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春秋谷梁传 / 谷梁赤

恒公

2025-06-08 12:20 春秋谷梁传
桓公元年

元年春。王。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正月,公即位。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为与闻乎弑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会者,外为主焉尔。郑伯以璧假许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无田则无许可知矣,不言许,不与许也。许田者,鲁朝宿之邑也。邴者,郑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见鲁之不朝于周而郑之不祭泰山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及者,内为志焉尔。越,盟地之名也。

秋,大水。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

桓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弑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杀孔父,孔父闲也。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焉。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朝时,此其月何也?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于是为齐侯、陈侯、郑伯讨数日以赂。己即是事而朝之。恶之,故谨而月之也。蔡侯、郑伯会于邓。

九月,入杞。我入之也。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桓无会,而其致何也?远之也。

----------

桓公三年

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胥之为言,犹相也。相命而信谕,谨言而退,以是为近古也。是必一人先。其以相言之何也?不以齐侯命卫侯也。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言日言朔,食正朔也。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公子翚如齐逆女。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讠雚。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诸母般,申之曰:“谨慎从尔父母之言!”送女逾竟,非礼也。公会齐侯于讠雚。无讥乎?曰为礼也。齐侯来也,公之逆而会之可也。夫人姜氏至自齐。其不言翚之以来何也?公亲受之于齐侯也。子贡曰:“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继万世之后,何谓已重乎?”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桓公四年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四时之田用三焉,唯其所先得,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

桓公五年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

夏,齐侯、郑伯如纪。天王使任叔之子来聘。任叔之子者,录父以使子也。故微其君臣而着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辞也。葬陈桓公。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举从者之辞也。其举从者之辞何也?为天王讳伐郑也。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为天子病矣。大雩。螽。螽,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书,此其书何也?过我也。

----------

桓公六年

六年春,正月,寔来。寔来者,是来也。何谓是来?谓州公也。其谓之是来何也?以其画我,故简言之也。诸侯不以过相朝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阅兵车也。修教明谕,国道也。平而修戎事,非正也。其日,以为崇武,故谨而日之,盖以观妇人也。蔡人杀陈佗。陈佗者,陈君也。其曰陈佗何也?匹夫行,故匹夫称之也。其匹夫行奈何?陈侯憙猎,淫猎于蔡,与蔡人争禽。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何如知其是陈君也?两下相杀,不道。其不地,于蔡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疑故志之,时曰同乎人也。

冬,纪侯来朝。

----------

桓公七年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其不言邾咸丘何也?疾其以火攻也。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其名何也?失国也。失国,则其以朝言之何也?尝以诸侯与之接矣,虽失国,弗损吾异日也。

----------

桓公八年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烝,冬事也,春兴之,志不时也。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烝。烝,冬事也,春夏兴之,黩祀也。志不敬也。

秋,伐邾。

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其不言使焉何也?不正其以宗庙之大事,即谋于我,故弗与使也。遂,继事之辞也。其曰遂逆王后,故略之也,或曰天子无外,王命之则成矣。

----------

桓公九年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为之中者归之也。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曹伯失正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为失正矣。内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则是放命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

桓公十年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终生之卒也。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来战者,前定之战也。内不言战,言战则败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者,为内讳也。

----------

桓公十一年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贬之也。突归于郑。曰突,贱之也。曰归,易辞也。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死君难,臣道也。今立恶而黜正,恶祭仲也。郑忽出奔卫。郑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国也。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公会宋公于夫钟。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

桓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曲池。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再称日,决日义也。主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非与所与伐战也。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于伐与战,败也。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

----------

桓公十三年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其言及者,由内及之也。其曰战者,由外言之也。战称人,败称师,重众也。其不地,于纪也。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

桓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无冰,时燠也。

夏,五。郑伯使其弟御来盟。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以其来我举其贵者也。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隐、桓,隐、桓之日远矣。夏五,传疑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余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余而尝也。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

桓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征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讥夺正也。郑世子忽复归于郑。反正也。许叔入于许。许叔,许之贵者也。莫宜乎许叔,其曰入何也?其归之道,非所以归也。公会齐侯于蒿。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地而后伐,疑辞也。非其疑也。

