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纪昀

卷首三 凡例二十则

2025-09-02 18: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是书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然每进一编必经亲览,宏纲巨目悉禀天裁。定千载之是非,决百家之疑似,权衡独运,衮钺斯昭。睿鉴高深,迥非诸臣管蠡之所及。随时训示,旷若发蒙,八载以来不能一一殚记。谨录厯次恭奉圣谕为一卷,载诸简端,俾共知我皇上,稽古右文功嫓删述,悬诸日月,昭示方来。与厯代官修之本,泛称御定者迥不相同。

一、是书以经史子集提纲列目,经部分十类,史部分十五类,子部分十四类,集部分五类。或流别繁碎者,又分析子目,使条理分明,所录诸书各以时代为次,其厯代帝王着作从《隋书经籍志》例,冠各代之首。至于列朝圣制,皇上御撰,揆以古例,当弁冕全书。而我皇上道秉大公,义求至当,以四库所录,包括古今义在衡鉴千秋,非徒取尊崇昭代。特命各从门目,弁于国朝着述之前。此尤圣裁独断,义惬理精,非馆臣所能仰赞一词者矣。

一、前代藏书率无简择,萧兰并撷,珉玉杂陈,殊未协别裁之义。今诏求古籍,特创新规,一一辨厥妍媸,严为去取。其上者悉登编录,罔致遗珠。其次者亦长短兼胪,见瑕瑜之不掩。其有言非立训义或违经,则附载其名兼匡厥缪。至于寻常着述,未越群流,虽咎誉之,咸无究流传之已久,准诸家着录之例,亦并存其目以备考核。等差有辨旌别兼施,自有典籍以来无如斯之博且精矣。

一、自《隋志》以下,门目大同小异,互有出入,亦各具得失,今择善而从。如诏令奏议《文献通考》入集部,今以其事关国政,诏令从《唐志》例入史部,奏议从《汉志》例亦入史部,《东都事略》之属不可入正史而亦不可入杂史者,从宋史例立别史一门。《香谱》《笋谱》之属,旧志无所附丽,强入农家,今从尤袤《遂初堂书目》例立谱录一门。名家、墨家、纵横家厯代着录各不过一二种,难以成帙,今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例并入杂家为一门。又别集之有诗无文者,《文献通考》别立诗集一门,然则有文无诗者,何不别立文集一门?多事区分,徒滋繁碎,今仍从诸史之例,并为别集一门。又兼诂群经者,《唐志》题曰经解,则不见其为群经。朱彝尊《经义考题》曰群经,又不见其为经解,徐干学通志堂所刻改名曰总经解,何焯又讥其杜撰。今取《隋志》之文名之曰五经总义。凡斯之类,皆务求典据,非事更张。

一、焦竑《国史经籍志》多分子目,颇以饾饤为嫌。今酌乎其中,惟经部之小学类,史部之地理、传记、政书三类,子部之术数、艺术、谱录、杂家四类,集部之词曲类,流派至为繁伙,端绪易至茫如。谨约分小学为三子目,,地理为九子目传记为五子目,政书为六子目,术数为七子目,艺术谱录各为四子目,杂家为五子目,词曲为四子目,使条理秩然。又经部之礼类,史部之诏令奏议类、目录类,子部之天文算法类、小说家类,亦各约分子目,以便检寻,其余琐节槩为删并。

一、古来诸家着录,往往循名失实,配隶乖宜。不但《崇文总目》以树萱录入之种植,为郑樵所讥。今并考校原书,详为厘定。如笔阵图之属,旧入小学类,今惟以论六书者入小学,其论八法者不过笔札之工,则改隶艺术。羯鼓录之属,旧入乐类,今惟以论律吕者入乐。其论管弦工尺者,不过世俗之音,亦改隶艺术。左传类对赋之属,旧入春秋类,今以其但取俪词,无关经义,改隶类书。《孝经集灵》旧入孝经类,《穆天子传》旧入起居注类,《山海经》《十洲记》旧入地理类,《汉武帝内传》《飞燕外传》旧入传记类,今以其或涉荒诞或涉鄙猥,均改隶小说。他如扬雄《太元经》,旧入儒家类,今改隶术数。俞琰《易外别传》,旧入易类,今改隶道家。又如倪石陵书名似子书,而实文集,陈埴《木钟集》名似文集,而实语录。凡斯之流,不可殚述,并一一考核,务使不失其真。

