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稗疏[标点本] / 王夫之

周易稗疏卷三·系辞上传

2025-08-10 18:15 周易稗疏[标点本]

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震》也。润之以风雨,《巽》也。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坎》《离》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艮》《兑》也。此所谓八卦相荡也。阳纯乎气而上升,故一阳生于下,则鼓动群阴,而《震》为雷。阴成乎质而下垂,故一阴在下,则受阳施以浃于物,而《巽》为风雨。日冬至则远人,阳之隐也;月中冬之望,道行于北而近人,阴之见也;一阳藏于阴中,故《坎》为寒。日夏至而近人,阳之见也;月中夏之生,道行于南而远人,阴之隐也;一阴藏于阳中,故《离》为暑。人物之生,阴阳均受,而戴之在上者成乎体质,致一者其所成也。《艮》一阳外成,故成男;《兑》一阴外成,故成女。是以《咸》卦取象于人身。《震》《坎》《艮》,阳荡阴,刚摩柔也。《巽》《离》《兑》,阴荡阳,柔摩刚也。《巽》为风而兼言雨者,阳气凝聚于上,阴不得升,则复下,雨所繇降也。《彖》象以《坎》为雨,自其既雨而为水者言也。此以《巽》为雨者,自其与风俱自空而拂地者言也。故曰《易》无达象,不可执一以限不测之神化,类如此。岂术士射覆之小智所能知哉!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本义》谓知为主。按:知之训主,如唐、宋官制不正,职衔在彼,而差遣在此,如知留后事知留内铨之类,乃暂令预知其事,而非其官守之意。今郡守称知府,县令称知县,皆承其敝,非名言之允宜也。勿论《六经》,即汉、晋人亦无有以知为主者。《下传》云:知崇礼卑。知去声 者,无不知之谓。则《乾》以明照为用,明矣。知与作对,又与能对。若云《乾》主大始,则亦作也,能也,何以别于《坤》之简能而成物也?天以气化,以神用。神气之灵为聪明。今观万物之生,其肢体、筋脉、府藏、官骸,与夫根茎、枝叶、华实,虽极于无痕,而曲尽其妙,皆天之聪明,从未有之先,分疏停匀,以用地之形质而成之。故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以人言之,则强固而任能者,五谷六牲之养,地之材质所成;而虚灵知觉,则天不息之神,流行于官窍。阳气一散,则有耳而不能闻,有目而不能见,有脾而不能思,有肝而不能谋,有肺而不能虑,有肾而不能识。其为《乾》之以知生物,尤为明验,曾摄职而主其事之谓乎?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此二句合释上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义,当参互读之。不然,则昼岂刚,夜岂柔乎!犹言刚柔之生变化,昼夜进退之象也。变化以动爻之占而言,如《乾》卦初得九则变《姤》,而占在初九之类,自九而下之八,退也;自六而上之七,进也。老阴变少阳曰变,变则长。老阳变少阴曰化,化则消。阳明而阴暗。昼已极则夜,阳退而化阴也;夜已极则昼,阴进而变阳也。进无可进则退,退无可退则进。若少阳少阴,八方退而为六、七方进而为九,进退不失其故常,则变化不生,则六爻皆少之象无之。卦无一爻之占以此。

弥纶

弥字本从镸、从尔。镸,亘也;尔,盛也,如《诗》彼尔维何。 绵互周遍之谓。如云年弥高,德弥邵,愈久而不穷也。如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极至而无尽也。如云弥缝其阙,绵互周遍而缝之也。纶乃治丝而合之之谓。弥纶者,周遍天地,终始皆与道合。今俗书省镸从弓,故其义不明。如文场有密封,本当作密。北人无入声,读密为平声,遂讹为弥。《本义》云:弥有终竟联合之意。不知联合乃缝字之义,弥唯言其终竟耳。下文谓《易》合天,纶也;其兼尽者则弥也。通一章读之,其义自见。

冶容诲淫

冶训为妖艳之词者,非生成之妍美,乃妆饰之谓也。慢藏,慢其藏也。冶容,冶其容也。冶,镕也,镕金于冶,变其坚朴之质,使流动而有光彩,如教导妇人以妆饰为艳丽,故曰诲淫,诲之以淫也。

天一地二 至 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五十有五,《河图》之画也。天地谓阴阳也。成变化,言《乾》《坤》六子所繇成也。《乾》之化为《巽》《离》《兑》,《坤》之变为《震》《坎》《艮》。鬼神者,吉凶所繇兆也。吉凶之生,有理而不测,鬼神之神也,故曰:与鬼神合其吉凶。