----------

桓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桓无会,其致何也?危之也。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朔之名,恶也。天子召而不往也。

----------

桓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及邾仪父盟于趡。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郎。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之者,为内讳也。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蔡季,蔡之贵者也。自陈,陈有奉焉尔。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卫人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

桓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泺之会,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称数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其地,于外也。薨称公,举上也。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葬我君,接上下也。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此其言葬,何也?不责逾国而讨于是也。桓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备,然后可以会矣。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猜你喜欢

  • 游乐场

    跑马厅今昔上海南京路,巍然矗立着二十四层楼的国际饭店;前面那一个广场,就是跑马厅。我有一位朋友,写一篇小说,把广场比作西湖,把慕尔堂教堂比作宝俶塔,把国际饭店比作雷峰塔,也就有这么一个轮廓。我所说的跑..

    37 上海春秋 2025-09-15
  • 海上剧话

    祖父一代的戏院太平军战役后,番鬼佬的租界,红毛毯似的越摊越大,居民越来越多,市面也越来越热闹。城中 [1] 的同桂茶园,演戏不过一年,营业不振,改为红桂茶园。到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又改为丹凤茶园。就中..

    41 上海春秋 2025-09-15
  • 名园

    爱俪园1929年,南北议和,集会于上海,北洋政府代表王揖唐南来,住在爱俪园。和议并未成功,王氏却写了一本笔记式的上海野史,题名《上海租界问题》。史法不合,史笔也差,只有一篇《爱俪园记》,乃为答谢主人而作,..

    39 上海春秋 2025-09-15
  • 寺庙

    天后宫北河南路苏州河北桥堍,那儿俗称铁马路。铁马路者,因为淞沪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1874年初建时,便从这儿开头的。后来,铁路拆掉了,就在那儿建造了天后宫;因此,那座桥,叫作天后宫桥。天后宫,也是租界..

    23 上海春秋 2025-09-15
  • 报坛旧话

    望平街的故事中国的报刊,最早是米邻和梁亚发编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发行(1815年8月5日出版),并不在上海。香港的《华文日报》,如《孖剌西报》的《中外新报》,1858年刊出,也比上海的报纸早几年。..

    66 上海春秋 2025-09-15
  • 人物

    吴太守袁山松上海人物志,第一页似乎就该写那位筑沪渎垒的袁山松。据《晋书》本传,山松是袁瑰的曾孙。袁瑰字山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魏郎中令袁涣的曾孙。袁瑰奉母避乱,一家南渡。其子乔,辅桓温镇京口,..

    16 上海春秋 2025-09-15
  • 洋场杂话

    黄浦滩头漫把鸿沟画界深,路环雉堞太相侵。郓权归我知何日?一寸江滩一寸金。渠渠夏屋位番酋,关税纷纷纳海陬,烙漆钤书最机密,都从加比纳中投沈慧孙《海市杂诗》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循环日报》创办人王韬..

    33 上海春秋 2025-09-15
  • 四郊

    吴淞的开埠吴淞一口,为长江下流,崇明蔽其外,实七省锁匙。朝廷命宿将督重兵坐镇此间,而近又练成自强一军,自金陵移驻,盖防江即以防海焉。然自上海通商,外洋轮船出入吴淞,为咽喉要路,情形与天津之大沽口、宁波..

    42 上海春秋 2025-09-15
  • 开埠

    开篇我这个土老儿在香港也住了十多年了,承香港朋友看得起,把我也算在上海佬之列,其实我在上海二十多年,也还是一个土老儿。在香港朋友的眼里,广东以外就有个上海国似的,一过了深圳,那边是广州省城,再以北韶关..

    34 上海春秋 2025-09-15
  • 卷十一 春秋下

    太史公纪传本于春秋 二十四史之体例增损 史笔有二 史记与汉书 史记与三国志 四史文章 晋书与晋略 梁书 魏书与西魏书 新唐书与五代 史附南唐书 金史 明史与明史稿 二十四史补志十四家补表七家 赵翼廿二史劄记远胜钱大..

