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广记 / 李昉

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

2025-10-08 15:00 太平广记

常衮 宋济 牛锡庶 崔元翰 湛责 尹极 李程 蔡南史 牛僧孺 杨虞卿 苗缵 费冠卿 李固言 殷尧藩 施肩吾 张正甫 冯宿 张环 杨三喜

----------------------------------------

常衮

唐德宗初即位,宰相常衮为福建观察使治其地。衮以辞进,乡县小民,有能读书作文辞者,亲与之为主客之礼。观游宴飨,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于时欧阳詹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也。詹死于国子四门助教,陇西李翱为传,韩愈作哀辞。(出韩愈《欧阳詹哀词序文》)

【译文】

唐德宗刚做皇帝,常衮还没有做到宰相,仅仅是福建观察使。常兖以博学宏词科中进士。及做观察使,对于乡县百姓,尤其是读书人一律尊重,经常请他们做客,同他们一起吃饭、喝酒。不几年,治境安居乐业。当时欧阳詹在读书人中特别杰出。常兖对他格外厚爱。读书人都表示佩服。闽越人中进士的,欧阳詹是第一个。欧阳詹死在国子监四门助教(学官)的任上。陇西人李翱为其作传,韩愈为其作悼文。

----------------------------------------

宋济

唐德宗微行,一日夏中至西明寺。时宋济在僧院过夏。上忽入济院,方在窗下,犊(\"犊\"原作\"特\",据明抄本改)鼻葛巾抄书。上曰:\"茶请一碗。\"济曰:\"鼎水中煎,此有茶味,请自泼之。\"上又问曰:\"作何事业?\"兼问姓行。济云:\"姓宋第五,应进士举。\"又曰:\"所业何?\"曰:\"作诗。\"又曰:\"闻今上好作诗。何如?\"宋济云:\"圣意不测……\"语未竟。忽从辇递到。曰官家、官家。济惶惧待罪。上曰:\"宋五大坦率。\"后礼部放榜,上命内臣看有济名。使回奏无名,上曰:\"宋五又坦率也。\"(出《卢氏小说》)或有客讥宋济曰:\"白袍子何纷纷?\"济曰:\"为朱袍、紫袍纷纷耳。\"(出《国史补》)

【译文】

唐德宗私行出访。夏日的一天到了西明寺。当时宋济在西明寺过夏,戴着布头巾,敛声屏息坐在窗下抄书。德宗忽然进屋说:\"请给我一碗茶水喝。\"宋济说:\"壶里有开水,这杯里的茶水是旧茶水,你自己泼了自己倒。\"德宗又问:\"你在忙什么?\"并问其姓名排行第几。宋济说:\"姓宋,排行老五,正在读书准备应试。德宗又问:\"擅长什么?\"宋济答作诗。德宗又问:\"听说现在的皇上也好作诗,你认为他的诗怎么样?\"宋济说,皇上的诗意不好猜测。没等话说完,皇上的车马来了,人们呼喊官家(对皇帝称官家),宋济惊惧请罪。德宗说宋老五很坦率啊。后来礼部放进士榜那天,德宗让侍臣去看有没有宋济的名字。侍臣回来说没有他的名字。德宗又说宋老五还是很坦率。有人讥笑宋济,说你白丁忙碌啥呀?宋济说为了官袍子忙呗。

----------------------------------------

牛锡庶

牛锡庶性静退寡合,累举不举。贞元元年,因问日者,曰:\"君明年合状头及第。\"锡庶但望偶中一第尔,殊不信也。时已八月,未命主司。偶至少保萧昕宅前,值昕杖策,将独游南园。锡庶遇之,遽投刺,并贽所业。昕独居,方思宾友,甚喜。延与之语。及省文卷,再三称赏。因问曰:\"外间议者以何人当知举?\"锡庶对曰:\"尚书至公为心,必更出领一岁。\"昕曰:\"必不见命。若尔。君即状头也。\"锡庶起拜谢。复坐未安,忽闻驰马传呼曰:\"尚书知举。\"昕遽起。锡庶复再拜曰:\"尚书适已赐许,皇天后土,实闻斯言。\"昕曰:前言期矣。明年果状头及第。(出《逸史》)

