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2025-09-27 17:23 太平御览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上耶》、《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鹤》、《钓竿》。魏改十二曲,为之《平战荥阳》、《获吕布》、《克官渡》、《旧拜定功》、《平南荆》、《平关中》、《应帝期》、《邕熙太和》。晋武改为《灵芝祥》、《宣受命》、《征辽东》、《景龙飞》、《平玉衡》、《因时运》、《惟庸蜀》、《天序》、《金灵运》、《夏苗畋》、《秋狝田》、《顺天道》。至梁、周、隋,各述本朝功业,随而改之,以自扬其勋烈。

  又曰: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以从军也。张博望入西凉,传其法於西京。初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晋以来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落梅花》、《黄潭子》、《赤枝杨》、《望行人》十曲。

  崔豹《古今注》曰:汉里裥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短箫饶歌,鼓吹之,常亦以赐有功诸侯也。

  《唐会要》曰:大和中,太常礼院奏,谨按:凯乐,鼓吹之歌曲也。《周官·大司乐》:"王师大献捷,奏凯乐。"注云:"献功之乐也。"又"司马之职,师有功,则凯乐献于社。"注云:"兵乐曰凯,《司马法》曰得意则凯乐,所以示喜也。"《左氏传》载:晋文公胜楚,振旅凯以入。魏晋以来,鼓吹曲章多述当时战功。是则历代献捷,必有凯歌。太宗平东都,破宋金刚,其后苏定方执贺鲁,李勣平高丽,皆备军容,凯歌入京都。谨捡贞观、显庆、开元礼书,并无仪注。今参酌古今,备其陈设,及奏歌曲之仪如后。凡命将征讨,有大功献俘馘首,其名曰俻。神策兵卫於东门外,如献俘常仪,其凯里衩铙吹二部,(笛毕,箫笳铙鼓每色二人,歌工二十四人。)乐工等乘马执乐器,次第陈列,如卤簿之式。鼓吹令丞前导,分行於兵马俘馘之前。将入都门,鼓吹振作,迭奏《破阵乐》、《应圣期》、《贺朝欢》、《君臣同庆乐》等四曲。(《破阵乐》词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敌乐,共享太平人。《应圣期》词曰:圣德期昌运,雍熙方寓清。乾坤资化育,海岳共休明。开士欣耕稼,销戈遂偃兵。殊方歌帝泽,执贽贺升平。《贺朝欢》词曰: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永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君臣同庆乐》词曰: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草后,便是太平秋。)俟行至太社及太庙门,工人下马,陈列於门外,(据《周礼·大司乐》注云:献於祖。大司马云:先凯乐於社。谨详礼仪,则社庙之中似合奏乐,伏以尊严之地。铙吹欢哗既无明文,或乘肃敬。今请并於门外陈设,不奏歌曲。)俟告献礼毕,复导引奏曲如仪。至皇帝所御楼前,兵伏旌门外二十步,乐工皆下马,徐行前进。兵部尚书介胄执钺於旌门内中路前导,(《周礼》"师有功,则大司马左执律,右秉钺,以先凯乐。"注曰:律所以听军声,钺所以示将威。吹律听声,其术久废,请以秉钺,以存礼文。)次协律郎二人公服执麾,亦於门外分导,鼓吹令丞引乐工等至位立定,太常卿於乐工之前跪具官臣某奏事诸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大振作,遍奏破阵乐等四曲。乐阕,协律郎偃麾,太常卿又跪奏。乐毕,兵部尚书、太常卿退,乐工等并於门外立。讫,然后引俘馘入献,及称贺如别仪。

  《晋书》曰:卫瓘领太子少傅,加千兵百骑,鼓吹之府。

  又曰:汝南王亮母伏太妃常有小疾,祓於洛水。亮兄弟三人侍从,并持节鼓吹,震耀洛滨。武帝登凌云台望见,曰:"伏妃可谓富贵矣。"

  又曰:刘毅字仲雄。转司隶校尉。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於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后得入。

  又曰:谢尚累位江夏、义阳、随三郡太守,往咨事安西将军庾翼於武昌。翼呼共射,曰:"君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副鼓吹给之。

  王隐《晋书》曰:陶侃平苏峻,除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

  《晋中兴书》曰:汉武时,南平百越,始置交阯、九真、日南、合浦、南海、郁林、苍梧,凡七郡。立交阯刺史。以州边远,山越不宾,宜加威重,故刺史辄假节,七郡皆加鼓吹。

  《齐书》曰:武帝时,寿昌画殿南阁置白鹭鼓吹二部,乾光殿东西头置锺磬两箱,皆宴乐处也。

  又曰: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侨居晋陵南沙县,母为女巫,常谓人云:"敬则生时,胞衣紫色,后应得鸣鼓角。"人笑之曰:"汝子得为人吹角可矣。"

