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九十 志六十五

2025-11-21 15:23 清史稿
◎礼九军礼

  亲征凯旋命将出征奏凯受降献俘受俘大阅会阅暨京师训练附

  秋狝日食救护

  三曰军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官制六军,司九伐,权属司马。而大军旅、大田役,其礼则宗伯掌之。是因治兵、振旅、茇舍、大阅之教,而寓蒐、苗、狝、狩之仪,以为社、礿、祊、烝之祭。如是,则讲武为有名,而杀兽为有礼。有清武功燀赫,凡师征、受成、讲肄、行围诸礼节,厥制綦备。爰古谊,分录事要,着之于篇。古者日食救护,太仆赞鼓,亦属夏官,今亦类附云。

  亲征天命三年,太祖颁训练兵法书,躬统步骑征明,谒堂子,书七恨告天,是亲征所由始。

  崇德初元,太宗伐朝鲜,前期誓天、告庙,颁行军律令,分兵为左右翼。至日,驾出抚近门,陈卤簿,吹螺奏乐。祗谒堂子,三跪九拜。外建八纛,致祭如初。礼毕启行。

  康熙三十五年,讨噶尔丹,躬率六师出中道。前三日,祭告郊、庙、太岁,届期遣祭道路、炮、火诸神。帝御征衣佩刀,乘骑出宫,内大臣等翊卫。午门鸣钟鼓,军士鸣角螺,祭堂子、纛神如仪。导迎乐作,奏祐平章。驾出都门,诣陈兵所,声炮二。旗军继发,王公百官⻊忌送。军士整伍,以次扈跸。每舍周视地势,御营建正中,各营环向,缭以幔城,南设旌门。远斥堠,严刁斗。置巡警二十一所,内大臣等率亲军宿卫。外设网城,东、西、南三门。巡警八所,护军统领率羽林军徼循。禁语譁,稽出入。又外布幕为重营,设四门,重各置十人严守。其从征各官,列幕重营外。大军分翼牧马,禁越次。驾驻行营,诸军皆止。从官奏事如常。夜漏初下,严更鼓,断行人,内外禁旅番巡。五漏交,御营鸣钟,前营角声起。初严,外营蓐食治装;再严,前军拔营;三严,左右军、后军发辎重,从征官俟旌门外。辨色,举炮警跸。六师所过,守土官迎本境,大吏则出境以迎,外藩王公暨所部绅耆跪接,悉同时巡仪。军行,随时遣祭风、雨、山、川诸神,军中堠望。圣祖躬巡,整军伍,御旌门,简阅将士,至西巴台,使者奉敕谕噶尔丹。敌望见大军,弃甲走,帝率前军长驱拖诺,分遣将军进蹑,乃还。

  噶尔丹未悛,是岁秋,驾巡北边,声出塞试鹰,减从。十月,抵白塔,驻南关,蒙古王以下贡献骆驿。帝赐战胜兵士食,引近御坐遍赉之。次日,益彻御膳犒军。逾月,至呼坦和硕,渡河,降者踵至。噶尔丹就抚,乃班师。明年,帝三驾北征,启行如初礼,至横城止。令守土大臣临河迎跸。时哈密俘噶尔丹子送军所,额鲁特部多纳款者,噶尔丹仰药死,驾自黄河汎舟还。

  凯旋崇德二年,太宗征服朝鲜。班师日,其君臣出城十里外送驾,三跪九拜如礼。归则遣大臣二人送之。启跸,即军前祭纛。守土官道迎,俟驾过,随军次承命,遥坐赐酒。将至盛京二十里,会郑亲王等赍奉贺表,遂先除道,张黄幄,俟驾至,伏迎道左。帝入幄坐,王等跪进表,大学士受之。宣读毕,王等三跪九拜,乃大宴,宴罢启行。至盛京,礼谒堂子,还宫。

  康熙三十五年,圣祖征噶尔丹,破之,还跸拖诺,捷入,焚香谢天。入行营,大学士等进贺表,王公百官毕贺。留牧蒙古王等迎驾行礼,喀尔喀札萨克等集营东门请瞻觐,皆稽首呼万岁。赐茶及宴,赉银物有差。沿途迎献罗拜者,繦至辐凑。至清河,皇子、王公暨群臣跪迎郊外五里,八旗军校、近畿士民亦焚香悬采,扶携俯伏。命前驱毋警跸,环集至数百万人,欢声雷动。帝谒堂子如仪。

