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柯的哲学 / 克罗齐

第十二章 形而上学

2025-11-04 14:43 维柯的哲学

按照维柯的形而上学,我们把维柯的实在概念理解为世界大全,而不是人类自身的世界;我们也把他的最终的否定性结论纳入到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意义之中,这个最终的否定性结论就是断言:某个或更多个领域是不可知的或不完全可知的,或者把其他领域再结合进来的最高实在领域是不可知的或不完全可知的。

事实上,就像我们考察维柯知识论的第二种和最新的形式时所发现的那样,维柯在人类世界和自然界之间划了一道明显的界线。对人类来说,前者是透明的,因为它是由人类创造的;后者是不透明的,因为只有上帝这一世界的创造者才有关于它的知识。他的总体和最终的实在概念,即与他的早期知识论一同论述的形而上学,保留了由那种知识论而非其他理论所赋予它的价值。形而上学是一种可能的猜测,但是不能被证实,它能在启示神学的确定性中得以完成。因此,这种形而上学完全没有可能与《新科学》有什么关系,《新科学》是依靠特定的求真方式开始的,并且它是从天启中截取下来的。维柯从不拒绝形而上学。他在1725年写的自传中对形而上学进行了讨论,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版的《新科学》;在1737年他心满意足地提及了形而上学,在第二版的《新科学》完成7年之后,他的科学生命结束了,他也这么认为。然而,尽管维柯从来不拒绝形而上学,但是他一直把它搁在一边,因而可以说,他一直把形而上学置于心灵的一个角落。

这一点证明,好像对维柯形而上学在哲学上的重要性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哲学的每一部分都在自身中蕴涵着其他部分,又因为,我们始终能通过处理一个所谓特殊的哲学部门演绎出整个哲学的特征,所以考察《新科学》和其中所蕴涵的形而上学是合法的。按理说,《新科学》支持并且需要判定哲学所补充的东西。

《新科学》断言人类事务的全部可知性既有像心理治疗这样的表面知识,也有关于人类事务本质的深层知识;《新科学》超越了个体获得通晓万物的心灵概念,即天意,《新科学》以神圣的快乐来沉思心灵的永恒循环,心灵被提升到了它想达到的高度,必然趋向于把整个实在自然和上帝理解为心灵。这种倾向对《新科学》来说是客观的,对维柯来说不是主观的,可以说,《新科学》烂熟于维柯心中,几乎不需要重复。就维柯个人而言,他不但没有助长它,实际上,他还干劲十足地压缩它,以至于不留任何痕迹在自己的著作里。这里没有维柯惧怕的哲学学说,也没有像泛神论那样的他曾经频频向其开战的学说;全神贯注于争论也许是唯一的痕迹,尽管这是个不故意留的痕迹,但是这种痕迹在他的有这种倾向的著作中是明显的,他自己一定发现了这一情况。他是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他希望保留这一身份。尽管他的科学没有把他引向上帝的个性、灵魂的实体性,但是,这些超验存在对于他的意识来说是不可控制的必然性。然而正是这一事实让维柯抑制而不是去消除他的思想本质的逻辑趋向,以至于使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就潜在于事实本身。意大利批评家斯帕文塔说得对,在维柯的著作中,新形而上学的必然结果是使形而上学获得了自觉;另一个德国天主教徒同样是正确的,他认为维柯的理论体系是半泛神论的。也许,我们和上面提到的意大利人一样继续提出这样的说法是更危险的,维柯超越了笛卡儿的两种实体的观念和斯宾诺莎的两种属性的观念,甚至超越了莱布尼兹的单子学说。维柯区分了两种天意、两种属性、自然和心灵,自然是通向心灵之路的一个环节;他把单一的点和对立物的起源构想成展开或发展之物,以至于自然被认为是心灵的现象和心灵固有的基础,是心灵为了成为真正的心灵,成为一个真实的统一体进行自我创造的前提。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柯超越了平行论和预定的和谐。也许我们会怀疑区分两种属性、两种天意、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是把实体假定为心灵与思想的基础了。把从自然到心灵的进展推断为维柯思想概念中所蕴涵的倾向,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找到了后一种特殊倾向的有据可查的具体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是勉强的,不可信的,它没有在《新科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而是在年代较早的体系里。

