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2025-09-27 17:11 太平御览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清浊相应曰声,声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金磨之,石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以节八风。

  《春秋感精符》曰:冬至日,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人众亦家纵乐五日,以迎日冬至。人主备八能之士,撞黄锺之锺,击黄锺之鼓。公卿大夫列士乃使八能之士,击黄锺之鼓,用马革,鼓员径八尺一寸;鼓黄锺之瑟,瑟用槐木,瑟长八尺一寸。吹黄锺之律,间音以竽补,竽长四尺二寸。天地以和应,黄锺之音。得蕤宾之律应,则公卿大夫列士以德贺於人主,因请政所行,请五官之符,各受其赏。声之调者时气和,则人主以礼赐公卿列士。五日仪定,天地之气和人主公卿大夫列士之德,则阴阳之晷如度数。夏日至之礼,如冬日至之礼,舞八乐皆以肃敬为戒。(八音者,《云门》《五英》《大筮》《大卷》《大韶》《大夏》《大护》《大武》也。)黄锺之音调,诸气和;人主之音顺,则蕤宾之律应,磬声和;公卿大夫列士诚信,林锺之律应。此谓冬日至成天文,夏日至成地理。

  颍容《春秋释例》曰:周用六代之礼乐,故有《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也。鲁受四代之礼乐,故不舞《云门》、《咸池》示有降杀也。

  《五经通义》曰:受命而王者,六乐焉。以太一乐天,以《咸池》乐地,以《肆夏》乐人,以《大夏》乐四时,以《大护》乐五行神明,以《大武》乐六律,各象其性而为之制,以乐其先祖。

  又曰:歌舞同处耶?异耶?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尚德下功,故歌在堂,舞在庭。歌以养形,歌者有声,舞者有形。何言歌在堂也?以《燕礼》曰:"升歌《鹿鸣》",以是知之。何以言舞在庭也?《援神契》曰"合忻之乐舞於堂,西夷之乐陈於户",以是明之。

  《韩诗外传》曰:古者天子左右五锺,将出,则撞黄锺,而右五锺应之。马鸣中规,律,驾者有文。御者有数,立则磬折,拱则抱鼓,出入中规,折旋中矩。然后太师奏升车之乐,告出也。入则撞蕤宾以治容貌,容貌治则得颜色齐,颜色齐则肌肤安。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蕤宾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然后少师奏升堂即席,告入也。此言物类相感同声相应之义也。

  又曰:汤作《护》,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白虎通》曰: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声音何?声,鸣也,闻其声即知所生。声音者,谓宫、商、角、徵、羽也。音,饮也,刚弱清浊和而相饮也。音有八,谓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太平乃作乐,乐所以防淫奢。民饥寒,何乐之防?

  《子思子》曰:繁于乐者重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君子同则有乐,异则有礼。

  《孟子》曰: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民俗之乐耳。"曰:"今之里裉古之乐也。臣请为王言之。今王鼓乐於此,百姓闻王锺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於此,百姓闻王锺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此无他,与百姓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墨子》曰:程繁问於子墨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於听治,息於锺鼓之乐;士大夫倦於听治,息於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於吟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脱,弓张而不弛。"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环天下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濩》,又循九韶。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而自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命曰《驺》。吾闻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里疋繁者,治逾寡。自此观之,非所以治天下也。"

  又曰:齐康公有乐万人,食必梁肉,衣必文绣。

  《庄子》曰:北门成闻黄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始闻之惧,后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征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太清,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或谓之死,或谓之生,行流散徒,不主常声,此之谓天乐也。"

  《淮南子》曰:奏雅乐者如於阳阿采菱。(许慎注曰:楚乐之名也。)邯郸有鬻曲者,托之李奇,诸人皆争学之,后知其非,皆弃其曲。此未始知音也。(李奇,赵之善乐者也。)

  《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三日而终,是曰《乐池》。

  《山海经》曰:祝融生子长琴,是处摇山,始作乐。

  《世说》曰:荀公曾善解音声,时论谓之闇解。遂调律吕,正雅乐。每至正会殿庭作四指,自谓宫商无不谐韵。阮咸妙赏,时论谓之神解。每至公会作乐,荀心识阮意必谓之不调,而阮口初无言,直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后有田父耕於野地中,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校已所治锺鼓金石丝竹,皆短校一米,於此伏阮之妙解,征阮南还。

  《说苑》曰: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击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韶乐方作。"故乐不独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

