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徐文弼

菜类

2025-09-19 11:23 读医

韭菜性温。味辛咸。

入肺肾二经。韭汁和京墨能止血。

〔宜〕 益胃,助肾,补阳,充肺气,逐停痰。(春月多食最宜)

〔忌〕 春后多食昏神。

韭子(性温。补命门,暖膝,治阳痿)

薤性温滑。味辛,又名 子( 音叫)

〔宜〕 助阳,散血,泄大肠滞气。同蜜捣烂,可涂汤火伤。

葱性温散。味辛。

和蜜可治金疮毒壅。炒热熨脐下,治阴症腹疼。

〔宜〕 煮粥治痢。发汗,通阳气,止头疼,散寒邪,利二便,治耳鸣,解诸鱼肉毒。

〔忌〕 同蜜食,同枣食。

蒜性温。味辛。

和猪肚食之,能消鼓胀。

〔宜〕 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解暑气,辟瘟疫,消肿毒,破积化食,利大小便,解蛇虫诸毒。独头元瓣者,治疮尤良。

〔忌〕 伤肝,损目,生痰,助火,散气,耗血,昏神。

芸苔菜性温。味辛。

道家五荤之一。其四即韭、薤、蒜、芫荽也。

〔宜〕 散游风丹毒。

芥菜性温。味辛。

〔宜〕 利九窍,明耳目,除邪气,止咳嗽。

油菜性温。

〔宜〕 散血消肿。

〔忌〕 动疾发疮。

苋菜性冷,味咸。

〔宜〕 通九窍。

〔忌〕 冷中,损腹,动气。不宜与鳖同食。

马齿苋(性寒。散血,解毒,利肠,祛风)

菠菜性冷滑。味甘涩。

〔宜〕 通肠胃,利五脏,解热毒酒毒。

〔忌〕 滑肠,动冷气。

莴苣菜性冷。味甘涩。

〔宜〕 开胸膈,利气。

苦 菜性寒,味苦。

〔宜〕 解毒。

萝卜性温。即莱菔。

〔宜〕 消食化痰。

〔忌〕 服地黄、何首乌者,不宜食。

萝卜叶(止痢)

萝卜子(治痰,止嗽)

胡萝卜(性平)

(宽中下气,散肠胃邪滞)

芫荽性温。即胡荽。

〔宜〕 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

〔忌〕 久食令人多忘。

茼蒿菜性平。

〔宜〕 安心气,利肠胃,消痰饮。

〔忌〕 动风。

水芹性平寒。

〔宜〕 消烦渴。

蒌蒿性温。

〔宜〕 主发散。

〔忌〕 多食发疮。

菜性平。

〔宜〕 利五脏,去头风。

〔忌〕 腹冷人食之,破腹。

黄芽菜性平。

菘菜性温。

即白菜。北地无菘,土不宜也。

〔宜〕 利肠胃,除胸中烦渴,消食下气,止热嗽。

〔忌〕 夏前不宜多食。发皮肤风痒。

菜性冷滑。

〔宜〕 消渴,利便,下气,止呕。

〔忌〕 多食损胃。

蕹菜性平。

蕨性寒。

〔宜〕 去暴热,利水道。

〔忌〕 多食腹胀,损阳,落发。

芋性平。

〔宜〕 宽肠胃,充肌肤,耐饥。

〔忌〕 多食难克化,滞气困脾。

薯性平。

大者为薯,小者为山药,皮红、小似萝卜者为甜薯,又名红苕。

〔宜〕 补劳瘦,益气力,充五脏,润皮毛,除烦热。

山药(性平,入脾肺二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

(固肠胃,化痰涎,止泻痢,益心,治健忘,久食清耳目。生捣敷疮毒,消肿硬)

百合性平。

〔宜〕 润肺,宁心,清热,益气,止嗽,除涕泪,利二便。

香椿性寒。

香者为椿,臭者为樗。

〔宜〕 寒能胜热,苦能燥湿,涩能收敛,治湿热泄泻、滑遗,止小便。

茭白性冷。

〔宜〕 治客热,利小便,解食毒。

芦笋同。

竹笋冬生者性温,其余俱性冷难化。

〔宜〕 通利九窍,爽胃化热,消痰。多痰者宜食。

扁豆性温。

〔宜〕 调脾暖胃,消暑除湿,止渴止泻,解酒毒。

豇豆性平。

即长豆,为豆中上品。又名豆角。

〔宜〕 益气,补肾,健胃,和脏,生精除渴,止吐逆泄痢。

紫苏性温。

〔宜〕 去寒发表,开胃除胀,辟腥解毒。

茄子性寒。又名落苏。

〔宜〕 散血,宽肠。

〔忌〕 动风,发疾。秋后食损目。

枸杞叶性凉。

〔宜〕 清心肺客热,去风明目。

姜性温。

〔宜〕 生用逐寒邪能散,炮熟除胃冷能守。通神明,去秽恶,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