  又曰:张敬儿将拜三司,谓其妻嫂曰:"我拜后应开黄阁。"因口自为鼓吹声。初得鼓吹,羞便奏之。

  《南史》:綦母珍之贵倖,珍之母随弟钦之作暨杨令。钦之罢县还,珍之迎母至湖孰,辄将青氅百人自随鼓角横吹,都下富人追从者百数。

  又曰:垣崇祖初於淮阴见高帝,便自比韩、白,惟上独许之。后为豫州刺史。建元二年,魏攻寿春,崇祖破之。启至,上谓朝臣曰:"崇祖恒自拟韩、白,今真人也。"进为都督。崇祖闻陈显达、李安人皆增给军仪,乃启求鼓吹。上敕曰:"韩、白何可不与众异?给鼓吹一部。"

  又曰:张兴世致位给事中。兴世父尝谓兴世曰:"我虽田舍老翁,乐闻鼓角,汝可送一部,行田时欲吹之。"兴世素恭谨畏法,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公所吹。"

  《梁典》曰:高祖衍,生秣陵三楼桥宅,生日,有异光,顶有五岳骨。当还宅,范云闻鼓吹之声,云蒙被出视,乃高祖也。云乃深自结托。

  《梁书》:侯景即位,乃以广柳车载鼓吹,橐驼马负牺牲,辇上置筌蹄,垂脚坐焉。

  又曰:胡僧祐字显果。为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性好葺缀文词,又多鄙拙,多被戏谑,自矜尤甚。后随伐侯景,回拜领将军,常以所加鼓部置斋中对之。从或献言此乃羽仪,公望隆重。不当如此。答曰:"我爱之。"人莫不笑之。

  《陈书》:刘仲举字德言。为长安令,政号廉平。陈文帝居乡里,尝诣仲举。时天降雨,仲举独坐斋内,闻外有箫鼓声,俄而帝至。仲举异之,乃深自结托。

  《北史》:尔朱荣少时,父新兴曾与荣游池上,忽闻箫鼓音,谓荣曰:"古老相传,闻此声皆至公辅。吾年老,当为汝耳。"

  《隋书》曰:鼓吹车上施层楼,四角金龙衔苏、羽葆。凡鼓吹,陆则楼车,水则楼船,在殿庭则画筍虡为楼,上有翔鹭栖乌,或为鹄形。

  又曰:蔡征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征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启。"

  《唐书》曰:平阳公主葬,特给鼓吹。太常议:妇人无鼓吹。高祖曰:"往者公主於司竹园举兵应义,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功,宜特加之。"

  又曰:中宗时,皇后上言: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母妻,请从婚葬之日,特进鼓吹,宫官亦准此。左台御史唐绍上疏谏曰:"窃闻鼓吹之作,本为军容。昔黄帝涿鹿有功,以为警卫,故钲鼓有灵夔、孔雀、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之类。自昔功臣备礼,适得用之。假如郊祀天地,惟有宫悬而无案架,故知军乐之用,尚不给於神祀,岂容接於闺阃哉?"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县君山,绝峰高崿,远望似舟船,上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回尽是白石柱,上自然石覆,如屋形。风雨之后,景气明净,颇闻山上有鼓吹之声。

  《吴质别传》曰:质为北中郎将,朝京师,喜迟其到,诏列卤簿作鼓吹,至阙而止。

  《江表传》曰:孙策赐周瑜鼓吹,为治馆舍。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报也。"

  《邺中记》曰:石虎正会,置三十步鼓吹,三十步辄置一部,十二人皆在平阁上。去地丈馀,语裥女鼓吹。

  挚虞《新礼仪志》曰:汉魏故事,将葬,设吉凶卤簿、皆鼓吹。新礼以礼吉事无凶事无乐,宜除吉卤簿凶服鼓吹。虞按:礼葬有客车郎,吉驾之明文也。

  徐广《东车服注》曰:中朝公主有鼓吹。

  《幽明录》曰:晋临川太守谢摛夜中闻鼓吹声,兄澡曰:"夜者,阴。间不及存,将在身后。"及死,赠长水校尉,加鼓吹。

  《世说》曰:《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俗说》曰:桓公作诗,思不来,辄作鼓吹。既而得思,云:鸣鹄响长阜,欢,曰:"鼓吹固自来人思。"

