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广记 / 李昉

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

2025-10-07 17:03 太平广记

汉武帝 东方朔 毛宝 孔愉 宗叔林 桓邈 刘枢 蔡喜夫 刘沼 刘之亨 严泰 程灵铣 韦丹 熊慎 王行思 陈弘泰

--------------------------------------------

汉武帝

昆明池,汉武帝凿之,习水战。中有灵沼神池,云:尧时洪水,停船此池,池通白鹿原,人钓鱼于原,纶绝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戏于池,见大鱼衔索,曰:“岂非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帝后得明珠。(出《三秦记》)

【译文】

昆明池是汉武帝令人开凿出来的,为了演习水战。其中有个灵沼池。据传说,尧帝时闹洪水,尧帝在这个池里停过船,池水直通白鹿原,有人在白鹿原钓鱼,鱼弦断了鱼跑了。鱼托梦给汉武帝,请求他把鱼钩拿下来。第二天,汉武帝在灵沼池游玩,看见一条大鱼含着绳索。自言自语说:“难道是昨天梦到的那条鱼吗?”于是抓住鱼把鱼钩拿下来放了。汉武帝后来得到一颗夜明珠。

--------------------------------------------

东方朔

汉武帝宴于未央,方啖黍臛,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诉。”不见其形。寻觅良久,梁上见一老翁,长八九寸,面目赪皱,须发皓白,拄杖偻步,笃老之极。帝问曰:“叟姓字何?居在何处?何所病苦?而来诉朕?”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嘿而不言。因仰头视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帝骇愕,不知何等,乃曰:“东方朔必识之。”于是召方朔以告,朔曰:“其名为藻,水木之精,夏巢幽林,冬潜深河,陛下顷日,频兴造宫室,新伐其居,故来诉耳。仰头看屋,而复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室足于此。”帝感之,既而息役。幸瓠子河,闻水底有弦歌声,前梁上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甚鲜,皆长八九寸,有一人长尺余,凌波而出,衣不沾濡,或有挟乐器者,帝方食,为之辍膳,命列坐于食案前。帝问曰:“闻水底奏乐,为是君耶?”老翁对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息斧斤,得全其居,不胜欢喜。故私相庆乐耳。”帝曰:“可得奏乐否?”曰:“故赍乐来,安敢不奏。”其最长人便弦而歌,歌曰:“天地德兮垂至仁,愍幽魄兮停斧斤,保窟宅兮庇微身,愿天子兮寿万春。”歌声小大,无异于人,清彻绕越梁栋。又二人鸣管抚节,调契声谐。帝欢悦,举觞并劝曰:“不德不足当雅贶。”老翁等并起拜受爵,各饮数升不醉,献帝一紫螺壳,中有物,状如牛脂。帝问曰:“朕暗无以识此物。”曰:“东方生知之耳。”帝曰:“可更以珍异见贻。”老翁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受命,下没渊底,倏忽还到,得一大珠,经数寸,明耀绝世,帝甚爱玩。翁等忽然而隐,帝问朔:“紫螺壳中何物?”朔曰:“是蛟龙髓,以傅面,令人好颜色。又女子在孕,产之必易。”会后宫产难者,试之,殊有神效。帝以脂涂面,便悦泽。又曰:“何以此珠名洞穴珠?”朔曰:“河底有一穴,深数百丈,中有赤蚌,蚌生珠,故以名焉。”帝既深叹此事,又服朔之奇识。(出《幽明录》)

