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管子

弟子职

2025-10-08 11:01 古代文学

【原文】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告具而退,奉手而立。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奉擥,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循咡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馈,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磐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暮食复礼。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奉椀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俶衽则请,有常则否。

先生将要休息,弟子都起来服侍。恭敬地奉上枕席,问老师足向何处;第一次铺要问清楚,以后即无需再提。

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译文】

先生施教,弟子遵照学习。谦恭虚心,所学自能彻底。见善就跟着去做,见义就身体力行。情温柔孝悌,不要骄横而自恃勇力。心志不可虚邪,行为必须正直。出外居家都要遵守常规,一定要接近有德之士。容色保持端正,内心必合于规范。早起迟眠。衣带必须整齐;朝学暮习,总是要小心翼翼。专心遵守这些而不懈怠。这就是学习规则。

少年学子的本分,要注意晚睡早起。晨起清扫席前而后洗手漱口,做事要注意恭敬谨慎。轻提衣襟为先生摆设盥洗之器,先生此时正起。服侍先生洗完便撤下盥器,又洒扫室屋摆好讲席,先生便开始坐入讲席。弟子出入都要保持恭敬,其情景如同会见宾客。端正地坐着面向老师,不可随便地改变容色。

接受先生讲课的次序,一定要从年长的同学开始,第一遍这样进行,以后则不必如此。首次诵读必须站起身来,以后也无需如此。一切言语、行动,以牢记中和之道为准则,古之将成大事者,一定由此开始。后到的同学入席就坐,旁坐者就应及时站起。若是有宾客来到,弟子要迅速起立。对客人不可失礼,边应边走,快进来向先生请示。即使来宾所找的人不在。也必须回来告知。然后回原位继续学习。学习中若有疑难,便拱手提出问题。先生下课走出,学生一律起立。

及至用饭之时,先生将食,弟子把饭菜送上。挽起衣袖洗漱之后,跪坐把饭菜献给师长。摆放酱和饭菜,饭桌陈列不可杂乱无章。凡一般上菜程序:肉食之前,必先上蔬菜羹汤。羹与肉相间排列,肉放在酱的前方,其席面应摆成正方形状。饭则上在最后,左右放漱口用的酒、浆。饭菜上完即可退下,拱手立于一旁。一般是三碗饭和两斗酒,弟子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筷勺,将酒饭轮流添上,注意着杯碗将空的尊长。多人空碗按年龄分别先后。周而复始,用长勺就无需跪着送上。这都是添饭的规章。待先生吃饭完毕,弟子便撤下食具。赶忙为先生送来漱器,再清扫席前并把祭品收起。

先生吩咐之后,弟子才开始进餐。按年龄坐好,坐席要尽量靠前。饭须用手捧食,羹汤自不能用手拿拣。可以使两手凭靠膝头,不可使两肘依伏桌面。待至吃完吃饱,用手拭净嘴边。抖动衣襟移开坐垫,吃完即起,提衣而离开桌面。过一会又需回到席前,各自撤下所食,就象替宾客撤席一般。撤席后就要把食器收起,弟子又回去垂手站立。

关于洒扫的做法:把清水打进盆里,把衣袖挽到肘部,堂屋宽广可以扬手洒水,内室窄小应当掬手近泼。手拿畚箕使箕舌对着自身,畚箕里要同时放进扫帚。然后到屋里站立一会,其仪止不容差错。拿起扫帚就同时放下畚箕,一般是把它靠在门侧。凡按照洒扫的规矩行事,必须从西南的角落扫起。在屋里俯仰躬身进退,扫除时不要碰动其他东西。从前边往后边退着洒扫,最后把垃圾聚在门里。蹲下来月木板排进垃圾,注意使箕舌对着自己,还要把扫帚放进畚箕。先生若此时出来做事。便起来上前告止。再蹲下取箕帚又站起来,然后使出门倒掉拉圾。洒扫完仍然回来站立,这样就合乎规矩。晚饭时仍然要遵守礼仪。

到黄昏准备点燃火炬,弟子要执火炬坐在屋的一隅。要注意安放柴束的方法,应当是横放在所坐之地。要看着烛烬的长短,对火炬进行接续,如法在原处安放上去。柴束之间还要留有可容一柴的空隙。燃烧的灰烬落下,要捧碗来盛装火绪余灰。用右手拿着火炬,用左手修整烛烬。一人疲倦另一人及时接替,轮番交坐不可背向老师。最后把余烬收拾起来,到外边把它们倾倒出去。

先生已经休息,弟子还会同学友学习。互相切磋琢磨,各自加深理解其所学的义理。

以上要周而复始地坚持下去,这乃是弟子的规矩。

猜你喜欢

  • 君子的九种思虑

    君子的九种思虑【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1),见得思义。”【注释】(1)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天才、勤奋者与懒汉

    天才、勤奋者与懒汉【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

    5 古代文学 2025-11-24
  • 该不该有所畏?

    该不该有所畏?【原文】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注释】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这里两方面的意思部有。(2)狎(xia)..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人生三戒

    人生三戒【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中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原文】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注释】①愆(qian):过失,②瞽(gu):瞎子。【译文】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原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1)礼乐,乐道(2)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3)游,乐宴乐,损矣。”【注释】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道:说。③佚:同“逸”,过分。..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原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注释】(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

    2 古代文学 2025-11-24
  • 礼乐征伐自谁出?

    礼乐征伐自谁出?【原文】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1)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③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辞达而己

    辞达而己【原文】子曰:辞达而已矣。【译文】孔子说:言辞不过达意罢了。【读解】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而言的。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的..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译文】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读解】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原文】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读解】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在《述而》篇里,孔子曾..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工作在前,享受在后

    工作在前,享受在后【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译文】孔子说:“侍奉君王,认真工作而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读解】事君如此,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也应该如此。总之是先认真工作,然后再说..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贞而不谅

    贞而不谅【原文】子曰:“君子贞①而不谅②。”【注释】①贞:信。贾谊《新书·道术》解释说:“言行抱一谓之贞。”②谅:信。这里指小信。【译文】孔子说:“君子守信,但不拘于小信。”【读解】换句话说,君子守大..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读解】通权达变的学说。在《里仁》篇里,孔子曾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原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译文】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我还看见因跳进去而死了的,却从没有..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小知与大受

    小知与大受【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得到赏识,但却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却可以从小处得到赏识。”【读解】曾子说:“士不可..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得之容易守成难

    得之容易守成难【原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译文】孔子说:靠智慧得到了它,不能靠仁德保持它..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谋道不谋食【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注释】①馁(nei):饿。【译文】孔子说:“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

    4 古代文学 2025-11-24
  •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学习。”【读解】孔子已经说过:“学而不思则..

    3 古代文学 2025-11-24
  •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读解】《韩诗外传》卷三还引了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同一个问题一过而不改,..

    7 古代文学 2025-11-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