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六十七卷

舆图部汇考二十五

隋三

按《隋书地理志》:

北海郡,旧置青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十四年府废。统县十,户十四万七千八百四十五。

益都,旧置齐郡,开皇初废,大业初置北海郡。有尧山、峱山。

临淄,及东安平、西安,并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又置临淄及时水县。大业初废高阳、时水二县入焉。有社山、葵丘、牛山、稷山。

千乘,旧置乐安郡,开皇初郡废。

博昌,旧曰乐安,开皇十六年改焉。又十八年析置新河县,大业初废入焉。

寿光,开皇十六年置闾丘县,大业初废入焉。临朐,旧曰昌国。开皇六年改为逢山,又置般阳县。大业初改曰临朐,并废般阳入焉。有逢山、汴山、穆陵山、大岘山。有汶水、涪水。

都昌,有箕山、阜山、白狼山。

北海,旧曰下密,置北海郡。后齐改郡曰高阳,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维州,大业初州废,县改名焉。

营丘,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有丛角山、女节山。下密,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大业初改名焉。有铁山。有溉水。

齐郡,旧曰齐州。统县十,户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三。

历城,旧置济南郡,开皇初废。大业初置齐郡,废山茬县入焉。有舜山、鸡山、卢山、鹊山、华山、鲍山。

祝阿

临邑

临济,开皇六年置,曰朝阳。十六年改曰临济,别置朝阳。大业初废入焉。

邹平,旧曰平原,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章丘,旧曰高唐,开皇十六年改焉,又置营城县。大业初废入焉。又宋置东魏郡,后齐废。有东陵山、长白山、龙盘山。

长山,旧曰武彊,置广川郡,并东清河、平原二郡入,改曰东平原郡。开皇初郡废。又十六年置济南县,十八年改武彊曰长山。大业初省济南县入焉。高苑,后齐曰长乐。开皇十八年改为会城。大业初改焉。

亭山,旧曰卫国,后齐并土鼓,肥乡入焉。开皇六年改名亭山。有龙舟山、儒山。

淄川,旧曰贝丘,置东清河郡。后齐郡废。开皇十六年置淄川,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州废。

东莱郡,旧置光州,开皇五年改曰莱州。统县九,户九万三百五十一。

掖,旧置东莱郡,后齐并曲城,当利二县入焉。开皇初废郡,大业初复置郡。有缶山。有掖水、光水。

胶水,旧曰长广,仁寿元年改名焉。有明堂山。

卢乡,后齐卢乡及梃城并废。开皇十六年复置卢乡,并废梃城入焉。

即墨,后齐及不其县并废。开皇十六年复,并废不其入焉。有大劳山、马山。有田横岛。

观阳,后周废。开皇十六年复,又分置牟州。大业初州废。

昌阳,有巨神山。

黄,旧置东牟、长广二郡,后齐废东牟郡入长广郡,开皇初郡废。

牟平,有牟山、龙山、金山、九目山。

文登,后齐置。有石桥。有文登山、斥山、之罘山。

高密郡,旧置胶州,开皇五年改为密州。统县七,户七万一千九百二十。

诸城,旧曰东武,置高密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复置郡。有烽火山。

东莞,后齐并姑幕县入焉。有箕山、潍水。

郚城,旧置平昌郡。后齐废郡,置琅邪县,废朱虚入焉。大业初改名郚城。

安丘,开皇十六年置,曰牟山。大业初改名,并省安昌入焉。

高密,后齐废淳于县入焉。

胶西,旧曰黔陬,置平昌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县,曰胶西。大业初又以黔陬入焉。

琅邪,开皇十六年置,曰丰泉。大业初改焉。有徐山、卢山、鄣日山、胶水。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在天官,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元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吴札观乐,闻齐之歌曰:泱泱乎大风也哉,国未可量也。在汉之时,俗弥侈泰,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始太公以尊贤尚智为教,故士庶传习其风,莫不矜于功名,依于经术,阔达多智,志度舒缓。其为失也,夸奢朋党,言与行谬。齐郡旧曰济南,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自。俗云齐倡,本出此也。祝阿县俗,宾婚大会,肴馔虽丰,至于蒸脍,尝之而己,多则谓之不敬,共相诮责,此其异也。大抵数郡风俗,与古不殊,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其归于俭约,则颇变旧风。东莱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彭城郡,旧置徐州,后齐置东南道行台,后周立总管府。开皇七年行台废,大业四年府废。统县十一,户一十三万二百三十二。

彭城,旧置郡,后周并沛及南阳平二郡入。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有吕梁山、徐山。

蕲,梁置蕲郡。后齐置仁州,又析置龙亢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

谷阳,后齐置谷阳郡,开皇初郡废。又有己吾、义城二县,后齐并以为临淮县,大业初并入焉。沛留,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有微山、黄山。