【译文】

汉武帝在未央宫设宴。正要吃饭菜,忽然听到有人说:“老臣冒死前来自诉。”但见不到人形,找了好半天,才在房梁上看见一个老翁,身子只有八九寸长,红色面庞皱纹很多,须发都是银白的,拄着拐杖佝偻着腰走路,实在太老了。武帝问:“老人姓什么,怎么称呼,家在哪里?有什么病苦对我说呢?”老翁顺着柱子下来,放下拐杖磕头,只是叹气而不说话。然后仰起头看屋,又俯下身子指武帝的脚,忽然间就不见了。武帝又惊讶又奇怪,不知怎么回事。然后说:“东方朔一定知道。”于是召来东方朔把刚才的事告诉了他。东方朔说:“他的名叫藻,是水木的精华,夏天住在幽深的山林,冬天潜藏在深河里,陛下您连日频繁地兴造宫室,斩伐了他的居所,所以才来诉说。仰头看屋,又俯身指脚,足的意思。希望陛下兴建的宫室到这就足了。”武帝很感动,然后就停工了。武帝到瓠子河,听到水底下有奏乐唱歌的声音。前面那个在梁上的老翁和很多少年人,穿着绛色的衣服扎着素带,带子和佩环都很新鲜漂亮。身长也都八九寸,有一个一尺多长的人,冲击了波浪出来,衣服也没有沾湿,还有携带乐器的。武帝正要吃饭,看他们来了也就不吃了,让他们排列坐在饭桌前。武帝问:“我听到水底奏乐,是你们吗?”老翁回答说:“老臣前次冒死去诉说,幸亏蒙受了陛下施给天地那么大的恩惠,立刻停止修建宫室,使我们居住的地方保存下来,我们特别高兴,所以私下庆贺就是了。”武帝说:“可以演奏给我听听吗?”回答说:“所以我们带乐器来了,怎么敢不演奏呢?”那个最长的人便弹弦而唱,歌词是:“天地的德啊垂降了大仁,怜悯幽魂啊停了斧锤;保住了窟宅啊庇佑了微身,祝愿天子啊寿命万年。”歌声的大小和人没有什么区别。清澈悦耳的歌声绕梁越栋。又有两个人吹着箫笛,声调默契和谐。武帝又高兴又愉快,举起酒杯并劝说:“我没有什么仁德不值你们这样称赞。”老翁等人全都起来行礼接过酒杯,各饮几升酒也不醉,献给武帝一个紫色的海螺壳,里面有东西,好象牛油。武帝问:“我太糊涂不认识这种东西。”他们说:“东方先生知道。”武帝说:“可以再拿来奇珍异宝我看看吗?”老翁回头命令去拿洞穴之宝。一个人接受命令,下去没于渊底,一转眼又回来了,拿来一颗大珍珠,直径有几寸,光明闪耀举世无双,武帝很爱惜拿过来赏玩。老翁等人忽然隐去。武帝问东方朔,紫螺壳中是什么东西。东方朔说:“是蛟龙的骨髓,用来涂脸,可以使人的脸色好看。还有,如果女子怀孕,用了它产小儿会很容易。”以后宫中有难产的,试验一下,非常有神效。武帝用那油涂面,脸面就细腻滑润又有光泽。武帝又说:“为什么这珍珠叫洞穴珠呢?”东方朔说:“河底下有一个洞穴,几百尺深,穴洞中有一个红色的蚌,蚌产珍珠,所以用这个名。”武帝既深深感叹这件事,又佩服东方朔学问的奇异。

--------------------------------------------

毛宝

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置瓮中养之,渐大,放江中。后邾城遭石氏败,赴江者莫不沉溺,所养人被甲入水中,觉如堕一石上。须臾视之。乃是先放白龟,既得至岸,回顾而去。(出《幽明录》)

【译文】

晋咸康年间,豫州刺史毛宝驻守邾城。有一个当兵的,在武昌集市上买回来一只白龟。长四五寸,放到大缸里养着,渐渐长大了,就把它放回江里去。后来邾城遭到石氏进攻而败,逃到江里去的人没有不淹死的。那个养龟的人披着铠甲也跳到江里,觉得好象落到一块石头上,过了一会儿一看,原来是以前放到江里的白龟,靠它就上了对岸,回头看那龟已经走了。

--------------------------------------------

孔愉

孔愉尝至吴兴余不亭,见人笼龟于路,愉买而放之。至水,反顾视愉。及封此亭侯而铸印,龟首回屈,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灵德感应如此。愉悟,乃取而佩焉。(出《会稽先贤传》)

【译文】

孔愉曾经到过吴兴余不亭,见有一个人在路上用笼子装着龟,孔愉就买下来放了它,到水里时那龟回头看孔愉。等到孔愉被封为亭侯铸印的时候,gui头总是往回弯,铸了三次都不正,好象以前放那个龟回头的模样。孔愉终于明白了这是灵德感应到这地步,就拿来那铸印带上了。

--------------------------------------------

宗叔林

晋阳守宗叔林,得十头龟,付厨曰:“每日以二头作赪。”其夜梦十丈夫,皂衣袴褶,扣头求哀。明夜,复梦八人求命,方悟,乃放之。后梦八人来谢。(出《梦隽》)

【译文】

晋阳太守宗叔林。得到十头龟。他交给厨师说:“每天用两头作肉羹。”当天夜晚梦到十个男人,穿着黑衣裤褂,磕头哀求饶命。第二天晚上又梦见八个人请求饶命。宗叔林这才明白了。于是放了剩下的八个龟。后来又梦见八个人来拜谢。