    26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十 春秋上

    春秋三传之不同 例 兼采三传 刘敞春秋传 焦循与章炳麟 朱一新论公羊改制 凌曙以公羊言礼而开湘学蜀学 康有为与廖平 左绣春秋外传 廖平五经异义论《春秋三传》之渊源者,莫析于马、班。《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曰:孔..

    65 古籍举要 2025-08-25
  • 第十九回 乾隆帝初下江南 年羹尧归田削职

    却说清廷自入关以来至乾隆登极,计已八九十载。此八九十载中,天下忧攘,兵戈未定,旋起旋灭,朝廷用法太严,而草野乱源更甚。年羹尧威震一时,立功阃外,其能名垂清史勋书、竹帛,此不世出之英俊也。云中燕、嵩山毕..

    140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十七回 制虎养狮卫社稷 移龙换凤振邦基

    却说濮天鹏已将倒海龙赵天雄在当街打死,那班围观的人都吓呆了,有的恐受拖累,急着散开;有的反赶前,欲将濮天鹏揪住送县。濮天鹏仍旧怡然如若,不慌不忙向着众人说道:众位不必着忙,我濮天鹏决不拖累人的,一人做..

    121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十六回 管自鳌因妻守志 濮天鹏为友报仇

    却说年羹尧题了本,奏知雍正,雍正览奏,龙颜大悦,传旨召草上飞进京陛见。草上飞接着旨意,急忙预备好了行装,辞了年羹尧,并带了那两件御宝,兼程赶到京师,报了部,由部转奏。雍正就传旨,明晨入朝陛见。一宿无话..

    107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十一回 登大宝识破真龙 练双弹反输假虎

    却说邦杰此次莅山东省,并无特别事实,不过如前游玩山水;又以住居衙门内,觉得不很方便,同了他几个侍卫,移居一所地方,近旁古刹,镇日徜徉风景,流连名胜,倒也逍遥快乐。且又恐旁人疑虑,看出他的行藏,是以居止..

    110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九回 吴银亚荻溪怜佳士 甘凤池萍水娶美娘

    却说甘凤池自从谢村谢品山家起身之后,行抵湖北。征尘甫息,即闻得襄阳参将秦德辉惨变,乃由伊姑氏彤玉手刃之。毕生大仇,知已报复,无可留恋,心中反觉十分伤感,不敢流连于此,恐有漏泄,祸及于己,遂即匆匆离开襄..

    113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八回 禛贝勒组织暗杀团 年羹尧统领血滴子

    却说羹尧自与邦杰分手之后,带领年福,向山东大道而去。一路瞻山眺水,胸襟为之涤荡,耳目为之清爽。或行于羊肠曲径之间,探奇索险,蜿蜒曲折,平仄无地,旁有涧泉,潺潺奔流,细石可数,荇藻浮滑;或憩于峻岭危崖之..

    146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五回 述家难舅甥会面 报奇冤夫妻丧身

    却说白泰官、曹仁父两人,一则剪除恶霸,一则扫灭妖魔,固为此书之主要人物,亦为天地间不可多得之豪杰,烈烈轰轰,如生龙活虎一般。秉山川灵秀之气以生,为斯世人民造福,是以青年子弟,始基最关紧要。自幼稚以至壮..

    97 龙虎春秋 2025-06-17
  • 第一回 罗邦杰学艺海珠寺 甘凤池失踪枫叶村

    自来国家政治之道,文武两途不可偏废,重文学者必修武备,修武备者必重文学,故古之三王五霸,谋臣如雨,勇将如云,南讨北伐,东荡西征,横行天下,安辑宇内,莫不恃此焉!降至后世,治乱相循,分合不常,往往有桀骜..

    109 龙虎春秋 2025-06-16
  • 平江不肖生论

    本文节选自张赣生著《民国通俗小说论稿》。在民国通俗小说史上,若论起划时代的人物,便不能不提及平江不肖生,他不仅是推动中国通俗社会小说由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一位重要作家,更是拉开中国武侠小说大繁荣序幕的开路..

    92 龙虎春秋 2025-06-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