萧,旧置沛郡,后齐废为承高县。开皇六年改为龙城,十八年改为临沛,大业初改曰萧。有相山。滕,旧曰蕃,置蕃郡。后齐废。开皇十六年改曰滕郡。

兰陵,旧曰承,置兰陵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承置鄫州及兰陵县。大业初州废,又并兰陵、鄫城二县入焉,寻改承为兰陵。有抱犊山。

符离,后齐置睢南郡,开皇初郡废,有竹邑县,梁置睢州,开皇三年州废,又废竹邑入焉。有女山、定陶山。

方与,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

〈国〉

鲁郡,旧兖州,大业二年改为鲁郡。统县十,户十二万四千一十九。

瑖丘,旧废,开皇十三年复,带郡。任城,旧置高平郡,开皇初废。

邹,有邹山、承匡山。

曲阜,旧曰鲁郡,后齐改郡为任城。开皇三年郡废,四年改县曰汶阳,十六年改名曲阜。

泗水,开皇十六年置。有陪尾山、尼丘山、防山。有洙、泗水。

平陆,后齐曰乐平,开皇十六年改焉。

龚丘,后齐曰平原县,开皇十六年改焉。

梁父,有龟山。

博城,旧曰博,置泰山郡。后齐改郡曰东平,又并博平、牟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县曰汶阳,寻改曰博城。有奉高县,开皇六年改曰岱山,大业初州废,又废岱山县入焉。有岱山、玉符山。

嬴,开皇十六年分置牟城县,大业初并入焉。有艾山。有淄水。

琅邪郡,旧置北徐州,后周改曰沂州。统县七,户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

临沂,旧曰即丘,带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临沂,大业初并即丘入焉。有大祠山。

颛臾,旧曰南武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又有南城县,后齐废。有开明山。

新泰,后齐废蒙阴县入焉。

沂水,旧置南青州及东安郡,后周改州为莒州。开皇初郡废,改县曰东安。十六年又改曰沂水。大业初州废。

东安,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有松山。

莒,旧置东莞郡。后齐废,后置义唐郡。开皇初废。

东海郡,梁置南、北二青州,东魏改为海州。统县五,户二万七千八百五十八。

朐山,旧曰朐,置琅邪郡。后周改县曰朐山,郡曰朐山。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带郡。有朐山、羽山。东海,旧置广饶县及东海郡,后齐分广饶置东海县。开皇初废郡及东海县,仁寿元年,改广饶曰东海。有谢禄山、郁林山。

涟水,旧曰襄贲。置东海郡。东魏改曰海安。开皇初郡废,县又改焉。

沭阳,梁置潼阳郡。东魏改曰沭阳郡,置县曰怀文。后周改县曰沭阳。开皇初郡废。

怀仁,梁置南、北二青州。东魏废州,立义唐郡及怀仁县。开皇初郡废。

下邳郡,后魏置南徐州,梁改为东徐州,东魏又改曰东楚州,陈改为安州,后周改为泗州。统县七,户五万二千七十。

宿豫,旧置宿豫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下邳郡。又梁置朝阳、临沭二郡,后齐置晋宁郡,寻并废。夏丘,后齐置,并置夏丘郡,寻立潼州。后周改州为宋州,县曰晋陵。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州废,县复曰夏丘。又东魏置临潼郡,睢陵县,后齐改郡为潼郡。又梁置潼州,后齐改曰睢州,寻废,亦入潼郡。开皇初郡县并废。

徐城,梁置高平郡。东魏又并梁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郡为高平县,又并梁朱沛、循仪、安丰三郡置朱沛县。又有安远郡,后齐废,后周又并朱沛入高平。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更名徐城。

淮阳,梁置淮阳郡。东魏并绥化、吕梁二郡置绥化县。后周改县为淮阳。开皇初郡废。又有梁临清、天水、浮阳三郡,东魏并为甬城县,后齐改曰文城县,后周又改为临清,开皇三年省入焉。

下邳,梁曰归政,置武州,下邳郡。魏改县为下邳,置郡不改,改州曰东徐。后周改州为邳州。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有峄山、磬石山。

良城,梁置武安郡,开皇初郡废,十一年县更名曰良城。有徐山。

郯,旧置郡,开皇初废。

《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彭城、鲁郡、琅邪、东海、下邳,得其地焉。在于天文,自奎五度至胃六度,为降娄,于辰在戌。其在列国,则楚、宋及鲁之交。考其旧俗,人颇劲悍轻剽,其士子则挟任节气,好尚宾游,此盖楚之风焉。大抵徐、兖同俗,故其馀诸部,皆得齐、鲁之所尚。莫不贱商贾,务稼穑,尊儒慕学,得洙泗之俗焉。

