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八

2025-11-24 14:29 清史稿
刘清 傅鼐 严如熤子正基

  刘清,字天一,贵州广顺人。由拔贡议叙,授四川冕宁县丞,擢南充知县,政声为一省之冠。

  嘉庆元年,教匪起,清得民心,募乡勇五百人击贼,人乐为用。贼自为民时知其名,遇辄避之。继从总督英善剿达州匪徐天德,数捷,率乡勇罗思举赴贼营谕降罗其清,未得要领;而徐天德与王三槐、冷天禄合陷东乡,二年春,始复之,遂署东乡。进克清谿场,擒贼党王学礼,天德之舅也,言天德与王三槐皆有归顺意。总督宜绵令清往招三槐,遍历诸贼垒,迎送奉酒食甚谨,宣示招抚,皆听命,夜宿其帐中。三槐随至大营,约期率所部出降,然实藉觇虚实,非真意。届期,三槐诡称于双庙投降,伏匪为掩袭计,官军预设备,击败之。时罗其清、冉文俦并聚方山坪,清偕总兵百祥夺多福山贼垒,会诸路兵攻方山坪,克之。贼窜通江、巴州,与徐天德、王三槐合,清所部乡勇增至千馀人,桂涵、李子青等皆骁勇善战,偕诸军击贼,叠有歼获,罗、冉二匪渐蹙。

  三年,署广元县事。总督勒保攻王三槐于安乐坪,未下,复令清往招抚。三槐恃前此出入大营无忌,留随人刘星渠等为质,三槐遂诣军门,勒保奏报大捷,俘三槐至京。廷讯时,言:“官逼民反。”仁宗诘之曰:“四川一省官皆不善耶?”对曰:“惟有刘青天一人。”刘青天者,川民以呼清也。帝深嘉之,特谕曰:“朕闻刘清官声甚好,每率众御敌,贼以其廉吏,往往退避引去。如果始终奋勇,民情爱戴,着勒保据实保奏。”寻以清治绩战功奏上,晋秩同知直隶州,赐花翎。于是刘青天之名闻天下。

  四年,补忠州,加知府衔。参赞额勒登保破冉天元、张子聪于竹峪关,令清于通江、巴州招抚馀匪。自王三槐被诱,诸贼首皆疑惮不敢出;然感清无他,不忍加害,每至贼营,必留宿尽礼,其胁从者先后投出二万馀人,遣散归农,以功加道衔。命随副都御史广兴驻达州治军饷,擢建昌道。五年,冉天元等合诸路贼渡嘉陵江,总督魁伦退守盐亭凤凰山,令清集民团守潼河,上下三百馀里,多浅滩,尽撤防兵;清争之,不可。贼果于太和镇上游王家嘴偷渡,委罪于清,夺职,命以知县用,留营效力。既而德楞泰破贼,天元伏诛,诸路窜贼旁皇通、巴之间,勒保以清去岁招降成效,责筹安抚。时川匪父子兄弟一家中不尽习教为贼,而奔窜往来,过乡里辄归视。清屯要隘,且剿且抚,遣人存问贼首家属有归诚之意者,潜令图之,展转相引,贼遂瓦解。蓝号鲜大川,巴州人,号为狡悍。其族人文炳、路保及党杨似山,清皆厚恤其家,感恩原效死,乃使文炳劝大川降,不可,且与似山谋杀文炳。似山乘间杀大川,与文炳、路保同降。巴州匪遂灭。六年,以功复原官,仍授建昌道。七年春,破贼于南江五方坪,擒贼首李彬及辛文等,加按察使衔,寻授四川按察使。败蓝号齐国典馀匪于两河口,追擒其党葛成胜。诸匪以次平,大功告蒇,下部议叙。

  清在军七年,先后招降三万馀人。有业者归乡里,无业及有业原从者为乡勇,后立战功者三十馀人。其中苟崇勋、苟文耀、李彬、辛文、李世玉、赵文相,皆贼魁也。崇勋即苟文通,已奏报歼毙而改名。及军事竣,当遣,清以诸人田庐焚荡,骤散将复为贼,临行重犒之。自向富室巨商贷金,人感其诚,多响应。事毕,积逋负至十万。