【译文】

牛锡庶性格文静,不合群。考了几年都没有考中。唐德宗贞元元年,请人给自己算命。那人说,你明年中状元。牛锡庶只希望考中而已,根本不信。到了次年八月,还没有确定考官。牛锡庶偶然走到少保(官名)萧昕家门前,碰到萧昕拄着手杖,打算到南园散步。牛锡庶忙递上自己的名帖,并说明自己的状况。萧昕自己独居,很希望有人为伴,特别高兴。就把牛锡庶请到屋里,跟他唠喀。看到他的文章,非常赞赏。萧昕问:\"你在外面听到传说谁任主考官没有?\"牛锡庶说:\"大家都在传说你很公正,肯定还要主持这科考试。\"萧昕说:\"没准,若真是那样,你就是状元了。\"牛锡庶站起来致谢,没等坐好,有人驰马而来,传命萧昕做主考官。萧昕刚站起来,牛锡庶立即再拜,说你刚才答应的事,天地都听见了。萧昕说:\"我说过的话算数\"。牛锡庶果然中了状元。

----------------------------------------

崔元翰

崔元翰为杨炎所引,欲拜补阙,恳曰:愿举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不晓程试,先求题目为地。崔敖知之。旭日,都堂始开,敖盛气白主司曰:\"若出白云起封中题,敖请退。\"主司为其所中,卒愕然换之。是岁,二崔俱捷。(出《国史补》)

【译文】

杨炎荐举崔元翰做补阙(谏官名)。崔元翰恳求,希望能取中进士,做考场中的佼佼者。但是不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希望能预先得到题目。这事被崔敖知道了,考试那天早晨,试场大门刚开,崔敖对主考官强烈地提出要求,如果考现在封中的题目,我不参加。主考官明白崔敖知道了题目泄漏的事,愕然之后另行出题。当年,崔元翰和崔敖都被取中。

----------------------------------------

湛贲

彭伉、湛贲俱袁州宜春人,伉妻又湛姨也。伉举进士擢第,湛犹为县吏。妻族为置贺宴,皆官人名干,伉居席之右,一座尽倾。湛至,命饭于后阁,甚无难色。其妻忿然责之曰:\"男子不能自励,窘辱如此,复何为容?\"湛感其言,孜孜学业。未数载,一举登第。伉常侮之,其时伉方跨驴,纵游于郊郛。忽有家僮驰报:\"湛郎及第。\"伉失声而坠。故袁人谑曰:湛贲及第,彭伉落驴。(出《摭言》)

【译文】

彭伉和湛贲都是袁州宜春人,而且是联襟。彭伉中了进士,湛贲只做县吏。老丈人家为彭伉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参加的人都是当地的官员和有名的人物。彭伉坐着首席上,在座的人都很倾慕。湛贲来了,让他在后面小屋吃饭,他也并不脸红。妻子生气地责备说:\"男子汉不能自己激励上进,受这样的污辱有什么脸见人?\"湛贲非常受触动,于是,努力学习,孜孜不倦。没几年,一举考中,彭伉曾经羞辱过湛贲。那天,彭伉正骑着驴在野外郊游,忽然家僮来报告湛贲中了进士的消息,他\"啊\"了一声从驴上跌下来,所以袁州人取笑说:湛贲及第,彭伉落驴。

----------------------------------------

尹极

贞元七年,杜黄裳知举。闻尹极(《玉泉子》\"极\"作\"枢\",下同。)时名籍籍,乃微服访之,问场中名士,极唯唯。黄裳乃具告曰:\"某即今年主司也,受命久矣,唯得一人,某他不能尽知,敢以为请。\"极耸然谢曰:\"既辱下问,敢有所隐?\"即言子弟有崔元略。孤进有沐(明抄本、许本沐作\"休\",清徐松唐登科记考十二\"沐\"作\"林\"。)藻、令孤楚数人。黄裳大喜。其年极状头及第。试\"珠还合浦赋\"。藻赋成,忽假寐,梦人告曰:\"何不叙珠来去之意。\"既寤,乃改数句,又谢恩。黄裳谓藻曰:\"叙珠来去,如有神助。\"(出《闽川名士传》)