江都郡,梁置南兖州,后齐改为东广州,陈复曰南兖,后周改为吴州。开皇九年改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十六,户十一万五千五百二十四。

江阳,旧曰广陵,后齐置广陵、江阳二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为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有江都宫、杨子宫。有陵湖。

江都,自梁及隋,或废或置。

海陵,梁置海陵郡。开皇初郡废,又并建陵县入,寻析置江浦县,大业初省入。

宁海,开皇初并如皋县入。

高邮,梁析置竹塘、三归二县,及置广业郡,寻以有嘉禾,为神农郡。开皇初郡废,又并竹塘、三归、临泽三县入焉。

安宜,梁置阳平郡,又东莞郡。开皇初郡废,又废石鳖县入焉。有白马湖。

山阳,旧置山阳郡,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有后魏淮阴郡,东魏改为淮州,后齐并鲁、富陵立怀恩县,后周改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开皇元年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寻废郡,更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州废,县并入焉。

盱眙,旧魏置盱眙郡。陈置北谯州,寻省。开皇初郡废,又并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入。有都梁山。

盐城,后齐置射阳郡,陈改曰盐城,开皇初郡废。

清流,旧曰顿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开皇初改为滁州,郡废。又废乐钜、高塘二县入顿丘,改曰新昌。十八年又改为清流。大业初州废。有白禅山、曲亭山。

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有铜官山、九𩰚山。

六合,旧曰尉氏,置秦郡。后齐置秦州。后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开皇初郡废,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县入焉。大业初州废。又后齐置瓦梁郡,陈废。有瓜步山、六合山。

永福,旧曰沛,梁置泾城、东阳二郡,陈废州,并二郡为沛郡。后周改沛郡为石梁郡,改沛县曰石梁县,省横山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县曰永福。有香山、永福山。

句容,有茅山、浮山、四平山。

延陵,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为东海。开皇九年州郡并废,又废丹徒县入焉。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州废。有句骊山、黄鹄山、䔉山、长塘湖。

曲阿,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开皇九年并入。

钟离郡,后齐曰西楚州,开皇二年改曰豪州。统县四,户三万五千一十五。

钟离,旧置郡,开皇初郡废。大业中复置郡。

定远,旧曰东城。梁改曰定远,置临濠郡。后齐改曰广安。开皇初郡废。又有旧九江郡,后齐废为曲阳县,县寻废。又有梁置安州,侯景乱废。

化明,故曰睢陵,置济阴郡。后齐改县曰池南,陈复曰睢陵,后周改为昭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

涂山,旧曰当涂。后齐改曰马头,置郡曰荆山。开皇初改县曰涂山,废郡。有当涂山。

淮南郡,旧曰豫州,后魏曰扬州,梁曰南豫州,东魏曰扬州,陈又曰豫州,后周曰扬州。开皇九年曰寿州,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统县四,户三万四千二百七十八。

寿春,旧有淮南、梁郡、北谯、汝阴等郡,开皇初并废,并废蒙县入焉。大业初置南郡。有八公山、门溪。

安丰,梁置陈留、安丰二郡,开皇初并废。有芍陂。

霍丘,梁置安丰郡,东魏废。开皇十九年置县,名焉。

长平,梁置北陈郡,开皇初废,又并西华县入。

弋阳郡,梁置光州。统县六,户四万一千四百三十三。

光山,旧置光城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置县焉。大业初置光阳郡。又有旧黄川郡,梁废。

乐安,梁置宋安郡,及宋安、光城二县,又有丰安郡,开皇三年并废入焉。有弋阳山、浮光山、金山、锡山。

定城,后齐置南郢州,后废入南、北二弋阳县,后又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为定远焉。又后魏置弋阳郡,及有梁东新蔡县。后周改为淮南郡。又后齐置齐安、新蔡二郡,及废旧义州,立东光城郡。至开皇初,五郡及郢州并废。

殷城,旧曰包信,开皇初改名焉。梁置义城郡及建州,并所领平高、新蔡、新城三郡,开皇初并废。有大苏山、南松山。

固始,梁曰蓼县。后齐改名焉,置北建州,寻废州,置新蔡郡。后周改置浍州。开皇初州郡并废入,又改县为固始。有安阳郡。

期思,陈置边城郡。开皇初郡废,改县名焉。有后齐光化郡,亦废入焉。有大别山。

蕲春郡,后齐置罗州,后周改曰蕲州。开皇初置总管府,九年府废。统县五,户三万四千六百九十。

蕲春,旧曰蕲阳,梁改曰蕲水。后齐改曰齐昌,置齐昌郡。开皇十八年改为蕲春。开皇初郡废。有安山。

浠水,旧置永安郡,开皇初郡废。有石鼓山。

蕲水,旧曰蕲春,梁改名焉。有鼓吹山。有蕲水。黄梅,旧曰永兴,开皇初改曰新蔡,十八年改名焉。有黄梅山。

罗田,梁置义州、义城郡,开皇初并废。

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又改为合州。开皇初改为庐州。统县七,户四万一千六百三十二。