--------------------------------------------

桓邈

桓邈为汝南,郡人赍四乌鸭作礼。大儿梦四乌衣人请命,觉,忽见鸭将杀,遂救之,买肉以代。还梦四人来谢而去。(出《梦隽》)

【译文】

桓邈任汝南郡守。郡里有人带来四只乌鸭作礼物,桓邈的大儿子梦见四个乌衣人请求救命。醒了,忽然看见四只鸭将被杀死,马上救了它们,买肉代替。又梦到四人来拜谢然后走了。

--------------------------------------------

刘枢

宋文帝元嘉三年春,彭城刘枢,字正一,自江陵归鄂下,宿上明洲。时夜月微明,吟宴次,忽二人扣舟,高呼正一,云:“我自鄂下来,要见正一。”枢引首望之,于岸下见二人,各长五尺余,容貌华饰皆白服,便出与语。乃语枢曰:“久欲奉谒,今会良时。”枢曰:“卿自鄂下来,有何相谓?”一人曰:“闻君儒者也,故修谒耳。”遂与同宴。夜阑,二人俱醉,于饮处便卧。枢甚异之,及左右,皆相目不敢言,乃以被覆之。及明尚寝,欲唤,因举被,见二鱼各长五六尺,眼虽动而甚困矣,不敢杀,乃舁致江中。是夕,枢梦二人衣白衣,各执一珠,放枢卧前,不语而去。及晓。枕前二珠各径寸,乃是双白鱼也。(出《三吴记》)

【译文】

宋文帝元嘉三年春天,彭城的刘枢,字正一,从江陵回到鄂下,在上明洲留宿,那时夜晚的月亮刚刚升起来,他吟宴了一回,忽听有二人敲舟,高喊正一,说:“我们从鄂下来。要见正一。”刘枢抬头望去,见有两个人在岸上,各身长五尺多,容貌俊美装饰华丽,都穿白色衣服。刘枢就出来和他们说话。那二人对刘枢说:“早就想来拜见你,今天正好是美景良时。”刘枢说:“你们从鄂下来,有什么见教?”一人说:“听说你是很有学问的人,所以要拜见你。”于是共同饮宴。夜深了,那二人都醉了,就在喝酒的地方躺下。刘枢很觉奇怪,看看左右的人,都相互使眼色而不敢说话。就用被给那二人盖上。到天亮了还睡着,刘枢想唤醒他们,把被掀起来,见有两条鱼各长五六尺,眼睛虽然动弹但还是显得很困。刘枢不敢杀鱼,就抬起来放回江中。这天晚上,刘枢梦到二人穿着白衣服。每人拿一颗珍珠,放在刘枢的床前,没有说话就走了。等到天亮,枕前发现两颗珠各有一寸直径,这是双白鱼呀。

--------------------------------------------

蔡喜夫

宋景平中,东阳大水,永康蔡喜夫,避住南垄。夜有大鼠,浮水而来,伏喜夫奴床角,奴愍而不犯,每以饭与之。水势既退,喜夫得返故居,鼠以前脚捧青囊,囊有三寸许珠,留置奴床前,啾啾状如欲语也。(出《异苑》)

【译文】

宋朝景平年间,东阳发大水。永康人蔡喜夫在南垄避水。夜间有个大鼠浮水过来,趴伏在喜夫奴仆的床角处,仆奴怜悯它没有动它。每次吃饭都给它些吃。水势退下去以后,喜夫能返回故居了。那鼠用前脚捧着个青色的袋子,袋子里有个三寸直径大小的珍珠,留放在奴仆的床前。发出啾啾的声音好象人说话似的。

--------------------------------------------

刘沼

秣陵令中山刘沼,梁天监三年,为建康监。与门生作食次,灶里得一龟,长尺许,在灰中,了不以燔炙为弊,刘为设斋会,放之于娄湖,刘俄迁秣陵令。(出《续异记》)

【译文】

秣陵县令中山人刘沼,在梁天监三年,作建康监。在家里同门生作饭时,在锅灶里得到一只龟。长有一尺左右,趴在灰中,好像不把被烧烤放在心上。于是刘沼为龟摆设了斋会,把龟放到娄湖里。刘沼不久就升迁为秣陵县令。

--------------------------------------------

刘之亨

梁刘之亨仕南郡,尝梦二人姓李,诣之亨乞命,之亨不解其意。既明,有人遗生鲤两头,之亨曰:“必梦中所感。”乃放之。其夕梦二人谢恩云:“当令君延一算。”(出《渚宫旧事》)