  明年,朔漠平,班师亦如之。还宫后,遣祭郊、社、宗庙,遍群神,谒陵寝,御殿受贺。直省官咸进表文,颁诏如制。帝自勒铭镵石,并建碑太学云。

  命将出征崇德初元,太宗命睿王多尔衮等出师征明,躬自临送,祭堂子、纛神,如亲征仪。遂至演武场,谕诫将士。顺治元年,命英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征流寇,赐敕印。其仪,午门外具卤簿,陛上张黄幄,设御座。陈敕印檐东案,王公百官会集。帝升座,大将军率出征官诣拜位跪,内院大臣奉宣满、蒙、汉三体敕书,授大将军敕印,毕,启行。

  十三年,定出师前一日,午门前例颁衣马弓刀,并传集出征各官,面授方略。赐筵宴。行日,咸戎服俟午门外,颁敕印如初礼。

  康熙十三年,命将分出湖广、四川。礼毕,驾出长安右门送行。出征王率各官行至陈兵所,礼部设祖帐,光禄寺备茶酒,内大臣等奉引谢恩。首途,如故。或帝不亲送,则令亲王、内大臣往。噶尔丹之役,先自归化驿召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至日赏宴,圣祖御太和门,大臣隅坐,其出征运粮大臣分坐金水桥北左右。作乐陈百戏,命大将军进御前,亲赐卮酒。跪受叩饮讫,都统、副都统继进,则令侍卫授酒。参领以下十人一列,跪饮阶上而已。复命大臣等遍视众军饮宴毕,赐与宴者御用蟒币,馀赐币,兵赐布。同谢恩出,大学士始以敕印授大将军。

  雍正七年,定命将前一日告庙。行日告奉先殿,并遣官。若先出师疆埸,即军前命为大将军者,则命正、副使赍敕印往。大将军率属俟教场,厅事设黄案,陈敕印。大将军跪,宣敕文正使授敕,宣印文副使授印,大将军以次祗受,转授左右从官,行三跪九叩礼。礼成,奉入大营。

  乾隆十四年,定命将仪三:一曰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皇帝临轩颁给。二曰祓社,凡出师前期,告奉先殿,礼堂子,祭纛。三曰祖道,经略启行,皇帝亲饯赐酒,命大臣送郊外,具祖帐暨宴,仪并详前。徂征仪二:一曰整旅,经略前队列御赐军械,次令箭,次敕印,次标旗,大队军旅殿。令箭、标旗数皆十二。二曰守土官相见,经略过境,将军、督、抚蟒服出郭迎候,文自司道、武自总兵以下,跽道右及厅事。经略正坐,将军、督、抚侧坐,文司道、武提督以下,行庭参礼。启行候送如前仪。若颁敕印不御殿,即除卤簿、乐悬,百官无职事者不会集。

  三十四年,命大学士傅恒经略云南军务,高宗不升殿,不礼堂子,不祭纛,不亲送。内阁学士奉敕印至太和殿,经略等先俟陛阶,大学士二人立殿外。届时经略升陛,印官从大阁学士入奉敕印出,经略跪受。礼毕,奉敕印官前,经略后,及阶下,置敕印采亭内,前张黄盖,列御仗,从征侍卫前引,馀俱后随,至经略第止。敕印陈厅案上。届日肃队行。

  奏凯天聪初元,朝鲜奏捷,班师。车驾出城,顿武靖营野次。设行幄御营一里外,率诸贝勒逾行幄数武,立马以待凯旋。既至,遂依次排列,立纛、拜天,入觐,帝出位迎之。诸贝勒行跪拜礼,赐筵宴。崇德元年,征明凯旋,太宗率群臣出城十里迎劳,王、贝勒等依次成列,建纛鸣螺,帝率同拜天,三跪九叩。毕,升座。王、贝勒进献捷表,大学士接受,奉御前读讫,跪叩如仪。颁旨行抱见礼。于是王、贝勒进御前一跪三叩,赐坐、设宴同。