〔忌〕 多食损目。

蘑菇性寒。

〔宜〕 益肠胃,化痰理气。

〔忌〕 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羊肚菜同。

慈菇性辛。

〔宜〕 清热治痈,除结核瘰 。

金针菜性寒。

〔宜〕 舒脾开胃。

〔忌〕 多食滑肠。

紫菜性寒。

〔宜〕 解烦热,消瘿结。

菌性寒。

〔忌〕 因湿气薰蒸而成,多有毒杀人。

木耳性凉。

〔宜〕 治牙疼、血痢,除痔。

〔忌〕 多食难化。

石耳性冷。

〔宜〕 益精,明目,除泻血,安痔漏。

香蕈性平。

〔宜〕 益气不饥,治风破血。

〔忌〕 生山僻处者有毒杀人。

气功养生著作。8卷。清代徐文弼撰。作者主张气功导引应与综合调摄并重,提出修养宜行内外功,要宝精宝气宝神,还须知要知忌知伤,注意四时调理和饮食调理。在外功方面,有针对五官、四肢、腰背的按摩之术,及提倡应用十二段锦、八段锦和六字真言。内功则是静坐运气方法。本书内容涉及广泛,收罗前人经验甚多对后世的保健养生有一定的影响。曾有内容被《内功图说》引用。 唐豪曾对《内功图说》的构成有过系统的条贯梳理,指出该书的来源共有4部分:其中的“12段锦”、“分行外功诀”、“内功图”和“五脏病因”,来自乾隆年间徐鸣峰的《寿世传真》。

猜你喜欢

  • 杂食类

    水 性各不同。味淡。天雨水(性平。久下淫雨为潦水)〔宜〕 治心病狂邪。露水(性平)(露能解暑,疟疾由于暑,故治疟之药宜露一宿服)〔宜〕 止烦,清心。雪水(性冷)〔宜〕 解疫,去酒热,消痧扉。洗目退赤。冰水..

    2 读医 2025-09-19
  • 果类

    枣子性温。北产肥润者良。〔宜〕 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忌〕 多食生虫、损齿、作膨胀。不宜同葱、鱼食。柿子生柿性寒,柿饼性平。〔宜〕 肠风痔漏。健脾涩肠,润..

    0 读医 2025-09-19
  • 瓜类

    冬瓜性寒。〔宜〕 泻血益脾,利二便,消水肿,散热毒。子 (补肝明目)瓠瓜 性平。长曰瓠瓜,短曰葫芦。〔宜〕 除烦热,利水道,润心脾。花、叶俱解毒。〔忌〕 多食令人吐利。患香港脚、冷气者,食之永不除也。西瓜..

    1 读医 2025-09-19
  • 水族类

    燕窝性平。洁白者良。〔宜〕 消痰,降火,补气。海参性寒滑。〔宜〕 解脏热,补肾,故名参。〔忌〕 稍滞而难化。鲍鱼性温。〔宜〕 化痰。鱼翅性平。鲤鱼性平。〔宜〕 利小便,治香港脚、水肿、黄胆。鲟鳇鱼性平。味..

    3 读医 2025-09-19
  • 禽类

    鸡肉性温。味辛,入肺。黄雌及乌骨者良。〔宜〕 补虚,温中,治劳损,助阳气。〔忌〕 发风,助肝火。老鸡头有毒,勿食。鸡蛋(性平)(补血,清音,止嗽,散热,定惊,止痢,安胎)鸭肉性冷。味甘咸。老鸭白鸭良。〔..

    1 读医 2025-09-19
  • 兽类

    猪肉性微寒。雄猪曰 ,骟割者曰 ,母猪曰彘。〔宜〕 肉补肉,丰肌体,泽皮肤。亦润肠胃,生精液。〔忌〕 多食助热、生痰、动风。(故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也。风寒病初起及愈后宜暂禁之。因油腻沾滞,风寒不能解散。又,..