一、诸书刊写之本不一,谨择其善本录之,增删之本亦不一,谨择其足本录之。每书名之下,钦遵谕旨,各注某家藏本,以不没所自。其坊刻之书,不可专题一家者,则注曰通行本。至其编次先后,《汉书艺文志》以高帝、文帝所撰杂置诸臣之中,殊为非体。《隋书经籍志》以帝王各冠其本代,于义为允,今从其例。其余槩以登第之年、生卒之岁为之排比,或据所往来倡和之人为次,无可考者则附本代之末。释道闺阁亦各从时代,不复区分宦寺之作,虽不宜厕士大夫间,然汉志小学家尝收赵高之爰厯,史游之急就。今从其例,亦间存一二外国之作,前史罕载,然旣归王化,即属外臣,不必分疆绝界,故木增郑麟趾徐敬德之属,亦随时代编入焉。

一、诸书次序虽从其时代,至于笺释旧文,则仍从所注之书,而不论作注之人,如儒家类明曹端《太极图述解》,以注周子之书则列于张子全书前。国朝李光地注解正蒙,以注张子之书,则列于二程遗书前是也。他如史记疑问,附史记后,班马异同附汉书后之类,亦同此例,以便参考。至于汪晫所辑之《曾子》《子思子》,则仍列于朱吕楠所辑之周子,钞释诸书则仍列于明,盖虽裒辑旧文,而实自为着述,与因原书而考辨者事理固不同也。

一、刘向校理秘文,每书具奏,曾巩刊定官本,亦各制序文。然巩好借题抒议,往往冗长,而本书之始末源流转从疎略。王尧臣《崇文总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稍具崖略,亦未详明。马端临《经籍考》荟稡群言,较为赅博,而兼收并列,未能贯串折衷。今于所列诸书,各撰为提要,分之则散弁诸编,合之则共为总目,每书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本书之得失,权众说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皆详为订辨,巨细不遗。而人品学术之醇疵,国纪朝章之法戒,亦未尝不各昭彰瘅用,着劝惩其体例,悉承圣断,亦古来之所未有也。

一、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序,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四十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如其义有未尽,例有未该,则或于子目之末,或于本条之下附注案语,以明通变之由。

一、厯代敕撰官书如《周易正义》之类,承诏纂修不出一手,一一详其爵里则末大于本,转病繁冗,故今但记其成书年月,任事姓名,而不缕陈其爵里。又如汉之贾、董,唐之李、杜、韩、柳,宋之欧、苏、曾、王以及韩、范、司马诸名臣,周、程、张、朱诸道学,其书并家弦户诵,虽村塾童竖皆能知其为人,其爵里亦不复赘。至一人而着数书,分见于各部中者,其爵里惟见于第一部,后但云某人有某书巳着录,以省重复。如二书在一卷之中,或数页之内,易于省记者,则第二部但着其名。(如明戴原礼巳见所校补朱震亨金匮钩元条下,其推求师意二卷,仅隔五条之类。) 

一、刘勰有言意翻空而易奇词,征实而难巧儒者,说经论史其理亦然。故说经主于明义理,然不得其文字之训诂,则义理何自而推。论史主于示褒贬,然不得其事迹之本末,则褒贬何据而定。如成风为鲁僖公之母,明载左传,而赵鹏飞《春秋经筌》谓不知为庄公之妾?为僖公之妾?是不知其人之名分,可定其礼之得失乎?刘子翼入唐为着作郎宏文馆直学士,明载《唐书刘祎之传》,而朱子通鉴纲目书贞观元年,征隋秘书刘子翼不至,尹起莘发明称特书隋官以美之,与陶潜称晋一例,是未知其人之始终,可定其品之贤否乎?今所录者率以考证精核论辨明确为主,庶几可谢彼虚谈,敦兹实学。