  《乐说》曰:圣人作乐,不以为娱乐,以观得失之节,故不取备於一人,必须八能之士。故八士或调阴阳,或调五行,或调盛人,或调律历,或调五音。与天地神明合德者,则七始八终,各得其宜也。(七始谓四方天地人也。)

  又曰:上元者,天气也,居中,调礼乐教化流行,总五行气为一。下元者,地气也,为万物始质也,为万物之容范。中元者,人气也,其气以定万物,通於四时,承天心,理礼乐,通上下四时之气,和合人之情,以慎天地者也。时元者,受气於天,布之於地,以时出入万物者也。风元者,礼乐之本,万物之首,物莫不以风成熟也。圣王知物极盛则衰,暑极则寒,乐极则哀,是以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制礼作乐者,所以改世俗,致祥风,和雨露,为万姓获福於皇天者也。圣人作乐,绳以五元,度以五星,碌贞以道德,弹形以绳墨,贤者进,佞人伏。(绳,正也。碌,靡也。贞,正也。弹,割也。)

  《要览》曰:桓君山曰:"余兄弟颇好音,尝至洛听音,终日而心足。"由是察之,夫深其旨,则欲罢不能,不入其意,故过已。

  《风俗通》曰:案刘歆《锺律书》曰:"春宫秋律,百卉必凋;秋宫春律,万物必荣;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发声。夫音乐至重,所感者大。故曰:"知礼乐之情者能作,知礼乐之文者能述。"

  华谭论曰:夫无声者五音之祖;无形者,万物之君。本其祖,然后情商徵之妙;理其君,然后正研朴之容;推精朴以捡得失,稽清浊以接在亡。夫宿瘤、嫫母经日,而人不视者何?一尺之面丑也。西施、毛嫱靡服,而人左顾者何?一尺之面好也。夏姬以容美而陈亡,濮水以声好而国灭,夫何淫哇之有乎?是以圣王知物之感人无穷,而情之好恶无节;无穷则人不能防其行,无节则中材不能制其欲。是以为制可行之礼,立中庸之法,使贤者俯就,不肖者企及,明乐之妙以为教也。

  阮籍《乐论》曰:圣人之作乐,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故定天地四方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锺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气。奏之圆丘而天神下,奏之方丘而地祗上。吴楚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蹈水赴火之歌;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怀永日之娱,抱长夜之忻,云终身之乐淫纵之俗,故江淮以南其民好杀,漳汝之间其民好奔。吴有双剑之节,赵有挟琴之客,气发於中,声入於耳,手足飞扬,不觉其骇也。

  桓谭《新论》曰:扬子云大才而不晓音。余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子云曰:"事浅易喜,深者难识。卿不好雅颂而悦郑声,宜也。"

  ○律吕

  《周礼》曰: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锺、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锺、南吕、函锺、小吕、夹锺。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云:以合阴阳之声者,声之阴阳各有合也。黄锺,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太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太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辰在娵訾。应锺,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辰在析木之津。姑洗,辰之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气也,八月建焉,而辰在寿星。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林锺,未之气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夷则,申之气也,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中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实沈。无射,戌之气也,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夹锺,卯之气也,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娄。辰与建交错互处如表里然,是其合也。其相生,则以阴阳六体为之。黄锺初九下生林锺之初六也,林锺又上生太簇之九二,太簇又下生南吕之六二,南吕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又下生应锺之六三,应锺又上生蕤宾之九四,蕤宾又下生大吕之六四,大吕又上生夷则之九五,夷则又上生夹锺之六五,夹锺又下生无射之上九,无射又上生中吕之上六。同位者象夫妇,异位者象母子,所谓律娶妻而吕生子者也。

  又曰: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注云:阳声属天,阴声属地。天地之声,布於四方。故书"同"或作"铜"。郑司农云:阳律以竹为管,阴律以铜为管。竹,阳也;铜,阴也,各顺其性。

  《吕氏春秋》曰: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於嶰谷,以生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九寸,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之下,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锺之宫,适合,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故曰黄锺徵而均鲜,全而不伤,其为宫独尊,象大圣之德,可以明至贤之功。故奉而荐之於宗庙,以歆迎功德,世世不忘。是故黄锺生林锺,林锺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夹锺,夹锺生无射,无射生姑洗,姑洗生应锺,应锺生蕤宾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锺、太吕、太簇、夹锺、姑洗、中吕、蕤宾为上生,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为下生。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日至则曰行其风,以生十二律。故仲冬日短至,则生黄锺,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锺,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生蕤宾,季夏生林锺,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锺。天地之风正十二律也。

