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以不伤为本
2025-08-13 10:42
读医
养生以不伤为本。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怒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多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息,伤也;欢呼哭泣,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是以养性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饥极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渴极而饮,饮不可过多。食多则结积聚,饮多则成痰癖。不欲甚劳其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远愿广志,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欲眠中见扇,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凡言伤者,亦不便觉,久则损寿。《此谓不见其损,有时而尽。》《抱朴子》 风寒暑湿及酒食生冷均能致疾
沐浴临风,则病脑风痛风;饮酒向风,则病酒风漏风;劳汗暑汗当风,则病中风暑风;夜露乘风,则病寒热;卧起受风,则病痹厥。衣凉冒冷,则寒外侵;饮冷食寒,则寒内伤;早起露首跣足,则病身热头痛;纳凉阴室,则病身热恶寒;多食凉水瓜果,则病泄泻腹痛;夏走炎途,贪凉贪冷,则病疟痢。坐卧湿地,则病厉风痹厥;冲风冒雨,则病身重身痛;长着汗衣,则病麻木发黄;勉强涉水,则病脚气挛痹;饥饿澡浴,则病骨节烦痛;汗出见湿,则病痤痱《痤,疖也。音坐,平声,《集解》。
《养生三要》作者为清代医学家袁开昌,该书内容摘自《内经》、《庄子》、《抱朴子》、《千金要方》、《褚氏遗书》、《医门法律》、《医砭》、《医说》、《名医类案》、《冷庐医话》、《本草纲目》、《本草经疏》、《聪训斋语》等二十余种著作以及张景岳、李东垣、张子和、徐大椿、陆定圃、喻嘉言、王孟英等三十余位医家的相关论述,集清以前养生法之大成,并附之以袁氏本人的心得体会。该书一经刊刻,即刻引起轰动,成为大众养生指南。 袁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后迁居丹阳(今江苏丹阳),清代著名医学家。根据其子袁阜所撰《养生三要》跋和李丙荣所撰《袁开昌先生传》的相关记述,袁开昌约生于1850年,卒于1905年。 袁开昌生平好读书,受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潜心研究医学,擅长眼科、外科,善用火针治外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扬州流行瘟疫,袁开昌遵古方制药饵,挽救了无数生命。 晚年,袁开昌辑《医门集要》八卷,《养生三要》为该书的首篇。据《中国历代卜人传》序记载,该书由袁开昌所辑,后由其子袁阜校订,于1918年付梓行世。 袁开昌认为,养生要兼顾“治已病”、“治未病”和“治医者之病”,三者乃“养生三要”。《养生三要》出版后,即不胫而走。苏润宽读后感叹曰:“唤醒痴迷酿太和,婆心苦口费搜罗。谁知人世生生理,都被先生指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