【译文】

梁刘之亨在南郡作官。曾梦到两个姓李的人,在刘之亨面前请求饶命。之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天明后,有人赠送给之亨两头生鲤。之亨说:“一定是梦中有所感应。”就放了两头鲤鱼。那天晚上梦到二人来谢恩并说:“应当使君延长一算。”

--------------------------------------------

严泰

陈宣帝时,扬州人严泰,江行逢渔舟。问之,云:“有龟五十头。”泰用钱五千赎放之,(“放之”原作“之放”,据明抄本改。)行数十步,渔舟乃覆。其夕,有乌衣五十人,扣泰门,谓其父母曰:“贤郎附钱五千,可领之,缗皆濡湿。”父母虽受钱,怪其无由。及泰归问,乃说赎龟之异。因以其居为寺,里人号曰严法寺。(出《独异志》)

【译文】

陈宣帝时,扬州有个人叫严泰,他乘船在江中航行正碰上打渔的船,就问打到什么了,船上的渔人回答说:“有五十头龟。”严泰就用五千钱买下龟然后放了。刚离开那渔船几十步远,那渔船就翻了。当天晚上,有五十个穿黑衣服的人敲严泰家的门,对严泰的父母说:“您的儿子付出了五千钱,现在可以拿回去了。”串钱的丝绳还是湿的。严泰的父母虽然接受了钱,但奇怪的是没有缘由。等到严泰回来问他,他就说了花钱赎龟等奇事。后来就用他的家作了寺院。邻里称为严法寺。

--------------------------------------------

程灵铣

歙州歙县黄墩湖,其湖有蜃,(蛟蜃之蜃也)。常为吕湖蜃所斗,湖之近村有程灵铣者,卓越不羁,好勇而善射。梦蜃化为道士,告之曰:“吾甚为吕湖蜃所厄,明日又来,君能助吾,必厚报。”灵铣遂问:“何以自别?”道人曰:“束白练者吾也。”既异之,明日与村人少年,鼓噪与湖边,须臾,波涛涌激,声若雷霆,见二牛相驰,其一甚困,而腹肚皆白。灵铣弯弓射之,正中后蜃,俄而水变为血,不知所之,其伤蜃遂归吕湖,未到而毙,后人名其死处为蜃滩,吕湖亦从此渐涨塞,今才余寻丈之广。居岁余,灵铣偶出,有一道人诣其母求食,食讫曰:“劳母设食,无以报之,今贫窭到此,当为求善墓地。使母随行上山,以白石识其地。”曰:“葬此可以暴贵矣,寻而灵铣还。”母语之,灵铣驰求之,了无所见。遂迁葬于其所,后侯景作乱,率郡乡万余众,保据新安,遂随陈武帝平贼,累有奇功,军中谓之程虎。及陈武受梁禅,灵铣以佐命功臣,与周文昱、侯安都为三杰,如汉之萧张焉,后官止丹阳尹,按灵铣宅湖东二里,宅南有楮树,其大数十围,树有灵,今村人数有祈祷,其祝辞号为“千年树”。其墓在湖西北黄牢山下,故检校刑部郎中程皓,即其后也。(出《歙州图经》)

【译文】

歙州歙县有个黄墩湖,这湖里有蜃,常常被吕湖的蜃斗败。靠近黄墩湖边有个村子。村中有个叫程灵铣的人,卓越不受约束,勇敢又善于射箭。他梦见蜃变成道士,告诉灵铣说:“我被吕湖的蜃害苦了,明天还要来,你能帮助我,我一定重重报答你。”灵铣就问:“怎么识别你们呢?”道人说:“扎着白带子的是我。”灵铣很奇怪。第二天和村中的少年们在湖边玩,不一会儿,湖面波涛汹涌,声若雷霆,看见两头牛互相追赶搏斗,其中一个显然很困顿了,它的肚腹处是白色的,灵铣这时弯弓搭箭射去,正中后一个蜃,立刻,水变成了血,不知道都哪里去了,那个受伤的蜃就回归吕湖,但是,还没走到就死了。后来人们给那蜃死的地方起名叫蜃滩。吕湖也从此被堵塞了,现在才剩下一丈多宽。住了一年多,灵铣有一次偶尔外出,有一个道人到他母亲那里讨饭,吃完饭说:“麻烦你给我准备饭吃,没有什么作报答,现在贫穷到这种地步,我只能给你们找个好墓地了。”让灵铣母亲随着他走上山,用白石在地只作了个记号。说:“墓葬在这个地方可以大贵呀!”。不多时间,灵铣就回来了。母亲就告诉他刚才的事,灵铣就跑出去找,连影儿也没有。于是就把祖坟迁到作了记号的地方。后来侯景叛乱,灵铣率领郡中乡亲一万多人,保卫了新安,又随陈武帝扫平贼寇,多次建立奇功、军中的人都称他“程虎”。等到陈武帝作皇帝,灵铣凭伏辅佐皇帝是有功之臣,同周文昱、侯安都并为三杰,好比是汉朝的萧何、张良。以后官升到丹阳尹为止,灵铣建宅在湖东二里的地方,宅南边有棵楮树,很大,有几十围那么粗。这棵楮树很有灵验。现在村里有很多人到那里祈祷,他们的祝辞中都称这棵树叫千年树。灵铣的墓在黄墩湖西北黄牢山下。已故的检校刑部郎中程皓就是他的后人。

