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九百六十二 ◎竹部一

2025-10-02 16:49 太平御览
○竹上

  《易》曰:震为苍琅竹。

  《尚书·禹贡》曰:荆州,厥贡惟菌、簵、楛。(箘、簵,美竹。)

  又《禹贡》曰:杨州曰,筱簜既敷。(筱,竹箭;簜,大竹。禹治水。敷,布也。)厥贡,瑶、琨、筱、簜。

  《毛诗·斯干》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又《竹竿》曰:《竹竿》,卫女思归也。適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籊々竹竿,以钓于淇。

  《韩诗外传》曰:黄帝时,凤皇栖帝梧桐,食帝竹实。

  《周礼·春官》曰:孤竹之管,孙竹之管,阴竹之管。(郑玄注曰:孤竹,竹特生者;曙竹,枝根之末生者;阴竹,生山北者。)

  《礼记·月令》曰:仲冬,日长至,则伐木取竹箭。

  《左传·文下》曰:贼杀齐懿公於申池,纳诸竹中。

  又《襄三》曰:晋伐齐,刘难、士妊惺诸侯之师,焚申池掷犟木。(二子,晋大夫也。)

  又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掷犟箭焉。(会稽,山名,今在山阴县。竹箭,筱也。)

  《孝经河图》曰:少室之山,大竹堪为釜甑。(此竹亦爨器也。安思县多苦竹,竹之丑有四:有青苦,有白苦,有紫苦,有黄苦。)

  《汲冢周书·王会》曰:成王时,路人献大竹。

  《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襄子奔晋阳。原过后至,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三节,莫通,曰:"我以是遗赵无恤。"襄子自割竹,有朱书。

  又《货殖传》曰: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

  《汉书》曰: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应邵注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也。)

  又曰:上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下淇园掷犟以为楗。

  又曰: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斗,以为柙(音匣。)榼。

  又曰:梁孝王修兔园,多植竹。

  又《地理志》曰: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

  《后汉书》曰:郭伋为并州刺史,出行郡,童子乘竹马相待。

  又曰:寇恂为河内太守,移书属县,讲兵肆射。伐淇园掷犟,为矢百馀万。(《前书音义》曰:淇园,卫之苑,多竹筱也。)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馀万斛,转以给军。

  《晋书》曰:杜预讨吴,州郡多望风归命。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候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豦也。"

  又曰:武帝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馀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適,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又曰:王徽之,常居空宅中,便令种竹。闻其声,徽之啸咏指竹曰:"不可一日无此君!"

  谢灵运《晋书》曰:玄康二年,巴西界竹花紫色,结实如麦。

  《晋书·载记》曰:长安谣曰:"凤皇凤皇,止阿房。"符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宫城,以待之。慕容冲,小字凤皇,至是终为坚贼,入止阿房城焉。

  《宋书》曰:卜天兴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火。房后有一坑,广二丈馀。十人共跳之,皆度,惟天生坠。天生乃取实中苦竹,削其端,使利,交横布坑内。更呼等类共跳,并惧不敢。天生乃复跳之,往反十馀,曾无留碍。众并叹服。

  《南史》曰:南海王子罕,字云华,武帝第十一子也,颇有学问。母尚容华,有宠,故武帝留心。母常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时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母础亦愈。咸以为孝感所致。

  又曰:徐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叶、箭箬、甘蔗,及地上学书。

  《南史·隐逸传》曰:沉麟士,字云祯,居贫,织帘。诵书乡里,号为织帘先生。常为人作,竹误伤手,便流泪而还。驮蓣者谓曰:"杆不足损,何至涕零?"答曰:"杆本不痛,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

  《梁书》曰:武帝临雍州,命吕僧珍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飨从会者万馀人。因命接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士舍。多伐林竹,沉於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旨,因私具橹数百张。及起兵,悉取檀溪林竹,母为舡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患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舡付二张,争者乃息。

  《隋书》曰:明克让,字弘道,平原鬲人也。父山宾,梁侍中。克让少好儒,善谈论,博涉书史,丝壤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龟策历像,咸得其妙。年十四,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朱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堂边有修竹,异令克让咏之。克让揽笔辄成,其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异甚奇之。