天之一、三、五、七、九,地之二、四、六、八、十,从其用而言也。合则中实而奇,分则中虚而偶。奇者,大而见少;偶者,小而见多。地之三十,以分见多,其实则少于天三之一也。相得: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相与以得。位各有合者,越其位而合三为一卦也。一、五、七合而为《乾》,二、十、六合而为《坤》,三、十、八合而为《坎》,四、五、九合而为《离》,一、三、二合而为《兑》,二、四、一合而为《艮》,九、六、八合而为《震》,八、七、九合而为《巽》。因其合之象而定其位,通其气,相薄不相射,以成变化,而天地所以吉凶生死乎万物者行焉。此圣人所以因《河图》而画八卦,八卦既成,又从而两之,以极其所合之变化,则六十四卦成,而吉凶之几,无不备于其中。

《经文》之义尽于此,而释《经》者未能合《图》与卦以求其至当之解,乃以意为推测,谓一与二相得,三与四相得,五与六相得,七与八相得,九与十相得,既罔所取义,苟简以求通。若夫以五行配合,而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云云者,不知其出于何人,亦不知其何所取义。

《易》列八卦,分为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三圣立教昭然,从未有五行之说。五行始于《洪范》,乃言天之所以协民居而为民用之所需者,人君当修治之,以厚民生而利其用,与变化鬼神之道,全无干涉。自京房始承纬书之邪说,而以五行混入八卦之中,以《坎》《离》《震》《兑》分配水、火、木、金,差可成说;而《易》于《震》不言木,于《巽》言之,则亦显与《易》背,且无以处土,而以《坤》《艮》当之,又非《河图》中官之象。据《周易》方位言之,则《艮》居东北,《坤》居西南,不可强合。即以陈抟所讹作伏义卦位言之,则《坤》北而《艮》西北,亦非土位。至《乾》《巽》无可安顿之处,则合《乾》于《兑》以为金,合《巽》于《震》以为木。卦之与行,或八或五,其数不齐,则水、火独止一卦,余皆一卦,欹零支补,乖谬无伦,尤为可哂。

至云地二生火,地四生金,则使地司生而天司成,爚乱天地之大经,颠倒莫甚焉。此说从无解释,芒然不可分晓,唯沙随、程氏《周易古占》略为分疏,其说以阳起子中,阴起午中起数,阳从子数一,至申为九;阴从午数一,至未而二,至辰而十。天一子也,地六亥也,亥子水也;地二未也,天七午也,未午火也;天三寅也,地八丑也,寅丑木也;地四酉也,天九申也,酉申金也。其说止此,殊为浅陋。其于成变化,行鬼神之妙用,全无所当。至以天五为辰,地十为卯,为土生成之数,尤无说以文其妄陋。且十二支而徒缺巳戌,尤为可笑。且《河图》本画,阳无二、四、六、八、十,阴无一、三、五、七、九,而此说以子一丑二寅三,午一未二申三,夹杂天地互数之,愈不成说。凡此类皆同儿戏,徒乱圣经。

京房背焦赣之师说以崇谶纬,邵康节阴用陈抟之小道而仿丹经,遂使天一生水云云之遁辞,横行天下,人皆蒙心掩目,奉之为理数,且引以证此章之旨,是释《经》之大蠹,言道之荆棘也,不容不详辩之。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一段

策数以二老起算,实则二少亦同。《本义》云:少阳未极乎盈,少阴未极乎虚。非也。即如其说,亦当云:少阳未极乎虚,少阴未极乎盈。 少阴之过揲三十二,六之为一百九十二;少阳之过揲二十八,六之为一百六十八。合之亦三百六十。二篇之策,万一千五百二十,二老之数既然。少阴之积,得六千二百四十四;少阳之积,得五千三百七十六;亦万一千五百二十。盖起于九、六,七、八。九、六合为十五,七、八、亦合为十五,则从此乘之积之,无不合也。《本义》疏矣。

三百六十当期之日,损其气盈,益其朔虚,而定以十二月三十日,亦论其梗概而已。康节执此以起无穷之数,徒为玩具,于大化固无当也。故筮法可取象于历,而不可以筮法限历之算,一行所以虽巧而未尽乎变也。

王太史肯堂曰:《河图》之数,天终乎九,地终乎十,相因为九十;虚中而游四时,为四九三百六十。《洛书》之数四十五,实中而建八节,四八三百二十;中五,八五为四十,亦三百六十。太极勾三、股四、弦五、积六,三四相因得十二,为月数;五六相因得三十,为日数;十二乘三十,亦三百六十。其说亦似可通,然皆迁就整齐,与天行之神妙不合。

且如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物之数,虽圣人不能知。约而言之,动植而已。就动而言之,羽毛鳞介臝而已;就植而言之,草木金石而已。细而别之,耳所闻、目所见者且不可悉数,况耳所未闻、目所未见,其能以数纪之,以万尽之乎?《易》言其象,象者仿佛之词。《春秋传》曰:万,盈数也。当万物之数,象其盈天地之间也。邵子据加一倍之算法,限色声香味以有定之数,岂有当哉!