一、文章流别,厯代增新,古来有是一家,即应立是一类作者,有是一体,即应备是一格,斯协于全书之名。故释道外教词曲末技,咸登简牍,不废搜罗。然二氏之书,必择其可资考证者,其经忏章咒,并凛遵谕旨,一字不收。宋人朱表青词亦槩从删削,其倚声填调之作,如石孝友之金谷遗音,张可久之小山小令,臣等初以相传旧本,姑为录存,并蒙皇上指示,命从屏斥。仰见大圣人敦崇风教,厘正典籍之至意,是以编辑虽富,而谨持绳墨,去取不敢不严。

一、圣贤之学主于明体以达用,凡不可见诸实事者,皆属卮言。儒生着书务为高论,阴阳太极累牍连篇,斯巳不切人事矣。至于论九河则欲修禹迹,考六典则欲复周官,封建井田,动称三代,而不揆时势之不可行。至黄谏之流,欲使天下笔札皆改篆体,顾炎武之流,欲使天下言语皆作古音,迂谬抑更甚焉。又如明之曲士人喜言兵。二麓正议欲掘坑藏锥以刺敌,武备新书欲雕木为虎以临阵,陈禹谟至欲使九边将士人人皆读左传,凡斯之类,并辟其异说,黜彼空言,庶读者知致远经方,务求为有用之学

一、汉唐儒者谨守师说而巳,自南宋至明,凡说经讲学论文,皆各立门户,大抵数名人为之主,而依草附木者嚣然助之。朋党一分,千秋吴越,渐流渐远,并其本师之宗旨亦失其传。而仇隙相寻,操戈不巳,名为争是非,实则争胜负也。人心世道之害,莫甚于斯。伏读御题朱弁《曲洧旧闻》,致遗憾于洛党,又御题顾宪成《泾皋藏稿》,示炯戒于东林,诚洞鉴情伪之至论也。我国家文教昌明,崇真黜伪,翔阳赫耀,阴翳潜消,巳尽涤前朝之敝俗。然防微杜渐,不能不虑远思深,故甄别遗编,皆一准至公。铲除畛蜮以预消芽檗之萌,至诗社之标榜声名,地志之矜夸人物,浮辞涂饰不尽可凭,亦并详为考订,务核其真,庶几公道大彰,俾尚论者知所劝戒。

一、文章德行自孔门旣已分科,两擅厥长,代不一二,今所录者如龚诩杨继盛之文集,周宗建黄道周之经解,则论人而不论其书。耿南仲之说易,吴幵之评诗,则论书而不论其人。凡兹之类,略示变通,一则表章之公,一则节取之义也。至于姚广孝之《逃虚子集》,严嵩之《钤山堂诗》,虽词华之美足以方轨文坛,而广孝则助逆兴兵,嵩则怙权蠹国,绳以名义非止微瑕。凡兹之流,并着其见斥之由,附存其目用见圣朝彰善瘅恶,悉准千秋之公论焉。

一、儒者着书,往往各明一义,或相反而适相成,或相攻而实相救,所谓言岂一端,各有当也。考古者无所别裁,则多岐而太杂,有所专主又胶执而过偏,左右佩剑均未协中,今所采录惟离经畔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怀诈挟私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至于阐明学术,各撷所长,品骘文章,不名一格,兼收并蓄,如渤澥之纳众流,庶不乖于全书之目。

一、七略所着古书即多依托,班固汉书艺文志注可覆按也。迁流洎于明季,讹妄弥增,鱼目混珠,猝难究诘。今一一详核并斥而存目,兼辨证其非,其有本属伪书,流传已久,或掇拾残剩,真赝相参,厯代词人已引为故实,未可槩为捐弃,则姑录存而辨别之。大抵灼为原帙者,则题曰某代某人撰,灼为赝造者,则题曰旧本题某代某人撰,其踵误传讹,如吕本中春秋传,旧本称吕祖谦之类,其例亦同。至于其书虽厯代着录而实一无可取,如燕丹子陶潜圣贤群辅录之类,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

