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不详

《太上老君内观经》原文

2025-07-10 10:10 知道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

老君曰: “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

老君曰: “ 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驶,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

老君曰: “ 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

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

老君曰: “ 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

老君曰: “ 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

老君曰: “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

老君曰: “ 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

老君曰: “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

老君曰: “ 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

《太上老君内观经》简称《内观经》又称《内视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魏晋朝。陶弘景曾引过此经,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义理通明,文字优美通畅,韵古义幽,言简意深。若以传统经典来修持,对精神灵性修持上的提升,将会有所极大收获。若当古文来细细欣赏品读,可谓中华文字组合上的极致美感体现。 千百年来,获得精神悟境的圣哲,文字大智慧皆从心念自然流露。由内而外,无不宁静无为;起思动念,无不利益众生;神思所到,无不字字精巧,句句玑珠,当中不含一丝瑕疵。无事偶来品读,犹如把玩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猜你喜欢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拼音版

    淨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神氣引津。心神丹元。..

    38 知道 2025-07-23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经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经文为雷声普化天尊所说。此神为上天神霄府九辰之一,是总司五雷,普化群生,赏善罚恶之神。经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节..

    34 知道 2025-07-23
  • 持诵十字天经法

    六月份进入雷斋月,从初一开始,廿四日结束。六月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显化之月,故许多崇奉雷祖的信徒,从六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六月廿四日结束皆茹素不食荤腥,虔诵雷经。普化宝诰至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

    34 知道 2025-07-23
  • 玉枢宝经

    尔时,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与十方诸天帝君,会于玉虚九光之殿郁萧弥罗之馆紫极曲密之房,阅太幽碧瑶之笈,考洞微明晨之书,交头接耳,细议重玄,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诵洞章,诸天帝君长吟..

    30 知道 2025-07-23
  • 【完经赞】

    中天大圣,北斗玄冥(míng),七元解厄(è)善通灵,集福并延龄。愿见真形,顶礼获康宁。皈(guī)命:北斗赐(cì)福大星君。

    29 知道 2025-07-23
  • 《北斗真经》正文

    北方壬癸。水德星君。九皇七元映寿龄。普度众生。救济万民。十方仰天人。北斗九皇大星君。【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

    26 知道 2025-07-23
  • 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八景宫中。与诸天神王。日月星宿。上圣高真。无极圣众。说无上至真妙法。有一真人。名曰赤脚大仙。越班而出。擎拳长跪。上禀天尊曰。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产。鬼魅精邪。天罗..

    39 知道 2025-07-23
  •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尔时救苦大仙。在大罗天上。九炁紫微天宫。上禀道君曰。集会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校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受苦众生。..

    45 知道 2025-07-22
  • 炎帝火官诰

    志心皈命礼乾元四品。考校火官。运扶乾健。德合离明。居太阳,丹天之中。统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参佐于三元,炁运行于四月。驾赤龙,而行南陆。昭明荧惑之宫。烛朱陵,而显丹台,焕赫文昌之运(府..

    39 知道 2025-07-22
  • 下元水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旸谷洞元。青华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正一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

    35 知道 2025-07-22
  • 中元地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覈(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

    36 知道 2025-07-22
  • 上元天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校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

    34 知道 2025-07-22
  • 八大神咒

    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

    37 知道 2025-07-22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宋-白玉蟾

    经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正误,元终南山道士王元晖注。据徒记称,书成於皇庆元年(1312)。书前有序记及图象数篇(原误题《清静经注》)。正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

    35 知道 2025-07-22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

    39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下

    但示其首篇之目,不见其文,道成将举乃可见矣。言其报功耳,其功一其报万,大约如茅君九锡。此乃上道,又百倍之。学元道者,元辞勤矣。下卷首目约数十篇,后圣所纪者五篇而已。功报一,志报二,不退报三,不妄报四..

    30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中

    人者,万物之中至灵者也,与天地同生於虚元之始,因元黑结而成形。形体既立,十天之神降入身中,为人神,故能成人也。既与天地同生於虚元之始,则合与天地齐寿。今天地则能长久,人不能长存者,何也?盖天地能安静..

    36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上

    元道者,太上老君之元上道也。老君道有三,上、中、下也。黄庭道有三,上、中、下也。又诸道各有三,皆其次也。老君中道与黄庭上道比,诸道又次比之。元道有三,此经又其最上者,故曰元上元道也。此道至高,虚元玄..

    37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序

    元道者,玄元之上道,黄老之心秘也。元和中,孟谪仙降世,其胎亲皆积至诚醇厚,请仙又至慈敦孝,先感东山陶大通君,先示死生之变,因命执本根焉。本根即元道也。次感南统樊大君,戊戌岁降之,口授此经。故皆大纪枢要..

    35 知道 2025-07-22
  • 内景经

    上清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第一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作 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 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

    30 知道 2025-07-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