合肥,梁曰汝阴,置汝阴郡。后齐分置北陈郡。开皇初郡废,县改名焉。

庐江,齐置庐江郡,梁置相州,后齐州废,开皇初郡废。有冶甫山、上薄山、三公山、圣山、蓝家山。襄安,梁曰蕲,开皇初改焉。有龟山、紫微山、亚父山、半阳山、白在山、四鼎山。

慎,东魏置平梁郡,陈曰梁郡,开皇初郡废。有浮阇山。

霍山,梁置霍州及岳安郡、岳安县。后齐州废。开皇初郡废,县改名焉。

渒水,梁置北沛郡及新蔡县。开皇初郡废,又废新蔡入焉。有坠星山。

开化,梁置。有衡山、九公山、蹋鼓山、天山、多智山。

同安郡,梁置豫州,后改曰晋州,后齐改曰江州,陈又曰晋州,开皇初曰熙州。统县五,户二万一千七百六十六。

怀宁,旧置晋熙郡,开皇初郡废。大业三年置同安郡。

宿松,梁置高塘郡。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名焉。有雷水。

太湖,开皇初改为晋熙,十八年复改名焉。

望江,陈置大雷郡。开皇十一年改曰义乡,十八年改名焉。

同安,旧曰枞阳,并置枞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有浮度山。

历阳郡,后齐立和州。统县二,户八千二百五十四。

历阳,旧置历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为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历阳郡。有六合山。

丹阳郡,自东晋已后置郡曰扬州。平陈郡并废,诏更于石头城置蒋州,统县三,户二万四千一百二十五。

江宁,梁置丹阳郡及南丹阳郡,陈省南丹阳郡。平陈,又废丹阳郡,并以秣陵、建康、同夏三县入焉。大业初置丹阳郡。有蒋山。

当涂,旧置淮南郡。平陈,废郡,并襄垣、平湖、樊昌、西乡入焉。有天开山、楚山。

溧水,旧曰溧阳。开皇九年废丹阳郡入,十八年改焉。有赭山、庐山、楚山。

宣城郡,旧置南豫州。平陈,改为宣州。统县六,户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九。

宣城,旧曰宛陵,置宣城郡。平陈,郡废,仍并怀安、宁国、当涂、浚遒四县入焉。大业初置郡。有敬亭山。

泾,平陈,省安吴、南阳二县入焉。有盖山、陵阳山。

南陵,梁置,并置南陵郡,陈置北江州。平陈,州郡并废,并所管石城、临城、定陵、故治、南陵五县入焉。

秋浦,旧曰石城。平陈废,开皇十九年置,改名焉。

永世,平陈废,开皇十二年又置。有灵光山。

绥安,旧曰石封,改名焉。梁末立大梁郡,又改为陈留。平陈,郡废,省大德、故鄣、安吉、原乡四县入焉。

毗陵郡,平陈,置常州。统县四,户一万七千五百九十九。

晋陵,旧置晋陵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郡。有横山。

江阴,梁置,及置江阴郡。平陈,废郡,及利城梁丰县入焉。有毗陵山。

无锡,有九龙山。

义兴,旧曰阳羡,置义兴郡。平陈,郡废,改县名焉。又废义乡、国山、临泽三县入焉。有计山、洞庭山。

吴郡,陈置吴州。平陈,改曰苏州,大业初复曰吴州。统县五,户一万八千三百七十七。

吴,旧置吴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复置。有首山、横山、华山、黄山、姑苏山、太湖。

昆山,梁置。平陈废,开皇十八年复。

常熟,旧曰南沙,梁置信义郡。平陈废,并所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入焉。有虞山。

乌程,旧置吴兴郡。平陈,郡废,并东迁县入焉。仁寿中置湖州,大业初州废。有雉山。

长城,平陈废,仁寿二年复。有卞山。

会稽郡,梁置东杨州。陈初省,寻复。平陈,改曰吴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越州。统县四,户二万二百七十一。

会稽,旧置会稽郡。平陈,郡废,又废山阴、永兴、上虞、始宁、四县入,大业初置郡。有稷山、重山、会稽山。

句章,平陈并馀姚、鄞、𨟊三县入。有太白山、方山。

郯,有桐柏山。

诸暨,有泄溪、太农湖。

馀杭郡,平陈,置杭州。仁寿中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六,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

