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府诗集 / 郭茂倩

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

2025-10-14 12:30 乐府诗集

【盖罗缝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尚未还。但愿龙庭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双带子】

私言切语谁人会,海燕双飞绕画梁。君学秋胡不相识,妾亦无心去采桑。

【昆仑子】

扬子谭经去,淮王载酒过。醉来啼鸟唤,坐久落花多。

【祓禊曲三首】

王子年《拾遗记》曰:“周昭王溺於江汉,二女延娟、延娱与王乘舟,来拥王身,同没焉。故江汉之人到今思之。至春上巳之日,禊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沈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或用金铁之器并沈水中,言蛟龙畏五色金铁,则不侵此食也。”《后汉书·礼仪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注:“谓之禊也。”《风俗通》曰:“《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尚书》‘以殷仲春,厥民析’言人解析也。”蔡邕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滨,盖出於此。一说云:后汉有郭虞者,三日上巳产二女,二日中并不育,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日讳止家,皆於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引流行觞,遂成曲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汉书》:“八月祓灞水。”亦斯义也。杜笃《祓禊赋》曰:“王侯公主,暨于富商,用事伊、洛,帷幔玄黄。”本传大将军梁商亦歌泣於洛禊也。自魏不复用三日水宴者焉。《晋书》曰:“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束晳曰:‘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今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西京杂记》曰“汉宫三月上巳张乐於流水”是也,晋宋已后皆因之,至唐传以为曲。

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何处堪愁思,花间长乐宫。君王不重客,泣泪向春风。

【上巳乐】 =>唐·张祜

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

【穆护砂】

(《历代歌辞》曰:“《穆护砂》曲,犯角。”)

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

【思归乐二首】

(《乐苑》曰:“《思归乐》,商谓曲也。后一曲犯角。”)

晚日催弦管,春风入绮罗。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未言归。

【金殿乐】

入夜秋砧动,千门起四邻。不缘楼上月,应为陇头人。

【胡渭州二首】

(《乐苑》曰:“《胡渭州》,商谓曲也。”)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戎浑】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墙头花二首】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采桑】

(《乐苑》曰:“《采桑》,羽调曲。又有《杨下采桑》。”按《采桑》本清商西曲也。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杨下采桑】

飞丝惹绿尘,软叶对孤轮。今朝入园去,物色强看人。

【破阵乐】

(《历代歌辞》曰:“《破阵乐》,小歌曲。”《乐苑》曰:“商调曲也。”按《破阵乐》本舞曲,唐太宗所造。玄宗又作《小破阵乐》,亦舞曲也。)

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同前二首】 =>张说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匹马城南挑战,单刀蓟北从军。一鼓鲜卑送款,五饵单于解纷。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战胜乐】

百战得功名,天兵意气生。三边永不战,此是我皇英。

【剑南臣】

不分君恩断,观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枕席临窗晓,屏帷对月空。年年后庭树,芳悴在深宫。

【征步郎】

塞外虏尘飞,频年度碛西。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叹疆场】

(《乐苑》曰:“《叹疆场》,宫调曲也。”)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塞姑】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水鼓子】

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失羊复下来。梦水河边秋草合,黑山峰外阵云开。

【婆罗门】

(《乐苑》曰:“《婆罗门》,商调曲。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进。”《唐会要》曰:“天宝十三载,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浣沙女二首】

南陌春风早,东邻去日斜。千花开瑞锦,香扑美人车。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户上,人向百花中。

【镇西二首】

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羊群与马群。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

岁去年来拜圣朝,更无山阙对溪桥。九门杨柳浑无半,犹自千条与万条。

【回纥】

(《乐苑》曰:“《回纥》,商调曲也。”)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长命女】

(《乐苑》曰:“《长命西河女》,羽调曲也。”《乐府杂录》曰:“大历中,尝有乐工自造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增损节奏,颇有新声。”)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醉公子】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甘州】

(《乐苑》曰:“《甘州》,羽调曲也。”)

欲使传消息,空书意不任。寄君明月镜,偏照故人心。

【濮阳女】

(《乐苑》曰:“《濮阳女》,羽调曲也。”)

雁来书不至,月照独眠房。贱妾多愁思,不堪秋夜长。

【相府莲】

(《古解题》曰:“《相府莲》者,王俭为南齐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绿水,今号莲幕者自俭始。其后语讹为‘想夫怜’,亦名之丑尔。又有《簇拍相府莲》。”《乐苑》曰:“《想夫怜》,羽调曲也。”白居易诗曰:“玉管朱弦莫急催,客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倩君重唱夕阳开。”王维右丞词云“秦川一半夕阳开”是也。)

夜闻邻妇泣,切切有馀哀。即问缘何事,征人战未回。

【簇拍相府莲】

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离别难】

(《乐府杂录》曰:“《离别难》,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狱,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初名《大郎神》,盖取良人第行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终号《怨回鹘》云。”)

此别难重陈,花深复变人。来时梅覆雪,去日柳含春。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

【同前】 =>唐·白居易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山鹧鸪二首】

(《历代歌辞》曰:“《山鹧鸪》,羽调曲也。”)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愁多人自老,肠断君不知。

