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雍正畿辅通志 / 李卫

畿輔通志卷二十九

2025-08-19 13:21 雍正畿辅通志

義學

順治九年題准每鄉置社學一區擇其文義通曉行誼謹厚者補充社師免其差役量給廩餼優贍康熙五十四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勅諭朕毎年行幸水淀近見村荘之中誦讀尚少况移風易俗莫過讀書非此無可上進朕思畿輔之地廼王化所先宜當窮鄉僻壤皆立義學覔人教讀亦勉勵孝弟可望成人矣可即遍示荘村俾知朕崇學好文之深意焉

雍正九年題定州縣於大鄉鉅堡各置社學一區擇生員學優行端補充社師免其差役量給廩餼凡近鄉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内有志學文者俱令入學肄業仍造姓名冊結於學臣按臨申報查考分別奨賞褫革務期啓發蒙童成就俊乂以備三代黨庠術序之法又奉

上諭各直省現任官員自立生祠書院令改為義學延師授徒以廣文教

順天府

府義學

在正陽門外金魚池北康熙四十一年府尹錢晉錫題准建造内奉

聖祖仁皇帝御書樂育英才匾額至五城各設一小學延師教育有成材者選入義學共計每年廩餼銀三百兩於府縣按月支領

良鄉縣義學

一在城東 一在琉璃河

一在竇店

已上俱康熙五十八年建

固安縣義學

一在城北闗一在栁泉

一在知子營一在牛它

一在馬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永清縣義學

在韓荘雍正八年建

東安縣義學

一在西門外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王里村雍正九年建

香河縣義學

在城内東街雍正二年建

通州義學

一在新城紅牌樓西 一在張家灣南門内一在烟郊鎮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三河縣義學

一在城西街一在南闗

一在夏店東一在南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段家嶺雍正七年建

武清縣義學

一在縣前 一在河西務

一在楊村 一在王慶坨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寶坻縣義學

在城西街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寧河縣義學

在城内大街雍正九年建

昌平州義學

在城南街 雍正五年建

順義縣義學

在城東門内雍正五年建

密雲縣義學

一在城一在石匣

一在古北口

已上俱康熙六十年建

懷柔縣義學

在城南門 雍正五年建

涿州義學

一在南闗甕城内一在北闗

俱康熙五十八年建

一在城内文昌祠右 雍正四年建

房山縣義學

在學宫旁 雍正四年建

霸州義學

一在學宫旁一在南孟鎮

一在煎茶舖一在苑家口

一在髙家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文安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一在蘇橋

一在勝芳鎮一在左家荘

一在圍河鎮一在狼虎廟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大城縣義學

在東闗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保定縣義學

在城内東街雍正九年建

薊州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别山

一在馬伸橋

已上俱雍正二年建

平谷縣義學

在城内北街雍正四年建

遵化州義學

一在城東街一在城西石門

一在城南黨峪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巡撫舊署 雍正五年建

一在城西門外 雍正八年建

永平府

府義學

在府署後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盧龍縣義學

在城南街 雍正五年建

遷安縣義學

在城小南街雍正七年建

撫寧縣義學

一在學宫前〈舊設〉一在東路海洋店

一在南路樊各荘一在西路盧峯口

一在北路臺頭營

已上俱雍正二年建

昌黎縣義學

一在城北街一在套裏堡東街

一在城西史家口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灤州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康熙五十五年建