钱唐,旧置钱唐郡。平陈,废郡,并所领新城县入。大业三年置馀杭郡。有粟山、石甑山、临平湖。富阳,有石头山、鸡笼山。

馀杭,有由拳山、金鹅山。

于灊,有天目山、石镜山。有桐溪。

盐官,有蜀山。

武康,平陈废,仁寿二年复。有封嵎山、青山、白鹄山。

新安郡,平陈,置歙州。统县三,户六千一百六十四。

休宁,旧曰海宁,开皇十八年改名焉。大业初置郡。

歙,平陈废,十一年复。

黟,平陈废,十一年复。

东阳郡,平陈,置婺州。统县四,户一万九千八百五。

金华,旧曰长山,置金华郡。平陈,郡废,又废建德、太末、丰安三县入,改为吴宁县。十二年改曰东阳,十八年改名焉。大业初置东阳郡。有长山、龙山、楼山、丘山。有赤松涧。

永康

乌伤,有香山、歌山。

信安,有江山、悲思岭。有定阳溪。

永嘉郡,开皇九年置处州,十二年改曰括州。统县四,户一万五百四十二。

括仓,平陈,置县,大业初置永嘉郡。有缙云山、括仓山。

永嘉,旧曰永宁,置永嘉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有芙蓉山。

松阳

临海,旧曰章安,置临海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有赤山、天台山。

建安郡,陈置闽州,仍废,后又置丰州。平陈,改曰泉州。大业初改曰闽州。统县四,户一万二千四百二十。

闽,旧曰东候官,置晋安郡。平陈,郡废,县改曰原丰。十二年,改曰闽,大业初置建安郡。有岱山、飞山。

建安,旧置建安郡。平陈废。

南安,旧曰晋安,置南安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又置莆田县,寻废入焉。

龙溪,梁置,开皇十二年并兰水、绥安二县入焉。

遂安郡,仁寿三年置睦州。统县三,户七千三百四十三。

雉山,旧置新安郡。平陈,废为新安县。大业初县改名焉,置遂安郡。有仙坛山。

遂安,平陈废,仁寿中复。

桐庐,平陈废,仁寿中复。有白石山。

鄱阳郡,梁置吴州,陈废。平陈,置饶州。统县三,户一万一百二。

鄱阳,旧置鄱阳郡。平陈郡废,又有鍊银城县废入焉。大业初复置郡。

馀干

弋阳,旧曰葛阳,开皇十二年改。有弋水。

临川郡,平陈,置抚州。统县四,户一万九百。

临川,旧置临川郡。平陈,郡废,大业三年复置郡。有铜山、黄山。有梦水。

南城,有五章山。

崇仁,梁置巴山郡,领大丰、新安、巴山、新建、兴平、丰城、西宁七县。平陈,郡县并废,以置县焉。

邵武,开皇十二年置。

庐陵郡,平陈,置吉州。统县四,户二万三千七百一十四。

庐陵,旧置庐陵郡。平陈废,大业初复置。

泰和,平陈置,曰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焉。安复,旧置安成郡。平陈,郡废,县改曰安成。十八年又曰安复。有更生山、长岭。

新淦,有玉笥山。

南康郡,开皇九年置虔州。统县四,户一万一千一百六十八。

赣,旧曰南康,置南康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寻置郡。有储山。有赣水。

虔化,旧曰宁都,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有石鼓山。

雩都,旧废,平陈置,有金鸡山、君山。

南康,旧曰赣,大业初改名焉。有廪山、上洛山、赣山。

宜春郡,平陈,置袁州。统县三,户一万一百一十六。

宜春,旧曰宜阳。开皇十一年废吴平县入,十八年改名焉。大业初置郡。有庐溪、渝水。

萍乡,有宜春江。

新喻

豫章郡,平陈,置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户一万二千二十一。

豫章,旧置豫章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复置郡。丰城,平陈废。十二年置,曰广丰。仁寿初改名焉。建昌,开皇九年省并、永修、豫章、新吴四县入焉。建城,有然石。

南海郡,旧置广州,梁、陈并置督府。平陈,置总管府。仁寿元年置番州,大业初府废。统县十五,户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二。

