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几何论约 / 杜知耕

卷一之首

2025-08-18 16:23 几何论约

钦定四库全书

几何论约卷一之首

柘城杜知耕撰

界説三十六则【凡造论先当分别解説论中所用名目故作界説】

一界防无长短广狭厚薄

二界线有长短无广狭厚薄【线有曲有直】

三界线之界是防

四界直线止有两端两端之间上下更无一防

五界面有长短广狭而无厚薄

六界靣之界是线

七界平面一面平在界之内

八界平角两直线于平靣纵横相遇处如甲乙乙丙两线所作不以线之大小较论【凡言角连用三字中间一字为所指之角如称甲乙丙角乃指乙角而言也】

九界直线相遇作角为直线角本书中所论皆是直

线角角有三等一直线角

二曲线角三杂线角

十界甲乙纵线加丙丁横线上乙左右作两角相等

而直【角方中矩曰直】则甲乙为丙丁之垂线

十一界凡角大于直角曰钝角【如甲乙丙角】

十二界凡角小于直角曰鋭角【如前图甲乙丁角】

十三界界者一物之始终今所论有三界防为线之界线为面之界面为体之界体不可为界

十四界形或在一界【如平圎立圎等形】或在多界之间【如平方立方及平立三角六角八角等形】

十五界圜自界至心任作几许直线俱等

十六界圜之中处为心

十七界自圜之一界作一直线过中心至他界为圜径径分圜为两平分

十八界径线与半圜界所作形为半圜

十九界在直线界中之形为直线形

二十界在三直线界中之形为三边形

二十一界在四直线界中之形为四边形

二十二界在多直线界中之形为多边形

二十三界三边形三邉线等为平边三角形

二十四界三边形两邉线等为两边等三角形

二十五界三邉形三边俱不等为三不等三角形二十六界三邉形有一直角为三邉直角形

二十七界三边形有一钝角为三边钝角形

二十八界三边形三角皆鋭为三边鋭角形【凡三边形恒以在下者为底两旁者为腰】

二十九界四边形四边俱等而角直为直角方形三十界直角形其角皆直其边两两相等

三十一界斜方形四边等而非直角

三十二界长斜方形其邉两两相等而非直角

三十三界已上四种谓之有法四邉形四种之外他方形皆谓之无法四邉形

三十四界两直线【如甲乙丙丁两线】于同面行至无穷不相

离亦不相逺而不相遇为平行线

三十五界一形每两边有平行线【甲丙与乙丁平行甲乙与丙丁平行】

为平行方形

三十六界凡平行方形于对角作直线又于两边纵横各作平行线遇对角线于壬即分此形为四平行方形其两形有对角线者【己辛庚戊两形】为

角线方形其两形无角线者【丁壬壬乙两形】为余方形【甲乙丙丁方形今止称为丁乙方形省文也】

求作四则【求作者不得言不可作】

一求自此防至彼防求作一直线

二求一有界直线求从一界引长之成一直线

三求不论大小以防为心求作圜

四求设一度于此求作彼度较此度或大或小【凡言度者或线或面或体皆是】

公论十九则【公论者不可疑】

一论设有多度彼此俱与他等则彼与此自相等二论有多度等若所加之度等则合并之度亦等三论有多度等若所减之度等则所存之度亦等四论有多度不等若所加之度等则合并之度不等五论有多度不等若所减之度等则所存之度不等六论有多度俱倍于此度则彼多度俱等

七论有多度俱半于此度则彼多度俱等

八论有二度自相合【谓以此度加于彼度之上而自相合】则两度必等九论全大于其分

十论直角俱相等

十一论有甲乙丙丁两横线任作一戊己纵线或正或偏若戊己线旁同方两角俱小于直角或两角并小于两直角则两横线愈长愈相近

必有相遇处

十二论两直线不能为有界之形

十三论两直线止能于一防相遇

十四论有甲乙丙丁两度等若于甲乙加乙戊于丙丁加丁己所加两度不等则合并之差与所

加之差等谓甲戊之大于丙己与乙戊之大于丁己同一戊庚也

十五论有戊乙丁己两度不等若于戊乙加乙甲于己丁加丁丙所加两度等则合并所赢之度

与元所赢之度等谓戊甲之大于己丙与戊乙之大于己丁同一庚戊也

十六论有甲乙丙丁两度等若于甲乙减戊乙于丙丁减己丁所减两度不等则余度所赢之度

与减去所赢之度等谓乙戊之大于己丁与丙己之大于甲戊同一庚戊也

十七论有甲戊丙己两度不等若于甲戊减甲乙于丙己减丙丁所减两度等则余度所赢之度

与元所赢之度等谓乙戊之大于丁己与甲戊之大于丙己同一庚戊也

十八论全与诸分之并等

十九论有二全度此全倍于彼全若此全所减之度倍于彼全所减之度则此较【相减之余曰较】亦倍于彼较【设此度二十彼度十于二十减六于十减三则此较十四彼较七】

七卷。清杜知耕撰。自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前六卷 《几何原本》刊行以来,因其图、解、论、系条文众多,阅读甚有不便,杜知耕为推广此书,弘扬欧氏方法,使其简而能明,约而能该,故 “摘其谬,删其繁,补其遗漏”(杜知耕原序),于1700年著《几何论约》七卷。前六卷分别对应于利徐译本;末卷为增题与后附。除徐本已有增题之外,杜又增“比例之面”题,并将原书未明之法共得十题附于卷后,颇有新意。该书版本有1700年刊本。见郑堂读书记及静嘉堂秘籍志卷二十五; 《四库》 本; 孔氏岳雪楼抄本 (现存广东省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卷一九九 唐紀十五

