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六十三卷

舆图部汇考二十一

魏三

按《魏书地形志》:

洛州 太宗置,太和十七年改为司州,天平初复。领郡六,县十二,户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九,口六万六千五百二十一。

洛阳郡 天平初置。领县二,户三千六百五十九,口一万五千七十二。

洛阳 二汉、晋属河南。天平初置。

缑氏 二汉、晋属河南。太和十七年并洛阳,天平初复属。有缑氏城。

河阴郡 元象二年置。领县一,户二千七百六十七,口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五。

河阴 晋置,太宗并洛阳,正始二年复属河南。

新安郡 天平初置。领县三,户四百九十,口一千九百一十一。

新安 二汉属恒农,晋属河南。太和十二年改为郡,十九年复,后属。

东垣 二汉、晋属河东,后属。

河南 二汉、晋属河南,后属。

中川郡 天平初置。领县二,户二千七十八,口八千二百二十五。

堙阳 太和十三年分颍阳置。

颍阳 天安二年置。

河南郡 秦置三川守,汉改为河南郡。后汉、晋为尹,后罢。司马德宗置,后罢。太宗复,太和中迁都,为尹,天平初改。领县一,户三千六百四十二,口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五。

宜迁 天平二年置。

阳城郡 孝昌二年置。领县三,户三千四十三,口一万一千八百八十三。

阳城 二汉属颍川,晋属河南,后罢。正光中复属。有少室山、嵩高山、许由墓、启母庙。

颍阳 二汉属颍川,后属。

康城 孝昌中分阳城置。有阳城关、箕山、许由隐窟、刑山、郑子产庙。

南青州 治国城。显祖置,为东徐州,太和二十二年改。领郡三,县九,户一万五千二十四,口四万五千三百二十二。

东安郡 二汉县,晋惠帝置。领县三,户四千六百四十,口一万六千五百五十一。

盖 二汉属泰山,晋属琅邪,后属。有东安城、灵山庙。

新泰 有蒙山。

发干 有危山庙。

东莞郡 晋武帝置。领县三,户九千六百二十,口二万六千五百六。

莒 前汉、晋属城阳,后汉属琅邪,后属。有莒城。东莞 二汉、晋属琅邪,后属。

诸 二汉属琅邪,晋属城阳,后属。

义塘郡 武定七年置,治黄郭城。领县三,户七百六十四,口二千二百六十五。

义塘 武定七年置。

归义 武定七年置。有卢山、盐仓。

怀仁 武定七年置。有吴山、魏山、莒城。

北徐州 永安二年置。领郡二,县五,户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一,口四万一百二十五。

东泰山郡 皇兴三年分泰山置,属兖州,永安中属。领县二,户五千七,口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一。

南城 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泰山。有东安城、武城〈阙〉石山。

新泰 魏置,晋属泰山,后属。有㟼山。武阳 二汉、晋为南武阳,属泰山,后改。有颛臾城、蒙山。

琅邪郡 秦置,后汉建武中省城阳国,以其县属。领县二,户九千七百七十四,口二万三千七百四十四。

即丘 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有缯城、临沂城、即丘城、鲁国山庙、王休徵冢。

费 前汉属东海,后汉属泰山,晋属。有费城。

北扬州 天平二年置。治项城。领郡五,县十九,户九千八百四十五,口三万二千一百三十九。

陈郡 汉高帝置,为淮阳国,后汉章帝更名陈国,晋初并梁国,后复,改。领县四,户三千二十四,口七千六百六十九。

项 二汉属汝南,晋属梁国,后属。有方城。

长平 前汉属汝南,后汉属陈国,晋属颍川。有长平城、习阳城。晋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复。