【译文】

贞元(唐德宗年号)七年,杜黄裳做主考官。听说尹极很有名声,就穿了普通人的衣服去访问他。问到尹极今年参加考试的人中,有哪些名人?尹极非常谦恭。杜黄裳告诉他说,我就是今年的主考。老早就接受了任命,只有一个人我了解(即指尹极),其他的人就不很知道,请你介绍一下。尹极很感动,说承蒙您问我,不敢隐讳。太学中有崔元略,乡荐的有沐藻、令狐楚等人。杜黄裳特别高兴。当科,尹极考中了状元。试题中有《珠还合浦赋》,沐藻做完了赋,睡着了,梦中有人告诉他,你怎么不写珠子来去的意思。沐藻醒来,把文章改了几句。谢恩时,沐藻向杜黄裳表示谢意。杜黄裳说,你的文章中论述珠子的生成与用途,似乎有神仙帮助。

----------------------------------------

李程

李程贞元中试日五色赋,先榜落矣。初出试,杨于陵省宿归第,遇程于省门,询之所试。程探靴靿中得赋稿,示之。其破题曰:\"德动天鉴,祥天日华。\"于陵览之,谓程曰:\"公今须作状元。\"翌日,杂文无名。于陵深不平。乃于故册子末(\"末\"原作\"未\",据唐摭言改)缮写,而斥其名氏,携之以诣主文。从容绐之曰:\"侍郎今者新赋试。奈何用旧题?\"主文辞以\"非也\"。于陵曰:\"不止题目,向有人赋此,韵脚亦同。\"主文大惊。于陵乃出程赋示之。\"主文叹赏不已。于陵曰\"当今场中若有此赋,侍郎何以待之?\"主文曰:\"无则已,有即非状无不可也。\"于陵曰:\"苟如此,侍郎已遗贤矣,此乃李程所作。\"亟命取程所纳而对,不差一字。主文因而致谢,谋之于陵,于是擢为状元,前榜不复收矣。(或云出榜重收。)程后出镇大梁,闻浩虚舟应宏词,复赋此题,颇虑浩愈于己,驰一介取原本。既至,将启缄,尚有忧色。及覩浩破题曰:\"丽日焜煌,中含瑞光。\"程喜曰:\"李程在裹。\"(出《摭言》)

【译文】

李程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参加考试《日五色赋》,被批落榜。出了考场。碰到大官杨于陵从衙门里出来回家,杨于陵问他考试情况。李程从靴筒里掏出手稿给杨于陵看。开头词是:德动天鉴,祥开日华。杨于陵看完对李程说,你应该做状元。第二天,考试杂文,李程又没名。杨于陵很气不平,便在旧试题集的后面写了李程的文章,但没署名,拿去见主考官,骗他说,你这次考赋,怎么出旧题目?主考说没有的事,杨于陵说,不仅题目是旧的,而且有人写过,连限韵都一样。主考官吃了一惊。杨于陵就把李程的赋拿出来给他看,主考非常赞赏,杨于陵说:\"如果这次考试中有人写出了这样的赋,你怎么办?\"主考说:\"没有则罢,有的话,肯定中状元。\"杨于陵说:\"这样的话,你失误了,把好的人才给丢掉了,这文章是李程写的。\"主考立即让人把李程的卷子拿来对照,一字不差。主考当面致谢,并同杨于陵共同商量。于是,李程中了状元,前面的榜,予以更正。李程后来做到很大的官,镇守大梁。听说有一个叫浩的人去参加宏词科的考试,也考这个题目。担心浩的文章超过自己,专门派了一个仆人把浩的文章取来,拆封前还感到忧虑。读到浩的破题:丽日辉煌,中含瑞光。李程高兴了,说他这破题解的意思,没有超过自己的范畴。

----------------------------------------

蔡南史

贞元十二年,驸马王士平与义阳公主反目。蔡南史、独孤申叔播为乐曲,号义阳子,有团雪散雪之歌。德宗闻之怒,欲废科举,后但流斥南史乃止。(出《国史补》)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驸马王士平同义阳公主不和睦。蔡南史和独孤申叔两人为他们演奏乐曲,曲名《义阳子》,其中有歌词为团雪散雪。德宗知道这件事很恼怒,认为蔡南史有失文人体统,准奋废除科举,后来流放了蔡南史作罢。