【鹧鸪词】 =>唐·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翼鹧鸪飞。处处湘阴合,郎从何处归。

【同前二首】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乐世】 =>唐·白居易

一曰《绿腰》。《琵琶录》曰:“《绿腰》,即录要也。贞元中,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后语讹为绿腰。”《新唐书》曰:“《凉州》、《胡渭》、《录要》,杂曲是也。”《乐府杂录》曰:“《绿腰》,软舞曲也。康昆仑尝於琵琶弹一曲,即新翻羽调《绿腰》也。”《乐苑》曰:“《乐世》,羽调曲,又有急乐也。”

管急丝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

【急乐世】 =>唐·白居易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何满子】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曰:“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杜阳杂编》曰:“文宗时,宫人沈阿翘为帝舞《何满子》,调辞风态,率皆宛畅。”然则亦舞曲也。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同前】 =>薛逢

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

【清平调三首】 =>李白

(《松窗录》曰:“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会花方繁开,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帝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李白作《清平调》辞三章,令梨园弟子略抚丝竹以促歌,帝自调玉笛以倚曲。”《唐书》曰“玄宗尝自度曲,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白已醉,卧於酒肆,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数章”是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回波乐】 =>李景伯

(《回波乐》,商调曲。唐中宗时造,盖出於曲水引流泛觞也。《本事诗》曰:“中宗之世,尝因内宴,群臣皆歌《回波乐》,撰辞起舞。时沈佺期以罪流岭表,恩还旧官,而未复朱绂。佺期乃歌《回波乐》辞以见意,中宗即以绯鱼赐之,自是多求迁擢。”《唐书》曰:“景龙中,中宗宴侍臣,酒酣,令各为《回波乐》,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谏议大夫李景伯,乃歌此辞。后亦为舞曲。”)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

【圣明乐三首】 =>张仲素

(《乐苑》曰:“《圣明乐》,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文帝开皇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於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於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隋已有之矣。)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明君。

海浪恬丹徼,边尘靖黑山。从今万里外,不复镇萧关。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华将苑柳,先发凤皇城。

【大酺乐】

(《乐苑》曰:“《大酺乐》,商调曲,唐张文收造。”)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同前二首】 =>杜审言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同前】 =>张祜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紫陌酺归日欲斜,红尘开路薛王家。双鬟前说楼前鼓,两伎争轮好结花。

【千秋乐】 =>张祜

(《唐书》曰:“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诞日,宴百僚於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请咸令宴乐,仍著于令,从之。”《千秋乐》盖起於此。)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火凤辞】 =>李百药

(《乐苑》曰:《火凤》,羽调曲也。又有《真火凤》。《唐会要》曰:“贞观中,有裴神符者,妙解琵琶。初唯作《胜蛮奴》、《火凤》、《倾杯乐》三曲,声度清美,太宗深爱之。”则《火凤》盖贞观已前曲也。)

歌声扇里出,妆影镜中轻。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鄣声。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自有横陈分,应怜秋夜长。

【热戏乐】 =>张祜

(《教坊记》曰:“玄宗在藩邸,有散乐一部。及即位,且羁縻之。尝於九曲阅太常乐,卿姜晦押乐以进。凡戏,辄分两朋以判优劣,人心竞勇,谓之热戏。乃诏宁王主藩邸乐以敌之。一伎戴百尺幢,鼓舞而进,太常所戴则百馀尺。比彼伎一出,则往复矣,长欲半之,疾乃兼倍。太常群乐方鼓噪。上不说,命内养五六十人各执一物,皆铁马鞭骨楇之属也,潜匿袖中,杂立於声儿后。候复鼓噪,当乱摇之。左右初怪内养麇至,窃见袖中有物,皆夺气丧魄,而戴竿者方振摇其幢,南北不已。上顾谓内人曰:‘其竿即当自折。’斯须中断,上抚掌大笑。内伎咸称庆,於是罢遣。”)

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执不相饶。上皇失喜宁王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春莺啭】 =>张祜

(《乐苑》曰:“《大春莺啭》,唐虞世南及蔡亮作。又有《小春莺啭》,并商调曲也。”《教坊记》曰:“高宗晓声律,闻风叶鸟声,皆蹈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为《春莺啭》,后亦为舞曲。”二说不同,未知孰是。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达磨支】 =>温庭筠

(《唐会要》曰:“天宝十三戴,改《达磨支》为《泛兰丛》。”《乐苑》曰:“《泛兰丛》,羽调曲。又有《急泛兰丛》。”《乐府杂录》曰:“《达磨支》,健舞曲也。”)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泛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如意娘】

(《乐苑》曰:“《如意娘》,商调曲。唐则天皇后所作也。”)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雨霖铃】 =>张祜

(《明皇别录》曰:“帝幸蜀,南入斜谷。属霖雨弥旬,於栈道雨中,闻铃声与山相应。帝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独梨园善觱篥乐工张徽从至蜀,帝以其曲授之。泊至德中,复幸华清宫,从官嫔御皆非旧人。帝於望京楼命张徽奏《雨霖玲曲》,不觉凄怆流涕。其曲后入法部。”《乐府杂录》曰:“明皇自蜀反正,乐工制《还京乐》、《雨霖铃》二曲。”)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桂华曲】 =>白居易