--------------------------------------------

韦丹

唐江西观察史韦丹,年近四十,举五经未得。尝乘蹇驴,至洛阳中桥,见渔者得一鼋,长数尺,置于桥上,呼呻余喘,须臾将死。群萃观者,皆欲买而烹之,丹独悯然,问其直几何,渔曰:“得二千则鬻之。”是时天正寒,韦衫袄裤。无可当者,乃以所乘劣卫易之。既获,遂放于水中,徒行而去。时有胡芦先生,不知何所从来,行止迂怪,占事如神。后数日,韦因问命,胡芦先生倒屣迎门,欣然谓韦曰:“翘望数日,何来晚也。”韦曰:“此来求谒。”先生曰:“我友人元长史。谈君美不容口,诚托求识君子,便可偕行。”韦良久思量,知闻间无此官族,因曰:“先生误,但为某决穷途。”胡芦曰:“我焉知,君之福寿,非我所知。元公即吾师也,往当自详之。”相与策杖至通利坊,静曲幽巷,见一小门,胡芦光生即扣之。食顷,而有应门者开门延入,数十步,复入一板门,又十余步,乃见大门,制度宏丽,拟于公侯之家。复有丫鬟数人,皆及妹美,先出迎客,陈设鲜华,异香满室。俄而有一老人,须眉皓然,身长七尺,褐裘韦带,从二青衣而出。自称曰:“元濬之。”向韦尽礼先拜。韦惊,急趋拜曰:“某贫贱小生,不意丈人过垂采录,韦未喻。”老人曰:“老夫将死之命,为君所生,恩德如此,岂容酬报。仁者固不以此为心,然受恩者思欲杀身报效耳。”韦乃矍然,知其鼋也,然终不显言之,遂具珍羞,流连竟日,既暮,韦将辞归,老人即于怀中出一通文字,授韦曰:“知君要问命,故辄于天曹,录得一生官禄行止所在,聊以为报,凡有无,皆君之命也,所贵先知耳。”又谓胡芦先生曰:“幸借吾五十千文,以充韦君改一乘,早决西行,是所愿也。”韦再拜而去。明日,胡芦先生载五十缗至逆旅中,赖以救济。其文书具言:明年五月及第;又某年平判入登科,受咸阳尉;又明年登朝,作某官。如是历官一十七政,皆有年月日。最后年迁江西观察使,至御史大夫,到后三年,厅前皂荚树花开,当有迁改北归矣,其后遂无所言。韦常宝持之。自五经及第后,至江西观察使。每授一官,日月无所差异。洪州使厅前,有皂荚树一株,岁月颇久,其俗相传,此树有花,地主大忧。元和八年,韦在位,一旦树忽生花,韦遂去官,至中路而卒,初韦遇元长史也,颇怪异之。后每过东路,即于旧居寻访不获。问于胡芦先生,先生曰:“彼神龙也,处化无常,安可寻也?”韦曰:“若然者,安有中桥之患?”胡芦曰:“迍难困厄,凡人之与圣人,神龙之于蛆蠕;皆一时不免也,又何得异焉?”(出《河东记》)