一在城西榛子鎮雍正五年建

一在城南長寧 雍正六年建

樂亭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一在城南湯家河

一在城東胡家坨一在城北汀流河

一在城西閻各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七年建

玉田縣義學

在明倫堂後康熙五十四年建

豐潤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一在魁星樓旁

一在城西南豐臺一在城南老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六年建

山海衛義學

一在文昌祠旁 一在范家店

俱雍正四年建

保定府

府義學

在南門外 雍正二年建

清苑縣義學

一在西闗 康熙四十三年建

一在城内老郎廟一在南門甕城

一在北門甕城

已上俱雍正九年建

滿城縣義學

一在北闗〈舊設〉 一在南闗〈舊設〉

一在陘陽驛一在方順橋

俱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一在市頭村一在紫口村

一在石井村一在李小店

一在閻童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六年建

安肅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一在白塔舖

一在田村舖一在大王店

一在樊村 一在遂城

一在大新荘一在謝芳營

已上俱康熙五十五年建

定興縣義學

一在城内慈雲閣〈舊設〉一在城南北河店

一在城南固城店一在城東南留村店一在城東南楊村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新城縣義學

一在城内大街 一在南闗

一在方官 一在髙碑店

一在髙橋

已上俱康熙五十六年建

唐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髙昌店

一在叔吕荘一在連頤荘

一在安樂荘一在北羅荘

一在倒馬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博野縣義學

一在套裏村雍正四年建

一在南小王村 雍正六年建

一在北彥村雍正八年建

一在杜村 雍正九年建

慶都縣義學

在城内學宫旁 康熙五十四年建

容城縣義學

在城内文昌宫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完縣義學

一在北堡店一在下叔村

一在堯城村一在郭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年建

蠡縣義學

一在城内〈舊設〉 一在北闗

一在南王村一在東滑村

一在南大留一在劉陀村

一在孟常村一在洪善保

一在林舖村一在北玉田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雄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城南一舖

一在城南十里舖一在城東史哥荘

一在王克橋一在黄灣村

一在大歩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祁州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東路石佛村

一在中羊村一在安固城

一在南路軍詵村一在西路西伍女

一在北路段村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束鹿縣義學

一在城一在北營村

一在耿䖍寺〈俱舊設〉 一在孟觀村

一在趙古營村 一在王口村

一在南智邱村 一在北賢邱村

一在安古城村 一在東良馬村

一在和睦井村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安州義學

一在曽家荘康熙五十九年建

一在北闗 雍正二年建

髙陽縣義學

在城内東街雍正七年建

新安縣義學

在城内東街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河間府

府義學

在府城南闗康熙五十四年建

河間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新村

一在泥馬頭一在魚兒荘〈俱舊設〉

一在景和鎮雍正元年建

獻縣義學

一在城内 康熙五十五年建

一在淮鎮 康熙五十七年建

一在大薖村雍正三年建

一在邵家荘雍正五年建

阜城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東南闗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肅寧縣義學

在魁星閣後雍正九年建

任邱縣義學

在學宫右 雍正元年建

交河縣義學

一在馮家荘〈舊設〉一在髙川鎮

一在東新店一在泊鎮

一在官魯屯俱雍正九年建

寧津縣義學

一在城内〈舊設〉 一在東鄉柴胡店

一在西鄉長象牙一在南鄉小店

一在北鄉大栁店已上俱雍正二年建

景州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南闗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吳橋縣義學

一在學宫前一在連鎮葦厰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東光縣義學

一在儒學門前 一在馬家荘

一在于家荘一在沙河頭村

一在土山村一在連鎮

一在煙臺村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故城縣義學

一在東門内一在南門外

俱康熙六十年建

天津府

府義學

在城内西大街 雍正十年建

天津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 一在城内北街

一在東門外南街一在河東

已上俱康熙四十七年建

青縣義學

在東闗康熙五十三年建

静海縣義學

一在城隍廟旁 一在獨流鎮

俱雍正五年建

滄州義學

在城内東街康熙五十四年建

南皮縣義學

一在城内南街 一在城内北街

一在南闗 一在董村鎮

一在泊頭 一在大吳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鹽山縣義學

一在城南㡌圍鎮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城内西大街雍正二年建

一在城東北羊二荘 雍正九年建

慶雲縣義學

在城内學宫旁 康熙五十四年建

正定府

府義學

一在府牆東一在縣學前

俱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正定縣義學

一在東門甕城内一在西門甕城内

一在南門甕城内一在北門甕城内

一在新城舖俱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獲鹿縣義學

在東闗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井陘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南闗

一在微水村一在核桃園

一在河東村一在横口村

已上俱雍正五年建

阜平縣義學

一在舊城 一在王快鎮

一在龍泉闗俱雍正八年建

欒城縣義學

一在龍岡講院〈舊設〉 一在縣治東隅〈舊設〉

行唐縣義學

在城南街 雍正七年建

靈夀縣義學

一在東闗 一在西闗

一在牛城村一在紀城村

一在木佛村一在慈峪鎮

一在乂頭鎮一在秋山村

一在韓家窪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平山縣義學

一在城西街一在囘舍鎮

一在白砂村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元氏縣義學

在城内南街雍正九年建

贊皇縣義學

在城内馬神廟旁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晉州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沙頭村