    起著雍涒灘(戊申)四月,盡旃蒙單閼(乙卯)九月,凡七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十二年(戊申,公元六四八年) 夏,四月,丁巳,右武候將軍梁建方擊松外蠻,破之。 初,巂州都督劉伯英上言:「松外諸..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八 唐紀十四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六月,盡著雍涒灘(戊申)三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 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巖城西南,上臨其西北。城主孫代音潛遣腹心請降,臨城,投刀鉞為..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七 唐紀十三

    起昭陽單閼(癸卯)四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五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變,告太子謀反。敕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與大理、中..

    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六 唐紀十二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盡昭陽單閼(癸卯)三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五年(辛丑,公元六四一年) 春,正月,甲戌,以吐蕃祿東贊為右衞大將軍。上嘉祿東贊善應對,以琅邪公主外孫段氏妻之;辭..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五 唐紀十一

    起強圉作噩(丁酉)五月,盡上章困敦(庚子),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一年(丁酉,公元六三七年) 五月,壬申,魏徵上疏,以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於昔時,聞過必改少虧於曩日,譴罰積多,威怒..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四 唐紀十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強圉作噩(丁酉)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 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靜州獠反,將軍李子和討平之。 文武官復請封禪,上曰:「卿..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三 唐紀九

    起著雍困敦(戊子)九月,盡重光單閼(辛卯),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年(戊子,公元六二八年) 九月,丙午,初令致仕官在本品之上。 上曰:「比見羣臣屢上表賀祥瑞,夫家給人足而無瑞,不害為..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二 唐紀八

    起柔兆閹茂(丙戌)九月,盡著雍困敦(戊子)七月,凡二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但詔歸所掠中國戶口,徵溫彥博還朝。 丁未,上引諸衞..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九一 唐紀七

    起閼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丙辰,..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百九十 唐紀六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五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春,正月,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以范願為左僕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

    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九 唐紀五

    起重光大荒落(辛巳)三月,盡十二月,不滿一年。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太子建成獲稽胡千餘人,釋其酋帥數十人,授以官爵,使還,招其餘黨,..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八 唐紀四

    起屠維單閼(己卯)十一月,盡重光大荒落(辛巳)二月,凡一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十一月,己卯,劉武周寇浩州。 秦王世民引兵自龍門乘冰堅渡河,屯柏壁,與宋金剛相持。時..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七 唐紀三

    起屠維單閼(己卯)正月,盡十月,不滿一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春,正月,壬寅,王世充悉取隋朝顯官、名士為太尉府官屬,杜淹、戴胄皆預焉。胄,安陽人也。隋將軍王隆帥屯衞將軍張..

    4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六 唐紀二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八月,盡十二月,不滿一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八月,薛舉遣其子仁果進圍寧州,刺史胡演擊卻之。郝瑗言於舉曰:「今唐兵新破,關中騷動,宜乘勝直取長安。」..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五 唐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正月,盡七月,不滿一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詔唐王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唐王旣克長安,以書諭諸郡縣,於是東自商洛,南盡巴、蜀..

    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三 隋紀七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強圉赤奮若(丁丑)五月,凡一年有奇。 煬皇帝大業十二年(丙子,公元六一六年) 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餘郡,始議分遣使者十二道發兵討捕盜賊。 詔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數萬人,於郡..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二 隋紀六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三年。 煬皇帝大業九年(癸酉,公元六一三年) 春,正月,丁丑,詔徵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為驍果,脩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靈武賊帥白瑜娑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

    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八一 隋紀五

    起著雍執徐(戊辰),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五年。 煬皇帝大業四年(戊辰,公元六O八年) 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軍百餘萬衆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

    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百八十 隋紀四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強圉單閼(丁卯),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仁壽四年(甲子,公元六O四年) 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帝將避暑於仁壽宮,術士章仇太翼固諫;不聽,太翼曰:「是行恐鑾輿不返!」帝大怒,繫之長..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七八 隋紀二

    起玄黓困敦(壬子),盡屠維協洽(己未),凡八年。 高祖文皇帝開皇十二年(壬子,公元五九二年) 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為內史令兼右領軍大將軍。 國子博士何妥與尚書右僕射邳公蘇威爭議事,積不相能。威子夔為..

    6 资治通鉴 2025-11-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