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九十五卷

舆图部汇考五十三

金一

金,南以淮水为界,置中都五京十九路。

按《金史地理志》:

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国初称为内地,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祐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大定十三年七月,复为上京。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完都鲁,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涞流河、宋瓦江、鸭子河。府一,领节镇四,防禦一,县六,镇一。其宫室有乾元殿,天会三年建,天眷元年更名皇极殿。庆元宫,天会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门曰景晖,天眷元年安太祖以下御容,为原庙。朝殿,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门曰延光,寝殿曰宵衣,书殿曰稽古。又有明德宫、明德殿,熙宗尝享太宗御容于此,太后所居也。凉殿,皇统二年搆,门曰延福,楼曰五云,殿曰重明。东庑南殿曰东华,次曰广仁。西庑南殿曰西清,次曰明义。重明后,东殿曰龙寿,西殿曰奎文。时令殿及其门曰奉元。有泰和殿,有武德殿,有薰风殿。其行宫有天开殿,爻剌春水之地也。有混同江行宫。太庙、社稷,皇统三年建,正隆二年毁。原庙,天眷元年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太宗、徽宗及诸后御容。春亭者,太祖所尝御之所也。天眷二年作原庙,皇统七年改原庙乾文殿曰世德,正隆二年毁。大定五年复建太祖庙。

兴圣宫,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之。兴德宫,后更名永祚宫,睿宗所居也,光兴宫,世宗所居也。正隆二年命吏部郎中萧彦良尽毁宫殿、宗庙、诸大族邸第及储庆寺,夷其址,耕垦之。大定二十一年复修宫殿,建城隍庙。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有皇武殿,击毬校射之所也。有云锦亭,有临漪亭,为笼鹰之所,在按出虎水侧。

会宁府,下。初为会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天眷元年,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后置上京曷懒等路提刑司。户三万一千二百七十。

旧岁贡秦王鱼,大定十二年罢之,又贡猪二万,二十五年罢之。东至胡里改六百三十里,西至肇州五百五十里,北至蒲与路七百里,东南至恤品路一千六百里,至曷懒路一千八百里。县三:

会宁 倚,与府同时置。有长白山、青岭、马纪岭、勃野淀、绿野淀。有按出虎河,又书作阿木浒。有混同江、涞流河。有得胜陀,国言忽土皑葛蛮,太祖誓师之地也。

曲江 初名镇东,大定七年置,十三年更今名。

宜春 大定七年置。有鸭子河。

肇州,下,防禦使。旧出河店也。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迹于此,遂建为州。天眷元年十月,置防禦使,隶会宁府。海陵时,尝为济州支郡。承安三年,复以为太祖神武隆兴之地,升为节镇,军名武兴。五年,置漕运司,以提举兼州事。后废军。贞祐二年复升为武兴军节镇,置招讨司,以使兼州事。户五千三百七十五。县一:

始兴 倚,与州同时置。有鸭子河、黑龙江。

隆州,下,利涉军节度使。古扶馀之地,辽太祖时,有黄龙见,遂名黄龙府。天眷三年,改为济州,以太祖来攻城时大军径涉,不假舟楫之祥也,置利涉军。天德二年置上京路都转运司,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大定二十九年嫌与山东路济州同,更今名。贞祐初,升为隆安府,户一万一百八十。县一:

利涉 倚,与州同时置。有混同江、涞流河。镇一与县同时置,有混同馆。

信州,下,彰信军刺史。本渤海怀远军,辽开泰七年建,取诸路汉民置。户七千三百五十九。县一:

武昌 本渤海怀福县地。镇一八千户。

蒲与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南至上京六百七十里,东南至胡里改一千四百里,北至北边界火鲁火疃谋克三千里。

合懒路,置总管府。贞元元年,改总管为尹,仍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承安三年,设兵马副总管。

旧有海葱,大定二十七年罢之。有移鹿古水。西北至上京一千八百里,东南至高丽界五百里。

恤品路,节度使。辽时,为率宾府,置刺史。本率宾故地,太宗天会二年,以耶懒路都孛菫所居地瘠,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户,置节度使,因名速频路节度使。世宗大定十一年,以耶懒、速频相去千里,既居速频,然不可忘本,遂命名亲管猛安曰押懒猛安。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西北至上京一千五百七十里,东北至胡里改一千一百,西南至合懒一千二百,北至边界干可阿怜千户二千里。耶懒文书作押懒。

曷苏馆路,置节度使。天会七年,徙治宁州,尝置都统司,明昌四年废。

有化成关,国言曰曷撒罕酉。

胡里改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

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合里宾忒千户一千五百里。

乌古迪烈统军司,后升为招讨司,与蒲与路近。咸平路,府一,领剌郡一,县十。

咸平府,下,总管府,安东军节度使,本高丽铜山县地,辽为咸州,国初为咸州路,置都统司。天德二年八月,升为咸平府,后为总管府。置辽东路转运司、东京咸平路提刑司。户五万六千四百四。县八:

平郭 倚,旧名咸平,大定七年更。

铜山 辽同州镇安军,本汉襄平县,辽太祖时以东平寨置,因名东平,军曰镇东。章宗大定二十九年,以与东平重,故更。南有柴河,北有清河,西有辽河。

新兴 辽银州富***,本渤海富州,熙宗皇统三年废州,更名来属。有范河,北有柴河,西有辽河。庆云 辽祺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后更名,有辽河。

清安 辽肃州信陵军,熙宗皇统三年降为县。荣安 东有辽河。

归仁 辽旧隶通州安远军,本渤海强师县,辽更名,金因之。北有细河。

玉山章宗承安三年,以乌速集、平郭、林河之间相去六百馀里之地置,贞祐二年四月升为节镇,军曰镇安。

韩州,下,刺史。辽置东平军,本渤海郑颉府。户一万五千四百一十二。旧有营。县二:

临津 倚,未详何年置。

柳河 本渤海粤喜县地,辽以河为名。有拘河、柳河。

东京路,府一,领节镇一,剌郡四,县十九,镇五。

皇统四年二月,立东京新宫,寝殿曰保宁,宴殿曰嘉惠,前后正门曰天华、曰乾贞。七月,建宗庙,有孝宁宫。七年,建御容殿。

辽阳府,中。东京留守司。本渤海辽阳故城,辽完葺之,郡名东平。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府曰辽阳。十三年,更为东京。太宗天会十年,改南京路平州军帅司为东南路都统司之时,尝治于此,以镇高丽。

后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为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产白兔、师姑布、鼠毫、白鼠皮、人参、白附子。

户四万六百四。县四、镇一:

辽阳 倚。东梁河、国名兀鲁忽必剌,俗名太子河。鹤野 镇一 长宜,曷苏馆在其地。

宜丰 辽旧衍州安广军,皇统三年废为县,有东梁河。

石城 兴定三年九月,以县之灵岩寺为岩州,名其倚郭县曰东安,置行省。

澄州,南海军刺史,下。本辽海军,天德三年改州名。户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五。县二。镇一:

临溟 镇一新昌。

析木 辽同州广利军附郭析木县也,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有沙河。

沈州,昭德军刺史,中。本辽定理府地,辽太宗时置军曰兴远,后为昭德军,置节度。明昌四年改为剌史,与通、贵德、澄三州皆隶东京。户三万六千八百九十二。县五:

乐郊 辽太祖俘三河之民建三河县于此,后改更今名。有浑河。

章义 辽旧广州,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有辽河、东梁河、辽河大口。

辽滨 辽旧辽州东平军,辽太宗改为始平军,皇统三年废为县。有辽河。

楼 辽旧兴州兴中军常安县,辽尝置定理府刺史于此,本楼故地,大定二十九年章宗更名。有范河、清河,国名叩隈必剌。

双城 辽双州保安军也,皇统二年降为县,章宗时废。

贵德州,刺史,下。辽贵德州宁远军,国初废军,降为刺郡。户二万八百九十六。县二:

贵德 倚。有范河。

奉集 辽集州怀远军奉集县,本渤海旧县。有浑河。

盖州,奉***节度使,下。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明昌四年,罢曷苏馆,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六年,以与陈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户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六。县四、镇二:

汤池 辽铁州建武军汤池县。镇一神乡。

建安 辽县。镇一大宁。

秀岩 本大宁镇,明昌四年升。泰和四年废为镇,贞祐四年复升置。

熊岳 辽卢州元德军熊岳县。辽属南女直汤河司。

复州,下,刺史。辽怀远军节度,明昌四年降为刺史。

旧贡鹿筋,大定八年罢之。

户一万三千九百五十。县二、镇一:

永康 倚。旧名永宁,大定七年更。

化成 辽苏州安复军,本高丽地,兴宗置。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贞祐四年五月升为金州,兴定二年升为防禦。镇一归胜。

来远州,下。旧来远城,本辽熟女直地,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军,后为州。

婆速府路,国初置统军司,天德二年置总管府,贞元元年与曷懒路总管并为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

此路皆猛安户。

北京路,府四,领节镇七,剌郡三,县四十二,镇七,寨一。堡五十六。

大定府,中,北京留守司,辽中京。统和二十五年建为中京,国初因称之。海陵贞元元年更为北京,置留守司、都转运司、警巡院。

产貂鼠、螺杯、茱萸梳、玳瑁鞍、酥乳饼、五味子。户六万四千四十七。县十一、镇二:

大定 倚,辽县旧名。有土河、七金山、阴凉河。镇一恩化。

长兴 有涂河。

富庶 有沁河。镇一文安。

松山 辽松山州胜安军松山县,开泰中置,旧置刺史。太祖天辅七年置观察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有阴凉河、落马河。

神山 辽泽州神山县,辽太祖俘蔚州之民置。章宗承安二年尝置惠州,升孩儿馆为滦阳县,以隶之。泰和四年罢州及滦阳县。

惠和 皇统三年以辽惠州惠和县置。

金源 唐青山县,辽开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为名。有骆驼山。

和众 辽榆州和众县,皇统三年罢州来属。武平 辽筑城杏埚,初名新州,统和间更为武安州。皇统三年降为武安县来属,大定七年更名。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来属。

静封 承安二年以胡设务置,隶全州,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来属。

三韩 辽伐高丽,迁马韩、辰韩、弁韩三国民为县,置高州。太祖天辅七年以高州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为县,承安三年复升为高州,置刺史,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静封三县隶焉。泰和四年废。有落马河,涂河。

利州,下,刺史。辽统和十六年置。户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县二、镇一、寨一:

阜俗 辽统和四年置,金因之。

龙山 辽故潭州广润军县故名,熙宗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有榆河。寨一兰州。镇一漆河。

义州,下,崇义军节度使。辽宜州,天德三年更州名。户三万二百三十三。县三、镇一:

弘政 有凌河。

开义 辽海北州广化军县故名,熙宗皇统三年废州来属。镇一饶庆。

同昌 辽成州兴府军县故名,国初隶川州,大定六年罢川州,隶懿州,承安二年复隶川州,泰和四年来属。

锦州,下,临海军节度使。旧隶兴中府,后来属。户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三。县三:

永乐 本慕容皝之西乐县地。

安昌

神水 辽开泰二年置,皇统三年废为镇,大定二十九年复升为县。有土河。

瑞州,下,归德军节度使。本来州,天德三年更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讳,谓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户一万九千九百五十三。县三、镇一:

瑞安 旧名来宾,唐来远县地。明昌六年更为宗安,泰和六年复更今名。

海阳 辽润州海阳军故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镇一迁民。

海滨 本慕容皝集宁县地,辽隰州海平军故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广宁府,散,下,镇宁军节度使。本辽显州奉先军,汉望平县地,天辅七年升为府,因军名置节度。天会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德二年隶咸平,后废军隶东京。泰和元年七月来属。户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一。县三、

旧有奉元县,天会八年改为钟秀县。镇六、寨四。镇二欢城、辽西。

广宁 旧名山东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有辽世宗显陵。镇寨二闾城、兔儿窝。

望平 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渔务置。镇一有梁渔务、山西店。

闾阳 辽乾州广德军,以奉乾陵故名奉陵县。天会八年废州更名来属。有凌河。有辽景宗乾陵。镇一闾阳、衡家。寨二大斧山、北川。

懿州,下,宁昌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庆懿,又为广顺,复更今名。金因之,先隶咸平府,泰和末来属。户四万二千三百五十一。县二:

大定六年罢川州,以宜民、同昌二县来属。承安二年复以二县隶川州。泰和四年罢川州,以宜民隶兴中,同昌隶义州。

顺安

灵山 本渤海灵峰县地。

兴中府,散,下。本唐营州城,辽太祖迁汉民以实之,曰霸州彰武军,重熙十一年升为府,更今名,金因之。户四万九百二十七。县四、镇三:

兴中 本唐柳城地。南有凌河。镇一黔城。

永德 辽安德州化平军安德县,世宗大定七年更今名。北有凌河。镇一阜安。

兴城 辽严州保肃军县故名,皇统三年废州隶锦州。有桃花岛。

宜民 辽川州长宁军,会同中尝名白川州,天禄五年去白字,国初因之,与同昌县皆隶焉。大定六年降为宜民县,隶懿州。承安二年复置川州,改徽川寨为徽川县,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罢州及徽川县来属。镇一咸康,辽县也,国初废为镇。

建州,下,保靖军刺史。辽初名军曰武宁,后更,金因之。户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九。县一:

永霸 本唐昌黎县地。

全州,下,盘安军节度使。承安二年置,改胡设务为靖封县,黑河铺为卢川县,拨北京三韩县烈虎等五猛安以隶焉。贞祐二年四月尝侨置于蓟州。户九千三百一十九。县一:

安丰 承元元年十月改丰州铺为安丰县,隶临潢府,三年置全州盘安军节度使治。有黄河、黑河。

临潢府,下,总管府。地名西楼,辽为上京。国初因称之,天眷元年改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为临潢府路,以北京路都转运司为临潢府路转运司,天德三年罢。贞元元年以大定府为北京后,但置北京临潢路提刑司。大定后罢路,并入大定府路。贞祐二年四月尝侨置于平州。

有天平山、好水川,行宫地也,大定二十五年命名。有撒里乃地。熙宗皇统九年尝避暑于此。有陷泉,国言曰落孛鲁。有合袅追古思阿不漠合沙地。户六万七千九百七。县五、堡三十七:大定间二十四,后增。