一在南四吕村 一在韓荘

一在北辛荘一在元頭村

一在常營村一在彭召村

一在周頭村一在武邱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無極縣義學

一在西闗 一在北蘇堡

一在郭荘堡一在蘇村

一在丁驗村一在牛辛荘

一在張叚固村 一在陳村堡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藁城縣義學

一在舊城〈舊設〉 一在新城〈舊設〉

一在美化村一在周掛村

一在兩河村一在南孟村

一在只都村一在奉化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新樂縣義學

一在南闗木厰 一在木村

一在南蘇村

已上俱雍正七年建

順徳府

府義學

在府署前 雍正二年建

邢臺縣義學

在霍樓村 雍正二年建

沙河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北隅一在食膳舖

一在城北十里 一在普通舖

一在城南十里 一在褡褳店

一在城南二十里

已上俱雍正四年建

南和縣義學

一在和陽書院 康熙十八年建

一在城隍廟東 雍正三年建

平鄉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馬荘村

一在田禾村已上俱舊設

一在辛荘村雍正四年建

廣宗縣義學

一在城内 康熙四十三年建

一在焦家荘雍正三年建

一在太平臺一在東董里村

俱雍正八年建

鉅鹿縣義學

一在城隍廟旁 雍正五年建

一在三明寺左 雍正七年建

唐山縣義學

一在邢村 一在畢村

一在大霍村一在大寧舖

一在北山口村

已上俱雍正九年建

内邱縣義學

在城内北街康熙五十八年建

任縣義學

在學宫旁 康熙五十四年建

廣平府

府義學

在城内西街康熙五十年建

永年縣義學

一在城内東街 一在東鄉大由集

一在南鄉牛家堡一在西鄉臨洺鎮

一在北鄉曲陌集已上俱舊設

一在長橋集一在南壇張家荘

一在東蘇村一在屯荘村

已上雍正六年建

曲周縣義學

在縣治前 雍正二年建

肥鄉縣義學

一在積善村一在屯荘營

一在北髙村一在賈兒荘

一在屯子堡一在前黄兒寨

一在鄭家堡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舊店集雍正九年建

雞澤縣義學

在縣治東北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廣平縣義學

在縣治東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邯鄲縣義學

一在城内南街 一在南闗

一在北闗 一在北十里舖

一在南二十里舖一在北泊子村

一在河沙堡一在東里堡

一在堤西堡一在代召鎮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成安縣義學

一在西闗 一在小郭兒荘

俱雍正七年建

威縣義學

一在南街 一在西街

一在北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清河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大寨村