  八年,陕西馀匪自南山窜出栈道,清驰扼广元,遣卒招抚被戕,诏斥轻信纵贼,以前功免罪,命理粮饷及搜捕馀匪、裁撤乡勇。十年,事竣入觐,赐御制诗,有曰:“循吏清名遐迩传,蜀民何幸见青天!诚心到处能和众,本性从来不爱钱。”时以异数荣之。丁继母忧,去官,服阕,授山西按察使,迁布政使。忤巡抚初彭龄,劾其袒护属吏,降四级,以从四品京堂用。清亦自陈不胜藩司之任,诏斥冒昧,降补刑部员外郎。热河新设理刑司员,以清往,边方草创,多持大体,断狱平允,蒙民亦以青天呼之。

  十七年,授山东盐运使。十八年,河南教匪起,山东贼党朱成良等应之,陷定陶、曹县,巡抚同兴恇惧,清自请将兵。承平久,兵习晏安,清蹑草屩先之,以五百人败贼于仿山,复定陶,又败之于韩家庙,殪贼二千,进攻扈家集,纵火焚栅,贼突出皆死,诛贼首朱成良、王奇山,自滑县奔至者并歼焉,两阅月而事平。贼初起时,煽惑甚众,清先解散其胁从,成良势孤不得逞,故得速定。上嘉其以文职身先士卒,特诏褒奖,加布政使衔。寻授云南布政使,仍留旧任。

  清性坦率,厌苛礼,不合于上官,又不耐簿书钱穀,遂乞病,上亦知之,改授山东登州镇总兵,调曹州镇。道光二年,以老休致,命在籍食全俸。八年,卒,赐祭葬,祀山东名宦,官其孙炽昌为兵部主事;莹,举人。

  傅鼐,字重庵,顺天宛平人,原籍浙江山阴。由吏员入赀为府经历,发云南,擢宁洱知县。乾隆末,福康安征苗疆,调赴湖南军营司饷运,晋秩同知直隶州,赐花翎。

  嘉庆元年,授凤凰厅同知。治当苗冲,会大军移征湖北教匪,降苗要求苗地归苗,当事议允之。鼐知愈抚且愈骄,乃招流亡,团丁壮,于要害筑碉堡,防苗出没。苗以死力来攻,且战且修,阅三年而碉堡成。有哨台以守望,炮台以御敌,边墙相接百馀里。每警,哨台举铳角,妇女、牲畜立归堡,环数十里皆戒严。四年,擒苗酋吴陈受,加知府衔。巡抚姜晟疏荐鼐能胜艰钜,方治镇筸一带荒田,均给丁壮,请俟事竣送部。时镇筸左、右营黑苗最为边患,五年,跴金塘苗出掠泸溪,偕总兵富志那夜分三路捣其巢,伏兵隘路苟{拜山}岩要击,痛歼之,毙首逆吴尚保,苗始夺气。诏嘉奖,命在任食知府俸。

  六年,贵州苗复乱,湖南环苗地东、南、北三面七百馀里,其西二百馀里接贵州,未设备。石岘苗煽十四寨纠湖南苗叛,鼐率乡勇千五百驰赴铜仁。贵州巡抚伊桑阿以招抚戡定上闻,各寨实尚沸然,枪械未缴。总督琅玕至,急檄鼐会剿崖屯沟,黔兵攻其前,鼐夜由山径入,连破五巢。上下湖山峡尤险,夜分兵围攻,至次日克之,火其寨。三日中尽破诸寨,歼苗二千有奇。仿湖南法,建碉堡守之。伊桑阿因冒功误边伏法,录鼐功,加道衔,总理边务,并命以苗疆道员用。七年,丁父忧,诏鼐办理边防善后,民、苗悦服,难易生手,命留任。初,鼐建议迁永绥城于花园,副将营于茶洞,而贵州方藉永绥为声援,尼其事。至是诏琅玕察奏,乃赴铜仁面陈永绥孤悬苗中,形如釜底,有二难、三可虑;并请移湖南守备于贵州边境螺蛳堡,以为犄角,乃决议移之。既而群苗率众来争,鼐率乡勇深入,苗大集,环之数重,以奇计突围出。寻议勒缴枪械,苗酋石崇四等抗命,并阻丈田,十年,与其党石贵银纠众数千来犯,败之夯都河,追至孟阳冈,歼贼甚众,生擒石崇四、石贵银。是役因贼戕良苗,故得用苗兵深入,战月馀,破寨十六,馀皆乞降,永绥苗遂平。厅属高都、两头羊二寨皆震慑,无敢抗。事闻,予优叙,擢辰沅永靖道。

