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三十三 杂修摄部二

2025-08-13 17:18 云笈七签

◎摄养枕中方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

夫养生缮性,其方存于卷者甚众。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于澄神内观,游玄采真,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寻设能及之,而志不能守之,事不从心,术即不验。诚由前之误交切而难遣,摄卫之道赊远而易违,是以混然同域,绝而不思者也。稽叔夜悟之大得,论之未备,所以将来志士览而惧焉。今所撰录,并在要典。事虽隐秘,皆易知易为,以补斯阙。其学者不违情欲之性,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玩,而顾盻可法。旨约而用广,业少而功多。余研核方书,盖亦久矣。搜求秘道,略无遗馀。自非至妙至神,不入兹录;诚信诚效,始冠于篇。取其弘益,以贻后代。苟非其道,慎勿虚传;传非其人,殃及三世。凡着五章为一卷,与我同志者宝而行之云尔。

----------------------------------------

◎自慎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处屯危,不能自慎而能克济者,天下无之。故养性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首焉。

夫圣人安不忘危,恒以忧畏为本。营无所畏忌,则庶事隳坏。《经》曰: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故以治身者,不以忧畏,朋友远之;治家者,不以忧畏,奴仆侮之;治国者,不以忧畏,邻境侵之;治天下者,不以忧畏,道德去之。故忧畏者,生死之门,礼教之主,存亡之由,祸福之本,吉凶之元也。是故仕无忧畏,则身名不立;农无忧畏,则稼穑不滋;工无忧畏,则规矩不设;商无忧畏,则货殖不广;子无忧畏,则孝敬不笃;父无忧畏,则慈爱不着;臣无忧畏,则勋庸不建;君无忧畏,则社稷不安。养性者,失其忧畏,则心乱而不治,形躁而不宁,神散而气越,志荡而意昏,应生者死,应死者亡,应成者败,应吉者凶。其忧畏者,其犹水火不可暂忘也。人无忧畏,子弟为勍敌,妻妾为寇仇。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故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已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悔于远。能知此者,水行蛟龙不得害,陆行虎凶兕不能伤,处世谤讟不能加。善知此者,万事毕矣。

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于一日,为益既广,为患亦深。且滋味百品,或气势相伐,触其禁忌,更成沉毒。缓者积年而成病,急者灾患而卒至也。

凡夏至后迄秋分,勿食肥腻饼臛之属。此与酒浆果瓜相妨。或当时不觉即病,入秋节变生多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而或者以病至之日便为得病之初,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欲知自慎者,当去之于微也。

夫养性者,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唯无多无少,几乎道也。故处士少疾,游子多患,繁简之殊也。是故田夫寿,膏梁夭,嗜欲多少之验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夫常人不可无欲,又复不可无事,但约私心,约狂念,靖躬损思,则渐渐自息耳。

封君达云: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恒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捐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施泻,秋冬闭藏。又鱼脍生肉,诸腥冷之物,此多损人,速宜断之,弥大善也。心常念善,不欲谋欺诈恶事,此大辱神损寿也。

彭祖曰:重衣厚褥,体不堪苦,以致风寒之疾;甘味脯腊,醉饱餍饫,以致疝结之病;美色妖丽,以致虚损之祸;淫声哀音,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驰骋游观,弋猎原野,以致发狂之迷;谋得战胜,取乱兼弱,以致骄逸之败。斯盖圣人戒其失理,可不思以自勖也?

夫养性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听、久视,不强食,不强饮,亦不可忧思愁哀。饥乃食,渴乃饮。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夜勿食,若食即行约五里,无病损。日夕有所营为,不住为佳,不可至疲极,不得大安无所为也。故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想尔曰想尔盖仙人名:勿与人争曲直,当减人算寿。若身不宁,反舌塞喉,嗽漏,咽液无数,须臾即愈。道人疾,闭目内视,使心生火,以火烧身,烧身令尽,存之,使精神如仿佛,疾即愈。若有痛处,皆存其火烧之,秘验。

----------------------------------------

◎仙经禁忌

凡甲寅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不得与夫妻同席、言语、面会,必当清净,沐浴不寝,警备也。

