露寢之勞。 玉燭長懸。 与仙豫而無蔽。 神珠在握。 將聖慮而弥照。 環丘之鵲。 投穗彰於有年。 楚庭之羊銜粟表於豊歳。 禍何在而不消。 福何之而不至。 諸天共歡。 衆民倶樂。 久爲帝王之人。 同入仁壽之境。』「庚辰」左京人戸主御友王男无位廣野。 大野。 戸主武藏王男福雄。 春雄。 眞野。 安野等王六人。 賜姓淡海眞人「也。」』右京人右少史從六位下山口忌寸豊道。 薩摩目大初位下山口忌寸奧道。 散位從八位上山口忌寸貞道。 婦人山口忌寸周子。 恒子等五人。 並改忌寸賜朝臣焉。 豊道等。 後漢靈帝曾孫阿知王苗裔也。』左京人正五位下豊峯眞人廣龍言。 贈淨廣壹高市親王之孫岡屋王娶大納言從二位文室淨三眞人女。 生正六位上次田王。 男河上王娶從五位下文室眞人正嗣女。 生廣龍。 須尋因生之義同賜文室眞人姓。 而兄廣永等。 不認祖宗。 以去延暦廿四年。 賜豊峯眞人姓。 今據彼世數。 改賜姓文室朝臣。 許之。 戊子。 神祇伯正四位下田口朝臣佐波主卒「也」。 詔贈從三位。 以嵯峨太皇大后之外戚也。 是月。 數々有群鳥。 遲明自西方度東方。 其多覆天。 終始不見。 訪諸故老。 皆云。 未曾聞之者。 夏四月乙未朔。 宴侍從已上於紫宸殿。 賜祿有差。 庚子。 鸞輿臨于神泉苑。 賜侍臣祿有差。 癸夘。 近江國蒲生郡俘囚外從七位下爾散南公延多孝。 外從八位下宇漢米公阿多奈麿並授外從五位下。 以勳功之苗裔也。 乙巳。 親子内親王初笄。 宴親王已下侍從巳上於内裏。 非侍從及未得解由大夫。 皆預飮莚。 宴訖賜被。 丁巳。 以從四位下小野朝臣篁爲彈正大弼。 從四位上橘朝臣永名爲神祇伯〈云々〉。 權律師眞濟爲律師。 大法師眞紹爲權律師。 五月乙丑朔己巳。 天皇御武徳殿觀馬射。 甲戌。 以從四位下時宗王爲大學頭〈云々〉。 從五位下菅原朝臣是善爲兼東宮學士。 大内記如故〈云々〉。 乙亥。 於清凉殿。 行莊子竟宴。 先是。 帝受莊子於文章博士從五位上兼備中守春澄宿祢善繩。 ▼是日。 引善繩宿祢殿上。 殊酌恩杯。 行束脩之礼。 令左右近習臣。 各賦莊子一篇。 管絃更奏。 酣暢爲樂。 庭燎晢々。 賜善繩宿祢御衣二襲。 自外之物亦稱是也。 賜近臣祿各有差。 當代儒者共以爲榮。 辛巳。 散位從四位下藤原朝臣豊主卒。 壬午。 賑給左右京飢民。 以雨久不止也。 丙戌。 授白丁膳臣立岡正七位上。 立岡。 若狹國百姓也。 代窮民輸塩五斛。 庸米百五十二斛。 准稻四千六百八束。 辛夘。 皇帝引文章博士春澄宿祢善繩於清凉殿。 始讀漢書。』▼是日。 毀前左大弁從四位上正躬王。 左中弁從四位下伴宿祢成益。 右中弁從五位上藤原朝臣豊嗣。 左少弁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岳雄等四人位記各一階。 縁受推法隆寺僧善・違法訴状也。 六月甲午朔丙申。 大風。 發屋折木。 雨亦降。 入夜弥猛。 丁酉。 遣使奉幣於松尾大神祈之。 甲戌。 常陸國新治郡人三村部綿女一産二男一女。 賜正税稻三百束。 乳母一人。 乙巳。 暴雨如懸河。』此夜。 月暈之外有白氣繞之。 己酉。 散位正四位下紀朝臣名虎卒。 甲寅。 霖雨止息。』先是。 左相撲司伐葛野郡々家前槻樹作大皷。 有崇。 由是。 奉幣及皷於松尾大神以祈謝。 〈用鼓牛皮十二張。 一面六張。〉秋七月甲子朔。 從五位下淡海眞人豊庭爲若狹守。 乙丑。 賜左相撲司印一面。 丙寅。 置春宮坊監署六司史生各二員。 丁夘。 修造攝津國大依羅社。 肥後國阿蘇郡國造神社爲官社焉。』減省日向國俘囚祿料稻一万七千六百束。 以俘囚死盡。 存者員少也。 辛未。 天台留學僧圓載從仁好及僧惠蕚等至自大唐。 上奏圓載之表状。 唐人張友信等・七人同乘而來著。 壬申。 加安房國大神。 并從神祭。 正税穀一百斛。 戊寅。 太上天皇之國忌也。 天皇延名僧於清凉殿。 講法華經。 事竟施御被。 甲申。 右京人六世賀我王。 七世眞藥王等十三人。 賜御高眞人姓。 忍壁親王後也。 丙戌。 奉白馬幣帛於丹生川上雨師神。 令祈止雨。 己丑。 奉授正四位下勳二等松尾大神從三位。 餘如故。』致仕參議正三位藤原朝臣綱繼薨。 綱繼者。 參議正三位勳二等式部卿兼大宰帥宇合之孫。 參議從三位勳二等大宰帥藏下麿之第五子也。 延暦廿二年正月叙從五位下。 弘仁元年授正五位下。 五年四月叙從四位下。 職歴内外。 兵部大輔。 右京大夫。 左兵衛督。 武藏相摸守。 天長之初拜參議。 任兵部卿。 五年叙正四位下。 七年授從三位。 致仕閑臥山井里第。 承和八年叙正三位。 年八十五而終。 八月癸巳朔。 