  顺治二年,南京平,豫王班师还。世祖赴南苑迎劳,树十馀大纛,如初礼。十三年,定制出征王大臣凯旋,遣王公一人偕大臣郊劳。

  康熙元年,定凯旋次日,帝御殿。礼成。免将军等行礼,筵宴免桌席,止宰牲。

  二十一年,大将军贝子章泰等自云南奏凯,驾至卢沟桥迎劳驻跸,有司治具,翼日驾莅至,齐众拜天,以为故事。乾隆十四年,定奏凯功成,祭告天地、庙社、陵寝,释奠先师,勒碑太学,命儒臣辑平定方略垂奕耍。经略大将军师旋,将入城,遣廷臣郊劳,帝临轩,经略率有功诸臣谢恩,缴印敕,仪同受敕。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厥后定边将军兆惠等、定西将军阿桂等奏凯,高宗均驻跸黄新庄行宫,筑台郊劳,百官咸会。设黄幄正中,南乡,两翼青幕各八,东西乡。台在幄南,其上建左右纛,中设帝拜褥。东西下马红柱各一。帝御龙衮诣台,鸣螺,奏铙歌乐。将军暨从征大臣、将士皆擐甲胄,跪红柱外俟驾。帝就拜位立,将军暨群臣班分东西,鸿胪官赞“跪”,则皆跪。赞“叩,兴”。帝拜天,三跪九叩,将军等如之。毕,帝御幄升座,王公百官立东班幕下。礼成,帝出幄乘骑,凯歌作,奏鬯皇威章,驾还行宫。馀依康熙间故事。

  咸丰五年,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平高唐乱。还朝日,文宗御养心殿,行抱见礼,慰劳备至。先是出师颁参赞大臣关防,赐讷库尼素光刀,至是同时献纳。

  受降崇德二年春,朝鲜王服罪请降。乃筑坛汉江东岸,设黄幄,驾出营,乐作。济江登坛,卤簿具。朝鲜王率陪臣步行来朝,遣官出迎一里外。引入,帝率同拜天,升座。国王等伏地请罪,赞“行三跪九拜礼”。赐坐,位列亲王上,诸子列贝勒子。锡筵宴,还其俘,并赐王以下貂服。

  六年,蒙古贝勒等投诚,朝见已,命较射,选力士角牴,赐宴俾尽欢,殊典也。所贡方物悉却之。

  乾隆十四年,议制凡军前受降,飞章入告。报可。乃大书露布示中外,筑坛大营左,南乡。坛南百步外树表,建大旗,书“奉诏纳降”字。降者立其下,经略大将军戎服出,鼓吹声炮,参赞大臣等骑从。将至坛,降者北面匍伏,经略登坛正坐。参赞佥坐,诸将旁立,馀皆肃班行。降者膝行诣坛下,俯首乞命,经略宣上德意,量加赏赉。营门鼓吹殷然,降者泥首谢,兴,退。

  献俘受俘清初太祖、太宗以武功征服边陲,俘虏甚众,其时献受犹无定制也。雍正二年,讨平青海,俘至京,始定诹吉先献庙、社。俘白组系颈,行及太庙街门外北乡立,承祭官朝服至,俘伏,仪同时飨。至社稷街亦如之。承祭官入坛致祭,仪同春、秋祈报。监俘者以俘出。翼日,帝御午门楼受俘,正中设御座,檐下张黄盖,卤簿陈阙门南北,仗马次之。辇辂陈金水桥南,驯象次之。王公百官咸集,解俘将校立金鼓外,俘后随。班位既序,帝御龙衮,乘舆出宫,至太和门,大乐铙吹,金鼓振作。登楼升座,赞“进俘”,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鸿胪寺官引将校入,北面立,赞“行礼”,俘入匍伏。兵部官跪奏,平定某地所获俘囚,谨献阙下,请旨。制曰:“所献俘交刑部”。刑部长官跪领旨讫,械系出。丹陛大乐作,王公百官行礼如常仪。若恩赦不诛,则宣旨释缚,俘叩首,将校引出。是日赐将校宴兵部,次日赐冠履银币有差。凡平定疆宇,受俘仪并同。

  乾隆时,版图日廓。二十年,剿平准噶尔,获达瓦齐暨青海罗卜藏丹津,先后槛入。一岁中两行斯典。越五年,底定回疆,讨平攒拉促浸,皆递举盛仪。先后六岁,凯歌四奏,时论称极盛云。

