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八

2025-11-24 16:43 清史稿
倭仁 李棠阶 吴廷栋

  倭仁,字艮峰,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河南驻防。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二十二年,擢詹事。二十四年,迁大理寺卿。文宗即位,应诏陈言,略曰:“行政莫先于用人,用人莫先于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藏于心术者难知,发于事迹者易见。大抵君子讷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竞;君子爱惜人才,小人排挤异类;君子图远大,以国家元气为先,小人计目前,以聚敛刻薄为务。刚正不挠、无所阿乡者,君子也;依违两可、工于趋避者,小人也。谏诤匡弼、进忧危之议,动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气数、不畏天变,长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公私邪正,相反如此。皇上天亶聪明,孰贤孰否,必能洞知。第恐一人之心思耳目,揣摩者众,混淆者多,几微莫辨,情伪滋纷,爱憎稍涉偏私,取舍必至失当。知人则哲,岂有他术,在皇上好学勤求,使圣志益明,圣德日固而已。宋程颢云,‘古者人君必有诵训箴谏之臣’。请命老成之儒,讲论道义,又择天下贤俊,陪侍法从。我朝康熙间,熊赐履上疏,亦以‘延访真儒’为说。二臣所言,皆修养身心之要,用人行政之源也。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讲筵。惟君德成就而后辅弼得人,辅弼得人而后天下可治。”疏入,上称其切直,因谕大小臣工进言以倭仁为法。未几,礼部侍郎曾国藩奏用人三策,上复忆倭仁言,手诏同褒勉焉。

  寻予副都统衔,充叶尔羌帮办大臣。大理寺少卿田雨公疏言倭仁用违其才,上曰:“边疆要任,非投闲置散也。若以外任皆左迁,岂国家文武兼资、内外并重之意乎?”咸丰二年,倭仁复上敬陈治本一疏,上谓其意在责难陈善,尚无不合,惟仅泛语治道,因戒以留心边务,勿讬空言。候补道何桂珍上封事,言倭仁秉性忠贞,见理明决,生平言行不负所学,请任以艰钜,未许。三年,倭仁劾叶尔羌回部郡王阿奇木伯克爱玛特摊派路费及护卫索赃等罪,诏斥未经确讯,率行参奏,下部议,降三级调用。

  四年,侍郎王茂荫等请命会同筹办京师团练,上以军务非所长,寝其议。寻命以侍讲候补入直上书房,授惇郡王读。五年,擢侍讲学士。历光禄寺卿、盛京礼部侍郎。七年,调户部,管奉天府尹事,劾罢盛京副都统增庆、兵部侍郎富呢雅杭阿。及颁诏中外,命充朝鲜正使。召回京,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同治元年,擢工部尚书。两宫皇太后以倭仁老成端谨,学问优长,命授穆宗读。倭仁辑古帝王事迹,及古今名臣奏议,附说进之,赐名启心金鉴,置弘德殿资讲肄。倭仁素严正,穆宗尤敬惮焉。

  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调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疏言:“河南自咸丰三年以后,粤、捻焚掠,盖藏已空,州县诛求仍复无厌。朝廷不能尽择州县,则必慎择督抚。督抚不取之属员,则属员自无可挟以为恣睢之地。今日河南积习,祗曰民刁诈,不曰官贪庸;祗狃于愚民之抗官,不思所以致抗之由。惟在朝廷慎察大吏,力挽积习,寇乱之源,庶几可弭。”是年秋,拜文渊阁大学士,疏劾新授广东巡抚黄赞汤贪诈,解其职。

  六年,同文馆议考选正途五品以下京外官入馆肄习天文算学,聘西人为教习。倭仁谓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尤以西人教习为不可;且谓必习天文算学,应求中国能精其法者,上疏请罢议。于是诏倭仁保荐,别设一馆,即由倭仁督率讲求。复奏意中并无其人,不敢妄保。寻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倭仁屡疏恳辞,不允;因称疾笃,乞休,命解兼职,仍在弘德殿行走。八年,疏言大婚典礼宜崇节俭,及武英殿灾,复偕徐桐、翁同龢疏请勤修圣德,停罢一切工程,以弭灾变,并嘉纳之。十年,晋文华殿大学士,以疾再乞休。寻卒,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文端。光绪八年,河南巡抚李鹤年奏建专祠于开封,允之。

  初,曾国藩官京师,与倭仁、李棠阶、吴廷栋、何桂珍、窦垿讲求宋儒之学。其后国藩出平大难,为中兴名臣冠;倭仁作帝师,正色不阿;棠阶、廷栋亦卓然有以自见焉。倭仁着有遗书十三卷。子福咸,江苏盐法道,署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咸丰十年,殉难宁国,赠太仆寺卿,骑都尉世职;福裕,奉天府府尹。从子福润,安徽巡抚。光绪二十六年,外国兵入京师,阖家死焉。