    2 读医 2025-09-19
  • 谷类

    粳米性和平,得天地中和之气。又称粘米。(南产米胜于麦,北产麦胜于米,亦地气使然也)〔宜〕 陈米性平,扶助脾土,益精强志,滋培胃气。〔忌〕 新米性稍热,凝痰。早米(性温,得土气,最能健脾)晚米(性凉,得金..

    0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举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纵欲必致伤生,即饮食之中,亦惟知纵酒过度必至戕命,至于嗜味纵口,疾病丛蓄,甘陷溺于其中而不知警。盖病之生也,其机甚微,由积渐而毒始发,及病..

    1 读医 2025-09-19
  • 冬三月

    《律志》曰∶北方,阴也,伏也。阳伏于下,于时为冬。当闭精养神,以浓敛藏。如植物培护于冬。至来春方得荣茂。此时若戕贼之,春升之际,下无根本,枯悴必矣。调理法勿多食咸味,减咸以养心气。(冬。肾水正旺,咸属..

    1 读医 2025-09-19
  • 秋三月

    《养生论》曰∶秋风虽爽,时主肃杀,万物于此凋伤。顺时调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调理法勿多食辛味,减辛以养肝气。(秋,肺金正旺,辛味属金,肝属木,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勿食生..

    1 读医 2025-09-19
  • 夏三月

    《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节嗜欲,定心息气,兢兢业业,保身养生。谚云∶度过七月半,便是铁石汉。因一岁惟夏,乃生死关也。试看草枯木落,其汁液尽消竭于夏。..

    1 读医 2025-09-19
  • 春三月

    《摄生消息论》曰∶春阳初升,万物发萌,人有宿疾,春气攻动,又兼去冬以来,拥炉熏衣,积至春月,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务调理。调理法勿多食酸味,减酸以养脾气。(春,肝木..

    0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真..

    2 读医 2025-09-19
  • 十八伤

    久视伤精 目得血能视,精由血化,故伤精。久听伤神 神滋于肾,肾通窍于耳,故伤神。久卧伤气 卧时张口散气,合口壅气,故伤气。《混元经》曰∶睡则气滞于百节(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强,寐久则魄壮,魂强者..

    2 读医 2025-09-19
  • 十忌

    忌早起科头早多风露之气,科头则寒邪入脑,故忌之。忌阴室贪凉 无阳照之室,阴气重,伤人,故忌之。忌湿地久坐 潮湿气主生疮毒,故忌之。忌冷着汗衣 汗衣湿后必冷,着之则侵背伤肺,故忌之。忌热着晒衣 久晒之衣,有..

    3 读医 2025-09-19
  • 十要

    面要常擦 如前擦面之功,能使容颜光泽,故要常擦。道家谓之修神庭。目要常揩 每静时能常闭目,用两大指背,两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无目疾,故要常揩。耳要常弹 即鸣天鼓。可免耳患,故要常弹。齿要常叩 齿喜动,故..

    4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第四

    子舆氏曰∶夫蚓上食稿壤,下饮黄泉。东坡曰∶蜗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所谓知要也。又,《野语》曰∶蝮蛇有一种小而甚智。巫流操其法术欲取之,必诵咒语于洞穴之口。蝮一闻之,即以尾塞其耳,拒其声而弗听。巫术穷,..

    3 读医 2025-09-19
  • 全神语

    弥格居士曰∶神者,心之运用,宜急治心以全神。《觉世真言》曰∶通天达地,出化入神,只是一个心。动中茫茫,不知此心久不在腔子里。故治心者要先知收心。又曰∶心乃一身之主,主人要时时在家,一不在家,则家人无管..

    3 读医 2025-09-19
  • 神者,人之未生,父母媾精,其兆始见一点,初凝一念是也。始见一点,即所以成形,初交一念,即所以生神。神为气之子,如有气以成形,乃有神之知觉运动。指始有身而言也。神为气之帅,如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指既..

    3 读医 2025-09-19
  • 气有禀于天地者,有受于父母者,禀天地之气谓之真气,受父母之气谓之凡气。真气者,人才成胎,便禀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以类感类,合化以成人身。气有清浊浓薄,人因之有强弱刚柔。凡气者,人初受形,因父精母血蕴结..

    4 读医 2025-09-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