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全文及赏析_陈与义

2025-06-01 12:37 古代文学

●虞美人

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抄,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词,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暮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籋舟晚,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陈与义词作鉴赏

小序说“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岁为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这年八月,词人自礼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岁为绍兴五年。这年二月,被召入朝为给事中。六月,词人借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 州太平观,实际上只领祠禄闲居,卜居青墩,立秋后过了三日便离去。“锁闼”,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因给事中供职处在宫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镇,在湖州之南,据《一统志》云:“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这乌镇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实考察清楚,这首词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此词的特点是采用赋体。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风格,但词中多用比兴,很少用赋。在一些长调慢词中因为要讲究铺叙,有时也用赋,但必须与比兴结合起来,单纯用赋的现象极为少见。

词的上阕所写的词人在乙卯岁从南宋首都临安回到青墩时沿途所见所感,内容与小序后段完全一致。

从临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词人不写两岸低垂的绿柳,不写长满田地的庄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尽情描绘,这除了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外,还因为时间是在“立秋后三日”。荷花最富有季节的特征。此刻词人借病辞职,从临安出来,船行水上,只见池塘里荷花盛开眼前景色开阔,心胸为之舒畅,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感。“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季节与时间,用语炼而又准确。“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这境界有多美!词人在临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烦嚣,政务的冗忙,人事的倾轧,使他感到厌倦、烦闷。这一次来到在自然中,一腔烦闷,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顿时烟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风雨洗新秋。”“病夫因病”,连用二病字,颇耐吟味。使人一时难以解开,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云:“绍兴五年六月丁巳,给事中陈与义充显谟阁直学士提举 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论何事,宋史无考。然赵鼎当时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陈与义与他观点不合,可见是出于政见上的分歧。

词中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表面上象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委婉,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词人下阕离开眼前,描写过去。假使按照赋体的写法,紧承上阕,照直写去,便觉平铺起伏,意味淡然。可是这里词笔略一宕开转折起伏,回忆起去年出知湖州时,路过此处的情景,意味淡然,现在感觉到峰回路转,出现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说的甲寅岁。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时值“秋抄”,故词人恨籋舟已晚,籋舟:谓牵舟,这里指乘船。因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

从词情发展上来说,是一跌。但达到了改变词的平铺的结果无起伏“今年”二句,词笔又拉回来写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径承上阕意脉,抒发此时感情。从词情来说是一扬。在这一跌一扬之中,词人的种种感情变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与上阕“病夫”一句遥相呼应。意义有两点一是“感谢”皇帝准他病假,让他奉祠(领受祠禄)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词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倾吐了对美好景色的一腔热爱。然而联系上阕“病夫”一句来看,其中应准有所寄托。

白敦仁《陈与义年谱》引此二句按曰:“盖有怨于赵鼎也。”怨赵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赵鼎的是高宗赵构,词人表面上是感恩,实质上不可能不怀有对高宗的不满。古诗常常讲究美刺,在词中虽然不常见,但结合词人当时遭遇来看,此词似乎含有一种讽喻,不过比诗更为委婉罢了。

昔人评陈与义诗,常常是“两句景即两句情,两句丽即两句淡”,“又有一句景对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见方回《桐 集》卷五)。说明他在艺术结构上很讲究匀整、对称,讲究情景搭配,浓淡相宜。细审此词,也很富有这种特色。它的上阕,前两句着重写景(或事),后两句着重抒情。即以后两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后一句着重写景。当然,“一切景悟,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似乎难以截然分开,但大体上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这句主要是写濛濛细雨洒向大河的水面情况,当然也应该洒向秋塘上的荷花,洒向词人的船篷。这景色给人以朦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词人的感情贯注进去,仿佛这细雨也洒向词人的心田,带来阵阵清凉。词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结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 与景溶合到一起,表现了舟行时词人的欢快之情。盛开的荷花,本为无情之物,此刻却把词人一直送到青墩,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连绵不绝。它给读者的感觉,宛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所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不同的是一个写“一路繁花”,一个写“两岸猿声”而已。

此词节奏明快,格调轻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蕴沉郁之感。黄昇《花庵词选》评陈与义词时说:“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也就说他的词风非常象苏轼,如果以此词和东坡的词(波声拍枕长淮晓)相比,我们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一江一 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2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新结同心香未落,怎生负得当初约。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莫作等闲相斗作,与君保取长欢乐。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2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杳不传芳信。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嬾。醉里不辞金盏满,一陽一关一曲肠千断。【鉴赏】词中女主人公当为一歌姬。上阕着重写相见,下..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独立荒池斜日①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②。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注解】①斜日:傍晚时西斜的太一陽一。②天汉:天河..

    2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译文】美好的时光能有多少呢?想想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归自谣·寒山碧》原文及赏析

    归自谣寒山碧,一江一 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①客。芦花②千里霜月白。伤行色③,来朝便是关山隔④。【注解】①潇湘:湘一江一 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②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③行色:..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归自谣·何处笛》原文及赏析

    归自谣何处笛,终夜梦魂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离人数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点绛唇·荫绿围红》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①。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②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注解】①朱户:指富贵人家。②颦(pn):皱眉。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3 古代文学 2025-07-17
  • 《点绛唇·南园池馆花如雪》原文及赏析

    临一江一 仙南园池馆花如雪,小塘春水涟漪。夕一陽一楼上绣帘垂。酒醒无寐,独自倚栏时。绿杨风静凝闲恨,千言万语黄鹂。旧欢前事杳难追。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临一江一 仙秣(m)陵一江一 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一江一 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

    6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和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 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应天长石城花落一江一 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花草岸,和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多少离愁谁得会。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长只如岁。红绡三尺泪,双结解时心醉,魂梦万重云水,觉来还不睡。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谒金门·杨柳陌

    谒金门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一江一 海客。梦觉巫山春一色 ,醉眼花飞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谒金门·圣明世

    谒金门圣明世,独折一枝丹桂。学着荷衣还可喜,春狂不啻◇。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满盏劝君休惜醉,愿君千万岁。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