凡服药物,不欲食蒜、石榴、猪肝、犬肉。

凡服药,勿向北方,大忌。

凡亥子日,不可唾,减损年寿。

凡入山之日,未至百步,先却百步,足反登山,山精不敢犯人。

凡求仙,必不用见尸。

又忌三月一日不得与女人同处。

----------------------------------------

◎仙道忌十败

一勿好淫,二勿为阴贼凶恶,三勿酒醉,四勿秽慢不净,五勿食父命本命肉,六勿食己本命肉,七勿食一切肉,八勿食生五辛,九勿杀一切昆虫众生,十勿向北大小便,仰视三光。

----------------------------------------

◎仙道十戒

勿以八节日行威刑,勿以晦朔日怒,勿以六甲日食鳞甲之物,勿以三月三日食五脏肉、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杀伐树木,勿以五月五日见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八月四日市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勿以八节日杂处。

----------------------------------------

◎学仙杂忌

若有崇奉六天、及事山川魔神者,勿居其室,勿飨其馔。

右已上忌法,天人大戒。或令三魂相嫉,七魄流竞;或胎神所憎,三官受恶之时也。若能奉修则为仙材,不奉修失禁,则为伤败。

夫阴丹内御房中之术,七九朝精吐纳之要,六一回丹雄雌之法,虽获仙名,而上清不以比德;虽均至化,而太上不以为高。未弘至道,岂睹玄闼?勿亲经孕妇女,时醑华池,酣鬯自乐,全真独卧。古之养生,尤须适意,不知秘术,讵可怡乎?勿抱婴儿,仙家大忌。

夫建志内学,养神求仙者,常沐浴,以致灵气。如学道者,每事须令密。泄一言一事,趣减一?弄。一?弄,三日也。

凡咽液者,常闭目内视。学道者,常当别处一室,勿与人杂居,着净衣烧香。

凡书符当北向,勿杂用笔砚。

凡耳中忽闻啼呼及雷声、鼓鸣,若鼻中闻臭气血腥者,并凶兆也。即烧香、沐浴斋戒,守三元帝君,求乞救护。行阴德,为人所不能为,行人所不能行,则自安矣。

夫喜怒损志,哀乐害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之人大忌,仙法之所疾也。

夫习真者,都无情欲之感,男女之想也。若丹白存于胸中,则真感不应,灵女上尊不降。阴气所接,永不可以修至道。吾常恨此,赖改之速耳。所以真道不可以对求,要言不可以偶听慎之哉!

----------------------------------------

◎导引

常以两手摩拭一面上,令人有光泽,斑皱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摩之令二七而止。卧起,平气正坐,先叉手掩项,目向南视,上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使人精和,血脉流通,风气不入,行之不病。又屈动身体,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

又卧起,先以手内着厚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週匝,热,温温如也。顺发摩顶良久,摩两手以治面目,久久令人目自明,邪气不干。都毕,咽液三十过,导内液咽之。又欲数按耳左右,令无数,令耳不聋,鼻不塞。

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按体所痛处。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常以手中指按目近鼻两眦两眦,目睛明也,闭气为之,气通乃止。週而复始行之,週视万里。

常以手按两眉后xiao穴中此处,目之通气者也,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及颡上,又以手旋耳各三十过,皆无数时节也。毕,以手逆乘额上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上行入发际中。常行之,勿语其状,久而上仙。修之时,皆勿犯华盖华盖,眉也。

----------------------------------------

◎行气

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保精,引气,服饵。凡此三事,亦阶浅至深,不遇至人,不涉勤苦,亦不可卒知之也。然保精之术,列叙百数;服饵之方,略有千种,皆以勤劳不强为务。故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去瘟疫,可以禁蛇兽,可以止疮血,可以居水中,可以辟饥渴,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胎息者,不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夫善用气者,嘘水,水为逆流;嘘火,火为灭炎;嘘虎豹,虎豹为之伏匿;嘘疮血,疮血则止。闻有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便遥为嘘咒我手,男左女右,彼虽百里之外,皆愈矣。又中毒卒病,但吞三九。九当作九之气,亦登时善也。但人性多躁,少能安静,所以修道难成。