参伍错综

参者,以彼参此;伍者,相与为耦也。如阳参入于阴中为《坎》,阴参入于阳中为《离》;一阳参入于五阴之中为《师》《比》《谦》《豫》,二阳参入四阴之中为《屯》《蒙》之类,皆参也。阴阳各自为伍,为《泰》为《否》;二阴为伍,上承一阳为《艮》,下乘一阳为《震》;二阳为伍,上载一阴为《兑》,下履一阴为《巽》;及二阳连类居四阴之中,为《萃》为《升》;二阴连类居四阳之中,为《大畜》为《无妄》之类,皆伍也。

错者, 金之械器,汰去其外而发见其中者也;综者,系经之线,以机动之,一上而一下也。卦各有六阴六阳,阴见则阳隐于中,阳见则阴隐于中。错去其所见之阴则阳见,错去其所见之阳则阴见,如《乾》之与《坤》,《屯》之与《鼎》,《蒙》之与《革》之类,皆错也。就所见之爻,上下交易,若织之提综,迭相升降,如《屯》之与《蒙》,五十六卦皆综也。旧未注明,不知此,乃读《易》之要不可忽也。

两仪生四象

生者,非所生者为子,生之者为父之谓。使然,则有有太极无两仪,有两仪无四象,有四象无八卦之日矣。生者,于上发生也,如人面生耳、目、口、鼻,自然赅具,分而言之,谓之生耳。邵子执加一倍之小数,立一二画之象,一纯阳,一纯阴,一阳上阴下,一阴上阳下,谓之四象;更加一画,而其数倍为八卦;遂画四画之象十六,五画之象三十二,无名无义,但以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教童稚知相乘之法则可,而于天人之理数毫无所取。使以加一画即加一倍言之,则又何不可加为七画,以倍之为一百二十八,渐加渐倍,亿万无穷,无所底止,又何不可哉!不知《易》但言四象生八卦,定吉凶,生大业,初不可损而为二爻,益而为四爻五爻,此乃天地法象之自然,事物变通之定理,不可以算博士铢积寸絫有放无收之小术,以乱天地之纪也。四象者,通之象二,《乾》《坤》也;变之象二,阴阳六错,《震》《坎》《艮》一象也,《巽》《离》《兑》一象也,故又曰:《易》有四象。若以二画之象为四象,则《易》所本无,不得言有矣。要而言之;太极即两仪,两仪即四象,四象即八卦,犹人面即耳目口鼻;特于其上所生而固有者分言之,则为两、为四、为八耳。邵子之术,繁冗而实浅,固其不足从,以《经》考之自见。故读《易》者以不用《先天图说》为正,以其杂用京房、魏伯阳、吕严、陈抟之说也。

系辞下传

何以守位曰仁

仁当如字。位与财配,仁与义配。天地之大德曰生,是总挈语。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不当独言义也。位象卦中之位,财象位上之爻。当位得中者,守位之仁也。爻之得位,相应相孚者,理财禁非之义也。吕氏谓仁当作人,顺文直下而害于理,不可从。

一君二民二君一民

旧说谓阳爻为君,阴爻为民,阳卦一阳二阴为一君二民,阴卦一阴二阳为二君一民,于理不顺。如郑之有突与子仪,卫之有衎、剽,仕者无择而两事之,可云二君,然岂仅有一民乎?君子之事君也,固专一而无贰心,然三代不同于后世,道不行则又仕于他国,岂孔子之出疆载贽亦小人之道乎?且阳爻为君,则《乾》有君而无民,阴爻为民,则《坤》有民而无君矣。盖君者所主也,民者所治也。一,奇也,阳爻之画也;二,偶也,阴爻之画也。即所谓天一地二也,阳为性,为义;阴为情,为利。阳卦以奇为主而治偶,以性正情,以义制利。《震》动之,《坎》居中而宰之,《艮》止之,阴皆听命,君子之道也。阴卦以偶为主而治奇,以情干性,以利妨义。《巽》以求人,《离》以相丽,《兑》以相说,阳群起而从之,小人之道也。熟绎本文,验之于事理,知旧说之非矣。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