  李棠阶,字文园,河南河内人。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迁至侍读。二十二年,督广东学政,擢太常寺少卿。会巡抚黄恩彤奏请予乡试年老武生职衔,严旨责谴,棠阶亦因违例送考,议降三级调用,遂引疾家居。文宗即位,复日讲,曾国藩荐棠阶醇正堪备讲官,召来京。既而日讲中辍,棠阶以病未赴。

  咸丰三年,粤匪北犯,河北土寇蜂起,用尚书周祖培荐,命治河北团练。棠阶联络村镇,名曰“友助社”。贼踞温县东河滩柳林,四出焚掠,棠阶督团练击之,村民未习战,且无火器,杀贼数十人,卒不敌。会山东巡抚李僡率兵至,贼引去。贼自渡黄河,始知民间有备,稍稍牵缀。洎河北肃清,叙劳,加四品卿衔,赐花翎。

  同治元年,诏起用旧臣,棠阶应召至。上疏言:“用人行政,惟在治心。治心之要,莫先克己。请于师保匡弼之馀,豫杜左右近习之渐。暇时进讲通鉴、大学衍义诸书,以收物格意诚之效。”又言:“纪纲之饬,在于严明赏罚。凡朝廷通谕诸事,务饬疆臣实力奉行,庶中外情志可通,而祸乱可弭。”两宫嘉纳焉。授大理寺卿。先是两江总督何桂清偾事逮治,部谳从重拟斩决,廷臣有右之者,言部臣有意畸重,仍从本律监候。棠阶疏谓桂清贻误封疆罪大,不当轻比,非公论。后桂清卒伏法。连擢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署户部尚书。召对,言:“治天下惟在安民,安民必先察吏。今日之盗贼,即昔日之良民,皆地方有司贪虐激之成变。为今日平乱计,非轻徭薄赋不能治本。然非择大吏,则守令不得其人,亦终不能收令行禁止之效。”因极言河南乱事,及诸行省利病甚悉。命为军机大臣,具疏力辞,弗许。二年,授工部尚书。

  三年,江宁克复,论功,加太子少保。大憝既平,上谕中外臣工以兢业交勉。棠阶语恭亲王及同直诸大臣,谓当设诚致行,久而不懈,勿徒以空言相文饰,王深然之。翼日召对,王反复陈君臣交儆之义,棠阶与同僚继言之,两宫改容嘉纳。寻调礼部尚书。太后命南书房、上书房诸臣纂辑前史事迹,赐名治平宝鉴,命诸大臣进讲。棠阶因讲汉文帝却千里马事,反复推言人主不宜有所嗜好,以启窥伺之端。自是每进讲必原本经义,极论史事,归于责难陈善。四年,恭亲王被劾退出军机,棠阶谓王有定难功,时方多故,不当轻弃亲贤,入对,力言王非有心之失。会惇、醇两王亦奏言奕䜣不可遽罢,乃复命入直。僧格林沁战殁曹州,棠阶以朝廷赏多罚少,疆臣每存藐玩,上疏极言其弊,于是有申饬直省督抚之谕。

  棠阶自入直枢廷,军书旁午,一事稍有未安,辄忧形于色。积劳致疾,十一月,卒,年六十八。上震悼,遣贝勒载治奠醊,赐金治丧,赠太子太保,谥文清。

  棠阶初入翰林,即潜心理学,尝手钞汤斌遗书以自勖。会通程、朱、陆、王学说,无所偏主,要以克己复礼、身体实行为归。日记自省,毕生不懈。家故贫,既贵,俭约无改。尝曰:“忧患者生之门。吾终身不敢忘忍饥待米时也!”

  吴廷栋,字竹如,安徽霍山人。道光五年拔贡,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迁郎中。廷栋少好宋儒之学,入官益植节厉行,蹇蹇自靖。咸丰二年,京察一等。时侍郎书元兼崇文门副监督,获贩私酿者三十六人,承审者以漏税拟满杖。已而覆讯得书元家人诈赃状,部臣据以入奏。文宗疑书元孤立,降旨切责,会廷栋召对,上询是狱。廷栋从容敷奏,且详陈治道之要,言利之害,君子小人之辨,上首肯,狱竟得解。因询廷栋读何书,廷栋以程、朱对。上曰:“学程、朱者每多迂拘。”对曰:“此不善学之过。程、朱以明德为体,新民为用,天下未有有体而无用者。皇上读书穷理,以裕知人之识;清心寡欲,以养坐照之明。寤寐求贤,内外得人,天下何忧不治?”上韪之。