  大阅天聪七年,太宗率贝勒等督厉众军,练习行阵,是为大阅之始。

  顺治十三年,定三岁一举,着为令。寻幸南苑,命内大臣等擐甲胄,阅骑射,并演围猎示群臣。

  康熙十二年,阅兵南苑,圣祖擐甲,登晾鹰台,御黄幄,内大臣、都统等各束部曲,王、贝勒等各率旗属,并自西而东。既成列,枪鸣号发,自东结阵驰以西,按翼分植。阅毕,命树侯台上,亲发五矢,皆中的,复骑而射,一发即中。释甲赐宴,乃还。厥后行阅,或卢沟桥,或玉泉山,或多伦诺尔,地无一定,时亦不以三年限也。

  三十四年,复幸南苑行阅,分八旗为三队,帝率皇子擐甲,内大臣等扈从,后建龙纛三,上三旗侍卫随行。遍阅骁骑、护军、前锋、火器诸营。立马军前,角螺鸣,伐鼓,行阵舁鹿角进。甲士麾红旗,枪炮齐发。鸣金止,再伐鼓,发枪炮如初。如是者九。初进率五丈,再进亦如之。至十进,枪炮环发无间。开鹿角成八门,首队出,二队、三队从。既成列,门阖,角鸣,呼譟进。两翼队皆雁缀进,鸣金收军。立本阵,结队徐旋,首队殿。罢阅,还行宫,申敕明赏罚。未阅前,赐军士食,既阅,赐酒。

  雍正七年,世宗幸南苑,阅车骑营兵,谕曰:“此第训练一端耳,遇敌决胜,在相机度势,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岂区区阵伍间遂足以制敌耶?”是日操演,各依方位、旗色为阵式。后北征,屡以车战胜。

  乾隆二年,大阅,幸南苑,御帐殿。军队既齐,步军整列进。以十丈为率,馀仪同。令甲,大阅日,行宫外陈卤簿,驾出,作铙歌大乐,奏壮军容章。及还,作清乐,奏鬯皇威章。凡操时鸣炮三,驾出及还同。即日赐各旗馔筵、羊豕、薪炭。迄嘉庆间,皆如故事行。

  会阅为康熙三十年创典,时喀尔喀新附,圣祖思训以法度,特命会阅上都七溪,乃集其部众,并四十九旗藩王、台吉,豫屯百里外。驾出都,上三旗兵从,下五旗兵自独石来会。布营设哨,三旗护军为一营,居中。八旗前锋为二营,五旗护军为十营,火器营兵为四营,环御营而屯。前锋为四哨,护军为二十四哨,各设庐帐,绕营而居。蒙古、喀尔喀诸屯徙近五十里,禁入哨。釐赏九等,序坐七列。网城设宸幄,正中御床,左右行帐各二,仪仗、乐悬具。依次置宴。蒙古王等居左,喀尔喀居右,顺序习舞,众技毕陈。乃命喀尔喀汗、济农、诺颜等进御前,赐卮酒,馀令侍卫分送。礼成。翼日各营就列,陈巨炮,帝擐甲,阅毕宣敕,去其汗号,以王、贝勒、贝子、公名爵分锡之。台吉分四等,比四十九旗,依等赐赉,恩礼有加,馀如仪。

  京营训练,岁以春、秋季月合操四次,春贯甲,秋常服,营阵规制如大阅。仲春、孟秋则按旗登城习鸣螺。兵部遣官稽阅,岁为常制。护军骁骑营一岁三校骑射,前锋护军营三岁一较骑射,内大臣、本旗都统等临视之。至直省讲武,则以督、抚、提、镇为阃帅,岁季秋霜降日,校阅演武场。先期立军幕,届日黎明,将士擐甲列阵,中建大纛,阃帅率将士行礼。军门鼓吹,节钺前导,遍阅行阵,还登将台。升帐,中军上行阵图式,请令合操。遂麾旗,声炮三、鸣角、击鼓。军中闻鼓声前进,鸣金则止。行阵发枪如京营制。阅毕,试材官将士骑射,申明赏罚,犒劳军士。