旧以其出入以度五字为句,外内使知惧为句,不成文,则云有阙。今按:度云者,有常度也。乃《易》往来之变,初无常度,故曰周流六虚,不可为典要。此卦变彼卦,不相因以为次序。《乾》《坤》次以《屯》《蒙》,《屯》《蒙》次以《需》《讼》,其变无端,不可预测,使人不得以私意拟之,以机智防之,而免于惧;抑不得委于时命消长之固然,而忘其惧。非若京房之《乾》必生《姤》,《姤》必生《遁》,以来回而反于《大有》;亦非若邵子之《乾》一《兑》二,截然顺布八宫,或方或圆,如制衣者之尺寸有成法也。使必有度以出入,则因任自然,可先事而料其一定之吉凶,如《火珠林》之以答匹夫匹妇之疑问而释其忧惧,岂圣人师保父母之明威哉!度当音铎,连外内七字为句。出入,刚柔之往来,外内,内卦外卦之定位也。言使人于不测之往来,揆度其位之所在,或承或乘,或当或不当,或应或不应,使知事变之无方,不可率意妄行,听祸福之自至,而于人事之酬酢莫敢不战战栗栗,以思免咎矣。故《易》者因占以致戒者也,岂《火珠林》《先天数》以尺度之死法,妄言必然之休咎,慰妄人之疑虑者所可拟哉!

周之盛德

盛德与《论语》至德义同,谓忠厚之至,欲纣之图存永命,使殷先王保其宗祧也。旧说谓周危而使之平,犹之可也,又云殷易而使之倾,则殷本不宜失,文王行险以利纣之恶,陷使倾覆,是萧道成、朱温之大恶,何云盛德乎!文王悯纣之失德,必丧殷师,欲谏则徒为比干之死而无补,欲不言则不忍其亡,故演《易》以明吉凶之所自,使知危者可使复平,而唯慢易而不知惧者,则人将起而使之倾。纣能因此以自警,则武王之师可以不兴,而天下之民脱于 尾矣。此周之德所以盛也。曰文王与纣之事者,言文王事纣之事也。旧说悖理,不可从。

《周易稗疏》卷三终

经学著作。清王夫之撰。4卷,附《考异》 1卷。大约作于顺治 (1644—1661) 初年。为夫之读易之 随笔札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 “大旨不信陈 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 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 义必切理,于近时说易之家,为最有根据……引 《礼》 ‘人君至命士黄裳,下士杂裳’,以证黄裳之美; 引 《左 传》 ‘班马’,证 ‘乘马班如’ 当读乘为去声; 引 《兵法》 前左下后右高,证 ‘师左次’; 与论帝乙纣父,‘王用亨于 西山’ 非文王,以及《临》之八月,《复》之七日,《易》 之逆数,《河图》蓍策之辨,皆具有条理。卷帙虽少,固 不失为征实之学焉”。虽为训诂考证之作,然亦含有若干 哲学思想。如释《易传》“两仪生四象” 云: “生者,非所 生者为子,生之者为父之谓。使然,则有有太极无两仪, 有两仪无四象,有四象无八卦之日矣。生者,于上发生 也,如人面生耳目口鼻,自然赅具,分而言之,谓之生。” (卷三) 最早收入 《四库全书》,后收入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守遗经书屋、同治四年 (1865)金陵书局、民国二 十二年 (1933)太平洋书店所编之《船山遗书》。其他版 本还有多种。又收入岳麓书社1988年出版之《船山全书》 第1卷。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瑟调曲四 魏·文帝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

    3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瑟调曲三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

    3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古辞) 一曰《步出夏门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於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若梁简文‘陇西战地..

    3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清调曲四 魏·武帝 (《西京杂记》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於今日也..

    1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长安有狭斜行】(古辞)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

    3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清调曲二 【豫章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2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平调曲四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

    29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平调曲三 【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

    2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平调曲二 陈·张正见 (一曰《铜雀妓》。《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

    3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

    3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稑。震仪警,王度乾。..

    30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感兴上

    审交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怨别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27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35 嘉祐集 2025-10-12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38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

    入话:阔舍平野断云连,苇岸无穷接楚田。翠苏苍崖森古木,坏桥危磴走飞泉。风生谷口猿相叫,月上青林入未眠。独倚兰干意难写,一声邻笛旧山川。话说杨令公之孙,重立之子,名温,排行第三,唤作杨三官人,武艺高强,..

    2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刎颈鸳鸯会

    入话: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怜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

    2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入话: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高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

    1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入话:独坐书斋阅史篇,三真九烈古来传。历观天下崄岖峤,大庚梅岭不堪言。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云这东京汴梁城内,..

    27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阴骘积善

    入话:燕门壮士吴门豪,竹中注铅鱼隐刀。感君恩重与君死,太山一击若鸿毛。唐德宗朝有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更兼为事梗直。在京师大学读书,给假在家,侍奉母亲..

    2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文渊阁书目卷三

    ○元字号第一厨书目△礼书唐郊祭录一部三册(阙)唐开元礼一部十五册(完全)宋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一部四册(完全)宋陈祥道礼书一部十册(完全)朱陆氏礼象一部五册(阙)宋太常议定九章冕服一部一册(阙)宋政和冠婚..

    34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