  《唐书》曰:南诏理无刑名桎梏之具,罪,以竹五本束之,伏犯者,挞蒲俺。

  又曰:开成四年,襄阳三县山殖册实成米,百姓彩实。

  《庄子》曰:鹓雏非练实而不食。(练实,竹实也。取其洁白也。)

  《淮南子》曰:大清掷晡也,凤麟降,蓍龟兆,甘露下,竹实盈。(竹实,凤皇食。)

  又曰:瓦以火成,不可以得火;竹以水生,不可以得水。(瓦得火则破,竹得水则死也。)

  又曰:槁竹有火,弗钻不燃;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掘犹穷也。)

  《梅子》曰:弘农宜阳县金门山,竹为律管;河内葭莩以为灰,可以候气。取灰实管端,置之深宫,复以缇幕,勿令见风,日长至,则灰飞管通矣。

  《唐子》曰:希见食笋,归煮竹根。

  《家语》曰:子路见孔子,孔子曰:"君子不可不学。"钟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为用,射达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吕氏春秋》曰:昔黄帝命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西方山名。)乃之沅渝之阴,(山名。)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钓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

  《山海经》曰:长石之山,西有共谷,其中多竹。卫丘山南,帝后(郭璞症曰:俊,舜字假借音。)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又曰:竹生花,其年便枯。竹六十年一易根,易根必经结实而枯死。实落土复生,六年还成町。

  《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乃树掷犟,是曰竹林。

  《吴越春秋》曰:越王问范蠡用兵,对曰:"越有处女,愿君王问之。"处挪当见於王,道逢老人,自称袁公,跪被林杪,竹末折,堕地。处女即捷其末,公操蒲熬,而刺处女。处女举杖击之,飞上树,变为白猿。

  《三辅旧事》曰:武帝作延陵及庙,窦将军有青竹田在庙南,恐犯蹈之,言作陵不便。

  《世说》曰:魏武征袁本初,治舍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合烧除。太祖意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甲,而未显其言。驰使以问杨主簿德祖,德祖意悬同。

  《风俗通》曰:杀青。案,杀青,作简书之新竹,有汁,后加於火上。故作简者,於火上炙乾之。

  《水经》曰:东阳定县,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金橙。

  《说文》曰:竹,冬生草也。

  《华阳国志》曰:有竹王者,兴於遁水。有一女,浣於瞬吊,有三节大竹流入女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持归,破竹,得男。长养,有武才,遂雄夷狄,氏竹为姓。所破竹,於野成林,今王祠竹林是也。

  又曰:何随家养竹园,人盗其竹,何随遇行见,恐盗者觉怖走竹伤其足,挈履徐步而归。

  《文士传》曰:蔡邕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从东间数第十六,可以为籥。取用,果有异声。

  《神仙传》曰:离娄公服竹汁,饵桂,得仙。

  又曰:壶公欲与费长房俱去,长房畏家人觉,公乃书一青竹,戒曰:"卿以此竹,归家便称病,以此置卿卧处,默便来还。"长房如言,家人见此竹,云是尸,哭泣行丧。

  《荆楚岁时记》曰:夏至节日食粽,周豦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棕。练叶插五丝,系臂,谓为长命缕。

  《王子年拾遗记》曰:蓬山有浮筠之簳,叶青茎紫,子如大珠。有青鸾集其上,下有砂砺,细如粉。暴风至,竹条翻起,拂细砂如雪霰,仙者来观戏焉。风吹竹折,声如钟磬之音。

  《南越志》曰:罗浮山生竹,皆七八围,节长一二尺,谓掷暧龙。

  《湘州记》曰:邵陵高平县有文竹山,上有石床,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此床。

  《永嘉记》曰:阳屿仙山有平石,方十余丈,名仙坛。有一筋竹,垂坛旁,风来辄扫拂坛上。

  《东阳记》曰:昆山去芜城山十里,峰岭高峻。故老传云:岭上有圆池,鱼鳖具有。池边有竹,极大。风至垂屈,扫地恒洁,如人扫之。

  《丹阳记》曰:江宁县南二十里慈姥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王子渊《洞箫赋》所称即此也。其竹圆致,异于他处。自伶伦彩竹嶰谷,其后惟此竿见珍。故历代常给乐府,而俗呼曰鼓吹山。

