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天命之谓一性一(1),一性一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注释】(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注释】①鲜:少,不多。【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读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注释】(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注释】(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注释】(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擭(huo)..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第8章)【注释】(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注释】(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译文】孔子说:“..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注释】(1)素:据《汉书》,应为“索..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
中庸 2025-09-15 -
中庸 译文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原文】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中庸 2025-09-15 -
中庸白话解析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在上一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
中庸 2025-09-15 -
中庸白话解析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注释】(1)辟:..
中庸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