  鼐治苗专用雕剿法,大小百战,所用仅乡勇数千。苗人于穹山峭壁蓦越如平地,无部伍行列,伏箐中从暗击明,铳锐且长,随山起伏,多命中。鼐因苗地用苗技训练士卒,囊沙轻走,习藤牌闪跃,狭路则用短兵。每战后辄严汰,数年始得精卒千,号“飞队”,风雨不乱行列,遗资道路无反顾,甘苦与共,是以能致死。

  先是议兴屯田,上书巡抚高杞曰:“防边之道,兵民相辅。湖南苗疆,环以凤凰、永绥、乾州、古丈坪、保靖五厅县,犬牙相错,营汛相距各数里。元年班师后苗扰如故,鼐竭心筹之,制胜无如碉堡。募丁壮数千,与苗从事。来则痛击,去则修边,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然后苗锐挫望绝。湖南自乙卯二载用兵,耗帑七百馀万。国家经费有常,顽苗叛服无定。募勇不得不散,则碉堡不得不虚;后患不得不虑,则自图不得不亟。通力合作,且耕且战,所以招亡拯患也。均田屯丁,自养自卫,所以一劳永逸也。相其距苗远近、碉堡疏密,为屯田多少:凤凰厅碉堡八百,需丁四千轮守,并留千人备战,需田三万馀亩;乾州厅碉堡九十馀,守丁八百,屯田三千馀亩;保靖县碉堡四十馀,守丁三百,屯田千五百馀亩;古丈坪厅苗驯,止设碉堡十馀,守丁百,屯田五百馀亩;永绥厅新建碉堡百馀,留勇丁二千,亦屯田万亩:而后边无馀隙,环苗以成圈围之势,峻国防、省国计也。异族逼处,非碉堡无以固,碉堡非勇丁无以守,勇丁非屯田无以赡。边民濒近锋镝,固原割世业而保身家;后路同资屏蔽,亦乐捐有馀以补不足。所募土丁,非其子弟即其亲族。距边稍远者,仍佃本户输租,视古来屯戍以客卒杂处,势燕越矣。与其一旦散数千骁健无业子弟流为盗贼,何如收驾轻就熟之用而不费大帑一钱?惟执事图之!”于是收叛产分给无业穷苗佃种。

  自擒石崇四,馀匪原返侵地,永绥得万馀亩,乾州、凤凰二厅次之,乃续垦沿边隙地二万亩,曰“官垦田”,赎苗质民田万馀亩,曰“官赎田”。以廪屯官授屯长,给老幼,筹补助,备犒赏,暨岁修城堡、神祠、学校、育婴、养济诸费。复以兵威勒交苗占民田三万五千馀亩,苗自献田七千馀亩。其经费田则佃租变价,屯丁田则附碉躬耕,训练讲武,设屯田守备掌之,辖于兵备道。屯政举,使兵农为一以相卫,民、苗为二以相安。与官及兵民约曰:“毋擅入苗寨,毋稍役苗夫。”与苗约曰:“毋巫鬼椎牛群饮以糜财,毋挟枪矛寻睚眦酿衅。”请乾、凤、永、保四厅编立边字号,广乡试中额一名;苗生编立田字号,加中额一名,苗益感奋。十三年,屯务竣,入觐,诏曰:“傅鼐任苗疆十馀年,锄莠安良,兴利除弊,建碉堡千有馀所,屯田十二万馀亩,收恤难民十馀万户,练兵八千人,收缴苗寨兵器四万馀件;又多方化导,设书院六,义学百,近日苗民向学,革面革心。朕久闻其任劳任怨,不顾身家。今召见,果安详谙练,明白诚实,洵为杰出之才,堪为岩疆保障。其加按察使衔,以风有位。”

  十四年,擢湖南按察使。苗人籥留,命每年秋一赴苗疆抚慰边人。鼐在苗疆,设木匦于门,诉者投牒其中,夜出阅之,黎明起视事,剖决立尽。兵民白事,直至榻前。及为按察使,一如同知时。下无壅情,事无不举。十五年,兼署布政使。十六年,卒于官,仁宗深悼惜,诏谓:“倚畀方隆,正欲简任疆寄。加恩赠巡抚衔,照赠官赐恤,赐祭一坛。”苗疆建专祠,祀湖南名宦。光绪中,追谥壮肃。

  初,鼐排众议以事攻剿,为大吏所惎,将中以开边衅罪。监司阿意,旁掣其肘,镇筸总兵富志那独保全之。富志那从征金川,习知山碉设险之利,鼐实从受之,卒以成功。鼐殁后,二妾寡居,饣于粥不给,其廉操尤着云。