宴侍從已上於紫震殿。 賜祿有差。 丙午。 始置施藥院史生四員。 丁未。 越前國丹生郡人大學助教外從五位下春日部雄繼等二人。 刊部字爲春日臣。 兼除邊籍貫左京。 山城國愛宕郡人散事從五位下山代宿祢祖繼等五人。 改本居貫左京六條。 己酉。 遠江國蓁原郡人秦黒成女一産二男一女。 賜正税稻三百束及乳母一人。 癸丑。 西京衛士町災。 燒百姓廬舍卅餘烟。 九月癸亥朔丁夘。 以散位從五位上藤原朝臣宮房爲中務大輔。 辛未。 是重陽之節也。 天皇御紫宸殿。 宴于親王已下侍從已上。 但召非侍從諸司緑衫知文者如常。 同賦草木言之題。 宴訖賜祿有差。 庚辰。 入唐求法僧慧雲献孔雀一。 鸚鵡三。 狗三。 庚寅。 山城國愛宕郡空閑地一町八段賜散位正六位上讃岐朝臣永成。 冬十月癸巳朔。 授正六位上安倍朝臣長谷從五位下。』上野國那波郡人左近衛府將監正六位上桧前公綱主賜姓上毛野朝臣。 兼貫左京四條。 甲午。 遣唐天台請益僧圓仁及弟子二人唐人■二人到自大唐。 丁酉。 詔。 贈大納言從三位橘朝臣奈良麿。 更贈太政大臣正一位。 崇帝戚也。 己酉。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高直爲班山城田使次官。 從五位上笠朝臣年嗣爲大和次官。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貞守爲河内和泉次官。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直世爲攝津次官。 辛亥。 授雙丘東墳從五位下。 此墳在雙丘東。 天皇遊獵之時。 駐蹕於墳上。 以爲四望地。 故有此恩。 壬子。 雙丘下有大池。 々中水鳥成群。 車駕臨幸。 放鷂隼拂之。 左大臣源朝臣常山庄在丘南。 因獻御贄。 賜扈從臣等饌。 甲寅。 奉授備中國无位吉備津彦命神從四位下。 乙夘。 以從五位下橘朝臣仲村麿爲紀伊介。 戊午。 二品有智子内親王薨。 遺言薄葬。 兼不受葬使。 内親王者。 先太上天皇幸姫王氏所誕育也。 頗渉史漢。 兼善属文。 元爲賀茂齋院。 弘仁十四年春二月天皇幸齋院花宴。 俾文人賦春日山庄詩。 各探勒韻。 公主探得塘光行蒼。 即瀝筆曰。 寂々幽庄水樹裏。 仙輿一降一池塘。 栖林孤鳥識春澤。 隱澗寒花見日光。 泉聲近報初雷響。 山色高晴暮雨行。 從此更知恩顧渥。 生涯何以答穹蒼。 天皇歎之。 授三品。 于時年十七。 ▼是日。 天皇書懷。 賜公主曰。 忝以文章著邦家。 莫將榮樂負煙霞。 即今永抱幽貞意。 無事終須遣歳華。 尋賜召文人料封百戸。 天長十年叙二品。 性貞潔。 居于嵯峨西庄。 薨時春秋■一。 己未。 鷺集春興殿上。 十一月癸亥朔丙寅。 奉授陸奧國无位宇奈己呂別神從五位下。 己巳。 尚藏從二位緒繼女王薨。 女王。 能有妖媚之徳。 淳和太上天皇殊賜寵幸。 令陪宮掖。 薨時遺命不受葬使。 于時年六十一。 辛未。 天北有聲。 如雷。 癸酉。 奉授尾張國无位大縣天神。 眞清田天神二前並從五位下。 己夘。 分遣使京師及畿内大寺卅六所。 誦經修福。 壬午。 人定之時。 有如流星者。 自西殞東。 其光芒廣二町餘。 長十許丈。 癸未。 屈五十僧於清凉殿。 日轉金剛般若。 夜修十一而法。 兼令十四口僧修息災法於眞言院。 並以三ケ日爲限焉。 十二月壬辰朔癸巳。 以律師傳燈大法師位長訓爲少僧都。 大法師道雄爲律師。 癸夘。 奉授河内國丹比郡无位丹比神從五位下。 乙巳。 從五位下紀朝臣全吉爲主殿頭。 從五位上百濟王慶世爲齋院長官。 庚戌。 右大臣從二位橘朝臣氏公薨。 遺中使於第。 詔贈從一位。 遣參議從四位上行式部大輔兼勘解由長官滋野朝臣貞主。 從四位下行治部大輔房世王等。 監護喪事。 氏公者。 贈太政大臣正一位清友朝臣之第七子也。 弘仁之初任左衛門大尉。 六年叙從五位下。 尋轉佐。 八年加從五位上。 十年加正五位下。 任但馬守。 十一年叙從四位下。 頻加階級。 十四年至正四位下。 天長十年授從三位。 爲右近衛大將。 六月任參議。 承和五年遷中納言。 八年十月加正三位。 九年三月轉大納言。 十二年正月加從二位。 任右大臣。 移病居第。 不視世事。 以太后弟。 歴此顯要焉。 薨時年六十五。 丙辰。 勅。 大和國城上郡長谷山寺。 高市郡壼坂山寺。 元來靈驗之蘭若也。 宜付所由。 編爲定額。 永以官長令検校也。 发布时间:2025-05-19 18:01: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