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九十卷

舆图部汇考四十八

宋一

太祖开创未有建置。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元丰间定为二十三路,宣和间又增至二十六路,高宗建国江左得路十五,仍置使分隶之。

按《宋史地理志》:

京畿路,皇祐五年,以京东之曹州,京西之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并开封府,合四十二县,置京畿路转运使及提点刑狱总之。至和二年,罢京畿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其曹、陈、许、郑、滑各隶本路,为辅郡如故。崇宁四年,京畿路复置转运使及提点刑狱。先是,改开封府界为京畿路,是年,又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建拱州于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大观四年,罢四辅,许、郑、澶州还隶京西及河北路,废拱州,复以襄邑县隶开封府。政和四年,襄邑县复为拱州,后与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复为东、南、西、北辅。宣和二年,罢四辅,颍昌府、郑州、开德府各还旧隶,拱州隶京东西路,旧开封府界依旧为京畿。

开封府,崇宁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贡方纹绫、方纹纱、藨席、麻黄、酸枣仁。县十六:

开封,赤。

祥符,赤。东魏浚仪县。大中祥符元年改。

尉氏,畿。

陈留,畿。

雍丘,畿。

封丘,畿。

中牟,畿。宣和三年,改纣王城为青阳城。

阳武,畿。

延津,畿。旧酸枣县,政和七年改。

长垣,隋匡城县。建隆元年,改为鹤丘,后又改。东明,畿。本东昏镇,乾德元年置。

扶沟,畿。

鄢陵,畿。

考城,畿。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隶。

太康,畿。宣和二年,复隶拱州,六年,仍隶京畿。咸平。畿。旧通许镇,隶陈留,咸平五年置县。

京东路,至道三年,以应天、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淮阳军广济军清平军宣化军、莱芜监利国监为京东路。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密沂徐州、淮阳军为东路;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元丰元年,割京西路齐州属东路,割东路徐州属东路。元祐元年,诸提点刑狱不分路,京东西路、京东北路并为京东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并为京西路,秦凤等路、永兴军等路并为陕府西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并为河北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并为淮南路,其后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一,济南。州七:青,密,沂,登,莱,潍,淄。军一,淮阳。县三十八。

青州,望。北海郡,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淳化五年,改军名。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崇宁户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八,口一十六万二千八百三十七。贡仙纹绫、梨、枣。县六:

益都,望。

寿光,望。

临朐,紧。

博兴,上。

千乘,上。

临淄,上。

密州,上。本防禦州。建隆元年,复为防禦。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后降防禦。六年,复为节度。崇宁户一十四万四千五百六十七,口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四十。贡绢、牛黄。县五:

诸城,望。

安丘,望。唐辅郡,梁改安丘,晋胶西县。开宝四年,复今名。

莒,望。

高密,上。

胶西。元祐三年,板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

济南府,上,济南郡,兴德军节度。本济州。先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县。元丰元年,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府。崇宁户一十三万三千三百二十一,口二十一万四千六十七。贡绵、绢、阳起石、防风。县五:

历城,紧。

禹城,紧。

章丘,中,景德三年,以章丘县置清平军。熙宁二年废军,即县治置军使。

长清、中。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

临邑。中。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政和元年,升为望。

沂州,上,琅琊郡,防禦。崇宁户八万二千八百九十三,口一十六万五千二百三十。贡仙灵脾、紫石英、茯苓、钟乳石。县五:

临沂,望。

承,望。

沂水,望。

费,望。

新泰。中。

登州,上,东牟郡,防禦。崇宁户八万一千二百七十三,口一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四。贡金、牛黄、石器。县四:

蓬莱,望。

文登,中。

黄、望。

牟平。紧。有乳山、阎家口二砦。

莱州,中,东莱郡,防禦。崇宁户九万七千四百二十七,口一十九万八千九百八。贡牛黄、海藻、牡砺、石器。县四:

掖,望。

莱阳,望。

胶水,望。

即墨。中

潍州,上,团练。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二年,升为州,又增昌乐县。崇宁户四万四千六百七十七,口一十万九千五百四十九。贡综丝素絁。县三:

北海,望。

昌邑,望。本隋都昌县,后废。建隆三年,复置。

昌乐。紧。本唐营丘县,后废。乾德中,复置安仁县,俄又改。

淄州,上,淄州郡,军事。崇宁户六万一千一百五十二,口九万六千一百一十。贡绫、防风、长理石。县四:

淄州,望。

长山,中。

邹平,中下。景德元年,移治济阳废县。

高苑。下。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隶州,即县治置军使。

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以宿迁来属。崇宁户七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贡绢。县二:

下邳,望。

宿迁。中

西路。府四:应天,袭庆,兴仁,东平。州五:徐,济,单,濮,拱。军一,广济。县四十三。

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本唐宋州。至道中,为京东路。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崇宁户七万九千七百四十一,口一十五万七千四百四。贡绢。县六:

宁陵,畿。与楚丘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复来隶。政和四年,又拨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

宋城,赤。

谷熟,畿。

下邑,畿。

楚丘。畿。

虞城,畿。

袭庆府,鲁郡,泰宁军节度。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为府。崇宁户七万一千七百七十七,口三十一万七千七百三十四。贡大花绫、墨、云母、紫石英、防风、茯苓。县七:

瑕,上。大观四年,以瑕丘县为瑕县。

奉符,上。本汉乾封县。开宝五年,移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

泗水,上。

龚,上。大观四年,以龚丘县为龚县。

仙源,中。魏曲阜县。大中祥符五年改。

莱芜,中。

邹。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仙源。元丰七年复。

监一,

莱芜。主铁冶。

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崇宁户六万四千四百三十,口一十五万二千二百三十七。贡双丝绫、䌷、绢。县五:

彭城,望。

沛,望。

萧,望。

滕,紧。

丰。紧。

监二:

宝丰,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

利国。主铁冶。

兴仁府,辅,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曹州为兴仁府,复还旧节。大观二年,以拱州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崇宁户三万五千九百八十,口六万八千九百三十一。贡绢、葶苈子。县四:

济阴,望

宛亭,望。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

乘氏,紧。

南华。上。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九年,升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九年,改为东平府。崇宁户一十三万三百五,口三十九万六千六十三。贡绢、阿胶。县六:

须城,望。

阳谷,望。景德三年,徙孟店。

中都,紧。

寿张,上。

东阿,紧。

平阴。上。

监一,

东平。宣和二年复置。政和三年罢。

济州,上,济阳郡,防禦。户五万七百一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一百三十七。贡阿胶。县四:

钜野,望。

任城,望。

金乡,望。

郓城,望。

单州,上,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崇宁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口一十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九。贡蛇床、防风。县四:

单父,望。

砀山,望。

成武,紧

鱼台。上。

濮州,上,濮阳郡,团练。崇宁户三万一千七百四十七,口五万二千六百八十一。贡绢。县四:

鄄城,望。

雷泽,紧。

临濮,上。

范。上。

拱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馀归旧隶。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隶。县二:

襄邑。

柘城。畿。

广济军。乾德元年,置发运务。开宝九年,改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以隶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定陶县隶曹州。元祐元年,复为军。县一,

定陶。上。

开封府,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得兖、豫、青、徐之域,当虚、危、房、心、奎、娄之分,西抵大梁,南极淮、泗,东北至于海,有盐铁丝石之饶。其俗重礼义,勤耕纴,浚郊处四达之会,故建为都。政教所出,五方杂居。睢阳当漕舟之路,定陶乃东运之冲,其后河截清水,颇涉艰阻。兖、济山泽险迥,盗或隐聚。营丘东道之雄,号称富衍,物产尤盛。登、莱、高密负海之北,楚商兼凑,民性愎戾而好讼𩰚。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甚者失之滞固,然专经之士为多。下邳俗尚颇类淮楚焉。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南、北两路。

南路。府一,襄阳。州七:邓,随,金,房,均,郢,唐。军一,光化。县三十一。

襄阳府,望,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八万七千三百七,口十九万二千六百五。贡麝香、白谷、漆器。县六:

襄阳,紧。

邓城,望。

谷城,紧。

宜城,中下。

中卢,中下。隋义清县。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省入南漳。

南漳。中下。

邓州,望,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望郡。建隆初,废临濑县。崇宁户一十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七,口二十九万七千五百五十。贡白菊花。县五:

穰,上。

南阳,中下。庆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隶唐州。

内乡,中下。

顺阳。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随州,上,汉东郡,崇信军节度。乾德五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崇宁户三万八百四,口六万七千二十一。贡绢、绫、葛、覆盆子。县三:

随,上。熙宁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

唐城,中下。

枣阳。中下。

金州,上,安康郡,乾德五年,改昭化军节度。崇宁户三万九千六百三十六,口六万五千六百七十四。贡麸金、麝香、枳壳实、杜仲、白胶香、黄檗。县五:

西城,下。

洵阳,中。乾德四年,废渚阳县入焉。

汉阴,中。

石泉 下

平利 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祐复。

房州,下,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雍熙三年并为军。崇宁户三万三千一百五十一,口四万七千九百四十一。贡麝香、纻布、钟乳石、笋。县二:

房陵,上。

竹山。下。

均州,上,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禦。乾德六年,移入上州防禦。宣和元年,赐军额。崇宁户三万一百七,口四万四千七百九十六。贡麝香。县二:

武当,上。

郧乡。上。

郢州,上,富水郡,防禦。崇宁户四万七千二百八十一,口七万八千七百二十七。贡白纻。县二:

长寿,上。

京山。下。

唐州,上,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开宝五年,废平氏县。崇宁户八万九千九百五十五,口二十万二千一百七十二。贡绢。县五:

泌阳,中下。

湖阳,中下。有银场。

比阳,中下。

桐柏,下。开宝六年,移治淮渎故庙。

方城。下。后魏县。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元年,复为县,隶州。

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谷城县三乡,置乾德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改乾德为光化县,隶襄州。元祐初,复为军。县一,

乾德。望。

北路。府四:河南,颍昌,淮宁,顺昌。州五:郑,滑,孟,蔡,汝。军一,信阳。县六十三。

河南府,洛阳郡,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熙宁五年,分隶京西北路。崇宁户一十二万七千七百六十七,口二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贡蜜、蜡、磁器。县十六:

河南,赤。

洛阳,赤。熙宁五年,省入河南,元祐二年复。

永安,赤。本陵寝。景德四年,升镇为县。

偃师,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省缑氏县为镇隶焉。

颍阳,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熙宁二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置。

巩,畿。

密,畿。崇宁四年,割隶郑州,宣和二年,还隶府。新安,畿。

福昌,畿。熙宁五年,省入寿安,元祐元年,复为县。伊县,畿。熙宁二年,割栾川治镇入虢州卢氏县。五年,废伊阙县为镇入河南,六年,改隶伊阳。渑池,畿。景祐四年,改铁门镇曰延禧。

永宁,畿。

长水。畿。

寿安,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

河清,畿。开宝元年,移治白波镇。熙宁八年闰四月,置铁监。

登封。畿。

监一,阜财。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崇宁四年,为南辅,隶京畿。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为辅郡,隶京畿。宣和三年,复罢辅郡,依旧隶京西北路。崇宁户六万六千四十一,口一十六万一百九十三。贡绢、藨席。县七:

长社,次赤。熙宁四年,省许田县为镇入焉。

郾城,次畿。

阳翟,次畿。

长葛,次畿。

临颍,次畿。

舞阳,次畿。

郏。中。元隶汝州,崇宁四年来隶。

郑州,辅,荥阳郡,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祐元年,还旧节;度以荥阳、荥泽、原武为县,与滑州并隶京西路。崇宁四年,建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又复。宣和二年,又罢。崇宁户三万九百七十六,口四万一千八百四十八。贡绢、黄麻。县五:

管城,望。

荥泽,中。

原武,上。

新郑,上。

荥阳。紧。

滑州,辅,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县并隶开封府。元丰四年,复旧,县复来隶。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崇宁户二万六千五百二十二,口八万一千八百一十八。贡绢。县三:

白马,中。熙宁三年,废灵河县隶焉。

韦城,望。

胙城。紧。

孟州,望。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改济源郡。崇宁户三万三千四百八十一,口七万一百六十九。贡米。县六:

河阳,望。

济源,望。

温,望。

汜水,上。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关曰行庆。

河阴,中。

王屋。中。熙宁五年,自河南来隶。

蔡州,紧,汝南郡,保康军节度。崇宁户九万八千五百二,口十八万五千一十三。贡绫。县十:

汝阳,上。

上蔡,上。

新蔡,中。

褒信,中。

遂平,中。

新息,中。

确山,中。隋朗山县。大中祥符五年改。

真阳,中。

西平,中。

平舆。

淮宁府,辅,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二年,改辅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三万二千九十四,口一十五万九千六百一十七。贡䌷、绢。县五:

宛丘,紧。

项城,上。

商水,中。

西华,中。

南顿。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元祐元年复。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禦,后为团练。开宝六年,复为防禦。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旧颖州,政和六年,改为府。崇宁户七万八千一百七十四,口一十六万六百二十八。贡䌷、絁、绵。县四:

汝阴,望。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

泰和,望。

颍上,紧。

沈丘。紧。

汝州,辅,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禦州。政和四年,赐军额。崇宁户四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一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五。贡絁、绢。县五:

梁,中。

襄城,紧。

叶,上。

鲁山,中

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钟山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崇宁户九千九百五十四,口二万五十,贡纻布。县二:

信阳,中下。

罗山。中下。开宝九年废,雍熙二年复置。

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盖《禹贡》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为多,当井、柳、星、张、角、亢、氐之分。东暨汝、颍,西被陕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丝、枲、漆、纩之所出。而洛邑为天地之中,民性安舒,而多衣冠旧族。然土地褊薄,迫于营养。盟津、荥阳、滑台、苑丘、汝阴、颍川、临汝在二京之交,其俗颇同。唐、邓、汝、蔡率多旷田,盖自唐季之乱,土著者寡。太宗迁晋、云、朔之民于京、洛、郑、汝之地,垦田颇广,民多致富,亦由俭啬而然乎。襄阳为汴南巨镇,淮安、随、枣阳、西城、武当、上庸、东梁、信阳,其习俗近荆楚。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大名,开德,河间。州十一:沧,冀,博,禄,莫,雄,霸,德,滨,恩,清。军五:德清,保顺,永静,保安,保定。县五十七。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滨禄、通利保顺军。熙宁以来并因之,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贡花䌷、绵䌷、平䌷、紫草。县十二:

元城,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

莘,畿。

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

内黄,畿。

成安,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

魏,次畿。

馆陶,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焉,寻复旧。临清,次畿。

夏津,畿。

清平,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冠氏,畿

宗城。畿。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复旧,寻以永济隶临清。熙宁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

开德府,上,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崇宁户三万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万二千八百二十六。贡莨莠席、南粉。县七:

濮阳,中。

观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阳、顿丘。四年,复置。

临河,紧。

清丰,中。庆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熙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

卫南,中。

朝城,畿。旧隶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来隶。

南乐,畿。

德清军,见上。

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崇宁户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一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八。贡大绢、大柳箱。县五:

清池,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

盐山,紧。

乐陵,紧。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

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

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三十里。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隶沧州。

冀州,上,信都郡,旧团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崇宁户六万六千二百四十四,口一十万一千三十。贡绢。县六:

信都,望。

蓨 上。

南宫,上。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

枣强,上。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武邑,上。

衡水。中。

河间府,上,河间郡,瀛海军节度。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一十州军。本瀛州,防禦。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崇宁户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口六万二百六。贡绢。县三:

河间,望。雍熙中,即县回置平虏砦,景德二年,改为肃宁城。

乐寿,望。至道三年,自深州来隶。熙宁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

束城。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祐元年复。

博州,上,博平郡,防禦。淳化三年,河决,移治于孝武渡西。崇宁户四万六千四百九十三,口九万一千三百二十三。贡平绢。县四:

聊城,望。

高唐,望。

堂邑,望。

博平。紧。熙宁二年,割明灵砦隶北京清平。

棣州,上,乐安郡,防禦。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禦。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阳信县界八方寺。崇宁户三万九千一百三十七,口五万七千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三:

厌次,上。

商河,中。

阳信。下。

莫州,上,文安郡,防禦。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郑县入任丘。元祐二年,复郑县,寻又罢为镇。崇宁户一万四千五百六十,口三万一千九百九十二。贡绵。县一:

任丘。上。有马村王家二砦。政和三年改马村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雄州,中,防禦。本唐涿州瓦桥关。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崇宁户一万三千一十三,口五万二千九百六十七。贡䌷。县二:

归信,中。有张家、木场、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八砦。

容城。中。建隆四年复置。

霸州,中,防禦。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州,以鄚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永清。崇宁户一万五千九百一十八,口二万一千五百一十六。贡绢。县二:

文安 上。景祐二年,废永清县入焉。有刘家涡、刀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隶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大城。上。

德州,上,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祐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德平县为镇,入安德。崇宁户四万四千五百九十一,口八万二千二十五。贡绢。县二:

安德,望。

平原。紧。

滨州,上,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蒲台县。崇宁户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一,口一十一万四千九百八十四。贡绢。县二:

渤海,望

招安。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恩州,下,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禦。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崇宁户五万一千三百四十二,口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贡绢、白毡。县三:

清河,望。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

武城,望。

历亭。紧。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同下州。唐景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德元年,改军名。崇宁户三万四千一百九十三,口三万九千二十二。贡簟、绢。县三:

东光,紧。

将陵。望。景祐元年,移治于长河镇。

阜城。中。嘉祐八年,省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下,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大观二年,升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乾宁。崇宁户六千六百一十九,口一万二千七十八。贡绢。县一。

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

砦六。

豹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信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德二年,改为信安。崇宁户七百一十五,口一千四百三十七。贡绢。砦七。

周河、刀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隶军。

保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定军。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户隶军。宣和七年,废保定军为保定县,隶莫州,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户一千二十九,口二千四百八十四。贡絁。砦二。

桃花、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

西路。府四:真定,中山,信德,庆源。州九:相,浚,怀,卫,洺,深,磁,祁,保。军六:天威,北平,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县六十五。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德军节度。本镇州,汉以赵州之元氏、栾城二县来属。开宝六年,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隶祁州。淳化九年,以束鹿隶深州。庆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府、磁相邢赵洺六州。崇宁户九万二千三百五十三,口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九十七。贡罗。县九:

真定,次赤。

槁城,次畿。

栾城,次畿。

元氏,次畿。

井陉,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武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谷三砦。

获鹿,次畿。

平山,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相岭、黄冈、烘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

行唐,次畿。

灵寿。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

砦一:

北砦。咸平二年置。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乡隶砦。

天威军。见上。

相州,望,邺郡,彰德军节度。崇宁户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口七万一千六百三十五。贡暗花牡丹花纱、知母、胡粉、绢。县四:

安阳,紧。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

汤阴,紧。宣和二年,以汤阴县隶浚州,寻复来隶。临漳,紧。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

林虑。中。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建隆元年,以易北平并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本定州,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郡名曰中山。崇宁户六万五千九百三十五,口一十八万六千三百五。贡罗、大花绫。县七:

安喜,紧。

无极,紧。

曲阳,上。

唐,上。

望都,中。

新乐,中。

北平。中下。

砦一,

军城。隶曲阳县。

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宁。四年复隶州,即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州。

信德府,次府,钜鹿郡。后唐安***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贡绢、白磁盏、解玉砂。县八:

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

沙河,上。

任,中。

尧山,中。

平乡,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钜鹿。元祐元年复。

内丘,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祐元年复。南和,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

钜鹿。上。

浚州,平州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州军节度,改今额。崇宁户三千一百七十六,口三千二百二。县二:

卫,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

黎阳。中。

怀州,雄,河内郡,防禦。建隆元年,升为团练,俄为防禦。崇宁户三万二千三百一十一,口八万八千一百八十五。贡牛膝、皂角。县三:

河内,紧。熙宁六年,省武德县为镇入焉。

修武,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祐元年复。武陟。中。

卫州,望,汲郡,防禦。崇宁户二万三千二百四,口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五。贡绢、绵。县四:

汲,中。

新乡,紧,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汲。元祐二年复。获嘉,上。天圣四年,自怀州来隶。

共城。中。

监一:

黎阳。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洺州,望,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禦。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崇宁户三万八千八百一十七,口七万三千六百。贡䌷。县五:

永年,上。

肥乡,望。

平恩,紧。

鸡泽,中。

曲周。中。

深州,望,饶阳郡,防禦。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崇宁户三万八千三十六,口八万三千七百一十。贡绢。县五:

静安,望。本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焉。太平兴国七年,又隶静安军。雍熙二年废,还属,三年废,四年复置,改今名。

束鹿,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

安平,望。

饶阳,望。

武强。望。

磁州,上,滏阳郡,团练。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崇宁户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一,口九万六千九百二十二。贡磁石。县三:

滏阳,上。熙宁六年,省昭德县为镇入焉。

邯郸,上。

武安。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中,蒲阴郡,团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德元年,移治于定州蒲阴,以无极隶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祐元年复。崇宁户二万四千四百八十四,口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五。贡花絁。县三:

蒲阴,望。

鼓城,紧。

深泽。中。

庆源府,望,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三万四千一百四十一,口六万一百三十七。贡、绵。县七:

平棘,望。

宁晋,望。

临城,上。唐县。熙宁六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

高邑,中。熙宁五年,省柏乡、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皆复。

隆平,中。

柏乡,中。

赞皇。下。

保州,下,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崇宁户二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口二十三万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一:

保塞。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易州蒲城之南境入焉。

安肃军,同下州。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军,析易州遂城三乡置静戎县隶焉。景德元年并县,改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户七千一百九十七,口一万四千七百五十一。贡素絁。县一:

安肃。中。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德元年,改永宁军。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

博野。望。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勇军。景德元年,改广信军。崇宁户四千四百四十五,口八千七百三十八。贡䌷、栗。县一:

遂城。中。

顺安军,同下州。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来属。熙宁六年,省高阳县为镇。十年,复为县。崇宁户八千六百五,口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八。贡绢。县一:

高阳。中。

河北路,盖《禹贡》兖、冀、青三州之域,而兖、冀为多。当毕、昴、室、东壁、尾、箕之分。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岱,西压上党。茧丝、织纴之所出。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于战𩰚。有河漕以实边用,商贾贸迁,刍粟峙积。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契丹数来侵扰,人多去本,及荐修戎好,益开互市,而流庸复来归矣。大名、澶渊、安阳、临洺、汲郡之地,颇杂斥卤,宜于畜牧。浮阳际海,多鬻盐之利。其控带北地,镇、魏、中山皆为雄镇云。

河东路。府三:太原,隆德,平阳。州十四:绛,泽,代,忻,汾,辽,宪,岚,石,隰,慈,麟,府,丰。军八:庆祚,威胜,平定,岢岚,宁化,火山,保德,晋宁。县八十一。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又废太原县,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七年,移治唐明监。旧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贡大铜鉴、甘草、人参、礜石。县十:

阳曲,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

太谷,次畿。

榆次,次畿。

寿阳,次畿。

盂,次畿。

交城。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隶。

文水,次畿。

祁,次畿。

清源,次畿。

平晋。中。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

监二:

大通,

永利。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德。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德旧节。崇宁户五万二千九百九十七,口一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六。贡人参、蜜、墨。县八:

上党,望。

屯留,上。

襄垣,上。

潞城,上。

壶关,中。

长子,中。

涉,中。

黎城。中。天圣三年,徙治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复。

平阳府,望,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崇宁户七万五千九百八,口一十八万五千二百五十四。贡蜜、蜡烛。县十:

临汾,望。

洪洞,紧。

襄陵,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

神山,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等堡。

赵城,上。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

汾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

霍邑,中。

冀氏,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

岳阳,中下。

和川。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祐元年复为县。

务二:

炼矾、

矾山。

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雄,绛郡,防禦。崇宁户五万九千九百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三十七。贡防风、蜡烛、墨。县七:

正平,望。

曲沃,望。

太平,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

翼城,上。

稷山,中。

绛,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

垣曲。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上,高平郡。崇宁户四万四千一百三十三,口九万一千八百五十二。贡白石英、禹馀粮、人参。县六:

晋城,紧。

高平,上。

阳城,上。

端氏,中。

陵川 中。

沁水。中下。

关一:

雄定。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上,雁门郡,防禦。景德二年,废唐林县。旧置沿边安抚司。崇宁户三万三千二百五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八百五十七。贡麝香、青、碌。县四:

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

崞,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

五台,中下。

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忻州,下,定襄郡,团练。崇宁户一万八千一百八十六,口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二。贡解玉砂、麝。县二:

秀容,紧。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祐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

定襄。中下。

汾州,望,西河郡,军事。崇宁户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口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九十八。贡土絁、石膏。县五:

西河,望。有永利西监。

平遥,望。

介休,上。

灵石,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

孝义。上。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祐元年复。

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祐元年,复置和顺、榆社、平城县。崇宁户七千三百一十五。贡人参。县四:

辽山,下。有黄泽砦。

和顺,下。

榆社,中下。

平城。中。

宪州,中,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县,遂废军,又废,楼烦改隶岚州。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仍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崇宁户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七千四百四十四。贡麝香。县一:

静乐。中。咸平九年,废天池、元池二县入焉。

岚州,下,楼烦军,郡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崇宁户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口六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贡麝香。县三:

宜芳,中。有飞鸢堡。

合河,中下。有乳浪砦。

楼烦。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

石州,下,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初领县五,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崇宁户一万五千八百九,口七万二千九百二十九。贡蜜、蜡。县三:

离石,中。

平夷,中。有伏落津砦。

方山。下

隰州,下,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祐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崇宁户三万八千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三万八千四百三十九。贡蜜、蜡。县六:

隰州,上

温泉,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

蒲,中。

大宁,中。

石楼,中。有上平、永宁二砦。

永和。中。

慈州,下,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隶晋州襄陵县。元祐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户口阙。县一:

吉乡。中。

麟州,下,新秦郡。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崇宁户三千四百八十二,口八千六百八十四。贡柴胡。县一:

新秦。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寨,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

大和砦,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神木砦五十五里,南至弥川砦三十里,西至饶咩浪界堠七十里,北至清水谷三十里。

大和堡。地名麻也娘,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肃定堡界二十五里,南至清水谷二十里,西至松木晋堆界六十五里,北至银城砦二十五里。

府州,中,靖康军节度。本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荥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崇宁户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贡甘草。县一:

府谷。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三堡。

宁川堡,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东至斥堠堡三十五里,南至安丰砦界四十五里,西至丰州宁丰砦四十里,北至青没怒川界堠一百五十里。

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今名。东至宁府砦界三十里,南至靖化堡界三十里,西至吴庞烽一十五里,北至保宁砦界三十里。

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宁疆。震威城,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下。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今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崇宁户一百五十三,口四百一十一。贡甘草、柴胡。砦二:

永安,

保宁。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崇宁户一万九千九百六十二,口三万七千七百二十六。贡土絁。县四:

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

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川,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川,以榆社往隶。

沁源,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绵上。中下。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井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崇宁户九千三百六,口二万八千六百七。贡绢。县二:

平定,中。唐广阳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

乐平。中。有静阳砦。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崇宁户二千九百一十七,口六千七百二十。贡绢。县一:

岚谷。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同下州。崇宁户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三千八百二十一。贡绢。县一:

宁化。熙宁三年废,元祐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同下州。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崇宁户五千四十五,口九千四百八十。贡柴胡。砦一:

下镇。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祐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槔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德军,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岚州地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崇宁户九百六十三,口四千五十。贡绢。津二:

大堡、

沙谷。

晋宁军,本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芦砦给赐西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葭芦砦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东至剋胡砦隔河五里,南至吴堡砦四百七十里,西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北至通秦砦二十里。领县二:

定胡,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东至黄河,南至绥德军白草砦九十里,西至绥德军义合砦六十里,北至晋宁军一百七十里。

临泉。中下。旧领剋胡、葭芦二砦。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宁军。

神泉砦,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东至晋宁军一十五里,南至乌龙砦二十五里,西至槅柞岭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砦四十里。

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九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

乌龙砦,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南至暖泉砦二十里,西至暖泉砦三十里,北至女萌烽一十七里。

通秦砦,地名升啰岭,元符二年赐今名。东至黄河二十九里,南至神泉砦四十三里,西至女萌骨堆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