【译文】

唐朝江西观察使韦丹,年近四十科举不中。曾骑着跛驴到洛阳中桥。正好看见打渔的人捉到一只大鼋,有几尺长,放在桥上,那只鼋只有微弱地喘息呼吸,不一会儿就会死。很多人聚集围观,都要买了回去作菜吃,唯独韦丹怜悯它。问渔人鼋值多少钱。渔人说:“给我二千钱我就卖给你。”当时天气寒冷,韦丹只有随身的衣裤,没有什么可当的。就用他骑的驴换了那只龟,得到它以后马上就放到水里去了。韦丹只好徒步而去。那时有个胡芦先生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行动迟缓奇怪。但他会占卜,料事如神。过了几天,韦丹去算命,胡芦先生倒穿着鞋在门前迎接,很高兴地对韦丹说:“翘首而望好几天了,为什么来得这么晚?”韦丹说:“我这次来拜见你,是求你给我算命。”胡芦先生说:“我的朋友元长史,提起你的美德来不容我插嘴。他诚恳地托我认识你,咱们一块儿去吧。”韦丹思虑了半天,在自己知道的人里面,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官。因此他就说:“先生错了,只给我算算命运就行了。”胡芦先生说:“我哪里知道?您的福寿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元公就是我的师傅,去了当然就能知道详情。”韦丹就和胡芦先生柱着拐杖到通利坊去,道路曲折,街巷幽静,见到一个小门,胡芦先生就敲门。吃一顿饭的工夫,有人答应,开门请他们进去。走了几十步,又进了一个板门,再走十多步,才看见大门。建筑宏伟壮丽,是模仿公侯的家院建造的。然后又有几个丫鬟,都美丽非凡。她们先出来迎客,客厅陈设新鲜华丽,异香满室。不一会儿,有一个老人,须眉银白,身长七尺,粗布大衣,奇特的带子。随两个青衣出来,自称叫元濬之。向韦丹大礼先拜。韦丹很惊慌。急忙向前拜礼说:“我是个贫贱的书生,没想到老人过于看重,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老人说:“老夫就要死去的命。被君所救。这么大的恩德,难道还不应该酬谢报答吗?讲仁义的人不把这事放在心上。然而受恩的人就想要用死来报效了。”韦丹一下子明白了,知道他就是鼋,然而始终没有明白地说出来。于是老人准备了珍奇的饭菜,流连了一整天,到了傍晚,韦丹要告辞回去,老人就从怀里拿出一卷文字,送给韦丹说:“我知道你要问命运如何,所以我到天曹去记录了你一生的官禄和行止的地方,就算是报答吧!这里的有和无,都是你的命运决定的,贵在预先知道就是了。”又对胡芦先生说:“最好借给我五千文钱,用来给韦君改换一个坐骑,早日决定西行是我的愿望啊。”韦丹拜了两拜而去。第二天,胡芦先生装了五十缗钱来到旅馆,作为救济。那卷文书上写着,明年五月中举,又某年平判进入登科之列、受咸阳县尉。又过一年进朝廷,作某官,象这样历任官十七次,都有年月,最后调任江西观察使,官衔到御史大夫。到最后三年,厅前的皂荚树开花,应当是调任改官北归了,以后再就没有写什么了。韦丹平常象宝贝一样带着它。自从科举考中后,一直到江西任观察使,每次被授一官,日月时间没有差错。洪州刺史厅堂前面,有一株皂荚树,年深日久了。民间传说:此树开花,地主大忧。”元和第八年,韦丹在位,有一天早晨皂荚树忽然开花了,韦丹于是辞去官职,在回家的中途就死了。当初韦丹遇到元长史,很觉怪异,以后每次经过东路,就到旧居去寻访,但总也寻访不到。到胡芦先生那儿去问,先生说:“那是神龙呀,变化无常,怎么能找到呢?”韦丹说:“如果是那样,怎么能有中桥之祸呢?”胡芦先生说:“遭遇困难险恶,凡人和圣人,神龙和最小的动物,都是不能避免的,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

熊慎

唐豫章民有熊慎者,其父以贩鱼为业,尝载鱼宿于江浒。闻船内千百念经佛声,惊而察之,乃船中诸鱼也。遂叹异而悉取放之,不复以渔为业。后鬻薪于石头,穷苦至甚,尝暮宿于江上。忽见沙中光焰高尺余,就掘之,得黄金数斤。明日,赍诣都市货之。市人云:“此所谓紫磨金也。”酬缗数十万,熊氏由此殖产钜富,子孙于今存焉。(出《报应录》)

【译文】

唐朝豫章有个叫熊慎的平民,他的父亲以贩卖鱼为职业,曾经装载着鱼在江边住宿,听到船仓里有念佛经的声音,吃了一惊,到处察看,原来是船中的那些鱼。长叹着,“太奇怪了。”然后就全都放了,从此不再贩鱼了。后来在南京卖烧柴,生活非常穷苦。有一天晚上睡在船上,忽然见岸上的沙滩里发出一尺多高的光焰,就挖发光的地方,挖出来几斤黄金。第二天,到都市去买,市上的人说:“这就是所说的紫磨金。给了数十万缗的酬金,熊家从此发展成为巨富。熊家的子孙现在还在那里。