凡行气之道,其法当在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自止于胸膈,以鸿毛着鼻上,毛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当以渐除之耳。若食生冷、五辛、鱼肉及喜怒忧恚而引气者,非止无益,更增气病,上气放逆也。不能闭之,即稍学之。初起三息、五息、七息、九息而一舒气,更噏之。能十二息气,是小通也。百二十息不舒气,是大通也。此治身之大要也。常以夜半之后生气时闭气,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以手下寿,能至于千,即去仙不远矣。

凡吐气,令人多出少,入恒以鼻入口吐。若天大雾、恶风、猛寒,勿行气,但闭之,为要妙也。

彭祖曰:至道不烦,但不思念一切,则心常不劳。又复导引、行气、胎息,真尔可得千岁。更服金丹大药,可以毕天不朽。清斋休粮,存日月在口中,昼存日,夜存月,令大如环,日赤色,有紫光九芒,月黄色,有白光十芒,存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无数。若修存之时,恒令日月还面明堂中,日在左,月在右,令二景与目瞳合,气相通也。所以倚运生精,理利魂神,六丁奉侍,天兵卫护,此真道也。凡夜行及眠卧心有恐者,存日月还入明堂中,须臾百邪自灭,山居恒尔。凡月五日夜半,存日象在心中,日从口入,使照一身之内,与日共光相合会。当觉心腹霞光映照。毕,咽液九遍。到十五日、二十五日,亦如是。自得百关通畅,面有玉光。又男服日象,女服月象,一日勿废,使人聪明朗彻,五脏生华。

----------------------------------------

◎守一

夫守一之道,眉中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中丹田者,心也。下丹田者,脐下一寸二分是也。一一有服色姓名出《黄庭经》中,男子长九分,女子长六分。

昔黄帝到峨嵋山,见皇人于玉堂中。帝请问真一之道,皇人曰:长生飞仙,则唯金丹;守形却老,则独真一。故仙重焉。凡诸思存,乃有千数,以自卫率多,烦杂劳人,若知守一之道,则一切不须也。

仙师曰:凡服金丹大药,虽未去世,百邪不敢近人。若服草木小药,饵八石,适可除病延年,不足以禳外祸,或为百鬼所枉,或为太山横召,或为山神所轻,或为精魅所侵。唯有真一,可以一切不畏也守一法,具在《皇人守一经》中。

----------------------------------------

◎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夫身为神气,为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气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于真性。日月斋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净虑。气海若俱,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住无碍,炁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显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碍五时七候,入胎定观耳。

----------------------------------------

◎五时

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

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

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

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

从此已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

◎七候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

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

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仙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采云捧足。

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

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贤圣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时之人,学道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但守愚情,保持秽质,四时迁运,形委色衰,体谢归空,称为得道,谬矣!此胎息定观,乃是留神驻形,真元祖师相传至此。最初真人传此术,术在口诀,凡书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细详留意,必获无疑,贤智之人,逢斯圣文矣。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三百九十九 ◎人事部四十

    ○应梦 《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帝,天也。)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君王其终抚嘱拢"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为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八 ◎人事部三十九

    ○吉梦下 《东观汉记》曰:诸将皆劝光武即位。乃召冯异。上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异因下席拜贺曰:"此天命发於精神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又曰:永平三年春,有司奏请立长秋宫,以率八妾。..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

    ○叙梦 《毛诗·鸡鸣》曰: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笺云:虫飞薨薨,东方旦明之时,我犹乐与君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也。) 又《节正月》曰:召彼故老,讯之占梦。(笺云:君臣在朝侮玄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而已..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六 ◎人事部三十七

    ○溺 《大戴礼》曰:武王践祚曰:"盥盘之铭,与其溺於水,宁溺于人。"不可救。 《礼记·檀弓上》曰:死而不吊者三:(谓轻生忘孝。)畏,(人或时以非罪攻己,不有以说之死之者,孔子畏于匡是也。)压,(行止危险之下。)..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五 ◎人事部三十六

    ○沐 《说文》曰:沐,濯发也。 《毛诗·淇澳·伯兮》曰:自伯之东,首如飞碰拢岂无膏沐,淮适为容? 《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蓄兰为沐浴。 《礼记·曲礼上》曰:居丧之礼,头有疮则沐。 又《檀弓下》曰:石骀仲..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四 ◎人事部三十五

    ○行 《易·困卦》曰:臀无肤,其行趑趄。 《毛诗·谷风》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迟迟,舒行貌。) 又《黍离》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又《载驱》曰: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又《我行其野》..