一在謝爐集一在連塜屯

一在竇家塢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磁州義學

一在南闗 一在北闗

一在城阜才舖 一在王家店

一在車騎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大名府

府義學

在南闗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元城縣義學

一在楊家橋一在西店集

一在司從樓一在董家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大名縣義學

一在西街 康熙五十一年建

一在李茂堤一在羅勝屯

一在邊馬集一在大營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魏縣義學

一在城内 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沙口集一在髙兒寨集

一在方里集

已上俱康熙五十八年建

南樂縣義學

一在城内大街 一在城東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六年建

清豐縣義學

一在聶家荘一在固城集

一在焦夫村一在趙店村

一在永固集一在齊王廟

一在察院東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東明縣義學

一在南門内一在北門内

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開州義學

一在明道祠康熙五十六年建

一在文昌祠康熙六十年建

長垣縣義學

一在城隍廟旁 一在雙忠祠

一在板邱集一在南岳集

一在樊相集一在學堂岡

已上俱康熙五十五年建

一在蘧公祠雍正三年建

宣化府

府義學

在城内大街康熙五十四年建

宣化縣義學

一在米市街一在崇善寺街

俱康熙四十五年建

赤城縣義學

一在縣署東一在雲州堡

一在獨石堡已上俱舊設

一在滴水崖堡 雍正七年建

萬全縣義學

一在武成王廟 一在張家口下堡

俱康熙四十三年建

一在洗馬林堡 雍正三年建

龍門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鵰鶚堡

一在長安嶺一在趙川堡

已上俱舊設

一在葛峪堡一在龍門闗

俱雍正七年建

懷來縣義學

一在本城〈舊設〉 一在沙城堡〈舊設〉

一在土木堡雍正五年建

一在窑子頭雍正六年建

一在新保安城 雍正七年建

蔚州義學

在州署前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蔚縣義學

在城内西街雍正九年建

西寧縣義學

一在縣署前一在開陽堡

一在白馬營已上俱舊設

一在學宫旁雍正八年建

懷安縣義學

一在武廟 一在學宫旁

俱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延慶州義學

一在文昌祠旁 雍正四年建

一在岔道城雍正五年建

一在觀音堂雍正六年建

保安州義學

在州署西 康西五十四年重建

易州

州義學

一在大市舖一在北白澗村

一在東白澗村 一在向陽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淶水縣義學

在西闗外 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廣昌縣義學

在縣西闗内雍正七年重建

冀州

州義學

一在陸疃村一在陳家荘

一在大寨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城一在内章村

俱雍正二年建

南宫縣義學

一在城東街一在寧花鎮

一在開河村一在吳鎮

一在髙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岳悦村雍正八年建

新河縣義學

一在髙荘村一在董家荘

一在耿家荘一在杜興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縣治前雍正五年建

棗强縣義學

一在城東闗一在城西闗

一在城南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武邑縣義學

一在審婆集一在白塔集

一在李店 一在圏頭集

一在趙橋集一在馬囘臺

已上俱雍正六年建

衡水縣義學

一在城西闗一在新集堡

一在景官村一在張館舖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留中堡雍正二年建

一在趙常村雍正四年建

趙州

州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西闗

一在大石橋一在新泰店

一在沙河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栢鄉縣義學

在東街雍正六年建

隆平縣義學

一在西街〈舊設〉 一在城東舊城村〈舊設〉

一在牛家橋一在魏家荘

一在水飯荘已上俱雍正四年建

髙邑縣義學

在學宫東 雍正七年建

臨城縣義學

一在鎮内 一在羊泉口

一在趙村 一在尹村

一在白鴿村一在岡西村

一在駕迴北一在留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寧晉縣義學

一在城賢林坊 一在城都諫坊

一在北闗 一在南闗

一在張家荘一在周家荘

一在清善頭橋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一在喬家寨一在百尺口

一在南里村已上俱雍正九年建

深州

州義學

在城隍廟路西 康熙五十四年建

武强縣義學

一在城内西街〈舊設〉 一在郭家荘

一在堤南村一在陳家荘

一在林東村一在小範鎮

一在南召實一在古分山河

一在台南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饒陽縣義學

一在南闗一在小堤

一在北李家荘 一在小屯

一在北官村一在南張保

已上俱舊設

一在何家荘雍正六年建

安平縣義學

一在學宫左側 一在長汝村

一在馬店 一在子文村

一在宅侯村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定州

州義學

一在城内南街 一在城北清風店

一在城南明月店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深澤縣義學

一在城内 一在南值腰

一在鐵干 一在西馬

一在西内堡一在南趙八荘

一在北趙八荘

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

曲陽縣義學

一在北嶽廟内 康熙三十八年建

一在學宫側雍正四年建

書院

太極書院 在 京城内元中書行省楊維中建首善書院 在 京師宣武門内左方對城明天啓初都御史鄒元標副都御史馮從吾搆為都人士講學之所御史周宗建董其事少師葉向髙撰碑宗伯董其昌書御史倪文焕等詆為偽學因毁書院崇禎時禮部尚書徐光啓率西洋人湯若望等借院修厯署曰厯局