  严如熤,字炳文,湖南溆浦人。年十三,补诸生,举优贡。研究舆图、兵法、星卜之书,尤留心兵事。

  乾隆六十年,贵州苗乱,湖南巡抚姜晟辟佐幕,上平苗议十二事,言宜急复乾州,进永绥,与保靖、松桃、镇筸声势可通。攻乾州道泸溪,必先得大小章。大小章者,故土司遗民,名曰仡佬,骁健,与苗世仇。如熤募能仡佬语者往,开示利害,挟其酋六人出,推诚与同卧起,乃送质,率其属阳投乾州为内应,约一举破贼,因黔师牵掣未果。次年,卒赖其众,救两镇兵于河溪。后复平陇,战花园,皆为军锋。大小章于大府檄或不受,必得如熤手书始行云。

  嘉庆五年,举孝廉方正。廷试平定川、楚、陕三省方略策,如熤对几万言,略谓:“军兴数载,师老财匮。以数万罢惫之众,与猾贼追逐数千里长林深谷中。投诚之贼,无地安置,则已降复乱;流离之民,生活无资,则良亦从乱。乡勇戍卒,多游手募充。虑一旦兵撤饷停,则反思延乱。如此,则乱何由弭?臣愚以为莫若仿古屯田之法。三省自遭蹂躏,叛亡各产不下亿万亩,举流民降贼之无归、乡勇戍卒之无业者,悉编入屯,团练捍卫,计可养胜兵数十万。饷省而兵增,化盗为民,计无逾此。”仁宗亲擢第一。次日,召诣军机处询屯政,复条上十二事。召见,以知县发陕西。下其疏于三省大吏,令采行。

  六年,补洵阳,县在万山中,与湖北边界相错,兵贼往来如织。时方厉行坚壁清野,如熤于筑堡练团,措置尤力。贼至无可掠,去则抄其尾。又择坚寨当冲者,储粮供给官军。徐天德、樊人杰败于张家坪,因马鞍寨阻其前,故不得窜。杨遇春破张天伦,亦赖太平寨夹击之力。以功加知州衔,赐花翎。八年,击湖北逸匪于蜀河口,斩王祥,擒方孝德,晋秩同知直隶州。新设定远厅,即以如熤补授。九年,建新城,复于西南百馀里黎坝、渔渡坝筑二石城为犄角。治团如洵阳,贼至辄歼,先后擒陈心元、冯世周。丁母忧,大吏议留任,辞不可,服阕,十三年,补潼关厅。寻擢汉中知府。兵燹后,民困兵骄,散勇逸匪,心犹未革。如熤联营伍,立保甲,治堡寨,问民疾苦。兴劝农事,行区田法,教纺织,使务本计。修复褒城山河堰及城固五门、杨填二堰,各灌田数万亩,他小堰百馀,皆履勘濬治,水利普兴。复汉中书院,亲临讲授。于华州渭南开谕悍回,缚献亡命数十人;于宁羌解散湖北流民;于城固擒教首陈恒义:皆治渠魁,宽胁从。令行禁止,人心帖服,南山遂大定。

  道光元年,擢陕安道。会廷议川、楚、陕边防建设事宜,下三省察勘,以如熤任其事,周历相度,析官移治,增营改汛,建城口、白河、砖坪、太平、佛坪五厅,移驻文武。奏上,报可。如熤尝言:“山内州县距省远,多推诿牵掣。宜仿古梁州自为一道及明郧阳巡抚之制,专设大员镇抚,割三省州县以附益之,庶势专权一,可百世无患。”以更张重大,未竟其议。三年,宣宗以如熤在陕年久,熟于南山情形,任事以来,地方安靖,特诏嘉奖,加按察使衔,以示旌异。巡抚卢坤尤重之,采其议增厅治于盩厔、洋县界,增营汛于商州及略阳;檄勘全秦水利,于沣、泾、浐、渭诸川,郑白、龙首诸渠,规画俱备。社仓、义学,亦以次推行。五年,擢贵州按察使,未到官。六年,入觐,仍调陕西,抵任数日而卒,赠布政使。陕民请比朱邑桐乡故事,留葬南山,勿得,乃请祀名宦。湖南亦祀乡贤。

  如熤自为县令至臬司,皆出特擢。在汉中十馀年不调,得成其镇抚南山之功。宣宗每论疆吏才,必首及之。将大用,已不及待。为人性豪迈,去边幅,泊荣利,视之如田夫野老。于舆地险要,如聚米画沙。所规画常在数十年外,措施略见所着书。尝佐那彦成筹海寇,有洋防备览;佐姜晟筹苗疆,有苗防备览;佐傅鼐筹屯田,有屯防书。又有三省边防备览,汉江南北、三省山内各图,汉中府志及乐园诗文集。

