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徐文弼

果类

2025-09-19 11:38 读医

枣子性温。北产肥润者良。

〔宜〕 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

〔忌〕 多食生虫、损齿、作膨胀。不宜同葱、鱼食。

柿子生柿性寒,柿饼性平。

〔宜〕 肠风痔漏。健脾涩肠,润肺止嗽,安反胃。

〔忌〕 多食生柿,苦寒败胃。

柿霜(性冷。生津化痰,清上焦之热,治喉舌之疮)

柿蒂(性温。止呃逆。解误食桐油毒)

栗子性温。

〔宜〕 浓肠胃,补肾气。熟食则耐饥,煨食止内寒暴泻。

〔忌〕 多食,生则难化,熟则滞气。

榛子性平。似栗,甚小,俗名茅栗。

〔宜〕 肠胃。止饥,调中。

桃子性热。

〔忌〕 多食生内热,发胀,长疖,夏秋成痢。

桃仁(性平。行血消坚,润大肠,除皮肤燥痒)

李子性温。

〔宜〕 生津止渴。

〔忌〕 多食发痰疟。

杏子性热。

〔宜〕 止热。

〔忌〕 多食昏目,生痰。

巴旦杏(止咳,下气,消腹闷)

杏仁(性温。润肺,消食积,散滞气,发汗解风寒)

梅子性涩。

〔宜〕 止烦渴,生津。

〔忌〕 冒风寒者不宜食,恐收寒入内。且损齿,泄津液,伤肾。

乌梅(性平。烟薰黑者,除烦热,止吐逆,消酒毒,敛肺涩肠)

白梅(性平。腌晒干者。除痰,止泻痢,解烦渴)

橘子性寒。

〔宜〕 肺经化痰,开胃,除胸膈气。

〔忌〕 食肉生痰。

橘皮(其皮陈者曰陈皮,皮青者曰青皮,去皮里白者曰橘红)

(陈皮调中快膈,导气消痰;青皮破滞削坚,除痰消痞;橘红顺气化痰,和中利膈)

柑子性寒。

〔宜〕 顺气调中,解酒热。

〔忌〕 多食损齿。

橙子(性寒。比柑稍大。美在皮。下气消痰,止恶心。肉不可食)

柚子(性寒。大如瓜。皮肉逊柑。消食,解酒)

香橼(性寒。大小如橙,蒂如金钱。取其气香,皮肉俱不佳)

金橘(性微寒。小如茧。皮甘,肉酸。功用同柑)

佛手柑(性温。止心下气痛)

梨于性微寒。

〔宜〕 润肺消痰,降火止渴,解酒。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切片贴汤火热毒。

〔忌〕 脾虚泻痢及血虚人,不宜食。

梨汁(治中风失音)

苹果性平。

林檎性温。

大为林擒,小为奈子。

〔宜〕 下气消痰。

白果性温而涩。

〔宜〕 熟食温肺益气,生食降痰解酒。

〔忌〕 多食壅气。小儿动疳。

核桃性热而涩。即胡桃。

〔宜〕 固肾涩精,温肺润肠,补气养血。

〔忌〕 多食动风痰、助肾火,有痰火者不宜。

橄榄性凉。

〔宜〕 生津除烦,解毒醒酒。

橄榄核(烧灰敷蛀疳良。磨水化鱼骨哽)

荔枝性温。

〔宜〕 人肝肾,散滞气,辟寒邪。

〔忌〕 多食发虚热,口舌龈肿衄血。仍以壳浸水,饮之即解。

龙眼性温。

〔宜〕 益脾长智,养心包,止肠风下血,润肺,治健忘。

〔忌〕 中满者不宜食。多食衄血。

榧子性涩。

〔宜〕 消谷令人能食。滑肠可治五痔。

〔忌〕 与绿豆相反。

葡萄性平。

〔宜〕 冷而不寒,除烦解渴,逐湿利水。

桑椹性凉。色黑入肾。

〔宜〕 峻补肾水,通利关节,安魂镇神,聪耳明目,解酒热,乌须发(取熟透者),滤汁熬膏加蜜,点汤和酒并妙。

枇杷性平。

〔宜〕 利肺气,止吐逆,润脏除热。

柏子仁性温润。

〔宜〕 养心气,润肾燥,助脾滋肝,益志宁神,聪耳明目,除风湿,泽皮肤。常食有益无损。

山楂性冷。

〔宜〕 消食积,补脾化滞,止痢。

〔忌〕 脾弱者恐太克伐,不宜多食。

石榴性温。

〔宜〕 止泻痢,除咽喉燥渴。

〔忌〕 多食损齿。

樱桃性热。

〔宜〕 益脾气,止泄精。

〔忌〕 内热,有喘嗽者不可食。

杨梅性大热。

〔宜〕 消食,涤肠胃,止酒吐。

〔忌〕 多食发热,损齿。

落花生性平。

〔宜〕 脾肺。香能舒脾,色白入肺。

〔忌〕 油者不宜食,反能致咳。

莲子性温涩。

〔宜〕 补脾。能交水火而媾心肾,安靖君相火邪,益十二经脉血气,涩精气,浓肠胃,除脾泄久痢,白浊、梦遗、女人崩带、诸血病。

藕节(性温而涩)