金臺書院 在東安縣城内明萬厯四十六年知縣陸燧建

諫議書院 在昌平州西南五里元泰定間為唐諫議大夫劉蕡建

講書堂 在密雲縣城内明萬厯二十一年知縣康丕揚建

文靖書院 在房山縣西南七十里元里人總管趙密教授賈壤嘗從容城劉因游歸以其學教鄉人乃建書院立祠祀之詔賜額曰文靖

益津書院 舊在霸州南十里宫家荘元宫君祺建明萬厯初改建城内

崇正書院 在文安縣城内明萬厯四年建

孤竹書院 在永平府城東北隅望髙樓下今廢北平書院 在永平府學南盧龍縣舊基明隆慶六年知府辛應乾建

昌黎書院 在昌黎縣静安社南七里許

横渠書院 在灤州西闗明嘉靖八年知州趙葉建育賢書院 在灤州榛子鎮明隆慶四年推官辛如金建

蓮池書院 在保定府治正南即古蓮花池故址

本朝雍正十一年總督李衛建

上谷書院 在保定府治西北久廢

白河書院 在定興縣治西北

忠孝書院 在完縣元至正間建

正學書院 在安州葛鄉城内

静修書院 在新安縣臺城村

瀛州書院 在河間府治西知縣王遇賔建一在南皮縣城外東北明萬厯三十年知縣李正華建

毛公書院 在河間縣尊福鄉毛精壘元至正間總管王思誠以其地有漢儒毛萇冢宅奏建書院立山長主之

獻陵書院 在獻縣治西明嘉靖十三年知縣汪鑾修

見麟書院 在獻縣城内

珍謨書院 在任邱縣

董子書院 在景州廣川鎮即漢董仲舒鄉祠元至正中總管王思誠奏建今置學宫東隅

天門書院 在滄州治東明萬厯二十五年運使何繼髙知州盧廷選創建

崇正書院 在正定府治北明嘉靖初知府王騰建恒陽書院 在正定縣治西北明嘉靖中建萬厯四十年重建趙南星為記

大行書院 在獲鹿縣北元學士髙健置

封龍書院 在元氏縣西北封龍山下相傳漢李躬授業之所唐郭震宋李昉張蟠叟元李治安熙皆講學於此

西谿書院 在元氏縣龍首峯西唐𨼆士姚敬棲遁之所宋有九經張著為山長

中谿書院 在元氏縣龍首峯下宋李昉常講業於此後張蟠叟等亦於此相繼授徒

文清書院 在元氏縣學宫之左因薛瑄父為學官瑄生於學舍故祀之明萬厯中知縣田勸建

三臺書院 在元氏縣西二十五里西賈村邑人髙用賔建文昌閣後設數楹為四方有志者肄業之所

李徳裕書院 在贊皇縣西水峪寺

滹陽書院 在藁城縣治東明嘉靖十一年知縣尹耕建

壁里書院 在新樂縣西四十里筆頭村内有先師廟邑人趙恕張願趙士亷建明成化二年知縣張静同邑紳馬宗仁重修

滋陽書院 在新樂縣西南新市元蘇天爵讀書處國士書院 在順徳府文廟西舊名龍岡書院明嘉靖間提學御史阮𭩤建後又題為連城書院

資治書院 在唐山縣宣嵍山邑人趙漁建

林公書院 在内邱縣中邱驛前元林起宗聚徒講學處舊在處士菴

漳川書院 在廣平府府學西明正徳十三年知府張羽建後改為皇華舘

紫山書院 在廣平府東闗

本朝順治年巡按御史蘇京建

安仁書院 在曲周縣東北馬羅堡今廢

公善書院 在曲周縣東闗明崇禎中邑人路振飛建

崇徳書院 在肥鄉縣李文靖公祠西明知縣李栻建

偃武書院 在肥鄉縣城西南明知縣郝絅建春熙書院 在廣平縣徳化街

洺陽書院 在威縣治西明嘉靖中知縣錢本建後知縣胡容重建

滏陽書院 在磁州西南七里明嘉靖三十年建元城書院 在大名府治西南明正徳十五年建祀宋劉安世

應龍書院 在大名縣南堤下明嘉靖間知縣宋湘創建

洹陽書院 在魏縣治西明萬厯間知縣章正岳建扶義書院 在東明縣東南隅明隆慶六年知縣張正道建

明道書院 在開州城隍廟東祀宋程顥明正徳間知州龍大有建萬厯中知州王圻重建

崇義書院 在開州東十八里元國子生唐兀崇喜建請於朝賜名崇義

河内公書院 在長垣縣北街明嘉靖八年知縣王懋建九年増修三十五年知縣鍾崇武重修改名曰求仁書院

景賢書院 在宣化府城南一十里元相喀喇托克托

綠隂書院 在懐來衛西南隅舊學後

二賢書院 在懐來衛南明髙郵李士龍建祀范文正公歐陽文忠公

獨石書院 在舊開平衛治東南隅

雲州書院 在雲州堡東隅

西闗書院 在龍門衛治東南

暖泉書院 在蔚州西三十里元工部尚書王敬建棠隂書院

成徳書院 俱在易州城内

東郭書院 在南宫縣城東明御史劉濓謝仕歸築為讀書處

紫微書院 在南宫縣儒學東

彤塔書院 在南宫縣舊城北

槐川書院 在栢鄉縣東北隅鳳凰岡後

䝉泉書院 在寧晉縣西北隅

正學書院 在寧晉縣文廟西

洨濵書院 在寧晉縣城外東南隅

恒麓書院 在深州治東南隅明嘉靖二十六年巡按御史劉瑶建

樂善書院 在深澤縣故羅村元邑人杜儒建學田

順天府學田八十四頃七十九畝八分二釐八毫租銀四百三十四兩六錢三釐三毫錢四萬二百四十文租榖一十八石一斗八升一合雜糧六斗三升