  寻出为直隶河间知府。粤匪北犯畿辅,廷栋练民兵巡防,民倚以为固。内阁学士胜保督师至河间,责供张甚急,知县王灴迫于应付,自刎不殊。廷栋诣大营陈其事,胜保矍然,饬部下听命。连擢永定河道、直隶按察使。以河间京师门户,廷栋善守御,得民心,仍留知府任。四年,军事定,乃之按察使任。六年,迁山东布政使。时部臣奏请畿内赋税兼收大钱钞票各三成,上下交病,总督谭廷襄不敢言。会廷栋入觐,面奏:“大钱钞票实不流通。立法必先便于民方可行,必先信于民方能久。今条科太多,朝夕更改,国家先不能自信,何以取信于民?”上首肯者再。既而廷襄入朝,遂奏罢前议。山东吏治久窳,廷栋奖廉惩贪。方议海口立局收货捐,持不可。八年,坐奏销迟误,降补直隶按察使。十一年,复调山东。同治二年,入为大理寺卿,寻擢刑部侍郎。

  三年,江南平,廷栋上疏,略曰:“万方之治乱在朝政,百工之敬肆视君心。事不贵文,贵其实;下不从令,从所好。夫治乱决于敬肆,敬肆根于喜惧。自古功成志遂,人主喜心一生而骄心已伏,宦寺有乘其喜而贡谄媚者矣,左右有乘其喜而肆蒙蔽者矣,容悦之臣有因此而工谀佞者矣,屏逐之奸有因此而巧夤缘者矣。谄媚贡则柄暗窃,蒙蔽肆则权下移,谀佞工则主志惑,夤缘巧则宵小升。于是受蛊惑,塞聪明,远老成,恶忠鲠。从前戒惧之念,一喜败之;此后侈纵之行,一喜开之。方且矜予智,乐莫违,逞独断,快从欲,一人肆于上,群小扇于下,流毒苍生,贻祸社稷,稽诸史册,后先一辙。推原其端,祗一念由喜入骄而已。军兴以来,十数省亿万生灵惨遭锋镝,即倡乱之奸民,何一非朝廷赤子?大兵所加,尽被诛夷。皇太后、皇上体上天好生之心,必有哀矜不忍喜者。况旗兵乏食,根本空虚,新疆缺饷,边陲摇动。兼之强邻偪处,邪教肆行,岂惟不可喜,而实属可惧。假使万几之馀,或有一念之肆,臣工效之,视彰瘅为故事,轻告戒为具文,积习相沿,工为粉饰,将仍成为丛脞怠荒之局矣。是非坚定刻苦,持之以恒,积数十年恭俭忧勤,有未易培国脉复元气者。夫上行必下效,内治则外安,而其道莫大于敬,其几必始于惧。惧天命无常,则不敢恃天;惧民碞可畏,则不敢玩民。惧者敬之始,敬者惧之终。大智愈明,神武愈彰,绍祖宗富有之大业,开子孙无疆之丕基,是皆由皇心之惧始而敬成也。易曰:‘危者使平,易者使倾,惧以终始,其要无咎。’诗曰:‘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可弗以为永鉴欤?”疏上,优诏嘉纳,命存其疏于弘德殿以备省览。皇太后召对时,谕曰:“皇帝冲龄践阼,国家大事,汝宜直言无隐,以无负先帝知遇。”廷栋感激出涕。五年,以衰病乞休,许之,归寓江宁。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一。遗疏入,诏褒其廉静自持,赐恤如例。直隶、山东皆祀名宦祠。

  廷栋学以不欺为本。官臬司时,畿辅连有逆伦狱,总督虑一月频入奏干上怒,廷栋曰:“此吾侪不能教化之过,待罪不暇,敢欺饰耶?”及去官,侨居清贫,不受餽遗。着有拙修集十卷。

  论曰:倭仁晚为两宫所敬礼,际会中兴,辅导冲主,兢兢于君心敬肆之间,当时举朝严惮,风气赖以维持。惟未达世变,于自强要政,鄙夷不屑言,后转为异论者所藉口。李棠阶、吴廷栋正色立朝,不负所学,翕然笙磬同音,而棠阶尤平实持大体,可谓体用兼备矣。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父观澜,廪生,有学行。宗棠,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其先本许姓。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咸丰三年,庐州..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十 列传一百九十七

    彭玉麟 杨岳斌王明山 孙昌凯 杨明海 谢濬畲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九 列传一百九十六

