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商隐选集 / 李商隐

李商隐选集六

2025-09-15 14:09 李商隐选集

劉叉〔一〕

右一人字叉,不知其所來。在魏,與焦濛、閭冰、田濛善。任氣重義,大軀,有膂力。常出入市井,殺牛擊犬豕,羅網鳥雀。亦或時因酒殺人,變姓名遁去,會赦得出。後流入齊魯,始讀書,能爲歌詩,然恃其故時所爲,輒不能俯仰貴人〔二〕。穿屐破衣,從尋常人乞丐酒食爲活。

〔一〕劉叉,唐代元和時河北人。盧仝著述《春秋》之學,時人不得見,只有劉叉得讀。

〔二〕故時所爲:舊時的任俠行爲。俯仰貴人:迎合貴人意志。

聞韓愈善接天下士,步行歸之。既至,賦《冰柱》、《雪車》二詩〔三〕。一旦居盧仝、孟郊之上,樊宗師以文自任,見叉拜之〔四〕。後以争語不能下諸公,因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五〕,不若與劉君爲壽。愈不能止,復歸齊魯。叉之行固不在聖賢中庸之列〔六〕,然其能面道人短長,不畏卒禍,及得其服義,則又彌縫勸諫,有若骨肉,此其過人無限。

〔三〕《冰柱》:寫屋簷下結成的冰凌,結語稱:我願天子回造化,藏之韞櫝,玩之生光華。希望天子能使大地回春,即政治清明,藏好冰柱。《雪車》:寫宫中命百姓運雪的車,運來備夏天用。他感嘆官家不知民餒寒,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雪)。

〔四〕盧仝:濟源(在河南省)人,隱少室山,號玉川子。嘗爲《月蝕》詩,韓愈稱其工。好飮茶,爲《茶歌》。詩句以奇警著稱。孟郊(七五一八一四)字東野,武康(在浙江省)人。他的詩感情真實,寫出獨特感受,極爲韓愈所推重。樊宗師:字紹述,南陽(在今河南鄧縣)人。爲文奇澀,所著《絳守居園池記》,至不可斷句。韓愈稱他文章詞句不襲用前人。

〔五〕諛墓中人:韓愈的墓碑、墓誌銘極有名,所得潤筆之資很多。

〔六〕聖賢中庸:《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無過頭無不及,意指劉叉取韓愈金的做法是過分了。

這篇寫劉叉,指出他先是任俠,講義氣,甚至因酒醉殺人。後來折節讀書,但還是不肯迎合貴人,有氣節。他的《冰柱》《雪車》二詩,關心民謨,是有内容的,得到韓愈等人的贊美。同時也指出他仗氣,敢于當面指斥别人的過錯,不怕得禍;倘對方服義,又親若骨肉,替他補救缺失,加意勸諫。他指責韓愈的阿諛死人得到很多潤筆,這是極有名的故事,也正指出韓文的缺點,不過拿了韓的潤筆金數斤去,未免有些過分了。

讓非賢人事

世以爲能讓其國,能讓其天下者爲賢,此絶不知賢人事者。能讓其國,能讓其天下,是不苟取者耳。湯故時非無臣也,然其卒佐湯,有升陑之役,鳴條之戰〔一〕,竟何人哉?非伊尹不可也〔二〕。武故時非無臣也,然其卒佐武有牧野之誓,白旗之懸〔三〕,果何人哉?非太公望不可也〔四〕。苟伊尹之讓汝鳩仲虺〔五〕,太公望之讓太顛閎夭,則商周之命,其集乎〔六〕?故伊尹之醜夏復歸,太公望之發揚蹈厲〔七〕,當此時,雖百汝鳩、百仲虺,伊尹不讓也;百太顛、百閎夭,太公望亦不讓也。故曰:讓非賢人事。

〔一〕《書湯誓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作《湯誓》。陑(r):山名,《太平寰宇記》謂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濟縣南。鳴條:在山西安邑縣北。

〔二〕伊尹:一名摯,相湯伐桀,建立殷朝,湯尊他爲阿衡。湯死,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地。三年,太甲悔過,復迎歸,歸政于太甲。

〔三〕《史記周本紀》: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師)。武王乃左杖黄鉞(大斧),右秉白旄(旄牛尾做的旗)以麾(揮)。