永平府學田六百一十一頃一畝五分九釐四毫租銀七十九兩八分一釐六毫租榖八十二石三斗五升五合米七百八石八斗七升二合

保定府學田二十七頃四畝九分八釐八毫租銀一百七兩五錢八分四釐五毫零租榖二十三石九升黑豆二石

河間府學田二十五頃三十四畝二分二毫租銀四十八兩一分八釐三毫租榖一百六十一石九斗六升五合

天津府學田二十一頃七十畝四分二釐九毫租銀八十二兩六錢六分五釐二毫

正定府學田八十頃八十九畝三分五釐七毫租銀二百六十二兩四錢七分一釐一毫租榖一百七十四石六斗二升四合四勺

順徳府學田四十頃七十五畝零租銀一百四十六兩二錢七釐五毫零

廣平府學田一百一十五頃六十九畝三分六毫租銀三百六十一兩六錢六分六釐九毫租榖六十三石五斗七升四合

大名府學田一百一十三頃二十三畝三分九釐租銀六百五十二兩九錢四分六釐三毫租米四十二石一斗二升七合麥四十二石一斗二升七合

宣化府學田四十一頃一十五畝九毫租銀一百三十五兩一錢六分五釐三毫租榖四十八石一斗一升四合米三十九石九斗三升五合三勺黑豆五石

易州學田九頃一十四畝八分租銀三十九兩三錢一分五釐九毫

冀州學田九十三頃三十畝四分五釐九毫租銀二百五十五兩一錢五分六釐三毫租榖一百一十二石六斗六升一合

趙州學田三十二頃八十六畝一分一釐六毫租銀二十五兩七錢六分九釐一毫錢六千六百二十一文租榖二百四十五石七升五合

深州學田一百二十二頃八畝三分八釐七毫租銀九十一兩六錢九分五毫租榖三十三石五斗八升

定州學田三頃八十二畝三分二釐租銀一十七兩五錢九分七釐八毫租榖四十五石三斗四升一合九勺

畿輔通志卷二十九

河北地方志。清李卫等修,陈仪等纂。一百二十卷。卫字又玠,砀山(今属安徽)人。识字不多,纳资为户部郎,雍正时官至直隶总督。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旧称京都附近为畿辅,清代为直隶省三别称,包括北京周围县境、天津、今河北部分近京县份。元明无志,元代有《析津志》仅记京师(今北京市),明代畿内之地,直隶六部,而其他诸省皆有通志,独直隶省缺如。清康熙十一年曾草创一志,未为详确。至雍正朝,初聘辰州府同知田易设局修纂,及至李卫来治,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一百二十六万余字。首冠畿辅舆地全图,总图、分图共十八幅。绘制精详,标记得体。山川道路、城镇屯集,十分醒目,自然和文化景观兼收。正文分诏谕、宸章、京师、星野、建置沿革、形胜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户口、田赋、盐政、兵制、河渠、水利营田、陵墓、寺观、古迹、风俗、物产、职官、人物、艺文等二十九目。订补缺,较康熙志完善。内容广涉今河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建筑等历史资料。于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商业发展、名胜古迹、植被分布、生态平衡等无不备载。堪称当时河北地区的一部百科全书。在清代方志中可谓上乘之作。有雍正十三年刻本, 《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九  衣冠部下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衣二十裳二十一袍二十裘二十三襦二十褐二十五衫二十袴褶二十七襜褕二十八纶巾二十九络带三十○衣二十衣者依也「释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今案见释衣服篇亦见本篇下亦引」衣其羽皮「..

    2 北堂书钞 2025-10-04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七   设官部二十九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邵丞一百六十八郡尉一百六十九督邮一百七十 五官一百七十一功曹一百七十二吏一百七十三小吏一百七十四卒一百七十五○邵丞一百六十八掌署文书典知仓狱「续汉书百官志云海属国丞各一人..