--------------------------------------------

王行思

伪蜀渠阳隣山,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刍粟喂饲,倍于他马。一日因乘往本郡,遇夏潦暴涨,舟子先渡马,回舟以迎王氏。至中流,风起船覆,其马自岸奔入骇浪,接其主。苍茫之间,遽免沉溺。(出《儆戒录》)

【译文】

前蜀渠阳隣山,有一个富家百姓王行思。曾经养了一匹马,特别爱护它,马小的时候就用精饲料喂养,超过其它马的一倍。一天,骑着那匹马到郡中去,正遇到江水突然上涨。撑船的人先把马渡过去,回来再渡王氏过江,到江中间时大风掀起波浪把船掀翻了。那匹马从岸上奔跑到大浪中接它的主人,在苍茫的大波浪中,立刻免于沉溺。

--------------------------------------------

陈弘泰

伪蜀广都县百姓陈弘泰者,家富于财。尝有人假贷钱一万,弘泰征之甚急。人曰:“请无虑,吾先养虾蟆万余头,货之,足以奉偿。”泰闻之恻然,已其债,仍别与钱十千,令悉放虾蟆于江中。经月余,泰因夜归,马惊不进,前有物光明,视之,乃金虾蟆也。(出《儆戒录》)

【译文】

前蜀广都县百姓陈弘泰,家里很有钱。曾有人向他借钱一万。弘泰追要很急。那人说:“请不要担心,吾以前养了万余头虾蟆,我卖了以后完全可以偿还你。”陈弘泰听了以后有了恻隐之心,免了债,另外给那人十千钱,让人把虾蟆全都放到江里去。经过一个多月,一次陈弘泰晚上回家,骑的马受惊不肯前进,原来是前面有发光的东西。仔细一看,是金虾蟆。

我国第一部大型小说总集型的专门类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编集而成,故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因在太平兴国三年成书,故名《太平广记》。古代对“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比现代广泛,凡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野史、杂传以及各种纪录异闻都称为“小说”。《太平广记》汇集了从汉代到宋初的各种形式的小说,也包括少量先秦古籍中的传说故事。全书共五百卷,另目录十卷。书编成后不久,即于太平兴国六年 (981) 初雕印,但因有人认为此书并非学者所急需,故其事中辍。北宋时此书流传并不太广。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有“京本《太平广记》”。清人曾见有残宋本,今似已不存。明中叶以前,此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四十六年(1566)无锡人谈恺据抄本重刻后,此书流传始渐广。

猜你喜欢

  • 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

    池阳小人 背明鸟 王琬 张聘 张林 东瀛公 长广人 黄丘村 韩僧真洛阳金像 梁武帝 惠炤师 周靖帝 苏氏 突厥首领 陈后主 渭南人 猫鬼长星 大乌 虾蟆 幽州人 默啜 张易之 孙俭 太白昼见---------------------------------..

    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

    裴度 段文昌 李逢吉 牛僧孺 王智兴 牛师 杜中立 李蠙 马植 高骈孔温裕 孙偓 李全忠 侯弘实 戴思远 张篯 齐州民 朱庆源--------------------------------------------裴度唐中书令晋公裴度微时,羁寓洛中。常乘蹇驴,..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

    吕望 仲尼 文翁 董仲舒 何比干 五鹿充宗 王溥 应枢 袁安 陈仲举张承 张氏 司马休之 杜慈 武士彟 张文成 上官昭容 崔行功 李正己李揆 贾隐林 张子良 郑絪--------------------------------------------吕望吕望钓于渭..

    2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

    唐玄宗 叱金像 天宝符 蜀当归 万里桥 唐肃宗 唐武宗 唐宣宗 迎光王唐懿宗 唐僖宗 李邰 后唐太祖 后唐明宗 潞王 晋高祖 伪蜀主舅--------------------------------------------唐玄宗唐玄宗之在东宫,为太平公主所忌..

    3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

    帝尧 周武王 越王 临洮长人 汉高祖 陆贾 汉元后 后汉章帝 吴大帝魏明帝 晋司马氏 白燕 晋武帝 晋惠帝 晋元帝 蜀李雄 宋高祖 宋孝武帝宋明帝 齐太祖 北齐神武 后周太祖 陈高祖 隋文帝 隋炀帝 唐高祖 唐太宗唐齐王元吉..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

    竹永通 宜城民 韦庆植 赵太 李信 谢氏 王珍 王会师 解奉先 童安玗刘自然 李明府 刘钥匙 上公 施汴 公乘通 僧审言--------------------------------------------竹永通隋并州盂县竹永通,曾贷寺家粟六十石,年久不还..