(解热毒,消瘀血,止吐衄淋沥、一切血症)

莲须(性涩。清心通肾,固精乌发)

藕粉(安神益胃)

菱性寒。

〔宜〕 消暑,止渴,解酒。

芡实性温而涩。

〔宜〕 固肾益精,补脾去湿,止泄泻,除梦遗。煮熟研膏同粳米作粥,甚助精气。

荸荠性寒滑。味甘。主化坚。即地栗。

〔宜〕 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胸中实热,止五种噎膈。能消坚削积,和铜钱嚼之,则钱碎。

槟榔性温。味辛苦微涩。

〔宜〕 破滞散邪,攻坚去胀,消食行痰,除风下水,醒酒解瘴。

〔忌〕 过食泄脏气。

甘蔗性寒。味甘。

〔宜〕 和中助脾,除热润燥,止渴消痰,解酒毒,利二便。

〔忌〕 多食出鼻血。

甘蔗汁 (与姜汁同服止呕哕反胃)

白糖(性温热。和中,消痰止嗽)

红糖(性温热。同白糖皆蔗汁熬成。补脾润肺)

蜜糖生凉熟温。味甘。痘痂不落以此敷之。

〔宜〕 丸药,润燥,止嗽,除痢,明目,悦颜。

〔忌〕 略滑肠,泄者忌用。不宜同葱食。

饴糖性热。味甘。即米糖,糯米熬成。

〔宜〕 和脾润肺,化痰止嗽。

〔忌〕 多食发湿热,动火,损齿。

气功养生著作。8卷。清代徐文弼撰。作者主张气功导引应与综合调摄并重,提出修养宜行内外功,要宝精宝气宝神,还须知要知忌知伤,注意四时调理和饮食调理。在外功方面,有针对五官、四肢、腰背的按摩之术,及提倡应用十二段锦、八段锦和六字真言。内功则是静坐运气方法。本书内容涉及广泛,收罗前人经验甚多对后世的保健养生有一定的影响。曾有内容被《内功图说》引用。 唐豪曾对《内功图说》的构成有过系统的条贯梳理,指出该书的来源共有4部分:其中的“12段锦”、“分行外功诀”、“内功图”和“五脏病因”,来自乾隆年间徐鸣峰的《寿世传真》。

猜你喜欢

  • 杂食类

    水 性各不同。味淡。天雨水(性平。久下淫雨为潦水)〔宜〕 治心病狂邪。露水(性平)(露能解暑,疟疾由于暑,故治疟之药宜露一宿服)〔宜〕 止烦,清心。雪水(性冷)〔宜〕 解疫,去酒热,消痧扉。洗目退赤。冰水..

    2 读医 2025-09-19
  • 瓜类

    冬瓜性寒。〔宜〕 泻血益脾,利二便,消水肿,散热毒。子 (补肝明目)瓠瓜 性平。长曰瓠瓜,短曰葫芦。〔宜〕 除烦热,利水道,润心脾。花、叶俱解毒。〔忌〕 多食令人吐利。患香港脚、冷气者,食之永不除也。西瓜..

    2 读医 2025-09-19
  • 菜类

    韭菜性温。味辛咸。入肺肾二经。韭汁和京墨能止血。〔宜〕 益胃,助肾,补阳,充肺气,逐停痰。(春月多食最宜)〔忌〕 春后多食昏神。韭子(性温。补命门,暖膝,治阳痿)薤性温滑。味辛,又名 子( 音叫)〔宜〕 ..

    2 读医 2025-09-19
  • 水族类

    燕窝性平。洁白者良。〔宜〕 消痰,降火,补气。海参性寒滑。〔宜〕 解脏热,补肾,故名参。〔忌〕 稍滞而难化。鲍鱼性温。〔宜〕 化痰。鱼翅性平。鲤鱼性平。〔宜〕 利小便,治香港脚、水肿、黄胆。鲟鳇鱼性平。味..

    3 读医 2025-09-19
  • 禽类

    鸡肉性温。味辛,入肺。黄雌及乌骨者良。〔宜〕 补虚,温中,治劳损,助阳气。〔忌〕 发风,助肝火。老鸡头有毒,勿食。鸡蛋(性平)(补血,清音,止嗽,散热,定惊,止痢,安胎)鸭肉性冷。味甘咸。老鸭白鸭良。〔..