维柯在他思想的早期阶段所创立的形而上学,像它在一些人面前所是的那样,并且像它乍一看所呈现的那样,并非完全缺乏意义和价值,形而上学显示了对唯物主义的厌恶和对唯心主义的喜爱,唯心主义给了《新科学》沉思的灵感。伊壁鸠鲁的哲学对维柯来说就是那种能满足儿童天真的心灵或女人无批判力的心灵的哲学。伊壁鸠鲁哲学把已形成的物质作为它的起点,并把物质分割为具有各种形状的最终粒子,这些粒子内部没有虚空,它们被假定为不可分的,它们组成物质。维柯追随卢克莱修在诗中对物质本性作出的解释,并且从中得到愉快,同时又以一种消遣和遗憾的心情看到这位哲学家被一种严酷的必然性所逼迫,企图用原子来解释思想现象从而表现出不可计量的笨拙和愚蠢。维柯指责笛卡儿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物理学一样,都是错误的见解,因为笛卡儿物理学也把已定型的物质当作了物理学的起点,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把物质可分性的极限定在原子,前者认为它的成分是无限可分的;一个把运动置于虚空之中,另一个把运动置于实心物体之中;伊壁鸠鲁通过原子的偶然倾斜和由于它们自己的重量引起的下垂运动,而促使他的无限世界的形成。笛卡儿则把一种原动力传递到因某个部分的惰性而未分割的物质上,这个物质接受了这个运动而分裂为碎片,由于其质量的牵引,必然努力做直线运动,但由于它以固态存在而不能这样运动,于是分裂成的碎片围绕着每个碎片的中心而运动,由此产生了无限旋涡。然而,通过这种方式,伊壁鸠鲁把世界委托给了偶然性,笛卡儿使世界臣服于命运;想从唯物主义中挽救自己是徒劳的,因为维柯把一个准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添加在了他的物理学之上,他试图通过准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来建立两种实体,一种是广延的,另一种是理智的,他还试图为非物质的动因留出地盘;这两部分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是不一致的,因为他的机械论物理学中包含着像伊壁鸠鲁主义这样的形而上学,他建立了一种并且只有一个有活动力的物质实体。由于相同或类似的原因,维柯拒绝了伽桑狄、斯宾诺莎和洛克的哲学;在维柯看来,其他像罗伯特波义耳这样的作者所著的物理学对于医学和喷洒工艺是有价值的,但是它们对哲学没有什么用处。他认为伽利略是以一个伟大的几何学家的眼光来看物理学的,从未借助于形而上学的光辉。他同情那些既是哲学家又是几何学家的人,因此他赞同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或泰玛恩(Timaean) (1) 的物理学。依照这种物理学的观点,世界是由数构成的。维柯赞同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因为他的形而上学从我们思想的形式而不是从其他任何的假设出发,把作为万物之原则的永恒理念建立在我们对某些永恒真理的认识和意识之上,这些永恒的真理存在于我们的心灵里并且不能被忽视和否认;维柯赞同关于形而上学的点的学说,他把这个学说归之于斯多葛派的芝诺;最后,他赞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这一时代因菲奇诺、皮科德尔拉米朗多拉、斯特科、尼福、马佐尼、皮科罗米尼、阿克夸维瓦和帕特里齐奥而熠熠生辉。