  漕河训练同八旗。水师操防,出洋信候,各省不同。岁春、秋季月或夏季,遇潮平风正,则乘战舰列阵,张颿驭风,鸣角声炮,具如军律。绿营水师同。

  秋狝清自太祖奋迹东陲,率臣下讲武校猎习兵,太宗踵行之。世祖统一区夏,数幸南苑,令禁旅行围,始立大狩扈从例。

  康熙初元,定车驾行围驻所置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将校先往度地势,武备院设行营,建帐殿。缭以黄髹木城,立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宿卫屯置,不越其所。十年,罢木城,改黄幔。康熙二十年,幸塞外,猎南山。寻出山海关,次乌拉,皆御弓矢校猎。越二年六月,幸古北口外行围,木兰蒐猎始此。

  木兰在承德府北四百里,属翁牛特。先是藩王进献为蒐猎所,周千三百馀里,林木葱郁,水草茂,群兽聚以孳畜焉。至是举行秋狝典,间有冬令再出者。三十三年,设虎枪营,分隶上三旗,置总统、总领。大狩行田,遇有猛兽,列枪以从。并命各省驻防兵岁番猎以为常。六十一年,复幸塞外行围,赏蒙古王公等衣物,定为恒制。

  雍正八年,令八旗人习步围,旗各行围二三次。

  乾隆初元,置综理行营王公大臣一人,凡启行、校猎、驻跸、守卫诸事皆属之。六年,御史丛洞奏请暂停行围。谕曰:“古者蒐苗狝狩,因田猎讲武事。皇祖行围,既裨戎伍,复举政纲。至按历蒙藩,曲加恩意,尤为怀远宏略。且时方用兵,数有徵发,行围偶辍,旋即兴举。况今承平日久,人习宴安,弓马渐不如旧,岂可不加振厉?是秋木兰行围,所过州县,宽免额赋十之三,永为例。”围场凡六十馀所,每岁大狝,或十八九围,或二十围,逾年一易。设围所在,必豫戒期,首某所,迳某所,讫某所收围,并编定其处。届日官兵赴场布列,祗俟御跸临围。自放围处作重围,令虎枪营士卒及诸部射生手专射自围内逸出诸兽。

  高宗每行猎,自旧藩四十九旗暨喀尔喀、青海诸部分班从围,绥辑备至。洎平西域,远藩如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安集延,布哈尔,朝谒踵集,唯恐后时。土尔扈特亦皆挈部众越数万里来庭。帝尝御布固图昌阿抚慰之,旋赐名曰“伊绵”,国语会极归极也。

  二十年,更定网城植连帐百七十五,设旌门三,分树军纛曰金龙。去网城连帐外十许丈为外城,植连帐二百五十四,设旌门四,分树军纛曰飞虎。去外连帐六十丈,周围警跸,立帐房四十,各建旗帜,八旗护军专司之。其规制详密如此。

  凡秋狝,先期各驻防长官选材官赴京肄习。年例,蒙藩选千二百五十人为虞卒,谓之“围墙”,以供合围役。

  届期,帝戎服乘骑出宫,扈引如巡幸仪。既驻行营,禁兵士践禾稼、扰吏民,诃止夜行,违者论如律。统围大臣莅场所,按旗整队,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两翼末国语曰乌图哩,各建蓝纛为表,皆受中军节度。管围大臣以王公大臣领之,蒙古王、公、台吉为副。两乌图哩则各以巴图鲁侍卫三人率领驰行,蝉联环匝,自远而近。盖围制有二,驰入山林,围而不合曰行围,国语曰阿达密。合围者,则于五鼓前,管围大臣率从猎各士旅往视山川大小远近,纡道出场外,或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齐至看城,是为合围,国语曰乌图哩阿察密。看城者,即黄幔城也。围既合,乌图哩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高声传呼“玛尔噶”,蒙语谓帽也。声传递至中军,凡三次,中军知围合,乃拥纛徐行。

  日出前,帝自行营乘骑先至看城少憩,俟蓝纛至,驾出,御櫜鞬,入中军周览围内形势。凡疾徐进止,口敕指麾。兽突围,发矢殪之。御前大臣、侍卫皆射其逸围外者,从官追射。或遇猛兽,虎枪官兵从之。或值场内兽过多,则开一面使逸,仍禁围外诸人逐射。获兽已,比其类以献。驾还行宫,谓之散围。颁所获于扈从者,大狝礼成,宴赉有差。