南海,旧置南海郡。平陈,郡废;又分置番禺县,寻废入焉。大业初置郡。

曲江,旧置始兴郡。平陈废,十六年又废须阳县入焉。有玉山、银山。

始兴,齐曰正阶,梁改名焉,又置安远郡,置东衡州。平陈,改郡置大庾县,又于此置广州总管。开皇末移向南海,又十六年废大庾入焉。

翁源,梁置,陈又置清远郡。平陈郡废。

增城,旧置东官郡。平陈废。有罗浮山。

宝安

乐昌,梁置,曰梁化,又分置平石县。开皇十二年省平石入,十八年改名焉。

四会,旧置绥建郡,又有乐昌郡。平陈,二郡并废。大业初又并始昌县入焉。

化蒙,大业初废威城县入焉。

清远,旧置清远郡,又分置威正、廉平、恩洽、浮护等四县。平陈并废,以置清远县。又齐置齐康郡,至是亦废入焉。

含洭,梁置衡州、阳山郡。平陈,州改曰洭州,废郡。二十年州废。有尧山。

政宾,旧置东官郡。平陈,郡废。

怀集

新会,旧置新会郡。平陈,郡废,又并盆允、永昌、新建、熙潭、化召、怀集六县入,为封州。十二年改为允州,后又改为冈州。大业初州废,并废封乐县入。有社山。

义宁,开皇十年废新夷、初宾二县入;又有始康县,废入封平。大业初又废封平入焉。有茂山。

龙川郡,平陈,置循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六千四百二十。

归善,带郡。有归化山、怀安山。

河源,开皇十一年省龙川县入焉。又有新丰县,十八年改曰休吉,大业初省入焉。有龙山、亢山。有脩江。

博罗

兴宁

海丰,有黑石山。有涨海。

义安郡,梁置东杨州,后改曰嬴州,及陈州废。平陈,置潮州。统县五,户二千六十六。

海阳,旧置义安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郡。有凤凰山。

程乡

潮阳

海宁,有龙溪山。

万川,旧曰昭义,大业初改名焉。

高凉郡,梁置高州。统县九,户九千九百一十七。

高凉,旧置高凉郡。平陈废,大业初复置。

连江,梁置连江郡。平陈,郡废。梁又置梁封县,开皇十八年改为义封。梁又置南巴郡。平陈,郡废为南巴县。大业初二县并废入。

电白,梁置电白郡。平陈,郡废。又有海昌郡废入焉。

杜原,旧曰杜陵。梁置杜陵郡,又有永宁、宋康二郡。平陈,并废为县。十八年改杜陵曰杜原,宋康曰义康。大业二年二县并废入杜原。

海安,旧曰齐安,置齐安郡。平陈,郡废。开皇十八年改县名焉。

阳春,梁置阳春郡。平陈,郡废。

石龙,旧置罗州、高兴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州废。吴川

茂名

信安郡,平陈,置端州。统县七,户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

高要,旧置高要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信安郡。有定山。

端溪,旧置晋康郡。平陈,郡废。有端水。

乐城,开皇十二年废文招、悦成二县入。

平兴,旧置宋隆郡,领初宁、建宁、熙穆、崇德、召兴、崇化、南安等县。平陈,郡废,并所领县入焉。又梁置梁泰郡及县。平陈,郡废,县改曰清泰。大业初废入焉。

新兴,梁置新州、新宁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州废,又废索卢县入焉。

博林,大业初废抚纳县入。

铜陵,有流南县,开皇十八年改曰南流。又有西城县,大业初废入。

永熙郡,梁置泷州。统县六,户一万四千三百一十九。

泷水,旧置开阳县,置开阳、平原、罗阳等郡。平陈,郡并废,以名县。开皇十八年改平原曰泷水,罗阳县为正义。大业初废永熙郡,开阳、正义俱废入焉。怀德,旧曰梁德,置梁德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名怀德。

良德,陈置,曰务德,后改名焉。

安遂,梁置建州、广熙郡,寻废。州大业初废。

永业,梁置永业郡,寻改为县,后省。开皇十六年又置。

永熙,大业初并安南县入。

苍梧郡,梁置成州,开皇初改为封州。统县四,户四千五百七十八。

封川,梁曰梁信,置梁信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为封川。大业初,又废封兴县入焉。

都城,开皇十二年省威成、晋化二县入焉。

苍梧,旧置苍梧郡。平陈,郡废。

封阳。

始安郡,梁置桂州。平陈,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统县十五,户五万四千五百一十七。

始安,旧置始安、梁化二郡。平陈,郡并废。大业初废兴安县入焉。

平乐,有目山。

荔浦

建陵

阳朔

隋化

义熙,旧曰齐熙,置齐熙、黄水二郡及东宁州。平陈,郡并废。十八年改州曰融州,县曰义熙。大业初州废,并废临牂、黄水二县入焉。

龙城,梁置。

马平,开皇十二年置象州,大业初州废。

桂林,大业初并西宁县入。

阳寿,有马平、桂林、象、韶阳等四郡。平陈,并废。又有淮阳县,开皇十八年改曰阳宁。大业初省入焉。富川,旧置临贺、乐梁二郡。平陈,并废,置贺州。大业初州废,又置临贺、绥越、荡山三县入焉。