    塔齐布毕金科 多隆阿孙寿长 鲍超宋国永 娄云庆 谭胜达唐仁廉 刘松山 塔齐布,字智亭,陶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由火器营鸟枪护军擢三等侍卫。咸丰初,拣发湖南,以都司用,署抚标左营守备。以长沙守城功擢游击,署中军..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

    李续宾丁锐义 曾国华 李续宜 王珍弟开化 刘腾鸿弟腾鹤蒋益澧 李续宾,字迪庵,湖南湘乡人。诸生,膂力过人,善骑射。罗泽南讲学里中,折节受书。咸丰初,泽南募乡勇杀贼,续宾奉父命往佐之,从平桂东土匪。三年,援..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七 列传一百九十四

    江忠源弟忠济 族弟忠信 罗泽南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人。道光十七年举人。究心经世之学,伉爽尚义。公车入京,初谒曾国藩,国藩曰:“吾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大挑教职,回籍。察教匪乱..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

    骆秉章 胡林翼 骆秉章,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去之,会发其奸,不得逞。历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奉天府..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家世农。祖玉屏,始慕乡学。父麟书,为县学生,以孝闻。 国藩,道光十八年进士。二十三年,以检讨典试四川,再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部。时太常寺卿唐..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四 列传一百九十一

    僧格林沁舒通额 恒龄 苏克金 何建鼇 全顺 史荣椿 乐善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旗人。本生父毕启,四等台吉,追封贝勒。族父索特纳木多布斋,尚仁宗女。公主无出,宣宗为选于族众,见僧林格沁仪表非常,..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三 列传一百九十

    胜保 托明阿陈金绶 德兴阿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大考二等,擢侍讲,累迁祭酒。屡上疏言事,甚着风采。历光禄寺卿、内阁学士。 咸丰二年,因天变上疏..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二 列传一百八十九

    乌兰泰长瑞 长寿 董光甲 邵鹤龄 邓绍良石玉龙 周天受弟天培 天孚 饶廷选文瑞 彭斯举 张玉良鲁占鼇 刘季三 双来 瞿腾龙 王国才 虎坤元 戴文英 乌兰泰,字远芳,满洲正红旗人。由火器营鸟枪护军从征回疆有功,升蓝翎长..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一 列传一百八十八

    向荣 和春 张国樑 向荣,字欣然,四川大宁人,寄籍甘肃固原。以行伍隶提标,为提督杨遇春所识拔。从征滑县、青海、回疆,常为选锋。积功擢至甘肃镇羌营游击。道光十三年,直隶总督琦善知其才,调司教练,累迁开州协..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四百 列传一百八十七

    何桂珍 徐丰玉张汝瀛 金云门 唐树义 岳兴阿 易容之 温绍原金光箸 李孟群 赵景贤 何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年甫冠,乞假归娶。散馆授编修,督贵州学政。入直上书房,授孚郡王读。文宗..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六

    吕贤基 邹鸣鹤 戴熙汤贻汾 张芾 黄琮陶廷杰 冯培元 孙铭恩 沈炳垣 张锡庚 吕贤基,字鹤田,安徽旌德人。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持正敢言,数论时政得失,多所采用。文宗即位,应诏上封..

    2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五

    宗室祥厚霍隆武 福珠洪阿 恩长 陈胜元 祁宿藻 陈克让 刘同缨瑞昌杰纯 锡龄阿 宗室祥厚,隶镶红旗,袭骑都尉世职,授銮仪卫整仪尉。累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历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道光二十八年,擢江宁将军。 ..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四

    陆建瀛杨文定 青麟崇纶 何桂清 陆建瀛,字立夫,湖北沔阳人。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直上书房,洊迁中允。大考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出为直隶天津道,累擢布政使。时英吉利扰浙江,沿海戒严,徵西北兵..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三

    吴文镕 潘铎邓尔恒 吴文镕,字甄甫,江苏仪徵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屡膺文衡,称得士。六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督顺天学政,剔弊清严,在任累擢詹事、内阁学士。召回京,署礼部侍郎,寻实授。调刑..

    1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

    常大淳双福 王锦绣 常禄 王寿同 蒋文庆 陶恩培多山 吉尔杭阿刘存厚 绷阔 周兆熊 罗遵殿王友端 缪梓 徐有壬 王有龄 常大淳,字兰陔,湖南衡阳人。道光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湖南镇筸兵变,戕营官,镇..

    2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

    徐广缙 叶名琛 黄宗汉 徐广缙,字仲升,河南鹿邑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道光十三年,出为陕西榆林知府,历安徽徽宁池太道、江西督粮道、福建按察使。擢顺天府尹,寻出为四川布政使。丁母..

    2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八十

    李星沅 周天爵 劳崇光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诇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

    2 清史稿 2025-11-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