宁河砦,地名窟薛岭,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西至尹遇合一十三里,北至章堡二十五里。

弥川砦,地名弥勒川,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六十里,南至弥川堡十五里,西至砦浪骨堆界堠七十里,北至麟州大和砦三十里。

通秦堡,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一十七里一百二十步,南至通秦砦二十七里,西至龙移川界堠五十里,北至宁河砦一十一里。

宁河堡,地名哥崖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

弥川堡,地名小红崖,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四十里,南至宁河砦一十五里,西至祖平四十里,北至秦平堡一十里。

靖川堡。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宁河砦十四里,西至界首立子谷四十五里,北至弥川堡一十三里。

河东路,盖《禹贡》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为多。当觜、参之分。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朔,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苧。善治生,多藏蓄,其靳啬尤甚。朔方、楼烦,马之所出,岁增贸市以充盐牧之用。太宗平太原,虑其恃险,徙州治焉。然犹为重镇,屯精兵以控边部云。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第四十卷

    第四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二则 天兴六则 天赐六则 太宗永兴五则 神瑞三则 泰常八则 世祖始光四则 神麚四则 延和二则 太延五则〉庶徵典第四十卷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元年,有星彗于旄头。..

  • 第三十九卷

    第三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三南齐〈高帝建元四则 武帝永明十一则 废帝隆昌一则 明帝永泰一则 后废帝永元一则〉梁〈武帝天监十五则 普通七则 大通二则 中大通六则 大同四则 太清一则 简文帝大宝一则 元帝承圣一则 ..

  •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帝永初三则 少帝景平一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三则 大明八则 前废帝永光一则 景和一则 明帝泰始六则 后废帝元徵三则 顺帝升明一则〉庶徵典第三十八卷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

  •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一晋〈武帝泰始三则 咸宁四则 太康四则 太熙一则 惠帝元康五则 永康二则 永宁二则 太安三则 永兴二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六则 元帝建武一则 太兴四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六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则 中元二则 明帝永平十四则 章帝建初四则 元和二则 和帝永元十二则 元兴一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五则 元初六则 延光四则 顺帝永建六则 阳嘉三则 永和六则 汉安..

  •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五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九上古〈黄帝一则〉陶唐氏〈帝尧二则〉有虞氏〈帝舜二则〉夏后氏〈帝癸一则〉商〈帝辛一则〉周〈昭王二则 庄王一则 襄王一则 顷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二则 敬王二则 元王一则 贞定王一则 显..

  •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四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八天学会通〈日月五星之性 日月五星之权 日月五星之次权 在天经星之性 黄道十二象〉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论天气开门之理 太阴五星杂用 天首天尾 论世界大权 在天大小会 扫星 流火..

  •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 乙巳占 紫微宫 太微宫 天市垣 中外宫占〉历学会通中法占验〈贤相通占〉庶徵典第三十三卷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八庶徵:曰雨,曰..

  •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二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二卷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觜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粮足,将得势;动,则盗贼行,葆旅起;暗,则不可..

  •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一卷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

  • 第三十卷

    第三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卷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按自星经天官书以下晋隋诸史皆有占法不如宋史之详故存此备考〉《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

  • 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庶徵典第二十九卷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索隐曰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宫之为言宣也,宫气立精为神垣。又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一新法历书图〈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六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三金〈熙宗天会一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人定七则 章宗明昌五则 承安四则 泰和七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五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仁宗延祐一则〉明〈太祖洪..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宋张子正蒙〈参两篇〉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论日月蚀〉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日蚀上表 汉张衡太阳合朔不亏赋唐杨发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苏颋贺..

  •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三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六金〈太祖天辅四则 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天眷一则 皇统五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大定十一则 章宗明昌二则 承安二则 泰和五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三..

  •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五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十五则 高宗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麟德一则 乾封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上元二则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一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十一则 景龙二则 睿宗太极一..

  •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一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四晋〈武帝泰始六则 咸宁三则 太康五则 惠帝元康二则 永康一则 永宁一则 太安一则 永兴一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四则 悯帝建兴三则 元帝太兴二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二则 成帝咸和三则 咸康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