龙平,梁置静州,梁寿、静慰二郡。平陈,并废,又置归化县。大业初州废,又废归化、安乐、博劳三县入焉。

豪静,梁置开江、武城二郡,陈置逍遥郡,平陈郡并废。又有猛陵、开江二县,大业初并废入焉。

永平郡,平陈,置藤州。统县十一,户三万四千四十九。

永平,旧置永平郡。平陈,郡废。大业置郡。

武林,有燕石山。

隋建,开皇十九年置。

安基,梁置建陵郡。平陈,郡废。

隋安,开皇十九年置。

普宁,旧曰阴石,梁置阴石郡。平陈,郡废,改县为奉化。开皇十九年又改名焉。

戎成,梁置,曰遂成。开皇十一年改名焉。有农山。宁人,开皇十五年置,曰安人。十八年改名焉。有寿原山。

淳人,开皇十九年置。

大宾,开皇十五年置。

贺川,开皇十九年置,又陈置建陵、绥越、苍梧、永建等四郡。平陈,并废。

郁林郡,梁置定州,后改为南定州。平陈,改为尹州。大业初改为郁州。统县十二,户五万九千二百。

郁林,旧置郁林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又置郡,又废武平、龙山、怀泽、布山四县入。

郁平

领方,梁置领方郡。平陈,郡废。

阿林

石南,陈置石南郡。平陈,郡废。

桂平,梁置桂平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又废皇化县入。

马度

安成,梁置安成郡。平陈,郡废。

宁浦,旧置宁浦郡,梁分立简阳郡。平陈,郡废,置简州。十八年改为缘州。大业二年州废。

乐山,梁置乐阳郡。平陈,改为乐阳县。十八年改名焉。

岭山,梁置岭山郡。平陈,改为岭县。十八年改为岭山。大业初并武缘县入。有武缘山。

宣化,旧置晋兴郡。平陈,废为县。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合浦郡,旧置越州。大业初改为禄州,寻改为合州。统县十一,户二万八千六百九十。

合浦,旧置合浦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郡。

南昌

北流,大业初废陆川县入。

封山,大业初废廉昌县入。

定川,旧立定川郡。平陈,郡废。

龙苏,旧置龙苏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又并大廉县入。

海康,梁大通中,割番州合浦立高州,寻又分立合州。大同末,以合肥为合州,此置南合州。平陈,以此为合州,置海康县。大业初州废,又废摸落、罗阿、雷川三县入。

抱成,旧曰抱,并置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曰抱成。

隋康,旧曰齐康,置齐康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扇沙,旧有椹县,开皇十八年改为椹川,大业初废入。

铁杷,开皇十年置。

珠崖郡,梁置崖州。统县十,户一万九千五百。

义伦,带郡。

感恩

颜卢

毗善

昌化,有藤山。

吉安

延德

宁远

澄迈

武德,有扶山。

宁越郡,梁置安州,开皇十八年改曰钦州。统县六,户一万二千六百七十。

钦江,旧置宋寿郡。平陈,郡废。开皇十八年改曰钦江,大业初置宁越郡。

安京,旧置安京郡。平陈,郡废。有罗浮山。有武郎江。

内亭,旧置宋广郡。平陈,郡废。十七年改曰新化县,十八年改名焉。

南宾,开皇十八年置。

遵化,开皇二十年置。

海安,梁置曰安平,置黄州及宁海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州曰玉州。大业初州废,其年又省海平、玉山二县入。

交趾郡,旧曰交州。统县九,户三万五十六。

宋平,旧置宋平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交趾郡。

龙编,旧置交趾郡。平陈,郡废。

朱䳒,旧置武平郡。平陈,郡废。

隆平,旧曰武定,置武平郡。平陈,郡废。开皇十八年县改名焉。

平道,旧曰国昌,开皇十二年改名焉。

交趾

嘉宁,旧置兴州、新昌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曰峰州,大业初州废。

新昌

安人,旧曰临西,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九真郡,梁置爱州。统县七,户一万六千一百三十五。

九真,带郡。有阳山、尧山。

移风,旧置九真郡。平陈,郡废。

胥浦

隆安,旧曰高安,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军安

安顺,旧曰常乐,开皇十六年改名焉。

日南

日南郡,梁置德州,开皇十八年改曰驩州。统县八,户九千九百一十五。

九德,带郡。

咸驩

浦阳

越常

金宁,梁置利州。开皇十八年改为智州,大业初州废。

交谷,梁置明州,大业初州废。

安远

光安,旧曰西安,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比景郡,大业元年平林邑,置荡州,寻改为郡。统县四,户一千八百一十五。