----------------------------------------

牛僧孺

牛僧孺始举进士,致琴书于灞浐间。先以所业谒韩愈、皇甫湜。时首造愈,值愈他适,留卷而已。无何,愈访湜。时僧孺亦及门。二贤览刺忻然,同契延接,询及所止。对曰:某方以薄伎小醜呈于宗匠,进退惟命,一囊犹置于国门之外。二公披卷,卷首有说乐一章。未阅其词,遽曰:\"斯高文。且以拍板为何等?\"对曰:\"谓之乐句。\"二公相顾大喜曰:\"斯高文必矣。\"僧孺因谋所居,二公沈然良久,乃曰:\"可于客户税一庙院。僧孺如所教。造门致谢,二公又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二公联鏕至彼。因大署其门曰:韩愈、皇甫湜同访几官不遇。翌日,辇毂名士咸观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僧孺既及第,过堂,宰相谓曰:\"扫厅奉候。\"僧孺独出曰:\"不敢。\"众耸异之。(出《摭言》)

【译文】

牛僧孺中进士前,携琴书游于山水间。以他的文章谒见韩愈和皇甫湜。第一次拜访韩俞,韩愈没在家,便留下文章。没多久,韩愈拜访皇甫湜,正好牛僧孺也来了。韩愈和皇甫湜看了牛僧孺的名帖,非常高兴,两人一起接见他。问到牛僧孺的打算。牛僧孺说,我带着拙作来谒见两位前辈,听从你们的指教,我没有功名现在还没有什么事做,韩愈和皇甫湜打开牛僧孺的文章,开头的篇目是《说乐》,没有看下文,便说准是好文章。即问牛僧孺拍板是什么?牛僧孺回答说是乐句。两人相望,非常高兴。说这准是好文章了。牛僧孺说自己打算找一处房子。两人考虑再三,才说,可以去寺院里租一处地方。牛僧孺照办,又登门拜谢。两人又教诲他,说某日你可以去游青龙寺,晚一点回来。那天,韩愈和皇甫湜一起坐车到牛僧孺住的地方,在大门上题字说,韩愈、皇甫湜同访牛僧孺不遇。第二天,京都许多名人都去参观。牛僧孺的大名,由是鹊起。牛僧孺参加过堂(宰相接见)时,宰相一定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来接待。牛僧孺独自应声说不敢,参加过堂的进士们都感到惊奇。

----------------------------------------

杨虞卿

杨虞卿及第后,举宏词,为校书,来淮南就李鄘婚姻。遇前进士陈商,启护穷窘,虞卿未相识。闻之,倒囊以济。(出《摭言》)

【译文】

杨虞卿以宏词科中进士,授职校书(官名)。到淮南同李鄘的女儿结婚,遇到前进士陈商。陈商向他诉说自己的贫困,杨虞卿并不认识陈商,但听了他的陈词。倾囊相助。

----------------------------------------

苗缵

苗粲子缵应举,而粲以中风语涩,而心绪至切。临试,又疾亟。缵乃为状,请许入试否?粲犹能把笔,淡墨为书曰:入入!其父子之情切如此。其年,缵及第。(出《嘉话录》)

【译文】

苗粲的儿子苗缵即将参加科举考试,苗粲中风不语,但是望子成龙的心很切。临近试期,苗粲的病重加沉重。苗缵就把字写在纸上,请问自己要不要去考试。苗粲拿笔淡淡地在纸上写了入入二字。父子这样情切令人感动。当年,苗缵中进士。