维柯宇宙论的基本概念是由形而上学的点提供的,数学在形而上学中的运用在这里得到了表达,维柯把这一过程看成是与创建过程相似的过程。例如,从几何的点产生出线和面,被规定为是至小无内的点证明了在其他方面不可测量的线能被等分为组成它们的点,因此,设定点不是几何学的点而是形而上学的点是合理的,尽管形而上学的点不是广延的,但它可以产生广延。在不动的上帝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那个运动着的中间位置被形而上学的点取代了,形而上学的点的属性是意动、无限的能量,它是试图在宇宙的某一部分产生和维持每一个独特事物的存在。物质的存在不是别的,只是维持宇宙扩展的无限能量。能量均匀地潜藏于所有广延的客体之中,它们也许是不均匀的;还有,运动的无限能量潜藏于所有特殊的运动中,可是它们也许是不均匀的。在一粒沙子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东西,当这粒沙子被分开的时候,这种东西把无限的广延和体积赋予它并将之保存于其中;因此,宇宙的全部质量包含在这粒沙子中了,如果不是现实的,仍然是潜在的和可能的。宇宙的这种努力就潜藏于每一颗最小的物质微粒之中,它既不是微粒的广延,也不是宇宙的广延:它是上帝的思想,它摆脱了所有的物质性,它给予了整个宇宙运动和运动的冲动。每一个关于现实的特殊判断都认同这个基本真理。时间是可分的,永恒是不可分的;心灵的扰动日趋衰微,心灵的宁静亦无等级之分;广延的事物可以腐化,非广延的事物永远保持着它们的不可分性;肉体可分,心灵不可分;可能性存在于单一的点中,偶然之事随处可见;科学是唯一的,然而意见却各不相同;美德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邪恶却是八方游荡,善是唯一的,恶无以计量;总而言之,在每一种事物之中,最好的出现在不可分的范畴中。

一般说来,实体潜藏于事物之中并支撑着事物,实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延的实体,它同等地支撑着不同的广延的实体,另一种是思想实体,它同等地支撑着不同的思想实体。这就如同广延的一部分是从另一部分中分割下来的,但是它在肉体的实体中是不可再分的;同样,思想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一种决断的思想是从另一部分分割下来的,但是它在灵魂的实体中是不可再分的。活动性或自由为灵魂所专有,完全与物体无关;笛卡儿把物体的意动作为自己物理学的开端,他严格地运用诗人的那些方法,并且陷入了原始种族的人类形态学观念之中。被研究机械的人称为活动、形态或能量的那些现象是不可感知的运动,通过这些不可感知的运动,物体要么像古人所说的,向着它们的重力中心运动,要么像机械的现代理论所说的,远离它们的运动中心而去。进一步说,运动的传递和活动性一样在物体中是不可思议的。承认活动的传递就等于承认对物体的理解,因为运动不是别的而是运动的物质。给一个球吹风只是宇宙能量的偶然事件,这阵风在球身上是如此的轻微,以至使它看起来是静止不动的,把风力加大,这样才能给予这个球一个更可感的运动现象。另一方面,维柯在观念的起源问题上与笛卡儿主义者,尤其是马勒布朗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他倾向于相信,上帝时常在我们当中进行创造。他也坚持笛卡儿主义的低等动物是自动机的主张;还有,他同意关于第二性质的主观性的全部当代思想。