西华 二汉属汝南,晋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复,属颍川,后属。治西华城。

襄邑 治思都城。

南顿郡 晋惠帝置。领县四,户二千五百二十,口七千二百六十五。

南顿 二汉、晋属汝南,后属。有颍阴城、南顿城、汉光武庙。

和城 有高阳丘。

平乡 有平乡城。

新蔡 二汉属汝南,晋属汝阴,后属。

汝阴郡 晋武帝置,太和十八年为东郢州,后罢。治社亭城。领县三,户一千七百九十四,口八千四百九十八。

汝阴 二汉属汝南,晋属。

宋 前汉曰新郪,属汝南,后汉改,晋属,后罢,太和元年复属。

许昌

丹阳郡 领县四,户二千一百四十四,口七千九百三十一。

秣陵 有次水。

邵陵

南阳

白水

陈留郡 武定六年置,领县四,户三百六十七,口七百七十五。

小黄

宋县

雍丘

新蔡

东楚州 司马德宗置宿豫郡。高祖初,立东徐州,后陷,世宗初,改为镇,后陷。武定七年复改。为宿豫郡。领郡六,户六千五百三十一,口二万七千一百三十二。宿豫郡 领县四,户一千六百五十五,口七千三百七。

宿豫 武定七年置。

新昌 武定七年置。

临泗 武定七年改萧衍平原、清河置。有东西二竹城。

濠夷

高平郡 治大徐城。领县四,户九百二十,口三千九十六。

高平 武定七年改萧衍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郡置。

朱沛 武定七年改萧衍朱沛、修仪、安丰三郡置。有朱沛水。徐君墓,即延陵季子挂剑处。

白水 武定七年改萧衍济阴郡置。

襄邑 武定七年改萧衍馆陶、下邳、梁招、高平四县置。

淮阳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千六百一十七,口七千二百七十七。

角城 武定七年改萧衍临清、天水、浮阳三县置。有昌武城。

绥化 武定七年改萧衍绥化、吕梁二郡置。有单甫城。

招义 武定七年改萧衍恩抚郡二县置。

淮阳 武定七年改萧衍西淮郡七县置。

晋宁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千二百二十二,口五千二十三。

临清 武定七年置。

魏兴 武定七年改萧衍梁兴、临沂、兴义三县置。有鹄城。

富城 武定七年改萧衍下邳、扶风、清河三郡置。招农 武定七年改萧衍兰陵郡十三县置。有晋宁城。

安远郡 武定七年改萧衍安远戍置。治安远城。领县二,户五百八十,口二千三百八十二。

钜鹿 郡治。武定七年改萧衍钜鹿郡六县置。淮浦 武定七年改萧衍太山郡四县置。有宁浦。

临沭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户五百三十五,口二千一百七。

临沭

招远 有马微城。

东徐州 孝昌元年置,永熙二年州郡陷,武定八年复。治下邳城。领郡四,县十六,户六千二百八十一,口三万六百六十五。

下邳郡 领县六,户一千一百四十八,口三千七百三十九。

下邳 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有沂水、巨川神祠。良城 前汉属东海,后汉、晋属。有柏山。

僮 前汉属临淮,后汉、晋属。

坊亭 武定八年改晋宁置。

栅渊 武定八年分宿豫置。

归正 武定七年置。有陈圭墓。

武原郡 武定八年分下邳置。领县三,户二千八百一十七,口二万五十五。

武原 前汉属楚国,后汉、晋属彭城,后属。有武原水、武原城、徐偃王墓。

开远 武定八年分良城置。有曙阑山祠。

艾山 武定八年分僮置。

郯郡 秦置,汉高改为东海,后汉为国,晋复,武定八年改。治郯城。领县四,户一千二百一十九,口三千三百八。

郯 二汉、晋属。有建陵山。

临沂 前汉属。后汉、晋属琅邪,武定八年复。建陵 前汉属。有建陵山郡治。有海王神、白马泽、马岭山。

归昌 武定八年置。

临清郡 孝昌三年置盱眙郡,武定八年改。领县三,户一千五百一十七,口三千五百六十三。

下相 前汉、晋属临淮,后汉属下邳,后属。

睢陵 武定七年置。有睢水。

归义 武定七年置。

海州 刘子业置青州,武定七年改。治龙沮城。领郡六,县十九,户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二万二千二百一十。

东彭城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八百,口三千四百六十九。

龙沮 萧衍置,魏因之。有即丘城、房山。

安乐 萧衍置彭城县,武定七年改。有伊莱山神、圣母祠。

渤海 萧衍置清河县,武定七年改。有东海明王神祠。

东海郡 萧衍改置北海郡,武定七年复。领县四,户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五千九百四。