  《语林》曰:陆士衡为河北督日,已被间构,内怀忧懑,闻众军警角鼓吹,曰:"我今闻此,不如华亭鹄唳。"

  魏武帝令曰:孤所以能常以少兵敌众者,常念增战士忽馀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为战士爱马也;不乐多署吏,为战士爱粮也。

  王浑表曰:吴国临战,牙门将张秦、黄辰,骑督綦母倪,勇健效武,破贼制胜,以三人之所致也。秦、辰巳亡,今倪独在。昔伐蜀有小战功,牙门数人便加鼓吹,至於灭吴一国而未得鼓吹者。臣愚昧,谓圣诏赐倪鼓吹,存录猛将,以尽武人之力也。

  陆机《鼓吹赋》曰:原鼓吹之所始,盖禀命於黄轩。

  ○四夷乐

  《毛诗·谷风·鼓锺》曰:以雅以南,以龠不僣。(为雅为南,舞四夷之乐。大德德广所及也。东夷之乐曰昧,北夷之乐曰禁,西夷之乐曰离,南夷之乐曰任。以为籥舞,若是和而不僣矣。)

  《周礼·春官·鞮鞻氏》曰:鞮鞻氏掌四夷之里耠其歌声。

  又曰: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夷乐,四夷之乐;散乐,野人为之善者。

  又曰:《春官·韎师》曰: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舞,东夷之舞也。)

  《周礼·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乐。(郑玄注曰:东方曰昧,南方曰任,西方曰朱离,北方曰禁。)

  《礼记·明堂位》曰:《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蛮夷之乐於太庙,言广鲁於天下也。

  《后汉书》曰:永宁初年,西南夷禅国王献乐及幻人。明年,元会作之於庭,安帝与群臣共大奇之。

  又曰:陈禅字纪山,为谏议大夫。西南夷禅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大会作之庭,禅离席举手曰:"帝王之庭,不宜作夷狄之乐。"

  《五经通义》曰: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之生;南夷之乐,筹耩舞,助时之养。

  又:舞四夷之乐,明泽广被四表也。东夷之乐曰《侏离》,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禁》,北夷之乐曰《昧》。东方所谓《侏离》者何?阳始通,万物之属,离地而生,故谓之《侏离》。南方所以谓之《任》者何?阳气盛用事,万物怀任,故谓之《任》。西方所以谓之《禁》者何?西方阴气用事,禁止万物不得长大,故谓之《禁》。北方所以谓之《昧》者何?北方阴气盛用,万物暗昧不见,故谓之《昧》。四夷之乐,何以作之于庙?陈于户。

  王子年《拾遗记》曰:成王之时,南垂之南有扶娄夷国,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婉转屈曲于指间,人形或长数分,神怪歙忽。乐府传此,末代犹在焉。

  《风土记》曰:越俗饮燕,即鼓拌以为乐,取大素圜,柈以广尺五六者,抱以着腹,以右手五指更弹之,以为节,舞者蹀地击掌,以应柈节而舞。

  《乐部·乐志》曰:《龟兹》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乐,记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萧、觱篥、毛圆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谿娄鼓、铜拔、贝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人。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姿伽儿》舞曲《小天》《疏勒监》。《天竺》起自张重华据凉州,重四译来贡乐器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圆、都昙、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文曲》。《康国》起自周闵帝娉北狄为后,得其所获西戎伎,因得其声集,器有笛、正鼓、加鼓、铜拔等四种,为一部。工七人。歌曲有《三殿农和去》,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疏勒》、《安国》、《高丽》,并起后魏平冯氏通西域,因得其伎,繁会其声。《疏勒》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笛、觱篥、答腊鼓、腰鼓、羯鼓、谿娄鼓十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歌曲有《元利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安国》乐器箜篌、琵琶、五弦、笛、萧、双觱篥、正鼓和铜拔等,《高丽》,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笙、萧、小觱篥、桃皮觱篥、腰鼓、齐鼓、檐鼓、贝等十四种,为一部。工十八人。歌曲有《歌芝栖》,舞曲有《舞芝栖》。北狄乐皆马上乐也,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后魏乐府始有北歌,即魏史所谓真人歌是也。代都时,命掖庭宫女晨夕歌之。周、隋代兴,西凉乐、杂奏,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因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主》、《白净王太子》、《企俞》也。其余不可解。或可汗之词,按今大角,即后魏代箕逻向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词,北虏之俗皆呼主为可汗。吐谷浑又慕容别种,知此歌是燕魏之际鲜卑歌词,虏音不可晓。梁有《钜鹿公主》歌,似是姚苌时歌词,华音与此歌不同。梁乐府鼓吹语裥《大白净皇太子》、《小白净皇太子》、《企俞》等曲。隋鼓吹有《白净王太子曲》,与北歌校之,其音皆异。