临潢 倚。有金粟河。

长泰 有立列只山,其北千馀里有龙驹河,国言曰喝必剌。有撒里葛睹地。

卢川 承安二年以黑河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有潢河。

宁塞 泰和元年五月置。有滑河。

长宁 辽永州永昌军县故名,太祖天辅七年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下,元宁军刺史。境内有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废,境内有辽怀州,辽太祖祖陵在焉。旧置奉陵军,天会八年更为奉德军,皇统三年废,辽太宗、穆宗怀陵。北山有辽圣宗、兴宗、道宗庆陵。城中有辽行宫,比他州为富庶,辽时刺此郡者非耶律、萧氏不与,辽国宝货多聚藏于此。北至界二十里,南至卢川二百二十,西至桓州九百,东至临潢一百六十。户二千七。县一:旧有孝安县,天会八年改为庆民县,皇统三年废。

朔平 有榷场务。

兴州,宁朔军节度使。本辽北安州兴化军,兴化县,承安五年升为兴州,置节度,军名宁朔,改利民寨为利民县,拨梅坚河徒门必罕、宁江、速马剌三猛安隶焉。贞祐二年四月侨置于密云县。户一万五千九百七十。县二:又有利民县,承安五年以利民寨升,泰和四年废。

兴化 倚。辽旧县,皇统三年降兴化军置,隶大定府,承安五年建兴州于县,为倚郭。旧有白檀镇。宜兴 本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升为县来属。

泰州,昌德军节度使。辽时本契丹二十部族牧地,海陵正隆间,置德昌军,隶上京,大定二十五年罢之。承安二年复置于长春县,以旧泰州为金安县,隶焉。北至边四百里,南至懿州八百里,东至肇州三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四。县一、旧有金安县,承安三年置,寻废。堡十九:

长春 辽长春州韶阳军,天德二年降为县,隶肇州,承安三年来属。有挞鲁古河、鸭子河。有别里不泉。

边堡,大定二十一年三月,世宗以东北路招讨司十九堡在泰州之境,及临潢路旧设二十四堡障参差不齐,遣大理司直蒲察张家奴等往视其处置。于是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至鹤五河地分,临潢路自鹤五河堡子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评事移剌敏言:东北及临潢所置,土塉樵绝,当令所徙之民姑逐水草以居,分遣丁壮营毕,开壕堑以备边。上令无水草地官为建屋,及临潢路诸堡皆以放良人戍守。省议:临潢路二十四堡,堡置户二十,共为七百二十,若营建毕,官给一岁之食。上以年饥权寝,姑令开壕为备。四月,遣吏部郎中奚胡失海经画壕堑,旋为沙雪堙塞,不足为禦。乃言:可筑二百五十堡,堡日用工三百,计一月可毕,粮亦足备,可为边防久计,泰州九堡、临潢五堡之地斥卤,官可为屋外,自撒里乃以西十九堡,旧戍军舍少,可令大盐泺官木三万馀,与直东堡近岭求木,每家官为构室一椽以处之。

西京路,府二,领节镇七,刺郡七,县四十,镇九。

大定五年建宫室,名其殿曰保安,其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天会三年建太祖原庙。

大同府,中,西京留守司。晋云州大同军节度,辽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名大同,金因之。皇统元年,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置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

贡玛瑙环子、玛瑙数珠。产白驼、安息香、松明、松脂、黄连、百药煎、芥子煎、盐、捞盐、石绿、绿矾、铁、甘草、枸杞、碾玉砂、地蕈。

户九万八千四百四十四。县七、镇三:

大同 倚。辽析云中置,金因之。有牛皮关、武周山、方山、奚望山、盛乐城、御河、𩰚鸡台、干城外郭盐场、如浑水、桑乾河、纥真山。有辽帝后像。在华严寺。镇一奉义。

云中 晋旧县名。

宣宁 辽德州昭圣军宣德县,大定八年更名。有官山、弥陀山、石绿山、产碾玉砂。镇一窟龙城。怀安 晋故县名。

天城 辽析云中置。

白登 本名长清,大定七年更。有白登台、采掠山。怀仁 辽析云中置,贞祐二年五月升为云州。有黄花岭、锦屏山、清凉山、金龙山、早起城、日中城。镇一安七疃。

丰州,下,天德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应天,寻复,金因之。皇统九年升为天德总管府,置西北路招讨司,以天德尹兼领之。大定元年降为天德军节度使,兼丰州管内观察使,以元管部族直撒、军马公事,并隶西南路招讨司。

产不灰木、地蕈。

户二万二千六百八十三。县一、镇一:

富民 晋旧名。有黑山、神山。镇一振武。

弘州,下,刺史。辽名军曰博宁,本襄阴村,统和中建。国初置保宁军,后废军。

产玛瑙。

户二万二千二。县二、镇二:

襄阴 倚。本名永宁,大定七年改。

顺圣 本安塞军故地,辽应历中置,金因之。镇二阳门,贞祐二年七月升为县。大罗。

净州,下,刺史。大定十八年以天山县升,为丰州支郡,刺史兼权机察。北至界八十里户五千九百三十八。县一:

天山 旧为榷场,大定十八年置,为倚郭。

桓州,下,威远军节度使。军兵隶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七年改置刺史。北至旧界一里半。户五百七十八。

县一: 曷里许东川,更名金莲川,世宗曰: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景明宫,避暑宫也,在京陉,有殿、扬武殿,皆大定二十年命名。有查沙,有白泺,国言曰勺赤勒。

清塞 倚。明昌四年以罢录事司置。

抚州,下,镇宁军节度使。辽秦国大长公主建为州,章宗明昌三年复置刺史,为桓州支郡,治柔远。明昌四年置司候司。承安二年升为节镇,军名镇宁,拨西北路招讨司所管梅坚必剌、王敦必剌、拿怜朮花速、宋葛斜忒浑四猛安以隶之。户一万一千三百八十。县四: 有旺国崖,大定八年五月更名静宁山。有麻达葛山,大定二十九年更名胡土白山。有冰井。

柔远 倚。大定十年置于燕子城,隶宣德州,明昌三年来属,有燕子城,国言曰吉甫鲁湾苑,比羊城,国言曰火唵榷场,查剌岭,沔山,大渔泺,行宫有枢光殿。有双山,七里河,石井,虾蟆山,昂吉泺又名鸳鸯泺,得胜口旧名北望淀,大定二十年更。

集宁 明昌三年以春市场置,北至界二百七十里。

丰利 明昌四年以泥泺置。有盖里泊。

威宁 承安二年以抚州新城镇置。

德兴府,晋新州,辽奉圣州武定军节度,国初因之。大安元年升为府,名德兴。户八万八百六十八。县六、有漫天埚,泰和二年更名拂云,平恶崖,更名垒翠岩。镇一:

德兴 倚。旧名永兴县,大安元年更名。有涿鹿定、方水镇。有鸡鸣山。

妫川 辽可汗州清平军,本晋妫州,会同元年辽太祖尝名可汗州,县旧曰怀戎,更名怀来,明昌六年更今名。西北有合河gui头馆石桥,明昌四年建。缙山 辽儒州缙阳军县故名,皇统元年废州来属,崇庆元年升为镇州。镇一永安。

望云 本云川地,辽帝尝居,号曰御庄,后更为县,金因之。

矾山 晋故县,国初隶弘州,明昌三年来属。龙门 晋县,国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有庆宁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

昌州,天辅七年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后来属。户一千二百四十一。县一:

宝山 有狗泺,国言曰押恩尼要。其北五百馀里有日月山,大定二十年更曰抹白山。国言涅里塞一山。

宣德州,下,刺史。辽改晋武州为归化州雄武军,大定七年更为宣化州,八年复更为宣德。户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七。县二:

宣德 旧文德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

宣平 承安二年以大新镇置,以北边用兵尝驻此地也。

朔州,中,顺义军节度使。贞祐三年七月,尝割朔州广武县隶代州。

产铁、荆、三棱、枸杞。户四万四千八百九十。县二:

鄯阳 晋故县。有桑乾河、太和岭、天池、雁门关、霸德山。

马邑 晋故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固州。有洪涛山、灅水,又曰桑乾河。

武州,边,下,刺史。大定前仍置宣威军。户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一。县一:

宁远 晋故县。黄河。

应州,下,彰***节度使。户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县三:

金城 晋故县。有黄瓜堆、复宿山、桑乾河、浑河、崞川水、黄花城。

山阴 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祐二年五月升为忠州。有黄花岭、桑乾河。浑源 晋县,贞祐三年五月升为浑源州。产盐。

蔚州,下,忠顺军节度使。辽尝更为武安军,寻复。

贡地蕈。户五万六千六百七十四。县五:

灵仙 北有桑乾河、代王城、薄家村。

广灵 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仙置。

灵丘 晋县,贞祐二年四月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

定安 晋县。有桑乾河。贞祐二年四月升为定安州。

飞狐。晋县。

云内州,下,开远军节度使。天会七年徙奚第一、第三部来戍。

产青镔铁。

户二万四千八百六十八。县二、镇一:

柔服 夹山在城北六十里。镇一:宁仁,旧县也,大定后废为镇。

云川 本曷董馆,后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复废为曷董馆,大定二十九年复升,更为今名。

宁边州,下,刺史。国初置镇西军,贞祐三年隶岚州,四年二月升为防禦。户六千七十二。县一:

宁边 正隆三年置。

东胜州,下,边,刺史。国初置武兴军,有古东胜城。户三千五百三十一。县一、镇一:

东胜 镇一宁化。

部族节度使:

乌昆神鲁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乌古里部族节度使。

石垒部族节度使。

助鲁部族节度使。

孛特本部族节度使。

计鲁部族节度使。

唐古部族,承安三年改为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迪烈〈又作迭剌〉。女古部族,承安三年改为土鲁浑扎石合节度使。

详稳九处:

咩糺详稳,贞祐四年六月改为葛也阿邻猛安。本典糺详稳,贞祐四年改为抗葛阿邻谋克。骨典糺详稳,贞祐四年改为撒合辇必剌谋克。唐古糺详稳。耶剌都糺详稳。移典糺详稳。苏木典糺详稳,近北京。胡都糺详稳。霞马糺详稳。

群牧十二处:

斡独碗群牧,大定四年改为斡睹只群牧。

蒲速斡群牧。本斡睹只地,大定七年分置。

耶鲁碗群牧。

讹里都群牧。

糺斡群牧。欧里本群牧。

乌展群牧。

特满群牧。

驼驼都群牧。

讹鲁都群牧。

忒恩群牧。承安四年创置。

蒲鲜群牧。承安四年创置。

中都路,辽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海陵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府一,领节镇三,剌郡十,县四十九。镇七。

天德三年,始图上燕城宫室制度,三月,命张浩等增广燕城。城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景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颢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元、曰崇智、曰光泰。浩等取真定府潭园材木,营建宫室及凉位十六。应天门十一楹,左右有楼,门内有左、右翔龙门,及日华、月华门,前殿曰泰安,左、右掖门,内殿东廊曰敷德门。大安殿之东北为东宫,正北列三门,中曰粹英,为寿康宫,母后所居也,西曰会通门,门北曰承明门,又北曰昭庆门。东曰集禧门,尚书省在其外,其东西门左、右嘉会门也,门有二楼,大安殿后门之后也。其北曰宣明门,则常朝后殿门也。北曰仁政门,傍为朵殿,朵殿上为两高楼,曰东、西上閤门,内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宫城之前廊,东西各二百馀间,分为三节,节为一门。将至宫城,东西转各有廊百许间,驰道两傍植柳,廊脊覆碧瓦,宫阙殿门则纯用碧瓦。应天门旧名通天门,大定五年更。七年改福寿殿曰寿安宫。明昌五年复以隆庆宫为东宫,慈训殿为承华殿,承华殿者,为皇子所居之东宫也。泰和殿,泰和二年更名庆宁殿。又有崇庆殿。鱼藻池、瑶池殿位,贞元元年建。有神龙殿,又有观会亭。又有安仁殿、隆德殿、临芳殿。皇统元年有元和殿。有常武殿,有广武殿。为击毬、习射之所。京城北离宫有大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宁寿,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皇统元年有宣和门。正隆二年有宣华门,又有撒合门。

大兴府,上。晋幽州,辽会同元年升为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时属河北东路,贞元元年更今名。户二十二万五千五百九十二。

大定四年十月,命都门外夹道重行植柳各百里。

产金银铜铁。药产滑石、半夏、苍朮、代赭石、白龙骨、薄荷、五味子、白牵牛。

县十、镇一:

大兴 倚。辽名析津,贞元二年更今名。有建春宫。

镇一广阳。

宛平 倚。本晋幽都县,辽开泰二年有玉泉山行宫。

安次 晋旧名。

漷阴 辽太平中,以漷阴村置。

永清 晋旧名。

宝坻 本新仓镇,大定十二年置,以香河县近民附之。承安三年升置盈州,为大兴府支郡,以香河、武清隶焉。寻废州。

香河 辽以武清县之孙村置。

昌平 有居庸关,国名查剌合攀。

武清 晋县。

良乡 有料石冈、间沟。

通州,下,刺史。天德三年升潞县置,以三河隶焉。兴定二年五月升为防禦。户三万五千九十九。县二:

潞 晋县名。有潞水。

三河 晋县名。

蓟州,中,刺史。辽置上武军。户六万九千一十五。

产栗。

县五 旧又有永济县,大定二十七年以永济务置,未详何年废。又有黎豁县,废置皆未详。镇二:

渔阳 倚。

遵化 辽景州清安军。镇一石门。

丰润 泰和间置。

玉田 有行宫、偏林,大定二十年改为御林。镇一韩城。

平峪 大定二十七年,以渔阳县大王镇升。

易州,下,刺史。辽置高阳军。户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七。县二:

易 有易水。

涞水 有涞水。

涿州,中,刺史。辽为永泰军。

贡罗。

户一十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二。县五、镇一:

范阳 倚。晋县。有湖梁河。有刘李河。镇一政满。固安 晋县。

新城

定兴 大定六年以范阳县黄村置,割涞水、易县近民属之。有白马河。

奉先 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更今名。有房山、龙泉河、盘宁宫。

顺州,下,刺史。辽置归化军。户三万三千四百三十三。县二:

温阳 旧名怀柔,明昌六年更。有螺山、溆水、兔耳山。

密云 𨖚檀州武威军。古北口,国言曰留斡岭。

平州 中,兴平军节度使。辽为辽兴军。天辅七年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四年复为平州,尝置军帅司。天会十年徙军帅司治辽阳府,后置转运司。贞元元年以转运司并隶中都路。贞祐二年四月置东面经略司,八月罢。

贡樱桃、绫。

户四万一千七百四十八。县五、镇一:

卢龙 倚。

抚宁 本新安镇,大定二十九年置。

海山 本汉海阳故城,辽以所俘望都县民置,故名望都,大定七年更名。

迁安 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名安喜,大定七年更今名。镇一建昌。

昌黎 𨖚营州邻海军,以所俘定州民置广宁县。皇统二年降州来属,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今名。

滦州,中,刺史。本黄落故城,辽为永安军,天辅七年因置节度使。户六万九千八百六。县四、镇二:

松亭关,国名斜烈只。

义丰 倚。

石城 有长春行宫。长春淀旧名大定淀,大定二十年更。镇一榛子。

马城

乐亭 镇一新桥。

雄州,中。天会七年置永定军节度使。赐名易阳郡,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户二万四百一十一。县三:

归信 倚。有易水、巨马河。

容城 泰和八年割隶安州,贞祐三年隶安肃州。有南易水、大泥淀、浑泥村。

保定 宋保定军,后废为县。

霸州,下,刺史。𨖚益津郡。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

属。户四万一千二百七十六。县四:

益津 倚。大定三十九年创置,倚郭。

文安

大城

信安 国初因宋为信安军,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隶霸州。元光元年四月升为镇安府。所以重高阳公张甫也。

保州,中,顺天军节度使。宋旧军事,天会七年置顺天军节度使,隶河北东路,贞祐二年来属。海陵赐名清苑郡。户九万三千二十一。县二:

清苑 倚。宋名保塞,大定十六年更。有抱阳山、沈水、馈军河。

满城 大定二十八年以清苑县塔院村置。

安州,下,刺史。宋顺安军治高阳,天会七年升为安州,隶河北东路,后置高阳军。大定二十八年徙治葛城,因升葛城为县,作倚郭。泰和四年改混泥城为渥城县,来属,八年移州治于渥城,以葛城为属县。户三万五百三十二。县三:

渥城 倚。泰和四年置。

葛城 大定二十八年置。

高阳 泰和八年正月改隶莫州,四月复。有徐河、百济河。

遂州,下,刺史。宋广信军,天会七年改为遂州,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号龙山郡。泰和四年废为遂城县,隶保州,贞祐二年复置州。户一万一千一百七十四。县一:

遂城 倚。有光春宫行宫。有遂城山、易水、漕水、鲍河。

安肃州,下,刺史。宋安肃军,天会七年升为徐州,军如旧,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天德三年改为安肃州,军名徐郡军。大定后降为刺郡,废军。户一万二千九百八十。县一:

安肃 按《金初州郡志》,雄、霸、保、安、遂、安肃六州皆隶广宁府。《太宗纪》载天会七年分河北为东、西路,则隶河北东路,岂以平州为南京之后,以六州隶广宁也。不然则郡志误。

南京路,国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府三,领节镇三,防禦八,刺史郡八,县一百八。镇九十八。

都城门十四,曰开阳,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远,曰宜照,曰利川,曰崇德,曰迎秋,曰广泽,曰顺义,曰迎朔,曰顺常,曰广智。宫城门,南外门曰南薰,南薰北新城门曰丰宜,桥曰龙津桥,北门曰丹凤,其门三。丹凤北曰舟桥,桥少北曰文武楼,遵御路而北横街也。东曰太庙,西曰郊社,正北曰承天门,其门五,双阙前引,东曰登闻检院,西曰登闻鼓院。检院东曰左掖门,门南曰待漏院。鼓院西曰右掖门,门南曰都堂。直承天门北曰大庆门,门东曰日精门,又东曰左升平门。大庆门西曰月华门,又西曰右升平门。正殿曰大庆殿,前有龙墀,南又有丹墀,东庑曰嘉福楼,西庑曰嘉瑞楼。大庆后曰德仪殿。殿东曰左升龙门,西曰右升龙门。正门曰隆德,内有隆德殿,有萧墙,有丹墀。隆德殿左曰东上阁门,右曰西上阁门,皆南向。鼓楼在东,钟楼在西。隆德之次曰仁安门、仁安殿,东则内侍局,又东曰近侍局,又东则严祗门,宫中则称曰撒合门,少南曰东楼,则授除楼也。西曰西楼。仁安之次曰纯和殿,正寝也。纯和西曰雪香亭,亭北则后妃位也,有楼,楼西曰琼香亭,亭西曰凉位,有楼,楼北少西曰玉清殿。纯和之次曰福宁殿,殿后曰苑门,内曰仁智殿,有二太湖石,左曰敷锡神运万岁峰,右曰玉京独秀太平岩,殿曰山庄,其西南曰翠微阁。苑门东曰仙韶院,院北曰翠峰,峰之洞曰大涤涌翠,东连长生殿,又东曰涌金殿,又东曰蓬莱殿。长生西曰浮玉殿,又西曰瀛洲殿。长生殿南曰阅武殿,又南曰内藏库。严祗门,东曰尚食局,又东曰宣徽院,院北曰御药院,又北右藏库,东则左藏库。宣徽院东曰点检司,司北曰秘书监,又北曰学士院,又北曰谏院,又北曰武器署。点检司南曰仪鸾局,又南曰尚辇局。宣徽院南曰拱卫司,又南曰尚衣局。其南为繁禧门,又南曰安泰门,门与左升龙门相直。东寿圣宫,两宫太后位也,本明俊殿,试进士之所。宫北曰徽音院,又北曰燕寿殿,殿垣后少西曰振肃卫司,东曰中卫尉司。仪鸾局东曰小东华门,更漏在焉。中卫尉司东曰祗肃门,少东南曰将军司。徽音、寿圣东曰太后苑,苑殿曰庆春,与燕寿殿并。小东华与正东华门对。东华门内正北尚厩局,其西北曰临武殿。在掖门北,尚食局南曰宫苑司。其西北尚酝局、汤药局。侍仪司少西曰符宝局、器物局,又西则撒合门也。嘉瑞楼西曰三庙,正殿曰德昌,东曰文昭,西曰光兴。德昌后,宣宗庙也。宫西门曰西

华,与东华相直,北门曰安贞。

开封府,上。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天德二年罢行台尚书省,置转运司、提刑司。天德二年置统军司。

有药市四,榷场。产蜜蜡、香茶、心红、朱红、地龙、黄柏。天德四年,户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泰和末,户百七十四万六千二百一十。县十五、镇十五:开封 东附郭。有古通津、临蔡关、汴河。镇一延嘉。

祥符 西附郭。有岳台、浚水、沙台、崇台、夷门山、蔡河、金水河、广济河、寒泉河。镇三陈桥、八角、郭桥。阳武 有沙池、黑阳山。黄河、汴河、白沟河。

通许 宋名咸平,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咸平府重,更。有牛首城、裘亭。

泰康 有鲁沟、蔡河、涡河、镇一崔桥。

中牟 有汴河、郑河、中牟台。镇四嗣田、阳武、万胜、白沙。

杞 宋雍丘县,杞国也,正隆后更今名。镇一围城。

鄢陵 有洧水、潩水、太丘城。镇一马棚桥。

尉氏 有惠民河、长明沟。镇二朱家曲、宋楼。扶沟 有祁耶山、洧水、白亭。镇二建雄、义店。旧有赤仓头。

陈留 有皇柏山、狼丘、汴河。

延津 贞元三年七月升为延州。有土山、黄河。洧川 贞祐二年置惠民仓,兴定二年四月以尉氏县之宋楼镇升。

长垣

封丘

睢州,下,刺史。宋拱州保庆军,国初犹称拱州,天德三年更。户四万六千三百六十。县三、镇一:

襄邑 古襄牛地。有汴河、睢水、涣水、承匡城。镇一重华。

考城 宋隶南京,正隆前隶曹州,后来属。葵丘、有黄河、黄陵冈,元光二年改为通安堡。

柘城 古株林,首土地在焉。有涣水、泡水、泓水。

归德府,散,中,宣武军。故宋州,宋南京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国初置宣武军。户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九。县六、镇四:

睢阳 宋名宋城,承安五年更名。有鹰鹭池、汴水、睢水、涣水。镇一葛驿。

宁陵 大定二十二年徙于汴河堤南古城。有汴水、睢水、涣水。

下邑 有汴水、黄水。镇一会亭。

虞城 有孟诸薮。

谷熟 有汴水、谷水。镇二营城、洛阳。又有旧高辛镇。

楚丘 国初隶曹州,海陵后来属,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单州。有景山、京冈。

单州,中,刺史。宋砀郡,贞祐四年二月升为防禦,兴定五年二月置招抚司,以安集河北遗黎。户六万五千五百四十五。县四:

单父 有栖霞山、泡沟。

成武 有堂沟。

鱼台 有泗水,涓沟、五丈沟。

砀山 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归德府。有芒砀山、古汴渠、午沟。

寿州,下,刺史。宋隶寿春府,贞元元年来属,泰和六年六月升为防禦。户八千六百七十七。县二、镇一:

下蔡 有硖石山、颍水、淮水。

蒙城 宋隶亳州,国初来属。有狼山、涡水。镇一蒙馆。

陕州,下,防禦。宋陜郡保平军节度,皇统二年降为防禦,贞祐二年七月升为节镇。户四万一千一十。县四、镇七:

陜 倚。有虢山、岘头山、三崤山、底柱山、莫河、橐水。

镇一石壕。

灵宝 有夸父山、黄河、稠桑泽、古函谷。镇二乾壕、关东。

湖城 有荆山、铸鼎原、凤林泉、鼎湖。镇二三门、集津。

阌乡 太华山、黄河、玉涧水、潼关、大谷关。镇二张店、故镇。旧又有曹张镇,恐误。

邓州 武胜军节度使。宋南阳郡,尝置榷场。户二万四千九百八十九。县三、镇六:

穰城 倚。有五垄山、覆釜山、湍水、朝水。镇四顺阳、新野、穰东、板桥。

南阳 有豫山、百重山、丰山、梅溪水、白水、清泠水。

镇一张村。

内乡 有高前山,县耳山、黄水、菊水、淅水、富水。镇一峡口。

唐州,中,刺史。宋淮安郡,尝置榷场。户一万一千三

十一。县四、镇四:

泌阳 倚。有泌水、沣水。镇一明阳。

比阳 有大明湖、中阳山、比水。镇一羊棚。

湖阳 贞祐元年废。镇一罗集。

桐柏 大定十年始置正官,兴定五年六月废。有桐柏山、淮水、石河。镇一许封。大定二十八年命规措界壕于唐、邓间。

裕州 本方城县,泰和八年正月升置,以方城县为倚郭,割汝州叶县、许州舞阳隶焉。户八千三百。县三:镇四:

方城 倚。有方城山、衡山、堵水。镇一平台。

叶 本隶汝州,泰和八年来属。有方城山、石塘河、沣水。镇一临濆。

舞阳 本隶许州,泰和八年来属。有伏牛山、马鞍山、舞水、汝水、渫水、滍水。镇二吴城、北舞。

河南府,散,中。宋西京河南府雒阳郡。初置德昌军,兴定元年八月升为中京,府曰金昌。户五万五千六百三十五。县九、镇四:

《正隆郡志》有寿安县,纪录皆无。

洛阳 倚。有北邙山,正隆六年更名太平山,称旧名者以违制论。有伊、洛、瀍、涧、金水,铜驼街、金粟山,金谷。镇一龙门。

沔池 有天檀山、广阳山、黄河、渑河。

登封 有太室山、箕山、阳城山、少室山,宣宗置御寨其上。旧有颍阳镇,后废。

孟津 贞祐三年七月升为淘州,十二月复为县。

镇一长泉。旧有河清镇,后废。

芝田 宋名永安,贞元元年更。有轩辕山、青龙山。新安 有阙门山、长石山、金水、谷水、陂水。

偃师 有北邙山、缑氏山、半石山、景山、黄河、洛水。

镇一缑氏。

宜阳 有锦屏山、鹿蹄山、憩鹤山、女几山、洛水,昌水,少水。

巩 有侯山、九、黄河、洛水。镇一洛口。

嵩州,中,刺史。旧名顺州,天德三年更。户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九。县四、镇四:

伊阳 宋隶河南府。有二涂山、陆浑山、鼓钟山,伊水、淯阳水。镇一鸣皋。旧有伊阙镇,后废。

永宁 宋隶河南府,正隆六年以前寄治于府,后即镇为县。有三肴山、熊耳山、嶕峣山、天柱山、黄河、杜阳水。镇一府广。福昌 宋隶河南府。有女几山、金门山。镇二韩城、三乡。

长水 宋隶河南府。有檀山、松阳山、洛水、松阳水。

汝州,上,刺史。宋临汝郡陆海军节度,国初为刺郡,贞祐三年八月升为防禦。户三万五千二百五十四。县四、镇二:

梁 有霍确山、崆峒山、紫逻山、汝水、广润河。正隆六年,敕环汝州百五十里内州县商贾,赴温汤置市。

郏城 宋隶许州。有汝水、扈涧河。镇一黄道。鲁山 有尧山、滍水、鸦河。

宝丰 有豢龙城。镇一汝南。

许州,下,昌武军节度使。宋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户四万五千五百八十七。县五、镇七:

长社 倚。有潩水、颍水。镇二许由、椹涧。

郾城 有长沙河、五沟水。镇二驼口、新寨。

长葛 有小陉、洧水。

临颍 镇二合流、繁城。

襄城 本隶汝州,泰和七年来属。镇一颍桥。

钧州,中,刺史。旧阳翟县,伪齐升为颍顺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仍名颍顺,二十四年更今名。户一万八千五百一十。县二、镇一:

阳翟 倚。有具茨山、三封山、荆山、颍水。

新郑 宋隶郑州。有溱、洧、潩三水。镇一郭店。

亳州,上,防禦使。宋谯郡集庆军,隶扬州。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名集庆。户六万五百三十五。县六、镇五:

旧有福宁、马头二镇。

谯 倚。有涡水、泡水。镇一双沟。

鹿邑 有涡水、明水。镇一郓城。

卫真 有洵水、沙水。镇一谷阳。

城父 有涡水、肥水、父水。

酂 有睢水、汴河、白龙潭。镇一酂阳。

永城 兴定五年十二月升为永州,以下邑、砀山、酂县隶焉。有芒山、汴河。镇一保安。

陈州,下,防禦使。宋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户二万六千一百四十五。县五、镇二:

宛丘 有蔡河、颍水、洧水。

项城 有颍水、百尺堰。

南顿 镇一殄寇。

商水 本激水,宋避宣祖讳改。有商水、颍水。西华 有宜阳山、蔡河、颍水。镇一长平。

蔡州,中,防禦使。宋汝南郡淮康军,泰和八年升为节度,军曰镇南,尝置搉场。户三万六千九十三。县六、镇二:

汝阳 有溱水、澺水。镇一保城。

遂平 有吴房山、吴城山、龙泉水、瀙水。

上蔡

西平 有九头山、滚水、都艾陂。

确山 有碓山、没水、溱水。镇一毛宗。

平舆

息州 本新息县,泰和八年升为息州,以新息为倚郭,割真阳、褒信、新蔡隶焉,为蔡州支郡。户九千六百八十五。县四、镇一:

新息 倚。镇一王务。

真阳 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有淮水、汝水、石塘陂。

褒信 本隶汝州,泰和八年来属。有汝水、葛陂。新蔡 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有汝水。

郑州,中,防禦,宋荥阳郡奉宁军节度。户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七。县七、镇三:

管城 倚。贞祐四年更名故市。有圃田泽。

荥阳 有鸿沟,京、索二水。

密 有大騩山、溱水、洧水。镇二大騩、锁水。

河阴

原武 镇一陈桥。

泛水 有虎牢关。

荥泽 有广武涧。旧有许桥、贾谷二镇,在郑境。

颍州,下,防禦。宋顺昌府汝阴郡。尝置搉场,正隆四年罢搉场。户一万六千七百一十四。县四、镇十一:

旧有万善镇,后废。

汝阴 倚。有颍水、淮水、淝水、汝水。

颍上 元光二年十一月改隶寿州。颍水、淮水。镇十永宁、漕口、王家市、栎头、永清、椒陂、正阳、江陂、界沟、斤沟。

泰和 有颍水。

沈丘 有武丘。镇一永安。

宿州,中,防禦。宋符离郡保静军节度,隶扬州。国初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曰保静。户五万五千五十八。县四、镇八:

旧有荆山镇。

符离 倚。有诸阳山、汴河、睢水、陴湖。镇三曲沟、符离、黄团。

临涣 有嵇山、汴河、肥山。镇三柳子、郸泽、桐墟。灵壁 宋元祐元年置。镇一西固。

蕲 有涣水、涡水、蕲水。镇一静安。

泗州,中,防禦使。宋临淮郡。正隆四年正月罢凤翔府、唐、邓、颍、蔡、巩、洮等州并胶西县诸搉场,但置搉场于泗州。先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户八千九十二。县四、镇六:

淮平 旧盱眙县,明昌六年以宋为盱眙军,故更。虹 有朱山、汴河、淮水、广济渠。镇二千仙、通海。临淮 镇四安河、吴城、青阳、翟家湾。

睢宁 兴定四年四月以宿迁县之古城置。又有淮滨,兴定二年四月以桃园置,元光二年四月废。

边戍,

皇统元年十月,都元帅宗弼与宋约,以淮水中流为界,西至邓州南四十里、西南四十里为界。泰和八年设沿淮巡检使,及朐山县完渎村刱立巡路,置巡检。

河北东路。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各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一,节镇二,防禦一,刺郡五,县三十,镇三十八。

河间府,中,总管府,瀛海军。宋河间郡瀛海军。天会七年置总管府,正隆间升为次府,置瀛州瀛海军节度使兼总管,置转运司。后复置总管府,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提刑司

产无缝绵、沧盐、蔺席、马蔺花、香附子、钱虾蟹、乾鱼。户三万一千六百九十一。县二、镇三:

河间 倚。有滹沱河、君子馆。镇三策城、永宁、北林。

肃宁

蠡州,下,刺史,宋永宁军,国初因之,天会七年升为宁州博野郡军,天德三年更为蠡州。户二万九千七百九十七。县一、镇一:

博野 倚。有沙河、唐河。镇一新桥。

莫州,下,刺史。宋文安郡军防禦,治任丘。贞祐二年五月降为鄚亭县。户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三。县一、镇一:

任丘 镇一长丰。

献州,下,刺史。本乐寿县,天会七年升为寿州,天德

三年更今名。户五万六百三十二。县二、镇十:

乐寿 倚。有徒骇河、房渊、汉献王陵。

交河 大定七年以石家圈置。镇十景城、南大树、刘解、槐家、参军、贯河、北望、夹滩、策河、沙涡。

冀州,上。宋信都郡,天会七年仍旧置安武军节度。户三千六百七十。县五、镇六:

信都 倚。有胡卢河、降水。镇一来远,后废。

南宫 有降水枯渎。镇三唐阳、后增宁化、七公二镇。

衡水 有长芦河、降水。

武邑 有漳河、长芦河。镇一观津,后废。

枣强 镇一广川,后废。

深州,上刺史。宋饶阳郡防禦,国初为刺郡。户五万六千三百四十。县五、镇一:

静安 倚。有衡漳水、大陆泽。镇一下博。

刺鹿 有衡漳、滹沱河。

武强 置河仓。有衡漳水,武强泉。

饶阳 有滹沱河。

安平 有沙水、滹沱河。

清州,中。宋乾宁郡军,国初因置军,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禦。户四万七千八百七十五。县三、镇一:

会川 本名乾宁,贞元元年更名。置河仓。镇一范桥。

兴济 本隶沧州,大定六年来属。

靖海 明昌四年以清州窝子口置。

沧州,上,横海军节度。宋景城郡。贞元二年来属。户一十万四千七百七十四。县五、镇十一:

清池 置河仓。有浮阳水、徒骇河。镇五长芦、新饶安、旧饶安、乾符、郭疃。旧有郭桥,后废。

无棣 有老乌山、鬲津河。镇一分水。

盐山 有盐山、浮水。镇四海丰、海润,后增利丰、扑头二镇。

南皮 置河仓。有大、小台山、永济河、洁河。镇一马明。

乐陵 有鬲津河,笃马河,钩盘河、旧有会宁河、永利、东中三镇、后废。

景州,上,刺史。宋永静军同下州,治东光。国初升为景州,贞元二年来属。大安间更为观州,避章庙讳也。户六万五千八百二十八。县六、镇四:

东光 倚。置河仓。有永济河、漳河。镇一建桥。阜城 有衡水、漳水河。刘豫祖茔在县南十二里。将陵 置河仓。有永济渠、钩盘河。

吴桥 有永济渠。

蓨 宋隶冀州。有漳河、蓨市。

宁津 镇三西保安、广平、会津。

河北西路。天会七年析为西安。府三,节镇二,防禦二,刺郡五,县六十一,镇三十三。

真定府 上,总管府,成德军。宋常山郡镇州成德军节度,正隆间依旧次府,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转运司。

产瓷器、铜、铁。有丹粉场、乌梨。药则有茴香、零陵香、御米壳、天南星、皂角、木瓜、芎工、井泉石。

户一十三万七千一百三十七。县九、镇三:

真定 倚。有茂山、滋水、滹沱水。

槁城 有滋水、滹沱水。

平山

栾城 有泜水、洨水。

获鹿 兴定三年三月升为镇宁州,权河北西路,以经略使武仙驻焉。有蓖山、滹沱水。

行唐 有玉仙山、常山。镇二嘉祐、北镇。旧有行台、新年二镇,后废。

阜平 明昌四年以北镇置。

灵寿 镇一慈谷。

元氏 有封龙山、槐河。

威州,下,刺史。天会七年以井陉县升,置陉山郡军,后为刺史。户八千三百一十。县一:

井陉

沃州,上,刺史。宋徽宗升为庆源府赵郡庆源军,治平棘。天会七年改为赵州,天德三年更为沃州,盖取水沃火之义,军曰赵郡军。后废军。户三万八千一百八十五。县七、镇一:

平棘 倚。有淩水、槐水。

临城 有敦舆山、彭水、泜水。

高邑 有赞皇山、济水。

赞皇

宁晋 有淩水、寝水。镇一奉城。

柏乡

隆平

邢州,上,安***节度。宋信德府钜鹿郡安***节度,天会七年降为邢州,仍置安***节度。

产元精石。

户八万二百九十二。县八、镇四:

邢台 有石门山、百岩山、蓼水、涡水。

唐山 有尧山、泜水。

内丘 有干言山、内丘山、泜水、渚水。

平乡 镇一道武。

任 有溹水、任水。镇一新店。

沙河 有汤水、湡水。镇一綦村。

南和 有任水、泜水。

钜鹿 有大陆泽、漳河、落漠水。镇一团城。

洺州,上,防禦,广平郡。治永年。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禦使。户七万三千七十。县九、镇四:

永年 有榆溪山、洺水、漳水。镇一西临洺。

广平 本魏县,大定七年更。

宗城

新安

成安

肥乡 镇一新安。

鸡泽 有洺水、漳水、沙河。

曲周 镇二平恩、白家滩。

洺水

彰德府,散,下。宋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治安阳。天会七年仍置彰德军节度,明昌三年升为府,以军为名。户七万七千二百七十六。县五、镇五:

安阳 倚。有韩陵山、龙山、洹水、防水。镇三天祐、永和、丰乐。

林虑 旧林虑镇,贞祐三年十月升为林州,置元帅府。兴定三年九月升为节镇,以安阳县水治村为辅岩县隶焉。有隆虑山、洹水、漳水。

汤阴 有牟山、羑水、荡水、通漕、羑里。镇一鹤壁。临漳 有东山、漳水。镇一邺镇。

辅岩 本水治村,兴定三年置。

磁州,中,刺史。宋滏阳郡,国初置滏阳郡军。户六万三千四百一十七。县三、镇八:

滏阳 有滏山、磁山、漳水、滏水。镇四台城、观城、昭德,后废二祖增临水镇。

武安 有锡山、武安山。镇一固镇。

邯郸 有邯山、灵山、漳水、牛首山。镇三大赵、北阳、邑城。《士民须知》惟有邯山镇。

中山府。宋府,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使,后复为府。户八万三千四百九十。县七、镇二:

安喜 倚。有滱水、卢奴水、长星川。

新乐 有派水、木刀沟。

无极 有澬河。

永平 贞祐二年四月升为完州。

庆都 有尧山、都山、唐水。

曲阳 剧。有常山、曲防水。镇一龙泉。

唐 有孤山、唐山、滱水。镇一军城。

祁州,中,刺史。宋蒲阴郡,国初置蒲阴郡军。户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二。县三:

蒲阴

鼓城

深泽

浚州,中,防禦。宋大邳郡通利军,又改平川军。天会七年以边境置防禦使。皇统八年,嫌与宗隽音同。更为通州,天德三年复。户二万九千三百一十九。县二、镇二:

黎阳 有大伾山、枉人山。

卫 有苏门山、鹿台、糟丘、酒池、枋头城。镇二卫桥、淇门。

卫州,下,河平军节度。宋汲郡,天会七年因宋置防禦使,明昌三年升为河平军节度,治汲县、以滑州为支郡。大定二十六年八月以避河患,徙于共城。二十八年复旧治。贞祐二年七月城宜村,三年五月徙治于宜村新城,以胙城为倚郭。正大八年以石甃其城。户九万一百一十二。县五、镇二

汲 有苍山、黄河。

新乡

苏门 本共城,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河平,避显宗讳也。明昌三年改为今名。贞祐三年九月升为辉州,兴定四年置山阳县隶焉。有白鹿山、天门山、淇山、百门波。镇一早生。

获嘉 镇一大宁。

胙城 本隶南京,海陵时割隶滑州,泰和七年复隶南京,八年以限河来属。贞祐五年五月为卫州倚郭。增置主簿。兴定四年以修武县重泉村置县,来隶。

滑州,下,刺史。宋灵河郡武成军。本南京属郡,大定六年割隶大名府。户二万二千五百七十。县二、镇二:

白马 镇二卫内、武城。

内黄 本隶大名府,大定六年来属。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祖太平真君十则 正平一则 高宗兴安一则 兴光一则 太安五则 和平六则 显祖天安一则 皇兴四则 高祖延兴五则 承明一则 太和二十三则〉庶徵典第四十一卷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

  • 第四十卷

    第四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二则 天兴六则 天赐六则 太宗永兴五则 神瑞三则 泰常八则 世祖始光四则 神麚四则 延和二则 太延五则〉庶徵典第四十卷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元年,有星彗于旄头。..

  • 第三十九卷

    第三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三南齐〈高帝建元四则 武帝永明十一则 废帝隆昌一则 明帝永泰一则 后废帝永元一则〉梁〈武帝天监十五则 普通七则 大通二则 中大通六则 大同四则 太清一则 简文帝大宝一则 元帝承圣一则 ..

  •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帝永初三则 少帝景平一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三则 大明八则 前废帝永光一则 景和一则 明帝泰始六则 后废帝元徵三则 顺帝升明一则〉庶徵典第三十八卷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

  •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一晋〈武帝泰始三则 咸宁四则 太康四则 太熙一则 惠帝元康五则 永康二则 永宁二则 太安三则 永兴二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六则 元帝建武一则 太兴四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六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则 中元二则 明帝永平十四则 章帝建初四则 元和二则 和帝永元十二则 元兴一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五则 元初六则 延光四则 顺帝永建六则 阳嘉三则 永和六则 汉安..

  •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五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九上古〈黄帝一则〉陶唐氏〈帝尧二则〉有虞氏〈帝舜二则〉夏后氏〈帝癸一则〉商〈帝辛一则〉周〈昭王二则 庄王一则 襄王一则 顷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二则 敬王二则 元王一则 贞定王一则 显..

  •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四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八天学会通〈日月五星之性 日月五星之权 日月五星之次权 在天经星之性 黄道十二象〉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论天气开门之理 太阴五星杂用 天首天尾 论世界大权 在天大小会 扫星 流火..

  •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 乙巳占 紫微宫 太微宫 天市垣 中外宫占〉历学会通中法占验〈贤相通占〉庶徵典第三十三卷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八庶徵:曰雨,曰..

  •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二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二卷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觜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粮足,将得势;动,则盗贼行,葆旅起;暗,则不可..

  •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一卷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

  • 第三十卷

    第三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卷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按自星经天官书以下晋隋诸史皆有占法不如宋史之详故存此备考〉《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

  • 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庶徵典第二十九卷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索隐曰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宫之为言宣也,宫气立精为神垣。又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一新法历书图〈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六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三金〈熙宗天会一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人定七则 章宗明昌五则 承安四则 泰和七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五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仁宗延祐一则〉明〈太祖洪..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宋张子正蒙〈参两篇〉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论日月蚀〉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日蚀上表 汉张衡太阳合朔不亏赋唐杨发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苏颋贺..

  •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三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六金〈太祖天辅四则 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天眷一则 皇统五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大定十一则 章宗明昌二则 承安二则 泰和五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三..

  •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五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十五则 高宗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麟德一则 乾封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上元二则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一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十一则 景龙二则 睿宗太极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