----------------------------------------

费冠卿

费冠卿元和二年及第,以禄不及亲,永怀罔极之念,遂隐于池阳九华山。长庆中,殿中侍御史李行修举冠卿孝节,徵拜右拾遗。制曰:前进士费冠卿尝与计偕,以文中第。禄不及于荣养,恨每积于永怀。遂乃屏身丘园,绝迹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峻节无双,清飚自远。夫旌孝行、举逸人,所以厚风俗而敦名教也。宜陈高奖,以儆薄夫。擢参近侍之荣,载伫移忠之效:可右拾遗。冠卿竟不应徵命。(出《摭言》)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二年,费冠卿中进士。思念自己故去的父母,没有办法报答养育之恩,心情沉重。于是,隐居于池阳的九华山。穆宗长庆年间,殿中侍御史(官名)李行修举荐费冠卿节操仁孝,请征其入朝,做右拾遗(左右拾遗同为谏官)。朝廷的征文说,前进士费冠卿是一个人才,曾以文才考中进士。因为有了荣禄不能孝养故去的父母,心中遗恨绵绵。因此隐居耕种,不肯做官。守其孝道,十五年了,这样高风亮节,很少有人能比。表扬孝行,录用人才,才能使世风敦厚,应当给予奖掖,以教育那些不孝顺的人。请到皇帝的身边,让臣子们效仿你的忠孝。可以做右拾遗。费冠卿却没有应征。

----------------------------------------

李固言

李固言生于凤翔庄墅,性质厚,未熟造谒。始应进士举,舍于亲表柳氏京第。诸柳昆仲,率多谑戏。以固言不闲人事,俾信趋揖之仪。候其磬折,密于头巾上贴文字云:此处有屋僦赁。固言不觉。及出,朝士见而笑之。许孟容为右常侍,于时朝中薄此官,号曰貂脚,颇不能为后进延誉。固言始以所业求见,谋于诸柳。诸柳与导行卷去处,先令投许常侍。固言果诣之,孟容谢曰:\"某官绪闲冷,不足发君子声彩。虽然,亦藏之于心。\"又睹头巾上文字,知其朴质。无何,来年许知礼闱,乃以固言为状头。(出《摭言》)

【译文】

李固言生于凤翔农村。性格敦厚。没有人荐举,就去参加京试,住在表亲柳家。柳家的兄弟们,经常嘲笑他,说他不明白事理。他们认为不求人举荐没有能考上的道理,等候听他失意的消息。还偷着写了\"此处有屋出租\"的字条贴在李固言的头巾上。李固言自己一点不知道。出门,看见的人都偷着笑。许孟容当时做右常侍(官名),是一个没权势的官,不被人看重。人称常侍官为貂脚,没力量替年轻人说话。李固言想拿自己的文章去求教人,跟柳氏兄弟商量。柳氏兄弟就带他到许孟容的住地,让他去见。许孟容逊谢说:\"我是个闲官,没能力帮你。但是,你的心意,我记在心里。\"又看到李固言头巾上的纸条,知道他忠厚。第二年许孟容做主考官,取李固言作状元。

----------------------------------------

殷尧藩

元和九年,韦贯之榜,殷尧藩杂文落矣。阳(明抄本\"阳\"作\"杨\"。)汉公乃贯之前榜门生,盛言尧藩之屈,贯之为之重收。(出《摭言》)

【译文】

元和九年,韦贯之主持考试。殷尧藩的杂文没被取中。韦贯之的学生阳汉公竭力为殷尧藩分辩,说他受了委屈。韦贯之重新取中了殷尧藩。

----------------------------------------

施肩吾

施肩吾元和十年及第。以洪州之西山,乃十二真君羽化之地,灵迹具存,慕其真风,高蹈于此。尝赋闲居遣兴七言诗一百韵,大行于世。(出《摭言》)

【译文】

施肩吾在元和十年考中进士。认为洪州的西山是十二真君升仙的地方,名胜古迹都在,很羡慕。就到那里去隐居,每天吟诗作赋。曾作闲居遣兴七言诗一百韵,为时人传诵。

----------------------------------------

张正甫

张正甫为河南尹,裴度衔命伐淮西,置宴府西亭。裴言一举人词艺,好解头。张正色曰:\"相公此行何为也?争记得河南解头。\"裴有惭色。(出《摭言》。明抄本作出《幽闲鼓吹》)

【译文】

张正甫做河南尹(地方长官),裴度奉命讨伐淮西。张正甫在府中西亭为裴度设宴。裴度谈论有一举人的才学很好,地方应取他为解头(乡试第一,后世也称解元)。张正甫正色说:\"宰相此行是做什么来的?还有心思来争这个解元?\"裴度感到惭愧。