赣榆 前汉属琅邪,后汉、晋属。

安流 萧衍置都昌县,武定七年改。

广饶 萧赜置,魏因之。

下密 萧衍置,魏因之。有尧庙。

海西郡 萧鸾置东海郡,武定七年改置。领县三,户八百六十,口三千九百五十。

襄贲 二汉、晋属。

海西 武定七年分襄贲置。

临海 萧衍置,魏因之。

沭阳郡 萧衍置僮阳郡,武定七年改。领县四,户一千三百九十七,口七千五百八十三。

下城 武定七年置。有浮渎神。

临渣 武定七年置。

怀文 武定七年置。

服武 武定七年置。有武都山。

琅邪郡 领县三,户三百五十六,口一千三百七十一。

海安 萧衍置,魏因之。有坠屋山、芦石山。

煦 二汉属东海,晋曰临朐,属。萧衍改为招远,武定七年复。有朐城、朐山郡治。

山宁 萧衍北谯郡,武定七年改置。

武陵郡 领县二,户二百二十三,口七百三十三。

上鲜 萧衍齐郡,武定七年改置。

洛要 萧衍高密县,武定七年改。有武陵城。

东豫州 太和十九年晋治广陵城。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领郡六,县十六,户三千九十九,口一万一千二十一。

汝南郡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领县五,户一千六百二十九,口六千四百八十二。

南新息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

北新息

安阳

汝阳

长平

东新蔡郡 领县四,户二百四十七,口六百七十七。

固始 太和二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复。鲖阳 太和二十三年置,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复。苞信 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复。

汝阳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

新蔡郡 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复。领县二,户四百六十五,口一千五百一十三。

苞信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

长陵

弋阳郡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领县一,户一百三十七,口五百三十三。

弋阳 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有弋阳城、黄水。

长陵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三百八十七,口一千三百六十三。

长陵 萧衍置,魏因之。

苞信 萧衍置,魏因之。

安宁 萧衍置,魏因之。有期思城、孙叔敖庙。

阳安郡 领县一,户二十二,口一百三十一。

永阳

义州 萧衍置,武定七年内属。户二百一十五,口三百二十二。

颍州 孝昌四年置,武泰元年陷,武定七年复。领郡二十,县四十,户三千六百一,口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三。

汝阴、弋阳二郡 萧衍置双头郡县,魏因之。领县七,户一千六百六十五,口六千七十八。

汝阴

陈留 萧衍置,魏因之。有高塘陂、蟹谷陂。

楼烦 建义中陷,武定七年复。

宋 萧衍置,魏因之。有荆亭城。

弋阳

新息 太和十九年置弋阳,后陷,武定七年复。萧衍置新息,合弋阳,魏因之。

期思 萧衍置,魏因之。

北陈留、颍川二郡 萧衍为陈州,武定七年改置。领县五,户三百五十一,口一千二百七十二。

许昌 萧衍置,魏因之。

圉城

雍丘 有蓬丘、校水。

陈留

小黄 治安阳城。

财丘、梁兴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二百八十三,口一千六十九。

梁兴 萧衍置,魏因之。有艾亭丘。

财丘

梁城 萧衍置,魏因之。

汝阳 萧衍置,魏因之。

西恒农、陈南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二百三十一,口八百六十四。

恒农

胡城 萧衍置,魏因之。有燋丘雉鲖二陂、神庙。南顿 萧衍置,魏因之。有门水、东陵城。

东郡、汝南二郡 治牛心丘。领县二,户一百四十七,口六百二十一。

白马

济阳 萧衍置,魏因之。有石历陂。

清河、南阳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一百三十二,口五百五十五。

清河 萧衍置,魏因之。

南阳

汝南 萧衍置,魏因之。

东恒农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一百一十九,口四百四十。

荥阳

阳武 萧衍置,魏因之。

淮阳 武定七年置。有平陆。

新蔡、南陈留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一,户二百五十七,口一千二百四十二。

鲖阳 萧衍置,魏因之。

荥阳、北通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百七十七,口四百七十二。

北通

临淮 萧衍置,魏因之。

临沂

汝阴 萧衍置,魏因之。

汝南、太原二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八十七,口四百六。

平豫

安城 萧衍置,魏因之。

太原

新息 萧衍置,魏因之。

新兴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户一百一十二,口三百二十四。

安城 郡治。萧衍置,魏因之。

都立 萧衍置,魏因之。

新兴 萧衍置,魏因之。

义兴 萧衍置,魏因之。

谯州 景明中置涡阳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复置州,治涡阳城。领郡七,县十七,户二千六百一十七,口七千八百二十一。南谯郡 司马昌明置,魏因之。领县四,户四百七十六,口一千七百三十四。