    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

    朱化 李詹 王公直 黄敏 陈君棱 王洞微 孙季贞 崔道纪 何泽 岳州人 徐可范 建业妇人 广陵男子 何马子 章邵 韩立善 僧修准 宇文氏 李贞僧秀荣 毋乾昭 李绍--------------------------------------------朱化洛阳人朱化..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

    王将军 姜略 贺悦 李寿 方山开 王遵 李知礼 陆孝政 果毅 刘摩儿店妇 屠人 刘知元 季全闻 当涂民 张纵--------------------------------------------王将军骁骑将军王某者,代郡人,隋开皇末年,出镇蒲州,性好畋猎,..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

    田仓 临海人 陈甲 麻姑 谢盛 李婴 许宪 益州人 章安人 元稚宗王昙略广州人 东兴人 陈莽 沛国人 齐朝请 伍寺之 苏巷 阮倪邵文立 梁元帝 望蔡令 僧昙欢 释僧群 竺法惠 冀州小儿--------------------------------------..

    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

    窦凝妾 严武盗妾 绿翘 马全节婢 鲁思郾女 鄂州小将 金卮--------------------------------------------窦凝妾唐开元二十五年,晋州刺史柳涣外孙女博陵崔氏,家于汴州。有扶风窦凝者,将聘焉,行媒备礼。而凝旧妾有孕..

    3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

    王济婢 王范妾 宋宫人 金荆 杜嶷妾 后周女子 张公瑾妾 范略婢 胡亮妾梁仁裕婢 张景先婢 李训妾 花严 晋阳人妾--------------------------------------------王济婢晋王济侍者,常于闱中就婢取济衣物,婢遂欲奸之。其..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

    公孙绰 王安国 尼妙寂 李文敏 樊宗谅 荥阳氏--------------------------------------------公孙绰唐王屋主簿公孙绰,到官数月,暴疾而殒。未及葬,县令独在厅中,见公孙具公服,从门而入。惊起曰:“与公幽显异路,..

    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

    苏娥 涪令妻 诸葛元崇 吕庆祖 元徽 李义琰 岐州寺主 馆陶主簿 僧昙畅午桥氏 卢叔敏 郑生--------------------------------------------苏娥汉何敞为交趾刺史,行部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鹊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

    程普 羊聃 刘毅 张和思 梁元帝 窦轨 武攸宁 崔进思 祁万寿 郭霸曹惟思 邢璹 万国俊 王瑶 陈岘 萧怀武 李龟祯 陈洁--------------------------------------------程普程普,字嘉谋,吴孙权将也,领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

    榼头师 唐绍 李生 卢叔伦女崔无隐--------------------------------------------榼头师梁有榼头师者,极精进,梁武帝甚敬信之。后敕使唤榼头师,帝方与人棋,欲杀一段,应声曰:“杀却。”使遽出而斩之。帝棋罢,曰..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

    王简易 樊光 李彦光 侯温沈申 法曹吏 刘存 袁州录事刘璠 吴景 高安村小儿 陈勋钟遵 韦处士 张进 郝溥裴垣 苏铎 赵安--------------------------------------------王简易唐洪州司马王简易者,常暴得疾,腹中生物如块..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

    胡激 秦匡谋 韦判官 杨收宋柔 王表 乾宁宰相--------------------------------------------胡激唐胡激者,前岭南节度使诞(诞明抄本作证。)之子也。宰相贾餗知举,登进士第。大和中,甘露之变,北军方捕餗,有禁军..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

    陈义郎 达奚珣 华阳李尉 段秀实马奉忠 郓卒 乐生 宋申锡蜀营典--------------------------------------------陈义郎陈义郎,父彝爽,与周茂方皆东洛福昌人。同于三乡习业,彝爽擢第,归娶郭愔女,茂方名竟不就,唯与..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

    杜通达 邢文宗 长孙无忌 娄师德王瑱 江融 李昭德 弓嗣业 周兴 鱼思咺 索元礼 张楚金 崔日知 苏颋 李之 唐王皇后 杨慎矜 师夜光 崔尉子--------------------------------------------杜通达唐齐州高苑人杜通达,贞观..

    0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

    梁武帝 张裨 羊道生 释僧越 江陵士大夫 徐铁臼 萧续 乐盖卿 康季孙 张绚 杨思达 弘氏 朱贞 北齐文宣帝 梁武帝 韦戴 隋庶人勇 京兆狱卒 邛人--------------------------------------------梁武帝梁武帝萧衍杀南齐主东..

    2 太平广记 2025-10-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