一、九流自七略以来即已着录,然方技家递相增益,篇帙日繁,往往伪妄荒唐不可究诘。抑或卑琐,微末不足编摩。今但就四库所储,择其稍古而近理者,各存数种,以见彼法之梗槩,其所未备,不复搜求。盖圣朝编录遗文,以阐圣学明王道者为主,不以百氏杂学为重也。

一、是书主于考订异同,别白得失,故辨驳之文为多,然大抵于众说互殊者,权其去取,幽光未耀者,加以表章。至于马班之史,李杜之诗,韩柳欧苏之文章,濂洛关闽之道学,定论久孚,无庸更赘一语者,则但论其刊刻传写之异同,编次增删之始末,着是本之善否而巳,盖不可不辨者,不敢因袭旧文,无可复议者,亦不敢横生别解,凡以求归至当以昭去取之至公。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每种书写一篇提要,卷首有圣谕,有表文、职名、凡例,载有全书的撰写过程及编写体例;下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其中经部分十类,附子目九个;史部分十五类,附子目二十六个;子部分十四类,附子目二十六个;集部分五类,附子目五个,共六十二个子目。每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子目间有按语,可以说明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流派、相互关系及划分类目的理由。由于每种书目下都有提要、作者生平、著述渊源、著录卷数、版本、内容评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乾隆以前历代的经籍,对后世学者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有重要帮助,因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清代有多种版本。现通用有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的武英殿本,附有《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及《四库书目索引》,另有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了浙江翻刻武英殿本,改名《四库全书总目》,是目前的最佳本。

猜你喜欢

  • 一~二十

    一、赶牛人与山母很久以前,一个赶牛人载满了盐腌的鲭鱼准备去山村里卖,结果却在半道上碰见了山母。山母对赶牛人说:赶牛人,给我一条盐腌鲭鱼!赶牛人无奈,只得从牛背上抽出一条鱼给山母,然后慌忙逃走了。但是山..

    9 日本昔话 2025-10-16
  • 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

    ○汉横吹曲二 唐·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

    1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

    ○齐随王鼓吹曲(谢朓) (齐永明八年,谢朓奉镇西随王教於荆州道中作:一曰《元会曲》,二曰《郊祀曲》,三曰《钧天曲》,四曰《入朝曲》,五曰《出藩曲》,六曰《校猎曲》,七曰《从戎曲》,八曰《送远曲》,九曰..

    1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嘉祐集卷十五 杂文二十一首

    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

    19 嘉祐集 2025-10-12
  • 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

    许汉阳 刘禹锡 周邯 资州龙 韦思恭 卢元裕 卢翰 李修 韦宥 尺木 史氏子----------------------------------------许汉阳许汉阳,本汝南人也。贞元中,舟行于洪饶间。日暮,江波急,寻小浦路入。不觉行三四里,到一湖..

    1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

    俱名国 释玄照 王景融 凌波女 陶岘 齐浣 沙州黑河 兴庆池龙 井龙 旃然 龙门----------------------------------------俱名国僧祗律云,佛住舍卫城南方。有邑名大林,时有商人驱八牛到北方俱名国。有一商人在泽中牧牛..

    15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

    韦璜 薛万石 范俶 李浣 张勍 牛爽 李咸 李昼 元载 萧审----------------------------------------韦璜潞城县令周混妻者,姓韦名璜,容色妍丽,性多黠惠。恒与其嫂妹期曰:"若有(期曰若有四字原作若云若月,据明钞本..

    13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

    浚仪王氏 章仇兼琼 李林甫 陈希烈 杨国忠 李叔霁 新繁县令 姚肖品 梁守威----------------------------------------浚仪王氏浚仪王氏,士人也。其母葬,女婿裴郎饮酒醉,入冢卧棺后,家人不知,遂掩圹。后经数日不见..