〔四〕太公望:吕尚,本姓姜,字子牙。文王出獵見到他,説:吾太公望子久矣!號曰太公望。武王尊爲師尚父。佐武王滅紂,有天下,封于齊。

〔五〕《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觀察桀),既醜有夏(看到桀的醜惡),復歸于亳(湯都城)。入自北門,遇女(汝)鳩、女(汝)房,作《女鳩》《女房》。汝鳩汝房是殷的賢臣。《書仲虺之誥序》:湯歸自夏(伐桀歸來),至于大坰(回亳路上地名)。仲虺作誥。仲虺,湯的賢臣。

〔六〕太顛、閎夭:文王時賢臣之二。紂王囚文王于羑里,閎夭求有莘氏美女、驪戎文馬、有熊氏九駟獻給紂,紂乃赦文王。其集:豈集,天命豈聚集在商朝或周朝,指商朝周朝可能得不到天下。

〔七〕《禮樂記》: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指太公望的奮發有爲。

《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有何難)?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又《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二子,他們把國位讓掉,孔子稱贊他們求仁得仁;泰伯是周太王的長子,他三次把天下讓掉,孔子贊美他爲至德。孔子又提倡禮讓爲國。因此,商隱這篇是針對孔子的話而發。孔子在當時被尊爲聖人,商隱敢于針對孔子的話提出反對,這在當時是極大膽的想法。其實孔子的話有兩方面,一方面主張禮讓爲國,要講讓;一方面,《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應當行仁的時候,對老師也不讓,主張不讓。

商隱在這裏主張不讓,即認爲伊尹在相湯伐桀這事上不能讓給汝鳩仲虺,姜太公在輔武王伐紂這件事上,不能讓給太顛、閎夭。一讓,放桀伐紂,建立商朝和周朝的事就不可能實現了。其實伊尹的地位高于汝鳩、仲虺,姜太公的地位高于太顛、閎夭,自然不必讓。即使是老師,應當行仁的時候也不讓,更不必説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了。所以商隱的話是符合孔子主張不讓的精神的,因此他没有駁倒孔子。孔子是講兩方面,商隱只駁一方面,所以駁不倒孔子。

那末孔子主張禮讓又是什麽意思呢?原來孔子生在春秋時代,那時各國發生不少争奪君位的事,《春秋》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就是哥哥做了國君,弟弟公叔段要奪君位發生戰事。再像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即位前是公子小白,就同公子糾争奪君位,魯國幫公子糾,因而發生齊魯長勺之戰。晉獻公寵愛驪姬,要把君位傳給她生的奚齊,驪姬害死了太子申生,又要害公子夷吾、公子重耳。獻公死,奚齊即位,大臣里克殺了奚齊,奚齊弟卓子即位,里克又殺了卓子。這些都是由于争奪君位引起内亂。因此孔子提出禮讓爲國,主張讓來反對争。爲什麽稱禮讓呢?不是無原則的讓,是按照禮來讓,即按照當時的規定,該由誰來當國君的,就由誰來當,其他的人都不争。對于該當國君的,是當仁不讓,孔子又是主張不讓的;對于不該當國君的就不該争,要禮讓。孔子是對這兩面都講到的。

孔子爲什麽又贊美泰伯的三以天下讓呢?泰伯是周太王的長子,按照周代的規定,應該由長子繼承王位,可是太王要把位子傳給小兒子季歷,因爲季歷的兒子昌有聖德,可以光大周室。泰伯的讓位,是按照父親的意思要把位子傳給昌,即讓賢。泰伯的讓更難,所以孔子稱贊他有至德。那末孔子的主張禮讓與當仁不讓,即按規定辦,按規定應該即位的不讓,按規定不該即位的不争,即禮讓;按規定應該即位,而自認爲才德不如人,因而讓給人,這是讓賢,更難得。禮讓、當仁不讓、讓賢這三者結合纔是孔子對讓的看法。