----------------------------------------

冯宿

冯宿之三子陶、韬、图,兄弟连年进士及第,连年登宏词科。一时之盛,代无比焉。当太和初,冯氏进士及第者,海内十人。而公家兄弟叔侄八人。(出《传载故实》)

【译文】

冯宿有三个儿子冯陶、冯韬、冯图。兄弟三人连续考中进士,连年登博学宏词科。为一时之最,累代都没有。在太和(文宗年号)初年,冯氏中进士的全国共十人,而冯宿一家就占了八个。

----------------------------------------

张环

张环兄弟七人并举进士。(出《谭宾录》)

张环兄弟七人同时考中进士。

----------------------------------------

杨三喜

杨敬之拜国子司业,次子载进士及第,长子三史登科,时号杨三喜。(出《摭言》)

【译文】

杨敬之做了国子司业(太学官),同时,二儿子杨载中了进士,大儿子杨三史也被举荐入试。被称为杨三喜。

我国第一部大型小说总集型的专门类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编集而成,故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因在太平兴国三年成书,故名《太平广记》。古代对“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比现代广泛,凡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野史、杂传以及各种纪录异闻都称为“小说”。《太平广记》汇集了从汉代到宋初的各种形式的小说,也包括少量先秦古籍中的传说故事。全书共五百卷,另目录十卷。书编成后不久,即于太平兴国六年 (981) 初雕印,但因有人认为此书并非学者所急需,故其事中辍。北宋时此书流传并不太广。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有“京本《太平广记》”。清人曾见有残宋本,今似已不存。明中叶以前,此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嘉靖四十六年(1566)无锡人谈恺据抄本重刻后,此书流传始渐广。

猜你喜欢

  • 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

    僧令因 卫中丞姊 蒲州人 相魏贫民 番禺书生 郫县民 游邵 成汭孙光宪 朱汉宾 牛存节 水清池 王思同 徐坦 张氏 顾遂 瞿塘峡 靳老 景焕 舒州人 贾潭 姚景 王稔 安陆人----------------------------------------僧令因僧..

    1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

    李舟弟 檐生 嵩山客 邓甲 苏闰 利州李录事 昝老 冯但 陆绍 郑翬 张垩子 选仙场 狗仙山 李黄----------------------------------------李舟弟李舟之弟患风,或说蛇酒可疗,乃求黑蛇。生覆瓮中,加之曲蘖。数日,蛇声..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

    蒙山 秦瞻 广州人 袁玄瑛 薛重 顾楷 树提家 隋炀帝 兴福寺张骑士 李崇贞 马岭山 至相寺贤者 李林甫 韦子春 宣州江李齐物 严挺之 天宝樵人 无畏师 张镐 毕乾泰 杜暐 海州猎人---------------------------------------..

    1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

    率然 蛇丘 昆仑西北山 绿蛇 报冤蛇 毒蛇 种黍来蛇 蚺蛇 蚺蛇胆鸡冠蛇 爆身蛇 黄领蛇 蓝蛇 巴蛇 蛮江蛇 两头蛇 颜回 蜀五丁昭灵夫人 张宽 窦武 楚王英女 张承母 冯绲 魏舒 杜预 吴猛颜含 司马轨之 章苟 太元士人 慕容..

    1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

    张直方 张谨 昝规 狐龙 沧渚民 民妇----------------------------------------张直方唐咸通庚寅岁,卢龙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张直方,抗表请修入觐之礼,优诏允焉。先是张氏世莅燕土,燕民世服其恩,礼燕台之嘉宾..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

    张简栖 薛夔 计真 刘元鼎 张立本 姚坤 尹瑗 韦氏子----------------------------------------张简牺南阳张简栖,唐贞元末,于徐泗间以放鹰为事。是日初晴,鹰击拿不中,腾冲入云路。简栖望其踪,与徒从分头逐觅。俄..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

    王生 李自良 李令绪 裴少尹----------------------------------------王生杭州有王生者,建中初,辞亲之上国。收拾旧业,将投于亲知,求一官耳。行至圃田,下道,寻访外家旧庄。日晚,柏林中见二野狐倚树如人立,手..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

    任氏 李苌----------------------------------------任氏任氏,女妖也。有韦使君者,名崟,第九,信安王祎之外孙。少落拓,好饮酒。其从父妹婿曰郑六,不记其名。早习武艺,亦好酒色,贫无家,托身于妻族。与崟相得..