  哨鹿者,凡鹿始鸣,恒在白露后,效其声呼之,可引至。厥制与常日不同。侍卫等分队为三,约出营十馀里,俟旨停第三队。又四五里,停第二队。又二三里,将至哨鹿所,则停第一队。时扈从诸臣止十馀骑而已。帝命枪获鹿,群引领俟旨,而三队以次至御前,高宗蒐猎木兰时,亲御名骏,命侍卫等导入深山中。望见鹿群,命一侍卫举假鹿头作呦呦声,引牝鹿至,亟发矢殪之,取其血以饮。不唯益壮,亦以习劳也。嘉庆时秋狝仿此。

  日食救护顺治元年,定制,遇日食,京朝文武百官俱赴礼部救护。康熙十四年,改由钦天监推算时刻分秒,礼部会同验准,行知各省官司。

  其仪,凡遇日食,八旗满、蒙、汉军都统、副都统率属在所部警备,行救护礼。顺天府则饬役赴部洁净堂署,内外设香案,露台上炉檠具,后布百官拜席。銮仪卫官陈金鼓仪门两旁,乐部署史奉鼓俟台下,俱乡日。钦天监官报日初亏,鸣赞赞“齐班”。百官素服,分五列,每班以礼部长官一人领之。赞“进”,赞“跪,叩,兴”。乐作,俱三跪九叩,兴。班首诣案前三上香,复位。赞“跪”,则皆跪。赞“伐鼓”,署史奉鼓进,跪左旁,班首击鼓三声,金鼓齐鸣,更番上香,祗跪候复圆。鼓止,百官易吉服,行礼如初。毕,俱退。是日礼部祠祭司官、钦天监博士各二人,赴观象台测验。乡日设香案,初亏复圆,行礼如仪。

  若月食,则在中军都督府救护,寻改太常寺,如救日仪。直省遇日、月食,各按钦天监推定时刻分秒,随地救护。省会行之督、抚署,府、厅、州、县行之各公署,并以教职纠仪,学弟子员赞引,阴阳官报时。至领班行礼,则以督抚及正官一人主之。上香、伐鼓、祗跪,与京师救护同。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

    ◎舆服三 皇帝御宝 皇后金宝太皇太后皇太后金宝玉宝附 皇贵妃以下宝印 皇子亲王以下宝印 文武官印信 关防条记 清初设御宝于交泰殿,立尚宝司。其后以内监典守,当用则内阁请而用之。乾隆十一年,考定宝谱,藏之交泰..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

    ◎舆服二 皇帝冠服 皇后冠服太皇太后皇太后附 皇贵妃以下冠服 皇子亲王以下冠服 皇子亲王福晋以下冠服 文武官冠服 命妇冠服 士庶冠服 崇德二年,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改服汉人衣冠。..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

    ◎舆服一 皇帝五辂 皇帝辇舆 皇后舆车皇太后舆车附 皇贵妃以下舆车 亲王以下舆车 亲王福晋以下舆车 京外职官舆车庶民附 命妇舆车 自虞廷缋,制创垂衣。车服之朌,式昭庸典。夏絻殷辂,文质异观。迄乎有周,监于二代..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一百一 志七十六

    ◎乐八 清代乐制,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中和清乐、丹陛清乐、导迎乐、铙歌乐、禾辞桑歌乐、庆神欢乐、宴乐、赐宴乐、乡乐,器则随所用而各异,悉依乐部次第,胪列而备举之。所获藩属乐器,列于宴乐,古所未详,尤..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一百 志七十五

    ◎乐七 △乐章五铙歌大乐铙歌清乐凯歌辞 巡幸铙歌大乐二十八章乾隆七年定。 大清朝第一 大清朝,景运隆。肇兴俄朵,奄有大东。鹊衔果,神灵首出;壹戎衣,龙起云从。一解雷动奏肤功,举松山,拔杏山,如卷秋蓬。天开..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九 志七十四

    ◎乐六 △乐章四筵宴舞曲大宴笳吹乐番部合奏 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庆隆舞乐九章 于铄皇清,受命于天。光延鸿祚,亿万斯年。天开令节,瑞启阶蓂。共球万国,圣寿千龄。粤自我先,肇基俄朵。长白之山,鹊衔朱果。..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八 志七十三