商隱爲什麽提出讓非賢人事呢?大概當時發生牛李兩派之争,一派上臺就把另一派擠走,另一派也這樣。可能有人提出禮讓爲國,要一派讓給另一派,也可能要李派讓給牛派,商隱寫這篇,可能認爲不該讓。當時李德裕當政,很有作爲,唐朝有中興的希望,朝廷的威信在提高,宦官的權力在削弱,政治也比較上軌道,所以商隱認爲一讓,則商周之命其集乎?即唐朝的中興就難以實現了,所以不能讓。可惜武宗一死,李德裕就被排擠掉,唐朝中興之業也就完了。這樣看來,商隱的文章該是有爲而發,是符合孔子説的當仁不讓的。從理論上説,要是把題目改爲當仁不讓,指出伊尹、太公望之當仁不讓,不要反對讓國、讓天下,那就既有針對性,在理論上也比較圓滿了。

唐诗别集选注本。今人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精选诗200首,文27篇,逐篇注释、评点,极为细致。书首前言长达67页,详述李商隐之生平与诗文成就,如同一部微型评传。本书以冯浩《玉谿生诗笺注》为主,参考其他各家笺注本、年谱以及辑评和今人选本,广泛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在考辨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己见。全书以诗选、文选两部分为主体,诗选的编排以冯浩《笺注》本为主而对明显不妥者稍有更动,文选的编排以大多有年可考而按年排刊,无年可考者列后。本书是该社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集”丛书之一,诗文的注解和笺释比较详备。在每篇作品的笺释评说中,能辨析各家旧说,进行总的品评,或对诗意、诗法加以鉴赏。如《锦瑟》诗,作者以其列于卷首有代序之意,肯定钱钟书《谈艺录》之说,然后分别对悼亡说、自伤说、寄托说进行辨析,一一指出其局限,虽尚未成为定论,却富于启示。而对《富平少侯》一诗的解说,又几近一篇赏析文字,作品之内涵与技法,尽在其中。笺说文字往往用笔深广,极富活力。本书前言分“李商隐的诗文”和“李商隐的生平”两部分。“李商隐的诗文”部分又分十个论题,对李商隐的骈文、诗歌艺术进行评述,并对诗歌作分类探讨。

猜你喜欢

  • 黄庭坚选集

    詩選徐孺子祠堂〔一〕喬木幽人三畝宅〔二〕,生芻一束向誰論〔三〕?藤蘿得意干雲日〔四〕,簫鼓何心進酒樽〔五〕?白屋可能無孺子〔六〕?黄堂不是欠陳蕃〔七〕。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一〕熙寧元年作..

    0 黄庭坚选集 2025-09-15
  • 評久佚重見的施宿《東坡先生年譜》

    王水照宋人所編蘇軾年譜,今可考知者有七種[1]:段仲謀《行紀》、黄德粹《系譜》(以上兩種見傅藻《東坡紀年録跋》)、孫汝聽《三蘇年表》三卷(見《直齋書録解題》卷十七,今僅存《蘇潁濱年表》一卷,見《永樂大典..

    0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六

    超然臺記[1]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2]。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謂求福而辭禍者[3],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

    2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五

    滿江紅寄鄠州朱使君壽昌[1]江漢西來[2],高樓下[3]、蒲萄深碧[4]。猶自帶、岷峨雪浪[5],錦江春色[6]。君是南山遺愛守[7],我爲劍外思歸客[8]。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説。 江表傳[9],君休讀。狂處士[10],真堪惜..

    1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四

    淮上早發[1]澹月傾雲曉角哀,小風吹水碧鱗開。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數淮中十往來[2]。[1]元祐七年(一〇九二)三月,蘇軾自潁州改知揚州,道經淮河作此。[2]十往來:指一、蘇軾于熙寧四年自京赴杭州通判任;二、七年,..

    1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三

    雨中看牡丹三首[1]霧雨不成點,映空疑有無,時於花上見,的皪走明珠[2]。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黄昏更蕭瑟,頭重欲相扶。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午景發濃豔[3],一笑當及時。依然暮還..

    1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二

    病中游祖塔院[1]紫李黄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閉門野寺松陰轉,欹枕風軒客夢長。因病得閒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2]。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1]熙寧六年(一〇七三)作。祖塔院,即今虎跑寺。[2]安心..

