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严经疏论纂要 / 为霖道霈

书刻华严经疏论纂要缘起

2025-06-27 16:03 华严经疏论纂要

(大材)总丱皈依 鼓山先师老和尚座下。忝与为大师同门。而大师亲承衣鉢.继主法席。一坐十余载.大阐宗猷.震动宇内。法缘浩浩.在处建立法幢。闻名覩相.擕幼扶老.皈礼恐後.不啻古佛再世。而(大材)尚作门外汉.惭愧孰甚。然而师友琢磨之功.日渐日深。实未尝一旦敢忘所自。大师虽主持宗门.而平生游泳华严.栖心法界。观其智愿广大.乃与毗卢文殊普贤及诸圣师.声气相同.臭味相似.无间然矣。故四十余年以来.探讨清凉疏钞.研穷枣栢合论。焚膏继晷.手不释卷。剖大千经卷於一尘之内.收普眼法门於一字之中。七处九会.六相十玄.以及信解行证诸细大法门.莫不澜翻於海口.涌现於毫端.恢恢焉有余刃矣。然大士以利物为怀。四依以弘经是务。虑疏论部帙重叠。後学难以受持。故十载以来.躬自秉笔。删繁取要.直注本经。命名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焉。一句之下.直彻根源。一字之内.包含无尽。无剩文无遗义。譬如鹅王择乳.狮子咬人。真法海之奇珍.成佛之宝券。自清凉枣栢相传以来.将千有余载.未有精微广大直截痛快若此者也。吾师岂惟清凉枣栢之功臣.实乃毗卢文殊普贤之嫡胤也。故出现品云。此经珍宝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佛子.若无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门不久散灭。何以故。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读诵.书写.分别解说。唯诸菩萨乃能如是。信然哉。由是不揣绵力。首输微赀。请先缮写成书。然後募众刊布.以广法施。蒙师不靳.慨然俞允。乃请王正先熊子伟二名士精心誊录.成兹胜举。起手於康熙戊午夏六月.告竣於庚申夏六月。是役也.皆仗诸圣师慈廕之恩。与此大经冥护之力。永离障缘。顿成巨绩。愿回兹功德.与法界凡有知识者.同游华藏之门.繁兴普贤之行。报莫报之洪恩.酬难酬之微志云尔。

时康熙十九年岁在庚申腊月如来成道日闽富沙桂林菩萨戒弟子谢旌大材盥沐焚香拜题

清道霈编。一百二十卷。节选《华严经大疏钞》和《新华严经论》的主要内容汇编而成,置于经文之末,于康熙年间出版。道霈认为,当时“禅者喜读《论》而不知《疏钞》之广大精微;讲者喜读《疏钞》而不知《论》之直捷痛快”,两者皆有偏失。因此将李通玄的《论》和澄观的《疏钞》予以会通,编成此书。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猜你喜欢

  • 华严经三宝章圆通记卷下

    高丽国故法寺主圆通首座 均如 说第五同体能应所应者一云并取所应为同体今释唯取能应也诸处同体中云本一多一则一一且多故云多一是故唯能应为同体也俱存无[得-彳]能遍应之言中若略去遍字则唯是能应故尒也同体内具异体..

  • 华严经三宝章圆通记卷上

    高丽国归法寺主圆通首座 均如 说将释此文三门分别初弁章主因缘行状并造文因缘及次第二释题目三入文解释也初门如常可略也就第二门有三叚初列七科二现未入疏三华严经下正举题名今初问此七科者有定次第耶荅无定次第中且..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纂要卷第一百之二十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终南山圭峯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二显经胜德二。一校量闻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

    28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九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终南山圭峯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第五随文解释。此经既属大经。望贞元所译。乃是五相之中。第五显因广大相之中。第五重示普因故。则三分之中。但有後..

    35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纂要卷第一百之十八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终南山圭峯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第二大科归敬请加。【疏】稽首归依真法界 光明徧照诸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尊 愿得冥资赞玄妙(【钞】於中分二。初三句是..

    40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七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终南山圭峯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将释此经。大分四段。第一总标大部名意。第二归敬请加。第三开章释文。第四庆赞回向。初中又四。第一通叙法界为佛法..

    26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六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自下大文第四明智照无二相。显前因法生果。体无分别。绝境智等诸二相故。又善财障尽惑除。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

    36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五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第二正授法界。於中四。一授法体。二显法名。三穷严因之本源。四核正报之性相故。初中四。一摄入方便。二加令证入。..

    33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四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第二咨问。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

    36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三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第九德生。有德。幻智归幻门善友。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德生下。见敬咨问。第三时童子下。示己法门。於中二。初标名..

    38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二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自下大文第二。从摩耶下。有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谓会前诸位差别之缘。令归一实法界。生於佛果。如摩耶生佛。故次..

    44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一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钞】寄善慧地者。谓成就微妙四无碍辩。能徧十方。善说法故。)尔时善财童子。於大愿精..

    38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十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第七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寄远行地。(【钞】寄远行地者。谓至无相住功用後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初趣求。二敬问。尔..

    36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九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第五寂静音海夜神。寄难胜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钞】寄难胜地者。谓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

    43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八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第四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寄焰慧地。(【钞】寄焰慧者。谓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文但有五。二三合故..

    48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七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自下大文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位。即分十段。第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寄欢喜地。(【钞】寄初欢喜地者。初获圣性。具证二空..

    65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六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大文第四。有十善友。寄十回向。今初青莲华长者。寄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在广大国者。创入回向故。回向众生故广。回..

    39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五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第五法宝髻。无痴乱行。六中。初文可知。(【钞】寄於无痴乱行者。以慧资定。静无遣照。动不离寂。名无痴乱。)尔时善财..

    39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四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第十慈行童女。寄灌顶住。(【钞】寄灌顶住。从前观空得无生心。最为上首。诸佛法水灌其顶故。)文六同前。初依教趣求中..

    42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一百之三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第七休舍优婆夷。寄不退住。(【钞】寄不退住。入於无生毕竟空理。心心常行空无相愿。止观双运。缘不能坏。湛犹澄海。)..

    40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