涡阳 武定六年置。有北平城、曹操祠。

茅冈 武定六年置。有石山祠。

柏桥 武定六年置。

蜀坡 武定六年置。

汴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户二百五十三,口八百二十九。

萧 有平阿山。

颍川

龙亢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户三百三十三,口一千六十六。

葛山 武定六年置。

龙亢 武定六年置。

蕲城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户三百二十四,口七百六。

广平 武定六年置。有艾平城、黄丘。

蕲城 武定六年置。有蕲城。

下蔡郡 萧衍颍川郡,武定六年改置。领县二,户三百四十,口八百七十八。

黄城 萧衍黄城戍,武定六年改置。

肥阳 萧衍宁陵县,武定六年改。有大浮城、石子涧。

临涣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户七百九,口二千六十二。

白掸 治白掸城。

丹城 治费城。

涣北 有石城。

蒙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户一百八十一,口五百四十六。

勇山 有丹城、勇山祠。

蒙 郡治。

北荆州 武定二年置。领郡三,县八,户九百三十三,口四千五十六。

伊阳郡 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后陷,寄治州城。领县一,户四十八,口二百八十三。

南陆浑

新城郡 天平中置。治孔城。后陷,从治州城。领县二,户三百三十一,口一千四百八十四。

新城 二汉、晋属河南。

北陆 武定五年陷。

汝北郡 孝昌二年置。治阳仁城。天平二年罢,武定元年复。移治梁崔坞。五年陷,〈阙〉年复。治杨志坞。领县五,户五百五十四,口二千二百八十九。

石台 有平州城。

南汝原 有汝水、石涧水。

治城

东汝南 有石楼山、黄陂、隔陂。

梁 有广城泽。

阳州 天平初置,寻陷,武定初复。领郡二,县七。宜阳郡 孝昌初置,属州,天平初属。领县三。

宜阳

西新安 孝昌三年置。

东亭

金门郡 天平初置。领县四。

金门

南渑池

南陕

卢氏

南司州 刘彧置司州,正始元年改为郢州,孝昌三年陷,萧衍又改为司州,武定七年复,改置。领郡三,县七。

齐安郡 正始元年置。领县三。

保城 刘骏置,魏因之,有罗山庙。

 有石城山。有霸山庙。齐安 正始元年置。

义阳郡 魏文帝置,后罢,晋武帝复。领县二。

平阳 有师水。

义阳 晋属。

宋安郡 刘彧置,魏因之。领县二。

乐宁 有成阳关、鸡头山。

东随 有黄岘关、长平山庙。

楚州 萧衍置北徐州,武定七年改。治钟离城。领郡十二,县二十九。

彭、沛二郡 领县三。

南阳 有曲阳城。

中阳

洛阳

马头郡 领县二。

平预

沛郡 领县三。

已吾 有当涂山、荆山。

安定郡 领县四。

濮阳

临泾

新丰

南阳

广梁郡 领县一。

相邑

鲁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三。

北谯郡 治阴陵城。领县二。

南蔡

北谯 有苟甫城、龙渊。

济阳郡 领县四。

乐平

睢阳

顿丘

齐丘

北阳平郡 领县二。

阳平

濮阳

钟离、陈留二郡 领县五。

燕 有孤山、白石山。

朝歌 有九山城、黄溪水。

浚仪

灌丘 有郡阳城。

合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合肥城。领郡八,县十七。汝阴郡 州治。领县二。

汝阴

天水

南顿郡 领县二。

南顿

和城

南梁郡 领县二。

南高

北梁郡 领县二。

北蒙

北陈

南谯郡 领县二。

邵陵

庐江郡 领县三。

潜 有野父山。

北始新

南始新

西汝南郡 领县二。

安城 有金牛山。

新野

北陈郡 领县二。

西华 有野王城、舒水。

阳夏

霍州 萧衍置,魏因之。领郡十七,县三十六。

安丰郡 治洛步城。领县一。

安丰 郡治。

平原郡 领县一。

清化

北颍川郡 领县三。

颍川

邵陵

天水

梁兴郡 领县一。

阳夏 郡治。

陈郡 领县三。

阳夏

鲖阳

北陈郡 治卫山城。领县一。

阳夏

扶风郡 治乌溪城。

北沛郡 领县五。

曲阳

新蔡 郡治。

南陈郡 州治。领县二。

南陈 治元康城。

边水

新蔡郡 领县三。

汝阳

新蔡

固始

岳安郡 领县二。

安成

义兴

边城郡 治麻步山。领县一。

史水

西边城郡 领县三。

史水

宇楼

开化

西沛郡 领县三。

平阳

淮南郡 领县三。

淮南

新兴

清河

乐安郡 领县三。

新蔡

乐安

颍川

南颍川郡 领县一。

睢州 萧衍置潼州,武定元年平,改置。治取虑城。领郡五,县十二。

淮阳郡 武定六年置。领县二。

淮阳 武定六年置。

睢陵 武定六年置。有马牙城。

谷阳郡 治谷阳城。太和中置镇,世宗开置平阳郡。孝昌中陷,武定六年复,改。领县二。

连城 武定六年置,有豪城、濊水。

高昌 武定六年置。郡治。有项羽祠。

睢南郡 萧衍置沛郡,武定六年改。领县二。

斛城 武定中改萧衍淮阳置。有五丈陂、扶离城。新丰 武定六年置。

南济阴郡 治竹邑城。孝昌中陷,萧衍为睢州,武定五年复。领县二。

顿丘

定陶 有诸阳山。

临潼郡 治临潼城。孝昌中陷,武定六年置。领县四。

晋陵 郡治。武定六年置。

取虑 州治。

宁陵 武定六年置。

夏丘 武定六年置。有夏丘城。

南定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蒙笼城。领郡五,县七。弋阳郡 州治。领县二。

汝南

期思

汝阴郡 治汝阴城。领县一。

汝阴

安定郡 领县一。

安定

新蔡郡 治新蔡城。领县一。

新蔡

北建宁郡 领县二。

建宁

阳武

西楚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楚城。领郡三,县七。汝阳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一。