    5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三 ◎人事部三十四

    ○坐 《释名》曰:坐,挫也。骨节挫屈也。("小人群党,坐于王床。"王床者,王者床。) 《毛诗·车邻》曰: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礼记·曲礼上》曰:夫为人子者坐不中席。 又曰: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又曰:男女不..

    5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二 ◎人事部三十三

    ○吟 《释名》曰:吟,严也。其声本出于故愁,故声严肃,使听之凄叹也。 《说文》曰:吟,叹也。 《毛诗·关雎序》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东观汉记》曰:梁鸿常闭户吟咏、书记,遂潜思著书十馀篇。 《魏志》曰..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一 ◎人事部三十二

    ○笑 《说文》曰:哑,笑也。咥,大笑。听,笑貌也。忻,笑喜也。 《易·同人卦》曰:先号咷而后笑。 又《震卦》曰: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又《旅卦》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毛诗·邶·终风》曰:终风且..

    7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 ◎人事部三十一

    ○言语 《说文》曰:直言曰言,语议曰语。 《释名》曰: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述也。 《易·系辞》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又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又曰:君子出其言善,则千..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九 ◎人事部三十

    ○嗜好 《礼记·檀弓上》曰: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丧,上石,阴也;吉,上左,阳也。) 又《祭义》曰:先王之孝也,心志嗜欲不忘乎..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八 ◎人事部二十九

    ○声 《周书》曰:师旷见周太子晋,太子曰:"吾闻汝知人年寿,幸以告我。"师旷曰:"汝色赤白,声火声,不寿。"太子曰:"余后三年上宾於帝,汝慎无言,殃将及汝。"三年而死。 《毛诗·关雎序》曰:情发於中,故形于声..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七 ◎人事部二十八

    ○黑子 《汉书》曰:高祖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又《贾谊传》曰:今淮阳之比大诸侯,仅如黑子之著面,不足以有所禁御。 范晔《后汉书》曰:黄昌字圣真,迁蜀郡太守。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宁於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

    6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六 ◎人事部二十七

    ○健 《释名》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 《左传·庄公》曰: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曹师伐之。南宫长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乘车,非兵车也。驾人曰辇。宋去陈二百六十里,言万之多力。)宋人请南宫长万於..

    7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五 ◎人事部二十六

    ○幼知下 《唐书》曰:李百药字重规,隋内史令德林子也。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之名。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乂、马玄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琊之稻",并不知其..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四 ◎人事部二十五

    ○幼知上 《说文》曰:幼,小也。 《释名》曰:儿始能行曰孺子,孺,弱也。十五曰童,故《礼》有阳童。牛羊之无角者曰童,山无草木亦曰童,言未巾冠似之。 《左传·僖下》曰: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暌,终朝而毕..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三 ◎人事部二十四

    ○寿老 《说文》曰:老,考也。 《释名》曰: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七十曰耄,头发耄耄然也。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色也。耇,..

    1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二 ◎人事部二十三

    ○丑丈夫 《释名》曰:丑,臭也,如臭秽也。 《说文》曰:丑,音蚩酉反,可恶也。 又曰:丈,十尺也,从手而持十也。 又曰:夫,从一大,象人形也。一象簪形。冠而既簪,人二十而冠,成人也。故成人曰丈夫。 《尚书..

    5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一 ◎人事部二十二

    ○美妇人下 《庄子》曰:西施、毛嫱,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尹文子》曰: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敢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 ◎人事部二十一

    ○美丈夫下 《唐书》曰:张知謇,蒲州河东人,徙家于歧。少与兄知立、知晦、弟知然励志读书,皆明经擢第,仪质瑰伟,眉目疏朗,晓立理文而清介自守,故公卿争进之。 又曰:崔湜,美姿仪,有才名,弟液、涤及从兄莅并..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