    2 北堂书钞 2025-10-04
  • 卷九百二十九 ◎鳞介部一

    ○龙上 《河图》曰:舜以太尉即位,与三公临观。黄龙五彩,负图出置舜前,以黄玉为柙,白玉检、黄金绳,黄芝为泥,章曰:"黄帝符玺"。(《春秋运斗枢》同。) 又曰: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八百二十九 ◎资产部九

    ○商贾 《左传·僖公下》曰: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於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商,行贾也。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遣於人,必有先之。)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於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

    9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七百二十九 ◎方术部十

    ○相上 《左传·文上》曰: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难也收子。(谷,文伯;难,惠叔也。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收子,葬子身也。)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丰下..

    7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六百二十九 ◎治道部十

    ○贡举下 《唐书》曰:贞观中,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议事,君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已若者亡。今不..

    1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五百五十 ◎礼仪部二十九

    ○殓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大宗伯,王崩,及执事莅大敛小敛,帅异族而佐。(执事,太祝之属也。) 又《周礼·春官·司服》曰:大丧共其敛衣服。 《礼记·檀弓上》曰:康子之母死,陈亵衣。(非上服也,陈之将敛也..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二十九 ◎礼仪部八

    ○五祀 《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太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

    6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四百八十八 ◎人事部一百二十九

    ○泣 《说文》曰:泣,无声出涕也。 《易》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诗》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又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礼记》曰:高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又曰:弁人有其母..

    5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二十九 ◎人事部七十

    ○公平 《尚书·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礼记》曰:昔卫献公出奔反国,及郊,将班邑於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无..

    5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三百八十八 ◎人事部二十九

    ○声 《周书》曰:师旷见周太子晋,太子曰:"吾闻汝知人年寿,幸以告我。"师旷曰:"汝色赤白,声火声,不寿。"太子曰:"余后三年上宾於帝,汝慎无言,殃将及汝。"三年而死。 《毛诗·关雎序》曰:情发於中,故形于声..

    1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二十九 ◎兵部六十

    ○征应 《汉书》曰: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围水绝,广利拔刀刺山,飞泉涌出。 又曰:王莽出军,祖都门外,天雨沾衣,长老叹曰:"是谓泣军。" 王隐《晋书》曰:咸康元年,督护王随领三千人讨宁州贼,三角皆裂,军人恶之。..

    9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二百九十八 ◎兵部二十九

    ○军制 《礼记》曰:六十不豫服戎。师出不逾时,为怨思也。逾时即内有怨女,外有旷夫。 《周礼》曰: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郑玄曰:两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师二千..

    8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二百三十一 ◎职官部二十九

    ○大理卿 《六典》曰: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曰视听,四曰声听,五曰词听。以三虑尽其理:一曰明慎以谳疑狱,二曰哀矜以雪冤狱,三曰公平以鞫庶狱。少卿为之贰。 韦..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二十九 ◎职官部二十七

    ○太常少卿 《六典》曰:凡有事於宗庙,少卿帅太祝、齐郎入荐香烛,整拂神幄,出入神主,将享,则与良〈酉昷〉令实鐏罍。 《后魏书》曰:太和十五年,置少卿官,太常少卿一人,第三品上,至二十二年降为正四品。 又..

    1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

    ○南齐萧道成 萧子显《齐书》曰: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汉相何二十四世孙也。何孙侍中彪,免官居东海兰陵郡,於是为兰陵人。太祖以元嘉四年丁卯岁生,龙颡锺声,鳞文遍体。儒士雷次宗立学鸡笼山,年..

    8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

    ○后魏敬宗孝庄皇帝 《后魏书》曰:孝庄皇帝,讳子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母曰李妃。肃宗初,以勰有鲁阳翼卫之功,封帝武城县开国公,幼侍肃宗书於禁内。及长,风神秀慧,姿貌甚美。拜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

    6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

    ○河北诸水 淇水 《说水》曰:淇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海。 《诗》曰: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又曰: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又曰: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又曰:籊々竹竿,以钓于淇。淇水悠悠,桧楫松舟。 《..

    13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二十九 ◎时序部十四

    ○元日 《书》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上日,朔日也。终,谓尧终帝位之事。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 又曰:正月元日,受格于文祖。(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舜服尧丧三年毕即政,故复至文祖庙告。) 又曰:..

    13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祭文(哀辞诔附)◆祭文(哀辞诔附)祭方御史文祭王方伯文祭叶世德文祭沈中丞文(代)祭王仪部文祭外舅魏光禄文祭朱恭靖公文祭顾方伯文祭周孺亨文祭胡学士文祭沈养吾仲常文祭杨忠愍公文谒宋..

    11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