义阳 萧衍置,魏因之。

仵城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二。

城阳 萧衍置,魏因之。

淮阴 萧衍置,魏因之。

城阳郡 萧衍置,魏因之。领县四。

淮阴 萧衍置,魏因之。

平春 萧衍置,魏因之。

义兴 萧衍置,魏因之。

皎城 萧衍置,魏因之。

蔡州 治豫州鲖阳县新蔡城。领郡二。

新蔡郡 治四望城。领县二。

南赵

新蔡

汝南郡 治白马涧。领县二。

新息

南颍

西淮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豫州界白苟堆。领郡一,县二。

淮州郡 州治。领县二。

真阳

梁兴

谯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新昌城。领郡四,县十五。高塘郡 治高塘城。领县四。

平阿

盘塘

石城

兰陵

临徐郡 治葛城。领县三。

怀德

乌江

南梁郡 领县四。

梁县

新昌郡 州治。领县四。

赤湖

荻港

薄阳

顿丘

扬州 后汉治历阳,魏治寿春,后治建业。晋乱,置豫州,刘裕、萧道成并同之。景明中改,孝昌中陷,武定中复。领郡十,县二十一。

梁郡 州治。领县二。

崇义 有楚城、韩城。

蒙 有马头城。

淮南郡 领县三。

寿春 故楚。有仓陵城。

汝阴 有杨泉城、少沟水。

西宋

北谯郡 永平元年置。领县二。

安阳

北谯

陈留郡 领县二。

浚仪 有竹城。

雍丘 有曹城。

北陈郡 领县一。

长平 有沙陵城。

边城郡 领县二。

期思 郡治。有九口山、丰城。

新蔡郡 领县二。

新蔡 郡治。有大苏山。

固始 有大城陂。

安丰郡 领县二。

安丰 有〈阙〉城。

松兹 有〈阙〉城、〈阙〉城。

下蔡郡 领县二。

下蔡

楼烦

颍州郡 领县三。

西华 有泽水。

许昌 有峻石山。

淮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淮阴城。领郡四,县九。盱眙郡 治盱眙城。领县三。

盱眙 郡治。

阳城

直渎

山阳郡 治山阳城。领县二。

山阳 郡治。

左乡

淮阴郡 领县三。

富陵

怀恩 州、郡治。

阳平郡 治阳平城。领县一。

太清 郡治。

仁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赤坎城。领郡一,县二。临淮郡 领县二。

巳吾 州、郡治。

义城

光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光城。领郡五,县十。

北光城郡 领县二。

光城 州治。

乐城

弋阳郡 领县二。

北弋阳 郡治。

南弋阳

梁安郡 领县二。

济阳 郡治。

阳城

南光城郡 领县二。

光城 郡治。

南乐安

宋安郡 治大城。领县二。

乐宁 郡治。

宋安

南朔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齐坂城。领郡六,县六。梁郡 领县一。

新息

新蔡郡 领县一。

鲖阳

边城郡 治石头城。领县一。

边城

义阳郡 领县一。

义阳

新城郡 治新城。有关城。领县一。

新城

黄川郡 领县一。

安定

南建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高平城。领郡七,县十七。高平郡 领县四。

高平

弋阳

义昌

新蔡郡 领县二。

新蔡

安定

陈留郡 领县三。

陈留 郡治。

京兆

颍川

鲁郡 领县二。

义兴

南陈郡 领县二。

南陈

环城

光城郡 领县三。

光城

边城

婆水

清河郡 领县一。

清河