我们先把刚才提到的学说放在一边,这些学说不是维柯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他很少提及它们,但是,关于形而上学的点的基本理论却是他自己的原创。他把这一学说归属于想象中的芝诺,人们认为是芝诺亲自把爱利亚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扯到一块,并混淆了它们(这是那个时代的哲学文献中的一个共同错误)。它不能欺骗任何人,甚至没有骗过维柯本人。当有人逼问时,他便解释他自己怎样被引领到亚里士多德对芝诺论述的阐明,最后,他说,如果人们不能接受这一学说是芝诺的,他宁愿舍弃伟大声名的庇护,将这一学说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这一学说不可能追溯到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我们不能确定维柯熟悉这一学说。尽管他以极为尊敬的言词提及了莱布尼兹的大名,不管怎么说,他不曾提到过单子论;形而上学的点和单子论的相似之处是不明确的,原因就在于形而上学的点不是单子。然而,我们可以说,莱布尼兹和牛顿的微分学演算的发现影响了维柯。在那时,微分学首次为意大利人所知;维柯说,倘若没有形而上学的帮助,无限既不接受度数也不接受乘法运算(形而上学表明所有现实的广延和运动都是一种广延和运动的力量和能力,它总是等价于它自身和无限),微分学中最大的无限,次级极大和次级极小等术语必将彻底挫败人类的理解力。与其说柏拉图的思想路线(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对维柯形而上学观念的形成有贡献,不如说伽利略的思想路线对它有贡献更公正些。然而,这些事实对维柯的原创性分毫未损。

毫无疑问,使维柯的原创性得以展现的观念是奇异的和武断的,因此,它必然是未展开的并且对维柯的其他观点没有产生影响。《文学杂志》的评论者把这种形而上学称为概略。对于这种评论,作者回答说:它是相当完整的;它不是一个概略,而是一个早产儿。在《新科学》中,除了稍微提及拒绝把活动性归属于物质之外,还有一种即兴而有趣的尝试,他试图把一种几何学的或代数学的形而上学与上面描述的形而上学的原型联系起来。在这一段落中,维柯声明,数是抽象的和绝对简单的,数的秩序是人们强加于物质的秩序和复杂的民众事务之上的。他还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政府从一个家族的君主独裁制开始,经由少数的贵族制,发展到多数的和全部的大众共和制,最后回归到公民君主制,因此,人性没完没了地重复出现,从家族的君主政体到公民君主政体。

即便是我们能够并且必须否认维柯宇宙论的全部价值,即便是他在宇宙论中引起的矛盾和晦涩不明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已被他同时代的批评家发现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维柯宇宙论的动力学本质,它是与当时哲学中的机械论相对抗的。在关于形而上学的点的理论中,上帝以伟大的几何学家的身份出现,他凭知识创造宇宙的真实之物,凭创造认知宇宙的真实之物,形而上学的点的理论像它曾经所是的那样,是一个用理想主义的语言解释自然产生的必然后果的标志。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作为神学家的维柯,作为不可知论者的维柯,甚至被想象引导的维柯,他谱写着宇宙论和物理学的浪漫曲,但是,即使我们在他的著作中继续寻找,我们也永远找不到一个唯物主义的维柯。

这种绝不鲁莽的形而上学引起了对泛神论的怀疑,尽管作者坚持神学的教条上帝的能动性在造物内部和在事实外部这两者是可以互换的,因此,世界在时间中创造出来,人类灵魂是神的镜子,它思索无限和永恒,它不受肉体的束缚,因此也不受制于时间,故而它是不朽的;即使上帝打算向人类作出启示,人类也不能理解无限是怎样进入有限的客体的。无论如何,维柯认为有必要把能够证明自己正统观点的陈述集合成册,总结一下自己对批评者们的回应,同时,以如下评论来确定实情:既然上帝在一种意义上是实体,在另一种意义上是造物主,既然理性的本质严格地说是实体,那么被创造的实体甚至于它们的本质就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不同于上帝这个实体。

维柯的思想被超验存在的观念限制了,超验的观念不但阻碍他把现实世界统一起来,而且阻碍他获得关于人类世界的真正全面的知识,维柯曾用相反的原则如此有力地解释过人类世界。我们现在明白了维柯为什么不能拥有关于进步的真实观念,尽管他没有否认进步的事实。我们发现,进步的观念与天主教的教义无关,它始于新教改革,因此,天主教徒维柯必然会拒绝运用进步观念。但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天意观念依然和天主教的教义势不两立,可是维柯沉浸于这种观念之中。这意味着,他仍不缺少推动力,当然他没有能力超越某种已被他的信仰明显击败的观点。进步是从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天意推导出来的并被引进了《新科学》之中,进步要强调的是同一中的差异,每一时刻出现的新事物的原创性,每一重演之流中的不断增加的丰富性;进步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过去历史沿着上帝划定的路线并在上帝的监视之下,有秩序地循环;现在,历史成了一部自身包含着理性本质的戏剧。进步的观念将使整个宇宙陷入自己的罗网之中并吸住它,也将把无限世界的思想变成现实。面对这种景象维柯中止了对进步观念的把握并坚决拒绝继续进行探究。在他那里,哲学家已经向天主教屈服了。

