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可为楷模
2025-08-16 10:05
读医
大抵古人名方之可为楷模者,其用心为最苦。盖用药如用兵,制方如庙算,必非信手拈撮,抚剑疾视,以敌一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宜只就本方对所治本证而细按之,思其何以用某药,何以不用某药,何以重用某药,何以补泄兼施,何以辛酸并用,何以寒热并行,明其所以然而思过半,则战胜于庙堂之道也。《汪双池》
古方权量
古方自灵素至干金、外台,所集汉、晋、宋、齐诸名方,凡云一两者以今之七分六厘准之。凡云一升者,以今之六勺七杪准之。
古书有方药等分者,不可误认为一样分量
尝读古方,每有药味之下,不注分两,而于末一味下,注各等分者,今人误认为一样分两,余窃Q》不能无疑焉。夫一方之中,必有君臣佐使,相为配合,况药味有厚薄,药质有轻重,若分两相同,吾恐驾驭无权,难于合辙也。即如地黄饮子之熟地、菖蒲,分量可等同乎?天真丹之杜仲、牵牛,分量可等同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岂可以各等分为一样分两哉。或曰,子言是矣。然则古人之不为注定,而云各等分者何谓耶?愚曰,各者,各别也。古人云,用药如用兵,药有各品,犹之将佐偏裨,各司厥职也。等者,类也,分类得宜。如节制之师,不致越伍而哗也。分者,大小不等,各有名分也。惟以等字与上各字连读,其为各样分两,意自显然。今以等字与下分字连读,则有似乎一样分两耳。千里之错,失于毫厘,类如是耳。窥先哲之不以分两明示后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证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朱应皆》
《养生三要》作者为清代医学家袁开昌,该书内容摘自《内经》、《庄子》、《抱朴子》、《千金要方》、《褚氏遗书》、《医门法律》、《医砭》、《医说》、《名医类案》、《冷庐医话》、《本草纲目》、《本草经疏》、《聪训斋语》等二十余种著作以及张景岳、李东垣、张子和、徐大椿、陆定圃、喻嘉言、王孟英等三十余位医家的相关论述,集清以前养生法之大成,并附之以袁氏本人的心得体会。该书一经刊刻,即刻引起轰动,成为大众养生指南。 袁开昌,字昌龄,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后迁居丹阳(今江苏丹阳),清代著名医学家。根据其子袁阜所撰《养生三要》跋和李丙荣所撰《袁开昌先生传》的相关记述,袁开昌约生于1850年,卒于1905年。 袁开昌生平好读书,受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潜心研究医学,擅长眼科、外科,善用火针治外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扬州流行瘟疫,袁开昌遵古方制药饵,挽救了无数生命。 晚年,袁开昌辑《医门集要》八卷,《养生三要》为该书的首篇。据《中国历代卜人传》序记载,该书由袁开昌所辑,后由其子袁阜校订,于1918年付梓行世。 袁开昌认为,养生要兼顾“治已病”、“治未病”和“治医者之病”,三者乃“养生三要”。《养生三要》出版后,即不胫而走。苏润宽读后感叹曰:“唤醒痴迷酿太和,婆心苦口费搜罗。谁知人世生生理,都被先生指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