  《风土记》曰:阳羡县有袁君冢,坛边有数杖大竹,高二三丈。枝皆两两。枝下垂,如有尘秽,则扫拂,坛上恒净洁。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曰:佷山县方山上有灵祠,祠中有特生一竹,擅美高危。其杪下垂,忽有尘秽,起风动竹,拂荡如扫。

  《荆州记》曰:临贺谢休县东山,有小竹生其旁,皆四五寸围。下有盘石,径四五丈,蓟赃,方正清滑如弹棋局。两竹屈垂扫其上,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

  《武昌记》曰:阳新县有朔山,山有两大竹,长十馀丈,围数尺。有声如风雨,为官长凶候,县人占之有验。

  《云南记》曰:云南有实心竹,文彩班驳,殊好,可为器物。其土以为枪竿、交床。

  《述征记》曰:仙阳县城东北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康宅。今悉为田虚,而父老犹种竹木。

  崔豹《古今注》曰:牛亨问曰:"籍者何也?"答曰:"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刘敬叔《异苑》曰:吴都桐庐人尝伐竹,见一竹竿,雉头蛇身,犹未变。此亦竹为蛇,蛇为雉也。

  任昉《述异记》曰:湘水去岸三十许里,有相思宫、望帝台。舜南巡不返,殁,葬於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班班然。

  又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死戤上。《诗》云:"瞻彼淇澳,绿制蜨猗。"

  又曰:南中生子母竹,今慈竹是也。汉章帝三年,子母竹笋生白虎殿前,谓之孝竹,群臣作《孝竹颂》。

  又曰:东海畔孤竹生焉,斩而复生,中为管。周武王时,孤竹人献笋一株。

  杨泉《物理论》曰:宜阳金门竹为律管,河内葭为灰,可谓同气。

  《本草》曰:竹花,一孟〈缺〉草。

  《梦书》曰:竹为处士。田居梦见竹者,忧处士也。

  《楚词·七谏》曰:便娟掷犟,寄生江潭。上葳蕤而防露,下冷冷而来风。

  江逌《竹赋》曰:含虚中以像道,体圆质以仪天。

  《古诗》曰:种竹深纠晷,三年乃成竿。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八十三 ◎香部三

    ○槐香 嵇含《槐香赋序》曰:余以太簇之月,登於历山之阳。仰眺崇峦,俯视幽坂,乃睹槐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草植于广夏之庭,或被帝王之圃。怪其遐弃,遂迁树於中唐。华丽则殊彩阿那,芳实则可以藏书。又感其弃本高..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二 ◎香部二

    ○苏合 《续汉书》曰: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 《梁书》曰:中天竺国出苏合,是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人彩苏合,先筌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不大香也。 ..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一 ◎香部一

    ○香 《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左传》曰:黍稷非馨,(馨者,香之远闻。)明德惟馨。 《说文》曰:香,芳也。 《吴志》曰: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千。 《世说》曰..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 ◎菜茹部五

    ○芦服 《尔雅》曰: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菔"种或作"蔔"。) 《方言》曰:芜菁,紫者谓之芦菔。 《广志》曰:芦服,别名雹葖。 《后汉书》曰:刘盆子在长安时,掖庭中宫女..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九 ◎菜茹部四

    ○瓠 《诗·硕人》曰:齿如瓠犀。(犀,瓠中瓣也。) 又曰:八月断壶。(壶,瓠也。) 又曰: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 陆机《毛诗疏义》曰:匏有苦叶,匏,瓠也。叶小,可为羹,扬州人恒食。至..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八 ◎菜茄部三

    ○瓜 《易·姤卦》曰:九五,以杞瓠瓜,含章,有陨自天。(杞,木之柔者。瓠瓜,果之大者。) 《龙鱼河图》曰:瓜有两鼻者,煞人。 《诗》曰:文王之兴,本由太王也。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兴也。《笺》云:..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七 ◎菜茄部二