  《乐书》曰:雅乐部器,随律定声,合德其所也。黄锺之均则用黄锺之器合,太簇之均则用太簇之器,是故旋宫法北。声律克谐,则无借器。度音咸取中声协律,是以三倍黄锺而大至於雷霆,谓黄锺之律度三分。九寸而倍,成一尺八寸,则合雷霆之浊声也;九寸而减,馀四寸五分,则应中宫之清声也。惟当九寸是谓正声,而可协和神人,感通天地,流而不息,合同而化。是故地气上跻,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故《书》曰:声依永,律和声,则五音不失其常,六律不差其度。谓孤竹之管,律应夹锺,声与气谐,故感天神而降。孤竹之管,律应林锺,声与器谐,故感地祇而出。阴竹之管,律应黄锺,声与器谐,故感人鬼而至。

  《乐纂》云:昔晋人有铜藻盘,无故自鸣。问之於张茂先,答曰:"此器与洛阳宫锺声相谐,宫中撞锺,故鸣也。若以鑢之,音殊,其鸣可止。"后果如其言也。是故乐之制器,法度均声,得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大乐之道与政通矣。

  《古今乐录》曰:北齐神武霸府田曹参军信都芳代号知音,能以管候气,观云色。尝与人对语,即指天曰:"孟春之气至矣。"人往验管,而飞灰已应。每月所候,言皆无爽。又为轮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测二十四气。每一气感则一扇自动,他扇并住,并与管灰相应,若合符契焉。

  又曰:隋文帝遣毛爽及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依古,於三重密屋之内,以木为案,十有二具。每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位,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吕。每地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於外。而气应有早晚,灰飞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气即应,或至中下旬间,气始应者;或灰飞出,三五夜而尽,或终一月,才飞少许者。帝异之,问牛弘,对曰:"灰飞半出为和气,灰全出为猛气,吹灰不。能出为衰气。和气应者,其政平;猛气应者,其臣纵;衰气应者,其君暴。"帝驳之曰:"臣纵君暴,其政不和,非月别暴也。今十二月律於一岁内,应并不同。安得暴君纵臣,若斯之甚也?"弘不得对。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八十三 ◎乐部二十一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南史..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十二

    ○鼓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诗》云:"或歌或咢"。鼖长八..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一 ◎乐部十九

    ○箫 《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清也。 《尔雅》曰: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郭璞注曰:{⺮言}二十二管,长尺四寸。筊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也。) 《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 ◎乐部十八

    ○笛 《释名》曰:笛,涤涤然也。 《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於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风俗通》曰:笛,汉武帝时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乐书》..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琴下 《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为商,次为角,次为徵,次为羽,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广雅》曰: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孙登别传》曰: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八 ◎乐部十六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七 ◎乐部十五

    ○琴上 《说文》曰: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又《鄘·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六 ◎乐部十四

    ○磬 《说文》曰:磬,乐石也。古者毋句氏作磬。 《尔雅》曰:大磬谓之毊,徒鼓磬谓之蹇。郭璞曰:"毊音嚣,以玉饰之。" 《礼记·明堂位》曰:垂之和锺,叔之离磬。 又曰:诸侯之宫悬,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僣礼..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五 ◎乐部十三

    ○锺 《释名》曰:锺,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 《说文》曰:锺,秋分之音,物锺成也。 《易通卦验》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士,击黄锺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信。 《礼记》曰: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四 ◎乐部十二

    ○舞 《毛诗·甫田·宾之初筵》曰: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又《宛丘·东门之枌》:刺幽公也。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歌舞於市井尔。 《尚书》曰: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干..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三 ◎乐部十一

    ○歌四 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索我皇。时来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接为鸳鸯?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二 ◎乐部十

    ○歌三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焉。开始歌《九招》於天穆之野。(上美人於天帝,得天乐下也。)帝俊八子,是始为歌。(帝俊即帝舜也。) 《太元真经·茅盈内记》曰:秦始皇三十年九月..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子路弹剑,孔子和之。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季桓子受女乐,君臣..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优倡 《春秋元命包》曰:翼星主南宫之羽仪,文物声明之所丰茂,为乐库,为天倡,先王以宾於四门而列天庭之卫,主俳倡,近太微而尊。 《家语》曰:鲁定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子摄相事。齐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戏於前..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为"叛儿"。《西乌飞》,宋州刺史沈攸之举兵思归,..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六 ◎乐部四

    ○历代乐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投犹蹀也。)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哉!忧而不困者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三 ◎乐部一

    ○雅乐上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书》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胄子,国子也。古者司乐以教国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