    12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

    陶侃 谢尚 襄阳军人 吕顺 桓恭 庾崇 曹公船 王志都 唐邦 王矩周义 袁乞 王恒之 刘遁 王思规 华逸 张君林 蛮兵 陈皋 袁无忌新蔡王昭平 远学诸生----------------------------------------陶侃陶侃,字士竹,曾如厕,..

    25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蔡谟 姚元起 闾勦 孙稚 索逊 冯述 任怀仁 王明 王彪之 王凝之 姚牛 桓恭 阮瑜之 刘澄刘道锡 赵吉 司马隆----------------------------------------蔡谟蔡谟征为光禄大夫,在家,忽闻东南啼哭声,有若新死。便见一少..

    14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

    楚州人 陷河神 謇宗儒 滑能 柳晦 刘山甫 尔朱氏 李仲吕 新昌坊民裴氏女 夏候祯 徐焕 罗弘信 李嶢----------------------------------------楚州人近楚泗之间,有人寄妻及奴婢数人于村落。客游数年,一日归至。村中长..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

    张无颇 王锜 马朝 郄元位 夏阳赵尉 卢嗣宗 三史王生 张生----------------------------------------张无颇长庆中,进士张无颇,居南康,将赴举,游丐番禺。值府帅改移,投诣无所。愁疾卧于逆旅,仆从皆逃。忽遇善易..

    18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

    裴光庭 安禄山 孙思邈 孙生 衡相 马禄师 李含章 尚衡 柳芳陈昭 卢齐卿 梁十二 冯七 马生----------------------------------------裴光庭姚元崇,开元初为中书令。有善相者来见,元崇令密於朝堂。目(目原作自,据明..

    17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申光逊 孙光宪 渔人妻 陈寨 陶俊 张易 广陵木工 飞盅 菌毒田承肇 蛇毒 冶葛鸩 杂说药异疾绛州僧 崔爽 刘录事 句容佐史 崔融 刁俊朝 李生 魏淑 皇甫及 王布 侯又玄 李言吉 蒯亮-------------------------------------..

    16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

    胡激 秦匡谋 韦判官 杨收宋柔 王表 乾宁宰相--------------------------------------------胡激唐胡激者,前岭南节度使诞(诞明抄本作证。)之子也。宰相贾餗知举,登进士第。大和中,甘露之变,北军方捕餗,有禁军..

    1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

    陈义郎 达奚珣 华阳李尉 段秀实马奉忠 郓卒 乐生 宋申锡蜀营典--------------------------------------------陈义郎陈义郎,父彝爽,与周茂方皆东洛福昌人。同于三乡习业,彝爽擢第,归娶郭愔女,茂方名竟不就,唯与..

    1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

    杜通达 邢文宗 长孙无忌 娄师德王瑱 江融 李昭德 弓嗣业 周兴 鱼思咺 索元礼 张楚金 崔日知 苏颋 李之 唐王皇后 杨慎矜 师夜光 崔尉子--------------------------------------------杜通达唐齐州高苑人杜通达,贞观..

    1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

    梁武帝 张裨 羊道生 释僧越 江陵士大夫 徐铁臼 萧续 乐盖卿 康季孙 张绚 杨思达 弘氏 朱贞 北齐文宣帝 梁武帝 韦戴 隋庶人勇 京兆狱卒 邛人--------------------------------------------梁武帝梁武帝萧衍杀南齐主东..

    17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

    罗公远 仆仆先生 蓝采和--------------------------------------------罗公远罗公远,本鄂州人也。刺史春设,观者倾郡。有一白衣人长丈余,貌甚异,随群众而至,门卫者皆怪之。俄有小童傍过,叱曰:“汝何故离本处,..

    17 太平广记 2025-10-06
  • 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

    阴隐客 谭宜 王可交 杨通幽--------------------------------------------阴隐客唐神龙元年,房州竹山县百姓阴隐客,家富。庄后穿井二年,已浚一千余尺而无水,隐客穿凿之志不辍。二年外一月余,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鸟..

    16 太平广记 2025-10-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