(1) 泰玛恩是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译者注

维柯是西方人文科学、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天才辈出的17世纪,他以创建一种人类社会的科学为己任,《新科学》是他的代表作。维柯的思想影响了赫尔德、洪堡、黑格尔和马克思,更准确地说,维柯是19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源。维柯是一位思想的天才,然而他不是驾驭自己思想的高手,他未能把自己原创性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位意大利哲学家的思想光辉闪烁于他的零散论述中。 《维柯的哲学》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对维柯思想的重新阐释。克罗齐在本书中提炼了维柯历史哲学的精华,深入分析了维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引领读者领悟维柯思想的本意,把历史哲学的研究推向更深广的层面。本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入门书,也是探究维柯思想堂奥的垫脚石。

猜你喜欢

  • 第十二章 我还是不喜欢这种生活

    时间到了,米考伯的呈文也得到受理;根据法案规定,这位先生奉命出狱,这可真让我高兴。他的债主们并非死对头;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就连那恶鞋匠也公开说他对米考伯先生并无恶意,不过他喜欢收回别人欠他的钱。他还以..

    2 大卫·科波菲尔 2025-11-04
  • 附录三 维柯知识论的来源

    包含在维柯关于真理和造物之间的可以转换这一学说之中的知识准则,是一个原创性的、现代的原则。我的这一论断已经遭到了某些天主教编辑的反驳。他们认为,这一学说无论多么正确,它都纯粹是一个经院派学说而非维柯的..

    2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附录二 维柯以后的思想史

    我们一定不能因为无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史或把哲学史与文化史相混淆,就把维柯声望的浮沉史代之以或混同于对他思想的阐释和评价。 (2) 即使是当我们过渡到后一种历史时,我们也必须提防另一种错误,即根据维柯的方法..

    1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附录一 维柯的生平与性格

    一民族复兴的热潮在诗人、哲学家和几乎每一个在意大利历史上有些名气的人物中引起了转变,这场变革半浮夸、半虚构地把他们表现为爱国者、自由主义者,公开地反抗或秘密地背叛王权和宗教,这场变革有时以它的魔杖触碰..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二十章 结论:维柯对后世哲学和历史思想的影响

    请读者不要盼着结束我们的评注,我们还将补充一个关于维柯著作的评判意见,或者说是众所周知的对它的正确评价。如果这个意见不是作为述评自身的结果或者与述评不一致,如果描述和评论不能自圆其说,错误要么在我们自..

    1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九章 维柯与当代文化的趋势

    维柯回顾了历史进程之后,又回到了他自己的时代,一个文明遍及所有的民族的时代,维柯为当代世界画了一个速写,然后不再说什么了,或许这不令人满意,至少是不确定的或谨小慎微的。因为他不是在政治问题的直接感召之..