  《唐书·乐志》曰:《安乐》,后周武帝平齐所作也。行列多方正,象城郭,周代谓之城舞者。八十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垂线为发,画衤奥皮帽,舞蹈姿制,犹作羌胡状。

  《唐会要》曰:骠国乐,贞元十八年正月骠国王来献,凡一十二曲,以乐工三十五人来朝。乐曲皆演释氏经纶之词。(骠国在云南西南,以天竺国相近,故乐多演释氏之词。每为曲,皆齐声唱,各以两手十指齐敛为赴节之状。一低一仰,未尝不相对,有类中国柘枝舞。骠,一作僄。其西别有弥臣国,乐舞亦与骠国同。子习此伎以乐后制。使袁滋郄士美至南沼,并皆见此乐。)

  《唐会要》曰:《南诏乐》,贞元十六年正月南诏异牟等作《奉圣乐》舞,因西川押云南八国使韦皋以进,时御麟德殿以阅之。

  又曰:《高昌乐》,西魏与高昌通,始有此乐。至隋开皇六年,来献圣明乐曲。至太宗朝,伐其国,尽得其乐。(事见七部伎门也。)

  又曰:扶南、天竺二国乐,隋代全用《天竺》列於乐部,不用《扶南》。因炀帝平林邑国,获扶南工人及其匏琴,朴陋不可用,但以天竺乐转写其声。

  又曰:《龟兹乐》,自吕光破龟兹,得其声,吕氏云,其乐分散。至后魏有中原,复获之。至隋有《西国龟兹》之号,凡三部。开元中,大盛於时。曹婆罗门者,累代相承传其业,至孙妙达,尤为北齐文宣爱之,每弹常自击胡鼓和之。及周武帝聘突厥女为后,西域诸国皆来媵,遂荐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之乐。

  又曰:《百济》,贞观中灭二国,尽得其乐。至天后时,《高丽》里裉二十五曲。贞元末,惟能习一曲,衣服亦渐变其土风矣。其百济至中宗时,工人死散。开元中,歧王{轨}为太常卿,复奏置焉。

  又曰:《疏勒》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白丝布袍锦衿襟,白丝布裤,舞二人,白衤奥锦袖,赤皮靴、赤皮带。里衩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横笛、箫、觱篥、答腊鼓、腰鼓、鸡楼鼓。《康国》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布袍锦,领舞二人,绯衤奥锦袖,绿绫凌浑裆裤,赤皮鞾,白裤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乞寒》者,本西国外蕃之乐也。神龙二年三月,并州清源县尉吕无泰上疏曰:"臣谨按《洪范·八政》曰'谋时寒',若能谋事,则时寒顺之,何必祼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也。《礼》曰:'立秋之月行夏令,寒暑不节,阴阳不调,政令之失也。'休咎之应,君臣之感也,理均影响,可不戒哉!"至景云二年,左拾遗朝曰:"《宗谏传》曰:'辛有适伊川,见被发於野祭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后秦晋迁陆浑之蕊褛伊川,以其中国之人习戎狄之事。一言以贯百代,可知今之乞寒滥觞胡俗。伏愿三思,筹其所。"至先天二年十月,中书令张说谏曰:"韩宣适鲁,见周礼而叹;孔子会齐,数倡优之罪。列国如此,况天朝乎?今外国请和,选使朝谒,所望接以礼乐,示以兵威。虽曰戎狄不可轻易,焉知无驹支之辩,由余之贤哉?且乞寒泼胡,未闻典故;祼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法殊鲁礼,袭比齐优;恐非干羽柔远之义,樽俎折冲之道。愿择刍言,特罢此戏。"至开元元年十二月,敕腊月乞塞外蕃所出,渐浸成俗,因循已久,自今已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乐府杂录》曰:舞有《骨鹿》舞、《胡旋》,俱於一小圆毯子上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於毯上,其妙若皆夷舞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29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2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2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2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4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2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2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3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狗国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

    3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

    苗民 奇肱 西北荒小人 于阗 乌苌 汉槃陀国 苏都识匿国 马留武宁蛮 悬渡国 飞头獠 蹄羌 扶楼 交趾 南越 尺郭 顿逊 堕婆登国哀牢夷 诃陵国 真腊国 留仇国 木客 缴濮国 木饮州 阿萨部孝忆国 婆弥烂国 拨拔力国 昆吾 绣..

    47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