    ◎乐五 △乐章三筵宴乡饮酒 太和殿阅皇太后徽号册宝,海上蟠桃一章乾隆七年定。中和清乐 海上蟠桃乍熟,日边红杏初芳,慈帏履庆承天贶,景福正绵长。一解启蓬莱,排仙仗,露漙漙,凝仙掌,袆衣翟服烂明珰。耀金铺,..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

    ◎乐四 △乐章二御殿庆贺禾辞桑歌 皇帝元旦御殿二章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撰乐章。初制附载。中和韶乐,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 升座元平维天眷我皇,四海升平泰运昌。岁首肇三阳,万国朝正拜帝阊。云物奏嘉..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

    ◎乐三 △乐章一郊庙群祀 圜丘九章郊庙乐,顺治元年定,乾隆十一年用旧辞重改。今以顺治所制分载句中。中和韶乐,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 迎神始平钦原敬。承纯祜原祐。兮,于昭有融。时维永清兮,四海攸同。..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五 志七十

    ◎乐二 △十二律吕尺度 黄锺古尺径三分三釐八豪五丝一忽,长九寸,积八百一十分。今尺径二分七釐四豪一丝九忽,长七寸二分九釐,积四百三十分四百六十七釐二百一十豪。容黍一千二百粒。 大吕古尺径三分三釐八豪五丝..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四 志六十九

    ◎乐一 记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也者,考神纳宾,类物表庸,以其德馨殷荐上帝者也。圣道四达,声与政通,于是有缀兆之容,箾籥之音,被服其光辉,膏润其猷烈,以与民康之,民无憔..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三 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 皇太子皇子等丧仪亲王以下及公主以下丧仪 醇贤亲王及福晋丧仪忌辰赐祭葬赐谥 外藩赐恤品官丧礼士庶人丧礼服制 皇太子皇子及皇子福晋丧仪皇太子丧仪,有清家法,不立储贰。至乾隆三年,皇次子永琏薨。..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 皇帝丧仪皇后丧仪贵妃等丧仪 五曰凶礼。三年之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无贵贱一也。有清孝治光昭,上自帝后丧仪,下逮士庶丧制,称情立文,详载会典与通礼。兹依次类编,累朝损益,皎然若鉴焉。 皇帝..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 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四曰宾礼。清初藩服有二类,分隶理藩院、主客司。隶院者,蒙古喀尔喀,西藏、青海、廓尔喀是也;隶司..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九 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 大婚仪皇子婚仪王公婚礼附公主下嫁仪郡主以下于归礼附 品官士庶婚礼视学仪临雍附经筵仪日讲附策士仪 颁诏仪迎接诏书附进书仪进表笺仪巡狩仪乡饮酒礼 大婚仪清初太祖戊子年,叶赫国贝勒纳林布禄送妹来归..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登极仪授受仪太后垂帘仪亲政仪大朝仪常朝仪御门听政附 太上皇帝三大节朝贺仪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贺仪 大宴仪上尊号徽号仪尊封太妃太嫔仪附册立中宫仪册纪嫔仪附 册皇太子仪太子千秋节附册诸王仪..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七 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 昭忠祠贤良祠功臣专祠宗室家庙品官士庶家祭 昭忠祠雍正二年谕曰:“周礼有司勋之官,凡有功者,书名太常,祭于大烝。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于以崇德报功,风厉忠节。自太祖创业后,将帅之臣,守土..

    3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 宗庙之制 时飨 祫祭加上 谥号 东西庑配飨醇贤亲王庙 谒陵 宗庙之制清初尊祀列祖神御,崇德建元,立太庙盛京抚近门东。前殿五室,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后殿三室,奉始祖泽王、高祖庆王、曾祖昌王..

    2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五 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 堂子祭天坤宁宫祀神令节设供求福祀神奉先殿寿皇殿 安佑宫绥成殿附满洲跳神仪 堂子祭天清初起自辽沈,有设杆祭天礼。又于静室总祀社稷诸神祇,名曰堂子。建筑城东内治门外,即古明堂会祀群神之义。世祖..

    2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历代帝王陵庙传心殿先师孔子元圣周公关圣帝君 文昌帝君祭纛祀炮京师群祀附五祀八蜡直省祭厉 历代帝王庙顺治初,建都城西阜成门内,南乡,正中景德崇圣殿,九楹,东西二庑各七楹,燎炉各一。后为祭器库..

    2 清史稿 2025-11-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