  子正基,原名芝,字山舫。副贡生。少随父练习吏事。道光中,官河南知县,有声。擢郑州知州。治贾鲁河,息水患。河决开封,正基佐守护。治河兵狱,雪其冤,得河兵死力,城赖以完。母忧归,服阕,补奉天复州。兴屯练,捕盗有法,民杀盗者勿论。奉天治吏素弛,府尹下所属,以正基为法,盗风为戢。引疾去。江南大吏疏调,擢授常州知府。二十九年,大水,勘灾勤至,郡人感之,输钱二十馀万助赈,全活甚众。累署淮扬道、按察使。咸丰初,侍郎曾国藩、吕贤基交章荐之,命赴广西治军需,授右江道。擢河南布政使,留广西。时粤匪披猖,将帅龃龉,师久无功。正基曲为调和,疏论其事,谓:“师克在和,事期共济。统兵大帅与地方大吏,宜定纷更不齐之势,联疏阔难合之情。布德信以服人心,明功罪以扬士气。勿因贼盛而生推诿,勿因兵单而务自救,勿以小忿而不为应援,勿以偶挫而坐观成败。庶逆氛可殄,大功可成。”时以为谠言。二年,桂林围解,赐花翎。寻随大军赴湖北,时武昌初复,命驰往抚恤难民,署湖北布政使。调广东,复赴广西清覈军需。内召授通政副使,迁通政使。七年,引疾归,卒。

  论曰:乱之所由起与乱之所由平,亦在民之能治否耳。教匪起于官逼民叛,其间独一得民心之刘清,卒赖以招抚,助诛剿之成功。征苗频烦大兵,而未杜乱源,傅鼐乃以一厅一道之力,剿抚兼施,岩疆绥定。南山善后,严如熤始终其事,化榛莽为桑麻。此其功皆在一时节钺之上,光于史策矣。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四

    梁德珪 张思明 陈颢 傅岩起 王士宏梁德珪,字作伯温,一名暗都剌,大都良乡人。祖守信,隆兴都转运盐使。父国祯,内藏库提点。德珪初事昭睿顺圣皇后,令习国语,通奏对。至元十六年,为中书左司员外郎,擢郎中,六迁..

    7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

    元善明 邓文原 虞集 槃 揭傒斯(汯) 黄溍 欧阳玄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父贡,有学行,累官枢密院昭磨,赠吏部尚书,追封清河郡公,谥孝靖。明善少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及冠,游学江南,受业于吴澄,佥行枢密..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五·列传第一百二

    阿礼海涯 脱因纳 和尚 剌剌拔都儿 教化者燕不花 万家驴 阇里帖木儿 兀鲁思阿礼海涯,回鹘氏。父脱烈,集贤大学士。脱烈生二子:长野纳,次阿礼海涯。阿礼海涯,早事武宗为宿卫,以清慎受知。皇庆元年九月,参议中书..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四·列传第一百一

    旭迈杰 倒剌沙旭迈杰,宗室诸王也,事泰定帝于潜邸。至治三年八月,泰定帝猎于土剌河,铁失等谋弑英宗,密遣斡罗思以其事告于倒剌沙,且言:“汝与马速忽知之,勿令旭迈杰得闻。”旭迈杰不与倒剌沙等党附,故铁失之..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

    王利用 刘事义 郭明德 马煦 韩若愚 尉迟德诚 刘德温 吴鼎 刘润 陈端 卜天璋 王艮 吴恭祖 宋崇禄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初事世祖..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九

    张孔孙 张养浩 曹伯启 王寿 谢让 吴元珪 畅师文 曹元用张孙孔,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迁隆安。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赐以嘉果,已而孔孙生,丐名于衍圣公,遂以孔孙名之。既长..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一·列传第九十八

    李孟 敬俨 郭贯 刘正 王毅 高昉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曾祖执,金末举进士不第,以行义称于时,祖昌祚,授金符,潞州宣抚使。父唐,夔州经历,以历官秦蜀,徒家汉中。孟生而敏司,十岁能文,倜偿有大志。博通经..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二百·列传第九十七

    阿沙不花 亦纳脱脱(铁木儿塔识 达识 帖睦迩 伯撒里)阿沙不花,康里氏。初,太祖亲征康里而有其地。阿沙不花祖母苫灭古麻里氏,有孤子二:曰曲律,曰牙牙,皆幼,置褚中,负以橐驼来朝。时太祖已崩,乃以二子觐于太..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九十六

    铁哥 乞台普济 也克吉儿 斡罗斯 博罗不花 庆童 爱薛 曲枢 伯都 伯帖木儿 脱虎脱 三宝奴 察罕铁哥,伽乃氏,迦叶弥儿人。父斡脱赤,与叔父那摩俱学浮屠法。兄弟相谓曰:“吾国将亡,东北有天子气,盍往归之。”乃不降..