    1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八章 野蛮主义的复归:中世纪

    维柯提到并仅以中世纪(维柯没有这么称谓这一历史时期)为例考察了这种重演。在维柯时代,欧洲历史上的这一时期首次被历史学家们明确地划分出来并冠以中世纪之名。毋庸置疑,说中世纪是一个堕落而野蛮的时期不是什么..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七章 罗马历史与民主的兴起

    英雄社会在上面所描述的鼎盛时期,通过严酷的镇压维持自身的存在,实际上它把反对势力转化成了自身赖以存在的支撑,这些反对势力是奴隶、受庇护者或臣民,换句话说就是平民。但是,平民们一点一点地从自己所反对的社..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六章 荷马和原始诗

    原始社会的诗人是荷马。如果荷马只有原始社会诗人的特征,他不可能有深奥的智慧,庄严、神圣的道德感,也不可能有关于伟大的艺术和科学的最重要的知识。可是古代的哲学家和作者幻想荷马有这些才能,这种观点在17世纪..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五章 英雄的社会

    在耶稣学院和其他的法国公立学校编纂的民族史中,法兰克人在剥去了他们所有的性格特征后,可归结为明智的君主、虔诚的皇后和为教会献身的勇士。与此类似,由于学者们的本土观念和修辞的原因,古代和原始历史也同样被..

    2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四章 晦暗不明的历史和传说时期的新原理

    我们已经说过,维柯之前的历史研究不是轻信盲从就是没有批判原则的。《世界编年史》的时代,以及无论多么粗俗的无稽之谈和任意伪造都被当作历史接受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了。由少数几个人文主义者撒下的种子已经在意大..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三章 历史的变迁——维柯历史论述的一般特征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新科学》的历史部分不能构造出人类种族的历史,我们认为各个民族和个人在事件的整个进程中各自扮演着自己特有的角色。为了使历史履行这样的职责,维柯不得不封闭他的思想体系,..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一章 重演律

    心灵,在穿越了它的进步历程之后,在从感觉顺利地上升到想象的和理性的共相之后,在从暴力上升到平等之后,它遵循自己永恒的本性义无反顾地再次经历这一过程,沉陷于暴力和感觉之中,因此,它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上升运..

    2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十章 天意

    在诸民族的世界里,真正的并且是唯一的实在是诸民族历史的进程;规定这一进程的原则是天意。从这种观点来看,《新科学》可被看作是神圣天意的理性的民众神学。培根在他的历史科学里已经命名了神圣报应的历史(a Hist..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九章 法律的历史状况

    认知的心灵经历了从没有注意的感觉到伴随着被干扰和混淆的理解能力的注意,再到明晰心灵的反思几个阶段,与此类似,意志的心灵经历了从自然状态到实践的确定性,再到实践真理几个阶段。在相互联系着的经验科学中,人..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八章 道德和法律

    当我们眼前依然闪耀着维柯那原创性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之时,我们不可能集中精力于他从传统哲学,尤其是从《普遍法律》第一卷的思想中抽取出的学说和分类,确切地说,这些思想对许多读者而言已经耳熟能详,通过频繁..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七章 道德与宗教

    这种内在的恐惧、羞耻心或道德意识是通过宗教从人的内心深处唤醒的。这种恐惧是对天神的恐惧,羞耻是在天神面前的自贬。原始人孤独地在地球上游荡,他野蛮凶猛,没有清晰的话语,没有永久的伙伴,他在肆无忌惮而且暴..

    2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六章 道德意识

    维柯其他的关于理论理性的学说,即哲学的、物理学和数学科学的以及历史研究的逻辑,已经在前几章的知识论的陈述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学说几乎全部来自维柯的早期著作,因为在《新科学》中,完全发展了的心灵阶段除..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五章 知识的半想象形式——神话和宗教

    维柯的神话学与诗学相比,在原创性和深度上毫不逊色。他的神话学和他的诗学一样不完全透明:诗与神话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投于其中之一的阴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蔓延到另一个上面。在探究数门科学的现代知识状况和维..

    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 第四章 知识的想象形式——诗和语言

    维柯在《新科学》中研究的心灵的主要形式,实际上几乎是唯一形式,是那些被他命名为确实性的低级的、个性化的活动。这种确实性,在理论精神领域中是想象,在实践精神领域中是强力和意志,在与精神哲学相对应的经验科..

    4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