南郢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赤石关。领郡三,县七。定城郡 领县二。

宇娄

边城

边城郡 领县一。

茹由

光城郡 治赤石城。领县一。

光城

沙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白沙关城。领郡二,县二。建宁郡 领县一。

建宁

齐安郡 领县一。

梁丰

北江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鹿城关。领郡六,县六。义阳郡 领县一。

义阳 州、郡治。

齐昌郡 领县一。

齐昌

新昌郡 领县一。

兴义

梁安郡 治建昌城。领县一。

梁兴

光城郡 领县一。

光城

齐兴郡 领县一。

西平

湘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大治关城。领郡三,县三。安蛮郡 领县一。

新化 州、郡治。

梁宁郡 领县一。

滠阳

永安郡 领县一。

新城

汴州 萧衍置,魏因之。治汴城。领郡二,县四。

沛郡 领县三。

颍川

临淮郡 领县一。

临淮

财州 武定八年置。治豫州鲖县固始城。

前件自阳州以下二十三州并缘边新附,地居险远,故户口有时而阙。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图书学大辞典》序

    图书浩瀚,观者望洋。使无适宜之方法分析整理,则其功用莫由彰显,是无异于沉珠于渊,埋于玉山也。欧美各国,教育发达,科学迈进,推其奏效之原,则以图书之贡献极为伟大,故图书馆之建设,宛若星罗棋布。各级学校有..

    20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谈谈图书馆员的生活

    我常常想到《庄子》上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一段意思。大凡个人的事,还是望个人去办理清楚;如自己办不到,而想推之于他人,是不可能的。照这样说来,图书馆事业在目前..

    16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普通图书编目法》序

    编目工作在图书馆事务中,比较专门而繁复,不但须有相当之训练与经验之人担任之,并须有一定之规则共相遵守,方能前后一致,可免分歧。言中国图书编目法而有专书者,唯杜定友氏之《目录学》,裘开明君之《中国图书编..

    23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我对于文华图书科季刊的几种希望

    月来筹备渴望出版之《文华图书科季刊》,竟于今日发刊矣。这刊物,纯粹是由文华图书科现在肄业的同学之心血研究的结果。我们同学才走近图书馆学的宫墙,尚未睹宗庙之美,百宫之富。所得既少,价值又小,讵堪笔著于书..

    18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目录 草木异部纪事 草木异部杂录庶徵典第一百八十八卷草木异部纪事《水经注》:大騩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帝王世记》:尧时有草荚生庭,每月朔旦生一荚,至月..

  •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目录 草木异部艺文二迎华观瑞莲赋 元陈樵瑞莲赋 刘诜河南瑞麦颂赵允迪蒋氏异瓜辨 明方孝孺嘉禾颂 解缙嘉禾颂 前人瑞麦颂 前人芝颂王直并蒂莲诗序 薛瑄潞州嘉禾记 李达瑞麦赋 陆深嘉禾赋 沈鲤瑞莲赋申..