    6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五

    哈剌哈孙 不忽木 回回 巙巙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太祖功臣乞失里黑之曾孙也。祖博理察,父囊家台,并见《乞失里黑传》。哈剌哈孙威重,不妄言笑,善骑射,尤雅重儒术。至元九年,世祖录勋臣后,命掌宿卫,袭号答剌..

    5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九十四

    和礼霍孙 完泽 阿鲁浑萨里 岳柱 彻里 秃忽鲁和礼霍孙,佚其氏族。至元五年,中书省臣请设起居注,以和礼霍孙与独胡剌并为翰林待制,兼充起居注官。十年,兼领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及降臣之表奏。累擢翰林学士承旨。..

    4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九十三

    李元礼 赵璧 秦起宗 席郁 韩国昌 元善 董纳 赵师鲁 于钦 宋翼 杨按札尔不花 杨焕 胡彝李元礼,字庭训,真定人。历易州、大都路儒学教授,太常太祝、博士。撰世祖皇帝、昭睿顺圣皇后、裕宗皇帝尊谥议,体质温雅,请谥..

    2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九十二

    陈思济 梁贞 申屠致远 雷膺 徐毅 滕安上 萧泰登 张完 权秉忠王兴祖 黄肯播陈思济,字济民,睢州柘城人。幼读书,即知大义。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廉希宪等行中书省于陕西,命思济佐之。中统三年,召希..

    4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九十一

    陆耉 李拱辰 潘泽 李廷 王道 郭郁 任仁发 苗好谦 韩冲中陆耉,字仁仲,江阴人。父涣,宋江阴军安抚副使。大安南下,耉从父降,授江阴军判官。至元十六年,入觐,除朝列大夫、同知徵州路总管府事。耉儒家子,又年少,..

    4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九十

    赵天麟 郑介夫赵天麟,东平人,博学能文。世祖至元末,以布衣进《太平金镜策》,前后数万余言,议论政事多切时宜。今撮其大要曰:国家铺张治具,整顿条纲,内焉三公九卿,外而庶疆诸尹,例皆举贤推德,揆务分司,盖..

    5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九

    安藏 迦鲁纳答思 大乘都 唐仁祖 洁实弥尔 兀玉笃实 脱烈海牙 燕只不花 忙兀的斤 普颜安藏,字国宝,畏兀氏,世居别失八里。幼习浮屠法,兼通儒学,一目十行俱下,日诵万言,宪宗闻其名,召之,奏对称旨,赐坐。世祖..

    5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八十八

    王构 士熙 土点 魏初 刘敏中 宋道 焦养直 杨桓 尚野 师简 李之绍 谢端 曹鉴王构,字肯堂,东平人。父公渊,金末山东大乱,其三兄皆携妻孥南迁,公渊独愿守坟墓,不肯从。构少以词赋入乡学,行台从事贾居贞一见器之,..

    5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八十七

    赵孟頫(赵与薰 赵大讷) 叶李赵孟頫,字子昂,湖州归安人。宋太祖裔孙秀王子称五世孙也。幼聪敏,读书目成诵。宋亡,益自力于学。吏部尚书夹谷之奇荐为翰林编修,不就。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江南遗逸,又荐之。入见。..

    4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八十六

    程钜夫 袁桷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御名,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又徙建昌。宋德祐元年,钜夫叔父飞卿,以军器监知建昌军,大兵至,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世祖召见,问:“宋何以亡..

    4 新元史 2025-11-28
  •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五

    王恽 逊志 高呜 王思廉荆玩恒 马绍 阎复 王倚 高克恭 夹谷之奇 臧梦解 燕公楠 白恪 李衎 张伯淳王恽,字仲谋,卫辉汲县人。父天铎,金户部主事,着《易学集说》,为名儒。恽好学,善属文。史天泽将兵过卫,一见接以..

    5 新元史 2025-11-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