    ○葱 《礼》曰:凡进食之礼,葱叶处末。又:脍春用葱。又:脂用葱。又:为君子择葱薤,必绝蒲熬。 《尔雅》曰:茖,(古百切。)山葱。(茖,葱,细茎大叶。) 《汉书》曰:龚遂为渤海太守,令人一口种五什稻葱。 又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六 ◎菜茹部一

    ○菜 《诗》曰: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美;御,{御示}也。蓄,聚菜以{御示}冬月乏无时也。) 又曰:其蔌(音速。)伊何?维笋及蒲。(蔌,菜肴也。) 《周礼·春官》曰:入学释菜合舞。(入学必择菜,礼先师也。菜,蘋蘩..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五 ◎果部十二

    ○甘蕉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芭蕉二株。 《南夷志》曰:南诏,土无食器,以芭蕉叶藉之。 《广志》曰:芭蕉菹,或曰甘蕉茎,如荷芋,重皮相裹,大如盂升。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子长六七寸,或三四寸。生为..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四 ◎果部十一

    ○枳椇(音只矩) 《毛诗·嘉鱼·南山有台》曰: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枸,枳枸。) 《诗义疏》曰:枳枸树,高大如白杨,所在皆有。子着支端,支柯不直。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能令..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三 ◎果部十

    ○龙眼 《广雅》曰:益智,龙眼也。 谢承《后汉书》曰:交趾七郡献龙眼。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子大如酸枣,色异,纯甜无酸。 《朱崖传》曰:果有龙眼。 《交州记》曰:龙眼树,高五六丈,似..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二 ◎果部九

    ○蒲萄 《史记》曰:大宛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来,於是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 《汉书》曰:李广利为二师将军,破大宛,得蒲萄种归汉。 《续汉书》曰:扶风孟他以蒲萄酒一斛遗..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一 ◎果部八

    ○柿 《义熙起居注》曰:二年正月,吴令顾修期言:"西乡有柿树,殊本合条。"依旧集贺,诏停之。 《晋宫阁名》曰:徽章殿前柿一株。 《广志》曰:柿有小者如杏。 王逸《荔枝赋》曰:宛中朱柿。 潘岳《闲居赋》曰:张..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 ◎果部七

    ○梅 《尔雅》曰:梅,柟。(似杏,实酢。) 《尚书·说命》曰:若作和羹,尔为盐梅。 《毛诗·鹊巢·摽有梅》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有梅,其实七兮。(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九 ◎果部六

    ○梨 《尔雅》曰:梨,山樆。(即今梨树,樆音离。)梨曰钻之。(啖食治择之名。) 《汉书》曰: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晋书·载记》曰:符双据上邽,符柳据蒲坂,叛于坚。符武据安定,并应之,..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八 ◎果部五

    ○杏 《典术》曰:杏木者,东方岁星之精。 《师旷占》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 《书纪年》曰: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花。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卢谌《祭法》曰:夏祠用杏..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七 ◎果部四

    ○桃 《易通卦验》曰:惊蛰大壮,初九,候桃始华。桃不华,仓库多火。 焦赣《易林·师之坤》曰:春桃生华,季女宜家。 《毛诗·周南·桃夭》曰:《桃夭》,后妃之德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又曰:何彼秾矣,华如桃..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六 ◎果部三

    ○甘 谢承《后汉书》曰:丹阳张磐,字子石,为庐江太守。寻阳令常饷一奁甘,其小男年七岁,就取一枚。磐夺取,付还。卒以两枚与之,磐夺儿甘,鞭卒曰:"何故行赂於吾子!" 《宋书》曰:彭城王义康,时四方献馈,皆以..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五 ◎果部二

    ○枣 《尔雅》曰:枣,壶枣也。(郭璞症曰:匠箔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要枣。(细要枣也,今谓之鹿卢枣。)櫅,(音齐。)白枣。(即今枣子,白乃熟。)樲,酸枣。(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遵,羊枣。..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四 ◎果部一

    ○果 《易·解卦》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尔雅》曰:果不熟曰荒。 《周礼·天官上》甸师职曰:甸师,供野果之属。 《礼记·曲礼上》曰:赐果於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又《玉藻》曰:果..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