  •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目录 草木异部总论王充论衡〈是应篇〉 草木异部艺文一为纳言姚璹等贺瑞桃表 唐李峤为百寮贺瑞笋表 前人为凤阁侍郎李元素进冬椹表前人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 陈子昂皇太子贺天后芝草表 崔融皇太子贺..

  •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四明〈太祖一则 洪武八则 成祖永乐十则 仁宗洪熙一则 宣宗宣德五则 英宗正统七则 代宗景泰三则 英宗天顺六则 宪宗成化十四则 孝宗弘治十三则 武宗正德十二则 世宗嘉靖三十四则 穆宗..

  •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三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九则 高宗显庆一则 中宗嗣圣二则 神龙一则 景龙三则 睿宗景云一则 元宗先天一则 开元十七则 天宝八则 肃宗至德一则 乾元一则 上元一则 代宗宝应一则 永..

  •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春秋纬〈说题辞 感精符〉礼纬〈斗威仪〉孝经纬〈援神契〉淮南子〈天文训〉大戴礼〈明堂篇〉汉书〈五行志〉宋书〈符瑞志〉珍珠船〈芝草〉管窥辑要〈草木生异状占 草木..

  •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目录 蝗灾部艺文一谏捕蝗疏唐韩思复淄青蝗旱赈恤编制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宋苏轼发蝗虫赴尚书省状朱熹御笔回奏状 前人丙子芒种谢麦禳蝗青词 真德秀诸庙禳蝗祝文前人祭飞蝗文金元好问乌蝗纪异明梁云构..

  •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四金〈太宗天会一则 熙宗皇统二则 海陵正隆二则 世宗大定五则 章宗明昌一则 泰和二则 宣宗贞祐二则 兴定二则 哀宗正大一则〉元〈世祖中统二则 至元二十则 成宗元贞二则 大德十一则 武..

  •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三宋〈文帝元嘉一则〉梁〈武帝大同一则〉北魏〈高宗兴安一则 兴光一则 太安一则 和平一则 高祖太和七则 世宗景明二则 正始二则 永平一则 延昌一则 肃宗熙平一则〉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则〉..

  •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一诗经〈小雅大田章〉礼记〈月令〉山海经〈东山经〉汉书〈五行志〉后汉书〈五行志注〉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虫占〉 蝗灾部汇考二周〈桓王三则 庄王一则 襄王二则 定王三则 灵王一则..

  •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录 虫豸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后汉书〈五行志〉管窥辑要〈蛇占 异蛇占 杂虫占 军中虫蚁占〉田家五行〈论祥瑞 杂虫占〉 虫豸异部汇考二周〈惠王二则 庄王一则 匡王一则〉汉〈武帝元..

  •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目录 鳞介异部艺文一青龙赋魏缪袭龙瑞赋 刘劭为始兴王上毛龟表 梁刘潜上毛龟启 陈江总贺常州龙见表唐许敬宗为杭州刺史崔元将献绿毛龟表 李峤皇太子贺白龙见表崔融为扬州李长史作千秋节进毛龟 萧颖士漳..

  •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录 鳞介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孝经纬〈援神契〉山海经〈西山经〉汉书〈五行志〉淮南子〈天文训〉后汉书〈五行志〉宋书〈符瑞志〉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龙占 龟鱼占 异鱼占 军中鳞变异占〉 鳞介..

  •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目录 鼠异部汇考一京房易飞候〈鼠异〉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蛇占〉田家五行〈论祥瑞〉田家杂占〈鼠〉 鼠异部汇考二周〈简王一则 敬王二则〉汉〈昭帝元凤一则 成帝建始一则〉晋〈武帝泰康一则 惠帝..

  •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目录 犬异部汇考一山海经〈大荒西经〉汉书〈五行志〉管窥辑要〈犬占〉田家五行〈论祥瑞〉 犬异部汇考二汉〈文帝一则 景帝一则 成帝河平一则 鸿嘉一则〉后汉〈灵帝熹平一则〉晋〈武帝太康一则 惠帝元康..

  •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录 牛异部汇考一汉书〈五行志〉春秋纬〈潜潭巴〉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牛占〉田家杂占〈论祥瑞〉 牛异部汇考二周〈定王一则 简王一则 敬王二则 东周君一则〉汉〈景帝一则〉后汉〈明帝永平一则 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