比景

朱吾

寿泠

西捲

海阴郡,大业元年平林邑,置农州,寻改为郡。统县四,户一千一百。

新容

真龙

多农

安乐

林邑郡,大业元年平林邑,置冲州,寻改为郡。统县四,户一千二百二十。

象浦

金山

交江

南极

扬州,于《禹贡》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得其分野。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而亦无饥馁。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异居,此大抵然也。江都、弋阳、淮南、钟离、蕲春、同安、庐江、历阳,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则其旧风也。自平陈之后,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丧纪婚姻,率渐于礼。其俗之弊者,稍愈于古焉。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其人本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𩰚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宣城、毗陵、吴郡、会稽、馀杭、东阳,其俗亦同。然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豫章之俗,颇同吴中,其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衣冠之人,多有数妇,暴面市廛,竞分铢以给其夫。及举孝廉,更要富者,前妻虽有积年之勤,子女盈室,犹见放逐,以避后人。俗少争讼,而尚歌舞。一年蚕四五熟,勤于纺绩,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新安、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其俗又颇同豫章,而庐陵人庞淳,率多寿考。然此数郡,往往畜蛊,而宜春偏甚。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馀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则畜者自钟其弊。累世子孙相传不绝,亦有随女子嫁焉。干宝谓之为鬼,其实非也。自侯景乱后,蛊家多绝,既无主人,故飞游道路之中则殒焉。自岭已南二十馀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其人性并轻悍,易兴逆节,椎结箕踞,乃其旧风。其俚人则质直尚信,诸蛮则勇敢自立,皆重贿轻死,唯富为雄。巢居崖处,尽力农事。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诸獠皆然。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搆雠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本之旧事,尉陀于汉,自称蛮夷大酋长、老夫臣,故俚人犹呼其所尊为倒老也。言讹,故又称都老云。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祖太平真君十则 正平一则 高宗兴安一则 兴光一则 太安五则 和平六则 显祖天安一则 皇兴四则 高祖延兴五则 承明一则 太和二十三则〉庶徵典第四十一卷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

  • 第四十卷

    第四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二则 天兴六则 天赐六则 太宗永兴五则 神瑞三则 泰常八则 世祖始光四则 神麚四则 延和二则 太延五则〉庶徵典第四十卷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元年,有星彗于旄头。..

  • 第三十九卷

    第三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三南齐〈高帝建元四则 武帝永明十一则 废帝隆昌一则 明帝永泰一则 后废帝永元一则〉梁〈武帝天监十五则 普通七则 大通二则 中大通六则 大同四则 太清一则 简文帝大宝一则 元帝承圣一则 ..

  •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帝永初三则 少帝景平一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三则 大明八则 前废帝永光一则 景和一则 明帝泰始六则 后废帝元徵三则 顺帝升明一则〉庶徵典第三十八卷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

  •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一晋〈武帝泰始三则 咸宁四则 太康四则 太熙一则 惠帝元康五则 永康二则 永宁二则 太安三则 永兴二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六则 元帝建武一则 太兴四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六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则 中元二则 明帝永平十四则 章帝建初四则 元和二则 和帝永元十二则 元兴一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五则 元初六则 延光四则 顺帝永建六则 阳嘉三则 永和六则 汉安..

  •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五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九上古〈黄帝一则〉陶唐氏〈帝尧二则〉有虞氏〈帝舜二则〉夏后氏〈帝癸一则〉商〈帝辛一则〉周〈昭王二则 庄王一则 襄王一则 顷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二则 敬王二则 元王一则 贞定王一则 显..

  •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四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八天学会通〈日月五星之性 日月五星之权 日月五星之次权 在天经星之性 黄道十二象〉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论天气开门之理 太阴五星杂用 天首天尾 论世界大权 在天大小会 扫星 流火..

  •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 乙巳占 紫微宫 太微宫 天市垣 中外宫占〉历学会通中法占验〈贤相通占〉庶徵典第三十三卷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八庶徵:曰雨,曰..

  •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二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二卷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觜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粮足,将得势;动,则盗贼行,葆旅起;暗,则不可..

  •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一卷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

  • 第三十卷

    第三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卷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按自星经天官书以下晋隋诸史皆有占法不如宋史之详故存此备考〉《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

  • 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庶徵典第二十九卷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索隐曰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宫之为言宣也,宫气立精为神垣。又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一新法历书图〈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六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三金〈熙宗天会一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人定七则 章宗明昌五则 承安四则 泰和七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五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仁宗延祐一则〉明〈太祖洪..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宋张子正蒙〈参两篇〉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论日月蚀〉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日蚀上表 汉张衡太阳合朔不亏赋唐杨发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苏颋贺..

  •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三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六金〈太祖天辅四则 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天眷一则 皇统五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大定十一则 章宗明昌二则 承安二则 泰和五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三..

  •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五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十五则 高宗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麟德一则 乾封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上元二则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一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十一则 景龙二则 睿宗太极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