(《桂华曲》,白居易苏州所作。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场。有桂一株,生于城下,惜其不得地而作曲。音韵怨切,听辄动人。故其诗云:“桂华词苦意丁宁,唱到嫦娥醉便醒。此是世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又《听都子歌》云:“都子新歌有性灵,一声格转已堪听。更听唱到嫦娥字,犹有樊家旧典刑。”)

可怜天上桂华孤,试问姮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渭城曲】 =>王维

(《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於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浑州须城人。元丰年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书分一百卷,收录了从不那么可靠的陶唐直到五代时的作品。分十二类:①郊庙歌辞,祭祀用。祭天地、太庙、明堂、藉田、社稷。②燕射歌辞,宴会用。③鼓吹曲辞,使用短箫铙鼓的军乐。④横吹曲辞,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⑤相和歌辞,是丝竹相和的汉代街陌讴谣;⑥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都是古调及曹操、曹丕、曹睿所作。⑦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朝飨,杂舞用于宴会。⑧琴曲歌辞,有五曲、九引、十二操。⑨杂曲歌辞,内容不一,兼收并载,故称杂曲。⑩近代曲辞,也是杂曲,因产生于隋唐时代,故称近代。(11)杂歌谣辞,是徒歌、谣、谶、谚语。(12)新乐府辞。是唐代新歌,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在排列上,先列古辞,后附文人拟作。于每类作品之前,写有总序,叙述源流;在每种曲辞之中也加上了题解。《四库全书总目》评:“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是最完备的乐府诗集,保存了极丰富的乐府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乐府倚曲(唐·温庭筠) 【汉皇迎春辞】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如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猎猎东风展焰旗,画神金甲葱笼网。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鸾篲长。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

    4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九 新乐府辞十

    ○新乐府下(唐·白居易) 【八骏图】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

    7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八 新乐府辞九

    ○新乐府中(唐·白居易) 【司天台】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昔闻西汉元、成间,上凌下替谪见天。北辰微暗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是时非无太..

    4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七 新乐府辞八

    ○新题乐府下 唐·元稹 (《新唐书.礼乐志》曰:“贞元十七年,骠国王雍羌遣其弟悉利移城主舒难陀献其国乐,至成都,韦皋复谱次其声,又图其舞容乐器以献。大抵皆夷狄之器,其声曲不隶於有司,故无足采。”《旧书志..

    4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

    ○系乐府十二首(唐·元结) (元结序曰:“天宝中,结将前世尝可称叹者为诗十二篇,引其义以名之,总曰系乐府。”) 【思太古】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鲈。所欢同..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五 新乐府辞六

    △乐府杂题六 唐·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四 新乐府辞五

    △乐府杂题五 唐·王建 美人别来无处所,巫山月明湘江雨。千回想见不分明,井底看星梦中语。两心相对尚难知,何况万里不相疑。 唐·张籍 美人去来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

    5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三 新乐府辞四

    △乐府杂题四 僧贯休 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焰荒。搜山见探卒,放火猎黄羊。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 归去是何年,山连逻逤川。苍黄曾战地,空阔养雕天。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萧条寒日落..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二 新乐府辞三

    △乐府杂题三 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王昌龄 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出塞入..

    4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一 新乐府辞二

    ○乐府杂题二 常楚老 (《汉书·五行志》曰:“秦始皇三十六年,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忽不见。郑客..

    4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

    (乐府之名,起於汉、魏。自孝惠帝时,夏侯宽为乐府令,始以名官。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则采歌谣,被声乐,其来盖亦远矣。凡乐府歌辞,有因声而作歌者,若魏之三调歌诗,因弦管金石,..

    5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

    △谣辞三 【晋安帝元兴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桓玄既篡,有此童谣。及玄败走至江陵,五月中诛,如其期焉。时又有民谣云:‘征钟落地桓迸走。’征钟,至秽之服。桓,四体之下称。玄自下居上,犹征钟之厕..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

    △谣辞二 【尧时康衢童谣】 (《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之治与不治,忆兆之愿戴己与不愿戴己,顾问左右外朝及在野,皆不知也。尧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七 杂歌谣辞五

    △歌辞五 【颍川歌】 (《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

    5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六 杂歌谣辞四

    △歌辞四 宋·鲍照 千冬逢一春,万夜视朝日。生年值中兴,欢起百忧毕。 中兴太平运,化清四海乐。祥景照玉台,紫烟游凤阁。 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 白日照前窗,玲珑绮罗中。美人掩轻扇..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五 杂歌谣辞三

    △歌辞三 【五侯歌】 (《汉书》曰:“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磐,舞..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四 杂歌谣辞二

    △歌辞二 【戚夫人歌】 (《汉书·外戚传》曰:“高祖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子邪!’召赵王杀之..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三 杂歌谣辞一

    言者,心之声也;歌者,声之文也。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夫欲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此歌之善也。《宋书·..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

    唐·顾况 (《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於贞元、元和之间。禹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

    3 乐府诗集 2025-10-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