    1 读医 2025-09-19
  • 兽类

    猪肉性微寒。雄猪曰 ,骟割者曰 ,母猪曰彘。〔宜〕 肉补肉,丰肌体,泽皮肤。亦润肠胃,生精液。〔忌〕 多食助热、生痰、动风。(故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也。风寒病初起及愈后宜暂禁之。因油腻沾滞,风寒不能解散。又,..

    2 读医 2025-09-19
  • 谷类

    粳米性和平,得天地中和之气。又称粘米。(南产米胜于麦,北产麦胜于米,亦地气使然也)〔宜〕 陈米性平,扶助脾土,益精强志,滋培胃气。〔忌〕 新米性稍热,凝痰。早米(性温,得土气,最能健脾)晚米(性凉,得金..

    1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人之死生系焉。举世之人,皆知男女之事纵欲必致伤生,即饮食之中,亦惟知纵酒过度必至戕命,至于嗜味纵口,疾病丛蓄,甘陷溺于其中而不知警。盖病之生也,其机甚微,由积渐而毒始发,及病..

    1 读医 2025-09-19
  • 冬三月

    《律志》曰∶北方,阴也,伏也。阳伏于下,于时为冬。当闭精养神,以浓敛藏。如植物培护于冬。至来春方得荣茂。此时若戕贼之,春升之际,下无根本,枯悴必矣。调理法勿多食咸味,减咸以养心气。(冬。肾水正旺,咸属..

    1 读医 2025-09-19
  • 秋三月

    《养生论》曰∶秋风虽爽,时主肃杀,万物于此凋伤。顺时调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调理法勿多食辛味,减辛以养肝气。(秋,肺金正旺,辛味属金,肝属木,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勿食生..

    1 读医 2025-09-19
  • 夏三月

    《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节嗜欲,定心息气,兢兢业业,保身养生。谚云∶度过七月半,便是铁石汉。因一岁惟夏,乃生死关也。试看草枯木落,其汁液尽消竭于夏。..

    1 读医 2025-09-19
  • 春三月

    《摄生消息论》曰∶春阳初升,万物发萌,人有宿疾,春气攻动,又兼去冬以来,拥炉熏衣,积至春月,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务调理。调理法勿多食酸味,减酸以养脾气。(春,肝木..

    1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真..

    3 读医 2025-09-19
  • 十八伤

    久视伤精 目得血能视,精由血化,故伤精。久听伤神 神滋于肾,肾通窍于耳,故伤神。久卧伤气 卧时张口散气,合口壅气,故伤气。《混元经》曰∶睡则气滞于百节(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强,寐久则魄壮,魂强者..

    2 读医 2025-09-19
  • 十忌

    忌早起科头早多风露之气,科头则寒邪入脑,故忌之。忌阴室贪凉 无阳照之室,阴气重,伤人,故忌之。忌湿地久坐 潮湿气主生疮毒,故忌之。忌冷着汗衣 汗衣湿后必冷,着之则侵背伤肺,故忌之。忌热着晒衣 久晒之衣,有..

    3 读医 2025-09-19
  • 十要

    面要常擦 如前擦面之功,能使容颜光泽,故要常擦。道家谓之修神庭。目要常揩 每静时能常闭目,用两大指背,两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无目疾,故要常揩。耳要常弹 即鸣天鼓。可免耳患,故要常弹。齿要常叩 齿喜动,故..

    4 读医 2025-09-19
  • 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第四

    子舆氏曰∶夫蚓上食稿壤,下饮黄泉。东坡曰∶蜗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所谓知要也。又,《野语》曰∶蝮蛇有一种小而甚智。巫流操其法术欲取之,必诵咒语于洞穴之口。蝮一闻之,即以尾塞其耳,拒其声而弗听。巫术穷,..

    3 读医 2025-09-19
  • 全神语

    弥格居士曰∶神者,心之运用,宜急治心以全神。《觉世真言》曰∶通天达地,出化入神,只是一个心。动中茫茫,不知此心久不在腔子里。故治心者要先知收心。又曰∶心乃一身之主,主人要时时在家,一不在家,则家人无管..

    3 读医 2025-09-19
  • 神者,人之未生,父母媾精,其兆始见一点,初凝一念是也。始见一点,即所以成形,初交一念,即所以生神。神为气之子,如有气以成形,乃有神之知觉运动。指始有身而言也。神为气之帅,如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指既..

    3 读医 2025-09-19
  • 气有禀于天地者,有受于父母者,禀天地之气谓之真气,受父母之气谓之凡气。真气者,人才成胎,便禀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以类感类,合化以成人身。气有清浊浓薄,人因之有强弱刚柔。凡气者,人初受形,因父精母血蕴结..

    4 读医 2025-09-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