    0 苏轼选集 2025-09-15
  • 苏轼选集一

    詩選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1]不飲胡爲醉兀兀[2]!此心已逐歸鞍發。歸人猶自念庭闈[3],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隴隔,但見烏帽出復没[4]。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

    3 苏轼选集 2025-09-15
  • 歐陽修簡譜

    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一〇〇四)十二月,宋與契丹(一○六六年改國號爲遼)在澶淵(今河南省濮陽縣西)訂立和約,議定宋每年輸送契丹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罷戰休兵,從此開始了民不見兵革者幾四十年(歐陽修《..

    1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六

    唐六臣傳論嗚呼〔一〕!始爲朋黨之論者誰歟?甚乎作俑者也,真可謂不仁之人哉〔二〕!予嘗至繁城,讀《魏受禪碑》,見漢之羣臣稱魏功德、而大書深刻,自列其姓名,以誇耀於世〔三〕;又讀《梁實録》,見文蔚等所爲如..

    2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五

    湘潭縣修藥師佛殿記湘潭縣藥師院新修佛殿者,縣民李遷之所爲也。遷之賈江湖,歲一賈,其入數千萬〔一〕。遷之謀曰:夫民,力役以生者也。用力勞者其得厚,用力媮者其得薄,以其得之豐約〔二〕,必視其用力之多少而必..

    2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四

    玉樓春樽前擬把歸期説,未語春容先慘咽〔一〕。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二〕。離歌且莫翻新闋〔三〕,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别〔四〕。歐陽修于景祐三年三月,西京留守推官任滿,離..

    2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三

    太白戲聖俞開元無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閑;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一〕。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二〕,李白落筆生雲烟。千奇萬險不可攀,卻視蜀道猶平川。宫娃扶來白已醉,醉裏詩成醒不記〔三〕。忽然乘興..

    2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二

    捕蝗之術世所非,欲究此語興于誰?或云豐凶歲有數,天孽未可人力支,或言蝗多不易捕,驅民入野踐其畦;因之奸吏恣貪擾,户到頭斂無一遺,蝗災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一〕。吾嗟此語祇知一,不究其本論其皮;驅..

    2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欧阳修选集一

    詩選七交七首(選一)自叙余本漫浪者,兹亦漫爲官;胡然類鴟夷,託載隨車轅〔一〕?時士不俯眉,默默誰與言;賴有洛中俊,日許相躋攀〔二〕。飲德醉醇酎,襲馨佩春蘭〔三〕。平時罷軍檄〔四〕,文酒聊相歡。天聖九年..

    1 欧阳修选集 2025-09-15
  • 李商隐选集五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一〕嗚呼哀哉!人之生也變而往耶?人之逝也變而來耶?冥寞之間,杳忽之内,虚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將歸生於形,歸形於氣,漠然其不識,浩然其無端,則雖有憂喜悲歡而亦勿用於其間..

    1 李商隐选集 2025-09-15
  • 李商隐选集四

    水天閒話舊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二〕。已聞珮響知腰細,更辨絃聲覺指纖。暮雨自歸山峭峭,秋河不動夜厭厭〔三〕。王昌且在牆東住,未必金堂得免嫌〔四〕。〔一〕此據《唐音統籤》與《玉溪生詩集..

    2 李商隐选集 2025-09-15
  • 李商隐选集三

    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一〕。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一〕樂遊:苑名,漢宣帝建,在今陝西西安市郊。亦稱樂遊原。《長安志》:樂遊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内,俯視指掌。這首詩先..

    1 李商隐选集 2025-09-15
  • 李商隐选集二

    中元作〔一〕絳節飄颻空國來,中元朝拜上清迴〔二〕。羊權雖得金條脫,温嶠終虚玉鏡臺〔三〕。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爲花開〔四〕。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五〕。〔一〕中元:陰曆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

    2 李商隐选集 2025-09-15
  • 李商隐选集一

    詩選錦瑟〔一〕錦瑟無端五十絃〔二〕,一絃一柱思華年〔三〕。莊生曉夢迷蝴蝶〔四〕,望帝春心託杜鵑〔五〕。滄海月明珠有淚〔六〕,藍田日暖玉生烟〔七〕。此情可待成追憶〔八〕,只是當時已惘然。〔一〕錦瑟:漆有..

    1 李商隐选集 2025-09-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