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论语解读

尊五美,屏四恶

2025-11-27 11:58 古代文学

尊五美,屏四恶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①,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 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 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②谓之贼;犹之与 人也,出纳③之吝谓之有司④。” ①屏:屏除,除去。②慢令致朝:慢令,命令松懈;致期,限期紧 迫。③出纳:出和纳(入)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同,这里偏指出,而没 有入的意思。④有司:古代管事者的称呼,职务卑微,自当拘谨,这里 用来代指小气。

【注释】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①,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 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 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②谓之贼;犹之与 人也,出纳③之吝谓之有司④。” ①屏:屏除,除去。②慢令致朝:慢令,命令松懈;致期,限期紧 迫。③出纳:出和纳(入)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同,这里偏指出,而没 有入的意思。④有司:古代管事者的称呼,职务卑微,自当拘谨,这里 用来代指小气。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做就可以从政了呢?”孔子说:“尊崇 五美,屏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于张问:“什么叫五美?”孔子 说:“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 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 猛。”子张又问:“什么叫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孔子 说:“借人民能够得利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 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可以役使老百姓的时候去役使,谁 会怨恨呢?想得仁便得到了仁,又有什么贪心呢?君子无论人多 人少,事大事小,从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君 子衣冠整齐,日不邪视,庄重地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 不凶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说:“不加以教育而加 以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诚而督查成绩叫做暴;政令松懈而限期紧 迫叫做贼;用给人东西作比,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读解】

尊五美,除四恶。

不仅对于从政,就是对于平常做人也是有好处的。

所谓“身在公门好修行。”这其实就蕴含了“惠而不费”的意 思在内。政府的一项好政策出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需 要耗费政府的财力和物力,这样的事情的确是有的。比如说“为 市民办实事”的问题,很多实事,其实就在于当政者想不想得到, 而不在于需要什么耗费的问题。这种“惠而不费”,在个人生活中 也是有的,所谓“助人为乐”,其实,严格意义上的助人为乐就是 一 个“惠而不费”的问题。帮帮朋友的忙,替人带带东西,捎捎 信,或者替外地人指指路等等,都是于人有利而于己无损的事情, 不是“惠而不费”又是什么呢?真要惠而“有”费,把自己的工 资送人家,别人还不见得会接受呢。所以,应该大力提倡的不 是“惠而不费”的风尚。无论在不在“公门”,这种风尚都是可以 身体力行的。

“劳而不怨”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 难,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所以,做一个领人能让人任劳任怨 是很不简单的。尤其是做一个基层领导,能使手下人都高高兴兴 地工作,任劳任怨,那可真得要有两下子。当然,做高级领人 而能够让全国人民都任劳任怨,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说“惠而不费”、“劳而不怨”都还侧重于领导水平的方 面,那么,“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却涉及到领导 者个人修养和素质了。“欲而不贪”是说要有欲望但不要贪婪。 以我们这个时代而论,“君于财,取之有道。”该拿的钱还是要 拿的,但不能贪污受贿,利用职权谋私利。“泰而不骄”是说既要 保持不忧不惧的心态,心平气和,遇事泰然自若,又不要矜己傲 物,装模做样,色厉内荏,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感觉。至于“威而 不猛”,则是说一个人既要有威严,要让人畏服,但又不能给人以 凶猛可怕的印象。有了这种印象,人家一看见你就躲得远远的,你 还怎么去领导他呢?

五美有了,领导者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相应地,还要去 掉一些坏病,这就是“四恶”的问题了。

一恶“不教而杀”。所谓“杀”,照我们的理解,倒不一定真 要动刀子,判死刑,而是说处罚惩戒。对于部下也好,对于民众 也好,不加以教育引导而只知一味惩处,那这领导是绝对做不长 的了。莫说做领导,就是做家长,“不教而杀”,或者说不教而惩 罚,那也是要父子反目成为伙人的。所以,这是一个领导者应绝 对屏除的病。

二恶“不戒视成”。事先不告诫,不指导而只管要部下做出点 绩来给你看,这是一个粗暴的领导者形象。人家不给你完成成 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三恶“慢令致期”。领导者自己要求不严格,却又要求人家如 期完成任务,这是贼害人家,不是一个好干部应有的作风。

四恶“出纳之吝”。做领人一定要大人大量,有魄力,如 断,切忌像个小管家小管帐一样,小气吝啬,成不了大事。

五美有了,四恶除了,从政做官也就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了。

儒学的政治学的确是实用的政治学,仅从本章,我们也可见 一斑了。

猜你喜欢

  • 励士第六

    励士,就是鼓励将士立功。全篇是讲述论功行赏,崇礼有功,以勉励全体将士,从而使全军争相建功。38、武候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论将第四

    论将,就是论述对将领的要求和判断。全篇共五节,前三节论述对己方将领的要求,后两节论述对敌方将领的判断。23、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

    5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治兵第三

    治兵,即治理军队的意思。全篇共八节,主要讲的是进军、作战、训练、编组、指挥等问题。15、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料敌第二

    料敌,即判断敌情。全篇六节,主要是分析六国形势,治军、选士以及判断敌情和因敌致胜的方法。第9、10、11节,本是武侯与吴起一次谈话的内容。为便于阅读,仍按《汇解》分段注译。9、武侯谓吴起曰:“今泰胁吾西,楚..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图国第一

    图国,即筹划治理国家。本篇共分八节,大体是论述治国、治军、兴兵作战、亲民用贤等国家大计。1、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 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 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不可毁

    圣人不可毁【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①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 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 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②见其不知量③也!”【注释】①以:此。②..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 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 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无常师

    圣人无常师【原文】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②, 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 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注释】①卫公孙朝:卫国大..

    5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5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墙倒众人推

    墙倒众人推【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 天下之恶皆归焉。”【注释】①纯即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暴君的典型。 ②下流:下游,地形低下众水流灌的地方。【..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法外有情

    法外有情【原文】 孟氏①使陽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注释】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陽肤:据说是曾子的 学生。③士师:法官。④..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 ①则学,学而优则仕。”【注释】①优:饶,余。【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注释】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译文】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读解】 在《..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信任是前提

    信任是前提【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译文】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一待他们。君子受到..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有三变

    君子有三变【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译文】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 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

    2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小人文过饰非

    小人文过饰非【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 关键是..

    7 古代文学 2025-11-26
  • 百工居肆,君子求学

    百工居肆,君子求学【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①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注释】 ①肆:店铺、作坊。【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 过学习来达到道。”【读解】 俗话说:..

    6 古代文学 2025-11-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