    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

    冯玠 贺兰进明 崔昌 长孙甲 王老 刘众爱 王黯袁嘉祚 李林甫 孙甑生 王璿 李黁 李揆 宋溥 僧晏通----------------------------------------冯玠唐冯玠者,患狐魅疾。其父后得术士,疗玠疾,魅忽啼泣谓玠曰:“本图共..

    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

    王苞 唐参军 田氏子 徐安 靳守贞 严谏 韦参军 杨氏女薛迥 辛替否 代州民 祁县民 张例----------------------------------------王苞唐吴郡王苞者,少事道士叶静能,中罢为太学生,数岁在学。有妇人寓宿,苞与结欢,..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郑宏之 汧阳令 李元恭 焦练师 李氏 韦明府 林景玄 谢混之----------------------------------------郑宏之唐定州刺史郑宏之解褐为尉。尉之廨宅,久无人居。屋宇颓毁,草蔓荒凉。宏之至官,裛草修屋,就居之。吏人固..

    4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李项生 王义方 何让之 沈东美 杨伯成 叶法善 刘甲 李参军----------------------------------------李项生唐垂拱初,谯国公李崇义男项生染病。其妻及女于侧侍疾。忽有一狐,从项生被中走出。俄失其所在。数日,项生..

    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

    说狐 瑞应 周文王 汉广川王 陈羡 管辂 习凿齿 陈斐 孙岩 夏侯藻胡道洽 北齐后主 宋大贤 长孙无忌 狐神 张简 僧服礼 上官翼 大安和尚----------------------------------------说狐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

    猿下楚江渔者 王仁裕 猕猴 翟昭 徐寂之 张寓言 薛放曾祖杨于度 猕猴猩猩好酒 能言 焦封 猓然 狨猩猩----------------------------------------好酒猩猩好酒与屐。人欲取者,置二物以诱之。猩猩始见,必大詈云:“诱..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

    猿中 张鋋 杨叟 孙恪 崔商----------------------------------------张鋋吴郡张鋋,成都人。开元中,以卢溪尉罢秩,调选,不得补于有司,遂归蜀。行次巴西,会日暮,方促马前去,忽有一人自道左山迳中出,拜而请曰 ..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

    猿 白猿 周群 猳国 欧阳纥 陈岩 魏元忠 韦虚已子 王长史----------------------------------------白猿越王问范蠡手战之术。范蠡答曰 :“臣闻越有处女,国人称之。愿王请问手战之道也 。”于是王乃请女。女将北见王..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

    麈 吴唐 李婴獐 刘幡鹿 仓鹿 科藤 铜环 鹿马 紫石 陆绍弟 唐玄宗 彭世 鹿娘 张盍蹋 车甲 嵩山老僧 王祜 杂说兔 岚州 杨迈----------------------------------------吴唐吴唐者,庐陵人也,少好射猎,矢不虚发。尝方..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

    狼 狼狈 狼冢 冀州刺史子 王含 正平县村人 张某妻熊 子路 升平入山人 黄秀狸 董仲舒 张华 山中孝子 淳于矜 刘伯祖 吴兴田父 孙乞 黄审 留元寂 郑氏子 晋阳民家猬 费秘 许钦明客 戏场猬-----------------------------..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

    狮子 魏武帝 后魏庄帝 杂说犀通天犀 杂说象白象 阆州莫徭 华容庄象 安南猎者 淮南猎者 蒋武 杂说杂兽 萧志忠----------------------------------------魏武帝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

    猫 唐道袭 卖腊人 归系鼠 王周南 终祚 清河郡守 淳于智 徐密 蔡喜夫 茅崇丘 萧悉达 逆旅道人 李测 天宝彍骑 毕杭 崔怀嶷 李甲 王缙 郗士美 李知微 建康人 卢嵩 柴再用 苏长史 卢枢 朱人 李昭嘏鼠狼 张文蔚----------..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